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小侯爷-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想确实让人感到沉重,即便是现在张知节面对北边的局势也束手无策!大明现在的国力都只是在苦苦支撑边军的军费,更无力兴军北征!
  况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朝野都谈虎色变,谁敢贸然提出北征,不被喷死才怪呢!即便是张知节也不敢贸然提出,况且张知节自忖也没有平靖北边的把握。
  终归到底是国力不足啊!不过好在,现在一切都好转了,大明已经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朝廷已然开海,国力蒸蒸日上。如今张知节手中也握着军器局,等国库丰盈之时,燧发枪列装之后,就能整军效仿太宗皇帝横扫北边了。
  到了乾清宫,正德皇帝果然不再躲着了,见到张知节来了,正德皇帝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都没有,笑道:“吆,回来了?怎么着了?杨一清没揍你一顿啊?”
  张知节笑道:“皇上开玩笑了,杨大人乃是饱学之士,怎么可能会动手?”
  正德皇帝笑道:“是吗?朕离开乾清宫的时候,杨一清脸红脖子粗的,他在乾清宫前等着你,看上去就像是要撸起袖子打人的架势!”
  张知节笑道:“怎么会?臣和杨大人分开的时候,杨大人一直握着臣的手不断的感谢,太热情太客气,臣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正德皇帝有些狐疑,杨一清入京之后就开始怼张知节,去内阁告状,来自己这里告状,怎么可能会对张知节热情?
  正德皇帝纳闷道:“你给了他多少支火铳?一万?”在他想来也就只能是张知节多给了杨一清火铳,所以杨一清才会转怒为喜。
  张知节笑道:“臣哪有一万火铳?!臣就给了他两千火铳!”
  正德皇帝站起身来摸着下巴,纳闷道:“那杨一清怎么可能转怒为喜,还对你那么热情?杨一清可是头犟驴,难缠的紧!”
  张知节笑呵呵道:“那可不是普通的火铳,那可是两千火绳枪!一下子就把杨大人给征服了!”
  对于火绳枪的厉害,正德皇帝也是见识过的,现在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张知节给杨一清的竟然是火绳枪!
  正德皇帝笑道:“原来你给他的是火绳枪,朕还以为你会把火绳枪留给神机营呢!怎么样?杨一清十分满意?”
  张知节笑道:“边军多战事,所以臣就想着将这批火绳枪优先给边军!皇上,您是没见呐,刚开始杨大人还有些不情愿,但是等试完火绳枪之后,眼睛都直了,那眼神真是,火辣辣的!”
  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杨一清对这两千支火绳枪十分满意,也不再到处抱怨了,述职完后就带着这批火绳枪出京了。
  有了杨一清的肯定,张知节对火绳枪也愈发重视了,杨一清离开了没多久,张知节就从火器局提了一百支火绳枪给了神机营。
  没办法,现在张知节严格把关质量,再加上火绳枪制作不易,火器局制作火绳枪的速度也快不到哪里去。一百支火绳枪对于神机营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当然了,张知节也不是为了给神机营列装,只是想着让神机营的弟兄们都摸一摸试一试,练练手见识见识这种新式的火铳。
  张知节的本意是好的,先让神机营的将士熟悉一下火绳枪,等列装的时候立即就能上手。
  神机营的将士本就是玩火铳的行家,自然一下子就发现了火绳枪的好处,比之现有的火铳那可是好太多了。所以试过火绳枪的将士都对火绳枪爱不释手,摸着火绳枪就跟摸着青楼里如花似玉的姑娘一般恋恋不舍,再摸自己手上的火铳,嘿,就跟摸家里的黄脸婆一样。
  火绳枪一下子就征服了神机营的将士,对于这种新式的火枪十分眼馋。他们都是跟着张知节出生入死的将士,也不怕张知节,舔着脸就上门了。
  没别的意思,要枪,要火绳枪!对于火绳枪能够获得神机营将士们的认可,张知节还是很高兴的,这帮兔崽子们还是很识货的!
  不过要枪没有!张知节十分干脆利落的说了,现在军器局制作不易,第一批已经列传给了出海的船队,第二批给了边军。
  虽然有些不满,但是毕竟边军不易,朝廷先紧着边军也是有的,这些将士们也体谅提督大人,这些将士们也就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不过他们心里还是十分期待的,军器局是提督大人掌管,这种火绳枪又是提督大人鼓捣出来的,提督大人怎么也不能亏待了他们不是。
  毕竟他们都算是提督大人嫡系,跟着提督大人南征北战过的,提督大人怎么也不可能不照顾自己弟兄。第一批火绳枪给了船队,他们能理解,提督大人对船队很重视。第二批火绳枪给了边军,他们也能理解,谁让杨一清在京里上蹿下跳了一通呢!
  (本章完)


第1041章 联名奏请
  神机营的将士们就是这样想的,但是这些火绳枪不仅仅是征服了神机营的将士。随着杨一清将这批火绳枪带到了边军,这批火绳枪也彻底征服所有见过用过火绳枪的边军将士。
  这批火绳枪相比先前的火铳是实在好太多了,不但威力大,装填简单快速,射的远,能两手持枪瞄准,而且还十分稳定,质量好!
  军器局的火铳一直都处是粗制滥造,只管造出来就行了,我管你能不能用,再加上内府克扣,工匠自己都吃不饱肚子,材料也弄虚作假,能制作出好的火铳才怪呢!
  如果不是张知节掌控了军器局,这种情况会愈演愈烈,哪怕是最后火绳枪传入了大明,也没能掀起什么波澜,反正造出来和以前的火铳一个德行!
  但是张知节亲自掌管军器局,将自己的心思花在了军器局上,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哪怕是张知节督造原来的火铳也会受到将士们的欢迎的,更不用说这是新式的火绳枪。
  这两千支火绳枪很快成为了边军的宝贝,而适逢其会的一场战斗,让这火绳枪名声大振!射的远,打得准,威力大,装填快,而且十分稳定!
  这种火绳枪迅速在边军中走红,有火绳枪的自然拿着当宝贝,更多的没火绳枪的将士自然十分眼热,纷纷找到了杨一清,没别的意思,就是一句话,要枪,要火绳枪!
  杨一清又是惊喜又是头疼,惊喜的是自己果然没看错这火绳枪,头疼的是自己从京里带走这两千支火绳枪都费劲,这将士们都来要枪,他上哪里弄去?
  杨一清只能苦口婆心的解释,这火绳枪制作不易,火器局也拿不出多少来,总共就只有两千支,都给了边军了。
  这些将士们也不傻,既然是出自火器局,那就是火器局能制作火绳枪,那就向朝廷请调火绳枪呗!这朝廷总不能不给吧?总不能让他们赤手空拳打鞑靼吧?
  杨一清一听,觉得也对,这也合了他的心思,他知道了火绳枪立了功之后,也萌生了继续向朝廷请调火绳枪的念头。于是这些将领们就毫不客气的开口了,你两千,他三千,他四千。。。。。。
  听到最后杨一清已经瞠目结舌,无力摆手道:“你们别费劲了,这加起来得十万支火绳枪,你们自己觉得可能吗?”
  然后大厅里就七嘴八舌的嚷嚷起来了,每个将领都开始说自己镇守的地方是多么重要,多么险要,现在军中的军械是多么缺乏。。。。。
  杨一清十分的头疼,挥了挥手道:“行了,那就报上去一万,到时候再分下去!”
  “一万?大人,一万是不是太少了?这不够弟兄们分啊!”“就是啊,大人,这一万太少了!”
  杨一清一瞪眼道:“你以为这是塞北的沙子啊,一抓一大把!本官告诉你们,这两千支火绳枪还是本官在京里求爷爷告奶奶才求来的!”
  “如今火器局为什么能造出火绳枪来?为什么火绳枪能这么稳定?那是因为如今火器局归张知节提督!”
  周围一片安静,即便是这些将士们在北边吃沙子,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不知道张知节的名声!张知节已经成为了大明的一个传奇!
  杨一清接着道:“所以说,这火绳枪到底给不给,给多少,不是兵部说了算,也不是内阁说了算,而是张提督说了算!”
  “这次这两千支火绳枪,张提督也理解咱们边军的苦楚,所以连神机营都没有,就先给了咱们边军!”
  “所以说,这次报上一万支火绳枪,到底能来多少还不好说呢!”说道最后杨一清也有些叹息,对他来说当然是火绳枪优先给边军最好,但是对于朝廷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况且,对于张知节来说,神机营可以算是他的嫡系了。正德皇帝登基前张知节就已经接手了神机营,这几年神机营随着张知节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张知节岂会不顾及神机营?
  这些将士们也想到了这些,不过到底他们对火绳枪还是十分眼热,纷纷叫道:“咱们联名上书吧?朝廷总不会不顾及吧!”
  于是一封由边军将士联合署名的奏章快马加鞭被送到了京里,先是在通政司转了一圈,然后被送到了内阁!
  内阁杨廷和看了这封奏折之后也十分震惊,竟然是边军将士联合请调一万支火绳枪。对于上次杨一清在京里上蹿下跳的事他也记忆犹新,也知道最后是张知节给了杨一清两千支火绳枪打发了!
  至于火绳枪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也不关心,但是没想到这火绳枪初到边军就在一次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受到了边军将士的青睐和追捧,于是就有了这封奏章。
  这事终归到底还是和张知节有关,又算是张知节折腾出来的,这才杨廷和也不头疼了,他学乖了。只见他直接提笔票拟道:送至提督军器局张知节处置。
  票拟完之后杨廷和欣赏了一下,忍不住最佳微翘,然后将奏章放下了,等候进呈给正德皇帝。
  最终这封联名奏章就送到了正德皇帝的御案上,正德皇帝正在愁眉苦脸的批阅奏章,突然翻到了这封奏章,不由十分感兴趣。上面提到的是战事,而且是火绳枪在战场上的初次运用。
  没想到最后火绳枪的作用竟然十分显著,深受边军将士的青睐,正德皇帝越看越是喜欢,这火绳枪可是他和张知节鼓捣出来的。是的,正德皇帝毫不客气的就将自己也加了进去。
  所以这火绳枪受到边军将士的追捧他也面上有光彩,看到最后边军将士联名向朝廷请调一万支火绳枪,他也没觉得有什么。
  估计内阁也应该同意了,毕竟是边军将士的联名奏请,要求不也不离谱。结果正德皇帝一看内阁的票拟,嘿,竟然是“送至提督军器局张知节处置”。
  一看这字迹,是杨廷和的,正德皇帝顿时乐了,这杨廷和有时候也挺滑头的。
  (本章完)


第1042章 打擂台
  杨廷和这是直接把事情推给了张知节,正德皇帝原本想着直接准奏的,现在看到杨廷和滑头的票拟,正德皇帝也笑着直接按照杨廷和的票拟批红了。
  于是这奏章就被通政司转递给了张知节,张知节看到这封奏章开始还挺高兴的,毕竟这两千支火绳枪刚被送到边军就发挥了作用!但是看到最后就感到十分无语了!
  这火绳枪获得了边军将士的认可和追捧,那自然是极好的!但是一万支火绳枪,他上哪儿给弄去!杨一清都走了这么久了,军器局也不过才堪堪积攒了两千支火绳枪,他正想着给神机营呢!
  现在杨一清突然一开口就是一万支,张知节只想说一句话:一刀,杀了,我吧!
  张知节琢磨着这奏章上的御批,“送至提督军器局张知节处置”,这绝对就是内阁的票拟!如果是正德皇帝自己的意思的话,就直接是“送至张知节处置”了,不会加上“提督军器局”这几个字!
  琢磨透了之后,张知节也忍不住跳脚大骂杨廷和的滑头。如果是内阁票拟准了,正德皇帝也同意了,那内阁就会夹在中间。边军催也是催内阁,催不到张知节身上!
  这一下子将压力完全转到张知节的身上来了,张知节也很想给边军一万支火绳枪,但是问题是火器局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火绳枪啊!
  一千支火绳枪有些拿不出手,但是两千支火绳枪都给边军的话,张知节还有点不好和神机营的将士们交代,毕竟神机营的将士们都在翘首以待呢。
  所以仔细思虑了一番之后,张知节决定还是将这二千支火绳枪发到边军去,同时要给杨一清去封信,恳切的说明一下京里的情况,特别说明一下神机营将士对火绳枪焦灼的期待之情。
  神机营将士正眼巴巴的瞅着呢,还没等张知节出言安抚,他们就知道了,这下一下子就炸了锅了!特别是他们还知道了,边军不只是请调了两千支火绳枪,而是整整一万支火绳枪!
  那他们神机营得等到什么时候?京营都是天子亲军,镇守京畿重地,所以装备都是优先供给的!虽然说边军是经常有战事,有功劳,但是他们神机营也不只是镇守京畿,还跟着提督大人平过霸州之乱,还跟着皇上和提督大人远征江西。
  第二批火绳枪给了边军也就罢了,现在第三批火绳枪还要给边军,而且照这个苗头下去,后边的好多批都得给边军,毕竟边军这次开口就是一万支!
  那他们神机营得等到猴年马月啊?况且边军要是没完没了了,要完一万支再要两万支,那怎么办?
  所以这些神机营的将领们就来找张知节来了,他们觉得很委屈。张知节只能无奈苦笑着向他们解释,原本这两千支火绳枪是打算给神机营的,但是内阁直接将这封来自边军的奏章转呈给了自己。
  所以说张知节也很无奈啊,劝说了一番之后这些将领们也理解了张知节的无奈,他们垂头丧气的离开了侯府。
  “本来是咱们的火绳枪,竟然让边军给抢了去了!”
  “就是,内阁也是,将难题直接给了提督大人!本该给咱们的火绳枪若是给了咱们反倒是徇私了!”
  “依我说,边军会联名上书,难道咱们就不会不成?”
  “这不好吧?会不会让提督大人难做?”
  “怎么不好了?内阁直接将难题抛给了提督大人,提督大人也不爽的很!”
  “说的倒也是!”“有道理!”于是这些将领们回去之后联合准备上书给内阁,这是瞒不过张知节的,不过张知节选择了默然。毕竟他也要考虑到将领们的情绪,至于内阁难做,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于是神机营联合上书的奏章很快就经过通政司递给了内阁,杨廷和见了之后十分无语。显然神机营是和边军打起了擂台了,难不成这火绳枪就那么好?
  头疼啊,杨廷和拿着这本奏章沉吟良久,没有再转给张知节。杨廷和拿着这封奏章来找正德皇帝了,正德皇帝也觉得难办,正德皇帝头疼了一会儿,这种事指望内阁是白搭了!
  听到正德皇帝的宣召,张知节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到了乾清宫,果不其然,正德皇帝一看到张知节就挥了挥手手里的奏章,问道:“这是怎么了?”
  张知节苦笑道:“皇上,还不都是火绳枪给闹的!这火绳枪边军眼热,神机营也眼热!臣将上次的两千支火绳枪给了边军,本打算这次给神机营的,毕竟神机营本就是擅长火器的大军,而且是天子亲军,若是边军都有了,神机营却没有也有点不合适!”
  “上次给了边军之后,到现在军器局才堪堪制作了两千支,臣已经说好了给神机营了!现在边军开口就是一万支,臣就想着边军多战,就先紧着边军吧!但是神机营的将士知道了也有了情绪!”
  正德皇帝听了也十分头疼,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方面是自己的亲军,另一方面是在北边鏖战的边军,头疼道:“知节,你打算怎么办?”
  张知节笑道:“皇上,要不这样吧,这两千支火绳枪就先紧着边军,毕竟边军的情绪也得安抚!也把京里的情形告知杨大人,下一批的火绳枪给神机营,再以后每批火绳枪两边均分!至于神机营将士的情绪,皇上亲自勉励一番。”
  正德皇帝听了十分满意,笑道:“这样好,既然如此,那两千支火绳枪就给边军吧,杨一清那里朕亲自给他去信说明。至于神机营的将领,朕亲自召见劝慰。”
  这样的处置确实很合适,边军虽然没能得到一万支火绳枪,但是也得了两千支,况且朝廷还答应以后每批都分给他们一半,杨一清和边军的将士也该满足了。
  至于神机营的将士们,虽然没能留下这批火绳枪,但是下一批铁定是归他们,以后每批也能得一半,而且蒙皇上亲自召见劝慰,也算是面上有光。
  明天中午大爆更。。。。。。
  另外,向书友朋友们推荐两本,绝对值得一看:
  《一步江湖》《逆天萌娃:神医娘亲有空间》
  (本章完)


第1043章 沦落为泥
  关于火绳枪的事就这样过去了,张知节出了宫之后心情大好,好些日子没有出来了,张知节决定去一品鲜吃鱼。
  马车吱呀吱呀的压过街角,张知节挑着帘子向外看去,发现正好路过了庆阳伯府,或者说是曾经的庆阳伯府!
  庆阳伯府的牌子已经被摘了下来,因为这座宅子是御赐的也已经被收回了,所以大门紧闭已经被封了起来。
  张知节见此不由怅然,当初这里也曾经门庭若市,如今却凄凉至此,张知节怅然问道:“如今夏家还好吗?”
  “大人,夏家的日子不太好,如今已经搬到了三水胡同那里去了!”白衣了沉声道。
  “三水胡同?!”张知节惊声道,“停下!”
  马车戛然而止,护送的锦衣卫也都停了下来戒备起来。张知节沉声问道:“夏家怎么会搬去了三水胡同?”
  说起三水胡同张知节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脏乱差,那里是贫民的聚集地,夏家虽然被撤了伯爵,但是好歹也有指挥使的虚职,况且经营多年家资不菲,也有不少自己的宅子,再怎么也不会沦落到住到三水胡同的地步才是!
  白玉兰听了沉声道:“大人,这个属下也不清楚,要不,派人去查查?”
  张知节沉吟了一下,沉声道:“走,去夏家看看!”
  白玉兰还待要劝,但是见提督大人已经放下了车帘也只能将劝说的话咽了回去!马车一路前行,还没到三水胡同就过不去了。
  张知节只好下车来走了进去,狭窄的胡同里污水横流,臭气熏人,张知节皱着眉头走在里面,觉得十分难耐。
  白玉兰沉声道:“大人,要不属下去里面看看,大人在马车上等一等?”
  张知节听了也没说话,径直向胡同里走去,张知节一身蟒袍,两面皆是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侍从着,走在这里面十分刺眼。
  终于来到了一处低矮的民居前面,张知节还没进门,里面就传出来了一个嚣张的声音:“你要知道你已经不是什么高贵的庆阳伯了!你女儿已经被废后了!你是罪臣之家,宅子晦气着呢,能有人要就不错了!五百两银子你还嫌少?你卖给谁去啊?!”
  破败的院门敞开着,张知节径直走了进去,一个矮胖的中年人正对着夏儒狂喷,而夏儒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青衫,脸色难看的听着。
  张知节上去就是对着那矮胖中年人的腰就踹了下去,张知节长年练拳,虽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但是等闲三五个大汉也近不了身。
  这一脚下去力道十分的大,直接就将那正在专心唾沫横飞的胖子踹了个狗啃泥撞到了水缸上,把地上的一个水缸都撞破了。那矮胖子突然被踹倒在地自然极为惊怒,翻身就要破口大骂却生生停住了。因为映入眼帘的是一身明晃晃的蟒袍!
  “什么样的宅子,才值五百两银子啊?你怎么不去抢?”张知节皱眉沉声道,夏家好歹也曾经是伯府,手上的宅子怎么可能差的了!
  “主,主,主,主要是晦气!”那矮胖子虽然头都撞破了,但是怒气瞬间无影无踪,见到这一身明晃晃的蟒袍,再看看旁边这些飞鱼服、绣春刀,他就是再傻也知道面前的人是谁了!
  “嫌晦气?嫌晦气可以不买!”张知节沉声道。
  “是,是,是,都是小的错了,小的不买,小的不买!小的这就滚蛋!”那矮胖子哆哆嗦嗦道,认出来面前的人之后,这矮胖子直接认怂,也没报名号,反正报谁的名号也不好使!
  “你把人家的水缸给撞破了,说走就走啊?你爹娘没告诉过你,撞破了人家的水缸得赔啊?”张知节淡淡道。
  那矮胖子回头看了一眼水缸,水缸是破了,但是那也是被张知节踹倒在了水缸上,所以水缸才破了。但是这话能说吗?
  所以矮胖子家就干净利落的认了,一个破水缸也值不了几分银子,矮胖子咬牙从怀中取出了一张一百面额的银票放在了地上!这够可以了吧!
  张知节没有说话,只是冷冷的看着他,矮胖子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了下来。感受着身上冷冷的目光,矮胖子心头在滴血,又取出了一张一千两面额的银票放在了地上。
  一个贫民用的破水缸,值不了几分银子,自己都拿出来了一千一百两银子,够可以了吧?!
  但是身上的寒意依然,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天理当然有,就在眼前,最终矮胖子又取出了几张银票,最后甚至连荷包里的碎银子都倒了出来。
  张知节这才冷哼道:“滚吧!”矮胖子听了如蒙大赦,爬起来猫着腰跌跌撞撞的滚了。
  夏儒一直沉默的看着这一切,直到等那矮胖子人滚蛋了,夏儒看都没看地上的银票,只是神色复杂的看着张知节。当初还是地位相似的人,如今他和张知节已经是判若云泥。
  夏儒拱手苦笑道:“张提督,见笑了。”
  眼前的夏儒已经苍老了何止十岁,张知节叹息道:“何至于此?”
  夏儒听了苦笑道:“当初还要多谢张提督的大恩,夏家才能幸免于难!只是这世上,墙倒众人推,夏家已经彻底没有了前途,自然就沦落于泥!”
  张知节皱眉道:“皇上只是革了爵位,却迁了指挥使,也没有抄家,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
  夏儒苦笑道:“当初得到的,都是要还的!都还回去了!”
  这话十分的辛酸无奈,显然当初捧夏家的,都来讨回去了,这嘴脸真是难看!张知节无奈道:“即便如此,夏家也还有原先的家底,也不至于住到三水胡同吧?”
  夏儒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脸上露出一丝痛苦之色,沉痛道:“夏家都是自作孽,怨不得别人。只是苦了我的女儿,都是夏家连累了她,如今她身居幽宫,孤苦伶仃,生活无着!”
  “唉,夏家实在是对不起她啊!所以,我就变卖家产替她打点宫里,只盼着她能,不那么苦楚,能够,多活两年!”
  向书友朋友们推荐两本,绝对值得一看:
  《一步江湖》《逆天萌娃:神医娘亲有空间》
  (本章完)


第1044章 愧疚
  没能想到是这个原因,似乎又不出人意料。当初正德皇帝最开始萌生了易后的念头的时候,张知节曾经对正德皇帝说过,夏皇后没有过失,若易后当善待她!
  正德皇帝也答应了,张知节南下的时候,正德皇帝易后但是也特意下旨夏氏宫中用度同妃嫔。
  回京之后张知节也未曾关注过幽居深宫的夏氏,所以并不知道夏氏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张知节听了夏儒的话,疑惑道:“皇上虽然易后,但是并未苛待夏,夏皇后,为何。。。。。。”
  夏儒苦笑道:“宫中最善逢高踩低,她幽居冷宫,谁还会在意她这个废后,虽说皇上曾下旨一应用度同妃嫔,但是。。。。。。”
  “唉,她居冷宫中本就伶仃寂寥,哀怨自伤,若是再短了用度,真不知还能活过几年?人情冷暖啊,如今就算是要打点宫里,普通的宫女太监都能狮子大开口。。。。。。”
  张知节一声叹息,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这时从里屋传出来了抽泣之声,夏夫人从屋中走了出来,到了张知节面前一脸决然的跪了下来,泣道:“张提督,妾身知道您才智过人,又深受皇上信任,还请张提督可怜可怜我的女儿,她自从入了宫中,一天都没有快乐过,也没有过失,却要落到这等下场,张提督求求你了。。。。。。”
  张知节吓了一跳,感激搀着她道:“夫人,这使不得,您先起来,您先起来。”
  夏儒看着自己的夫人跪在地上也只是一脸的痛色,夏夫人被搀起来后一脸的期冀之色,张知节沉吟道:“我想想办法吧!”
  夏儒神色极为复杂,当初伯府和侯府关系并不亲厚,没想到张知节竟然愿意插手相助,而那些原本和伯府亲厚的人,早都避之不及了。
  反而张知节和夏家有过恩怨,夏儒感激道:“多谢张提督,夏儒来世愿做牛做马报答张提督的大恩!”毕竟张知节若是愿意出手相助的话,胜过他的百倍努力。
  离了夏家之后,张知节的心情也有些沉重,一直到了侯府都没有缓过来。张知节对夏皇后有种说不出的愧疚感。
  说句实话,夏皇后真的是一个可怜的女子。她并没有得到正德皇帝的疼爱,在宫里过着孤单寂寥的日子,唯一能慰藉的就是自己高贵的身份。
  所以日常的夏皇后显得有些骄傲,因为那是她唯有拥有的。她在宫中并没有惊人的地方,但也没什么过失。如果没有张知节顺手救了刘姬的话,夏皇后依然会是高高在上的皇后,而不会被废偏居冷宫,最终郁郁而终。
  张知节对她有种愧疚感,所以劝慰过正德皇帝要善待她,但是他还是低估了宫里的阴暗。
  以张知节如今的身份有很多帮她的办法,可以嘱托张永、马永成这些大太监,甚至可以嘱托刘姬,甚至拜托太后。但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人都是善忘的。若是张知节管的多了,反而会生出谣言来。
  进了院门,翠墨笑道:“二爷回来了?”上前几步突然耸了耸小鼻子,疑惑道:“好臭啊?”
  张知节无奈的抬了抬脚,笑道:“还不快去给我拿双鞋子换上!”
  翠墨这才注意到张知节华美的靴子上满是污秽,吃惊道:“二爷,这是怎么了?您这是去哪里了?”
  “随便转了转!”张知节随意道。
  依雪嘟着嘴进去找靴子去了,没一会儿莺莺燕燕的都出来了,娟儿和依雪挺着大肚子,徐佳颖和一叶抱着孩子,紫衣和依雪上来蹲下给张知节换了靴子,将原来的靴子放在了一边。
  进了屋张知节就坐在窗边陷入了沉思,一直等孩子被哄着睡了,徐佳颖这才趴在张知节后面笑道:“今天二爷是去哪了?带回来一脸的愁思。”
  张知节笑了笑道:“去了三水胡同。”
  徐佳颖疑惑道:“二爷去那等污秽之地干什么?”
  张知节叹息道:“你可能也不知道吧?夏家搬到了三水胡同。”
  徐佳颖吃惊道:“不至于吧?!”虽然吃惊,但是张知节既然这样说了,总不会是假的!当初夏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