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小侯爷-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臣只是觉得锦衣卫的方向错了,王原不过是太仆寺的七品主薄,怎么可能掺和进宫里的案子?锦衣卫不能因为他是出身福建的官员就。。。。。。”杨廷和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但是还没等杨廷和说完,正德皇帝已经一拍桌子打断了杨廷和的话,怒喝道:“够了!”
杨廷和、梁储两位大学士被正德皇帝的怒火吓了一跳,正德皇帝冷哼道:“你不用为王原开脱,他涉案已经是证据确凿了!他确实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正因为他不起眼所以他才会涉案!他的背后一定还有人指使!”
“你们对案情根本就不了解,所以这件案子就交由锦衣卫查办,你们还是安心处理政事吧!退下吧!”
说罢正德皇帝就拂袖而去,转身去了内殿。徒留下两位大学士面面相觑,正德皇帝都已经走了,他们也只能无奈的出了大殿。
这件案子果然触及了正德皇帝的逆鳞,只是稍一提及就引得正德皇帝大怒。但是绝不能就这样放任下去,两人决定联袂去锦衣卫。
两位大学士亲自前往锦衣卫,这还是头一次。王原还在审讯当中,但是他还是没有开口,这样的硬骨头确实十分少见。对于王原的调查也陷入了困境,因为王原竟是一个十分孤僻的人,连同窗都很少往来。
看来只能等王原开口了,张知节也有些百无聊赖,但是这时节又不好回家,只能在官衙中暂时歇一歇。
刚合了合眼就有锦衣卫来报,杨廷和、梁储两位大学士联袂而至。用脚趾头想,张知节都能想的出来这两位大学士是来干什么的。
而且张知节甚至能够猜的到,这两人准是去正德皇帝那里碰了钉子!别说王原涉案的证据十分充足,就算不充足,只要自己将王原抓了,杨廷和、梁储去找正德皇帝都得碰钉子。
不过到底是文官之首,人家都来了不见也是不行的,张知节只能打着哈气出来了。
在正衙中见到了杨廷和、梁储两位大学士,张知节笑道:“两位阁老联袂而至,真是少见。”
杨廷和沉声道:“张提督。。。。。。”
杨廷和只是开口说了三个字就让张知节给打断了,张知节抬手道:“本督知道两位阁老因何而来,我说再多都没有用,两位阁老还是亲自看一看卷宗吧!”
说罢张知节挥了挥手,后面的锦衣卫将抱着的卷宗送了过去,杨廷和、梁储沉默的看完了,脸上一副阴晴不定的神色。
“张提督,这里似乎并没有王原的口供!或许只是夏臣的攀咬呢?”梁储沉声道。
“确实没有王原的口供,因为王原还没有开口。不过,如果不是共犯的话,夏臣怕是连王原是谁都不知道!”张知节淡淡道。
“况且,王原自从被抓进来之后就一声不吭,连声冤屈都没有喊过,两位阁老不觉得这十分奇怪吗?”
“还有,夏臣供认王原散播纸条。而本督在还没有抓到夏臣的时候就已经查出了就是王原散播的纸条,这正好对起来了。”
梁储和杨廷和也无话可说,虽然他们很想王原是被冤枉的,但是现在他们自己都不信王原是被冤枉的。
杨廷和沉声问道:“张提督,夏臣还供认了魏彬是同犯,不知道魏彬是不是已经招供了?是不是和夏臣的供状对的起来?”
张知节淡淡道:“本督只管审理宫外的,宫内的由司礼监张公公和东厂马公公审理,所以具体内情本督也还不得而知!”
杨廷和同梁储都沉默了,其实他们心里已经知道,那不过是万一的希望罢了,王原应该是没有被冤枉的。
这有些出乎杨廷和、梁储的意料,没想到真的有文官涉案,这反倒是让他们更加凝重了!这样的话就更适合被借题发挥了!
他们实在是拿不准张知节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这些日子来一直都有官员闹哄哄的弹劾张知节,没有个消停的时候。张知节只是窝在家里,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也是张知节受到正德皇帝训斥的流言助长了这场风波,只是不知道张知节是不是因此怀恨在心。
如果张知节真的怀恨在心,而借由王原这个小小的文官兴起大狱的话,那简直不可想象!遥想当年洪武四大案,牵连甚重,死者怕不下十万之众,想想都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所以如果张知节怀恨在心想要株连的话,那真的是不敢想象!梁储沉声道:“张提督,前些日子朝堂上纷纷扰扰,有些不像样子,因为有官员被东厂所抓所以误会到了张提督身上,所以。。。。。。”
梁储话还没有说完,张知节已经截住道:“两位阁老多虑了,本督一向秉公执法!”
张知节这样说,梁储和杨廷和还真不知道这话到底是真是假,是真心如此,还是假意敷衍!但是张知节话都这样说了,他们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杨廷和、梁储一同出了锦衣卫,两人都有些苦恼,两位堂堂大学士竟然让锦衣卫给难住了!但是还真拿张知节没什么办法!
两位大学士回到内阁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值房已经人满为患了,原来这些官员们也都知道了有文官被锦衣卫抓了。
他们也同两位大学士一样,担心王原会被牵连到此案当中,如果张知节怀恨在心借此株连的话,那事情可就大发了。
见到两位大学士回来,他们纷纷问起来:“阁老,皇上怎么说?难道就任由王原含冤被锦衣卫抓走了吗?这要是被锦衣卫屈打成招,那还得了?”
梁储摇头叹道:“王原不是被冤枉的,他是真的涉案了!这已经是证据确凿的事,所以你们别想着能把王原捞出来!”
这些官员们一听顿时傻眼了,王原竟然真的涉案了,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本章完)
第1005章 祸国殃民
这些官员们傻眼完之后,心里就涌起了无尽的恐慌,既然王原已经涉案无疑了,那肯定是捞不出来了!
那如果张知节真的想要株连谁的话,只要用刑让王原攀咬,谁都得完蛋!一想到这里他们就禁不住脸色苍白,特别是那些屡屡弹劾张知节的官员,心里更是恐慌。
原本他们是因为东厂抓人,以为是张知节在算旧账,所以才想要反击自保。但是后来因为张知节被正德皇帝训斥的流言传的沸沸扬扬,他们就心动了,想着借此机会将张知节拉下马来。
但是现在他们一个个心里都恐慌极了,都十分后悔上书弹劾张知节。他们只能祈祷自己上书弹劾没有出风头,还没有被张知节记挂着,要不然的话就一切休矣。
“阁老,虽然王原涉案了,如果锦衣卫只是抓了王原还好,如果王原攀咬起来的话,那后果简直不可想象啊!”
“是啊,一旦牵连攀咬起来就不可控制了,洪武年间的蓝玉案、胡惟庸案牵连诛杀者何止数万!”
“不能吧?张知节也没有胆子敢牵连诛杀数万人吧?”
“就算不会牵连那么广,我等也可能首当其冲啊!”
“是啊,是啊,这倒是!”
这些官员聚集在这里忧心忡忡,很多官员心里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当时就见好而收了!不过他们心里也有些委屈,若不是东厂先抓人,他们也不会跳将出来招惹张知节啊!
最后还是杨廷和发话了,沉声道:“我和梁阁老已经去过锦衣卫了,张提督说自己会秉公执法的!”
众人听了并没有丝毫安慰的样子,这种话根本就不足为信,很可能只是敷衍之言罢了!
杨廷和也知道这话不能全信,接着沉声道:“如果锦衣卫只是正常审理案件的话,那自然是极好的!如果锦衣卫真的搞株连的话,那咱们就奏请皇上,此案由三法司协助锦衣卫共同会审!”
众人一听不由眼前一亮,纷纷道:“阁老这个主意好,不如现在就奏请皇上由三法司协同锦衣卫会审!这样的话,众目睽睽之下锦衣卫也无法搞株连了!”
但是杨廷和却只能摇头,他和梁储已经去见过正德皇帝了,对于正德皇帝的态度已经十分了解。他知道现在去奏请的话,肯定会被正德皇帝拒绝的,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先机。
所以杨廷和摇头道:“现在还不到时候,这件案子牵涉到了宫中,让皇上同意三法司插入也很难!”
众人听了也只能叹息着散去了,心里头却各自打着小算盘,同时祈祷自己没有被张知节注意到。
张知节送走了杨廷和、梁储之后没多久就收到了马永成派人送来的消息,魏彬眼见没有事成,而且已经暴露了,就十分痛快的全都招供了。
和夏臣招供的大同小异,而且也确实没有牵涉到宫里的娘娘。原本被怀疑的夏皇后和庆阳伯算是摘出去了,也不算完全摘出去了。虽然皇后娘娘和庆阳伯没有涉案,也毫不知情,但是他们还是一定会受到夏臣的连累的!
张知节也只是打算将这些如实上奏正德皇帝,至于最后正德皇帝打算如何处置,那是正德皇帝的事了!
张知节听了之后松了一口气,这件案子终究没有偏离,差不多已经审出来了。虽然王原还是没有开口,但是随着对王原调查的深入,张知节却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王原背后很可能没有人指使他!
这也映照了张知节最开始时的疑惑,那些官员和夏家也不过是利益关系,如今夏家已经彻底覆灭,他们没道理会冒着全家人的生命危险来策划这种惊天大案。
虽然最近一直都有官员弹劾自己,但是那些官员并非是为了夏家,而是以为自己回京之后在清算旧账,他们是为了自保。
但是王原显然是个例外,他和夏家的关系还是没有查出来,对于为什么会舍命为夏家复仇,张知节也觉得十分的费解。
如今夏臣已经招供了,魏彬也已经招供了,只剩下了王原没有招供。张知节再次来到了刑房,此时的王原身上已经没法看了,十分的凄惨。
连续的酷刑让他身上没有一块好肉,但是王原竟然咬牙就是没有求饶,没有招供,这种毅力让张知节也感到有些动容。
见到提督大人进来了,掌刑千户暂时停了下来,有些惭愧道:“大人,属下办事不利,王原还是没有开口,不过大人放心,他已经距离开口不远了。毕竟是读书人的身体,虽然意志很强,但是身体已经熬不住了,快要出现幻觉了!”
张知节点了点头,来到了王原面前坐了下来,看着王原凄惨的样子,张知节有些疑惑道:“本督始终不明白你为何就是不愿开口?”
“如果你以为这样能逃脱的了罪责的话,那你就错了!因为夏臣和魏彬都已经招供了,也就是说你的罪责已经确凿无疑了!所以本督十分不解,既然都这样了,你还有什么坚持下去的必要?”
王原无力的看着前方,怔怔的出神,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张知节的话。张知节无奈摇头道:“本督真是不明白,福建夏家不过是一群乱匪而已,祸国殃民,有什么值得你这样?”
“祸国殃民?我看你才是祸国殃民!”王原仍然没有抬头看张知节,但是嘴唇却无力的动了起来。
虽然声音干涩低沉,但是张知节还是听到了,忍不住眉毛一挑,不怕你开口反驳,就怕你不肯开口说话。
“本督祸国殃民?这本督还真是头一次听说!本督铲除刘瑾阉党,两平叛乱,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人骂本督祸国殃民!”张知节淡淡道。
“你确实有功绩,但是你覆灭了福建夏家,又剿匪靖海,封锁了海上,派朝廷的船队出海通商。对于沿海无数百姓来说,你就是祸国殃民!”王原转过头来凝视着张知节缓缓道。
(本章完)
第1006章 结案
张知节听完之后有些疑惑,皱眉道:“夏家到底是什么样的,难道你在官场多年竟然一无所知吗?”
王原无力道:“靠海吃海,夏家确实有违朝廷法度,但是却养活了很多百姓。若是没了夏家,朝廷加强禁海,很多人会变得衣食无着!”
“你身居高位自然无法体会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感觉。你更不能体会双亲病逝,无钱下葬的苦楚!你只是想当然的为朝廷着想,取悦皇上,却根本不顾黎民百姓死活!”
张知节听了恍然道:“原来你曾经受过夏家的恩惠,所以才为夏家复仇,你倒是一个有义之人!”
“是,我是曾经受过夏家的恩惠,双亲看病抓药,死后下葬,都是夏家出的银子!我后来发奋苦读高中为官,对夏家也极为感念!”
“但是不只是为了夏家报恩,而是大家都靠那片海过活,你却严格禁海,罔顾百姓生计!”王原虽然有气无力,但是看着张知节的眼神却直勾勾的。
张知节听了叹道:“你真是,消息很闭塞啊!”
王原听了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不知道张知节这话是什么意思。张知节摇头道:“你以为本督下江南是为了禁海吗?本督下江南是为了开海!”
“朝廷的船队出海是只是了解一下海外的情况,等明年船队回归的时候,朝廷将会放开海禁,从此人人皆可出海!”
王原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道:“果真,如此?”
张知节有些哭笑不得道:“果真如此,本督在福建的时候已经和沿海的豪族达成了协议,明年朝廷就会放开海禁!你若是能够消息不这么闭塞的话,一定会听说过的!”
“况且,本督也没有必要骗你,你犯下如此大罪,不过是一个将死之人罢了!”
王原喃喃道:“朝廷要放开海禁了!朝廷要放开海禁了!”
张知节叹道:“你真是一个糊涂之人!”
经受了这么多酷刑都没有什么反应的王原,现在竟然变了脸色,自嘲的笑道:“确实是一个糊涂之人,原本以为自己能够拯救万民,却没想到。。。。。。”
知道了这些之后,王原反倒是坦然了,沉静道:“夏臣和魏彬已经招供了,事情的经过就是他们招供的样子。”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的身后没有什么人指使我!我被抓之后想必外面已经炸了锅,怕我攀咬构陷,你也不用白费力气,我是不会那样做的!”
张知节笑道:“我也觉得你后面没有什么大人物指使你,那些人和夏家也不过是利益关系,他们岂会冒着为夏家陪葬的风险为夏家复仇?”
王原听了也只是无奈苦笑,确实是这个样子。张知节接着笑道:“至于让你攀咬构陷,似乎不止你一个人这样认为,但是本督却十分不解,为何你们都这样认为?本督从未这样想过!”
王原听了怔怔的盯着张知节看,仿佛是重新认识了张知节一般。张知节站起来吩咐道:“录一下口供吧!”说罢站起来走了出去。
高勇跟着走了出去,疑惑问道:“大人,就这样吗?要不要给他加点料?”
张知节笑道:“你是不是闲的没事做了?结案吧!”
就在外面的官员们一个个往来奔波,准备惊恐的应付即将要来临的腥风血雨的时候,他们万万想不到,张知节竟然打算结案了。
张知节确实不是在说说而已,夏臣和魏彬都已经审问明白了,就只剩下王原了,现在王原也开口了,那自然就要结案了!
虽然正德皇帝怀疑王原是被人指使的,只要张知节让王原开口攀咬,正德皇帝肯定会信的,但是张知节并没有打算趁此大搞株连。
所以就这样结案了,张知节带着锦衣卫赶往豹房,将王原的审问卷宗呈给了正德皇帝。
张永和马永成审问魏彬还带出了数十个太监宫女,但是张知节审问王原竟然没有带出任何人。
正德皇帝有些疑惑道:“知节,难道王原竟然不是受人指使的?真的是他自己所为?”
张知节笑道:“皇上,确实是这个样子!王原并没有受到任何人的指使,臣认为可以结案了,最后如何处置,请皇上御断!”
离开豹房之后,张知节就回府了,这一天一夜张知节都没有回去过,相信家里肯定已经知道了这件案子,徐佳颖还不知道该怎么自责呢。
果不其然,张知节先是去了上房见了老爷和太太,虽然这事确实有些惊险,但是好在没有酿成什么惨事,而且都是张知节一手处理的,也没有带给府上什么影响。
“回去看看你媳妇吧,出了这事她也自责的很。你也别发火,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叫她留心点就是!”夫人宽慰道。
张知节点了点头答应了,一回到小院果不其然就见到了双眼红肿的徐佳颖。
“二爷回来了。”徐佳颖说话都带着鼻音,可见是哭惨了。
依雪、娟儿她们都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屋里只留下了张知节和徐佳颖,张知节笑道:“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你也不用自责,你看眼睛都哭肿了!”
徐佳颖站在一边,自责道:“都是我的过失,当时去给刘娘娘送桂花糕,听到小太监说刘娘娘身体不适,不便见人,就信以为真了,将桂花糕交给了小太监。”
“没想到既然差点闯下弥天大祸,我。。。。。。”说到最后徐佳颖已经有些哽咽。
张知节上前抱着她安慰道:“好了,好了,不哭不哭,这不是没事嘛!谁会想到竟然会有人调包桂花糕呢?这也不全是你的过失!”
“不过以后一定要长点心眼,再有类似的事一定要谨慎,送东西一定要不要假手他人!”
徐佳颖点头道:“以后再也不会了!太太是不是对我很不满?我闯下了这么大祸事!”
张知节笑道:“也不至于,还让我安慰安慰你,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切莫如此了!”
(本章完)
第1007章 颠覆
这件案子对于侯府的影响也就止步于此了,张知节细细宽慰了一番徐佳颖这事儿就过去了!当然了,这其中一叶和紫衣的功劳也让徐佳颖十分感念,毕竟如果不是一叶和紫衣恰巧撞破了,那结果就不是这样简单了。
但是这件案子给朝野带来的影响也在刚刚发酵,如今所有的官员都在盯着锦衣卫,都在警惕张知节。
在他们看来张知节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现在又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肯定会借此大肆报复的。
这些官员纷纷串联,准备共同抵御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结果呢,突然一个消息爆了出来,这件案子已经结案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就连内阁大学士杨廷和、梁储听到了后都有些懵。难道真的就如同张知节自己说的那样,他会秉公处理吗?
两位大学士将信将疑之下,亲自前往豹房。最终从正德皇帝口里得到了确定的消息,这件案子确实结案了。主谋便是王原、夏臣、魏彬,没有再牵连到别人。
离开了豹房之后,两位大学士都有些没有回过神来,他们一直觉得张知节会掀起大动荡,结果这件案子竟然就这么和风细雨的过去了。
这个时候他们想起了自从张知节进京之后的所作所为,和他们对张知节的百般揣测,不禁有种面红耳热的感觉,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两人不禁想起了上次对于张知节的质问,当时对于张知节的回答,他们一直都将信将疑。后来仍然有那么多官员弹劾张知节,张知节却不管不问。
现在想来真是有点羞惭,相比张知节的大度,他们这些饱读圣贤之书的人,都有些小肚鸡肠了。
杨廷和带着几分自嘲笑道:“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还真有些没脸见到张知节了!咱们一直以来都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梁储笑道:“确实有些难堪,不过,这终究是好事,相比张知节掀起腥风血雨。这个让咱们有些难堪的结果不正是我们期盼的吗?就是再难堪些也愿意啊!”
“梁阁老说的是,再见到张知节时,我会亲自向他致歉。”杨廷和笑道。
“杨阁老可算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梁储笑道。
两人相视而笑,这一切如此顺当的就过去了,真是他们俩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又岂止是杨廷和、梁储想都不敢想,那些官员们事前谁敢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所以他们听到两位大学士带回来的确切消息之后,一个个的都懵逼了,一脸的难以置信的表情。
杨廷和、梁储一脸似笑非笑的样子,欣赏着这些官员脸上的精彩表情,浑然忘了自己在豹房听了正德皇帝的话之后,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的表情。
这些官员们确实感到难以置信,因为他们自张知节还没有回京的时候,就揣测张知节回京之后会不会算旧账。
而事实上张知节回京之后东厂就开始抓人,这让这些官员们心里一下子就确定了张知节确实是在算旧账。
虽然后来也消息流传,东厂抓人根本就和张知节没有关系,根本就不是张知节指使的,但是没人信啊!
所以这些官员们认定了张知节是一个翻旧账的人,所以也认定了张知节肯定会借此兴风作浪,但是结果竟然没有!张知节根本就没有借此牵连任何人,就这样结案了。
很多人不由想起了先前东厂抓人一事,也许真的不是张知节指使的!但是张知节被弹劾了却也没有反击,虽然那些弹劾也没起到什么作用!
原来一直以来都误会了人家!这些官员们不禁有些面红耳赤,当初还以为是张知节回京之后挑起事端,没想到竟然是他们误会了!竟然是马永成那阉货在搞事情。
杨廷和笑道:“一直以来大家对于张提督都有些偏见,所以使得最近京里头纷扰不断,如今相信大家对于张提督也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认知。”
这些官员们纷纷面红耳赤道:“是我们误会了张提督!这些日子以来确实有些孟浪,难得张提督大度,没有和我们一般见识,我们也深感惭愧!”
杨廷和、梁储又劝慰了一番,才让他们都散去了。随着他们的离去,关于这件案子的结果也飞快的流传开来。
每个听到的官员都有种懵逼的感觉,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但是最终却不得不相信,因为内阁两位阁老已经向皇上证实了。
这些人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们刚刚处在风声鹤唳的感觉中呢。就像是一阵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乌云压顶,眼看就是狂风暴雨来袭,正在空旷的原野上焦虑没有地方躲避呢!
突然有人大喊一声,看,风停了,云散了,天晴了!然后抬头一看,好家伙,阳光普照万里无云,任谁这样经历一番也得懵逼半天。
每个官员都悄悄的松了一口气,然后立即就转变了态度:“其实我对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惊讶,当年张提督铲除阉党,平定叛乱,乃是社稷功臣,怎么可能会搞株连?”
“所言甚是啊,其实张提督入京,就有很多官员说什么张提督会翻旧账之类的,我就最不愿意听这个,张提督乃是朝廷重臣,岂会如此没有气度?果然如此吧!其实大家都错怪了张提督,根本就是有小人作怪!”
这些人一边这样说着,一边心里却在想着,下了衙回去赶紧把已经写好的弹劾的奏折烧了,多亏还没有送出去。
那人已经送出去的不免就有些羞惭难言,好在这些日子弹劾张知节的奏折着实不少,大哥不说二哥,也就这样了。
经此事之后,京里才算是彻底的平静了下来,张知节没有借此诬陷牵扯更多的官员。而那些官员们自然也十分识趣,全都立即消停了,仿佛先前的那些弹劾都像是放屁一样。
不过并非所有的人都觉得风波过去了,庆阳伯府就是一片愁云惨雾。
(本章完)
第1008章 后位
庆阳伯亲去豹房向正德皇帝请罪,虽然对于夏臣的事他并不知情,但是他仍然受到了连累。但是正德皇帝并没有见他,只是让他回府闭门思过。
关于此次涉案的所有人,正德皇帝都没有心软,一律处死。但是对于庆阳伯府和夏皇后,正德皇帝并没有作出什么惩罚。
此案结案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所以的风波似乎都已经平息。徐佳颖也从自责中走了出来,张知节结案之后就更加放松了,因为现在连弹劾他的人都没了。
朝中真的是一片风平浪静,连宫里都十分平静,庆阳伯府回府之后接连上书请罪,请辞庆阳伯爵位的封赏。正德皇帝都将奏折留中了,并未作出任何批示。
“庆阳伯府出了夏臣这个孽障,犯下如此大罪,皇上竟然没有将庆阳伯除爵,皇上真是好度量!”徐佳颖感叹道。
张知节听了摇头道:“你不懂,皇上要的不是庆阳伯的爵位!”
徐佳颖听了诧异道:“啊?那皇上要的是什么?总不能是庆阳伯的性命吧!这件案子庆阳伯毕竟不知情,也没有参与进去,虽然有过失,但是也罪不至死吧!”
张知节用一副你真傻的表情看着徐佳颖,笑道:“皇上在意的是宫里!”
徐佳颖还是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张知节索性直接道:“后位!”反正以张知节的身份也没有好避讳的。
徐佳颖听了吃惊道:“后位?皇上要废后?!”
张知节理所当然道:“这有什么好惊讶的,皇上和刘姑娘十分相得,如今刘姑娘又怀了身孕,皇上想立刘姑娘为后也不难理解!”
想想倒也确实是这样,但是废后也不是一件小事!徐佳颖还是难掩吃惊之色,毕竟突然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一时之间还真有些难以接受。
夏皇后虽然算不上贤后,但是也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过失,正德皇帝就算是想要废后也没有借口。但是现在偏偏出了这样一件案子,正德皇帝产生了这样的念头似乎也不足为奇。
徐佳颖也经常带着天赐随夫人入宫拜见太后,所以和夏皇后也见过不少面,只是谈不上熟络,但是也觉得夏皇后虽然身份尊贵,其实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一个女人一生种最重要的莫过于有一个疼爱的自己的夫君,有自己可爱聪明的孩子。但是夏皇后却都没有,她唯一拥有的就是光鲜亮丽尊贵无比的身份。
而现在却连这种身份都要失去了,那样的话夏皇后就真的一无所有了!一个废后在宫中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可想而知。
徐佳颖有些怜惜道:“皇上真的打算废后了吗?想想夏皇后,其实也挺可怜的!”
张知节笑道:“这只是我的猜测!”
徐佳颖白了张知节一眼,嗔道:“二爷能不能别吓人啊?妾身还以为皇上已经跟你说了呢!”
张知节笑道:“我的猜测几时不准过?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庆阳伯府出了夏臣这样的事,庆阳伯的爵位是不可能保得住的!”
“庆阳伯自知如此所以上书请罪请辞,其实庆阳伯心里的愿望还是想要保住皇后娘娘不受影响!”
“但是皇上却对庆阳伯请罪的奏折不置可否,并不是因此而宽恕了,皇上这是在等,或许心里也还有几分犹豫!”
对于张知节的分析,徐佳颖仔细想想还是有几分信服的,心里也有几分黯然,不过这些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