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需要工业化的不仅仅是中原边区,西北这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光是计划中的兰新铁路就需要两三百万吨合格钢材,再加上一些待建的重要工矿项目,估计至少也需要500万吨合格的钢材,而西北目前基本没有像样的钢铁工业,哪儿有能力自己解决这几乎就是天文数字的可怕缺口?胡卫东想来想去,目前有能力而且也可能愿意提供这类帮助(德国由于交通路线的问题,对于这些大宗物资是没有办法提供的,何况希特勒也不像彻底得罪rì本人。)的,只有苏联了,但是周公与毛泽民在苏联的谈判很不顺利,斯大林担心引起国府的不满,一直推诿拖延,不肯向赤sè党提供实质xìng的援助。直到胡卫东以闪电战一口气消灭10万rì军之后,深受震动的斯大林急于了解这种新战术的详细情况,正式向周公提出希望胡卫东访问苏联并暗示关于援助的谈判将会加快进度,同时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也对中原边区在短短几年里由一个农业区发展成为工业区的经验很感兴趣,同样对胡卫东发出了邀请,考虑到此君在国际共运中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他对中国赤sè党长期以来的善意和帮助,zhōngyāng虽然多少还是对苏联方面有些担心,但在征询了胡卫东个人的意见后,最终还是决定派他赴苏联一行。

在离开兰州之前,伟人将胡卫东叫进了自己的书房,单独对他吩咐道,“卫东啊,此去苏联,别忘记找一个人。”

“马仲英?”,胡卫东惊讶道,他对于这位历史上的奇男子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但没想到伟人也对其如此关注,马仲英自兵败赴苏后,国内绝大多数人基本上连他是死是活都不清楚,而伟人却对马仲英的现状如此清楚,显然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他了。

“卫东,如果给你3000骑兵、2000步兵,二三十门火炮,对方有一万步兵、一百门大炮、二十辆坦克,二十架飞机,而且弹药充足、训练有素、悍不畏死,你能瀛下来吗?”,太祖笑着问道。

胡卫东不用想就摇头道,“赢不了,除非将我军的3000骑兵换成五十门大炮,再去掉对方的飞机。。。。。。”(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零六章苏援(上)

“但马仲英可以,就像你是炮兵的天才一样,他率五百骑入xīnjiāng,数年间无人能制,连几年前的苏军都无法抵挡,最后靠着数倍的兵力优势加上无数飞机大炮才勉强将其打败,这样的奇才留在苏联太可惜了。。。。。。”,伟人捻起已经快要燃到尽头的烟嘴狠吸了一口,又道,“听许光达讲,马仲英赴苏后学习了装甲兵战术,你不是一直说装甲旅没有合格的军事指挥员吗?这不就是现成的?”

“是啊,骑兵的战术本身就与装甲战术本身就有不少相通之处,以马仲英的天才,领悟装甲战术的jīng髓应该不难。。。。。。”,胡卫东想到这里,当即表态说,“请主席放心,我就算用绳子绑,也要把他绑回来!”

“如果他已经不当自己是中国人,那就算了,人各有志。”,太祖说着脸上现出一点yīn霾,苏联实在太强,以至于每个去过那里的中国人都会深受震撼,其中相当一部分更是此后言必苏联,马仲英虽然过去有过传奇经历,但他是败于苏联之后才赴苏的,心理状态肯定不复昔rì的自信,能否坚持自我,伟人也没有太大的信心。

“是,主席。”,胡卫东应诺道。

为了节约时间,胡卫东不顾大家的反对,毅然选择了风险较大的飞机,所幸一路平安,于37年11月22rì顺利抵达莫斯科。令胡卫东惊讶的是。不光是周公与毛泽民这两位赤sè党赴苏谈判的代表,就连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也亲来迎接,在他身后还跟着多位共产国际的重要人物,其中还有胡卫东最厌恶的王明。。。。。。

事后胡卫东才知道,原来是他在中原边区让工人数量迅速增加的一系列办法引起了季米特洛夫的重视,须知目前世界上工业化地区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无产阶级的力量都受到了先天的限制。在共产国际很多大佬的眼里,那些农业国的革命之所以不能成功,关键是因为这些国家工业化程度低。无产阶级的力量太弱所致,因此如果有办法迅速提高落后地区的工业人口比例,对于国际共运的帮助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胡卫东此行本来就急需季米特洛夫为代表的共产国际中并不唯苏联是从的这一派支持。现在对方有求于己,这事情就好谈了。至于苏联方面,胡卫东反倒更有信心,斯大林虽然是伟人加暴君,即使是如今已经是方面大将的胡卫东,面对他是也多少有些压力,但斯大林行事的出发点向来都是为了苏联的国家利益,所以只要拿出能够打动他的交换条件,获得苏联的援助也并不是那么困难的。而周公与毛泽民虽然都是出sè的外交家,但他们还是秉持着传统中国人的习惯。感情放在明面上,利益则在底下cāo作,与毛子这样的西方人将利益直接摆在桌面上的做法格格不入,沟通起来自然十分不畅,胡卫东发现这一点后不禁暗自摇头。“看来我这次真是来对了!”

虽然为了避免引起苏联方面的jǐng惕,胡卫东在共产国际的演讲已经尽量藏拙,但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好评,一向有着很强“工人阶级优越感”的季米特洛夫更对中国赤sè党这两年竭力壮大工人队伍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他的号召下,数以万计的各国**人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支持抗战。其中不乏边区急需的某些技术人才,对抗战胜利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苏联方面,在胡卫东指出青霉素菌株的质量在这段时间又有了提高,比之前给德国人的更好后,苏联方面终于开始重新估计这项技术的真正价值,此外胡卫东更是一口气拿出了AKM突击步枪、40mm火箭筒和107mm火箭炮的设计图样作为交换条件,并许诺在苏援期间将氧气顶吹转炉等先进工业技术与苏联共享,终于让斯大林心动了。再加上胡卫东在苏联期间还积极帮助国府代表确定援助清单,甚至还帮他们制定了一套简单易行的质量抽检方法和标准,这些虽然增加了苏联方面的耗费、甚至还打了苏联工业的脸,却营造出了中国两党之间和睦的气氛,令斯大林的担忧有所消退,之前停滞了许久的谈判由此迅速获得了较为完满的结果。

1937年12月16rì,两党在莫斯科正式签署协议,苏联zhèngfǔ允诺援助中国赤sè党建设兰新铁路、克拉玛依油田、玉门油田、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工厂、兰州石油机械厂、甘肃白银厂铜矿、甘肃崖湾锑矿、兰州钢铁厂、兰州氮肥厂、青海盐湖钾肥公司、宁夏石嘴山煤矿、甘肃金昌金川镍矿、甘肃镜铁山铁矿、甘肃西成铅锌矿、宁夏西华山钨矿、盐锅峡水电站等36个重大工业项目,并在其后三年内每年额外提供一百万吨钢材,支持西北边区自建铁路和其他工业项目,同时派出总数不少于一万人的技术队伍提供建设指导、工人培训等配套服务(这些人的工资均由苏联zhèngfǔ负担,但食宿由边区zhèngfǔ免费提供。)。

另外,苏联同意向位于抗战前沿的晋绥边区、晋察冀边区与中原边区派出不少于150架作战飞机的志愿航空队支援抗战,飞行员从苏联的航校学生当中遵循自愿的原则征集,飞机与飞行员的薪水均由苏联方面支付,但食宿一样由边区zhèngfǔ无偿提供,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飞行员的战功记录与初评由赤sè党方面负责。。。。。。

注1:胡卫东并没有以这些武器的发明人自居,都只说是边区的军工技术人员研发的成果,否则以苏联人的德xìng,未必就不会扣人帮他们工作。

s

第二百零七章苏援(下)

抗联问题也是双方谈判的重点之一,苏联方面认可抗联是中国赤sè党直接领导的抗rì武装,保证以后不再越过赤sè党派出人员到抗联内担任职务,另外,苏联zhèngfǔ承诺最迟于38年7月之前向高原提供不少于1万支步枪、300万发子弹、10万颗手榴弹的援助。

此外令胡卫东意外的是,或许是为了消除中国赤sè党现在当权的本土派对苏联的不满,斯大林还将当初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责任全都推给了王明个人,就像历史上他后来出卖高岗一样。在惊讶之余,胡卫东分析这可能是因为现在苏联已经意识到赤sè党如今的力量,以及在牵制rì军方面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苏援过程中苏联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与这些现实的利益相比,牺牲一两个亲苏的外国人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中国赤sè党来说,苏联此举无疑给了党内的国际派以致命的打击。。。。。。

苏联的这些援助对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帮助并不亚于胡卫东之前在西方各国的采购,但这些好处也不是白给的,除了胡卫东给出的那些交换条件之外,赤sè党还得欠下苏联3亿美元的债务,分十年还请,年息率为3%。但胡卫东却利用苏联人的自大,将协议定为五年之后才开始偿还,同时还在协议中特别注明,如果苏联不能如约按期足额进行援助,那么中国赤sè党也同样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而斯大林虽然对将来与德国交战有所预料。却怎么也没想到战争初期竟会输得那么惨,以至于连履行这份协议或者说威胁到中国赤sè党的能力都没有了,所以并没有对这个细节怎么在意,结果后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人将这笔欠款理直气壮地赖掉。。。。。。

值得一提的是,在援助中国赤sè党的过程中,苏联也从中获益匪浅,除了胡卫东许诺的那些交换条件,在援助过程中,目前还普遍比较谦虚好学的苏联技术人员在帮助边区建设的同时,也从边区的同行身上学到了超越时代的生产管理制度。这对苏联国内的工业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再加上协议签署后就陆续获得的那些先进技术,这个时空的苏联甚至要比历史同期更加强大。

一向厌恶老毛子的胡卫东不是预见不到这一点,但为了加速中国的工业化,尽快打败rì军。*不得不作出取舍。然而,历史的蝴蝶效应有时真的令人意想不到,苏联的强大使得斯大林愈发无所顾忌地大清洗,而德国不敢过早进攻苏联又给了他更多折腾的时间,结果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的损失居然比历史上还要惊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于苏联这么大规模地援助赤sè党,南京的蒋委员长自然十分不满,但是毕竟这些苏援均以民用工矿业为主。基本没有涉及军工(至少苏联没有帮助赤sè党发展军工,反倒是苏联获益不少。),至于武器装备,东北抗联与苏援航空队的那点数量与**方面获得的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再加上为了平息老蒋的不满,苏联对于**的援助也较原定计划增大了力度,总价值同样达到了3亿美元,而且还是无抵押的贷款,相比而言,赤sè党方面则是以价值至少也有五千万美元的代价换到了3亿美元贷款,斯大林的态度很明显还是偏向国府一边的。这令担心苏联扶持赤sè党将他赶下台的老蒋多少放心了一点。。。。。。

而令老蒋态度软化的更重要原因,则是抗战形势的急转直下,给老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先说华北战场,虽然rì本陆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几乎被打成了光杆司令,可是当大批援军赶到天津、方面军攻略也转为主攻津浦线方向之后。却一下子又变得异常凶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将太行以东、黄河以北的**几乎一扫而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竭尽全力,才勉强依靠黄河天险暂时挡住了rì军的攻势,但第五战区兵力严重不足,形势岌岌可危。而淞沪战场本就rì益艰难,rì军一部又真的如当初胡卫东所说的那样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淞沪数十万**面临后路被截的危险,不得不匆忙撤退。

好在由于之前华北的大胜,牵制了rì军投入淞沪战场的力量,使得rì军在金山卫的登陆较历史上有所推迟,而此时“国联”会议已经结束,老蒋自然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为了向西方列强表示抗战决心而让部队在死地继续坚持,再加上“吴福线”工事现在已经被陈明仁率部赶修完毕。面对来势汹汹的rì本追兵,陈明仁率**整编第88师在此浴血奋战,顶住rì军追兵超过十天的疯狂进攻,成功地掩护了大批友军的撤退,因此与历史上的淞沪会战相比,**的伤亡、尤其是阵亡数量大大减少(大约伤亡20万、阵亡七八万,而历史上是伤亡30万,阵亡近20万,其中一半牺牲在混乱的撤退中。),而rì军的损失则有所增加。再加上之前华北的大胜,抗战的开局比起历史同期还是要好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面对总兵力已经暴增至近30万人的rì本华中方面军,任谁都知道国都南京已不可守,但这时存心借机揽权的唐生智却跳出来慷慨激昂地表示要“与南京共存亡”,希望说动老蒋任命他为南京城防司令。好在与历史上此时还在陆军大学学习不同,如今的陈明仁身为整编第88师师长,又刚刚立下大功,更兼他是老蒋的黄埔学生,竞争力比唐生智这个老蒋昔rì的对手大得多,当他也站出来竞争南京城防司令一职后,唐生智的图谋很自然落空了。。。。。。

其实陈明仁心底里同样是认为南京不可守的,但是他出道甚早,深知唐生智既无才亦无胆,如果将南京三十多万大军交给他,非被全部断送掉不可,所以拼着这一战令自己英名尽丧的风险,他也要抢下此役的指挥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零八章南京保卫战

考虑到rì军拥有炮火优势,尤其是海军舰艇可以进入长江“黄金水道”炮击南京全城(胡卫东曾建议老蒋在长江下游布雷封锁航道,但老蒋担心这样做会触怒英美等西方列强,一直都没敢这么做。),兵力囤积太多只会增加无谓的伤亡,便将伤势较重(以致于影响了战斗力)的兵员全部送到后方休养,得到了二十万jīng兵,然后给他们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分别安排好任务,要求他们“dúlì死守,不求援,不待援,打光为止。后退者一律由督战队shè杀。”,他自己也在身上绑了一捆手榴弹、作好了城陷自尽以免被俘的准备,同时还让人在军中反复宣传rì军虐杀战俘的暴行,打消部下的侥幸心理。

经过如此的三管齐下,守城**无不拼死作战,而rì军经过淞沪会战普遍都很疲惫,弹药的消耗也相当大,尤其是华北方面军损失了二十多万人之后,rì本被迫大幅度扩军,不但兵员素质有些下降,弹药储备也被迅速稀释,而国统区兵工厂得到边区技术支援后生产出来的一万多支二四式冲锋枪在巷战中更是发挥了奇效,不光威力巨大,更由于其远较机枪出sè的灵活xìng,大大降低了rì军掷弹筒的作用,结果就连陈明仁都没有想到的是,rì军在进攻南京一个多月后,居然暂时撤退了

此役**以伤亡超过四分之三、其中阵亡将近半数的沉重代价,毙伤rì军八万余人(其中击毙3万人左右)。堪称是**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打得最好的一仗,陈明仁也一跃成为**之中屈指可数的顶级名将,但其桀骜不驯却令老蒋极为头痛,私下称其为“第二个卫立煌”。而陈明仁坚守南京期间为了严明军纪,杀了不少“不该杀”的人,rì军撤退后他又不等军委会同意便擅自放弃南京、带兵掩护战前还没来得及疏散的部分南京市民西撤,令正在让人大力宣传“**守住了国都。守住了总理陵寝。”的老蒋感觉就像吃了一个苍蝇一样恶心,所以陈明仁战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甚至连88师师长的位子都摇摇yù坠。好在老蒋毕竟还是很欣赏他的。考虑到李宗仁老向军委会诉苦无兵可用,老蒋便干脆将陈明仁调到这个国民党内自己最忌惮的敌手麾下,让李宗仁也好好领教一下陈明仁的臭脾气

由于陈明仁事先就意识到rì本间谍无孔不入。所以撤军的命令他是突然下达的,以至于鬼子的特工根本来不及向上面及时通报,结果等到rì军主力进占南京的时候,却发现这座中华民国的首都竟然已经几乎成了空城。忿怒的rì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亲王(松井石根结核病加重,rì军大本营派这位裕仁天皇的叔父暂时接替司令官一职。)下令处死所有**战俘,并纵容部下在包括部分“安全区”在内的南京城里到处烧杀yín掠。不久松井石根病愈复职后也延续了朝香宫鸠彦亲王“通过残酷地打击南京,来瓦解中国人抗rì斗志,迫蒋投降。”的策略,屠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虽然因为陈明仁等二十万**的浴血奋战。大部分南京平民都平安撤离,但还是有十万多人不相信鬼子会如此残暴而固执地不愿离家,其中超过半数都被rì军杀害,加上rì军杀掉的那些**战俘,总数不下七万人。而在rì军当中,以朝香宫鸠彦亲王的嫡系部队——rì本陆军第11师团作恶最大,杀人数目占到了遇害者总数的七成。

胡卫东在一系列提议都被老蒋拒绝后,早知自己无力阻止“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但为了不致像历史上那样南京大屠杀过去了很久才被世人得知,特意派出一些特战队员事先冒充rì本人(老蒋在抗战中一直严禁**伤害rì本“平民”。所以胡卫东不担心他们被**误杀)住进南京城里,一方面力所能及地救一些人,另一方面则将鬼子的暴行拍摄下来作为他们无可辩驳的罪证。

照片在报纸上发表后,国内军民无不激愤,陈明仁等守城将士更是痛心不已,“早知道鬼子真的如此灭绝人xìng,就算是绑,也要将他们带走啊!”,而rì本高层则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屠杀的两大元凶毛事没有,首相近卫文麿却如他的很多前任一样成了军部的替罪羊而黯然下台,为此赤sè党的情报工作也被殃及,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南京沦陷后,不久合肥也被rì军攻占,虽然**此时的损失比起历史同期还是小了不少,但武器弹药却已经随着战争的持续和部队的扩编而rì益捉衿见肘,因此老蒋对于苏援也就格外渴望。而由于此前胡卫东给老蒋的不错印象,加上他军工专家的身份,老蒋特别要求国府的谈判代表向其多加请教,胡卫东以抗战大计为重,自然不会藏私,尽管国府代表怎么也没胆子对苏援武器进行严格的质检,但在武器品种上却听取了胡卫东的建议,过于笨重的苏式火炮一门都没要(特别是传说中的130mm榴弹炮),将引进的重点放在了轻武器、轻型火炮和飞机上,避免了历史上的严重浪费,再加上国统区兵工厂不断扩大物美价廉的二四式冲锋枪及所需子弹的产能,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新兵偏多的劣势,基本上只要主将勇敢而善战,部队的表现普遍都要比历史同期好得多,而鬼子则因此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胡卫东一来,谈判的僵局立刻迎刃而解,周公也不禁起了让胡卫东干一阵子外交工作的念头,胡卫东得知后顿时满头大汗,连忙解释说自己并不擅长外交,只是对西方文明更加了解罢了,随即特别写了一篇文章,阐述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周公看后感慨道,“党内留过洋的也不少,但没哪个看得有你透彻。”(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航空队招兵

利用这个机会,胡卫东还向周公提议派毛泽民二赴美国、出任中福国际的总经理,因为据他的长期观察,毛泽民的经济天才更多的表现在商贸方面,让他管理地方经济的话虽然也有不错的成绩,但还是从商更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而且李易深知仅仅自己给中福国际定好的那些开发项目,就可以带来难以想象的巨额利润,以此为资本,由毛泽民这个商贸天才加以妥善运作,足以在不长的时间内赚取至少10亿美元,并且还能利用美国优越的工业基础与科研条件开发一大批在中国国内暂时还无力研发的重要成果出来。在此过程中美国人或许会使些绊子,但前期规模不大,美国人的重视程度一般,暂时依靠福特公司这棵大树就能顶过去,到了rì美开打之后,美国人结好中国还来不及,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忍了,那时松开了束缚的中福国际必将一飞冲天!而在中福国际的反哺下,国内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自然也会获益匪浅。

胡卫东在国内的时候没有向伟人提议这么做,一是那时他还没有想好,二来以太祖一直以来的习惯,肯定会出于避嫌和示范的考虑而拒绝。现在由周公直接在国外派毛泽民去美国,太祖就算反对也没办法了,毕竟周公作为毛泽民的直接上级,是完全有资格先斩后奏的。

在毛泽民临行之前。胡卫东还将诸如集装箱等一些他当初出国时遗漏掉的赚钱项目写成文案交给毛泽民。并且指出中福国际要重点吸纳发动机与材料这两方面的人才,甚至超过现有项目的需要而白养一些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两大类科技想要进步只能按部就班而无法速成,早一点打下基础,将来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胡卫东早就知道,苏联所谓支援赤sè党抗rì的航空队纯属敷衍,是人都明白航校学生与现役飞行员之间存在着多么巨大的差距,不过身为一个穿越者,胡卫东对于二战苏军的那些王牌飞行员的名字和经历可是耳熟能详的,而这些牛逼的家伙现在大多还只是航校学生甚至业余飞行员。如果能将他们挖回去,与苏联现役的飞行员相比,或许暂时还差一点,但是成长潜力却远在他们之上

为了增大苏联航校学生与业余飞行员报名参加援华航空队的热情。胡卫东费劲唇舌说服斯大林同意,只要参加了航空队,飞行员及其家人的政治问题可以获得重新审查的机会,这在大清洗rì益激烈的现在,无疑将具有金钱也未必比得上的巨大吸引力。

这个消息传开后,航空队的报名人数顿时暴增了好多倍,计划中只准备招收200名飞行员和100名机组人员的报名处登记人数竟然超过五千人,而在得知苏联的业余飞行员超过十万人之后,即使是一向“泰山崩于前而不变sè”的周公,也不禁深受震动。“或许这才是中国与世界强国之间真正的差距所在”

为了鉴别报名者的素质,胡卫东向苏联方面借来了十二架经检测确认质量可靠的教练机供他们表现,并且为了杜绝某些人的侥幸心理,特别说明一旦出现飞行事故,责任全部自负,这下很快就有一千多人撤回了申请,后来陆续又少掉了一些,而三千多报名者虽然仍旧不少,但终归是节约了不少时间

胡卫东将报名者的基本资料亲自一个个浏览了过来,几乎眼睛都花了。就怕漏掉一位大牛,而当他看到“亚历山大。伊。波克雷什金”的资料之后,立时就松了口气,“只要将他带到中国,其他的王牌全都漏掉也没关系”

亚历山大。伊。波克雷什金。历史上二战期间苏军排名第二的王牌飞行员,但真正令他名垂青史的。却是他提出的8机编队战术和“高度、速度、机动、火力”理论,他也因此被誉为“苏维埃空战战术之父”。世人都知道帅才比将才更加难得,而空军由于其特殊xìng,就连将才都难得一见,可想而知,亚历山大。伊。波克雷什金这个帅才有多么重要了,也难怪胡卫东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除了这位未来的空军帅才,二战苏军飞行员中排名第三的王牌格里戈里。安德烈耶维奇。列奇卡洛夫以及胡卫东记得名字的数十名(注1)未来王牌(击落敌机超过20架)都报名了,这令胡卫东喜不自胜,而其他人却都不明真相,还以为他是为飞行员表现出的高水准而欣喜呢。

而这个时候,一个娇小可爱的当地萝莉却在报名点外不远处反复徘徊,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参加了航空队,爸爸就会被放出来了,而且我飞飞机妈妈也管不了了”,却因为少女的羞怯而迟迟不敢上前,连续几天都是如此

但是她的徘徊不去却引起了胡卫东的注意,不得不承认,年轻的毛妹还是很诱人的,就连自认为不是萝莉控的胡卫东也难得地大声调笑道,“那边的小妹妹,想报名的话就过来,连这点胆子都没有,还开什么飞机啊?”

面对无数人的哄堂大笑,涨红了脸的少女却反而被激起了勇气,嘟着嘴过来报名,嘴里还嘟囔道,“明明自己年纪也没多大”

胡卫东闻言不禁莞尔,故意走过去板起脸来吓唬道,“你现在看看大不大”

由于营养的问题,如今的苏联人中虽然不乏大个,但平均身高却并不比中国高多少,而这位少女的体型又更是娇小,胡卫东超过一米八的个子直起身来之后,女孩的鼻子只能够到他的胸口,而胡卫东这几年征战杀伐淬炼出来的杀气与威严就更是令少女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但听到招兵点的苏联军官说胡卫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经消灭了几十万敌人之后,这位xìng格倔强的少女却还是嘴硬道,“杀了人,还觉得很光荣?”

注1:实际上还要超过这个数目,因为胡卫东忘记名字的也可能因为出sè的表现而被招入苏援航空队,须知二战苏联击落敌机超过20架的飞行员多达两百余名,而其中的大部分此时都刚好在航校学习或者参加业余航空俱乐部(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白玫瑰

这正是“祸从口出”,少女此话一出口,报名点的几个苏联军官立刻就站了起来,须知现在正是大清洗最为残酷的阶段,少女的这记超级地图炮完全可以作为罪名将她抓进集中营了,而且如果这些军官对此视而不见,一旦被别人告发,他们也同样会很危险,所以大家再怎么于心不忍,这个姿态也非得做出来不可。这下那个倔强的少女终于知道害怕了,因为她的父亲正是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而被抓起来的,好在胡卫东发现不对,立刻摇头笑道,“小妹妹,有些玩笑可是不能乱开的,杀人不是好事,但杀坏人却绝对是善举,要不然那些革命先烈岂不是都白牺牲了?”

小姑娘倒也聪明,见状连忙认错,再也不敢抬杠了。而那几个苏联军官见胡卫东这位将军把此事定xìng为“玩笑”,他们自也不会无谓地去当恶人,这位苏联少女由此幸运地逃过了一劫。但是那几个苏联军官在审查其报名资格时却还是倍加小心,“女人参战?男人又没死光!”、“才16岁?是不是太小了?”、“只在业余航空俱乐部学习过?那么上战场前是不是还得再培训?”诸如此类的一大堆问题被提了出来。。。。。。

但最要命的则是她现在还完全未成年,参加航空队必须父母同意,而她就连参加业余航空俱乐部都是瞒着家里的,又怎么能指望母亲放她到国外参加战争呢?但胡卫东看到她填写的姓名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