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小侯爷-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读过一遍了,但是朕还是想再读一遍!从没想过李东阳也会上请罪的奏折,哈哈!”正德皇帝心情愉悦道。
  张永见到正德皇帝表情,目光流转呵呵笑道:“也无怪乎他上书请罪,大军损失了上万兵力,李阁老确实有过失!这些上书弹劾的官员也不是没有道理!”
  “过失是有的!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李东阳处理政事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他既然上书请罪了,只要他能吸取教训就可以了!”正德皇帝呵呵笑道。
  张永听了心里明白,正德皇帝这是不舍得李东阳处理政事的能力,毕竟正德皇帝一直以来都十分的省心!但是张永对于李东阳其实是有些不爽的!
  毕竟他和李东阳一个是内相,一个是外相,本就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现在的状况自然是李东阳和杨廷和联合要强势一些!
  “皇上说的是,李阁老处理政事的能力确实卓越,和杨阁老不相上下,实在是朝廷的双璧啊,这都是贤臣应明君而生!”张永呵呵笑道。
  张永笑呵呵的点出来了,杨廷和处理政事的能力完全不逊于李东阳,甚至犹有过之!
  正德皇帝听了怔了一怔,张永说的也不错,倒也确实是这样,杨廷和处理政事的能力完全不逊于李东阳,不过,在正德皇帝想来,自然还是两个人都在更省事!
  这也就是正德皇帝此次出征打了胜仗,完全是站在了胜利者的角度上,所以才觉得李东阳虽然错误的举荐了彭泽,但是过失不算太大!如若是正德皇帝此次出征打了败仗,或是过程不顺的话,肯定就不会这样想了!
  正因为有这个心态,所以正德皇帝自始至终都不觉得李东阳需要为这个过失付出惨重的代价,要将他赶出京城让他回家种地去!
  正德皇帝提起笔来在李东阳的奏折上写了几句免礼挽留的话,这才放下笔来!放下笔后,正德皇帝十分满意的笑道:“奏折朕已经批了,但是明早不要急着发出去,再靠一靠着。”
  张永就站在一边自然看到了正德皇帝都写了些什么,知道正德皇帝是没有动李东阳的心思!之所以靠一靠也不过是想着再吓一吓李东阳罢了!结局早已注定了!
  虽然心里有些失望,但是张永还是面色不显,笑呵呵的就应下来了!
  正德皇帝起身伸了个懒腰,今天真是心情不错的一天,特别是刚刚看了李东阳上书请罪的奏折,正德皇帝心里更是兴奋。正德皇帝扫了一眼那边还堆着的奏折,今天已经没兴趣看了,还是去坤宁宫折腾皇后去吧!
  目送着正德皇帝带着小太监们离开了,张永手里拿着李东阳的这封奏折十分的无奈,李东阳实在是老资格了,他张永还是个苦哈哈的跑腿太监的时候,李东阳就已经位居大学士了!
  现在司礼监的权柄大不如前,他也被李东阳压着了!可惜啊,这些文官的弹劾一点都动摇不了李东阳啊!正德皇帝也不像是以前那样好糊弄挑拨了!
  若是小侯爷能够出手的就好了,以小侯爷的本事还是能够撼动李东阳的吧!只是可惜的很,小侯爷根本就没有要出手的意思!上次请小侯爷喝酒的时候,自己曾经替小侯爷抱不平,谴责李东阳多管闲事致使侯府进国公的封赏胎死腹中!
  但是小侯爷听了却只是淡淡一笑,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看来小侯爷是不打算出手了,也是,就算是小侯爷出手将李东阳赶走了,小侯爷国公的封赏早就彻底黄了!
  不能指望小侯爷就只能指望那帮子有心思的文官了,张永也知道明天一定还会有一次大爆发,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撼动李东阳!虽然知道可能性不大,但是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今天才十几个人上书弹劾李东阳,本就有几分投石问路的意思,现在感觉宫里传递出来的消息,正德皇帝的态度确实很模糊的,有点穆棱两可,既没有下旨申斥李东阳,也没有申斥上书弹劾李东阳的官员。
  虽然这不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对于那些起了心思的官员来说,这也不是最坏的结果,这个结果值得他们再努力一把试试了!
  (本章完)


第783章 燃爆
  潜流涌动终于爆发了,最直观的的体现就是通政司差点被奏折给淹没了!当然了这些并不是都是弹劾李东阳的!
  若是真的有这么多官员弹劾李东阳的话,那李东阳就是再根深蒂固也得被连根拔起!这其中多数是上书支持李东阳的!这就看出李东阳的根深蒂固来了,不只是正德皇帝没有要动他的意思,朝廷之中有很多官员上书为他辩护,支持他!
  虽然多数都是上书支持李东阳的,但是上书弹劾李东阳的也爆发了,积累起来也蔚为可观。
  这下子京城彻底被此次弹劾事件点燃了,到处都是议论纷纷的声音,上到朝廷的官员,下到衙门的小吏都在谈论这个!
  京城的酒楼茶楼那更是热闹,各种消息传的满天飞!走在街上的熟人之间打招呼都是这个,“怎么样?你听说了没?朝廷发生了大事!”
  张永就等着这个呢,第一时间就将弹劾李东阳的奏折整理了出来,招呼两个小太监抱着就往乾清宫来了!
  正德皇帝本来昨天收到了李东阳的奏折就十分兴奋,又去坤宁宫宿了一夜,早上醒来心情极为舒畅!
  但是正德皇帝回到乾清宫没多久,见到御案上那一摞摞的奏折,好心情就不翼而飞了!这奏折批阅起来真是没完没了了!
  正郁闷着呢,张永笑呵呵的进来了,正德皇帝见到张永的后面两个小太监各自抱着一摞奏章。虽然看起来也不少,但是比起往日来这已经算是少了很多了!
  正德皇帝心情又有阴转晴,笑道:“咦,今天的奏章倒是少了很多啊!不错!不错!看来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张永一听正德皇帝的话就知道是误会了,今天的奏折岂止是少,简直就是太多了,主要是上书支持李东阳的太多了!当然了,张永也留了个心眼儿,先把弹劾李东阳的奏章给带过来了!
  张永听了苦笑道:“皇上,今天的奏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这只是一部分奏折,因为这些奏折是和昨天的奏折相关,所以老奴就先带过来了!”
  “和昨天的相关?是和弹劾李东阳的相关吗?”正德皇帝笑问道,李东阳毕竟是当朝首辅大学士,是文官之首,既然有人弹劾李东阳,那肯定也有人支持李东阳,这不奇怪!
  若是没有人支持李东阳,那才是奇怪了呢!眼见两小太监抱了两摞奏章,正德皇帝笑道:“这就是上书支持李东阳的奏折吗?拿来朕瞧瞧吧!”
  张永小声笑道:“皇上,这些不是上书支持李阁老的,这些都是上书弹劾李阁老的!”
  正德皇帝闻言一滞,这和他想的不一样啊,不应该是支持李东阳的吗?怎么还是弹劾李东阳的?昨天不是都已经弹劾过了吗?怎么今天又出现了这么多?
  正德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张永见了心里暗暗高兴,不过一想到那些上书支持李东阳的奏折比这些还要多的多,张永心里又高兴不起来了!
  张永指挥着小太监将那两摞奏折放到了正德皇帝的面前,正德皇帝立即迫不及待的拿起一本来看去,并不是印象中昨天弹劾李东阳的官员!
  正德皇帝大体看了一遍,果然是弹劾李东阳的!正德皇帝又随便抽了几本,果然都是弹劾李东阳的,而且都不是昨天弹劾李东阳的官员!
  正德皇帝将奏折扔在了御案上,纳闷道:“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多出了这么多弹劾李东阳的奏折?”
  张永听了笑呵呵道:“皇上,依老奴之见,李阁老确有过失,但是碍于他是内阁首辅,所以一直无人敢言,自从昨日有人带头上书之后,很多官员也就敢于上书弹劾李阁老的过失了!”
  正德皇帝听了点头,张永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正德皇帝还是有些疑惑道:“难道就没有上书为李东阳辩驳的吗?”
  如果真的没有上书为李东阳辩驳的话,那未免也太惨了点!李东阳身为大学士多年,若是连个为他上书辩驳的都没有,那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张永听了心里一黯,没想到正德皇帝这么早就问了出来。对于正德皇帝的这个问题他自然不可能撒谎,一是根本就不可能能瞒的过去,二是不值得为了这个对正德皇帝撒谎!
  确实不值得,虽然李东阳对张永有压迫感,但是还没有到张永非要干****东阳的程度!所以顺手而为的情形下,张永自然不会袖手,但是让张永冒风险的话,张永还是不会干的!再说了,这次弹劾事件要想整****东阳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没有够分量的人下场!
  所以此次李东阳被弹劾事件,张永也不过是想着敲敲边鼓,随手随口的落井下石,还不至于撸起袖子下场干!
  张永笑呵呵道:“皇上所言极是,怎么会没有人上书为李阁老辩驳!李阁老毕竟是当朝首辅大学士呢!只是那些奏折还没有整理出来,老奴想着让皇上大清早的高兴一下,就先把这些奏折抱来了!”
  “原来如此啊!”正德皇帝哈哈笑道,刚刚他还有些担心,现在听了张永的话就放心了!也有些高兴起来,看来弹劾李东阳的人还是不少的嘛!
  但是很快正德皇帝就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上书为李东阳辩驳了,一溜的小太监抱着那么多奏折,将正德皇帝都吓了一跳!多亏知道这些奏折是干什么的,要不然正德皇帝非得脸都绿了不成,那么多奏折得批阅到什么时候啊!
  不过正德皇帝还是很震惊,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正德皇帝也没想到这次弹劾李东阳的事件竟然会引得如此轰动,有些瞠目结舌道:“这些都是给李东阳辩驳的奏折?”
  张永笑呵呵道:“回皇上,这些确实都是为李阁老辩驳的奏折!老奴刚开始也是被吓了一跳!不过,想到李阁老身居高位数十年,入阁也有近二十年了,门生故旧不知道有多少!老奴这样想来似乎也觉得理所当然了!”
  (本章完)


第784章 心思
  彻底傻眼了,正德皇帝也没有想到会引起朝廷这么大的动荡,有些头疼的看了看这成堆的奏折,正德皇帝无奈道:“算了!朕也不看了,都留中吧!将昨夜朕批复的李东阳请罪的奏折发回内阁吧!”
  张永听了心里一声叹息,这次震动朝野的弹劾事件就这样终结了,颇让张永有几分虎头蛇尾之感。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毕竟正德皇帝已经金口玉言的说了,连奏折都批复了!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张永面上一直都是笑呵呵的样子,笑着答应道:“是,皇上,老奴这就亲自将奏折送到内阁!”
  宫里,宫外,整个京城都在议论纷纷,但是代表着最终结果的这份奏折却就在张永的手里,张永拿着这份奏折面无表情的向内阁的方向行来。
  沿途遇到的太监宫女都纷纷恭敬的行礼,但是张永却恍若没有看到一般,其实他的心里在思考一个问题!毫无疑问他心里是期盼着李东阳早点致仕回乡的!
  但是,杨廷和呢?杨廷和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虽然说,张永自己被李东阳强势的压迫了一点,但是也只是被压迫了一点而已!张永自己还是大权在握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权势显赫能与内阁抗衡的内相!
  但是杨廷和就不一样了,他在内阁之中只能排行老二,只能屈居于李东阳之下!内阁是一个论资排辈的地方,谁入阁早谁就是老大!毫无疑问,李东阳是绝对的老资格了!弘治朝时李东阳就已经入阁了,那时候杨廷和还只是一个崭露头角的官场新锐呢!
  所以张永心里在思考一个问题,杨廷和是希望李东阳致仕呢?还是希望李东阳挺过这一波弹劾?
  似乎都有可能!人不可能没有私心,只要李东阳在杨廷和就永远被压一头!杨廷和可不是一个没有抱负,没有能力的人,他就甘心一直这样被李东阳压着吗?
  但是事情好像又不这么简单,李东阳对杨廷和有赏识之恩,而且两人在内阁之中相处的十分融洽,李东阳也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
  所以一切似乎都有可能,张永想了一路也没有想出个结果来,终于来到了内阁!张永瞅了一眼李东阳的值房,房门紧闭,静悄悄的,真好!
  杨廷和值房里的书吏见到张永来了赶紧行礼叫道:“张公公来了!”
  听到外面的声音,杨廷和抬起头来揉了揉双眼,就见到张永笑呵呵的进来拱手笑道:“杨阁老,咱家来打扰了!”
  杨廷和起身笑道:“原来是张公公,有失远迎!”
  “杨阁老太客气了,咱家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张永笑呵呵道,“李阁老被弹劾之事闹得沸沸扬扬,百官的奏折就像是雪花一样飞来啊!”
  “确实未曾想到会引起这么的动静!虽然有官员弹劾李阁老举荐失误,但那也只是极少数人这样认为罢了,李阁老到底功过如何,相信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皇上心里也自有衡量!”杨廷和笑呵呵道。
  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现在那么多官员上书支持李东阳又不是什么秘密,难道杨廷和会不知道?皇上心里自有衡量?难道杨廷和已经猜到了结果?还是杨廷和也从心底里支持李东阳?
  张永心里快速的闪过了几个心思,面上笑呵呵道:“杨阁老说的是!李阁老夙兴夜寐、勤于政事,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有些小的过失,但是瑕不掩瑜嘛!”
  虽然张永脸上一副笑呵呵的样子,但是杨廷和心里明白,张永心里一定是巴不得李东阳早点致仕回乡!张永和李东阳没有什么恩情,只有摩擦!
  但是自己就不一样了,连杨廷和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所以这两天自从李东阳回家闭门待参之后,杨廷和就将所有的精力都扑到了政事上!
  一方面这些事物都压在了一个人身上,确实非常的忙碌,另一方面,杨廷和也是有意的在回避,让自己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
  但是现在不用再纠结了!当张永踏进了自己值房得那一刻起,杨廷和就已经想明白了!这个时候张永来到内阁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皇上已经批复了李东阳请罪的奏折!
  不只是猜到了这个,杨廷和甚至猜到了正德皇帝是如何批复的!结果已经下来了,已经注定了!杨廷和笑道:“是啊,李阁老为了朝廷确实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实在是让人钦佩不已!朝廷怎么能失去这样一位柄国重臣!”
  说了这么多,张永仍然摸不清楚杨廷和到底是什么心思,他从杨廷和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什么,虽然杨廷和的语气之中,都是十分渴望李东阳能够留下来的意思!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张永还是拿不准,此时的张永自己嘴里不也是一副盼着李东阳能够顺利度过这这场风波的意思吗?但是张永自己真的是这么样想的吗?肯定不是啊!
  张永盯着杨廷和的脸笑呵呵道:“杨阁老所言甚是!皇上也是这样想的,这下可是满足了杨阁老的心愿了!”
  “皇上圣明!”杨廷和听了脸上的表情丝毫变化都没有,朝着乾清宫的方向拱了拱手笑道、
  张永也算是放弃了从杨廷和脸上看出点什么的想法,从怀里抽出了一本奏章,笑呵呵道:“这是皇上批复的李阁老请罪的奏章!”
  杨廷和的脸上毫无意外的神色,伸手接过了奏章,笑道:“劳烦公公亲自跑一趟了!现在这事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官议论纷纷以至于浮于政事!皇上能及时批阅了李阁老的奏折,也能让百官安定下来!这真是太好了!”
  正如杨廷和所说的那样,正德皇帝的批复下来了,结果已经注定了,那些议论也就没有了!至于那些弹劾自然也就没有了!这场风波就过去了!
  张永笑呵呵的告辞离开了,杨廷和心情有些复杂的打开了奏章,上面有正德皇帝亲笔玉批,跟自己想的差不多!
  (本章完)


第785章 投石问路
  如此震惊京城的大事件,谁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谁也没能想到正德皇帝这次竟然这么快,这么直截了当的就勉励挽留了李东阳。
  很多亲李东阳的官员无疑都十分的欢欣鼓舞,觉得这就是他们上书支持李东阳的结果!但是那些起了别样心思,操纵别人上书弹劾李东阳的那些重臣们心里难免就不是滋味了!
  原本他们心里所抱的希望就不大,但是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希望破灭了!正德皇帝竟是丝毫的迟疑都没有,立即就挽留勉励了李东阳!真是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啊!
  正德立即传旨将李东阳召进了宫里,李东阳跪在前请宫里请罪,认为都是自己识人不明,推荐了彭泽随驾出征才使得大军兵力折损严重。
  正德皇帝听了之后那感觉就像是吃了人参果一样舒坦,亲耳听李东阳说出来,那感觉可比看李东阳的奏折还要舒坦的多了!
  心情大好的正德皇帝笑呵呵勉励了一番李东阳,然后就让李东阳回内阁办差去了。
  这场风波似乎就这样过去了,李东阳来到自己的值房,先是和杨廷和闲叙了几句,这才将注意力放到了政务上。几十年埋首政务,现在一天没有忙碌反而有些不习惯!
  李东阳随手翻阅着奏折,时不时皱眉思考一番,最后写上自己的处理意见供皇上批阅!
  接连批阅了几份之后,李东阳顺手又拿起来了一份,这是一份多人联名的奏折!领头的是楚天霸!李东阳眉毛微微一挑,这楚天霸以前不过是个无名之辈,但是在这次平乱之战中表现的极为亮眼!
  朝廷对他的赏赐也不低,不仅自己高升了指挥佥事,更是给他一个百户世袭!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李东阳也知道这楚天霸是一个粗糙的军汉,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
  所以说,这楚天霸上书能说些什么事?李东阳仔细看去,没看多久就忍不住摇头,连声道:“荒谬!真是太荒谬了!”
  这封奏折不仅写的十分平白毫无文采,最重要的是表达的观点在李东阳看来实在是太荒谬,太胡闹了!
  这封奏折上写的什么,效仿太宗皇帝时期郑和下西洋,重组舰队出海,加强海外贸易与联系,同时防范倭寇骚扰沿海!
  荒谬!真是太荒谬了!太祖皇帝有训,片帆不得下海!这是规矩!
  组建舰队要花多少银子?劳民伤财,耗费国驽这实不可取!海外有什么好联系的?一个个岛国不过是弹丸之地!有什么好贸易的?我大明朝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什么都有,有什么可贸易的?
  至于倭寇,那也不过是小事而已,不过是发生了一些倭寇侵民掳掠的案例罢了,只要当地卫所官府加强警戒就可以了,何须大费周章的重建船队?
  真是荒谬啊!真是笑话!李东阳提起笔来批阅了一番!将这个奏折贬的一无是处!还不只是这样,等到中午几人相遇的时候,李东阳甚至以此作为笑话说了出来,博得满堂大笑!
  消息迅速的传播了开来,无数人都在关注李东阳受弹劾的事件,现在出现了最新的进展,自然都争相议论,这件事情似乎就此盖棺定论了!
  有的人雀跃,有的人沮丧,有的人漠然,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遗憾!对于张知节来说这个不过是意料之中的而已,所以张知节只是淡然的听着,并没有露出什么表情来。
  但是接下来所听到的消息就让张知节的脸色有些阴沉了,白玉兰禀报的就是楚天霸所上的折子,还有李东阳所讲的笑话!
  楚天霸的折子就是张知节授意他上的,连内容都是张知节亲自操刀!也没有让属下润色,反正楚天霸的文采也不怎么样,直接这样让楚天霸抄上去更合适!
  那些对李东阳起了心思的重臣用十几个官员弹劾李东阳投石问路,张知节就用楚天霸投石问路!楚天霸不引人注意,能够试探一下风色,同时,楚天霸又是此次平叛的功臣,他递上的折子又不至于埋没!
  但是现在张知节收到的消息却让他感到有些沉重!如果只是否决了,李东阳不认可楚天霸的折子,这尚在张知节的意料之中!毕竟,楚天霸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提的却是重建船队这样的大事!
  但是李东阳却把这个当做一个笑话说给被人听,这让张知节感到有些沉重!这代表了李东阳的观念,他话里的每一句嘲讽都代表了他的思维和观念!这才是让张知节感到沉重的地方,李东阳可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啊!他不仅仅代表了他自己,他门生故旧遍布天下,他言行都有很多人跟从!
  张知节皱着眉头,手指无意识的敲着桌子,心里头不断的思考!作为一个从未来来到这里的人,他知道历史正确的方向!他希望这个国度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他想要的又岂止是组织一支船队?
  白玉兰小声问道:“大人是想效仿永乐年间的郑和下西洋吗?”
  “是,又不完全是!不过,不管怎么样,看起来都困难重重啊!”张知节叹道。
  “是的,大人!太宗皇帝如此强势,当年的郑公公下西洋都遭到了文官的百般阻挠,更何况是如今?李阁老是文官之首,威望卓著,他心里如此反对的话,很难!”白玉兰沉声道。
  “本督也知道!不过,组织船队出海,这势在必行!本督是不会放弃的!皇上那里,倒是不虞皇上不支持,只是,文官这方面确实是个麻烦!”张知节坚定道。
  白玉兰心里不明白提督大人怎么突然对出海这么热衷了,虽然想不明白原因,但是看提督大人的态度明显十分的坚决,显然是想法设法都要达到目的的!
  不管怎么样,对于提督大人的眼光白玉兰还是十分钦佩的,所以白玉兰立即沉吟道:“李阁老如今正好身陷弹劾的风波,这倒是一个机会!不过,这机会似乎就快要过去了!”
  (本章完)


第786章 拜帖
  自从知道了京里的潜流,到收到了彭玉臻的拜帖,到现在爆发了弹劾李东阳的事件,张知节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所以张知节点头道:“这确实一个机会!”
  即便是素来冷静的白玉兰闻言心里都忍不住一跳,那可是内阁首辅李东阳啊!如果提督大人真的要和李东阳对上的话,那真是,堪称朝野之中最大的角力!
  但是张知节似乎并不这么想,在白玉兰或者别人想来,张知节肯定会和李东阳图穷匕见,你来我往的交手,将整个朝廷都牵连进来!
  想想那个画面就忍不住让人亢奋不已!白玉兰有些激动道:“大人是要抓住这个机会吗?只是,即便是李东阳被赶出了京城,难道杨廷和就会同意组建船队吗?后来补入的阁臣会如何选择也很难预期啊!”
  张知节闻言点头道:“你说的也很有道理!”白玉兰听了禁不住一呆,摸不透提督大人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就在张知节心里有些沉重的时候,那些别有心思的朝廷重臣心里更为沉重!就连算不上朝廷重臣的彭玉臻心里也有些沉重!李东阳若是不致仕回乡,朝廷一定又会像是一潭死水一样,想要更进一步就会变得十分艰难!
  内阁啊,真不知道做了内阁大学士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光滋味!彭玉臻一边思索着一边走着,突然旁边传来的谈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没想到这次李阁老竟然这么快就转危为安了!想想那么多官员上书支持他,也就理所当然了!”
  “那是,李阁老毕竟是首辅大学士,很得圣眷,区区弹劾又怎么会动摇李阁老的地位!”
  “话可不能这么说,俗话说的好,这花无百日红!李阁老固然是根深蒂固,但是也不是不可动摇!”
  “哦?那你倒是说说,谁能动摇李阁老?”
  “别的不说,锦衣卫那位你觉得呢?有可能不?”
  “那位倒是有可能,可是问题是那位一向很低调啊,怎么可能会掺和进来?”
  “那可不好说,我听说啊,此次出征凯旋,皇上有意赐锦衣卫那位国公呢,不过被李阁老给拦了下来!”
  “真是荒谬,不过是平定了一省之乱就进国公!什么时候国公这么不值钱了?李阁老做的对!”
  他们在这里巴拉巴拉说着,但是却被有心的彭玉臻给记在了心里!当初正德皇帝竟然有意给张知节进国公,却被李东阳给阻止了!原来还发生过这种事啊,自己竟然还是第一次知道!
  如果,张知节也知道了这件事的话,会是一种什么心态?堂堂世袭国公啊,就这么鸡飞蛋打了,张知节他不清楚是什么心态,但是若是自己的话,肯定杀人的心思都有了!这已经不是阻人前程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连子孙万代的前程都给阻了!
  如果自己将这件事讲给张知节听的话,他岂会对李东阳没有恨意?恰好是这样一个好机会,凭借自己的一番劝说,他怎么也不会袖手吧?
  凭借自己的这一番坦诚相告,怎么也能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吧,反正张知节和文官之中没什么相好的,到时候不支持自己支持谁呢?
  彭玉臻越想越是兴奋,机会就在眼前啊!那么,自己首先要确定的是,刚刚那几个官员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当初是不是李东阳阻断了张知节家晋升国公的希望。
  彭玉臻堂堂都察院的三号人物,有心打听之下,很快就得到了相关的消息,确实如同那个官员所说的那样!这下彭玉臻简直就是就是喜出望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东阳以为自己稳坐钓鱼台了,其余有心思的重臣们都黯然放弃偃旗息鼓,却不会想到自己这个有些不起眼的都察院三号人物却能另辟蹊径!
  这下彭玉臻心里头再也没心思想别的了,满脑子都是自己该怎么劝说张知节!自己又会以怎么样的一种方式登上大明的最高政治舞台!
  彭玉臻的心里一阵阵火热,终于熬到了回家的时刻,回家之后他一头就扎进了书房里,先前他还在犹豫自己要不要给张知节再次递上拜帖!现在他已经不再犹豫了,他一定要再试一试!
  现在那些有心思的重臣们都放弃了,自己却抓住了一个最好的机会,自己一定要珍惜,要不然自己一定会后悔终生,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彭玉臻仔细的琢磨着自己的这张拜帖该如何写,他从来没有这样琢磨过写一张拜帖!但是他必须要仔细琢磨,因为这关系着他的前程!而要想迈出奔向前程的那一步,前提是张知节必须同意见他!
  若是张知节连见都不见他,自然一切休提!所以彭玉臻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反复琢磨,务必在有限的字数之间能够打动张知节!能够让张知节同意见自己一面!到时候再施展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鼓动张知节出手撼动李东阳!
  彭玉臻绞尽脑汁的运用自己寒窗二十年的积累一个字一个字的琢磨,却没有想到,张知节根本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