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小侯爷-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节,你能明白吗?正德皇帝感慨道。
  听了正德皇帝的心里话,张知节沉默了,这确实对张知节很有触动!张知节真的无力反驳,也不忍心反驳!
  张知节长长的叹了口气,沉声道:“既如此,请皇上准许臣随驾前往平叛!”
  听了张知节的话,正德皇帝释然了,咧嘴笑了笑,使劲拍了拍张知节的肩膀道:“朕就知道你能理解朕!朕本打算让你留守京城,提督京营帮朕盯着江山呢!”
  “京里还有太后娘娘呢!其实,李阁老、杨阁老都是社稷重臣,虽然迂腐了一点,但是他们对皇上的忠心毋庸置疑!”张知节笑道。
  总之,张知节是绝对不放心正德皇帝独自御驾亲征的,既然正德皇帝铁了心要御驾亲征了,那张知节也只能随驾了!
  若是李东阳等人最终发现无法阻止正德皇帝御驾亲征的话,估计也会要求张知节随驾的,要不然他们肯定会放心不下!虽然王守仁也能领兵打仗,但是他说的皇上会听吗?
  群臣在午门跪谏皇上都不带听的,你指望王守仁能劝得动皇上?至于指望正德皇帝本身就就是精通兵法韬略的名将?可拉倒吧!在李东阳他们眼里,正德皇帝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还是那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那种,只是可惜,他是皇帝,没人敢打!
  正德皇帝点头道:“唔,确实是这样,就是有些迂腐!若是他们能不迂腐就好了!朕就不用这么头疼了!知节,若是你是大学士就好了!”
  张知节听了吓了一跳,开什么玩笑,他连进士都不是,怎么可能进内阁,而且年龄也不合适!这根本就不可能!就算可能张知节也不干,大学士是权力很大,是很风光,但是累啊!太累了!
  所以张知节连忙摆手道:“皇上,这个不好开玩笑的!”
  正德皇帝却是认真的思索起来,问道:“你说,朕若是赐你进士及第的话。。。。。。”
  “皇上,臣不好读书已经是出了名了,哪个大臣不知道啊!皇上就算恩赐臣进士及第,那也不能服众啊!”张知节十分无语道,况且就算内阁大学士也不是就一定能约束住百官!像这次午门跪谏,李东阳他们都是数朝老臣,德高望重,一样被架在火上烤!
  正德皇帝想想觉得也是,只好断了这个念头,况且那些都太遥远了,现在摆在眼前的才是最头疼的!
  这么多朝臣在午门跪谏,虽然正德皇帝的心里十分生气,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正德皇帝也不想采用强硬的手段!如今出征在即,朝堂最好还是能安稳一些的好!
  (本章完)


第570章 涕泪交加
  一想到午门还在跪着的百官,正当皇帝就分外的头疼,这些人都太迂腐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好在张知节已经赞同自己御驾亲征了,正德皇帝期待道:“知节,那什么,午门跪谏的百官怎么办?要不你去劝劝他们?”
  张知节两手一摊道:“两位大学士乃是文官之首,连他们都没辙更何况臣呢?臣在文官里又没有什么威信,估计也没什么人会听臣的话!”
  虽然知道张知节说的是事实,但是正当皇帝毕竟还是带着一希望,现在连最后的希望都破灭了!
  正德皇帝有些为难道:“那现在怎么办?就让他们跪着?等点完兵之后,朕直接带着大军离京?”
  看来正德皇帝本来的打算就是这样子,不管怎么着直接领着大军一走了之!但是这也不是什么稳妥的办法。
  这时马永成忍不住迟疑道:“皇上,要不,老奴让番子们把百官驱散了?”
  其实马永成心里更想说的是,直接找出十几个典型来当众廷杖,廷杖完了直接让番子挥着马鞭将百官驱散,还坚持不走的就是居心叵测,直接押到诏狱去一了百了!
  马永成见到正德皇帝并没有要动用廷杖的意思,这才斟酌着避重就轻只说驱散!
  但是一直在一边听着的李兴心里忍不住泛起冷笑,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当年百官请诛八虎的时候不是发生过百官午门跪谏的吗?当时是怎么做的?不就是廷杖然后驱散,再不服的直接拿下了事,要解决起来多么简单啊!
  正德皇帝听了马永成的话,心里有些意动,抬眼看着张知节,等着张知节的意见。
  “驱散,这是最后的办法!若是能争取到百官的谅解就好了!依臣之见,皇上不如亲去午门和百官解释一番!”张知节沉吟道。
  “哦!这些文官脑子都有些迂腐啊!朕就算是言辞恳切的解释一番朕的苦衷,他们也不一定会理解,肯定觉得皇帝就应该一辈子被束缚在京城,天天就行该批阅奏折处理国事!”正德皇帝皱眉道。
  “皇上不要说自己苦衷,要从江山社稷上说起!”张知节摇头道。
  “江山社稷?”正德皇帝有些不解道。
  “对,江山社稷!就说先帝在位期间,天下大同,四海承平!如今皇上继承大宝不过数年,天下屡生叛乱,波及甚广,使无数子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每每思及,心里悲痛不已!”
  “思及原因,是因为皇上年轻识浅,龙威不能镇服四海!所以这才想要御驾亲征,天兵所至四海咸服,如此才能震慑心思不正之辈,让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过上安宁的生活!”
  “这样啊!倒是有点意思!”正德皇帝若有所思道。
  “对,就是这样,言辞一定要恳切,说道悲痛不已的时候最好能哭一下,涕泪交加的那种!”张知节笑道。
  “苦?还要哭啊?这个有些难了,朕自记事起,除了父皇过世的时候哭过,别的时候从未哭过!”正德皇帝为难道。
  忘了这茬了!让正德皇帝哭确实有些为难他了,毕竟从未经历过生活的艰辛!可惜没有洋葱,要不然就好办多了!
  张知节沉吟道:“想要哭出来,也可以借用一下外力,比如拧一下大腿拧一下腰什么的,当然了要用力,要不然没有效果!”
  想想都会很疼,不过正德皇帝还是点头道:“好,就这么办!没了吧?”
  “当然还有,只是这些是不够的,皇上还要分析一下这次出征和当年的土木堡之变有什么不同,要让他们知道,皇上御驾亲征是不会发生类似土木堡之变那种祸事的!百官们就是杯弓蛇影了,只要晓之以理打消了他们的心里的担心,再动之以情,应当就会得当他们的谅解!”张知节笑道。
  正德皇帝听了张知节的话仔细做琢磨了一番觉得确实有些道理,值得一试!
  张永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马永成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法子还真有可能成功!
  接下来正德皇帝就和张知节他们一起研究了下遣词造句,然后进行了一番排练,感觉差不多了,这才带着太监宫女们准备动身前往午门!
  自张知节入宫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仍然没有丝毫的消息传出来,皇上也没有派任何人来过,李东阳他们一直跪在这里,心里面免不了想三想四,皇上难道就真的任由他们一直跪在这里不管不问吗?
  已经跪了近两个时辰,有半天的时间了,眼看太阳都要西下了,很多人跪在那里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已经摇摇欲坠,但是好在咬牙坚持!
  终于,从宫里传来了一阵喧哗,像是有很多人要来了一样!李东阳的心里咯噔一下,他第一个念头不是皇上要来了,而是皇上要采用强硬的手段了,很可能就是廷杖!
  像大学士、尚书这种重臣是不可能被廷杖的,但是李东阳心里还是一阵发紧,十分黯然,百官前来跪谏可都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难道皇上就这么忍心廷杖吗?这一顿廷杖下来,又会有多少人被打死,又会有多少人被打残?作为百官之首的李东阳又如何不感到痛心!
  李东阳有些心灰意冷,罢了,若是皇上真的下令廷杖的话,李东阳绝对孤身入宫劝谏皇上,就用自己内阁首辅的身份相谏!不管成不成功也算尽了自己做大的努力了,以后就回家种田去了!
  就在李东阳心灰意冷的时候,跪谏的百官们也都感受到了宫里传来的动静,他们也跟李东阳一样,第一个念头就是很可能皇上要下令廷杖了,要不然不会这么大的动静!
  很多人的脸上都是一边惨然,没想到皇上不但对他们的跪谏无动于衷,还下令廷杖!谁也说不准谁会被廷杖,也说不准谁会活下来,谁会被打残了!但是他们还是沉默的跪在那里,尽量让自己的背直一些!


第571章 尴尬
  庞大的队伍终于从午门出来了,竟然是皇上驾临,午门的东厂番子、锦衣卫纷纷跪拜行礼。
  跪在地上的群臣这才惊愕的抬头,竟然是皇上来了!竟然不是直接派人来廷杖而是皇上御驾亲临,很多大臣的心里又生出了希望。
  正德皇帝来到了众臣的前面,本来跟在正德皇帝身后的张知节等人连忙避到了一边。
  李东阳、杨廷和等人的心里也生出了一丝期望,莫不是张知节真的将正德皇帝劝的回心转意,放弃了御驾亲征的念头!那可真是太好了!
  李东阳忍不住有些激动的向张知节看去,想从张知节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出来!张知节感受到了李东阳等人探究的目光,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微微摇了摇头。
  看到张知节摇头,刚刚生出了一丝希望的李东阳等人心里头禁不住又变得失落起来!没想到张知节竟然也真的没有成功!
  但是,既然皇上没有打消御驾亲征的念头,那皇上此刻来到午门是为何?按照皇上的性子,既然皇上坚持御驾亲征,恐怕早就不耐烦他们了。
  感受到午门上群臣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正德皇帝朗声道:“你们在午门跪谏,是为了劝说朕放弃御驾亲征的念头,这拳拳报国之心,朕心里是知道的!”
  “朕之所以决定要御驾亲征,是朕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为什么朕要御驾亲征?遥想先帝在位的时候,四海承平,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如今呢,先是发生了霸州叛乱,如今宁王又在南方作乱!”
  “又将会有多少人死于战乱,又会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都是朕的子民,朕觉得深深的愧对他们!深深的愧对先帝!每每想到无数百姓家破人亡,为了逃脱战乱扶老携幼,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朕,深为痛心!”
  说到这里正德皇帝竟然哽咽不能语,跪在地上的百官见过胡闹的正德皇帝,却从未见过哽咽的正德皇帝!见到正德皇帝这个样子,他们也有点震撼!
  停了数息,正德皇帝甚至捞起袖子来擦了擦眼泪鼻涕,这才继续道:“朕日夜悬心穷究原因所在,是因为朕幼继大宝,不能像先帝一般勤理政事,使得朕不能威震四海,一些心思不正之辈便萌生不臣之心!若是长此以往,则江山社稷危矣!”
  “所以朕才有了御驾亲征之意,朕亲自带兵平定叛乱,军威慑服四海,方能使天下承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当然了,朕也知道,群臣所虑的是当年得土木堡之变,其惨祸至今使人警醒!朕又如何不被警醒?作出亲征的决定之前,朕也是思虑良久!”
  “但是如今已经时过境迁,情形并不与土木堡之变相同!平叛乃是内政,并非与蛮夷相争!。。。。。。”
  正德皇帝娓娓道来,将情形大致剖析了一番,最先动摇的是杨廷和、李东阳等几位重臣,毕竟他们见识卓越皆是一时才俊,之所以反应如此强烈,不过是被土木堡之变所摄而已!
  如果正德皇帝如同英宗皇帝一般,御驾亲征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震慑天下诸藩!但是正德皇帝偏偏是一个胡闹的皇帝啊,这让人如何放心的下啊!
  万一战场上再胡闹了起来怎么办?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战场之上一着不慎就满盘皆输,其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
  正德皇帝仿佛也知道诸臣的担忧一般,开口保证道:“此次朕御驾亲征,朕将以王守仁执掌先锋,以张知节掌中军,以右都御使彭泽掌后军!张永、成国公、寿宁侯提督京营,谷大用坐镇四卫营拱卫京师,马永成、邱聚坐镇东厂,缉查寻访妖言大逆!”
  “朕深知自己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未经战阵,所以此次出征还要张知节、彭泽、王守仁共同筹谋方可!”
  正德皇帝说了这些安排意思很明显,当初英宗皇帝不就是因为听信了太监王振的谗言这才致使发生了土木堡之变,现在朕一个亲信的大太监都不带,这你们总放心了吧?
  至于王守仁、张知节这都是经过战阵,打过胜仗的,彭泽是都察院右都御使,朝廷的重臣,也是朝中以知兵出名的!
  李东阳等重臣仔细琢磨了一下,若是真的这样的话,还真没毛病!一个亲信太监都没带,带的人都是真正有本事的,这就没有人指手画脚了!
  最重要的正德皇帝带上了张知节,虽然这些人反对张知节领兵出征,那不是因为怀疑他的能力!而是因为他太受皇帝的宠信了!
  但是他们现在反而有些庆幸张知节这么受皇帝宠信,至少张知节并不是什么无知无能狂妄自大的人,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他们之所以对张知节屡屡戒备也是因为张知节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有张知节随驾的话,若是正德皇帝做出了什么胡闹的举动,或者做出了什么错误的决定,至少还有张知节能够劝告皇上!
  听了正德皇帝的诉说和解释,大部分群臣已经接受了,他们也没有想到皇上竟然如此心忧天下,心里头竟然也生出了一丝感动!同时听了正德皇帝的耐心解释,也反应了过来,情形确实和当年的土木堡之变的情形相差甚大!
  更让群臣释疑的是,正德皇帝让张知节领中军,让王守仁领前锋,让彭泽领后军,却没带一个宠信的大太监。这就杜绝了有王振这种无知无能又狂妄自大的人在皇上身边指手画脚。
  虽然很多大臣都释然了,但是却没有人一个人站起来,按理说皇上亲自驾临解释,也给足了群臣的面子,让这次午门跪谏有了台阶下!
  虽然很多人都有心就此打住,但是却没有人想做出头鸟!所以正德皇帝恳切的说完之后,下面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正德皇帝站在那里不免有些尴尬!


第572章 紫罗兰在绽放
  其实在正德皇帝慷慨恳切的诉说的时候,张知节一直都在观察群臣的脸色,可以看得出来,很多大臣脸上都是释然之色,显然正德皇帝的这一番诉说还是很成功的!
  但是当正德皇帝说完了之后,场面却一度陷入了尴尬,因为这次的事件并不是什么有组织的谋划,只是大家凭着一番忧国忧民的热血而来!
  所要达到的目的无非就是让皇上放弃御驾亲征的念头,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皇上竟然来了这么一出,还成功的让他们释怀了!但是每个大臣只觉得自己释怀了,却不知道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所以此时的午门上只是一片安静,而这安静无疑会然正德皇帝感到十分尴尬!张知节十分心急,这可是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场面,若是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很可惜不说,正德皇帝和群臣还会再次陷入对立之中。
  张知节连忙向李东阳等几位重臣打眼色,还是杨廷和思维敏捷,见到张知节打眼色,知道皇上已经打定主意要御驾亲征了,若是不能利用这个场面让皇上和群臣都有台阶下,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杨廷和叩首道:“臣等初闻皇上御驾亲征,一时失了方寸,竟是没有想到皇上竟然有这般多的考虑,让皇上为难了!”
  听了杨廷和的声音,李东阳也反应过来了,无论如何先让今天的这场风波过去再说,李东阳也叩首道:“臣没想到皇上如此心忧天下黎民,臣等孟浪了!”
  正德皇帝原本有些紧绷的脸色也缓和了,笑道:“诸位爱卿都是拳拳报国之心,朕心甚慰啊!两位大学士快快请起!”
  正德皇帝说罢亲自上前将李东阳和杨廷和扶了起来,又将几位尚书大人挨个扶了起来,这才朝着百官虚扶道:“诸位爱卿快快请起!”
  群臣见到皇上已经亲自将两位大学士还有尚书重臣都扶了起来,这才都踉踉跄跄的站了起来!
  正德皇帝见此情景非常满意,朗声道:“诸位爱卿,如今宁王叛乱,社稷蒙尘,正需要诸位臣工群策群力,共渡难关,还往各位爱卿休息一番就上衙处理政事!”
  群臣齐声应了,正德皇帝又勉励了一番几位重臣,这才起驾回宫。群臣恭送皇帝的仪仗消失了这才三三两两议论纷纷的散去了!
  李东阳、杨廷和同几位尚书一起送了口气,这起突然发生的风波总算是没有发生什么流血事件,就这么风平浪静的过去了!
  李东阳叹道:“没想到,最终还是没能劝说皇上放弃御驾亲征的念头!”
  “不过皇上说的也不无道理,咱们确实是有些杯弓蛇影了!虽然比不上皇上放弃御驾亲征的念头更加稳妥,但是皇上这番安排比之咱们最坏的预料要好多了!”杨廷和沉吟道。
  回到乾清宫后,正德皇帝兴奋的挥了挥拳头,高兴道:“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就这么容易就解决了!朕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御驾亲征了!”
  张永和马永成纷纷上前恭贺正德皇帝,张知节站在那里笑而不语。正德皇帝兴奋了一会儿之后,笑着称赞张知节道:“这次多亏知节你的主意了!朕就知道你一定行的!这个主意确实效果不错,就是有一点小小的瑕疵!”
  张知节惊讶道:“瑕疵?什么瑕疵?”
  正德皇帝有些不好意思道:“真的是好疼啊!”
  嘎?疼?什么疼?张知节有些莫名其妙。正德皇帝有些无语道:“你不是说让拧一下自己的腰上或者大腿吗?大庭广众之下摸自己的大腿有些不雅,所以朕拧的腰,真的是好疼啊!”
  张永一听顿时惊道:“皇上,要不要请御医?”
  张知节听了十分无语,不过是自己拧了一下自己,还要请御医,要不要这么夸张?正德皇帝也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摆手道:“不用了吧?朕也没有这么娇气,哼哼,朕现在劈柴都是一把好手,古往今来能有几个皇帝能做到!不是朕吹牛,论劈柴,在皇帝中朕绝对能排进前几!”
  张知节张了张口,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总不能说皇上英明神武好厉害!
  正德皇帝也觉自己吹的这个牛有点不靠谱,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腰,顿时疼的直抽冷气。
  真有那么严重?还是正德皇帝太娇生惯养了?看到正德皇帝疼成这个这个样子,张知节也有些拿不准了,迟疑道:“皇上,要不撩起衣裳来瞧瞧?”
  本来正德皇帝心里也有点担心的,真的是太疼了,闻言当即顺水推舟道:“好啊,好啊,你快给朕撩起来瞧瞧!”
  张知节听了差点吐血,周围就有宫女侍候着,你让宫女给你撩啊,至不济还有一大堆太监呢!叫我给你撩衣裳是咋回事?我只会撩女人的衣裳,不会撩男人的衣裳。
  正德皇帝都背过身去了,张知节示意张永和马永成上前去,两人摊了摊手,意思很明显,皇上让你来!
  张知节咬了咬牙,上前来鼓捣了半天,十分无语,这又是龙袍又是玉带的好麻烦,他又没穿过,不好上手啊!
  毕竟张知节是一个连穿自己的衣裳都十分陌生的人,因为他有一堆丫鬟伺候着呢!
  正德皇帝无语道:“还不行啊?”
  “臣连自己的衣裳弄不明白,更何况皇上的!”张知节无奈道。
  张知节抬头扫了一眼,瞅着个看着顺眼的宫女,勾勾手道:“过来!”
  那宫女心里本就心里直乐,闻言吃了一惊,不知该如何是好。正德皇帝无奈道:“没听到叫你吗?快点!”那宫女听了赶紧上前来利索的将正德皇帝衣裳解开撩了起来。
  男人解女人的衣裳和女人解男人的衣裳总是比较擅长,张知节见到人家竟然如此干净利落,不由叹道:“手艺不错啊!”那宫女闻言脸色微红,有些羞赧的颔首。
  感叹了一番张知节这才吃惊的看向正德皇帝那洁白的腰肢,上面一朵硕大的紫罗兰正在绽放!看上去紫的都快滴出水来了!
  (本章完)


第573章 乌龙
  真是够狠的啊!这绝对是下死力气拧的!张知节不由摇头,咋就这么想不开呢!就连撩着衣裳的宫女都都忍不住吃惊的一只小手掩着樱桃小嘴!
  正德皇帝见张知节没什么动静,连忙问道:“怎么样?很严重吗?”
  “额,也没破皮,没流血什么的!”张知节迟疑道。
  “哦,那就好!”正德皇帝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但是随即又有些疑惑,好像是哪里有点不对啊!用手拧能拧破皮拧出血来吗?
  虽然正德皇帝这是头一次拧自己,额,也没拧过别人,但是本来好像就拧不出血来啊?
  站在后面的张永和马永成看到那宫女吓得脸色都变了,捂着自己小嘴,吓得赶紧走上前来,然后就看到了正德皇帝身上那一片深紫色,吓得脸色大变,尖叫了起来!
  “啊!御医!快去传御医!”张永和马永成顿时跳脚大叫了起来,侍候在一边的小太监顿时吓得一溜烟跑了。
  见到张永和马永成的动静,张知节忍不住抚额,正德皇帝被吓了一跳,急声道:“怎么了?怎么了?”
  张永哭道:“皇上,您的腰上紫了一片!”
  正德皇帝结巴道:“厉,厉害吗?”
  张永听了连忙点头,马永成在一边也带着哭腔道:“皇上,您下手也太狠了!何苦这么为难自己,保重龙体重要啊!”
  正德皇帝被吓了一跳,懊恼道:“这不头一次干,没经验啊!况且知节说要用力!”
  张知节感到十分无语,我说用力点,你也不用这么用力啊!正德皇帝被吓了一跳,正有些茫然失措的时候,却发现张知节好像并没有什么紧张的情绪!
  正德皇帝疑惑道:“知节,到底严不严重啊?”
  “额!这个,看起来很吓人,不过没什么事,让太医覆点药估计用不了几天就好了!”张知节笑道。
  其实现在已经疼过去了,只要不碰到并不感觉到疼,正德皇帝扭过头来想要看一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竟然把张永他们吓成这样!
  张知节看到正德皇帝使劲扭着头,无语道:“皇上,看不到的!”
  正德皇帝有些不放心道:“朕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让朕看看!”
  张知节点头道:“这个简单的很,有两个法子!”
  “一个法子是皇上找个人用同样的力道拧一下,马上就能看到了!”张知节笑道。
  话音一落,大殿里的宫女太监们都觉得一阵凉意袭来,齐齐觉得有点腰疼!
  正德皇帝在马永成和张永等人的身上扫了一眼,点头道:“有道理,倒是这么回事儿!”
  张永干笑道:“皇上乃是龙体,跟咱们这俗人的身体总归是不同的,不同的!小侯爷的第二个法子想必更好!”
  张知节笑道:“也罢,去取几个玻璃镜来!”
  正德皇帝疑惑道:“玻璃镜子只能照着前面,还能照到后面不成?”
  “一会儿皇上就知道了!”张知节神秘道。
  等小太监们取来玻璃镜,张知节让他们按照角度摆好,正德皇帝惊喜道:“看到了,看到了!咦,看上去还挺好看的!”
  这关注点还真是不同凡响!折腾了一会儿御医终于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急匆匆的赶来了!
  这花白胡子御医一大把年纪了提溜着药箱一顿飞奔,还真不容易!见到皇上腰上一片紫色吃了一惊!这,这是什么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这名御医是做梦也想不到这是拧出来的,毕竟堂堂皇帝啊,谁敢拧皇上啊?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够了吗?
  至于,皇帝自己拧自己,还下这么大的死力气拧成这样,谁信啊?这御医虽然老了,但是还不是老糊涂!
  御医将手搭在了正德皇帝手腕上,没过一会儿就御医就冷汗直冒了,这特么一起正常啊?没毛病啊!
  但是看着皇上腰上那一片青紫,要说皇上正常,谁信啊?别说别人了,他自己都不信,但凡眼不瞎的都不信!
  御医有些惶恐了,抹了把头上的冷汗,哆嗦着继续把脉!御医的这个样子可把大殿里的人都给吓惨了!
  正德皇帝的脸都白了,张永和马永成也吓得哆嗦起来,这御医都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了,这是得多严重啊?
  张知节的心里都咯噔一下,不至于吧,正德皇帝难道娇贵到这般地步?连拧一把都拧出生命危险来?
  这简直闻所未闻啊,这要是放在后世妥妥的腾讯新闻推送啊!某男子自己拧了自己一把,结果竟然致使生命垂危。。。。。。
  连张知节都有些忐忑起来,看到花白胡子御医冷汗噌噌的往外冒,脸色有些苍白的样子,张知节实在是忍不住了,问道:“胡御医,就是拧了一下变得紫了,应,应该无碍吧?”
  胡御医一下子瞪大了双眼,一口老血差点喷了出来!竟然是拧出来的!皇上腰上那一片紫色印记竟是拧出来的!
  拧出来的你早说啊!差点被你吓死!我说怎么把脉都没有问题!原来竟然是拧的!
  胡御医胡子一翘一翘的,等着大眼,呼哧呼哧面色由苍白一下子变得血红!
  这到底是怎么了?张知节有些茫然,胡御医咬牙切齿道:“拧,拧的?”
  张知节点头道:“对啊,拧的!很,很严重吗?”
  严重个屁啊!拧一把能严重到哪里去!不过考虑到眼前的毕竟是小侯爷,胡御医只好勉强道:“不严重!”
  不严重?不严重你这又是冒冷汗又是脸色苍白的吓唬谁呢?正德皇帝听了迟疑道:“真的不严重吗?”
  胡御医立即躬身道:“回皇上,臣给皇上配点药敷上,两天就好了!”
  周围的人听了都送了口气,正德皇帝有些不满道:“这么简单啊!你这个样子倒是把朕吓了一跳,不严重你早说啊!”
  “臣,臣也没有想到这是拧出来的?臣,仔细把了脉并没有什么异象这才吓出一身冷汗来!”胡御医有些窘迫的解释道。
  周围的人听了这才明白,原来是这么个乌龙,真是被吓了一跳,正德皇帝抬手指着张知节道:“怪他!都怪他!”
  作者君努力码字中,稍后再更!
  (本章完)


第574章 进献
  世事真的是很奇妙,明明打定主意待在京里,不领兵南下,结果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张知节走出皇宫的时候已经天色见黑了,宫外已经平静下来了!
  这一场风暴来快去的也快,除了给京城人们留下了一些谈资,并没有造成什么后果!
  张知节回到府里的时候消息早就已经传开了,毕竟正德皇帝在午门宣布了自己的安排,早已经随着百官的散播在京里传的沸沸扬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