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小侯爷-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一叶和紫衣终究是十分直爽的姑娘,入了府之后不仅得到了夫人和徐佳颍的喜欢,和娟儿、依雪、翠墨等也相处的十分愉快。
  院子里虽然加了人,但是依然还是如同过去一半和睦,这让徐佳颍也十分欢喜,自己终究没有看错人,纳一叶和紫衣进门为妾确实是找对了人。
  一叶和紫衣入府之后先前的忐忑的也慢慢消散了,虽然府上的生活对于她们来说有些单调,不过也却也十分平稳安逸,很适合一叶养胎。
  虽然有些无聊,不过好在张知节时常在家。张知节是真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贵闲人。
  自从正德皇帝登基为帝以来,朝廷难得迎来了十分平稳的时候,天下太平没什么事发生。
  张知节除了去锦衣卫、三千营、神机营巡视一番之外,就彻底没了事情。天暖和的时候还时常去豹房和正德皇帝扯淡,后来天气越来越冷了,张知节便也不愿出去了。
  张知节彻底远离了朝政,也逐渐淡出了百官和京城百姓的视线。毕竟京里仍然时有新鲜事发生,而张知节却每日间窝在家里,自然鲜少出现在街头巷尾的议论中。
  但是张知节毕竟不可能被遗忘,特别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寿宁侯府赏赐之隆重震惊了京城。就连张知节的两个侍妾受到的赏赐都让不少勋贵之家艳羡不已。
  人们才有想起来,曾经权柄显赫的小侯爷是如何的威名赫赫,如何的风光无限,如何的能折腾。不过现在的小侯爷似乎变得沉寂了,也不再折腾了。
  曾经名扬天下的小侯爷似乎和普通的勋贵没什么区别,就这样在软玉温香中堕落了。张知节也觉得自己有些堕落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侯府中又出现了喜事,娟儿和依雪相继有了身孕。
  这就是张知节长期在家的功劳,这对于侯爷和夫人来说这可是难得好事。不仅张知节天天在家,府上也有要添丁进口。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沉浸在温柔乡里的日子过的飞快,但是张知节心里却始终还牵挂着一件事,那就是远离大明的船队,不知道他们可曾遭遇了风险,是否还顺利。
  眼看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扬帆返航。张知节抱着天赐嗅着新开的桃花,心思却已经飘到了远方。
  又是一年桃花盛开时,已经辗转这么些年过去了,连天赐都已经能牙牙学语了!自从张知节留在了京里之后,府上的气氛一直都很好,可以说是越来越好,特别是喜事连连让侯府的气氛变得十分热烈。
  如今一叶待产在即,府上变得更热闹了,徐佳颍还经常陪着夫人出去烧香拜佛,但是府上再热闹也比不上豹房热闹。
  刘姬也待产在即,这可是皇家第一个即将降生的孩子。正德皇帝本就是独生子,所以刘姬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对于皇家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这甚至关系着大明江山社稷的安稳,太后娘娘更是重视,本想将刘姬接到宫里去,由太后亲自看顾,但是刘姬更愿意留在自己熟悉的豹房。
  太后也全都准了,天大地大现在是刘姬最大!太后不放心之下,将宫里的稳婆还有太后身边的得力嬷嬷全都派了过来。
  要说府上谁最忙碌,却是紫衣最忙碌,她不仅陪着一叶,还要陪着豹房里的刘姬。一叶还好一些,有一身高深的武功,对于即将到来的生产还觉得十分从容。
  但是刘姬就不一样了,她可没有一叶的从容,毕竟对于普通女人来说,生孩子就是一道鬼门关。偏偏刘姬又没有家人了,现在她最亲近的就是一叶和紫衣了,一叶是没法动身去豹房的。
  就算是一叶不在意,她也过不了张知节、徐佳颍、夫人那一关,所以她只能老实的待在府上。只能是紫衣天天入宫去陪着刘姬说说话话。但是紫衣也还放心不下一叶啊,所以只能天天两头跑。
  府上都已经准备的妥妥当当了,因为有上一次徐佳颍生孩子的曲折经历,张知节还真有点紧张。反倒是一叶自己十分的坦然。
  那天张知节刚刚出去巡营,到了神机营还没来得及巡视,就收到了锦衣卫飞马送来的消息,府上如夫人要生了。
  张知节立马拍马回府,一边回府一边心里担心不已。早知道是今天生的话就不出来了,昨夜还好好的竟然今天就要生了。
  不过有了徐佳颍生孩子的经验,他知道要生下来还早的很。不过等到张知节回府飞奔回内院,来到耳室的时候,却听到了婴儿的啼哭之声。
  张知节有些惊喜又有些愕然,傻傻的问翠墨道:“就这么生了?”
  翠墨笑道:“可不就这么生了,真是太顺利了!恭喜二爷添了个小姐!”
  原来是个姑娘!张知节的心房一下子被惊喜填的满满的,张知节可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偏见,女儿是小棉袄,生个姑娘很好!
  张知节春风满面的去了耳室,小姑娘已经被抱着离开了。只有丫鬟婆子在里面伺候,紫衣也在身旁,一叶的精神倒还好。
  张知节来到她身边坐了下来,握着一叶的手宽慰道:“一叶,辛苦你了,偏偏我竟出门了,没在你身边。”
  一叶勉强笑了笑道:“我没事,不辛苦,二爷知道了吗?是个闺女!”
  张知节笑道:“知道了,闺女可是我们的小棉袄,好着呢!怎么?你还不高兴啊?”
  一叶怎么可能不高兴,毕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甭管是小子还是闺女,她都高兴都心疼!她只是怕张知节不高兴,怕夫人不高兴。
  张知节也能猜得透她的心思,笑道:“别胡思乱想,甭管是儿子还是闺女,我都高兴的很!”
  (本章完)


第1014章 大宝
  这是张知节的真心话,就是夫人也没有因为一叶生了个闺女就觉得不高兴,毕竟已经天赐这个嫡子了。而且还有娟儿和依雪相继怀了身孕。
  一叶诞下了侯府长女,府上还是非常高兴的,亲朋好友都能感受到侯府的喜意。一叶忐忑过后,见没人怪她生了闺女,张知节和夫人也都是真心高兴,非常稀罕这个刚刚降生的小家伙,她也看着这个小人儿喜极而泣。
  张知节诞下了长女并未在京里引起什么大的波澜,毕竟在他人眼里这只是庶女并非嫡子。整个京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豹房里的刘姬吸引了过去。
  一叶生女的消息传到了豹房,刘姬既为一叶感到欣喜,同时她心里也觉得极为的忐忑!一叶生女还好一些,毕竟侯府已经有了嫡子。
  但是她怀的却是正德皇帝的第一个孩子,正德皇帝还有太后在上面投注了太大的期望。虽然正德皇帝安慰她如果是个公主也很好,以后再接再厉就是,但是她还是有些忐忑。
  因为一叶生女如此的顺利,刘姬反倒是对生孩子的这个过程不忐忑了。就在一叶生下了女儿没有多久,刘姬也终于要生了。
  这真的是轰动京城,太后亲自离宫驾临豹房,和皇室关系亲近的皇亲国戚、勋贵之家也都赶往了豹房。夫人和徐佳颖自然免不了,就连紫衣也赶往了豹房。
  虽然生孩子是女人的事,大臣们没有前往豹房的道理,但是也都十分关注豹房的动静。可以说这一天根本没有人能够集中注意力干别的。
  但是一直到了华灯初上,豹房里仍然没有传来喜讯,很多人的心情都变得沉重起来。张知节正在犹豫要不要去豹房的时候,有小太监来到了寿宁侯府。
  小太监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是来传召张知节去豹房的。张知节急匆匆跟着去了豹房,正德皇帝正在月下怔怔的出神,双手紧紧的攥在一起。
  张知节快步来到了正德皇帝身后,站在这里依稀能够听到大殿里传来的嘶喊声。
  “皇上?”张知节低声道。
  “唉!怎么还没有生下来?”正德皇帝声音低沉道。
  张知节只能默然无语,他也没有丝毫的办法,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刨妇产,生孩子就是一道鬼门关。时间拖的越晚,就会越危险。
  正德皇帝紧声道:“朕真的不想一会儿要决定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张知节听了劝慰道:“皇上,不会的。刘娘娘和孩子受皇家护佑,就是上天也会保佑他们平安的!”
  正德皇帝勉强笑道:“你一直都是朕的福将,总能帮朕逢凶化吉。”
  感情把张知节当成了吉祥物!张知节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因为他的一颗心也沉到了谷底。这时,里面的嘶喊声突然停了,然后就是一阵喧哗。
  张知节和正德皇帝一颗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大殿里有宫女婆子涌了出来,喜气洋洋的跑了过来报喜道:“恭喜皇上,刘娘娘生了,是个皇子,母子平安!”
  张知节闻言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正德皇帝的脸色由苍白一下子变成了潮红,抬步就向大殿里走去。张知节想了想没有跟上去,觉得有些不方便。
  过了没一会儿正德皇帝就傻笑着被太后赶了出来,眉开眼笑的张知节比划道:“这么小的个小人儿!”
  张知节笑吟吟道:“恭喜皇上了!”
  正德皇帝拍了一下张知节的肩膀道:“朕没白把你叫来,果然是朕的福将!”
  好吧,你既然非得把功劳按在他身上,那他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张知节笑道:“皇上起好名字了没有?”
  正德皇帝笑道:“乳名起了好些个,但是总觉得没有满意的!”
  张知节也知道大名那是礼部的事,大名反而好起了,倒是乳名不好起。张知节也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给自己闺女起了个乳名叫安安!
  正德皇帝确实起了好些个乳名,但是都不甚满意,现在听张知节这么一说不禁又想到了张知节。
  他曾经暗暗决定绝不让张知节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但是现在发现张知节给自己闺女起名字叫安安,听起来也还不错,好像张知节又恢复正常了。
  再说了,张知节刚刚来到豹房这个孩子就顺利的降生了,说明了张知节还真是自己的福将,这要是让张知节给起个名字,说不定还能给孩子带好福气,让他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人。
  当然了,前提是张知节起的名字能够入耳才行。正德皇帝抱着试试看的目的,笑道:“要不,你想个乳名朕和姬儿商量一下?”
  张知节倒也没客气,反正只是提供个建议罢了,笑道:“要不,就叫大宝吧?”
  大,大宝?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土啊!正德皇帝有些迟疑道:“大宝?这个,你再起个试试!”
  张知节听了振振有词道:“皇上,大宝这个名字很好啊!乳名嘛,就要朗朗上口,而且这个名字很有寓意啊!这是皇上的第一个孩子,而且是皇上和刘娘娘的掌中宝,可不是大宝嘛!”
  这么一说倒是没毛病,但是,还是觉得有点土。对于张知节起名字的能力,正德皇帝表示深深的怀疑。
  不过想到这孩子还是借助张知节的福气生下来的,正德皇帝又有些犹豫,沉吟道:“这样倒是也有点道理,朕再思量思量吧!”
  张知节离宫之后,大殿里也都收拾好了,正德皇帝这才得以回到大殿,内殿里还有皇家至亲。刘姬生完了孩子之后虽然十分疲惫,但是心里激动,倒也还没有休息。
  见到正德皇帝来了,太后笑道:“皇帝想好乳名了吗?”
  正德皇帝听了试探道:“要不?叫大宝?”
  太后听了微微一滞,笑道:“叫大宝倒是通俗易懂!”说白了就是土呗!
  下面的命妇都纷纷叫好,夸赞皇帝这个名字起的好,这是皇家的长子,可不是皇帝和太后的掌中宝嘛!
  (本章完)


第1015章 回归
  正德皇帝说出了张知节起的这个乳名,本意是想试探一下,没想到没有任何人反对!就连太后都没有提出质疑,而那些命妇们也都齐声夸赞。
  这一刻正德皇帝有了那么一丝怀疑,难道不是张知节起名字的能力有问题,而是自己的欣赏能力有问题?
  等到命妇都散去了之后,正德皇帝才来了刘姬的榻前,动情道:“姬儿你受累了!真是担心死朕了!”
  刘姬听了甜甜的笑了起来,一脸的母性光辉,笑道:“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值得!对了,大宝呢?”
  正德皇帝笑道:“已经睡着了,刚喝了奶就呼呼的睡了!”
  刘姬听了放心了,这才觉得有了困意,正德皇帝这才想起来道:“你也觉得大宝这个名字好吗?”
  刘姬笑道:“额,还可以啊!”刘姬生长于民间,什么样的乳名没听过,什么狗蛋狗剩的都有,大宝小宝的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不过皇家的长子名字叫大宝还真有点土!
  虽然有点土,但是这是从皇帝嘴里说出来的啊!那你能怎么说?
  正德皇帝听了吸了口气道:“这个名字其实是知节起的,原本我还觉得不怎么样呢!但是你在殿里一直都生不下来,朕当时十分担忧,就将知节召来了!”
  “知节一直以来都是朕的福将,什么难事到了他的手里都迎刃而解,朕就想着借借他的福气!没想到他刚来到豹房你生下来了,所以朕才想着让他起个名字。”
  刘姬听了也觉得稀奇,也许孩子还真是借了张知节的福气呢,点头道:“那就叫他大宝吧!”正德皇帝想了想,点了点头,那就叫他大宝吧。
  于是正德皇帝的长子乳名就叫了大宝,虽然名字是土了点,但是这不重要,因为他的身份尊贵。
  正德皇帝有了皇子,这才是震动天下的大事,贺表如潮!正德皇帝择吉日大赦天下,告太庙!
  相比一叶生女,刘姬生子的动静才是惊天动地,而刘姬也真正的走进了臣民的眼里!
  因为以前的刘姬虽然受正德皇帝宠爱,但是她仍然只是一个没有身份的女人而已!虽然受宠,但是毕竟没有根基!受宠这种事在外人看来有些虚无缥缈,现在虽然受宠但是说不定下一刻就不受宠了!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刘姬诞下了皇子就有了保障,就在宫中站稳了脚跟!特别是刘姬诞下的还是长子,如果正德皇帝没有嫡子的话,那就是长子继承皇位啊!
  可是看现在夏皇后偏居幽宫,日后能诞下嫡子的可能微乎其微!所以刘姬的身份暴涨,一下子成为了后宫风头最盛的女人,虽然刘姬始终都没有入宫!
  既然刘姬已经诞下了皇子,那无论如何正德皇帝都得给她一个身份了,在很多人看来,这位刘娘娘这么受宠,肯定会被封为贵妃,一下子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刘姬的故事也在京里开始流传开来,她原本是江西人,逃难来到了京城为兄长伸冤,却在京里成为了一个小乞丐。
  最终遇到了锦衣卫提督张知节,张知节可怜这个小乞丐为她伸冤并且收留了她!结果这位小乞丐去遇到了正德皇帝,从此被正德皇帝看中,一飞冲天,如今更是诞下了正德皇帝的长子,这算不算传奇?
  就在京里气氛空前热烈的时候,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迎风破浪,逐渐向福建驶来。离开大明十月之久的船队终于返航回来了。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泉州港远处的海平线上突然出现了一道黑影,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作为生活在泉州的人,他们立即明白了,那是船队,庞大的船队。去年曾经有一支庞大的船队从泉州离开,如今算算时间也该回来了。
  普通的百姓只是回忆起了这支船队,但是东南沿海的豪族们可是对这支船队期待已久,望眼欲穿。因为这支船队顺利返航就意味着朝廷可以放开海禁了!
  放开海禁就意味着可以出海了,银子就可以滚滚而来!这些沿海豪族们往年这个时候就该是收获银子的时候,但是现在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里的渴望可想而知。
  庞大的船队在泉州港靠岸,相比出海时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大部分的船都是空着的!以为他们带来的只有金银,和一些稀有的珠宝。
  这是张知节的嘱托,他们并没有带什么西洋的货物,因为张知节第一次派遣船队出海,一定要震撼到正德皇帝。有什么金银更有冲击力的?
  庞大的船队靠岸之后,留在泉州的锦衣卫第一时间见了冯海生等人,然后立即六百里加急入京,将消息传递到京城。因为自开春以来,张知节已经过问过几次了。
  就在东南沿海的豪族知道了消息欢呼雀跃的时候,锦衣卫正日夜兼程疾驰入京。京城里经过了皇长子诞生的热闹之后,终于沉静了下来。
  相比正德皇帝整天乐呵呵的样子,张知节却慢慢的有些牵挂起来,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却迟迟没有船队返回的消息,张知节的心里也逐渐变得焦急起来。
  不过他却不知道,庞大的船队已经抵达了泉州港,锦衣卫的快马已经距离京城不远了。
  快意的马蹄扬起阵阵尘土,越过官道上的马车,急速奔向远方。很多人都有些纳闷,现在天下难得的太平起来,就连朝廷都十分平静。听说宫里刚刚诞下了皇长子,正是太平景象,怎么还有锦衣卫加急入京?
  快马入京的锦衣卫一路疲惫不堪,但是看到了京城影子之后还是忍不住露出了笑颜。
  减速穿过城门,在守们士卒诧异的眼神下,锦衣卫拍马快速的离开了,直奔锦衣卫官衙而来。
  满朝文武怕是已经都忘记了出海的船队,或许他们本身也没有在意过。但是张知节却将这事放在了心头最重要的位置,自从回京之后他一直低调的窝在府上就是在等船队出海归来。因为他的目光已经不在朝堂上了。
  (本章完)


第1016章 喜事连连
  张知节的目光确实已经不在朝堂上了,他不像是刘瑾那样贪权敛财,而他如今的地位已然很高,也没有什么好争取的了。
  身家富贵都有了,他的目光已经超越了这一切,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仿佛是他身上理应背着的责任,让大明朝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张知节抱着天赐来到了前厅,见到的是兴高采烈的宋存他们。说句实话宋存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提督大人对海上的事如此上心,但是既然提督大人这么上心,现在船队回来了,自然是了不得的大好事!
  别人不知道,他们可知道,提督大人并非是完全不理事了,只是那些事在提督大人眼里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罢了。
  提督大人唯一上心的就是出海的船队,自从开春以来,提督关心最多的事就是船队回来了没有。
  如今船队终于回来了,他们这才欢欣鼓舞的前来报信。张知节看着他们全都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一颗心也忍不住扑通扑通的急速跳了起来。
  宋存拱手笑道:“大人,出海的船队回来了,如今正停泊在泉州港!”
  张知节听了心里一下子泛起了巨大的惊喜之情,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不知道船队是否受到了损失。
  “回来了好,他们可曾遭遇了什么危险?”张知节问道。
  宋存笑道:“大人,一切顺利,满载而归!”
  这下张知节终于放下了所有的担忧,哈哈笑了起来,这么长时间的的担忧和牵挂终于都烟消云散了,船队顺利的回来了!这真是太好了,卖出去了这最关键的一步,一切都将迈上正轨。
  高兴的笑了一阵,张知节这才兴奋道:“走,入宫去!本督要将这个好消息禀告皇上!”
  张知节抬步就向外走去,其余人也都没觉得有何不妥,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提督大人这么激动高兴的样子,也跟着激动高兴起来。
  唯有白玉兰沉静一些,见到提督大人举步就要入宫,提醒道:“大人,要不要换身衣裳?”
  张知节这才恍然发现自己不仅穿着常服,怀里还抱着孩子。天赐正一脸懵样的看着自己爹爹,不明白自己爹爹这是怎么了。
  张知节笑道:“算了,就这样入宫吧!”
  竟然提督大人这样说了,宋存他们也都不在劝了,就这样张知节抱着天赐上了马车,向豹房行去。
  到了豹房,张知节抱着天赐施施然下了马车,向豹房里走去。正好一个官员正一脸肃然的从豹房里出来。
  迎面就见到了一身常服的张知节,不但穿着常服还抱着孩子!这名官员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这样子看起来就跟串门没什么两样!
  可怜他自己刚才还诚惶诚恐的,一身汗到现在都还没有散掉,没法比啊,满朝文武敢这样入宫的也就这位提督大人了!
  虽然这位提督大人一直以来都十分低调,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传说了,但是看到这一幕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圣眷!
  这名官员恭恭敬敬的停住拱手道:“下官见过张提督!”
  张知节不认识这名官员,不过还是笑着点了点头,这才抱着天赐错身而过。天赐也时常随着徐佳颖、紫衣、一叶来豹房拜见刘娘娘,所以对豹房也不算陌生。
  正德皇帝还在批阅奏章,大殿外伺候着的太监们见到张知节就这样抱着孩子来了,也感到十分惊讶!
  惊讶归惊讶,不过小太监还是一溜烟进去禀报去了,小侯爷来了皇帝从来就没有不见的时候!
  “皇上,小侯爷来了!”
  正德皇帝放下御笔,笑道:“他可是好几天没来了,快让他进来!”
  “皇上,小侯爷,是抱着孩子来的!”
  正德闻言站起来稀奇道:“抱着孩子来的?这倒是稀奇!”张知节确实从没有抱着孩子来过,都是徐佳颖、一叶、紫衣抱着孩子来。
  正德皇帝直接走了出去,就看到张知节笑呵呵的抱着天赐向这边走来。竟然真是抱着孩子来的,还真是稀奇,不止这个稀奇,何时见过张知节一直咧着嘴笑过!
  张知节走到一脸稀奇的正德皇帝面前,微微躬身笑道:“臣参见皇上!”张知节怀里的天赐也似模似样的拱手,奶声奶气道:“见过,皇上!”
  正德皇帝顿时被萌乐了,现在大宝还只是吃了睡睡了吃,要不然就是哭闹。还没到好玩可爱的时候,所以正德皇帝对于天赐还是颇为艳羡的。
  “来,让朕抱抱!”正德皇帝笑着接了过来,掂了掂,笑道:“沉了很多,又长个了!”
  正德皇帝抱着天赐左右打量了一下张知节,疑惑道:“这是遇到什么喜事了?乐成这样?”
  张知节闻言哈哈笑了起来,正德皇帝更是狐疑,疑惑道:“不会是又有喜了吧?谁?紫衣?还是大表嫂?”
  张知节的笑声戛然而止,自从正德皇帝有了大宝,感觉正德皇帝整天想的就是孩子!张知节无语道:“皇上,您能不能想点别的?”
  不是啊,那张知节这是傻乐什么?正德皇帝仔细一想,终于有了猜测,惊喜道:“是不是船队有消息了?”
  得益于张知节一直都在正德皇帝耳边念叨海上的事,所以正德皇帝对于船队的回归也十分期待,对于海事也很感兴趣。
  张知节哈哈笑道:“皇上猜的没错,船队顺利返航,满载而归!”
  正德皇帝听了高兴道:“太好了!也不枉你一番辛苦,还整日间牵肠挂肚!”
  高兴了一会儿正德皇帝这才想到一个问题,问道:“你不会是又要下江南吧?”
  张知节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呢,闻言笑道:“皇上,要不,让船队沿海北上来天津?”
  正德皇帝听了立即瞪大了眼睛惊喜道:“可以吗?朕听你说战舰说了这么多,还没亲眼见过呢!可以来天津吗?”
  张知节笑道:“当然是可以的!”
  正德皇帝闻言笑道:“太好了!朕这就下道旨意,让船队沿海北上!”
  (本章完)


第1017章 北上
  张知节派去出海的船队回来了,这个消息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锦衣卫直接快马回京告知了张知节,张知节入豹房禀报了正德皇帝。
  消息并未流传到外面,只有正德皇帝和张知节两人兴高采烈,正德皇帝直接下了一道中旨,锦衣卫快马加鞭赶回福建。
  京里并未引起丝毫的波澜,但是在东南沿海却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些豪族们都在盼望着船队出海归来。
  如今船队终于顺利的回来了,而且是满载而归,这样说来钦差大人曾经答应的开海也该提上日程了,若是顺利的话半年之后,他们的船队就可以扬帆出海了。
  所以这消息在东南沿海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之所以引起这样的波澜不只是因为朝廷的船队出海归来!而是朝廷要放开海禁,整个江南谁不知道出海利润丰厚?
  人都是逐利的!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而只要出海归来就能有十倍之利,就能有好多白花花的银子!所以这个消息才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整个江南!
  锦衣卫提督张知节已经答应请开海禁了!朝廷海禁了一百多年,竟然传出了开海的消息!若是传的是别人这样说的话,人们还真不信,但是传言是那位提督大人啊!
  虽然那位提督自从回京之后就再也没了消息,但是他在江南的影响力是朝中任何别的官员都没法比的。
  东南沿海的豪族推选了几个代表人物入京,其中就有许三爷,而且是以许三爷为首。他们入京一方面是联系官员上书奏请皇上开海,另一方面是拜访提督大人,请提督大人兑现诺言,保证皇帝能同意开海。
  许三爷等人立即带着豪礼启程入京,而船队的官兵船员在泉州休整了一番之后也接到了锦衣卫送来的旨意。皇上下旨船队沿海北上到达天津。
  这些官兵顿时兴奋了,这说明了什么,很可能皇上要亲自见他们!见皇帝啊,这可是几辈子都不一定能够得到的荣耀!都够子孙吹几辈子牛逼了。
  船队立即扬帆离开了泉州港,开始沿海北上,冯海生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逐渐接近了天津。
  等候在天津的锦衣卫见到了海上出现的庞大船队,立即快马入京报信去了。张知节收到了消息立即禀报给了正德皇帝,于是正德皇帝准备御驾前往天津。
  这事方才惊动了内阁,毕竟皇帝要离京这可是大事,他们这才知道原来是张知节派去出海的船队回来了,并且到达了天津,正德皇帝所以才要驾临天津。
  如果是往常,两位大学士少不得会劝谏一番,大臣们的奏折肯定会像雪花一般飘来。不过既然是和张知节有关,而且天津距离京城不过一日之遥,所以并未在京里引起太大的震荡。
  只是两位大学士恳请皇上保重龙体,早些回京,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正德皇帝觉得十分惊讶,虽然只是前往距离京城一日之遥的天津,但是他觉得肯定会得到群臣的阻拦,最后也少不了要费一番功夫,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
  张知节却不像正德皇帝那样懵,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自己在去年的那桩案子中的所作所为彻底证明了自己,也征服了这些大臣。
  虽然不能说是成为了他们的自己人,但是至少这些大臣们不会本能的敌视他,防备他了!
  张知节立即集结锦衣卫,准备护送正德皇帝前往天津。虽然刘姬也很想跟着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