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大表哥-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兄,你会不会觉得我很可怜?”青织是个聪明的女子,这时竟然主动打破了尴尬的气氛道,只是她的话一出口,眼圈却立刻变得通红,因为这也是她今天在面对李璋时的真实感受,虽然李璋撒了个善意的谎言,但她在李璋面前依然感觉自己很可怜。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李璋听后沉默了片刻,这才叹了口气道。
  “我父亲和兄长们都想让我嫁给你,甚至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不择手段,根本没有顾及过我的感受,我想在他们心中,我只是个拉拢世兄你的筹码而已,世兄你会不会也把我当成一个筹码?”青织这时再次低声说道,只是说到最后时,眼泪也禁不住流出来,滴落在车厢里发出了“滴答滴答”的响声。
  李璋听到这里也沉默了许久,最后终于抬头道:“你是狸儿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我这个人没什么别的优点,但却从来不会拿亲人和朋友做筹码。”
  听到李璋这么说,青织也不由得感到一阵温暖,当下擦了擦眼泪郑重的向李璋再次道:“李世兄,上次我出言不逊,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呵呵,是我有些小气了,竟然用诗骂你,本以为今天见到你会被你臭骂一顿,没想到你竟然没放在心上,相比之下我的气量竟然还不如你这个小女子,实在是惭愧之极!”李璋这时也向青织拱手道,这点他也是真佩服青织,很少有女子能像她这么大度,甚至被兄嫂抛弃时,她竟然也能忍住怒火,这若是换做狸儿的话,恐怕早就闹翻天了。
  “生在我这样的人家,如果不大度一些的话,恐怕早就气的重病缠身了,这点我倒是像我娘。”青织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道,只是提到自己的母亲时,她脸上也才闪过几分温馨的神色,她们母女与刘家似乎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这也让她一直无法融入到这个家庭之中。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叹了口气,刘美是底层出身,后来发达了娶了钱家这么高门大户家的女子,两人在生活习惯等方面肯定有许多差异,所以这就导致了他们夫妻的感情不和,而青织从小受她母亲的教育,与她的其它兄弟姐妹也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我明白了,难道你那天说不愿意嫁给我,估计也是看到我和你父亲出身相似,所以担心自己走上你父母的老路吧?”李璋忽然醒悟过来,当下一拍自己的大腿道。
  “李世兄见笑了,小女子之前的确有这样的顾虑,只是现在却……却没有了。”青织听到李璋的话先是脸色一红,随后又十分娇羞的道,特别是说到“没有”这两个字时,声音几乎是低不可闻。
  事实上青织和李璋接触的这两次,也让她对李璋的印象大为改观,虽然对方作诗讽刺她,但那首诗却颇有韵味,绝非一般人能作出来的,再加上今天李璋也表现的极为体贴,处处为她着想,这更让她对李璋也产生了一种感激之情,甚至在这种感激之中,还夹杂着几分异样的情愫。


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阙词
  古代的女子对感情的表达是十分含蓄的,当然也有像燕娘这种大胆的,这主要因为她是契丹人,风俗与中原不同,而对于青织这种中原女子来说,能够对李璋说出,作为夫婿的人选,她对李璋已经没有任何顾虑的话,其实就是在向他表明自己的心迹了。
  李璋又不傻,自然也听出了青织话中的意思,只不过他这时却沉默下来,而青织也在紧张的等待着李璋的回答,虽然之前李璋已经拒绝了她两次,但那两次都不是她提出来的,而现在她对李璋也改变了看法,所以想以自己的方式再试一次。
  只见李璋沉默了许久,最后忽然叹了口气,然后伸手将马车里的纸笔拿了起来,这个马车是赵祯送给他的,不但又大又豪华,而且里面的各种设施齐全,不但有笔墨纸砚,甚至还有专门放零食的暗格,以及暖手用的暖炉等等。
  拿出纸笔后,李璋拉出旁边的小桌子,然后在上面写了起来,而青织这时也露出好奇的神色,想要看李璋写的是什么,但却又有些不好意思,只能用眼睛偷偷的打量,但因为车厢中的光线昏暗,所以她也看不清纸上的内容。
  李璋的字已经练的不错了,而且他写的东西也不多,几乎是一挥而就,随后就递给青织道:“这个送给你!”
  青织这时也惊讶的接过来,然后这才发现纸上写的竟然是一首词,当下也禁不住低吟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不过读到这里时,青织却是戛然而止,随后抬头看向李璋问道:“这应该是一首《青玉案》吧,词是好词,可是为何没有写完,竟然只有上半阙!”
  “我还没有想好,等我想好了,到时会把这首词补全!”李璋这时目光炯炯的盯着青织道,结果这让青织也再次娇羞的低下了头。
  这首《青玉案元夕》虽然描述的是上元节的美景,但今天晚上却和上元节差不多,而且词中描述的美景也都是李璋和青织他们今天晚上见过的景色,所以青织看着这半阙精妙绝伦的词,整个人也不禁有些痴了,相比上次的那首讽刺的诗,这首词才是李璋送给自己的礼物,只是少了最重要的下半阙,似乎有无尽未尽之意,让人不禁心生遗憾。
  接下来的行程中,李璋和青织都没有再说话,最后马车也来到刘府门前,李璋也亲自送青织下车,只是当青织进府门时,却还是有些不舍的看了李璋一眼,因为刚才她明明已经表达出自己的心意,但李璋却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只是送了半阙词,这到底算是定情之物,还是李璋拒绝自己的方式呢?
  回去的路上,李璋一个人坐在马车里也陷入到沉思之中,对于娶妻这件事,他一直认为必须要双方两情相悦才行,可是在现在这个年代,想要先恋爱后结婚实在是有些困难,青织算是他接触的女子中,最适合做妻子的人了,只是他在感情上有些慢热,至少现在对青织还没有那种非她不娶的感觉,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同意这门亲事?
  至于李璋将《青玉案》这首词送给青织,其实是有两方面的打算,第一是为了缓解刚才的局面,毕竟青织已经表明了心迹,他也不知道是拒绝还是接受,所以就以作词这件事搪塞过去。
  至于他没有写后面的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是第二方面的打算,因为他需要一段时间仔细的考虑一下这件事。
  如果李璋最后依然不愿意娶青织,那就不给对方补全这首词,也算是就此拒绝对方,如果他想通了,愿意娶对方,自然会将剩下的一句补上,说起来这句还真有些应景,他拒绝了刘家多次,但最后依然选择了青织,这可不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吗?
  赵祯大婚,朝廷也给百官放了三天假,但李璋却不能休息,因为之前为了忙赵祯婚礼的事,使得他把火器监的事暂时放了一放,现在那边也积压了许多的事情要处理,为此刘恕都找他许多次了,现在刚好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些积压的事情处理掉。
  三天之后,李璋再次进宫见赵祯,主要是打听一下他的新婚生活怎么样,顺便也把自己的心事和对方聊一聊,毕竟在整个东京城中,能称得上朋友的也只有赵祯了。
  虽然赵祯已经大婚了,但依然住在景福殿,当李璋来到这里见到他时,却发现赵祯竟然一脸的春风得意,看到李璋也立刻拉着他来到一个僻静之地道:“表哥,没想到男女之事竟然这么奇妙,难怪会有那么多人沉迷于女色!”
  “你现在新婚燕尔,这种事也要懂得节制,特别是你现在年纪小,千万不要伤了身体,否则以后就不好生孩子了!”李璋听到赵祯的话当即也开口提醒道,他一直担心赵祯会像历史上那样生不出儿子,所以也十分注意他的身体健康。
  “表哥放心吧,这些我都懂,不过我现在已经不小了,大娘娘和小娘娘都催着我要早点生个皇子呢。”赵祯再次眉飞色舞的道,作为初尝禁果的男子,让他在这方面节制也实在太难为他了。
  “算了,咱们先不要讨论这件事了,我来是想和你聊一下关于我的婚事。”李璋这时不想给赵祯普及什么生理知识,当下直接说起自己找赵祯的原因道。
  “你的婚事?表哥你要成亲了吗,对方是哪家的女子,我怎么事先没有听到任何风声?”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是眼睛一亮道,他对李璋的婚事也十分上心,特别是他现在已经成亲了,所以自然也想让李璋也和自己一样,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件事说来话长,你先听我把话讲完!”李璋这时叹了口气,然后把自己和青织之间的纠葛详详细细的讲了一遍。


第二百七十四章 婚后的赵祯
  赵祯十分安静的听李璋讲完,随后这才笑嘻嘻的道:“原来表哥你和舅舅家的表姐勾搭上了,而且还孤男寡女的同乘一车,而且表姐都对你表示好感了,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舅舅家的表姐?我才是你舅舅家的表哥好不好?”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心中暗道,当然这些话还不到说的时候,只要刘娥在世一天,这些话就是烂到肚子里也不能让赵祯知道,否则就是触犯了刘娥的逆鳞。
  “但我并没有做好成亲的准备,总感觉自己还是太年轻了。”李璋当下叹了口气道,这也是他的真实想法,毕竟前世他三十岁也没有结婚,可到了大宋这边,男子一般都是十五岁就要成亲,超过二十岁还不成亲的话,无论男女都会被人视为有问题。
  “表哥你可比我还大两岁,我现在不也成亲了吗?”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却有些无语的道。
  “不一样,你是皇帝,又是独苗,早点成亲也能让天下早点安心,我却没必要那么早就成亲。”李璋当下摇了摇头道。
  “可是别人也同样很早就成亲了啊,表哥你今年都十六了吧,再过一年就要十七了,这个年纪如果再不成亲的话,说不定会被人在背后说闲话的。”赵祯却是再次反驳道,顺便也给李璋提了个醒。
  “是啊,别人也都这么早就成亲了,为什么我不能?”李璋听后也不禁有些迷茫的道,都说入乡随俗,可是他穿越到大宋已经好几年了,但他似乎一直无法完全的融入到这个时代,有时还会将自己代入到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虽然这能让他在一些事情上保持清醒,但同时也会与这个时代产生脱离感。
  “可是成亲很麻烦的,而且成亲后有了家庭,以后还会有孩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好一个丈夫,更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好孩子的父亲?”李璋最后还是有些犹豫的开口道,作为一个两世光棍,他对婚姻生活的确有几分恐惧和不安。
  “表哥你就是想的太多,哪有那么多的不知道,要我说你就先娶了再说,而且持家生子这些事和你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女人该干的活,咱们只需要把外面的事情处理好就行了。”赵祯对李璋的话却十分不赞同的道。
  “这个……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即这才醒悟过来,自己现在身处大宋,奉行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他完全可以把家里的事情丢给妻子,从而专心的处理外面的事,这也是古人奉行娶妻娶闲的原则,毕竟一个贤内助对男人的帮助是无可估量的,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家族的上下三代。
  “表哥,先不说这些,我那个表姐长的怎么样,是不是很漂亮?”赵祯这时再次十分八卦的向李璋问道。
  “漂亮倒是挺漂亮,性子也温婉大气,的确是个十分合适的妻子人选,只是我们两人一共也只见过三次,彼此也没什么感情……”
  没等李璋把话说完,就被赵祯出访打断道:“这还叫没感情?你不是说表姐在马车上已经表明心迹了吗,这对一个女子来说已经十分难得了,不过也难怪,像表哥你这么优秀的男子,自然会引得女子倾心,如果表姐不早点抓住的话,说不定表哥你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李璋听到这里也有些哭笑不得,赵祯虽然受他的影响很大,但毕竟还是个古代人,两人在思想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比如在感情这方面,李璋所谓的感情当然是通过恋爱彼此熟悉,从而增进感情,婚姻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但在赵祯看来却并非如此,一个女子能主动表达感情,这在他看来已经十分勇敢了,而且对方的出身相貌品性都不差,李璋完全可以接受。
  “算了,我还是再考虑考虑吧。”李璋觉得自己和赵祯也商量不出什么结果,于是最后只得摇了摇头道。
  看到李璋不愿意再讨论这件事,赵祯也只好作罢,不过他忽然想到一件事,于是向李璋一伸手道:“表哥你是不是该给我了?”
  “给你什么?”李璋这时并没有反应过来,当下也是愣了一下问道。
  “火枪啊,你可是早就答应我了,等到我成亲时,会送给我一把火枪做贺礼,我可是等了好几年了。”赵祯当下抖了抖手掌再次道,自从第一次见到火枪时,他就念叨着想要一把,可是李璋就是不给他,刘娥更是不会同意让他带着这么危险的东西,所以他也只能耐心的等自己成亲后再要了。
  听到赵祯竟然还惦记着火枪的事,李璋也不由得无奈的一笑,随后从腿上拔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枪,然后递给对方道:“早就给你准备好了,不过火枪可不是玩的,而是用来防身的,所以你也轻易不要动用。”
  “太好了,表哥你就不要唠叨了,这些我都懂!”赵祯看到李璋竟然直接拿出一把造型精致的火枪,当下也一把抢过来把玩不已,李璋也不怕他误伤自己,因为保险根本没开。
  “表哥,这东西怎么用啊,我能不能试一下?”赵祯把玩了半天,却不知道该怎么用,当下也向李璋开口请教道。
  李璋当下拿过手枪,然后教了一下他该怎么开保险,顺便看了一下枪中的子弹,发现里面还剩下四枚,其实这把手枪他虽然经常带在身上,但却很少动用,所以子弹用过后他也没有补满,不过这样也正好,免得子弹太多赵祯会乱用。
  “这把火枪名叫手枪,并不是咱们大宋的工匠铸造的,而是从神鸟上得来的,里面的子弹咱们还无法制造,所以你一定要省着点用!”李璋教过赵祯手枪的用法后,这才再次叮嘱道。
  “原来是神鸟上的东西,难怪如此精致!”赵祯听到这里也更加兴奋,随后他按照李璋教的方法,将枪口对准了不远处的一棵树,随后只听“呯”的一声响,树皮上也被打出一个洞,而赵祯也被枪震的双掌发麻。
  “打中了!”赵祯这时也欢呼一声,手枪也被兴奋的他胡乱挥舞,吓的李璋也急忙上前一把抢过他手中的枪,然后关掉保险道,“小心着点,不用的时候一定要把保险关了,否则就可能伤人伤己。”
  赵祯这才醒悟过来,刚才李璋再三叮嘱过他,可是刚才他一兴奋还是忘了,这让他也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不过李璋也没有太过责怪他,因为这是新手的通病,当初他第一次玩枪时,犯的错误不比赵祯少。
  当下李璋又让赵祯演练了几遍手枪的使用,特别是保险的开头,赶到赵祯完全熟悉之后,这才放心的将手枪交给他,顺便把枪套也一起送给了他,这个枪套可以绑在腿上,十分方便携带。
  李璋帮赵祯绑好了枪套后,赵祯将手枪插好得意的走了几步,李璋这时又随口和他聊了几句,然后就想告辞离开,不过他忽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再次开口问道:“你的大婚已经结束了,王氏和郭氏那边没什么事情吧?”
  王氏和郭氏本来最有可能成为皇后的人,但最后却是不起眼的张氏渔翁得利,所以李璋也有些担心赵祯的后宫不宁,万一这几年女人闹起来,那就有得赵祯头疼的了。
  “王氏挺好的,她说只要能陪在我身边就很满足了,倒是郭氏颇有些怨言,听说前两天还气的生病了,不过我也懒得去她那里,要不是大娘娘的话,恐怕我早就把她赶出宫了。”赵祯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厌恶的神色。
  “郭氏既然已经是你的妃子了,你也不要老是对她横眉冷对的,该关心还是要关心一下,就算你不去,也让张氏她们代你探望一下,毕竟万一后宫不和,你也要跟着操心。”李璋这时也开口劝说道,郭氏虽然性格上有问题,但也不算是坏人,而且她也只是家族的牺牲品,所以算起来也挺可怜的。
  赵祯也知道李璋的话是好意,于是最后也点头应是,这时天色也不早了,李璋还要去火器监处理一些事情,所以就向赵祯告辞,结果赵祯也有些不舍的道:“表哥你现在也有事情要忙,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整天陪着我了。”
  “咱们总是要长大的,特别是你现在都成亲了,说不定再过一两年就要做父亲了,所以你要学着去适应身边的变化!”李璋这时也有些感慨的拍了拍赵祯的肩膀道。
  “我宁愿永远不长大,感觉年纪越大身上的担子也就越重。”赵祯这时颇有些孩子气的再次道,这让李璋也不由得哈哈一笑,随后又安慰了他几句这才告辞离开。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璋没有再见过青织,火器监的事情太多,他也没空想这些事,不过也就在这天,西北那边忽然传来党项的消息,而刘娥也立刻将李璋召到宫中。


第二百七十五章 党项内乱
  垂拱殿中,刘娥将一份情报递给李璋手中道:“看看吧,你把人家党项可祸害的不轻,现在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
  李璋听到这里却是高兴的接过情报,打开仔细的看了一遍,原来自从李德明死后,他的次子李成遇公开宣布,李德明在死前将党项的王位交给了他,所以他也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兴州准备接替李德明的位置。
  不过当初李德明在世时,一直将李元昊当成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而且李元昊是李德明的正妻没藏氏所生,没藏氏也是党项仅次于王族的大氏族,在党项的影响力极大,哪怕是李元昊已经残废了,他们依然不甘心将权力交给别人。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成遇和他背后的咩迷氏结为一派,而没藏氏则将残废的李元昊强推出来结为另一派,双方在党项内部也是势如水火。
  刚开始的时候,咩迷氏与没藏氏还没能将党项内部的其它势力拉拢完毕,所以双方倒还显得比较克制,虽然暗中冲突不断,但表面上还没有撕破脸皮,只是在暗中加快速度拉拢那些中立的部落。
  也就在一个多月前,党项内部的势力终于被分化完毕,李成遇与李元昊彻底的将党项一分为二,而且暗中的争斗也终于摆到了明面上来,而像这种权力斗争,要么是你死,要么就是我活,根本不可能有第二种情况,于是这对兄弟间的争斗终于彻底爆发,双方在兴州城内展开了一场夺位之战。
  刚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李成遇的优势更大,因为李元昊毕竟残废了,导致党项内部很多人都不看好他,所以纷纷投靠了李成遇,而最后李成遇手下几乎集中了党项三分之二的实力,李元昊手下那部分实力主要还是靠没藏氏的影响力,他自己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本来已经成为一个废人的李元昊竟然振作了起来,在大战开始后,他竟然接手了没藏氏手中的军队,然后亲自指挥与自己的弟弟展开一场大战,最后竟然以少胜多,把李成遇给赶出了兴州城。
  不过这场大战虽然以李元昊的胜利暂时告终,但党项的内乱并没有结束,因为李成遇虽然被赶出了兴州城,但至少人还活着,而且他手中还掌握着一支为数不少的军队,完全有卷土重来的实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场内乱之后,无论是李元昊还是李成遇都是元气大伤,特别是李元昊,虽然他以少胜多,但付出的伤亡也十分惨重,可以说李德明之前积蓄十几年的力量,现在几乎全都毁在这场内乱之中,据说连李德明生前修建的王宫,也毁于一场大火,为此党项人也在讨论是否要放弃庆州城,因为他们担心大宋或辽国会趁机灭掉他们。
  “可惜,李元昊竟然振作起来了,而且还打败了李成遇简直太浪费我之前的苦心了!”李璋看完手中的这份情报也不由得摇头叹息道,自己已经给李成遇创造这么好的条件了,但他却还是败了,由此可知这个人的能力也不怎么样,如果日后是他统领党项的话,大宋这边的麻烦就少多了。
  “呵呵,你倒是会说风凉话,不过现在李元昊和李成遇他们两个给咱们大宋也出了个难题。”刘娥这时却是淡然的一笑,说着就把两份文书又递给了李璋。
  李璋接过来打开看了一下,结果发现这两份文书都是向大宋求和的文书,内容几乎是大同小异,只不过这两份文书却分别是由李元昊和李成遇这兄弟二人发过来的,而且最后也都请求得到大宋的册封,毕竟他们党项在名义上依附于大宋,以前李德明就得到过大宋的册封,只是以前党项对这种册封并不在乎,但现在却反而求着大宋册封了。
  “这有什么可难的,不就是两份请求册封的文书吗,我看谁都不封,直接派大军过去把他们灭了就行了,这下西北那边也能少掉大部分的外患!”李璋看完之后当即想也不想的回答道,在他看来对党项就是要除恶务尽,否则后患无穷。
  “说的轻巧,打仗可是需要钱的,咱们大宋表面看起来不错,可是国库早就空虚了,这两年我想尽办法让百姓休养生息,虽然恢复了一些元气,但远没有能发动战争的实力,之前为了造火枪,我可是连太祖皇帝留下的封桩库都用了!”刘娥听到这里却是狠狠的瞪了李璋一眼道。
  封桩库属于皇宫的内库之一,但它的来历很有意思,因为这是当初赵匡胤攻打辽国失败后,认为想要以武力收复燕云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他就收缴各割据势力所藏金帛于皇宫,打算用这些钱向辽国买回燕云十六州,结果这笔钱还没存够,赵匡胤就不明不白的死了,而封桩库也被赵光义改为右藏库,后来又称内藏库,属于皇宫的内库之一。
  作为大宋的开国皇帝,不想着以武力收复失地,却要用钱买回失地,这种想法即可笑又可悲,估计这也是大宋在武力方面一直不振的原因之一,幸好封桩库最后还是被刘娥用在了火枪上,也算是用到了正确的地方。
  “打不过就求和,这可是党项人的老计量了,当初李继迁就是用这种手段才保存下实力,从而使党项成长成为西北的边患,现在李元昊和李成遇不过是学他们的祖父,想用这种办法拖延时间,以便宜他们解决了内部的事,我敢肯定,只要他们其中一方获胜,日后肯定还会再次祸乱西北边疆!”李璋这时却是撇了撇嘴道,党项人这种手段可没有半点新意,偏偏大宋却吃他们这一套,实在让人想不明白。
  “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明白,只是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所以暂时还是要安抚为主,你对党项的情况最熟悉,所以叫你来就是想听一听你的意见,不要说上面的气话了!”刘娥这时再次正色道。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丑娘告状
  党项正处于分裂的时候,同时也是灭掉他们的最好时机,可惜刘娥却不同意,对于这点李璋也理解,毕竟大宋被赵恒折腾了那么多年,国库早就空了,刘娥掌权后虽然一直让百姓休养生息,但时间还是太短了,就算是刘娥愿意付出极大的代价出兵,恐怕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也不愿意,更何况刘娥身为女子,对打仗这种事还是有些本能的排斥。
  想到这里,李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随后安慰自己也不要太贪心,毕竟现在党项已经被自己搞的元气大伤,而且还分裂为两部分,哪怕李元昊日后能再次统一党项,恐怕那时也无力再建立西夏了,而且他现在还年轻,有得是时间和党项慢慢玩。
  “大娘娘,以前党项势大时,对咱们的册封根本不怎么在乎,李德明在党项内部更是以西夏王自称,甚至立李元昊为太子,其称帝之心已经昭然若揭,现在为何又争着抢着要咱们的册封呢?”只见李璋这时沉思了片刻,最后忽然笑着对刘娥反问道。
  “这不是明摆着吗,李元昊和李成遇暂时分不出胜负,所以若是其中一人得到了咱们大宋的册封,那么从名义上来说,就相当于咱们大宋承认了他继承了李德明的位置,这也将直接影响到他在党项的声望与地位。”刘娥这时白了李璋一眼道。
  “没错,李元昊和李成遇争的就是个名义,而且我刚才也说过了,日后无论他们谁获胜,都不可能真心的臣服我们大宋,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扶持其中弱的一个,从而增强他的影响力,让他们能打的更久一些,党项人死的越多,对咱们大宋就越有利!”李璋最后终于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听到李璋的回答,刘娥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不由得笑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只不过现在李成遇虽然被赶出了兴州,但李元昊也是损失惨重,谁强谁弱恐怕也不好说吧?”
  “李成遇就是个废物,明明在之前点尽了优势,但却被李元昊这个残废给赶出了兴州城,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册封他,免得他败的太快!”李璋当即脱口而出道,他对李成遇十分的不看好,甚至认定对方迟早都会死在李元昊手里。
  刘娥听到李璋的话也再次点了点头,李成遇之前占尽优势却还败给了李元昊,现在他手中全都是一些残兵败将,而且又失去了最富饶的兴州,哪怕军队数量比李元昊多一些,恐怕依然是处于弱势。
  想到这里,刘娥也终于有了决断,随后就让李璋退下,然后召集王钦若等人议事,其实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党项已经不再是一个威胁了,所以这件事也不算是特别重要,只要刘娥做出了决定,王钦若这些人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异议。
  李璋在离开垂拱殿的时候,脑子里也一直考虑着党项的事,对于李元昊重新振作起来这件事,他并不感到惊讶,毕竟对方好歹也是西夏的开国之君,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就倒下去的,这也是他并不看好李成遇的主要原因,现在就看他能在李元昊的手下撑多久了?
  几天之后,册封李成遇的圣旨就由使节送出了京城,估计这道圣旨到了党项后,肯定又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也是大国的好处,有时候不用刀兵,仅仅一些外交手段就能让境外的势力陷入到混乱之中,不过这些手段只是辅助,真正的保障还是大宋的实力。
  九月初,在病床上缠绵数月的刘美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