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小侯爷-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章完)


第900章 闹事
  一叶和紫衣为张知节抱不平,正在愤愤不已,结果看到张知节还在那笑呵呵的享用美食,两人不由气结。
  “现在满城议论纷纷,都在冤枉你呢,你怎么就无动于衷呢?你就任由外面的人骂你啊?”一叶气结道。
  张知节笑道:“不然呢?”
  一叶和紫衣一时无语,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总不能出去跟人争辩去吧,见到一个人就解释一番,这根本就不可能啊!
  魏兴元躬身道:“大人,要不要属下将锦衣卫撒出去,看看哪个胆大包天的敢嚼舌根!”
  一叶和紫衣听了不由点头,以前他们遇到官府的人到处弹压都会骂一声官狗,就知道欺负平民百姓,现在轮到张知节身上却不这样想了,这些人真是太没脑子了,殊为可恨。
  张知节听了摇头道:“要是把锦衣卫撒出去弹压,那岂不是显得本督很心虚,那不是真的也变成真的了!”
  一叶和紫衣、魏兴元听了一想,倒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这种风波还真是让人两难,派人弹压也不是不弹压也不是,真是好生为难。
  一叶和紫衣听了不由发愁道:“那怎么办?”
  张知节呵呵笑道:“还能怎么办?凉拌呗。反正我又不会掉块肉,随他们说吧,终究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一叶和紫衣还是撅着嘴,有些心疼张知节。张知节笑着问魏兴元道:“就只有这些吗?这有些出乎本督的意料啊,只是这些流言的话,对本督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啊!”
  魏兴元躬身道:“大人真是料事如神,已经有三十多位官员聚集在了陈群的府上,他们煽动聚集了数百名学子,现在正在向这里行来,估计已经快要到了。”
  张知节听了点头道:“这才对嘛,本督也举得他们不会这么虎头蛇尾,这还是在浙江,不是在福建,夏家有些鞭长莫及,真不知道若是发生在福建的话会是什么景象。”
  魏兴元恭声道:“大人,属下已经增派了锦衣卫守卫园子。大人,要不要属下带人将那些聚集起来的士子给驱散了。”
  张知节笑着摆手道:“不用了,就算把他们驱散了,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的,还是让他们来吧!”
  “这些都不是事儿,最重要的是,继续审问夏轩,刚刚的卷宗本督也看了,夏轩交代的都是浙江的事儿,关于福建,关于泉州夏家的事情还没交代呢!这个你们上点心,福建泉州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原本张知节的住所就被锦衣卫护卫的密不透风,今天又增派了锦衣卫,更是防守严密,看起来十分森严,
  知道了有人要来闹事,所以今天守卫的锦衣卫一个个的神情凛然,一副煞气腾腾的样子。
  三十多位官员带着数百名学子浩浩荡荡的行了过来,他们远远的就看到了前面的园子,第一眼看去就满眼的锦衣卫,让人望而生畏。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有的人是为了利益,有的人是为了名声,有的人是为了心中的正义。
  “什么人?!停下!你们这是要造反不成?这里是钦差大人的行辕,还不速速离去!”
  “锦衣卫真是好大威风!动不动就强行按一个罪名给别人!怎么?难道钦差大人要将我们全部抓起来严刑拷打吗?只不过我们都身无长物,只怕会让钦差大人失望了!”陈群越众而出,慷慨激昂道。
  后面的学子们沸腾了起来,数百人吵吵嚷嚷的,简直人声鼎沸。眼见这些人神情激动,锦衣卫们担心他们会冲击庄园,更多的锦衣卫纷纷涌上来拦在了前面,一个个手按刀柄如临大敌。
  虽然都是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而来,但是眼见大批的锦衣卫手按刀柄杀气腾腾的冲了上来,这些人的气势为之一滞,稍稍安静了一些。
  陈群抓住机会高呼道:“我们不是要造反,我们只是为了鸣不平!我们要见钦差大人,我们要为夏轩伸冤,我们要为杭州千千万万的百姓请愿!”
  人群再次躁动了起来,“我们要见钦差大人!”“我们要伸冤!”“我们要请愿!”“我们要鸣不平!”
  如此大的阵仗,这些锦衣卫们可没人敢擅专,只得警惕这些官员士子,一边进去通禀。
  这时候张知节已经用过了早膳,正在怡然自得的细细读着卷宗,外面的吵嚷声在园子里就能听得到。原本一叶和紫衣就心不在焉,现在听到外面的吵嚷声,更是心烦,这人官员士子竟然真的来了!以前还觉得读书人好让人尊敬,现在突然觉得他们也是傻帽。
  锦衣卫来禀报了,张知节笑道:“既然他们想见本督,那就让他们进来吧,只是不知道他们敢不敢进来。”
  进去通禀的锦衣卫很快就出来了,看着这数百名官员士子高声道:“若是你们真的想见钦差大人,那就请进吧,就是不知道你们敢不敢进去!”
  现在听到钦差大人要让他们进去了,这些士子反而迟疑了起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园子,但是却恍若龙潭虎穴一般。甚至比龙潭虎穴还要可怕,外面就已经是密密麻麻的锦衣卫了,那里面肯定有更多锦衣卫吧。
  但是来的那些官员们却感到大喜,若是见不到张知节那不是一切休提吗?本来是想着在园子外面吵吵嚷嚷将张知节给逼出来,没想到张知节竟然痛快的让他们进去,进去就进去!
  陈群和这些官员们眼神交流了几下,沉声道:“我们为杭州城的千千万万百姓而来,我们为正义而来,我们有什么不敢进去的!本官第一个进去!”说罢大步向前走去,那些官员们也跟着大步流星的向里走去,看起来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
  那些学子们也为这些官员们的气魄所感,一个颇有威望模样的士子扬声道:“吾辈读圣贤之书,岂能做贪生怕死之辈?咱们进去见一见这位钦差大人,为黎民百姓讨个公道!”
  (本章完)


第901章 煽动
  与这些学子想象中的不一样,园子里并没有密密麻麻地锦衣卫,反而显得十分的清幽安静,这让他们原本忐忑的心放松了不少,旋即他们就有些好奇。
  对于一个比他们好要年轻,却已经名扬天下、功成名就的权臣,他们若是没有一丝好奇是不可能的。
  在两名锦衣卫的带领下,他们沉默的向前走去,走过曲径通幽的回廊,前方豁然开朗,是一个别致的大厅。
  终于有了人影,有几名锦衣卫正按刀而立,一直到了大厅前,那侍立的锦衣卫才扬声道:“学子们稍等,提督大人先请官员们进去!”
  那锦衣卫领着官员们没有去大厅,反而去了偏厅,这些官员们有些不明所以,张知节竟然没有在大厅里?
  进了偏厅他们才发现,偏厅里根本就没有张知节的人影,只有几个按刀而立的锦衣卫!陈群见了脸色微变问道:“钦差大人呢?”
  “大人事务繁忙,哪能立即就能见你们?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吧!”引路的锦衣卫没好气道。
  说完这话之后,偏厅的门被哐当一声关了上来,这些官员们立即色变,激动道:“钦差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咱们都是朝廷命官,钦差大人无缘无故把咱们都囚禁起来算是怎么回事儿?”
  “就是,就算钦差大人位高权重,也不能随意囚禁朝廷命官吧?”
  带路的锦衣卫冷冷道:“不过是让你们在偏厅里等一等,又不是把关到了锦衣卫的大牢里,你们一个个的心虚什么?”
  虽然这些官员们一个个脸色阴沉,但是却也没什么办法,再者他们带着这么多学子前来,已经是和张知节撕破脸面皮,就是来找麻烦的!
  况且现在杭州城里流言满天飞,锦衣卫不可能不知道,张知节岂能不会把这些按在他们身上?当然了,按在他们身上也没有什么错,本来就是他们折腾出来的。
  现在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士子们了,那些士子被他们给煽动的情绪高昂,肯定会出言不逊的,张知节年轻气盛也不知道能不能受的住。
  若是因此迫于压力把夏轩给放了倒是好,若是张知节因此恼羞成怒一意打压的话,那将要面对的可就不只是这几百士子了!而是全杭州、全浙江、乃至全南方的所有士子。
  那些官员们被请去了偏厅,这些士子们没有被请去,他们一个个都昂然而立,既然已经来了,那就要表现出他们杭州士子的风骨来。
  即便是钦差大人不见他们,那他们也要像松柏一般昂然站立在这里,直到钦差大人出来见他们。
  但是出乎他们的意料,那些官员们被请去了偏厅没有多久,就有一个一身常服的年轻人从大厅里走了出来。
  没有身穿隆重的朝服,没有带着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就只有这一个年轻人,穿着不起眼的常服走了出来,但是却如此的显眼。
  任是谁第一眼看到,目光就会被他吸引了过去,那一身雍容华贵的气度让人望而生惭,这一定就是钦差大人无疑了。是啊,闻名天下的提督大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啊。
  张知节走到这数百士子面前笑道:“本督就是带天子巡视南方诸省的张知节,听他们禀报你们要见我,本督心里还甚是诧异,本督来杭州也没有大张旗鼓,竟然一下子就有数百士子来求见本督,真是让人惊奇啊!不知道你们来见本督是所为何事?”
  众人虽然被张知节身的雍容气度所折,但是听了张知节的话,还是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最前面得一个士子朗声道:“钦差大人说自己没有大张旗鼓的来到杭州,但是在杭州的百姓眼里,却比大张旗鼓还要醒目!大人奉天巡视权柄赫赫,先是带兵侵扰知府衙门,后又带兵围困知府大人的府邸!钦差大人真是好大的威风,杭州一城的父母官竟是如此不在大人眼里吗?”
  张知节听了笑道:“你们可知晓城外发生了血案?本督带天子巡视南方,遇此血案自然要去知府衙门过问一下!难道这还有错漏不成?至于兵围知府大人的府邸,那是因为杭州知府的府邸窝藏有朝廷的重犯!”
  那士子听了沉声道:“钦差大人指的可是夏轩吗?今天,我们这些士子来求见钦差大人正是为此。夏公子贤名在外,怎么可能会与江湖悍匪有勾结?况且是夏公子带着锦衣卫抓到的那些江湖悍匪,夏公子反而成为了主使者,真是可笑之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钦差大人出身高门,又曾为国锄奸,更是两平叛乱功在社稷,使得无数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天下谁不敬仰!谁人提起钦差大人不道一声钦佩!”
  “可是,如今杭州城流言四起,议论纷纷,钦差大人知道吗?知道大家都在议论些什么吗?”
  张知节听了淡笑道:“本督自然是知道的!一大早的时候,锦衣卫杭州千户所就来向本督汇报了,还曾请示本督要不要弹压流言!”
  听到这里这些士子们不由心里一惊,如果锦衣卫真的要弹压的流言的话,那杭州城必然会人人自危,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要倒霉。
  张知节接着道:“本督说,不用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会证明一切,等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流言自然就消散了!”
  这些士子们听了不禁一怔,确实没见有锦衣卫弹压流言,更没想到张知节竟然会这么想,这么做,一副问心无愧的样子。
  张知节说到这里忍不住摇头道:“说句实话,本督对你们的到来,感到非常的失望,自古以来谣言止于智者,你们都是读书人,一个个都饱读诗书,却这样盲目冲动,怎么不令人失望?三人成虎,连本督这个大字不是几个的知道,你们这些读书人竟然还不知道吗?”
  虽然张知节说的极为坦然,但是他们毕竟先入为主,为首的学子沉声道:“钦差大人,学生们还听过无风不起浪!”
  (本章完)


第902章 笑对风波
  听了之后张知节叹道:“确实无风不起浪,可是偏偏有人在杭州兴风作浪,引得全杭州议论纷纷,煽动你们前来闹事!”
  那人听了沉声道:“钦差大人,既然钦差大人说是有人要兴风作浪,还请将实情告知学生们,如果真是我们错了,我们甘愿受罚,只求一个真相!”
  张知节笑道:“其实你们扪心想想就明白了,城里流言说本督来到杭州向夏轩索贿三十万两白银。你们想想,本督缺银子吗?不说本督的家业,只是玻璃坊的银子,一年何止百万两?”
  “本督也不是第一次下江南了,你们可曾听闻过本督搜刮银子、索贿的传闻吗?本督屡次去过扬州、南京,皆是富奢之地,本督向谁索过银子?怎么来了杭州没几天本督就要搜刮地皮了?”
  这些人闻言不住胸口一滞,气息为之一落,确实如同张知节所说的那样,这些年张知节大权在握威风凛凛,各种传闻不少,但是唯独没有张知节索贿、搜刮银子的传闻,盖因他是公认的身家巨富。
  听到这里,那位领头的躬身道:“钦差大人说的学生们也都知道,既然学生们来了,还请钦差大人为学生们解惑,学生也好为大人证明清白!”
  多数学子态度已经好了很多,但是却有些人目光闪烁,显然另有心思,其中有人开口道:“钦差大人说了这么些,根本就没有告知我们真相,是怕我们洞悉了大人索贿的真相吧?”
  “大人位高权重,倘若不是我们浙江的官员和学子不畏强权,恐怕夏公子也只会冤死在锦衣卫的大牢里,死的不明不白吧?”
  这些话的意思很明确,张知节位高权重,就算是有过索贿之事发生,也被张知节按上别的罪名,将实情压了下来。
  其实很多人心里未尝不是这么想的,但是却不能说的这么直白,他们是来讨公道的,却不是来讨死的。
  这些人就是那些官员们安排的,就是为了刺激年轻气盛的张知节,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些人说出了这种话,士子中很多人都微微变色,觉得这些人说话有些太不经脑子了,这要是惹怒了这位年轻的钦差大人,只会让事态更加严重。
  张知节听了并没有生气,反而呵呵笑了起来,笑道:“你们自己瞧瞧,是不是有人想着兴风作浪?这是想要激怒本督,然后严惩你们,从而煽动更多的人来闹事,让事态变得不可收拾,从而逼迫本督将夏轩放了!”
  领头的学子脸色微沉,沉声拱手道:“大人。。。。。。”
  张知节笑着摆手道:“本督还不至于中了贼人的奸计,罢了,本督就从头说起吧!”
  “你们也都知道,先前的时候河南闹了蝗灾,灾情严重,偏偏国库空虚,户部无计可施,这事儿在京里闹出了很大的风波。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河南的百姓活活饿死,皇上只能把内库仅有的银都拨给户部赈灾了!”
  “如今内库空虚,宫里也是紧着过日子,国库也空虚,朝廷也在紧着过日子!皇上就犯了愁,大家都紧一紧倒也没什么,可是说句不好听的,若是再有什么突发事件,该怎么办?”
  “皇上就找到了本督,本督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想到了出海!把沿海卫所的旧船修一修,出海贸易也算是解一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本督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南京龙江船厂督修战船,本无意南下浙江!但是本督在龙江船厂挖出了惊天贪腐大案,事涉走私出海!”
  “虽然有太祖皇帝的祖训,但是沿海走私之事时有发生,这也不是秘闻。本督为什么要来杭州呢?因为龙江贪腐案涉案的一个人名叫郭三,他畏罪潜逃了,却在浙江被抓捕,所以本督连夜赶来浙江!”
  “然后就有了杭州城外的血案,郭三在杭州城外被人灭口了,连同押送他的二十名锦衣卫全部被杀!”
  “策划这场血案的人,就是夏轩,泉州夏家,名闻南方的豪族,其实夏家就是福建海上走私的庇佑者!”
  张知节一席话讲完了,这些学子们一个个露出了沉思之色,这些事串联起来十分顺畅,仔细思量一下他们已经信了七成。
  沿海走私在南方虽然算不上什么光彩的事儿,但是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所以他们对于夏家走私倒也不怎么反感。但是因为利益牵扯,而袭杀锦衣卫,这确实是重罪。
  但是有些人还是心有不甘,扬声道:“钦差大人倒是一副好口才,说的声情并茂,但是大人既然说城外的血案是夏轩策划的,那为什么夏轩会带领锦衣卫去抓捕作案的匪徒?这钦差大人怕是不能自圆其说了吧?”
  其他人也被这个问题所困扰,闻言都沉默了,这一点确实讲不通。
  张知节笑道:“为什么?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本督初来杭州,乍闻城外的血案,心里急怒,令陈群限期破案。而陈群之所以能够坐上杭州知府,背后都是夏家的支持,夏轩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那些匪徒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是他策划的,所以为了帮助陈群才帮助锦衣卫抓住了那些匪徒!”
  “却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其实已经露出了马脚而不自知。今天带着你们来的这些官员,你们以为都是为了正义吗?他们几乎都被夏家喂饱了,跟夏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前途,才会为夏轩奔走,才处心积虑的兴风作浪,而你们大多数不过是被煽动的无知笨蛋而已!”
  数百人一阵沉默,虽然最后张知节说的难听,可是如果张知节说的是真的话,那他们真的是够无知,够笨蛋的。
  “谁知道钦差大人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这里就只有钦差大人一个人,还不是钦差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就是啊,让夏轩出来对质啊!夏公子不会是已经被锦衣卫给害死了吧?”
  (本章完)


第903章 这里不管饭
  张知节之所以耐心解释这些,是因为不愿中了贼人的奸计,引起更大的冲突,但是可不代表张知节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好言相劝。
  若是刚开始张知节就将那些出言挑拨的人拿下了,肯定会引起这些学子心理上的敌视,如今张知节已经将前因后果全都解释了一遍,这些人的心理已经明显有了变化,不再像刚开始时的那样先入为主了。
  旁边的侍立的锦衣卫一直都在冷眼看着呢,这时大厅里也有锦衣卫陆续出来了,这是张知节事先的吩咐。
  张知节笑道:“本督知道你们还心有疑虑,没关系,大厅里就有证据,你们入内一观。不过,在此之前,本督要先将那些心怀叵测之辈拿下了!”
  说罢张知节微微扬手,一边的锦衣卫立即如狼似虎的扑了上去,将那些一直煽风点火的人拿住了。
  这些学子们虽然一阵骚动,因为他们心里也有些怀疑这些人的动机了,所以并没有过激的反应,领头的那个学子拱手道:“钦差大人,还请您查明,若是有人只是因为情绪激动的话,还请钦差大人海涵!”
  张知节笑道:“本督会查明清楚的,本督从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你们随本督进来吧!”
  张知节带着这些学子入了大厅指着那些那一摞卷宗,笑道:“你们自己看吧,相信你们会有自己的判断!”
  说罢张知节也不去管他们了,而是自顾自的坐在太师椅上喝茶,刚刚的一番解释让他有些口干舌燥。
  那些学子相互传看着几本审问的卷宗,看到的人没多久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先前只是猜测,但是显然他们已经确定了自己是被人利用了。
  那些没看到的也发现了那些人神色的变化,也明白了几分。虽然大厅里时而会有几句低沉的议论声,但是多数时间都是静的可怕,每个人的脸色都十分难看。
  大厅里十分的安静,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和纸张被翻过去的声响。这些学子们苦读日久,看起这些审问的卷宗也十分的快速。几人聚在一起翻看,没过多久就全部传看完了
  虽然他们也知道锦衣卫肯定是用刑了,要不然夏轩不会这么痛快的开口,但是却绝对算不上屈打成招。因为这里面的内容十分的详尽,绝对不是屈打成招能审出来的。
  这些人虽然有些热血有些冲动,但是毕竟是读书明理的人,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
  虽然不愿相信,但是却不得不相信,钦差大人说的都是对的,夏轩确实是城外袭杀案的主使者,而且不止这么简单!夏轩供出来的案情简直触目惊心,带着他们来闹事的那些官员果然如钦差大人说的那样,全都是被夏家喂饱了的酒囊饭袋,没有一个好东西。
  这些盛气而来的士子们一个个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他们此行根本就没有展示什么浙江士子的风骨,反而丢人丢大发了!他们自己读了这些年的圣人书,简直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真是太蠢了。
  错了就是错了,这些士子既然有勇气来直面张知节这个权震朝野的锦衣提督,也有勇气直面自己的错误。
  这些学子慢慢的汇聚到了张知节的面前,领头的学子一脸惭愧道:“钦差大人,是学生错了,是我们太过鲁莽了!我不该听信有心人的煽动,给大人带来了困扰。”
  张知节摇头笑道“困扰倒也没什么困扰,现在满城都在议论,也不差你们这几百个!本督是觉得有些可惜,你们毕竟与普通百姓不同,你是读书人,是大明的脊梁!”
  这些人听了更是羞惭,张知节笑道:“不过你们还年轻,有些热血冲动,一肚子学问却还没有踏上官场这个大染缸!能敢于直面本督这个钦差,也算你们没有白白苦读圣贤书,只是你们以后遇事能够多思考一下,多一些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被别人所左右!”
  这些人听了心里好受多了,纷纷拱手道:“多谢钦差大人教诲!”
  那个领头模样的士子拱手道:“学生们错了,误会了大人,愿意信守承诺,甘愿受到大人的惩罚!”
  很多人闻言忍不住心里一阵紧张,这事儿确实是他们自己理亏,若是张知节这个位高权重的权臣真的要抓住不放的话,谁都救不了他们。
  这些学子们抿了抿嘴唇,没有出声,只是沉默的等待张知节的决断。
  张知节笑了笑道:“若是本督执意追究的话,只需一纸文书,就能剥夺你们所有人的功名,你们此生的前途就全都化为乌有!”
  这些人听了不禁脸色一白,事实上确实如同钦差大人说的那样,只需一纸文书,他们此生的追求就化为泡影。
  张知节笑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本督一样大度,所以你们以后一定要行事谨慎才好!”
  看着这些学子们一脸的吃惊之色,张知节笑着摆手道:“去吧,去吧!”
  原本有些沉默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躁动起来,这些学子的脸上全都出现了不可思议之色,钦差大人这是不准备惩罚他们了?这怎么可能?他们可是气势汹汹前来闹事的啊!
  带头的学子亦是难掩激动,期待道:“钦差大人,是,是不打算惩罚我们吗?”
  张知节失笑道:“本督惩罚你们干什么?告诉你们,本督这里可不管午饭,赶紧滚蛋吧!”
  这些学子们如蒙大赦,生怕钦差大人改了主意,拱手道谢之后立即涌出了大厅。出了大厅后,他们就看到了正被押在大厅前面的几个学子,就是之前在人群中挑事的学子。
  这些学子们对于被押住的几人不但生不出任何同情的神色,反而觉得十分可恶,这几人和那些官员是一丘之貉,害他们丢了好大脸。若不是钦差大人仁厚,他们差点连功名前程都搭进去。
  这些世子们纷纷厌恶的看了一眼他们就走了,根本就不会傻到替他们进去求情,哪怕这些人纷纷哀求起来。甚至有的学子还忍不住朝他们唾了一口!
  (本章完)


第904章 被吓了一跳
  一行人出了园子纷纷松了口气,虽然钦差大人一直都是笑吟吟的模样,但是还是给了他们十分巨大的压力。就算是他们数百人聚在一起,还没有钦差大人一个人的气场更强。
  他们不禁有些羡慕,钦差大人比他们还要年轻,却已经是他们毕生所难以望其项背了。不过他们旋即又收起了羡慕,钦差大人真是一个了不得的好官,实在是他们的楷模。
  带头的学子回头看着这些学子,有些苦笑道:“咱们这些人自诩为杭城的百姓讨个公道,却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咱们来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知道了,还为咱们壮行!”
  “既然钦差大人是个好官,是咱们错了,咱们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假话!我回去之后,会为钦差大人奔走的!可能钦差大人心宽对那些流言并不在意,但是我却要做到问心无愧!”
  这些学子听了纷纷同意,表示自己也会奔走为钦差大人解释的,虽然对于整个杭城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是还是会力所能及的做自己该做的。
  这些学子们商议了一阵之后就散去了,但是他们散去之后没有多久,就有不少人簇拥着一顶官轿来了,这是浙江巡抚王应钦来了。
  王应钦一直在府衙里长吁短叹,十分的头疼,头疼归头疼,该关注的还是得关注。他知道风波不会就此过去,那些和夏家利益相关的官员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和张知节对上的。
  王应钦该做的也做了,他不可能为夏家系的官员去和张知节对立,不值得!也不会帮助张知节对付夏家的的官员。
  所以他决定静观其变,虽然不想掺和进去,但是他必须要时刻警惕,不能让事态爆发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要不然到时候他这个浙江巡抚也难辞其咎。
  杭州城突然爆发的流言当然瞒不过王应钦,他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这事儿他是很警惕的,生怕张知节会派锦衣卫弹压,到时整个杭城肯定要鸡飞狗跳不可。
  如果锦衣卫真的满城弹压流言的话,那王应钦就不能坐视不管了!结果锦衣卫竟然一直都没有动静,王应钦当然不认为是张知节不知道消息。
  张知节知道了满城的流言,却没有派出锦衣卫弹压,王应钦心里不住的感叹,对张知节的观感进一步改观。
  最后王应钦也知道了三十多名官员带着数百名学子去找张知节的事儿。王应钦忍不住长吸一口气,三十多名官员去找张知节倒是不算什么,但是这几百名学子出了事儿可是大阵仗!
  就是他王应钦也得担很大的责任,所以王应钦立即对陈群他们产生了相当大的不满,你们若是想着和张知节硬碰硬,那自己可以不管。但是这样子煽动学子去闹事,若是张知节一生气把这些学子给拿了,那产生的风波可就大了!
  整个南方的学子还不都得闹将起来,这牵连起来就不只是南方的士林了。这种责任张知节能不能承担的住他不知道,反正他王应钦是承担不住。
  所以王应钦立即就坐不住了,在陈群他们带着那些学子进了园子没多久,王应钦就火急火燎的从巡抚衙门出发了,他心里祈祷千万别出什么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