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大表哥-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没有,其实当初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时,表面上虽然大家都把兵权交出去了,但暗里依然有不少人不甘心,结果最后这些不甘心的人全都被太祖和太宗皇帝杀光了,剩下的都是老老实实认命的人了。”呼延守信说到这里也是双手一摊,做了一个十分无奈的表情道,本来这些话如果传出去,足以治他一个大不敬的罪,不过他却对李璋十分的信任。
  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苦笑一声,赵匡胤得位不正,所以从登基时就担心手下的大将学他,结果就是后来想尽办法打压武将,再加上唐末武人的蛮横,更让大宋对武将极为警惕,这也导致了现在的这种局面,任何人想要改变都只能是有心无力。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璋又恢复了每天照看土豆的日子,不过就在这天时,皇庄却忽然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


第一百八十二章 连中三元王参政
  “身体放松,腰挺直,双腿不要夹太紧……”李璋骑在马上,旁边的呼延守信则教着他骑马的注意要点,自从上次回京城时,李璋就决定要学会骑兵,刚好呼延守信这里也有马,而且他们家号称骑射传家,所以李璋就请对方教自己骑马。
  前世时骑马可是一种贵族运动,李璋这种底层出身的小百姓当然没有接触过,所以他活了两辈子,现在也是第一次骑马,这时也显得很紧张,特别是被呼延守信扶上马后,他也是身体紧绷,一动也不敢动。
  呼延守信给李璋挑了一匹最温驯的枣红马,哪怕李璋双腿夹的它很不舒服,但也没有乱跑,而是迈着小步在校场了走动起来,慢慢的李璋也放松下来,同时也尽量让自己跟着呼延守信的话去做,结果竟然真的有效,这让他也感受到骑马的乐趣。
  “我可以跑吗?”李璋慢慢的觉得自己已经适应了骑马,当下扭头对旁边的呼延守信问道,前世的古装片经常可以看到男主角策马狂奔的场景,李璋现在也想试一试。
  “别!千万别,你现在才刚学会,还是慢慢的让马慢走,等过两天完全适应了,再让马小跑也不迟!”呼延守信听到这里当即制止了李璋道,新手都是这样,刚上马就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学会了,但其实还差得远,如果马真的跑起来,李璋九成九会从马上掉下来。
  李璋也知道自己有些太心急了,当下嘿嘿一笑继续熟悉骑马的感觉,其实骑马和骑自行车一样,即要有技术,又要让身体适应这种感觉,所以李璋至少要花上几天慢慢的熟悉才行。
  不过李璋也不着急,反正他现在呆在皇庄里也没什么事,每天练习一下骑马刚好可以消磨一下时间,而呼延守信看到李璋学的不错,当下也夸奖了几句,随后就准备回军营忙他的事,毕竟他现在独领一军,事务也十分的繁忙。
  然而就在李璋兴致勃勃的在校场骑马时,忽然只见不远处的皇庄大门中有人走了进来,本来他并没在意,倒是呼延守信立刻带人上前,因为他负责皇庄的安全事宜,平时也严禁任何闲杂人等靠近这里。
  不过呼延守信上前之后,很快就十分恭敬的把进来的人引到李璋面前,而这时李璋才发现,来的这个人身穿官服,看品级还不低,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个人看着眼熟,想了片刻他才忽然想起来,当初赵恒交待遗嘱时,这个人好像就跟在丁谓和曹利用的身后。
  能在赵恒去世时召入宫中的人,肯定是朝堂上的重臣,李璋这时也不敢怠慢,当下就想下马,可是他人小腿短,之前上马还是被呼延守信扶着上去的,现在想下来却不容易,甚至他一只腿已经离开了马蹬,但却够不着地面,结果一时间整个人挂在马上,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进来的这个官员年纪并不是很大,反而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看到李璋挂在马上的样子时,他也不由得哈哈一笑,随后竟然亲自上前,扶着李璋下了马,这让李璋站稳之后也立刻感谢道:“多谢!”
  “李伴读不必客气,本官参知政事王曾,这次冒昧前来,还望李伴读不要怪罪才是啊!”只见中年官员这时再次一笑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看了对方一眼,王曾的名字他当然听说过,而且他还知道,对方还是日后扳倒丁谓的关键人物,虽然丁谓倒台主要还是与刘娥发生利益冲突,但光靠刘娥自己肯定不行,而王曾就是朝堂上那个配合刘娥的人。
  说起王曾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鼎鼎有名,科举中有个说法叫“连中三元”,也就是解元、会元、状元,其实就是乡试、会试、殿试皆是第一名,历史上真正能做到的也不过十几个人,而王曾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宋朝第二个连中三元的人。
  “拜见王参政!”李璋当即也向王曾行礼道,参知政事号称副相,也就是丁谓的副手,而王曾能在赵恒在位时坐到副相的位置,自然也不是易于之辈,据说王曾这个人即不像李迪那么方正,又不像丁谓那么奸滑,而且在他扳倒丁谓做了宰相后,政绩也相当出色,被称为一代贤相,连范仲淹对他都十分的推崇。
  “李伴读客气了,本官也是路过这里,听闻李伴读在此,所以就来探望一番,还望李伴读不要见怪!”只见王曾这时再次开口道,虽然双方身份相差极大,但王曾却对李璋表现的极为客气,已经两次赔礼了。
  “王参政客气了,其实我也只是出来散散心,不知王参政这是要去哪?”李璋这时也恢复了冷静,当下打了个哈哈道,不过他心中却是暗自警觉,王曾可不会无缘无故的跑来见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外戚,估计是他听到了一些消息,所以才跑来探一探自己的口风,当然他可能不知道土豆的事,但对刘娥派自己来皇庄肯定也是心存怀疑。
  王曾也是个人精,他本来觉得李璋年纪小,所以才想探一探他的口风,却没想到李璋这么精明,显然是很难打听到什么,这让他也有些失望,但表面上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反而再次一笑道:“其实我也是有公务在身,这次是去皇陵调查雷允恭的事。”
  王曾身材挺拔,长相也颇为俊美,哪怕已经人到中年,但却丝毫不减他的风度,反而更多了一股中年人的成熟,再加上他这个人又会说话,一般人很容易会对王曾产生好感。
  “原来如此,上次雷允恭被押送回京,在下也亲眼见到他的惨状,说起来我与他还是旧识,可惜却没想到他竟然做出这种蠢事。”李璋说到这里时,也是摇头苦笑了几声,似乎真的为雷允恭这个故人而感到可惜。
  按礼说王曾远道而来,李璋无论如何也要请对方进去坐一坐,但他站在那里说了这么多,却丝毫没有请对方进去的意思,旁边的呼延守信也几次向他使眼色,但李璋却当做没看到。
  王曾这时也有些郁闷,以他的身份,无论到了哪里都会被当成座上宾,可是偏偏眼前这个小小的李璋丝毫没有让他进去的意思,这让他想要进皇庄查看一番的心思也化成了泡影。
  说起来王曾虽然是路过这里,但也的是特意抽出时间进到皇庄,因为他听说一些消息,特别是李璋不但是赵祯的伴读,同时也极受刘娥的重视,可是却忽然被派到这个皇庄之中,谁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这就有些奇怪了,所以他想来看看,却没想到李璋人小鬼大,根本不请他进去。
  “咳,雷允恭也是自寻死路,皇陵位置哪里是轻易擅动的?”王曾这时还有些不甘心,当下干咳一声没话找话道。
  “王参政所言极是,本来我还担心朝廷中有人会在这件事上徇私枉法,不过今日见到王参政,我也就放心了!”李璋这时再次打了个哈哈道,反正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让王曾进去,如果对方不走的话,那大家就在门口站着吧。
  王曾也被李璋搞的没脾气了,而且他现在也看出来了,这个皇庄肯定有古怪,否则李璋不会这么死守着大门不请他进去,不过这么一直干站着也不是办法,而且他的脸皮也没厚到硬闯进去的地步,无奈之下王曾只得暂时放弃道:“本官还要去皇陵查案,就不在这里久留了,告辞!”
  “哎呀,本来想留王参政吃饭的,只是我暂时寄住在这里,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实在不好意思了,我请参政您出门!”李璋听到王曾告辞,这时才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道,然后亲自上前恭送对方出门。
  王曾也被李璋搞的哭笑不得,当下只得转身离开,李璋也送他出了大门,然后亲眼看着对方上了马车,而等到王曾离开后,呼延守信却一脸不解地问道:“李璋,王参政可是朝中重臣,别人想巴结都巴结不上,你怎么不请他进去喝杯茶再走?”
  “守信兄你不懂,如果我让他进来才会带来麻烦,另外你也要小心一些,日后无论谁想进来,都必须经过我的同意,咱们这座皇庄里可是有大秘密!”李璋这时却是十分严肃的对呼延守信道。
  呼延守信看到李璋的表情也是心中一凛,其实他知道李璋来皇庄后只种了一些东西,但他却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更不知道土豆的意义,不过现在听到李璋这么说,再加上李璋连王曾都不让进门,这让呼延守信也终于意识到,恐怕李璋种的那些东西真是天大的秘密,而自己要是能配合好李璋,日后的升迁也不在话下!
  看到呼延守信已经意识到了土豆的重要性,李璋也没再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对方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有时候根本不必把话说的太透。
  另外刘娥竟然派王曾前来调查雷允恭的事,而不是丁谓的心腹,这说明雷允恭这次也是必死无疑,只是不知道王曾会不会借助这个机会,把雷允恭这把火烧到丁谓身上?


第一百八十三章 铁匠
  “驾~驾~”李璋骑着马在路上小跑起来,虽然刚刚学会骑马没多久,但他的领悟力不错,现在已经可以让马匹小跑,有时也可以让马匹狂奔一段时间,不过必须在平地上,如果道路不好的话,他也有摔下来的可能。
  今天天气不错,马上就要到初夏时分了,道路两侧也开满了野花,其实在大宋生活虽然有许多的不便,但是在适应了之后,也感觉挺不错的,空气清新、生活节奏又慢,李璋也慢慢的喜欢上这种生活,如果真让他再回去的话,恐怕还真有些不适应。
  李璋放任着自己的枣红马小跑,结果不知不觉竟然来到了皇陵附近,远处就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因为雷允恭的事导致皇陵的进度减慢,这段时间皇陵的官员也是加班加点的想要把时间补上来,数万民夫被分成三班,日夜不休的干活,按照规矩,今年九月份赵恒肯定要下葬,到时皇陵必须修建完毕。
  再往前就过了呼延守信的巡逻区域了,哪怕是他也不能轻易靠近,所以李璋这时也勒住了马,站在路边也远远的打量着远处的皇陵,说起来后世他的老家离这里也不算太远,但却从来不知道这里竟然还有一座皇陵。
  看着远处如同蚂蚁一般修建皇陵的民夫,李璋忽然叹了口气,恐怕也只有在皇权时代才能看到这种景象,随着朝廷的一声令下,数万民夫就被调集到这里开始修建皇陵,据说是可以抵劳役,因为按照律法,普通百姓每年都需要服劳役,也就是免费帮朝廷干活,一般按天数算,主要是挖河修路之数的,当然如果遇到打仗还要帮忙运输粮草甚至是守城,修皇陵也算是劳役的一种。
  站在远处看了一会皇陵,李璋调转马车也准备要回去,却没想到忽然只听后面传来马匹的声音,当他扭过头时,却发现一队人马从皇陵那边走来,中间则是一辆马车,李璋感觉这辆马车有些眼熟,随后猛然想起来,这不就是前几天他见过的王曾的马车吗?
  看到是王曾的马车,李璋也暗叫糟糕,没想到出来一趟竟然遇到了他,当下他就想躲到一边去,却没想到马车中的王曾刚好看到了他,立刻也高声叫道:“没想到又见到李伴读了,看来咱们真是有缘啊!”
  李璋这时也不好再躲,当下也在马上抱拳行礼道:“在下出来遛马,没想到又遇到王参政了,不过王参政这是要回京城吗?”
  “不错,雷允恭的案子已经调查清楚了,他不但擅自改动皇陵的位置,而且还贪污了黄金三千多两,白银四千多两,甚至连先皇用来陪葬的一条犀带,也被他给私藏了!”马车中的王曾这时也点了点头道,短短几天时间他就能把雷允恭贪污的细节查的这么清楚,也足以代表了他的能力。
  “真是该死,连先皇陪葬的用品都敢贪污,简直罪无可恕!”李璋虽然早就知道雷允恭死定了,但是当听到他贪污的这些东西时,还是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连陪葬的用品都敢贪,他的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是啊,我也没想到雷允恭如此胆大包天,甚至连民夫的伙食费用他都克扣了不少,为此不少民夫都吃不饱饭,这次回去我也一定会如实禀报给太后!”王曾说到这里时,脸上也露出恼火的神色,他是个外圆内方的人,虽然不像李迪那么嫉恶如仇,但也有自己的原则。
  “雷允恭这种人的确是该死之极,在下也恭送王参政回京,希望早日将雷允恭明正法典!”李璋当下再次行礼道,既然雷允恭已经死定了,他也不想再和王曾这么耽误时间了,主要是他感觉王曾这个人很难对付,上次他拒绝了对方进入皇庄,但恐怕对方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
  王曾也听出了李璋话中的意思,不过他并没有立刻离开,反而再次呵呵一笑道:“李伴读,以你的年纪,应该还没有婚配吧?”
  “呃?”李璋听到王曾的话也是再次一愣,随后就暗叫不妙,不过他也不好在这种事上撒谎,无奈只能点头道,“不错,不知王参政问这个做什么?”
  “哈哈~那倒是巧了,我看李伴读你聪明稳重,刚巧我有一女和你年貌相当,本官想要招你为婿,不知你可愿意?”王曾这时看着李璋再次一笑道,他是真的对李璋很看好,不但是李璋和刘娥、赵祯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这个少年远比同龄人要聪明稳重,日后肯定是前途无量,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也算是有一个好归宿。
  “这个……”李璋就知道王曾要给自己做媒,当下沉吟了片刻这才回答道,“婚姻大事我也不敢做主,还是要回去和父亲商量一下!”
  李用和这个当爹的虽然不称职,但有时候也能拿出来当成挡箭牌,说起来对于提亲这种事,李璋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当初刘美就想尽办法想把女儿嫁给自己,当然李璋没同意,不过听说刘美还没有放弃,几次去求见刘娥想把这门亲事定下来,但刘娥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这件事就这么拖下来了,却没想到现在王曾又相中了自己。
  “李伴读说的不错,倒是我有些唐突了!”王曾这时也听出李璋话中似乎有不愿意,当下也没有强迫,然后和李璋又聊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开,李璋也站在路边相送。
  等到王曾离开后,李璋这才松了口气,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王曾会逼着自己结亲,要知道王曾能走的现在的地步,除了他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外,最重要的是王曾的老丈人就是曾经的大宋名相李沆,李沆号称“圣相”,而他的三女儿就嫁给了王曾,也正是在李沆的照拂下,王曾才能年纪轻轻就做到副宰相的位置上。
  王曾他自己就是联姻的受益者,所以李璋才担心王曾万一再逼着自己和他家联姻,要知道王曾的权势可比刘美强多了,而且王曾的能力也不是刘美可比,如果被这种人盯上的话,李璋恐怕也会寝食难安。
  几天之后,东京城那边有消息传来,雷允恭各项罪名证据确凿,被拉到赵恒的陵前乱棍打死,说起来雷允恭是太监,也就是皇帝的家奴,所以犯了罪也是由皇家处置,而不是像普通官员那样,需要经过三司的审理然后再判刑。
  雷允恭死了,但牵扯到他案子中的其它人却还在审理之中,金山那边还没有判下来,不过刘娥已经说了,一个流放之刑肯定是跑不了了,现在就看要流放到哪了,流放山西和流放广西可完全不一样,山西好歹属于北方,离京城也不是太远,但广西就完了,这个时代的广西还是一片穷山恶水,去了那里还不如被一刀砍了痛快。
  这天一早,李璋继续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就去了前面的军营,然后骑上枣红马去遛圈却没想到来到营房才发现,呼延守信竟然带着一帮人堵着皇庄的大门,大门外似乎还有一帮人在吵吵,也不知道在吵些什么?
  “怎么回事?”李璋当下也急忙走上前问道,当他挤开人群来到呼延守信旁边时,才发现外面竟然是一个官员带队,后面还跟着一帮短衣打扮的汉子,一个个都是脸色黝黑头发焦黄,身后的牛车上也装满了炉子和各种工具,看起来像是铁匠。
  “李璋你来的正好,这个三司的刘判官非要把这些铁匠安置在咱们皇庄之中,我不同意,结果他们就不走,所以才发生了冲突。”呼延守信当下气呼呼的开口解释道,自从上次李璋提醒过他后,他知道李璋种的那些东西极其重要,所以平时对皇庄的看守也更加严格,自然也不会轻易的放人进来。
  “你一个小小的营指挥使,凭什么不同意,这些铁匠可都是为了修皇陵而来,只是皇陵那边实在安置不下,所以才只能安置在你们这里。”这时只见对面为首的那个刘判官也气呼呼的大叫道。
  三司是户部、度支、盐铁的统称,权力也是极大,而且他们管着财权,所以三司的官员在外也极受别人的巴结,这次仅仅只是安置一批工匠,却没想到呼延守信这个小小的将官竟然敢拒绝,这让他也十分的恼火。
  “我说不行就不行,有本事你去朝廷告我去!”呼延守信这时也被对方的态度惹怒了,当下再次气呼呼的道,守卫皇庄的命令是刘娥亲自下的,所以哪怕闹到朝堂上,也是他有理。
  “你……你好大的胆子,若是因此耽误了皇陵的修建,看你有几个脑袋砍!”对面的刘判官这时也怒火万丈的道,他也是没办法,这里离皇陵近,又在去京城的路上,各种原料运输都方便,所以他才会看中这里。
  李璋这时却看着刘判官身后的铁匠沉默不语,其实留下这批铁匠也不是不行,因为他早就有个想法,不知道大宋的铁匠是否能实现?


第一百八十四章 流放庆州
  “大家都消消气,刘判官你想把铁匠安置在这里也可以,不过我们皇庄有其它的事,不能安置太多,如果只有你身后这些人的话,倒是可以安置一下!”李璋这时终于开口劝架道。
  “你是……”刘判官看到李璋这么一个少年人出面,听口气似乎比呼延守信的地位还要高,这让他也不由得有些疑惑。
  “在下是陛下身边的伴读李璋,这个皇庄现在由我来管。”李璋当下笑着介绍了一下自己道。
  听到李璋竟然是赵祯的伴读,这让刘判官也是吓了一跳,虽然伴读没有品级,却是皇帝身边的人,而且能做皇帝伴读的人肯定是深受皇家信任,这种人可不是他能得罪的,因此他这时也立刻十分客气的道:“原来是李伴读,本官刚才失礼了!”
  “刘判官不必客气了,你们一共只有这么多人吗,如果安置在这里有没有什么要求?”李璋再次一笑道。
  “这次安置的工匠一共三百二十一人,全都在我身后了,以后肯定会经常运来一些木炭、铁料来,打造一些皇陵需要的用具,所以我们需要一块地方建造一个作坊,吃饭的问题不用你们管,只需要提供平时的用水就行了。”刘判官当即介绍道,对李璋他也不敢提太多的要求。
  “没问题,皇庄里都是农田,不方便安置太多的人,不过皇城西边就是一片荒地,足够你们修建作坊了,至于用水我也可以组织人给你们送去。”李璋听到这里当即点头道,无非就是一块地方和必须的用水而已,对庄子也没什么负担。
  “那可太好了,谢谢李伴读了!”刘判官看到李璋答应,虽然不是在皇庄内,但也差不多,而且只要有水就行,毕竟打造铁器也需要大量的水。
  看到李璋答应安排这些铁匠,呼延守信也没有再说什么,当下李璋亲自带着刘判官来到旁边的荒地,其实这片荒地就在皇庄的大门旁边,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和草丛,那些工匠来了之后,也立刻找来工具清理地方,李璋也让呼延守信叫人来帮忙,更让那位刘判官对李璋十分的感激。
  建作坊的材料都在后面的牛车上,不一会的功夫,打铁用的工棚就搭建起来了,车上的炉子、风箱等工具也卸下来搬进棚子,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李璋也让人送来饮水和蔬菜,粮食是他们自带的,大锅架起来烧水做饭,李璋这才带着呼延守信等人告辞离开,刘判官本来想留李璋吃饭的,但他们这里实在太简陋了,也担心李璋吃不惯,所以最后也亲自送李璋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璋只要没事,就会来旁边的铁匠作坊转一转,偶尔也会送点菜肉之类的,更让刘判官对他好感倍增,作坊里的铁匠也都认得他这个大方的少年,每次来作坊时,不少人也都争着打招呼。
  随着慢慢的混熟了,李璋也从刘判官那里打听到更多的消息,这些铁匠主要是负责皇陵需要的各种金属器具的打造,而且据刘判官说,以后皇陵若是修建完毕,这支铁匠也会抽出一半的人手留下来,因为皇陵的维护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各方面的工匠也都会留下一些。
  不过也就在这时,京城那边再次传来消息,金山的判决也终于下来了,流放的地点在北方不在南方,这让他也是松了口气,不过就算是在北方,也不是什么好地方,而是在北方的庆州,那里正是与党项人交界的地方,虽然党项名义上依附大宋,但实际上依然时有冲突,庆州那边也颇不太平。
  当李璋赶回家中时,金夫人和金小妹母女二人也立刻向他道谢,虽然金山依然流放,但至少保住了一条命,而且只要金山在庆州熬过五年就可以回来了。
  “金山什么时候离开京城?”李璋客气了几句后,立刻开口询问道。
  “判书上说要即刻离京,估计明天一早就走,我和小妹也打算明天一早去城门处守着,顺便准备点吃食给我儿送行。”金夫人当即回答道,金山的判决下来后会通知家属,而且吕武也时常帮忙打听些消息。
  “今天还有时间,我去打听一下确切的消息,明早咱们一起为金山送行!”李璋当即站起身道,他也没想到时间这么赶,如果自己晚来一天,恐怕就没办法为金山送行了。
  当下李璋也没找吕武,而是自己去了开封府大牢,找到上次那位狱丞,花了点钱很容易就打听到金山明天离京的确切时间,然后他立刻回家准备了一些银钱,主要是贿赂一下押送的衙役,让他们不要在路上为难金山,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这样,那些衙役本来收入就低,如果没有点外快的话,早就被饿死了。
  第二天一早,李璋就带着金氏母女一起离开了家中,然后沿着踊路街一直出了梁门,梁门也就是东京城的西城门,李璋每次去皇庄时,也都要经过这里,另外向北边流放的犯人一般也会从这里出城,然后转道向北。
  东京城承平日久,哪怕是城门外也十分的热闹,事实上这里每天进出的人那么多,所以也吸引了不少商贩前来做生意,光是供人歇脚的茶棚就有十几座,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酒肆,虽然档次不高,但胜在来往的行人多,所以生意也相当不错。
  李璋在一座比较大的酒肆中定了两桌酒菜,等了不一会的功夫,就见城门中走出一队囚犯,前后各有两个衙役押送,金山胖大的身材在囚犯中也十分显眼,李璋也亲自上前拦住对方说明来意,并且还给衙役们准备了一桌酒席,希望他们稍候片刻。
  其实不光李璋自己送行,其它的犯人也有人前来送行,只不过没有像李璋这么豪气,不但塞钱而且还订了最好的酒席,所以几个衙役也十分高兴,收了钱解开了金山的绳子,然后就进到里面喝酒,至于其它的犯人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一个个只能在外面干等着,不过李璋担心其它的犯人在路上欺负金山,所以也让酒肆准备了些吃食送给那些犯人,然后这才带着金山进到里面见金夫人。
  “娘!”金山进到里面看到金夫人时,也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眼泪也一下子涌了起来。
  “我儿受苦了!”金夫人看到金山也扑上前一把抱住他,虽说才短短几天时间,但金山的确瘦了许多,毕竟李璋再怎么让人照顾金山,牢房里的饭菜还是不能和外面比,再加上金山恐怕也没吃饭的心情,所以整个人看起来瘦了几圈,脸上的肉都松了。
  金小妹这时也扑上来,一家三口也是抱头痛哭,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在李璋的劝解下止住哭声,然后李璋让人把酒菜送上来,他陪着金山一家边吃边聊,而金夫人这时也将准备的东西拿出来,除了一些衣服干粮外,还有一些钱财,不过并不多,并不是李璋小气,而是金山是犯人,带着太多的钱上路,只会引来祸端,所以还不如等他到了地方后,再派人给他多送点钱打点。
  不过表面上钱虽然不多,但实际上在金夫人送给金山的衣服里,有几件衣服也被缝上了几片金叶子,其实就是金子砸成薄片,如果不仔细搜查也找不出来,这是给金山的救命钱,毕竟谁也不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留点钱说不定能在关键时候保命。
  金夫人拉着金山的说一直叮嘱个不停,无非就是让他在路上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之类的,金小妹则一直给金山碗里夹菜,等到半个时辰后,那几个衙役也吃完了,金山也胡乱吃了一些,然后就要起身上路。
  “李璋,我娘和小妹就托付给你了!”走的时候,金山再次向李璋拱手抱拳道。
  “放心吧,这边万事有我,绝对不会让小妹她们受委屈的!”李璋这时颇为伤感的道,金山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
  金山也对李璋极为信任,当下点了点头,随后又叮嘱了金小妹要好好照顾母亲,然后这才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开,衙役们也将绳子再次绑在他的手上。
  说起来押送犯人可不像电视上那样戴着脚镣、木枷,这些东西要是戴在身上,恐怕走不了多远就能把犯人累死,所以一般的犯人都只用绳子栓着就行了,犯人如果中途逃逸也是死罪一条,就算不被抓住,日后也只能隐姓埋名过一辈子。
  送走了金山后,李璋在家里多呆了一天,主要是陪金夫人母女聊聊天,免得她们太过伤心,万幸的是金夫人倒是很看得开,倒是金小妹一直哭个不停,甚至还吵着想要去庆州陪金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