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小侯爷-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朝文武勋贵皇亲国戚全都紧张的等待着最后的结果,就连得到了张知节保证的许三爷他们也紧张的等待着。
张知节去豹房的时候,无数人瞩目,张知节离开豹房的时候,仍然有无数人瞩目。得知张知节已经离开了豹房,那些人脑海里纷纷冒出了一个问号,皇帝到底是同意开海了呢?还是没有同意开海呢?
张知节离开豹房就径直回府了,这些官员勋贵们知道了消息之后一个个抓耳挠腮的十分好奇最后的结果,恨不得抓着张知节的衣襟大声喝问,到底是怎么样了?当然了,这只能在他们心里想想罢了。
不过他们也没能抓耳挠腮太久,因为正德皇帝很快就下达了旨意,着张知节全权组建海事衙门,设立市舶司开海。旨意很快到达了内阁,消息一下子就爆发了。
朝廷真的要开海了!正德皇帝的旨意已经明确的下达到了内阁,内阁也早就同意了!这下再也没有任何变故了,在大明朝实行了一百多年的禁海之策终于要改变了!
消息所到之处,所有的官员都震撼了,一百多年来一直都有官员呼吁开海,但是海禁就在那里!没想到竟然在这一刻,如此简单突然的就开海了。
而那些勋贵皇亲们则没有这些感慨,他们感到的是狂喜,张知节出一趟海拉了二百大车的银子回京。他们一个个的真的被震惊到了,眼红无比!
因为他们这些勋贵、皇亲多数都在吃老本,很多都只剩下一个光鲜亮丽的空皮囊了!如今有了这样好的一个发财的机会,他们怎么能不眼红?
他们就算没有张知节的本事,哪怕只有张知节十分之一的本事也行啊!张知节能拉回来二百大车的银子,他们能拉回二十大车的银子也行啊!
别说二十大车银子啊,就是每年能拉回十大车、五大车银子也能够他们优渥的生活了!也能改变他们外表光鲜、内里空空的状况了。
不同于勋贵皇亲们的狂喜,许三爷他们则是感慨,这次入京他们真的是长见识了!满朝的文武勋贵皇亲国戚上蹿下跳,结果呢,毫无作用!而提督大人只是入豹房见了正德皇帝,一切就迎刃而解了!这对比简直不用太鲜明!
如今旨意下来了,由提督大人组建海事衙门,设立市舶司开海,也就说以后海事这块儿还是归提督大人管啊!经历了这次入京之行,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要和提督大人作对!
虽然旨意已经下来了,但是张知节倒是没有急着组建海事衙门,因为冯海生他们从海外带回来的西洋火器终于都整理出来了。
这些西洋火器在张知节的心中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所以张知节立即就想去军器局看看这来自西洋的火器到底是什么样的。
但是张知节在去军器局之前先得入宫,因为正德皇帝对于这些西洋人的火器一样十分感兴趣。或者说他的心里有些不服,张知节老是夸赞西洋人的火器厉害,正德皇帝想看看到底是不是比大明的火器厉害。
正德皇帝和锦衣卫提督亲临军器局,这可是头一回,整个军器局都十分的重视。一众工匠聚集在校场上,见到浩荡的锦衣卫护送着马车来到了校场,呼啦啦全都跪了下来。
正德皇帝跳下马车立即就奔向了西洋人的火器。冯海生从西洋带回来的火器,主要是火绳枪和来自佛郎机的火炮。五门火炮,二十支火绳枪整齐的摆放在那里。
正德皇帝好奇的打量了一番,上前摸着道:“这佛郎机的火炮看上去也没什么啊,还不如咱们大明的炮看上去威武!还有这什么火绳枪,看起来就跟鸟似的,看起来怪怪的,没咱们的火铳花样多,看起来武威!”
张知节笑道:“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用在火器身上也是一个道理!”
正德皇帝听了不置可否,张知节笑道:“有没有摸的上门道来的,来说说看!”
军器局大使一直在身边候着呢,军器局其实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衙门,军器局大使也不过是一个九品官罢了。军器局什么时候见过张知节这等高官重臣了,更别说正德皇帝了。
军器局大使一直都在一边两股战战的的候着呢,现在听了提督大人的话,赶紧吩咐那边跪着的工匠道:“李二麻子,还不快过来给皇上和提督大人讲解一番!”
李二麻子从地上爬起来弓着腰来到了军器局大使的后面扑通一下跪下了。张知节笑着道:“李二麻子?起来,到这边来!”
李二麻子小心的抬起头来,见到穿着金灿灿蟒袍的提督大人含笑招手,这才小心翼翼的起身慢慢的走了过去。
刚刚走近了,李二麻子膝盖一软就有要跪下,张知节已经笑着摆手道:“行了,不用跪!皇上和本督来军器局可不是来见你们下跪的!”
李二麻子膝盖弯着,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张知节已经笑道:“李二麻子,这些西洋人的火器你都弄明白了?”
提到火器,李二麻子的脸上露出了别样的光辉,陪笑道:“大人,小人是琢磨出了一点,也不知道对不对!”
张知节笑道:“哦,那你就说来听听吧!”
李二麻子立即陪笑道:“这佛朗机炮,一个炮筒配备几个子铳,一个子铳射完,可迅速装上另一个子铳,火药已事先装好在子铳内。几个子铳轮流使用,提高了射速;它的炮管较长,可提高射程;由于装有瞄准装置,可以更准确地击中目标,而且这种佛朗机炮威力十分巨大。”
(本章完)
第1023章 请命
虽然听不懂,但是这李二麻子说的眉飞色舞看来是真懂,张知节不由满意的点头道:“能摸得上来门道就好,这西洋人的火绳枪呢?比咱们的火铳怎么样?”
见到提督大人这么和蔼,李二麻子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陪笑道:“大人,这西洋人的火铳还真是厉害,是用火绳点火发射弹丸的,要比大明的火铳先进很多,大明的火铳发射方式是一手持铳一手点火射击,而这种西洋人的火铳却可以点火之后双手持枪瞄准,这就提高了射击速度,而且射程和杀伤力都比咱们的火铳要强!”
正德皇帝听了心里又是怀疑又感到心痒难耐,连声道:“光说不行,得比试一下,和咱们的火器比试一下试试!”
张知节笑道:“皇上说的是,光说不顶用,确实得要比试一下!”
军器局大使听了连忙安排起来,用大明最好的火铳和这西洋人的火铳比试,用大明最好的火炮和西洋人的火炮比试。
比试的结果瞬间让正德皇帝的脸色变得凝重了,毫无疑问,大明的火器无论是准头、威力、射程还是装填的速度全都落在了下风!
特别火绳枪是装填发射的速度比大明的火器快了太多,而在战场上这种速度的差别也会很致命的!
张知节见识过后世的各种现代化武器,即便是西洋人的这种火器相比后世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一般!但是西洋人的火器还是比之大明的火器要厉害的多。
说句实话,现在大明的火器还是不能完全取代弓弩,只能是战场上的一种辅助。相比草原上人人都能骑马射箭,处于农耕生活的大明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弓手是很困难的!
但是教会一个人使用火器却是十分容易的,这才是火器对于大明的意义!
张知节笑道:“皇上,这些人对于西洋人的火器还不熟练,还不能完全发挥出火器的威力来!”
正德皇帝沉吟了一番,叹道:“你一直说西洋人的火器要比咱们的火器厉害,朕一直都将信将疑,没想到这西洋人的火器竟然厉害如斯!如果咱们也仿制这种火器进行换装的话,也许能完全取代弓箭也说不定!”
正德皇帝喜欢行军打仗的东西,兵书也读过不少,也亲自上过战场,眼力也是有的!他知道这种火器一旦应用到军中,一定能大大提高军队的战力的。
张知节又岂会不明白,火器已经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且正在逐渐淘汰各式的冷兵器。明朝后期,火绳枪并非没有传入大明,但是却没能发展起来。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能引起重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火器局粗制滥造,制作的火器能用者不过十之二三,所以才使得火绳枪没能在大明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想到这里,张知节突然跪了下来,沉声道:“皇上,臣愿请辞锦衣卫、神机营、三千营提督之职,请命领海事衙门和火器局!”
正德皇帝被张知节这突然一跪下了一跳,听了张知节的话,正德皇帝不由哭笑不得道:“你一个当朝一品太保,去做军器局的九品大使不成?”
张知节闻言脸色一红,这确实有些丢人,不过张知节也认了,讪笑道:“皇上,臣很少求皇上什么事,还请皇上能够准臣所请!”
正德皇帝也知道张知节一直以来都对火器十分重视,笑骂道:“行了,行了,不就是个军器局吗?还值得你辞去锦衣卫、三千营、神机营的提督吗?以后军器局从内府划出来归你提督了!起来吧,也不嫌丢人!”
火器局大使在一旁懵逼了,刚才真的把他吓懵了,堂堂锦衣卫提督、朝廷一品重臣,竟然要和他抢一个九品的芝麻官儿!这有没有天理啊!
好在天理还是有的!自己九品芝麻儿总算是保住了,不过他仍然是很懵,因为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自己就成了提督大人的人了!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按理说提督大人这么牛逼轰轰的人物,自己能跟了他肯定是烧高香了,但是看提督大人对军器局这么重视,他的心里又有些发怵。
“多谢皇上隆恩。”张知节笑着起来道,其实张知节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了,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那些文官也没什么意见,管着军器局对朝政根本就没什么影响。
估计他们巴不得张知节一头扎进军器局里去,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枪炮造,这才是他们乐于看见的。
张知节笑着问一边的工匠道:“你们对这些西洋人的火器也有所了解了,怎么样?觉得能仿制出来吗?”
李二麻子听了陪笑道:“大人,小人觉得仿制这些西洋人的火器应该没什么问题!”
正德皇帝听到这些工匠能仿制西洋人的火器,也就就放心了,见到张知节有一种一头扎进军器局的意思,就起驾回宫了。
正德皇帝离开后,张知节就可以完全投入到军器局了,那些一直战战兢兢的工匠们也都轻松了不少。
张知节看着军器局大使笑道:“以后就由本督亲自提督军器局了!”
军器局大使的脸上立即涌出了谄媚的笑容,噗通一声跪下道:“卑职见过提督大人!”身后的工匠也都跪了一地,这些人都不是普通匠人,都是对火器有所钻研的人。
张知节笑着对军器局大使道:“你知道本督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吗?”
军器局大使谄媚笑道:“大人,卑职明白,一定会尽快仿制出这些西洋的火器的!”
张知节听了满意的点头,笑着吩咐道:“越快越好!还有,把军器局正在制作的火铳火炮,暂且都停了,造出来也是浪费材料!先把这些火器仿制成功了,然后就制造这种火器吧!”
虽然军器局还有一些单子没有交付,但是既然提督大人这么说了,自然没说的,毕竟现在是提督大人最大,大使谄媚笑道:“是是是,卑职遵命,大人真是高瞻远瞩。”
(本章完)
第1024章 仿制成功
军器局大使一直谄媚着笑,但是他很快就要笑不出来了。张知节笑呵呵道:“对了,本督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没想到提督大人竟然问起来了自己的贱名,军器局激动的都快要哭了,大使谄媚道:“大人,卑职魏祥,贱名有辱大人圣听!”
张知节道:“哦,魏大使,本督接下来的话你可要听好了。”
魏祥谄媚道:“不敢,不敢,大人叫卑职小魏子就是。大人有什么话尽管吩咐卑职就是!”
张知节笑道:“以前军器局是什么样子本督不管,那是内府的事,但是以后军器局就不归内府管了,归本督管了,本督有本督的规矩!”
“本督的规矩就是不许贪污克扣!本督在龙江船厂曾经一次砍了一百多颗脑袋,就是因为他们贪污克扣,你听说过吗?”
魏祥的头上冷汗都出来了,张知节笑道:“当然了,以前的事涉及内府,本督不欲追究!但是从现在起,军器局不许再有贪污克扣之事发生,一经查出,本督决不轻饶,本督会派锦衣卫常驻监督,谁都可以向锦衣卫密报贪污克扣之事!”
周围的工匠和大小官吏全都变色,有的人是惊吓,有的人是惊喜,张知节环顾众人,笑道:“这只是其一,本督还要说第二点。以前军器局造出来火器,很多根本就不合格!这些本督也不去追究,但是以后这种事绝不容许再发生!”
“魏祥,西洋的火器仿制成功,开始成批制造之后,本督会不定期前来抽查,一百支中本督若是抽查出一支不合格的火铳来,本督就打你一板子,如是抽查出十支来,就是十板子!你明白吗?”
魏祥听了紧张的咽了口唾沫,神色有些苍白,张知节接着笑道:“魏祥啊,你知道锦衣卫的三十板子意味着什么吗?终生残疾!你知道五十板子意味者什么吗?当场毙命!”
听到这里的魏祥已经浑身发抖,眼看就要支撑不住要倒在地上了,这一切张知节都看在眼里,张知节笑道:“当然了,本督也不是蛮不讲理之人,既然军器局不克扣银子,那工匠也没有理由粗制滥造!”
“所以也应该赏罚分明,魏祥,你可以制定一个赏罚的制度报上来,本督若是觉得就这么施行了!也方便把质量控制起来!”
魏祥听了之后也明白了,提督大人这不是在针对他,而是想着将军器局彻底整改一番!看来军器局就不能像以前一样的懈怠了。
魏祥谄笑着应下了,张知节这才看着跪着的工匠,笑道:“仿制出火绳枪只是第一步,本督还有一个想法。你们也知道火石撞击会产生火花,如果将这个应用在火铳中的话,也许就不用再靠点火来发射火铳了!”
“可以类似制作一个击打的东西,用手指扳动就会产生火花,就能发射火铳了!”
这些工匠们一副匪夷所思的样子,李二麻子疑惑道:“大人,不靠点火,只靠火石击打能行吗?”
张知节十分肯定的点头道:“能行!一定能行的!因为本督曾经听说过,所以确定这一定是能行的!在仿制成功这些西洋的火绳枪之后,你们就开始研究这种靠火石点火发射的火铳!”
“本督在这里郑重承诺,谁若是能做成了这种火铳,赏银万两,官升三级!”
原本还抱着听听就算了工匠们瞬间全都精神了,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的这位提督大人。
张知节笑道:“你们没有听错,谁若是能将本督说的火器造出来,赏银万两,官升三级!不只是这样,日后只要你们谁能够改进火铳、火炮,本督都不吝赏赐!”
这些人一个个的终于明白了,军器局要变天了!这位提督大人看来是真的对火器十分重视,所以才财大气粗的悬赏万两白银。这些人一个个顿时心里燥热了起来,一万两白银啊!
对于提督大人来说一万两白银跟拔根腿毛无异,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一万两白银是难以相信的巨额财富!看提督大人这样说来,这种火铳是真的能造出来的,那凭他们的手艺还造出不来?
张知节见到这些工匠们一下子都变得火热起来,心里十分满意,只要重视起来,建立起赏罚制度来,他相信明朝火器一定会快速发展,不逊色于西方的!
一旦明朝的火器发展起来,拥有庞大的人力物力的明朝,一定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实力。
接下来的几日,张知节都扑在了军器局里,却不知道许三爷他们早就急躁的不行了。皇帝都已经下旨了,但是提督大人却整天都见不到人影,而且也没听到什么动静。
不只是许三爷着急,就连那些勋贵皇亲们也十分着急,反倒是那些文官消停了不少。但是街头巷尾的热度却并没有减少多少。
事实上张知节并非全然不理开海的事,毕竟张知节本身就对开海十分重视。他其实一直都在筹备之中,只是没必要全都要他亲历亲为,其实他手下的文吏正在加紧起草新立海事衙门的方案。
这些都是根据张知节的意见形成的,文吏们起草完成之后在交由张知节审核,指出不合心意的地方再由文吏修改。
但是许三爷他们不知道啊,他们经过了一番探查才得知,提督大人玩物丧志,竟然将精力都投入到了军器局中!
军器局是什么地方?军器局的大使也不过是九品芝麻官罢了,哪里能比得上开海事大?提督大人这是迷恋火器,以至于玩物丧志!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军器局已经仿制出来了第一支火绳枪,张知节亲自去视察了这支火绳枪的试验,确定是仿制成功的。
现在很多人都不明白这其中的意义,军器局仿制成功了火绳枪,并在张知节的严格要求下开始成批制造火绳枪。大批性能优异的火绳枪将会诞生,这将给大明带来巨大冲击。
(本章完)
第1025章 莫名其妙
火绳枪仿制成功了,之后接连仿制了十数支,不过有的可以用有的不可以用,张知节也知道急不得,毕竟是军器局新接触的火铳,有失败也是正常的。
这些工匠们总结失败的经验,很快就能够顺利的制作这种火铳了,毕竟这事提督大人天天亲自来盯着,他们就算是想不上心都不成。
就在火绳枪终于可以顺利的制造的时候,许三爷他们也终于熬不住登门求见张知节了。
见到他们焦虑的样子,张知节笑道:“你们不必着急,一切都在筹备之中,很快就会正式设衙开海的!”
怎么可能不着急?只要出海就是白花花的银子,若是这样拖延下去,谁知道正式开海得猴年马月啊!
许三爷赔笑道:“大人,不是小人们着急,小人们是想问问大人有没有什么用得上小人的地方!”
张知节听了似笑非笑的看着许三爷道:“你们的心意本督心领了,设衙开海就在这两天,如是有什么用的着你们的地方,本督会吱使你们的!”
许三爷他们听了心里涌起了巨大的惊喜之情。事实上张知节也确实没有骗他们,两天之后张知节就递上了奏折。
组建专门负责海事的海事院,海事院设总理一人,正四品官。在宁波、泉州设市舶司开海,凡大明子民皆可到市舶司备案出海,货物由市舶司检验,按十税一收取厘金。
奏折很快就通过了内阁,由司礼监呈给了正德皇帝,正德皇帝看了一遍了解了一下就同意了,由张知节总理海事院,并由吏部会同张知节选拔官员。
朝廷暂时先在宁波和泉州开海设市舶司,市舶司提举五品官,并由宫里派遣内官监督。朝廷正式行文天下各州县。
虽然只是暂时开放宁波和泉州,但是消息所到之处还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在江南,虽然先前已经有消息流传朝廷要开海,并且已近获得提督大人点头了,但是没想到竟然真的开海了!
这对于南方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无数豪门巨贾都摩拳擦掌,想着在海上一试身手。自从消息传到了南方之后,很多豪门巨贾立即启程前往泉州或者宁波。
朝廷正式开放海禁,这绝对是了不得的大事。谁都知道出海利润丰厚,所以很多人都忍不住来打探打探,朝廷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朝廷的行文在南方所引起的巨大轰动可不止于此,很多船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悄然的遍地开花了。
就是京里都不消停,因为张知节上的奏折提到的是十税一,别的都还好,惟独这个又在京里引起了纷争。
这次引起的纷争不是文官,因为许三爷他们早就答应了张知节了。这次引起的纷争是勋贵皇亲,他们听说了出海竟然要十税一,心里都十分不情愿。
要知道他们都是打定了主意准备出海发财的,现在定下了十税一那不就是从他们的口袋里往外掏银子吗?他们能愿意才怪了,所以纷纷上书表示开海收的税太重了,要求更为三十税一。
不过他们上蹿下跳却并没有什么作用,正德皇帝根本就不搭理他们,他们的内眷去求太后,去求宫里的刘娘娘也没用。
于是他们又将目光瞄准了张知节,这既然是张知节上书提出来的,那自然根结就在张知节这里,况且张知节对皇帝的影响力也有目共睹。
勋贵皇亲之间七大姑八大姨的牵扯不清,彼此总能攀上亲戚,张知节也不傻,最开始有人问起来的时候,他就一口咬定,这十税一不是他提出来的,而是皇帝的授意!
即便是这样,张知节仍然免不了被烦,他们极力怂恿张知节陈请皇帝,将十税一更为三十税一。
但是张知节已经决定拍拍屁股走人了,他要南下去开设市舶司去了!之所以走的这么干脆利落,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勋贵皇亲老是烦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的鼻子已经闻出了一丝非同寻常的味道。
当初正德皇帝想要易后,张知节出了个主意,暂且按了下来,如今刘姬孩子都生了,张知节已经敏锐的感受出来了,正德皇帝易后之意又萌生了。
所以虽然海事院还没有组建起来,但是张知节这个总理大臣已经准备撂下南下去了。张知节一觉察出了正德重新萌生了易后之意,立即就匆匆带着锦衣卫离京,这着实让京里的官员们有些意外。
本来还不急不慢的筹建海事院来着,结果突然就扔下了建了一半的海事院匆匆南下了,莫名其妙啊!
就算是两位大学士也觉得张知节有些莫名其妙,最近发生什么事了吗?好像没有啊!但是两位大学士却本能的有些警醒起来,无论如何都坚决不能小看张知节!
张知节的每一个反应都有他的道理,两位大学士疑惑了没有多久就被正德皇帝叫去了豹房。正德皇帝正式说了易后的意思,两位大学士一下子就懵逼了。
这一切都太突然了,去年的时候两位大学士也曾经觉察了一点苗头,但是没想到正德皇帝最后根本就没有提出易后,那时候张知节也时常入宫,他们认为都是张知节的功劳!
当然是张知节的功劳,但是也并非像他们想的那样,张知节直接打消了正德皇帝易后的念头,张知节只是将正德皇帝易后的念头延后了而已!
此时的两位大学士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张知节会匆匆忙忙就离开了京城,扔下筹建了一半的海事院南下去了!张知节肯定事先觉察到了苗头,或者已经从正德皇帝口中听到了风声,所以这家伙立即就动身南下了!
两个大学士忍不住吐血,好你个张知节,你是皇帝最信任的人,结果你竟然溜得比谁都快!简直是岂有此理!
易后这绝对是烫手的山芋,任是谁接了也得犯愁!就连张知节都被吓的离京南下了,可想而知两位大学士此时的心情!
(本章完)
第1026章 天上掉馅饼
张知节迅速离京带着手下直扑天津,到了天津之后张知节带着遴选的官员和亲信,上了一直等候在天津的船队扬帆南下,而缇骑则走旱路南下至福建。
船队扬帆离开了天津,张知节这才望着京城的方向松了口气,白玉兰有些疑惑道:“大人这一路出京,为何如此匆忙?”虽然白玉兰他们知道提督大人肯定会南下亲自主持开海,但是他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张知节闻言哈哈笑了起来,笑道:“当然是为了躲避麻烦!估计这会儿杨廷和、梁储正在跳脚大骂呢!”
白玉兰听了不由愕然,能让两位大学士跳脚大骂,提督大人这是做下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提督大人不会是偷偷带着皇帝南下了吧?
不,肯定不会的!现在都已经在船上了,若是皇帝真的跟着的话,这会儿早就现身了。
白玉兰疑惑道:“大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张知节笑道:“本督估摸着皇上起了易后的心思,所以就先一步启程南下了!”
易后?!白玉兰听了大为吃惊,吃惊过后似乎又觉得理所当然,正德皇帝和皇后又没什么感情,和刘娘娘感情深厚,现在刘娘娘又诞下了皇长子,皇上生出了易后的心思似乎也不奇怪。
不过,无论如何易后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的,毕竟皇后虽然为娘家所累,但是本身却并没有过失!
所以杨廷和他们肯定是纠结的不行,若是赞同皇上易后,那他们的官声肯定会受到影响,就是史书上也得狠狠的记上一笔!
若是他们不赞同皇上易后,那京里又得有的折腾了!若是提督大人在京里的话,无论是张知节赞同皇上易后,还是不赞同皇上易后,都有张知节顶在前面。
但是偏偏现在提督大人趁机提前偷溜了,那肯定就是两位大学士被架在火上烤了!
白玉兰恍然大悟,无怪乎提督大人匆匆离开了京城,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且不去管京里到底如何纷乱,也不去想正德皇帝到底能不能顺利易后,张知节心情愉悦的吹着海风一路扬帆南下,有紫衣软玉温香在侧,这一路上倒是逍遥自在的很。
张知节的目的地就是泉州,他将在泉州主持开海!为什么是在泉州呢?不只是因为他对泉州熟悉,还因为泉州原本就有市舶司!
大明虽然禁海,却设置了三个市舶司,分别是广州市舶司、泉州市舶司和宁波市舶司!不过,大明设置市舶司却不是为了开海通商,而是别有缘故!
广州市舶司是专为占城﹑暹罗﹑满剌加﹑真腊诸国朝贡而设﹐宁波市舶司是专为日本朝贡而设,泉州市舶司是专为琉球朝贡而设。
朝廷设置了市舶司只是为了方便藩国朝贡,就像泉州市舶司就是为接待琉球朝贡而设,但是问题是人家朝贡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来啊,说不定三五年才来一次,甚至可能十年八年都不来一次!
而且就算人家来朝贡了,市舶司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权限。所以泉州市舶司是整个福建最清闲最无聊,也是最没有权力的衙门!甚至说平日间连泉州人都不一定记得泉州还有市舶司!太没存在感了!
但是一夜之间,泉州市舶司已经翻身了,一下子成为了最耀眼的衙门,因为朝廷要在泉州开海通商,毫无疑问,泉州市舶司将成为负责开海的衙门!
所以泉州市舶司提举,一个默默无闻的五品小官,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就连泉州市舶司的官吏都一个个都变得炙手可热。泉州市舶司大猫小猫两三只,本是官场上最让人瞧不起的,却一下子翻身了。
而此时的泉州已经人声鼎沸,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行人,这个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