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举,再加上**师2旅所受的巨大损失,红十五军此役阵亡比例较一般情况高很多,接近九千人的阵亡人数几乎占到了伤亡总数的一半。。。。。。
p
第一百二十七章清点战果
不过rì军的损失更大,第4师团那边情况还好,可是原本超过3万人的第12师团现在却已经只剩不足一万五千人,而且其中大半带伤,很多工兵、炮兵、乃至医护人员都不得不拿起枪支以步兵的身份补充进三个已经严重减员的步兵联队参加战斗。。。。。。
就在粟裕犹豫着要不要将教导师学生团一千多名未来的红军营连一级干部也投入前线时,**师2旅却通过他们现在仅剩的一个电台报告说鬼子的第4师团突然退走了,粟裕立刻就想到大概是一军团已经据此不远,马上让人发电询问,确认后当即决定改变打法。红一军团参战后,全歼rì军第12师团已经没有任何变数,那么红军自然也不必急着消灭敌人而让太多指战员牺牲了,连续炮击加宣传攻势才是更加实惠的选择。
而rì军第12师团的残兵败将在得知第4师团居然丢下他们跑了之后自然愤懑不已,原本顽抗到底的决心也随之动摇起来,而敌人又得强援的消息则更是进一步打击了他们的士气,再加上红十五军愈发猛烈的密集炮击和rì益纯熟的宣传攻势,一度顽强抵抗的鬼子终于开始成片地投降,第12师团的中将师团长清水喜重也在最后一份电报发出后切腹自尽。当红一军团的大部队赶到战场的时候,战斗已经完全结束了。。。。。。
此役红十五军一共毙敌两万八千多人,俘虏鬼子四千多,将兵力超过3万的rì军第12师团尽数消灭。可以说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队历次对rì作战中最为辉煌的一次胜利,但是红十五军自身的伤亡却同样令人触目惊心。光是战斗伤亡就差不多有两万左右,如果加上因为疲劳等各种原因病倒而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则超过两万四千人,而牺牲过万这一令人痛心的数字,更是令胡卫东这个来自太平岁月的穿越者难以接受,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老兵和党员干部,红十五军元气大伤是显而易见的事。另外此役武器弹药的损耗也极为惊人,光是炮弹就打出去了七万多发,105mm以上的大口径炮弹更是用掉了一大半,当初缴获自丰台的海量弹药瞬间缩水了三分之一。若非战后缴获相当丰厚。这次战役按照红军一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传统价值观来衡量,甚至可以说是虽胜犹败。。。。。。
在众多的缴获当中,那54门重炮自然是最吸引人的,这54门重炮当中有18门是shè程20公里以上的150mm重加农炮,胡卫东回想了一下记忆中的资料。发现其中居然有足足12门(由于该炮较为显眼,特战大队很自然地将其视作抢夺和保护的重点,幸运地一门都没被鬼子炸掉。)是直到二战后期都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里单指xìng能,事实上这一炮种造价十分昂贵,抗战中期rì本就停止了生产,xìng价比是比较低的,不过如果是缴获来的,这就反而是优点。。。。。。)的九六式150mm重加农炮,而且应该还是刚刚装备部队。显然rì本人为了对付红十五军也算是痛下血本了,意识到这一点后,对此役损失耿耿于怀的胡卫东心里平衡了不少。
而那36门120mm重加农炮则是历史上在抗战期间鬼子频繁使用、却不知何故没有留下详细参数的加式120mm重加农炮(为了这个本人前后花费了几个小时,还是找不到详细的TT),但胡卫东很快就根据实战中的表现推断出该炮的弹丸初速应该不小于800ms,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数据对于120mm口径的加农炮来说已经相当高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加式120mm重加农炮还可以作为高shè炮来使用,事实上它的shè高与shè程都远在rì军目前的主力高shè炮八八式75mm高shè炮之上,再考虑到炮弹口径越大、近炸引信的设计难度就越低,这种已经不算太新式的重炮还是很有价值的。。。。。。
除了重炮,红十五军还缴获到150mm野战加农炮10门、105mm野战加农炮28门、150mm榴弹炮2门、105mm野炮14门、75mm野炮3门、75mm山炮21门、92式步兵炮8门、37mm战防炮2门、75mm高shè炮12门、高shè机枪24挺、轻机枪87挺、掷弹筒162个、步枪五千余支、包括重炮专用牵引车在内的各式汽车近百辆等等,若不是此役红十五军的炮兵打得太狠,缴获还会更多。。。。。。
对于这些缴获,来援的红一军团也很眼红,但是就连林总也没想到的是,他们还没加入战斗,红十五军就已经将敌人全部解决了,这下一向不善言辞的他一时间也不好开口求分一杯羹了。但胡卫东却是心里清楚,如果没有红一军团及时赶来增援,此役红十五军至少还得多牺牲几千人,何况就算看在政委张浩的面子上,他也不能一点汤水都不分给一军团。
“枪支我们现在富余的也不多了,这一战两边炮来炮去的,至少上万支步机枪报废了。。。。。。”,胡卫东虽然嘴上诉苦,但最后还是将红十五军最后那几千支汉阳造88式步枪(此后红十五军只装备三类步枪,即使用79尖弹的进口或者仿制德系步枪、6。5mm口径的rì式三八式步枪和装备比例不断提高的二四式半自动步枪。)以及剩余的两百多万发79圆弹送给了一军团,毕竟红一军团现在已经发展到八万多人,当初得到红八军团支援后一度不再缺乏的步枪又明显不够分了。不过胡卫东也不禁暗自吐槽林总拉队伍的本事,现在他算是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林总能够在总人口不过三千万的东北拉起百万大军了。。。。。。
p
第一百二十八章赠炮
对于目前红十五军数量充裕的大炮,胡卫东就慷慨得多了,因为shè程太近而一直被他视为鸡肋的18门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和总数不下一百门的老式75mm山炮野炮都被他塞给了一军团,而且炮弹只要他们能搬多少都给他们多少,反正红十五军背靠如今已经是国内第一的巩县兵工厂,即便缴获的炮弹用光了,也可以自己生产,比起用一发就少一发的红一军团来说,rì子要好过得多。。。。。。
虽然对于红十五军来说等于是淘汰了一些老式装备,但对于这半年来因为扩编太快而连步枪都配不齐的红一军团来说,这些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在连连道谢之余,对于素来喜欢重炮的林总始终眼瞅着那些150mm重加农炮和240mm重榴弹炮不移开,胡卫东自然很快就明白了他的心思,考虑到红一军团rì后早晚也会有攻坚的需求,便干脆好人做到底,又送给一军团2门240mm重榴弹炮和6门老式的150mm重加农炮。不过,当胡卫东见到一军团的指战员真的想出办法在没有专用牵引车拖曳的情况下将这八门几十吨的重炮拉到山里后,心中在佩服之余,还是多少有些肉痛。。。。。。
虽然胡卫东说了炮弹随便搬,但即使林总再不懂人情世故,脸皮也没那么厚。最终一军团只搬走了三万多发炮弹、而且主要是小口径的,口径150mm和240mm的大炮弹总共只搬走了三千多发。但即便如此,红一军团、乃至整个一方面军的实力还是有了极大的增强,加上红十五军此役在人员上所受的巨大损失。之前红军各部当中红八军团一家独大的状况开始改变,虽然红八军团还是实力最为雄厚的,但已经不至于像当初那样比其他所有的红军部队加起来都强了,而这也是胡卫东所希望看到的,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只要是中国人都明白。。。。。。
会师之初,林总还曾提议两个军团联手拿下平津。理由是目前老蒋被两广的反乱绊住了手脚,但胡卫东却表示了坚决的反对,他援引昔rì中原大战的例子,认为老蒋将会在1-3个月内将两广摆平。“南京的那位蒋委员长虽然打仗不行,但对付军阀部队,他那套封官塞钱的老套路却是无往而不利的。。。。。。”
此外,如果仅仅为了抢地盘而跟抗战英雄形象仍未破灭的29军翻脸,政治上也于红军不利。再说这次红军把鬼子打得这么痛,难保rì本人不会老羞成怒而增兵入关、甚至提前开始全面入侵中国,如果红军刚和29军拼完、鬼子就打进来了,事情就会很难办。何况红十五军现在已经是伤兵满营而又疲病交加。如果无休止地打下去迟早都会垮掉,还是早点撤回豫西修整几个月恢复一下元气再说。而这时zhōngyāng也发来了新的指示。同样要求两军战后尽快退回各自的根据地,不要进了城就舍不得离开。这下林总只得息了打进大城市的心思。但他还是利用撤离前的短短半个月时间在平西和冀中地区扩红一万多人,令胡卫东不禁心生感叹,“若不是招兵数量终究还要受到根据地人口的限制,光看这么恐怖的扩军速度,就算玩人海战术,也能将鬼子给淹没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zhōngyāng发来的指示里,伟人还对红十五军此役分散兵力和胡卫东这个军团长亲自下到一线指挥这两大错误进行了批评,其中特别指出胡卫东如今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决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总是寄希望于一次两次成功的军事冒险就带来最后的胜利。胡卫东也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很快就体会到了伟人的良苦用心,“本钱越厚,就越要谨慎,当初兵力少、装备差的时候,就算全军覆没了,对整个革命事业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现在可不同了。。。。。。”
但批评归批评,对于红十五军挺进华北后历次战役中所建立的赫赫战功,伟人还是予以了肯定和赞扬,而且这次不光是几句夸奖而已,zhōngyāng还决议增补胡卫东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这对他这个入党不满两年、就连来历也存有疑问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空前的信任了,伟人的器量毕竟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
现在的红十五军较之当初刚进华北那会儿已经是鸟枪换炮,这固然得感谢不错的运气,更是由于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战。在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红十五军牺牲两万余人,加上因伤因病致残而永久xìng减员的人数则更要超过3万,而且其中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与华北大战开始之前相比,红十五军中的老兵数量锐减到不足一半,而基层军官与政工人员的伤亡则更大,虽然红十五军挺进华北之后通过扩红与转化伪军战俘获得了两三万兵员的补充,却也不足以弥补这么巨大的损失。在连续不断的一系列胜利之后,红十五军的实力反而削弱了,要是运气差一点、遭遇几次败仗的话?再想想rì军即使在不太降低官兵素质的前提下也可以轻松扩军至百万以上,胡卫东不得不承认伟人“人民战争”思想的高瞻远瞩,即使有自己这个穿越者开金手指,光靠现有的中**队也是远远不足以打败rì本并收复失地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红十五军华北最后一战的过程与结果无论是党zhōngyāng还是胡卫东等红八军团领导都并不十分满意,但普通的中国百姓可不懂这么多,他们只看到胡卫东率部实打实地全歼了鬼子一个常设师团,由此胡卫东身上“民族英雄”的光环愈发闪亮,国内的抗rì救亡运动也愈发如火如荼起来。。。。。。
p
第一百二十九章日本动态
迫于民间的压力和两广军阀的现实威胁,老蒋第一次派人尝试与赤sè党和谈,但他却犯了两大错误,一是他以为现在的赤sè党还是苏联的附庸,将重点放在对苏联进行公关,让他们对中国赤sè党施加压力上面;二是老蒋妄想赤sè党人放下武器接受他的绝对领导,对于当初在“四一二事变”中吃过大亏的赤sè党人来说,只要不是白痴都不可能接受这个荒谬的条件,因此这次和谈很自然地无疾而终。不过由于两广军阀牵扯了老蒋的大部分jīng力,他也只能坐视红十五军和红一军团安然返回其各自的根据地。
而rì本人那边,也因为这次战败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链锁反应,最直接的受益者大概是丢下部属逃回满洲的原**混成第1旅团少将旅团长筱冢义男,本来他已经被军事法庭宣判了死刑,却由于第12师团的全军覆没而免于一死,毕竟他好歹带出了一点人马,总比第12师团稍强一些,而且他还有心捡回了一颗没有爆炸的反坦克枪榴弹,令rì本的军工技术人员深受启发,此后不久rì本便成功地仿制出了空心装药的聚能破甲弹,即便对华作战中没有太大价值,rì后对付苏联人的时候也将会派上大用场,另外若非这厮回来汇报,恐怕直到现在rì军对于红十五军的实力与战术特点依然缺乏了解,筱冢义男也因此勉强算是将功折罪了。。。。。。
不过即便如此,筱冢义男还是被打发到了预备役,而且他对于装甲集群突击战术的一些想法也没有得到军部的认可,原因很简单,rì本军部的高官们普遍认为筱冢义男的战术如果真那么厉害。就不会被敌人打得落荒而逃了,只有石原莞尔指出(其他的rì军高官未必看不到。但他们现在需要一个替罪羊。)了双方实力上的差距,但仅凭他一个人,实在是无法说服那么多人,何况还有急进派本着“凡是缓进派支持的,我们都要反对,”的原则一直抬杠拆台。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段门庭冷清的rì子,给了筱冢义男一个静下心来思考装甲战术的机会。。。。。。
只是输得相对没那么惨的筱冢义男都沾了光,至少在伤亡对比上占了大便宜而且居然成功地全师而退的大阪第4师团则更是一下子成为了rì本国内备受赞誉的英雄部队。尽管实际上rì本军部的高官们也都知道若不是第4师团独自逃跑,第12师团未必就会全军覆没,可是这两个月来rì军几乎战无不败。第4师团的战绩至少表面来看确实可以说是一次大胜。可以糊弄一下国内的老百姓,同时稍稍平息一下国内舆论、尤其是海军方面批评如cháo的声浪。这下小人得志的第4师团官兵就更神气了,不但多次向军部狮子开大口,甚至还有人胆大妄为地将武器和药品偷偷卖给抗联和其他东北抗rì武装来牟取暴利。。。。。。
不管怎样,这次失败算是给rì本国内的急进派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就连东条英机也不敢再鼓吹立即扩大对华侵略了,但是rì本人为了侵略中国已经谋划了这么久,自然也不可能只是因为几万人的损失就放弃几十年来的妄想,于是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急进派还是缓进派,都不约而同地推动rì本加快了扩军备战的步伐。
其中首先要做的自然是扩军,红十五军这一个军就先后干掉rì本两个常设师团,足以令rì本决策层意识到光靠数量有限的jīng兵是无法征服中国的,于是除了重建被红十五军歼灭的两个常设师团与一个**混成旅团之外,rì军还重建了一度被裁掉的陆军第13师团、第15师团、第17师团和第18师团。并大量征召预备役人员入伍,将所有野战部队编制填满,令rì本陆军的常设师团数量增加至21个,总兵力更是由20多万激增到60万以上。。。。。。
而对于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发与生产,rì本当局就更加重视了,尤其是技术进步极快的飞机和坦克。历史上要到37、38年才开始装备rì军的中岛九七式战斗机、九七式轻型轰炸机、九七式重型轰炸机、九七式“奇哈”中型坦克、97式骑兵装甲车等一大批新式武器装备得以比历史上更快地定型、生产和投入现役。而已经开始批量生产的九六式240mm重榴弹炮等武器装备也被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扩大产能,以尽快地装备更多的rì军部队。虽然从长远来看,这种透支国力的做法无疑会削弱rì本的战争潜力,但在一两年内,rì军的战斗力肯定会大幅度增强,对于妄想速胜的rì本天皇与军部高官们来说,作出这种赌xìng十足的选择是理所当然的事。。。。。。
为rì后的长期抗战考虑,也因为部分重伤员实在没法再经受长途行军的颠簸劳累,胡卫东便将两三千跟不上队伍的重伤员以及一些照顾他们的人员留在了平西和冀中,以便他们尽快将伤养好,同时这些同志也肩负着在平西和冀中建立根据地的任务。归途中路经山东的时候胡卫东同样没忘记留下一些种子,要知道历史上山东根据地可是最大的敌后抗rì根据地之一,总兵力最多时达到了27万人,这样一块宝地胡卫东说什么都不会放过的。不过考虑到目前实际还不成熟,胡卫东仅仅派出几百名干部和一千多个战士前往沂蒙山区扎下根来,真正想要将这块根据地做大,还得等到将来抗战全面爆发之后。。。。。。
确认红十五军离开山东之后,留守山西的**如蒙大赦,他们的主力都被薛岳抽走带到南方去了,如果红军要对济南等大中城市发起进攻,他们根本没有守住的把握。但他们却不知道,在连续征战和跋涉了2个多月、并因为“开分基地”派出不少骨干后,全军已经只剩八万多人而且伤兵满营又疲惫不堪的红十五军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同样不想再无谓地挑起战端。。。。。。
p
第一百三十章根据地的扩大
在红十五军离开期间,豫西根据地并不太平,之前驻于陕西的**第15军——一般被称为“镇嵩军”的原豫西土匪武装突然打回了老家,由于“镇嵩军”的官兵大多是豫西本地人,十分熟悉根据地情况,更有一些对赤sè党和红军不满的人与其暗通款曲,而且镇嵩军本身也实力不弱,当年极盛时期曾有十万之众,即使现在也还有两三万人,而且大部分士兵都经过战火磨砺,又因为此战是要夺回老家而士气高昂,实在是豫西根据地建立以来最大的劲敌。
而这个时候,豫西根据地的jīng兵却都被抽走了,也没有大将坐镇,留守的兵力虽然不少,却大多是连训练都未完成的新兵菜鸟。若非苏区zhèngfǔ如今已经渐得人心,豫西百姓大多站到了红军一边,红军又背靠巩县兵工厂而有更胜于敌军的武器装备和源源不断的弹药供应,只怕镇嵩军已经一鼓作气打到洛阳了。但仅凭豫西留守部队和民兵,最多只能打退镇嵩军的进攻罢了,真正给予其致命一击的,是闻讯后立即率军从刚刚拿下的南阳城杀回豫西的方永乐。
已经在太原城下崭露过头角的红二十八军山地师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连续行军五百余里,突然出现在镇嵩军的背后并立即发起猛攻,镇嵩军官兵虽然大多是亡命之徒,但还做不到“不动如山”,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遭到如此猛烈的进攻,之前还一个个像凶神恶煞似的镇嵩军很快就被打垮了。当然,山地师并不居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强大的火力、以及兄弟部队适时发起的反攻,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得不承认镇嵩军的官兵十分勇猛,但在建制都被山地师密集火力打散了的状态下。再强悍的部队也很难继续坚持战斗下去,此役山地师以伤亡三千多人的代价。毙俘镇嵩军一万七千多人,年仅20岁的红二十八军山地师师长兼政委方永乐再次扬名海内。。。。。。
虽然刚刚打下南阳后还没来得及巩固就被迫回师洛阳,但此时南阳地区的正规**已经差不多都被消灭了,即便宛西地区有民国奇人别廷芳的民团盘踞,实力不可小觑,但是两个根据地相连后红二十八军第82师与第74师都从巩县兵工厂获得了大量武器装备补充,实力暴增数倍,再加上很快腾出手来的方永乐山地师,一共有**万将勇兵jīng、武器jīng良的jīng锐红军,远非区区七县民团可以抗衡。再加上红十五军华北抗战的消息传遍了全国。令别廷芳认识到红军是真心抗rì的。顽固的反动立场有所松动,当胡卫东于7月初率众回到洛阳之后,包围宛西的红军兵力超过了十五万之众,这更是令别廷芳感到如同泰山压顶一般的沉重压力。
胡卫东了解到别廷芳此人虽然手段粗暴残酷,但为人廉洁正直。凡事以身作则,这七八年来在宛西地区办学校、筑水坝、修电厂、护道路,成效卓著,因此深得七县民心,决心尽量争取此人。为此他不顾张浩等人的普遍反对,甘冒奇险亲自前往别廷芳的老巢内乡县面见这位历史上争议颇大的奇人,别廷芳深受感动,又了解到赤sè党如今的一些政策变化,胡卫东还承诺让他继续带兵。别廷芳终于同意接受红八军团的和平改编,由此红八军团兵不血刃地得到了南阳西部经济民生都明显居于河南前列的七县之地,别廷芳还无偿地交出了他那座虽然规模不算很大、产品门类却较齐全(能够生产步枪、轻重机枪、冲锋枪、82mm迫击炮以及150mm口径以内的各种常见炮弹枪弹。。。。。。)的造枪厂,令豫西根据地的军工生产进一步加强。
至此,原来的豫西根据地与大别山根据地已经连成一片,并新增南阳全部和许昌部分土地。地盘大为扩大,根据地的总人口更是超过1200万,成为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块根据地。考虑到老蒋随时可能解决两广问题而腾出手来对付红军,新占的地盘不光要肃清残敌,还和当初的豫西根据地一样存在着土匪等各种问题需要解决,刚刚反正的别廷芳也未心定,胡卫东命令红八军团各部暂停对外攻略,将主要jīng力集中到根据地的巩固和建设上来。
延安的伟人得知这一喜讯后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但他在电报中却又指出不能一味地防守,最好时不时攻出去一下以震慑和牵制敌人,令其不敢轻易进犯根据地,在这个前提下根据地才可能安心稳定内部,胡卫东深以为然,不久便让方永乐移师豫南,摆出一副要南下湖北饮马长江的架势,而高敬亭则率军东进威胁苏北,江淮一带的**各部顿时如临大敌,他们的兵力本就被老蒋抽走了一大半,现在又被迫集中兵力收缩防守,这下即便还想进犯根据地,也实在是没那个力量了。。。。。。
随着根据地的进一步扩大,再叫豫西根据地已经不合适了,称之为中原根据地或许更贴切一些。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不久zhōngyāng就成立了中原局,由张浩出任第一书记,从此便很少有人再用旧称,而基本上都将其称为“中原苏区”了。。。。。。
注1:这里有两个例子:一是当时宛西盛产西瓜,往年因偷瓜者多,瓜农损失甚大,别廷芳便布告四方“偷瓜者死”。一rì,他的女婿途中口渴,就在附近瓜田内取一西瓜吃了。事为别廷芳所知,竟即刻吩咐卫兵,推出枪毙。其独生女儿在旁见状大恐,抱住父亲,嚎啕大哭,为乃夫求情,并诉说,如果丈夫被杀,女儿终身靠谁呢?廷芳把女儿推开说:“枪毙了他,有我养你一辈子!”卒将女婿枪决。。。。。。
另一次,别廷芳巡查发现一田地一个小孩鬼鬼祟祟的拿着几个玉米穗跑出来,别廷芳随问旁边老农得知这不是小孩家的地,当即怒斥小孩:小时都这样,长大了还不是大盗!随之枪毙。。。。。。
p
第一百三十一章红三方面军
对于张浩的提升,胡卫东早有预料,毕竟他的贡献资历背景摆在那里,就算成为政治局常委都说得过去,但zhōngyāng居然决议将红八军团升格为红三方面军,并且让胡卫东出任总指挥,还增补他为zhōngyāng政治局候补委员,这就令他有些意外了。虽然以红八军团现在的实力,并不逊于任何一个方面军,但是胡卫东的资历毕竟太浅,要知道即便是当初那些刚到苏区就登上高位的国际派们,也至少都是老党员了,而胡卫东入党还不到一年半。。。。。。
胡卫东本想推辞,但张浩却特地找他谈话,要他接下这个重担,因为只有得到了更大的权力,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而且胡卫东成为方面军总指挥后,与他有关的问题都需要经过中原局或者zhōngyāng决议才行,那时纵然国际派有心捣鬼,也奈何不了了,除非那些家伙能够再次入主zhōngyāng,或者争取到三方面军大部分中高级干部的支持,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而如果只是区区一个军团长的话,他们只要找到可以下手的机会,是完全可以先斩后奏的。此外,中原苏区实力雄厚而又身处四战之地,获得专断之权也有利于应付外部敌对势力的威胁和各种突发变故。。。。。。
升官至少不是坏事,既然张浩这么说了,胡卫东也就没再推辞,说老实话,他心中其实也隐隐有些自豪,穿越后只花了不到20个月的时间就从白身变成独当一面的方面大将,即使在YY小说里也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尽管其中的艰险胡卫东现在每次想起的时候都还是会心有余悸,如果真给他更好的基础。或许他反倒没有这么大的胆量,那现在的奇迹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比起升职。胡卫东更在意的,其实是红二十八军与大别山根据地现在终于可以直接管到了,他倒不是不信任高敬亭,只是长期将自主权下放后难免会出现山头主义等种种难以避免的问题。另外,考虑到红十五军华北作战过程中的大量伤亡、与红二十八军这段时间里的进一步发展,红三方面军成立后,编制也是要进行一番调整的。。。。。。
不久,张浩以中原局书记的身份宣布对红三方面军重划编制,红十五军继承原来红八军团的番号,下辖以**师为主体改编而成的红38军和以挺进师为主体改编而成的红40军;红二十八军升格为红二十八军团。下辖以红82师为主体改编而成的红42军和由山地师与红74师合并而成的红45军;而教导师则更突出“教导”二字。步兵数量大幅缩减,总兵力由原来的三万人左右锐减到一万余人,直属于红三方面军总指挥部管辖,类似的部队还有装甲旅、重炮旅、防空团等多支“特种兵”部队。。。。。。
在华北作战的过程中,胡卫东意识到在与拥有空军优势的鬼子交战时。兵力太多有时不但不是优势,反而不利于快速展开、更不利于避开rì军的空中侦察,同时对鬼子的飞机大炮来说也是再好不过的靶子,而且目前中原苏区的首要工作是发动、组织群众和镇反剿匪,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部队和民兵甚至比野战部队更加重要。为此胡卫东提议压缩完全脱产的野战部队数量,一方面降低根据地群众的负担,另一方面则将裁下来的人员分配到地方上加强守备部队的实力和民兵组织的建设。这个方案得到了张浩的大力支持,而伟人也因其符合自己的“人民战争”思想而大加赞赏。
胡卫东估计,改编完成之后。红三方面军的四个军兵力都会在25000-28000之间,加上教导师等方面军直属部队,野战部队的总兵力约为十二万多人,而与此同时中原苏区地方部队的数量却能够猛增到十五万人以上,半脱产的基干民兵数量则超过二十万,至于仅仅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军事训练的普通民兵。更是可以突破二百万人。地方部队和民兵的战斗力虽然不能与jīng锐的红军野战部队相比,但却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员,还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军事人才,而当r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