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面就是舟山群岛了,小心中国人让鱼雷艇藏在多礁浅水海域对我们发动偷袭,中国海军在马来亚海战中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勇敢,我们不能轻敌。”,大副不得不再次提醒舰长潜在的危险,但这句话刚一出口,他的脸色猛然大变,惊呼“oh,mygod!”

只见北面的天空完全被密密麻麻的飞机给填满了,数量之多简直无法计算,英国远东舰队的官兵再怎么自信,这时也感受到了近乎窒息一般的压力,一个心理崩溃的英军舰长歇斯底里地尖叫道,“疯狂的中国人,他们这是把所有的空军都派出来了吗?难道就不怕抽光了空军导致其他战线出问题吗?”

第五百零七章立体打击(上)

ps:感谢书友“付梁”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胡卫东这次的确是将中国空军的大部分家底都拿了出来,至于其他国境线的安全,只要有陆军在,就算空军抽光了,敌人也别想占到便宜,因为解放军的陆军自从当初诞生的时候就没有空中支援,但他们依然不断战胜强敌并发展壮大、直到现在解放了整个中国。以前他们做得到,现在胡卫东相信他们同样也做得到,这也正是他敢于孤注一掷的底气所在。。。。。。

在“全力以赴”这一指导思想下,除了已经形成战斗力的三百多架德国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胡卫东还同时派出了五百多架战斗机为其扫清敌军航母舰载机的抵抗并分散英军舰队的防空炮火(另外其中的大部分还要挂载中小型航弹,负责轰炸轻巡以下的英军中小型舰艇。),只要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能够接近敌舰,它们的超高投弹精度与超大载弹量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而七八十架国产的“轰…1”则在英军舰队的防空火力被吸引走之后,利用挂载的2吨超重半穿甲航空炸弹集中攻击英军的旗舰——“纳尔逊”号战列舰,这种由胡卫东亲自设计的特殊航弹在3000米以上高度投下后,可以击穿世界上任何一款战舰的水平装甲并钻入舰体内部爆炸,“纳尔逊”号战列舰厚达152毫米的水平装甲虽然足以对付一般的空袭,但一旦被这种特殊的航弹命中。就如同豆腐一样脆弱。。。。。。

与德国人合作研制出新型的投弹计算机之后,轰…1在高空进行水平轰炸时的投弹精度提高了不下十倍,纵然还不能与历史上二战后期的终极机械投弹计算机相比,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靠撞大运才能命中敌舰了,当轰炸机数量超过五十架之后,高空水平轰炸命中敌舰至少一颗的概率接近百分之百,尽管到底能够命中几颗,那还是得看运气。。。。。。

不过在攻击英国人的旗舰之前,两艘航母是必须先要解决掉的,能够炸沉最好。炸不沉也要让其搭载的飞机没法起降。而首先遭到攻击的。是看着相对老旧一些(而且该舰是由大型轻巡洋舰改装而成)的“暴怒”号航空母舰。必须承认,英国高射炮手的素质相当高(这一点二战中的德国飞行员一定深有体会),但这依然不足以抵消没有近炸引信(其实英国的近炸引信这时已经差不多搞出来了,但是还没有批量生产并广泛应用到高射炮弹中。)带来的劣势。而俯冲轰炸机虽然因其攻击方式的特殊性而不可能组成太大的轰炸编队。可是一旦开始高速俯冲。即使是射速极高的小口径高射炮,命中率也很有限,而英国人却没有“密集阵”。。。。。。

“左满舵!该死!”。暴怒号的舰长在爆炸传来的剧烈震动中摔倒在地,军帽都落了下来,看着很是狼狈,但他现在却根本无心理会平素十分重视的仪容,虽然敌军的第一队俯冲轰炸机被己舰与相邻友舰上的高射炮手击落了大半,但还是有一枚重达800公斤的半穿甲航弹借着下坠的高速(注1)击穿了英国航母特有的装甲甲板后钻入下层爆炸,对暴怒号的动力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失去航速对一艘遭到无数飞机围攻的大型战舰来说意味着什么,暴怒号的舰长比谁都更清楚。

果不其然,第二队斯图卡轰炸机本着“趁他病、要他命。”的想法,立即对其发动了攻击,由于部分英国高炮在第一波空袭后失效,第二波攻击明显顺利了许多,十二架飞机仅被击落了三架,投下的炸弹当中却有5枚准确命中了目标,在连续的猛烈爆炸之后,暴怒号完全失去了作战与行动能力,为了避免该舰落入中国人之手,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被迫下令某驱逐舰发射鱼雷将其击沉。。。。。。

只比轰炸暴怒号稍晚,另外几队斯图卡轰炸机已经开始对更先进、更坚固、载机数量也更多的二战名舰“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发起了围攻,英军仅有的二十余架鱼鹰舰载战斗机(其实大部分时候是当轰炸机来用,因为格斗性能太差了,话说二战前后英国的舰载战斗机一直不受重视,数量少而且性能也差。英国航母大部分时候是在靠近本方陆地的海域作战,可以获得陆基飞机的支援。)纷纷起飞拦截,但这款老式的战斗机与中国空军最新装备的十几架歼…1相比,每一项性能都远远不如,不一会儿的工夫就被击落,而完成了处女战的歼…1却仅仅因为敌舰的防空火力而损失了一架,充分显示出了它那优越的性能。而扫清了轰炸的障碍之后,几队斯图卡立即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群一样分批次地扑向“皇家方舟”号航母,虽然“皇家方舟”号航母以及附近军舰上的高射炮手拼命开火,也依然没能改变这艘二战名舰沉没的命运,或许英国人唯一值得骄傲的,是“皇家方舟”号的坚固,它整整挨了22枚重磅炸弹,舰体却依然保持了结构的完整,若不是眼见军舰既不能战、也不能动的“皇家方舟”号舰长让人打开舰底水门自沉,说不定中国海军还能将其完整地拖回去。。。。。。

就在英军官兵正为两艘航母的沉没而悲叹的时候,七八十架轰…1已经于不经意间排成整体的队形飞到了英军旗舰“纳尔逊”号战列舰上空,将一枚枚重达2吨的特制半穿甲航弹投了下来。。。。。。

注1:俯冲轰炸机投弹高度远不如水平轰炸机,但是航弹下坠的最高时速也能轻易超过600公里,对于重达800公斤的特制钨合金弹头半穿甲航弹来说,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它击穿战列舰以外任何一款军舰的水平装甲了,不过说到底,还是因为斯图卡轰炸机的载弹量相对于其他的俯冲轰炸机来说实在太大了,在解决了航程弱点之后,这款二战名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无可比拟的“军舰杀手”。。。。。。

第五百零八章立体打击(中)

ps:感谢书友“k33102219”的慷慨打赏和“1111zwq12”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纳尔逊”号战列舰虽然将航速加到最大并做出各种机动动作进行规避,以尽可能地降低被航弹击中的概率,但它还是先后被3颗炸弹命中。第一颗炸弹呼啸着钻入了前主炮炮塔,随着一声闷雷般的巨响,一千多吨重的前主炮塔整个被炸飞了;第二颗炸弹则击穿了一个锅炉舱上部的装甲板,炸出了一个直径10米的大洞,连续洞穿主甲板、甲板、鱼雷舱壁,直至龙骨,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大爆炸,“纳尔逊”号战列舰的舰体迅速左倾;而第三颗炸弹又“落井下石”地再次击中了“纳尔逊”号战列舰的左舷,很快,海水从豁口大量涌入。由于下沉速度太快,英国远东舰队的新任司令官甚至连转移的时间都没有,便跟着这艘庞大的战列舰一起,为英国政府的愚蠢和狂妄送掉了性命。。。。。。

旗舰沉没后,虽然英国皇家海军的官兵们训练有素,但失去统一指挥的舰队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而一队队斯图卡则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对各自为战的英**舰狠揍。而在英国人的注意力完全被空中威胁吸引的时候,百余艘鱼雷快艇偷偷摸摸从舟山群岛内的几个隐蔽地点开了出来,根据侦察机的指引,迅速靠近了英国舰队。为了避免过早惊动敌人,他们远在18公里外就齐刷刷地朝着英国舰队的方向射出了鱼雷,至于射程则完全不必担心,因为这些鱼雷都是射程超远的日本九三式氧气鱼雷,若不是为了提高精度,这种鱼雷甚至可以在距离目标50公里外发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种鱼雷的生产危险性极大,因此胡卫东选择了直接向日本方面采购,日本政府本来不愿意出售这种他们眼中的“秘密武器”,但胡卫东却将刚刚研制成功的鱼雷专用液氧煤油发动机拿出来给日本人看了看。日方才明白中国人已经有能力制造出可靠性更好的氧气鱼雷。之所以向他们购买,只不过是现在急用,来不及等到这款新型氧气鱼雷投入批量生产罢了。

再加上日本政府其实也希望中国与英国之间打得越惨烈越好,所以最终同意向中国紧急(十天之内送货上门)出口2000条九三式氧气鱼雷。同时还将退役但尚未拆毁的、以及现役但较为老旧、甚至还算比较新的大量鱼雷艇也一并卖给中国。反正这种小船造起来很快。两者加起来的总价值超过1亿5千万美元,但中方支付的现金仅有3000万美金(不过对穷疯了的日本政府来说,3000万美金也是一笔巨款了。。。。。。)。其余的部分则从日本应付的战争赔款中提前扣除,另外还满足了日本的要求,将戈达德改进完善的液氧助燃、以煤油为主要燃料的鱼雷发动机技术转让给了日本,反正中国海军大型舰艇没几艘,日本鱼雷厉害抑或不厉害对我们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分别,而对美英的威胁却要大得多。。。。。。

也正因为这样,中国才奇迹般地一下子拥有了一百多艘鱼雷快艇,如果是正面战斗,这些小船根本经不起英军舰炮的猛轰,可若是偷袭,那可就另当别论了。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危险性曾经令胡卫东犹豫过,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与英国相比,中国仍很弱小,如果不愿冒险,那么想要胜利必然需要更大的牺牲。而且比起鬼子将氧气鱼雷安在驱逐舰甚至巡洋舰上,使用鱼雷艇发射的话,即便出了事故,损失也相对要小得多,这已经是最优的选择了。。。。。。

对于直航鱼雷而言,无论导向的陀螺仪质量多好,在接近20公里的距离外发射,精度也是无法保证的,如果目标是单艘舰船的话,命中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一。但这次鱼雷艇的攻击目标却是一支庞大的舰队,鱼雷即使与敌舰擦肩而过,仍然有可能击中后面的敌舰,而再后面依然还有别的军舰。。。。。。

因此这次攻击中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实际命中率大大提高,而更令英国人防不胜防的是,氧气鱼雷的航迹很不明显,即使视力较好的人也需要等它相当接近己舰的时候才能发现,而其航速又高达惊人的50节,这点距离转瞬即至,再加上现在英军官兵的注意力早被漫天的敌机牢牢地吸引了过去,对于海面上的动静自然不可避免地有些疏忽,这就使得这次鱼雷偷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而首先遭殃的正是英国远东舰队现存最大的军舰——战列巡洋舰“声望”号。。。。。。

虽然仅仅中了一发鱼雷,但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威力果然不愧是世界第一,竟然直接就将满载排水量超过3万吨的巨舰“声望”号送入了海底;而另外一艘战列巡洋舰“反击”很快也步了它的后尘,因为受创处大量进水而沉没在布满暗礁的海底;而这两艘巨舰的沉没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据战后粗略统计,中国海军的这次鱼雷艇攻击一共击沉英国舰船27艘,其中作战舰艇18艘,包括2艘战列巡洋舰、3艘重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此外由于引信不稳定而频繁出现的提前爆炸还导致数艘英国轻型舰船受伤,不过海军方面可不好意思将其记作战功。。。。。。

而鱼雷艇部队虽然没有遭到攻击,但因为氧气鱼雷自爆导致的安全事故,还是导致九艘鱼雷艇沉没,艇上的海军官兵也全部壮烈牺牲,但胡卫东并不能因此责怪他们操作不谨慎,因为这次攻击中鱼雷艇部队一共发射出了超过500枚氧气鱼雷,以氧气鱼雷的极度危险,只炸了九艘鱼雷艇,已经可以评为安全操作的模范了。不过,作为中**工的领导者,胡卫东还是感到一阵内疚,为此他特别要求鱼雷研究所尽快将国产的高可靠性氧气鱼雷定型并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他实在是不想看到在下一次的海战中,中国海军还是需要依靠危险性极大的日本货。。。。。。

第五百零九章立体打击(下)

ps:感谢书友“k33102219”的慷慨打赏和书友“1111zwq12”与“忧郁じ☆狂龙”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氧气鱼雷的惊人战果彻底摧毁了英国人的战意,他们纷纷驾舰退出战场,但却因此分散了防空力量,而遭到了斯图卡轰炸机乃至中国战斗机更加凶猛的攻击。最终当这次空袭结束的时候,庞大的英国远东舰队已经仅剩不到15艘军舰了,而且其中最大的也就是轻巡洋舰。而就在英国人庆幸逃出生天的时候,以经远号重巡洋舰为首的数艘中国海军高速战舰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前方,并通过电台要求他们立即投降。。。。。。

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让这些英国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劝降,可是就凭剩下的这点残破舰船,又根本不可能赢得了,于是英国人很明智地选择了分散突围,但中**舰也不止一艘,而且速度更快,加上装上了机载雷达侦察机的不间断追踪,而之前空袭结束后返回各自机场的部分轰炸机在补充了燃油和弹药后又再次出击、追歼残余的英国舰船,最终英国人一艘军舰都没逃得回去,而且因为他们死不肯降,导致中国海军不得不将几乎全部的力量都用于追歼,而没有余力救援落水的英国海军官兵,导致绝大部分英军死难,那么庞大的一支舰队,战后生还的总人数加起来还不到1000人。。。。。。

这次“舟山大海战”堪称是英国皇家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失败,舰船损失超过60艘。官兵死难和被俘的总人数也超过了4万人(包括随行的一个陆战旅,他们还没来得及上岸,就直接在海上送了性命;此外也包括同行的军医等非战斗人员。。。。。。)。而中方虽然牺牲的人数不到一千,可损失却依然令胡卫东心痛不已。。。。。。

此役中国共有147架飞机被击落、75架飞机被击伤,其中大部分都是轰炸机,而且由于大海茫茫难以救援,跳伞的飞行员中的大部分都牺牲了,多达108名轰炸机飞行员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考虑到中国后备飞行员数量严重不足、轰炸机飞行员又最难培养,这个损失不可谓不大。如果再算上轰炸机的机枪手和战斗机飞行员。空军总的牺牲人数达到了247人。此外。海军损失了9艘鱼雷艇及其上面的全部艇员,而几艘大中型舰艇在追击残敌的过程中也有几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加起来一共牺牲了121人,而且对于中国来说。海军同样是稀缺的技术兵种。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人数来衡量损失的大小。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海空军的这次联合作战还是取得了莫大的成功,而“舟山之战”作为世界历史上的首个“立体打击”战例,也由此永远地载入了史册。不过此战也不能说是毫无瑕疵。比如有人就指出用潜艇代替此战中的鱼雷艇或许效果更好,但因为此时潜艇的速度普遍太慢,如果用潜艇来执行类似任务,操作上难度很大,只有袭击港口等固定目标的战斗中相对好用一些。而在海上的交战中,要到后来航速可以赶上水面舰艇巡航速度的水滴形潜艇问世,潜艇才能较为方便地与水面舰艇和机群配合。。。。。。

海战空战与陆战不同,一般来说很难得到什么缴获,这令习惯于通过缴获来壮大自己的赤色党与解放军高层多少有些不爽,但是胡卫东很快就再次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他居然利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将多艘沉没的英国舰船打捞了上来,这种方法就是后世十分常见的液态空气法。

常规打捞沉船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压入,使船内积水排出,沉船得到浮力而露出水面,这种打捞法耗时较长,动辄要一天以上,同时也因为这个缘故,较深与较大的沉船基本上没法打捞起来(因为需要长时间排水,打捞船不可能连续多日提供大功率输出,而且经济上也会大亏。)。而采用液态空气法的话,只要向船舱内灌入液氮,低温液氮便会爆炸般地膨胀,高压气体泵架使舱内积水迅速排出,效率远非常规方法可比,10米以内深度(差不多也是常规方法的极限)的中型沉船只需要几十秒就能浮出水面了。

这不光是可以节约大量时间,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因为上浮速度快、所需设备体积也较小(同等打捞能力的前提下)的缘故,液态空气法可以将深度与吨位远远超出常规打捞法极限的沉船打捞起来。并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的技术要求并不高,即使是1940年初的中国也很容易做得到,难点在于平衡,尤其是在打捞大型船舶的时候,若是因为重心变化而出现翻滚,以大型战舰几万吨的自重,结构重量就能把自己压坏了。。。。。。

对此,胡卫东的办法是先捞不值钱的积累经验,然后再捞大的,这样相对来说效费比更高,如果有了经验后还是出现打捞失败的情况,那也就只能认了,毕竟想要百分之百地将这些深度普遍在30多米的舰船全都打捞起来,本来就是不可能的,反倒是保持“捞起来一艘就赚到一艘”的心态比较好。。。。。。

最终特别打捞队成功地打捞出了17艘英国舰船,其中作战舰艇15艘,包括2艘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3艘重巡洋舰,这样的成绩应该说是很不错了,但令胡卫东遗憾的是,不少军舰受创太重,根本无法修复,只能拆掉回炉炼钢,大概也就能够勉强收回打捞的成本,这其中还包括“暴怒”号航空母舰、“声望”号战列巡洋舰这样的大型主力舰。

不过所幸的是,最被胡卫东看重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大致完好,只要加以维修就可以重新使用了,而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但问题是,中国现在能够修理“皇家方舟”号航母的大型船坞都被在造的军舰占满了,这该怎么办呢?

第五百一十章三国同盟

此外,还有一些英**舰打捞起来之后,受损程度不大不小,理论上可以修好,但中国目前的技术力量还做不到、或者经济上效费比太低,这同样令主管军工的胡卫东颇为头痛。不过,急中生智之下,他倒是想出了两个乍听之下有些匪夷所思的解决办法。。。。。。

一是直接卖船,主要是那些我们自己不需要的军舰,比如“纳尔逊”号战列舰就被毛子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买走,这样在获得了不下1亿美元外汇的同时,还分化了列强,孤立了英国;二是将我们想要留用、但国内却不能修复的部分船只、如“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送到日本进行维修,顺带派人赴日监督并学习相关技术,日本现在急需硬通货,在见识到中国解放军表现出的强大实力之后,也愈发不想跟中国敌对,因而还算爽快地接下了订单。

其中第二种办法无疑是有风险的,万一日本将那几艘军舰扣下来,中国岂不是亏大了?不过日本人对载机数量少、速度也偏慢的英国航母评价不高,加之随着新造航母的陆续完工服役,此时日本形成战斗力的航母数量已经在不经意间猛增到了7艘,排名世界第一,而且还有好几艘已经至少完成了初次海试,所以区区一艘并不怎么样的航母还不足以引起他们的贪婪。。。。。。

太祖一向主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他看来,舟山之战只是消灭入侵的敌人,要想让英国人彻底放弃侵略的野心,必须主动出击,让他们胆寒,何况陆军本来就是中国的优势,以此对付英军远比动用海军空军要有利得多。不过为了避免战争过度扩大,他只是命令三大野战军向缅北的三个汉邦进军,主要消灭**残部。对英军以威吓为主。他们顽抗就坚决消灭,如果撤退就不要追了,为日后的和谈创造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江心坡还没被蒋政府割让给英国(历史上于1941年割让)。因此解放军的进攻就有现成的前进基地可用。后勤补给也因此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而这个时候缅北**残部的处境却只能用凄惨来形容。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多,英国的大爷们又不肯降低自己的待遇来养这些丧家之犬,加之因为舟山之战的惨败。英国的张伯伦政府迅速倒台,新任首相丘吉尔正忙着组阁收拾烂摊子,因此增发的补给也就晚到了几天,几种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缅北的数十万**残部与其他人员纷纷陷入了食不果腹的境地,加之普遍缺乏热带生活经验、当地卫生状况又差,而引发了热带病的流行,饿死病死的人数成千上万,就连老蒋的夫人宋美龄也因为感染了登革热而病死在军营之中,遭到这一打击的老蒋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当解放军总攻发起后,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已经相当虚弱的老蒋竟然惊悸而死。。。。。。

老蒋一死,没了主心骨的国家残部顿时四分五裂,纷纷放弃缅北向南各自逃命,好在解放军占领缅北之后就没有继续深入缅甸,这些残兵败将才总算是松了口气。此时**的残部已经完全成为了一支支效忠于私人的武装,其中较大的力量主要有三支,一是白崇禧的桂军残部加上一部分愿意跟随他的滇军,兵力不多,只有两万多人,但战斗力最强;二是薛岳的部队,兵力六七万,战斗力也不弱,综合实力最强;三是效忠于蒋经国的部队,大部分是原先陈诚的部队,实力不如薛岳的部队(因为中央军是解放军优先打击的目标,所以损失最大。),但小蒋好歹是正牌的继承人,因此三家势力当中还是隐隐以其为首。

由于实力差距太大,缅北的英军不敢力敌,纷纷主动南撤,因此解放军消灭的顽敌并不多,这也为双方的谈判创造了条件,但就在一贯强硬的丘吉尔都准备低头的时候,本来与此没什么关系的法国政府却怕中国势力扩张后对自己的印度支那殖民地构成威胁,因此提出与英国合作一同对抗解放军,由于两国之间本来就有盟约,因此当天就达成了一致。而既然已经决定继续作战直到中国人退出“侵占”的所有土地,丘吉尔一不做,二不休,通过威逼利诱,将泰国政府也拉上了这条贼船,准备合三国之力共同对付中国。。。。。。

这样一来,中南半岛上的敌军总数就大大增加,除了15万多人的**残部外,还有20万英军(在重建远东舰队的同时,英国政府也对印度和缅甸增兵30万人,而且都是本土的精锐部队,同时殖民地部队也相应地扩充了不少。)、10万缅甸仆从军、20万法军(也增兵了)、10万印支(主要是越南)仆从军、20万泰军(注1),总兵力将近百万,而且英法两国可能持续增兵,泰国也可能会举国动员,这下三大野战军的压力就大了。

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央虽然也有预案,但终究还是棘手,因此很快就将胡卫东召到洛阳,特地征询他这个西方问题专家的意见。对此胡卫东认为,英法联手虽然实力恐怖,但中国有地缘和兵力(指的是全国兵力)的优势,至少防御不成问题,可是在边境上留着一百多万军队与敌人长期对峙,于国内的经济建设而言无疑十分不利,但英国骤得强援,信心正是高涨的时候,想要与他们达成不太吃亏的和议并不容易,这该怎么办呢?

注1: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泰**队虽然数量不多,但野战部队都实现了摩托化,真的,5个摩托化军,当然,摩托化不代表战斗力就一定强,事实上东南亚除了越南,就没哪个国家的军队战斗力强过。。。。。。

第五百一十一章英雄克里姆(上)

ps:感谢书友“tiantian2”与“zj3451694”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不过胡卫东却并不慌张,在他看来,英法的根本利益还是在欧洲,只要欧战爆发,英法不但不能再向中南半岛增兵,甚至还得抽调兵力回援本土,那时西南战争肯定是全胜的局面。只是胡卫东虽然肯定德国必然会发动欧战,但小胡子到底什么时候动手,却还难以判断,要是德国拖个两三年才开打,那中国的损失就太大了,毕竟是同时跟两个列强拼消耗,想想都觉得可怕。但胡卫东这时却突然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如果能够让此公出山,法国是肯定顾不得印支殖民地了,而没有法国的参与,人力不足的英国是肯定没法跟我们一直耗下去的。。。。。。

克里姆,全名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克里姆。海泰比,生于摩洛哥北部山区阿杰迪尔村,出身于伊德里斯王朝的谢里夫(即圣裔)家庭。其父为本部落有名望的教法官(也有说法是当地部落酋长),他自幼受到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晓柏柏尔(注1)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1905年克里姆进入卡拉维因大学攻读伊斯兰教法律,曾对伊斯兰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深受进步思想影响。他反对当时的封建割据,主张国家民族的统一。

1908年毕业后,克里姆来到了西班牙属梅利利亚城。先在土著事务所任职,后在阿拉伯学院当教员,并负责《里夫电讯报》的阿拉伯文编辑工作。1915年担任该城伊斯兰教法官。1912年,法国和西班牙政府迫使摩洛哥苏丹签订不平等条约,将4/5的国土分割为两国的“保护区”。1916年,克里姆因谴责西班牙殖民当局对里夫地区(里夫是摩洛哥的一个省,以山区为主,人口不多但民风强悍。)的分割而被捕入狱,后获释,此后全心投入到武装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中去。1920年西班牙殖民军进犯里夫地区。克里姆同其父组织武装。并被乌里阿格勒部落选为军事首领,率军阻击敌军,揭开了里夫起义序幕。。。。。。

1921年初,西属摩洛哥最高军事统帅西尔维斯特将军向西班牙国王狂妄宣称。他将迅速结束摩洛哥战争。他亲自率军近3万人。仗着兵力与武器上的优势。向里夫山区长驱直进。西班牙军队一路烧杀抢掠,激起了里夫人民的极大愤怒,纷纷向刚继任首领的克里姆请战。决心誓死保卫家乡。

克里姆在6月1日夜里率领300名战士偷袭立足未稳的敌军,首战告捷,歼敌400人,收复了达尔阿巴拉并缴获大批物资。在这次胜利的鼓舞下,参加西班牙殖民军的摩洛哥人雇佣军纷纷投奔里夫军队,原先动摇不定的某些里夫人部落也都集合到克里姆的旗帜下。在短短时间内,里夫军队迅速发展到3000人。

7月21日,里夫军民再接再厉迎头痛击孤军深入阿努瓦勒城(一译“阿奴阿尔”)由西尔维斯特率领的西军主力。克里姆先派小分队切断西军供应线,拔除周边据点,逐渐进行包围。里夫军人数居劣势,但扼守要道,避实击虚,使西军炮兵、骑兵无用武之地。西尔维斯特在困境中诈降,枪击受降代表,里夫军在愤怒中发动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