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表哥-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您说!”豁子这时也坐直身子道。
只见李璋这时吸了口气,随后这才郑重的道:“之前你在外面胡闹也就算了,毕竟你没有成亲,胡闹一些也没什么,但等到成亲之后,你就是有家的人了,以后还会有自己的儿女,你也要为儿女们树立一个榜样,所以绝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胡闹了!”
“大哥放心,我懂得轻重,如果成亲后真有喜欢的女子,大不了直接纳做妾室,绝不会在外面胡来的!”豁子这时笑嘻嘻的道。
李璋听到豁子的话再次一愣,他可不是让豁子纳妾,不过仔细想一想,豁子就是个好色之徒,让他一辈子守着一个女人简直不可能,这是男人的本性,毕竟这个年头只要有权有钱,男人几乎没有不纳妾的,所以豁子的想法也很正常。
聊完了豁子的婚事后,李璋又询问了一下钱行的事,豁子和丑娘这段时间也十分努力的向外扩张,钱倒是不缺,但却缺人,哪怕钱行开设了专门的学校,但依然跟不上钱行的扩张速度,所以今年豁子将学校再次扩招,希望可以在未来几年内多培养出一些有用的人才。
李璋也将辽国出现钱钞的事告诉了豁子,虽然钱钞在辽国只流通于上层,但这却是一个好兆头,钱行可以考虑到宋辽边界开设一家钱行,接受一些来自辽国的生意,至于到辽国开设分行这件事,李璋觉得还是太早了,特别是现在辽国的政局不稳,日后上位的耶律宗真对大宋也不好友好,所以到那里开设钱行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结束了与豁子的聊天后,李璋又回到内宅陪青织一起吃过早饭,使团还在路上,估计今天也到不了,所以李璋现在有一天的时间休息,明天如果使团回来,到时他肯定需要处理一下使团的收尾事宜。
当下李璋在家中陪了青织一上午,等到下午的时候,李璋决定进宫一趟,一方面探望一下赵祯,与他聊一聊最近朝堂上的这些事,最重要的就是刘娥的身体情况,顺便也能知道一下赵祯对这件事的看法。
于是李璋让人备好马车,顶着中午的骄阳来到景福殿,这里依然没什么变化,宫中的人也都认得李璋,看到他纷纷行礼,李璋也笑呵呵的回应,只是当他快要来到赵祯的寝宫时,却只见前面的甬道上有一辆车撵迎面而来,而当看到车上的女子时,李璋的脸上也是一僵。
第四百二十三章 让我去摘星星吧!
“表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车撵上的女子迈着轻快的步子下车,面带笑容的来到李璋面前问道,这个女子正是一年多不见的妙元。
女大十八变,自从李璋在囚禁时,妙元带着青织并见证了他们的婚礼后,李璋就再也没有见过她,这么长时间不见,妙元也彻底的长成一个大姑娘了。
“昨天刚回来,妙元你这是要去哪?”李璋这时也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道,他其实不太愿意见妙元,毕竟他又不傻,自从经历过那次同生共死的事情后,他和妙元的感情就变得有点复杂,特别是现在他和青织已经成婚了,现在连孩子都快有了,这也让李璋更加不愿意见妙元。
就在李璋的话音刚落,却只见妙元忽然上前一步,这让两人几乎贴在一起,李璋也吓了一跳,刚想往后退,却没想到被妙元一把拉住他道:“表哥别动,让我比一比!”
妙元说着伸手在自己的头顶比了一下,结果刚好到李璋的下巴处,这让她也是得意的一笑道:“我就知道又长高了,下次我看狸儿还怎么笑话我!”
闻着妙元身上散发出的少女清香,李璋也感觉十分不自在,好不容易等到妙元比完,这才后退一步笑道:“妙元你的确长高了,我记得狸儿也就只到我的下巴处,你们两个差不多一样高了。”
“嘻嘻,上次在上元节时我就发现了,但我比她还差一点,这半年我又长高了一些,肯定不比她差了!”妙元这时再次得意的一笑道,她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所以个子一直有些娇小,特别是狸儿经常拿这件事笑她,这让她也十分不服气。
“咦,你和狸儿不是一直不对付吗,怎么上元节在一起玩?”李璋听到妙元的话也不由得露出吃惊的表情问道。
“是啊,不过今年表哥你不在家,表姐又怀着身孕,所以上元节那天我就偷偷跑出去找表姐玩了,结果狸儿也非要跟着,而且还和我比个子,简直气死我了!”提到狸儿,妙元当下也是气呼呼的跺着小脚道,看来她对狸儿的怨念还真是不小。
“你的胆子还真大,竟然敢跑出宫去,难道就不怕被太后抓住怪罪?”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妙元不但个子在长,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当然这也是好事,如果不是上次她冒险带着青织去见自己,恐怕他和青织之间也要遭受许多的波折。
“没事,大不了被关几天禁闭,反正又不是没被关过!”妙元十分不在乎的道。
李璋听到妙元的话也是一愣,因为他想到当初妙元帮过他和青织成婚后,就被刘娥下令关了一个月的禁闭,最后还是赵祯帮忙求情,这才提前放了出来,不过妙元似乎对这件事并不在乎。
“妙元,当初我和青织的事谢谢你了!”李璋想起自己还没有正式向妙元道过谢,当下也正色道。
妙元听到李璋的话也是一愣,随后这才反应过来,当下急忙摆手道:“表哥你不要这么客气,当初的事本来就是我该做的,而且表姐也已经谢过我了,你不必再单独谢我!”
“这不一样,如果不是你,我和青织也不会那么快走到一起,而且被囚禁的那一年里,如果不是青织陪着我,恐怕我也支撑不下去,所以我一定要谢谢你!”李璋当下再次郑重的道。
听到李璋的这些话,妙元却是露出一个有些复杂的笑容,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开口道:“好吧,既然表哥一定要谢我,那我就接受了,不过表哥你光嘴上说谢我可不行,我想让你帮我一个小忙!”
“没问题,有什么事情你尽管开口,哪怕你要天上的星星,我也帮你摘下来!”李璋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嘻嘻,那我要是真的要天上的星星,表哥你真的能摘下来?”妙元听到李璋的保证却忽然调皮的一笑道。
“当然,你要是真要星星的话,我现在就给你去摘!”李璋当即也是毫不退缩的道,流星也是星星,陨石这东西虽然不常见,但还是有不少的,李璋如果真要找的话,倒也不难找到。
妙元不知道李璋说的是真是假,不过她并没有真的让李璋去摘星星,而是再次一笑道:“算了,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对星星可没什么兴趣,不过我倒是让表哥帮我个小忙!”
“什么小忙?”李璋当即追问道。
“很简单,表哥你帮我和大哥说说,让他不要天天劝我嫁人,我真的不想嫁人!”妙元这时认真的盯着李璋道,如果说以前她还曾经有过嫁人的幻想,但现在她却真的不想嫁人了。
“呃?”李璋听到妙元的话也是一愣,随后就苦着脸道,“这哪是什么小忙?你还是让我去摘星星吧!”
李璋之前曾经听赵祯说过妙元不想嫁人的事,当时他也很苦恼,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妙元的确是一生都没有嫁人,而是做了一辈子女道士,却没想到她现在竟然旧事重提,而且还要让自己帮忙说服赵祯,这件事可比摘星星难多了。
“表哥你要是不愿意帮忙就算了,我也不逼你,不过我真的不想嫁人,更不想生孩子,所以无论表哥你帮不帮忙,我都不会改变主意!”妙元这时却是横了李璋一眼道,不过她也并没有生气,因为她就知道李璋不会轻易同意,不过她这时也在向李璋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李璋这时再次苦笑一声,想要劝妙元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
“好了,表哥你是来找大哥的,我就不耽误你了,有空了我去你府上玩!”妙元说完向李璋摆了摆手,然后上了车撵离开了,留下李璋独自一人站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转身去了赵祯的寝宫。
“表哥怎么这么久才来,我的茶都煮老了。”赵祯早就得到了消息,看到李璋进来也立刻站起来迎接道,刚才他听到李璋来看自己,立刻亲手烹茶等候,却没想到李璋过了这么久才来。
“刚才遇到了妙元,她说让我帮她一个小忙。”李璋这时揉着额头无奈的道,本来他见到赵祯应该有很多话要说,可是现在却全被妙元打乱了。
“这丫头是不是又说她不想嫁人的事?”赵祯不愧是做哥哥的,一下子就猜到了妙元的想法,只是他这时也是一脸无奈的表情。
“嗯,这都这么长时间了,你还没能说服她?”李璋这时也十分随意的坐到赵祯的面前,然后端起茶品了一口,这么长时间不见,赵祯的茶艺倒是长进了不少。
“怎么说服?”赵祯这时再次无奈的一摊手道,“我都不知道说了她多少次了,能用的办法都用了,可是她就是不肯嫁人,大娘娘曾经想给她招驸马,结果她就绝食,现在连大娘娘都拿她没有办法了。”
“杜贵妃的性格挺温和的,妙元的性格这是像谁呢?”李璋这时也再次苦恼的道,杜贵妃是个温柔的妇人,赵恒虽然做了不少错事,但性格其实也挺不错,赵祯这个烂好人就更不要说了,唯独妙元在他们家却是个异类。
“还能像谁,难道表哥你没发现妙元的性格越来越像大娘娘了吗?”赵祯这时叹了口气道,都说长兄如父,遇到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妹妹,他也是头疼无比。
李璋听到赵祯的话也不禁赞同的点了点头,说起来还真是,妙元以前也是挺可爱的小姑娘,娇怯怯的见人就害羞,但现在却是越来越胆大了,甚至还有些执拗,的确是和刘娥的性格有些像。
“对了,表哥你这次去辽国的收获怎么样,听说辽皇已经去世了,新皇登基,而这个新皇帝才十四岁,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赵祯这时忽然转移话题道,不是他不愿意再聊妙元的事,而是他真的拿妙元没办法了,现在只能寄望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妙元会慢慢的改变想法,反正公主也不愁嫁人。
“这次去辽国的收获很大,除了见到辽国皇室外,最重要的还是看到一些辽国内部的情况,我来详细给你讲一讲……”
当下李璋把自己这次出使辽国的所见所闻都讲了一遍,赵祯也是听的津津有味,特别是对于辽国内部的矛盾,以及皇室内部的争斗十分感兴趣,时不时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李璋也一一帮他做了解答,毕竟作为皇帝,他对辽国如果一点也不了解可不行。
对于辽国即将发生的内斗,赵祯也同样十分高兴,而当李璋提到可以趁机收复燕云时,他更是十分心动,但可惜他现在手中无权,也只能和李璋在纸上谈兵过一过嘴瘾。
“对了,这次我回来听说太后大病了一场,而且还挺严重的……”
就在李璋刚想询问一下刘娥生病的事,可是话才说到一半,却忽然只见有内侍快步进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定王求见!”
第四百二十四章 八大王
“定王?”李璋听到要求见赵祯的人时,当下也不由得露出疑惑的表情,因为他感觉到这个定王有些耳熟,但却又想不起对方的名字,大宋异姓不封王,所以这个定王肯定是皇亲国戚,但赵祯是个独苗,肯定不是他的兄弟,唯一的可能就是他的上一辈,也就是赵恒的兄弟了。
“八皇叔来了,快快请进!”赵祯这时立刻开口道,脸上也露出高兴的神色。
李璋听到赵祯对定王的称呼也立刻想了起来,所谓定王,其实就是赵恒的八弟赵元俨,太宗时期封为周王,赵祯登基后改为定王,因为他排行第八,事母至孝,再加上长的极为威严,所以在民间也极有声望,朝野内外都称他为“八大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八大王与杨家将中的那个八王可不是一个人,这点千万不要搞混了。
“表哥,八皇叔为人不错,无论朝堂还是民间对他的评价都很高,等下我介绍你们认识!”赵祯这时兴奋的对李璋道,看样子他和赵元俨的感情也相当不错。
“定王殿下最近经常来找陛下吗?”李璋这时端起茶再次品了一口,然后似乎颇为随意的问了一句。
“是啊,说起来八皇叔也不容易,自从父皇去世后,他担心大娘娘为难他,所以他就对外说自己有狂病,平时就在家中闭门读书,但他对大娘娘并没有心生怨恨,反而在前段时间大娘娘生病时,他还亲自进宫探望。”赵祯当下再次介绍道。
其实赵元俨虽然是赵祯的叔叔,但两人以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交集,不过在刘娥生病之后,赵元俨却忽然开始出门了,而且还经常进宫,结果一来二去,他就与赵祯混熟了,说起来赵元俨喜欢读书,而且又多才多艺,特别是书画极为精通,这也让赵祯对他极为佩服。
李璋听到赵祯的话却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不过他却比任何人都清楚,赵元俨本来与赵祯并没有什么交往,但这时却忽然跳了出来,肯定是有所图谋,而且身为皇子,他又没有什么拿出手的政绩,但却偏偏在民间和朝堂上都拥有极好的声望,这可就有些不正常了。
不一会的功夫,就见内侍引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迈步走了进来,这个人就是赵元俨,只见对方身材高大,相貌也极为威严,特别是眉间有一颗大痣,看起来像是长三只眼睛一亮,眼睛一瞪甚至能让小儿止啼。
“下官李璋拜见定王殿下!”李璋这时站起来主动行礼道,毕竟对方是皇叔,地位可比他高多了,哪怕是赵祯这时也站起来迎接。
赵元俨虽然长的威严,但是在看到李璋时却露出一个热情的笑容道:“刚才就听说名满天下的李都尉在这里,可惜之前一直无缘得见,今日一见果然是年少英才啊!”
“八皇叔说的不错,表哥可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华的人,不过他有一样肯定不如皇叔,那就是字肯定不如皇叔写的好!”赵祯这时也大笑一声道,李璋的字一向写的很丑,这点他可是从小就取笑李璋,当然他不知道李璋在被软禁的那一年里,书法也已经大有长进,已经算是登堂入室了,当然与赵元俨这种书法大家相比还是差上许多。
“定王书画双绝,我早有耳闻,陛下你拿我的字与定王相比,简直就是在欺负我。”李璋这时也毫不介意的大笑道,他和赵祯实在太熟了,平时开开玩笑什么的也正常。
不过赵元俨看到赵祯和李璋相处时的轻松,却是露出了几分惊讶的神色,因为赵祯不是普通人,他是皇帝,天下之主,哪怕现在手中无权,但绝大部分人在见到他时依然是战战兢兢的,就算是他这个皇叔在赵祯面前说话时也要加上几分小心,但他却能感觉到李璋在赵祯面前却是极为放松,就像是关系极好的朋友在聊天一般。
当下赵祯请赵元俨坐下,三人边品茶边聊天,赵元俨的确是博学多才,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知,而且也十分会聊天,别说是赵祯了,哪怕李璋也感觉与对方聊得十分愉快。
另外赵元俨也问了一些关于李璋出使辽国的事,李璋只得再讲了一遍,但却在有些地方保留了一些,毕竟赵元俨不是赵祯,有些事情还是不方便让他知道。
“对了,李都尉刚回来,应该还没有去探望过太后吧?”这时赵元俨忽然把话题转移到了刘娥身上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凛,别看他和赵元俨好像相谈甚欢,但其实从头到尾他都带着几分防备,因为这个赵元俨身为皇叔,以前装疯卖傻的呆在府里也就罢了,可偏偏在刘娥生病时跳了出来,而且还在赵祯面前如此活跃,如果说他没有野心的话,恐怕任何人都不会相信。
“暂时还没有,我今天来也是想向陛下打听一下太后的情况。”李璋虽然心中戒备,但表面上依然微笑着回答道。
“那你得去探望一下太后,前段时间太后病情凶猛,为此太后还封锁了消息,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得到消息,然后立刻进宫探望,只是当时太后却已经陷入昏迷,后来虽然病情好转,但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赵元俨这时露出一副凝重的表情道,但李璋总感觉他的眼睛深处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神色。
相比赵元俨,旁边的赵祯却是神色复杂,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表哥你有时间就去探望一下大娘娘,这次大病之后,大娘娘一下子老了许多,连走路都需要人扶着,而且也更加念旧了,经常提起一些当年的人和事,如果她看到你去探望她,肯定会十分高兴的。”
赵祯对刘娥的感情同样十分复杂,一方面他认为刘娥是自己的母亲,而且他在感情上也极为依赖刘娥,另一方面他都已经成年了,但刘娥却迟迟不肯让他亲政,如果说他心中没有一点想法的话,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会相信。
第四百二十五章 分歧
赵元俨在赵祯这里呆了小半天,直到夕阳西下这才离开,李璋故意多留了一会,主要是他不想和赵元俨走的太近,这种人野心太大,又太过精明,和他走的太近迟早都要倒霉。
“表哥,你觉得八皇叔怎么样?”不过就在这时,却见赵祯十分兴奋的向李璋询问道,他身边的朋友太少,算来算去也只有李璋一个,赵元俨虽然是他叔叔,但他却感觉与对方聊得十分投机,志趣也差不多,所以他也很高兴身边能多一个说话的人。
李璋听赵祯的询问却露出犹豫的表情,因为他不知道该说实话还是假话,如果说实话,肯定会败坏赵祯的兴致,让他空欢喜一场,如果说假话,又会让赵祯被人蒙蔽,更何况赵元俨这个人野心勃勃,若是真让他蒙蔽了赵祯,说不定日后会酿成大祸。
“怎么了,表哥你难道觉得八皇叔不好,可是我刚才看你和皇叔聊的挺开心的?”赵祯作为最熟悉李璋的人,当看到他脸上的神情时也立刻猜到了什么,当下也皱起眉头问道。
看到赵祯已经看出了自己的犹豫,李璋也决定不再隐瞒,当下直接开口道:“定王博学多才,的确是个聊天的好对象,如果不涉及到其它的话,我倒是希望可以和他做朋友,但我觉得陛下你最好不要和他走的太近。”
“为何?”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把眉头皱的更紧了,毕竟他好不容易新交了一个朋友,这份喜悦他也很想与李璋分享,可是没想到李璋却劝他不要和定王走太近,这不亚于给他当头倒了一盆冷水。
“定王身为皇嗣,越是在权力交替之时,就越要避嫌,可是陛下可以想一想定王的所作所为,每次皇权交替之时,他都异常的活跃,难道这都是巧合吗?”李璋本不想在背后说人坏话,但为了点醒赵祯,他也只能这么做了。
赵元俨这个人可不简单,当初赵光义在世时,小小年纪的他就起了争位之心,甚至他差点就要成功了,晚年的赵光义对他极为宠爱,甚至特令让他住在皇宫不用搬出去,可惜赵光义死的太早了,当时赵元俨还没有成年,所以最后皇位还是落到成年的赵恒手中。
赵恒登基后,对赵元俨这个弟弟表面宽容,但其实却十分的防备,赵元俨刚一成年就被他赶出了皇宫,而且赵恒还特意在他的王府边安排了一支禁军,另外其它亲王的属官一般都是由中书省草拟,皇帝一般不会过问,但赵元俨王府的属官却全都是由赵恒钦定的。
而在赵祯去世时,赵元俨同样十分活跃,甚至一度住到了皇宫里,这些李璋都还记得。这次刘娥生病,本来在家里装疯的赵元俨竟然再次跳了出来,光是这些就足以让人怀疑他的用心。
对不过赵祯听完李璋的这些话却再次皱起眉头,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表哥你可能是多虑了,当初皇祖父去世时,八皇叔才十三岁,父皇对他之所以那么关注,也只是出于兄长对幼弟的疼爱,而且当初父皇临终前,还特意将八皇叔召进宫中,其实就是想让八皇叔多照顾一下我,这才引起了大娘娘的怀疑,为此八皇叔才不得不装疯躲进家里不出来,说起来还是我连累了八皇叔。”
听到赵祯这些为赵元俨辩解的话,李璋也是暗自皱眉,看来他还是小看了赵元俨,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让赵祯如此维护他,当然这也与赵祯比较重视亲情有关,特别是他还没有成年时,赵恒就去世了,这让他的生命中父爱缺失,而赵元俨这个亲叔叔的出现,刚好弥补了他缺失的父爱,所以他才会连李璋的话都不听。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没有再和赵祯争辩,而是叹了口气道:“你这样想也不能说错,不过我也不会改变我对定王的看法,唯一能验证的就只有时间,日后就看我们谁的眼光更准了。”
“好,那我们就不讨论八皇叔的事了,让时间来证明谁对谁错!”赵祯当即开口道。
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李璋这时也告辞离开,赵祯也送他出了大殿,只是两人分别时,气氛却显得有些沉闷,毕竟因为赵元俨的事,使得两人第一次产生了分歧,虽然这点分歧可能还不会影响到两人的关系,但总归不是件愉快的事。
第二天一早,被李璋甩在后面的使团终于来到了京城,李璋也一下子忙了起来,毕竟使团有许多收尾的事需要他处理,哪怕有富弼帮他,但依然让他忙了好几天。
最后当使团的事情终于忙完后,李璋也终于有了一段空闲的时间,而他在考虑再三后,终于还是决定去探望一下刘娥,虽然上次在垂拱殿被刘娥召见了一次,但隔着屏风他也没见到刘娥的真容,而且从赵祯和吕武那里,他都得知刘娥之前病的很重,他身为晚辈无论如何也要去探望一下。
当下李璋让人准备了些礼物,特别是一些从辽国带回来的特产,比如高丽的人参之类的,然后再次乘着马车进到皇宫,只不过他这次没有直接去垂拱殿,而是让人先禀报了一下,得到刘娥同意召见他的旨意后,这才再次来到垂拱殿。
相比上次,这次垂拱殿也没有其它人,当李璋来到这里时,只见刘娥坐在书案后面正在处理奏折,一头的白发也显得极为刺眼,而当刘娥抬起头时,李璋更是发现刘娥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一双混浊的眼睛中几乎看不到什么神采,现在的她真的变成一个垂垂的老妇人了。
“参见太后!”李璋当下上前一步向刘娥行礼道。
“不必多礼,使团的事情处理完了吗?”刘娥这时看了李璋一眼,然后低下头一边处理手中的奏折一边问道。
“处理完了,今日特来向太后复命,顺便也来探望一下太后!”李璋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我的身体很好,你不用担心,前几天听说你去陛下那里了,应该见到了定王吧?”刘娥这时终于处理完一份奏折,然后放下笔抬起头看向李璋忽然问道。
第四百二十六章 走水了
“见到了。”李璋恭敬的行了一礼道。
“那你对赵元俨这个人有何看法?”刘娥这时坐直身子看着李璋再次问道。
李璋听到这里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回答道:“此人野心勃勃,我劝陛下尽量要远离他。”
“呵呵,如果你之前在京城,陛下与赵元俨刚认识时这么劝说他,他可能会听,但你现在劝说他,恐怕他也不会听你的吧!”刘娥不愧是看着赵祯长大的人,对赵祯的一举一动都猜的十分准确。
李璋这时也是叹了口气道:“不错,陛下并不相信我的话,反而为定王辩护了几句,我看劝不动他,就没有再劝。”
“你本来就不该劝他,赵元俨这个人不但野心勃勃,而且一张巧嘴能把死的说的活的,他打定主意在这时要与陛下接触,肯定在方方面面都想好了,你劝说陛下的那些话,说不定他早就提前给陛下解释过了,所以陛下自然不会轻易的相信你。”刘娥这时让人搬来椅子,然后示意李璋坐下,随后挥手让其它人退了下去。
“既然太后您也知道定王的野心,为什么不阻止他与陛下接触呢?”李璋这时忽然好奇的追问道,以刘娥的小心谨慎,怎么会如此放纵赵元俨呢?
听到李璋的询问,只见刘娥这时竟然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件事说来话长,我当然知道赵元俨的野心,甚至当初先皇在世时,就对他格外的防备,但太宗皇帝的子嗣大都不长寿,陛下在世时,就只剩下赵元俨一人,后来陛下越来越糊涂,竟然对赵元俨放松了警惕,甚至还对他十分的信任,经常召进宫中相谈……”
李璋听到刘娥上面的这些话却是暗中撇了撇嘴,因为他知道赵恒晚年虽然糊涂,但有些事还是十分清醒的,比如他在临终前曾经多次召见赵元俨,主要就是想让这个唯一的弟弟成为牵制刘娥的人,毕竟当时刘娥的权势越来越大,若是赵恒去世,就再也无人可制衡她了。
当然李璋心中的想法肯定不敢说出来,而这时只见刘娥继续道:“赵元俨此人野心勃勃,当时陛下临终,对他又极为信任,估计让他想到了当初太祖让位于太宗的事,毕竟当时陛下的年纪太小,所以他就死赖在宫里不肯回去,连陛下服药都要他亲自服侍。”
“这件事我知道,可是后来我听说定王有一天忽然离宫,直到先皇去世他都没有再进过宫。”李璋这时也插嘴道,当时赵恒去世时发生了许多的事,赵元俨只是其中之一。
听到李璋的话,只见刘娥竟然有些得意的眨了眨眼,随后这才开口笑道:“赵元俨这个人虽然野心不小,而且也极为的精明,但却也有聪明人常有的缺点,那就是多疑和胆小,我让人在他喝的茶里滴了一点墨汁,结果他就以为有人要下毒害他,于是他就灰溜溜的跑回王府不敢出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
刘娥说到最后时,也忍不住得意的大笑起来,李璋听到这里先是惊愕,随后也同样笑了起来,不过他若是赵元俨的话,说不定也会吓的逃跑,哪怕知道茶中下的是墨汁,但对方这次既然能下墨汁,那下次就可能下毒,所以赵元俨为了自己的安全逃跑也很正常。
等到刘娥笑过之后,却忽然又无奈的叹了口气接着道:“虽然吓跑了赵元俨,但他毕竟是先皇的弟弟,也是太宗陛下唯一在世的儿子,所以对他哀家也只能尽量的拉拢,在陛下登基后,哀家就下旨封他为中书令兼尚书令,加封太太傅,甚至可以随意出入皇宫,他开始倒也老实,接受了这些封赏后就呆在家里不出门,可是上次哀家生病,他却再次活跃起来,对他的心思哀家也比任何人都清楚。”
李璋听到这里也终于明白了刘娥的意思,赵元俨虽然存心不良,甚至可能还有别的野心,但他毕竟是赵恒唯一在世的弟弟,说起来赵恒的兄弟也都不长命,要么夭折,要么早死,能活到四十的人都极少,民间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