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鳞开(美味)-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你们私下在串联么?”朱慈烺玩笑道。

“臣不敢!”尤世威惶恐道:“是军情司得到了东厂的通报,秦督五日前已经离开了济南行在,说是来太原行辕了。”

朱慈烺知道总参谋部下属的军情司,是为了与锦衣卫沟通情报的机构。

“东厂怎么会去关心秦督?你们跟东厂又是怎么瓜葛上的?”朱慈烺好奇的是这个。

东厂现在只负责反间谍工作,针对的是满洲、闯逆的奸细,更直接地说是针对山西籍贯的商人。他们为什么会关注大都督府?这可是军法部的职责范畴。而秦良玉要来行辕这种事,也的确该先行请示一下。

当然嘛,在这个通讯条件全靠人马传递的时代,也不能在这点上苛责秦良玉。理论上说,大都督府提督四总部的都督都应该跟随行辕,到底皇太子是这支军队的灵魂和大脑。

只是因为秦良玉年纪太大,李昌龄也是年迈,都不能承受漫长的征伐之苦。王世钦却是要在各军械厂、火药厂、火炮厂、火铳厂之间奔波,没有条件跟随行辕。

尤世威听皇太子如此一问,连忙解释道:“此说并非正规报告,只是情报员之间的交流中提到的一则无关消息。”

朱慈烺一时不能确定:情报员如此八卦到底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若是加以严令,恐怕日后有价值的情报交流会受到阻碍。

“至于东厂,已经与我部军情司合作多次了。”尤世威道:“他们时常会有山贼土匪的消息,需要调动多地巡检司和乡勇加以剿灭,其中协调关系只有我部来做。”

巡检司和乡勇仍旧属于军队体系,需要兵部出调令,总参谋部凭调令下发军令。巡检司和各县乡勇只有拿到了军令,才会根据军令行动——往往是服从当地县令或是县尉的指挥。

这个程序是根据各部门的职责规范自发形成的。这也是管理学的乐趣所在,如果发生职责不清的情况,执行程序就会混乱,也意味着设计者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

朱慈烺听了尤世威的汇报,脑中才将这条线走了一遍,发现除了最后执行阶段有些小问题,之前竟然也算是运作良好,不免略略得意。至于最后的小问题,在现在也不算是问题,大可以日后通过重新设定都指挥使司的职权来解决,或者直接将县尉划归为武官,这样就不至于让毫无经验的文官领兵打仗了。

单宁在参加完会议之后去了牛成虎部,名为视察,实则是想看看能不能捞到打仗的机会。虽然牛成虎是营官,但师长如果在一线,自然是由师长说了算。眼下黄河很快就要进入凌汛期,到时候河面上满是大冰块,根本无法渡河,所以唯一能指望打一场仗的地方也就只有北面了。

然而当战鼓擂响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个北面却不是山西战场的北面,而是北直方向。

建奴南路军在谨慎的防御之后,终于选择了大规模进兵,希望打破明军真沧防线,一路推向淮河。

原因无他,再耗下去,军粮耗尽,军心涣散,结果只能是不战而败。

ps:求推荐票~~月票~~!四月的月票最后一天了,求大家帮小汤稳住前十啊!

三八一孤灯不照返魂人(一)

“林大哥,再往南走个半天就到河津了吧?”络腮胡紧跟在林涛身后,走得有点喘。他不知道这位林大哥哪里来的力气,竟然比他这个“老”猎人体力还好。

林涛走在前头,回头道:“走路时候不要说话,脑袋放空,跟着走就行了,想东想西更容易累。”

络腮胡终于受不了了,他追上前叫道:“哥,等等我,我的绑腿松了。”

“又松了?”林涛停住脚步,玩味道:“你这绑腿松了好多次了,要我给你打不?”

络腮胡已经一屁股坐在的地上,撩起外面的裤子,露出里面紧紧打好的绑腿,不好意思笑道:“原来没松啊,兴许是我腿麻了没感觉。”

林涛这才停了下来,解下腰间的水囊,凑到嘴前喝了口。络腮胡也急急忙忙灌了口水,坐了过来,问道:“林大哥,你这一路都心事重重,到底有什么事?说出来兄弟们自然帮你担着。”

“我一个外乡人,能活到今天,全靠你、你爹还有乡亲们。”林涛叹了口气道:“大丈夫人生在世最怕的就是恩情不能报。”

“大哥,你瞎说啥哩!”络腮胡急道:“咱们日子长久着呢,有啥不能报的!”

林涛沉默不语。

络腮胡急了:“大哥,咱们两个同生死共患难,你还信不过我?”

“我这回去找官兵,恐怕回不去村里了。”林涛终于道:“所以让你跟我来,也好带点念想回去。”

“大哥!”络腮胡腾地站了起来:“你是不是背了官司?别的不说了,兄弟我信你不会是歹人!若是真背了官司,咱们这就回头。日后这天下姓不姓朱还难说哩!”

“不行。”林涛说得斩钉截铁:“杀了孔有德是大事,必须上报。若是这功抵不得过,我也甘愿受军法。”

“大哥!皇帝老子姓啥跟咱们有啥关系?咱们回村子。谁坐天下都妨碍不了咱们喝酒吃肉!”络腮胡急道。

林涛摇了摇头:“你又不是没见到,那些建奴干的不是人事!要是不关咱的事就可以袖手不理,那等他们杀到咱们头上,谁替咱们出头?现在老哥我才算明白,啥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啥叫覆巢之下无完卵。要想独善其身……唉,就算村子藏得再好也没用。”

络腮胡怔住了,良久方才道:“天下兴亡,也不缺你我一个……实在不行,让我去将孔贼脑袋交了,大哥就躲在山里,等我拿了赏钱咱们就回去。”

林涛仍旧摇了摇头:“还是得我去。你贸贸然提着个人头过去,还得验明正身,太耽误事。”

“大哥。”络腮胡想通了什么,“你是不是还有事瞒着我?”

林涛沉默半晌,道:“是。”

“咱们自家兄弟,我爹早就看出你不是遇上了土匪,你到底还有啥事不能说的?”络腮胡气急道。

林涛看着这个亲如兄弟的血性汉子,终于再压不住心中的秘密,缓缓道:“我是官兵。”

络腮胡惊疑之下,眼神差点涣散。

“你还不如说自己是土匪呢。”络腮胡苦笑道。

赵家村之所以迁徙到那么个与世隔绝的峡谷之中。正是因不堪官军索掠。

早在孙传庭担任陕督之前,傅宗龙、汪乔年两任总督收罗了不少闯贼降兵降将。这些军队自然毫无军纪可言。两位总督也没有思想改造的能力。更怕逼反这些刚投降的贼人,不想由此却放任了他们败坏“官兵”的名声。

赵家村不堪被这些官兵索掠,躲入深山。即便如此,络腮胡的母亲和姨母都被“官兵”掳去,下落不明。可以说,赵家村整个村子都与官兵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林涛要带人杀鞑子。明说目的在于抢夺财物,自然有人铁心相随。如果他说是为国家讨贼,恐怕没几个人有兴趣跟他去干这杀头的买卖。

“但我没干过对不起百姓的事。”林涛辩解了一句,意兴阑珊,起身道:“走吧。到时候我进城,你带着赏钱回去。就跟大家说我回家了……”

络腮胡没有再多说什么,闷闷背起包裹跟在林涛身后,一步步往河津去了。他失去母亲的时候年纪还小,对母亲也没甚印象,并不是很痛苦。然而他却知道村里不乏对官兵恨之入骨的人家,现在自己最为崇拜的大哥竟然是官兵,这无疑是颠覆了他“官兵等于恶人”的认知。

——好在大哥没做过对不起百姓的事……

络腮胡自我开解,心情倒没了适才那般郁闷。

两人只是埋头赶路,也不说话,显然各有心事。直到了日头偏西,前面总算看到了村子。不过这村子围墙高筑,外面还有拒马,墙上还有走动的官军,以及两口黝黑的炮管,这让林涛也不禁迟疑起来。

“前头是什么人!”村墙上有人看到了渐渐靠近的林涛和络腮胡,大声问道。

“我们是赶路的。”林涛高声道:“能行个方便不?”

若是别的村子,只要绕过去就行了,偏偏这村子当道而建,将整条路赌得严严实实,两边都是山岩,想绕过去也没办法。

“上前来,一个个上。”村子上放下一个吊篮,并不打算开门。

林涛先站进了篮子,对络腮胡道:“照他们说的办,别莽撞。”

络腮胡点了点头,示意知道。

墙上的兵士先将林涛拉了上去。林涛到了墙头,才发现这是简直就是个小型的城墙。从外面看着像是夯土垒实的土墙,但里面还有一层原木。在原木之后又是一道土墙,如此三道,就算敌人用撞车都未必撞得垮。

守墙的也并非全都是兵士,其中有不少人都穿着百姓服饰,却一样手持长枪长刀,精神抖擞。那些身穿红色胖袄的官兵,手中拿的却都是火铳。

林涛身上带着个人头,自然会被人重点盘问。他不会擅自将孔有德的死讯暴露出去,只说这是鞑子的人头,用来投军当投名状的。此时络腮胡也被带到了另一侧,一番审问之后,两人口供一致,总算免去了奸细的嫌疑,被放入寨中。

林涛也是这才知道,原来这里并非村子,而是一个军寨。这里的守兵由近卫第三师和附近乡勇担任,用来防止清军从吕梁山小道摸过去。

“长官,敢问一声……”林涛小心翼翼对一个少尉道:“我有兄弟在东宫侍卫营,后来失散了消息……”他知道东宫侍卫营是跟着皇太子殿下走的,打听东宫侍卫营的消息,基本等于打听皇太子的消息,很容易被人当做奸细抓起来,所以自己也问得胆战心惊。

谁知那少尉并没有任何怀疑,只是听说他有兄弟是侍卫营老兵,态度好了许多。少尉道:“知道他们是哪一营部的么?”

“知道,”林涛当即道,“是右军部的。”

“喔,这不得了。”那少尉态度更加钦佩了,道:“你去投他倒是对了。老侍卫营的兵,再不济也是士官长,若是军官就升得更快了。不过右军部现在是近卫第一师,驻地在北直隶,你不一定能打听得到。”

“原来如此,多谢指点。”林涛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转过头却是眉头皱得更紧了。

“你们得快些走。寨子里不能留外人过夜,往南再走五里有个驿站,有吃有住,天黑前还是能赶过去的。”那少尉提醒道。

林涛再次谢了那少尉,跟络腮胡从后门而出。络腮胡出了寨子还不住回头,道:“奇了怪了,这些官兵既不要钱,也不抓丁……这就放咱们走了?”

ps:本月最后一天了,求月票!求推荐票!感谢大家的支持,将小汤推上了分类月票榜第九名的位置!今天绝对得加更一章啊!另住大家五一节快乐!

三八二孤灯不照返魂人(二)

林涛这才回过神来,道:“他们都是皇太子殿下带出来的兵,军纪之下没人敢乱来。”

“林哥,你以前就是皇太子的兵吧?”络腮胡快步上前,追问道:“从没听你说过你还有兄弟。所以你就是找个托词,其实是想找自己当初吃粮的营头吧?”

林涛默然无语,没有回答。

“我看他一听说东宫侍卫营,眼珠子都亮了,你直接承认了不就是了?”络腮胡不满道:“还遮遮掩掩的,又不是大姑娘家。”

“唉,”林涛无奈,“当日留下殿后的兄弟们都以为必死无疑,兵牌都给了其他兄弟带走,现在口说无凭,人家凭啥信你?”

络腮胡想起当日林涛一身重伤,要不是自家老爹妙手回春,这世上还真没林涛这个人了。

“你们不是有兄弟走了么?”络腮胡问道:“他们没回去?”

“谁知道呢。”

林涛无奈摇头,心中却道:当日冲过河的同袍都不是陕西本地人,人生地不熟,谁知道他们有没有被闯贼追上……若是他们都没能活着渡河,就我时隔经年找回去,被人当作逃兵如何是好?难道背着这可耻的名声被人吊死?若是自己死了也就罢了,当日袍泽们浴血奋战,而其中竟然有人当了逃兵,这岂不是让死者英灵蒙羞么!

络腮胡并不知道林涛心中的纠结,只是一脸正色道:“林大哥,我爹常说,人正不怕影子斜,你这么个光明磊落的汉子,有什么好思来想去的!照我说,直接找上门去。自报家门,该怎么着怎么着!”

林涛仍旧难以下定决心,只是感觉到包袱里的人头分量极重,方才道:“不管那些,先将孔有德毙命之事呈报上去。”

络腮胡豪气万丈,道:“林大哥。你我情同手足,哪怕前头是万丈深渊,兄弟我也陪你一起闯!”

林涛颇为感动,却只是点了点头,道了一声:“走吧。”

出了吕梁山就是河津城。

因为老河津已经在当初就被肖土庚烧光炸光了,现在的河津城往黄河靠了两里,是第三师来了之后新筑的军堡。左光先的营指挥所就设在此处,位于河津城中心。

听闻有人送来了孔有德的人头,左光先首先想到的是“骗子”两字。

现实绝非小说。统军数万的王侯将军,哪有那么容易被人斩首?

当然,现实往往比小说更让人惊叹,因为有小霸王孙策的故事在前,谁都不敢说孔有德就一定不会死于非命。

为了防止荆轲借樊於期头颅的历史典故重演,左光先命人先安顿好来者的随从,只接见林涛一人。林涛并没有表明身份,因为他并不记得左光先是东宫老侍卫。

河上之战时候。林涛在右军部,接应左光先反正的任务是萧东楼的左军部。在左光先表明身份归入东宫体系的时候。林涛已经跟着萧陌、佘安等人冲过黄河,斩将夺旗去了。

左光先仔细听了林涛的陈述,将之与龙福才的汇报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这件事确实没有疑点。

然而关键问题在于孔有德的身份。

“草民相信那些虏兵的供述。”林涛只能陈述当时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办法证明孔有德的真身。

左光先十分遗憾没有能够缴获孔有德的印信,否则就是铁板钉钉的功劳了。现在只有一颗脑袋。的确有些说不清楚。

“你先下去休息,此事本将会尽快通报行辕。如今官兵正在扶持秦地义军。你若是有什么需要,大可开张单子来,兵械农具,只要力所能及。我军都会支援你们。”左光先主动结束了接见。

这样的见面比林涛想象中的要友善得多,尤其是最后左光先提到的“义军扶持方略”,倒是很让他动心。

当然,最为动心的还是能够重回侍卫营,披甲上阵,杀鞑子,保家国。

一念及此,林涛被自己的伟大吓了一跳。

当日有训导官对他说过“保家卫国”的道理,他不以为然,只想着封妻荫子,封侯拜将。这一年间在外养伤、隐居、杀贼、抢劫……倒像是给他上了一堂活生生的训导课,由衷感受到“家国”对他的召唤。

络腮胡还是第一次见到军纪严明的官兵,也是第一次有机会跟着官兵吃食堂,一天三顿。

这简直是传说中地主老财家的日子,竟然一天吃三顿!

在如今的时代,就算地主老财也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一天开三顿饭,否则佃农没力气干活损失更大。

林涛两人住在河津军营,但属于义士,不需要参加军训,也没有劳动任务。不过络腮胡帮着拉了两天车,还领了两斤粮票,可算是意外之喜。后来他们发现了枣核球,很快便沉迷其中,惊讶世间竟然还有如此充满阳刚之气的游戏。

过了五日,一个配着金徽的将军带着两个军法官找到了林涛。

“我是他兄弟,我不走!”络腮胡坚定地站在林涛身后,丝毫不顾林涛的眼色。在他看来,这将军狮鼻细眼,丑得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所谓相由心生,可见他绝不是好人。

这位将军倒是没有介意,微笑道:“我是总军法官武长春。”

“我叫赵良栋!”络腮胡子大声回道,不肯在气势上落了下风。

武长春仍旧只是眯着眼笑道:“我知道,我已经看了你们两人的口供。今天只是来做一次确认。孔有德没有死……”

“胡说!”赵良栋见识了军堡生活,对钱和粮食有了更深的感悟,大声喊道:“你想赖我们的赏钱!”

武长春摇了摇头:“他已经投降了大明,所以,你们砍下来的人头不可能是孔有德。”

“将军,许是我们被骗了。”林涛压住怒气冲冲的赵良栋,对武长春道。

武长春打量了林涛一番,又道:“不过皇太子殿下认为尔等乃忠义之士,所以仍旧给了五百两的赏银。”他见林涛和赵良栋欲语还休,又道:“你们可以自己分了银子,也可以用来组建义军,到时候一样叙功。”

这是左光先之后第二个身居高位的将军提到“义军”这一问题。上回左光先只说了被朝廷认可的义军能得到什么好处,这回武长春带来了一整套的章程,包括派遣作战参谋和训导官的问题,以及每个月如何申领军资,汇报战果。

“参谋和训导官都禁止领兵,所以无论他们怎么说,你们都不可以将义军的军权交给他们。”武长春道:“不过你们有义务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赵良栋心中一直怀疑这是朝廷要收编义军的阴谋,听说官派的参谋和训导官不能获得军权,不由大为好奇。

林涛倒是能够理解,这是为了保证义军的独立性,以免有野心家打着皇太子的旗号抢夺军功,甚至自立一军。

“这里还有一份《敌后战法》的小册子,是皇太子领衔带着总参谋部做出来的。”武长春取出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小册子,放在林涛面前,道:“现在最好给你们义军定个名号,方便联络和登记。你应该就是这支义军的头领了吧。”

“是,我们村都听林大哥的!”赵良栋替林涛答道。

武长春笑了笑,道:“那就好,尽快填完表交给我,然后就可以领军资回去了。你识字吧?”

“认识几个。”林涛道。

“嗯,锦衣卫多少总认识字的。”武长春轻轻敲着桌子:“你以前是锦衣卫,为什么会去陕西?”

林涛的脊柱似乎被抽了一节,硬挺着一股硬气,反问道:“何以见得?”

ps:这是加更~~终于搞定了~~!求推荐票!求月票!求继续第九名到下月!

红五月,血色求票章!

上个月终于排进了历史分类前十名,实在感谢诸位书友的鼎力支持!

这个红五月对小汤来说有些艰苦。先是前两天家里某二喵尿道结石,插导尿管花去了近千元,昨天晚上意外地发现那二货竟然将导尿管自己拔出来了!而且还弄断了一截在膀胱里!这尼玛是逆天级别的作死啊!明明好好戴着伊丽莎白圈有木有!明明是国外进口的导尿管用的是工程塑料哪怕人去扯都很难扯断有木有!

医生表示这种拼命作死猫是他从业十年来首见。

我表示淡定,这二货才三岁,还有将近十年的寿命,所以它绝对不会真死,因为它要在未来十年中不断地折磨得我生不如死。所以今天早上带它做了b超,明天早上去做手术,手术之后就是更坑爹的护理期——因为猫口腔菌群的恐怖威力,哪怕舔到一口就足以导致伤口感染,然后在丧尸片一样的效果中拖上一两个月……

一般来说,单章写成这样,无非就是为了哭穷卖怜找理由太监。但是!小汤是什么人?小汤哥是写过仙侠的高人啊喂!所以虽然经济上的确很拮据,但不至于饿饭。而且绝不可怜,因为自我感觉仍旧良好,貌似哪里看到过:上帝不让人幸福,只让人坚强!(大雾)

至于太监,更是没有理由。因为上文说了,小汤目前经济拮据,所以金鳞开每个月的稿费收入对小汤而言是笔巨款,小汤甚至在思量是不是冲击一下大全勤,那就能多拿五百块啊五百块!可惜这本书就算灌水,也灌不出一天一万字,而且会让小汤状态越写越差,在猫尿的熏陶之下说不定还会写崩……

所以说,五月的更新目标是每日五千字,坚持拿小全勤。而且小汤貌似从一月份就在拿小全勤了,所以这点人品保证应该值得大家相信吧。

至于说五月的愿景,那大概就是希望能每天都留在“分类推荐榜”上,最好能够再次进入分类月票榜。关心的读者应该知道《金鳞开》的推荐情况,虽然编辑远征大人很照顾,但起点竞争大,人家也不能无原则地照顾……所以能有这两个榜单作为补充,对本书有极大的助益,对小汤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此,小汤衷心感谢大家的帮助。

最后是关于订阅。上回求订阅的单章反响良好,不过也收到一些反馈。

有读者表示:

1、充值麻烦。

小汤不得不说:如果能从繁琐细微的小事中打磨自己的耐性,这种人不成功没天理!如果连面对小事都静不下心,这种人成功也是侥幸。

2、某点坑爹到死,不想被坑钱,也不想让它赚钱。

小汤说:完全可以充多少就订阅多少,充完花完,绝不会被偷蒙拐骗坑;另外嘛,不看僧面看汤面,小汤替某个不懂事的熊孩子道谢了!(下见感言)

ps:(接上)

3、《金鳞开》写的不好,不值得看正版。

小汤表示:话不能这么说。我写你看这就是缘分啊!小汤会因为舍猫血统不纯卖相不好人家倒贴送我养就放弃给它花钱治疗么?当然不。因为这就是缘分啊。为了这缘分,请您放宽点标准,花个十块钱能看很多呢!

最后,直通车:月票!推荐票!

三八三孤灯不照返魂人(三)

这世上但凡有些技术含量的工种,基本都是代代相传,不会大规模泄露。这样有可能导致技术退化,也有可能保持技艺精粮。如果碰上一个有些天赋的子弟,很容易就能培养成一代名家。

武长春在方面得天独厚,既有传承,也有自身的天赋,更难得的是他胆大心细,吃苦耐劳。在东宫系统内,学习工作的比重是五城兵马司的数倍,这更刺激了他专业技能的进步。

尤其是在观察推理这一领域。

在武长春罗列了林涛一堆锦衣卫的传统习惯之后,林涛已经是强忍着脸上的惊诧,终于回忆起来,军法官本来就是针对军中违纪违法的侦察人员,而且军中一直有“密探”存在,这不就是锦衣卫么?

“林大哥是东宫侍卫!不是锦衣卫!”赵良栋已经喊了出来。

武长春脸上露出一丝诧异,道:“你是东宫侍卫?”

“是。”林涛索性放开了,坐正了身子,道:“崇祯十六年,我从锦衣卫改调东宫侍卫营,职衔为上尉百总。”

“哪一部?”武长春面不改色。

赵良栋却听出了林涛声音中蕴藏的骄傲和自豪,对“上尉百总”这个职衔也高看了一眼,相信不是个小官。

“右军部,千总部长官是萧陌上校。”林涛流利应道。

“为何脱离建制?”武长春问道。

“黄河之战,我率兵冲击李自成帅纛,负责殿后阻敌,后来负伤而走,藏在百姓家中养伤,足足大半年后方才康复。”说到这一段往事。林涛颇有些紧张。他生怕武长春追问:为何伤好后不立刻回归建制。

好在武长春没这么问,他只是问道:“当日冲阵的是……”

“萧陌上校亲自领兵,有把总官佘安,百总甄飞宇、刘老四和我。”林涛一一报出当时同袍的名字,眼中渐渐泛红,道:“甄飞宇是死在我前面的。后来我重伤不起,其他人就不知道了。”

武长春盯着林涛的眼睛,悠悠道:“当日阵亡官兵各个都有追授。喔,你的兵牌呢?”

“殿后时存了死心,兵牌交给战友带走了。”林涛道。

武长春点了点头:“这倒没什么关系,反正还是回来了不少人,只要指认一下就是了。”

林涛顿时大喜:“他们回来了!”

“是,”武长春道,“右军部后来扩充为近卫一营。又扩为近卫一师,师长就是萧陌。你说的佘安是第一师第一营营官。刘肆现任其下第一千总部千总官,仍旧兼管坦克司。若是核实无误,你的衔职起码在中校以上。”

林涛在心中存了多月的疙瘩终于解开,整个人都轻松了。只要这些人还活着,就足以证明自己当日没有当逃兵!

“不过当日也有不少袍泽留在山民家中养伤,后来陆陆续续回到营中。你还是需要写一封详细完整的报告,解释自己为何没有在康复之后及时返回营中。”武长春道。

“是!”林涛起身行礼。这个动作在他梦中无数次出现。然而真正做出来,却有些生疏。

武长春也没有想到原本只是约束性的谈话。竟然挖到了一个老侍卫营侍卫,而且还是锦衣卫调入营中的。

现在中高级军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昔年的锦衣卫出身,其次才是矿工和纤夫。本着抱团的传统思想,他们渐渐成了营中的一股强大势力,称为“老人党”,以此与崇祯十七年后在山东的新募士兵区别开来。

如果按照营头来分。第一师是根正苗红的嫡亲部队,这林涛又是老右军部出身,加上过河冲阵的战功,可以说是“老人党”中的“锦衣卫派”,一旦回到军中很快就能成为一颗新星。

武长春不由觉得此人时来运转。以后脚下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只要不犯大错误,将军衔是逃不掉的。

林涛对自己的光明未来还没有直观的概念,只是能够回“家”让他很兴奋。接下去的工作就轻松多了,首先是在训导官的帮助下写一封情真意切地《归建请求书》,其中详细叙述了他在陕西山中的生活和环境,强调自己根本不知道战友成功撤离。

至于时局形势,他只知道李闯后来丢了北京,逃回西安,然后就是建奴东虏打了过来。

在这个咨询极其不发达的时代,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更不可能知道天下发生了什么大事。《皇明通报》在山东之外的流通也仅限于敌军高层之中,即便是吴三桂、孔有德这样的王爷都没甚机会得到一观。

否则孔有德好歹也能知道朝廷为何要疑心他们这些汉军了。

他到死都以为是豪格故意与汉军作对。

……

秦良玉到了太原之后,行辕增加了总训导部的办公场所,皇明政治学院也从济南迁徙到了太原。军校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迁徙,只要下达一个拉练命令就可以名正言顺让学员行军,非但达到了转移的目的,还能加强体能和行军方面的训练。

“殿下,林涛到了。”闵子若站在会议室门口,对皇太子报告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仍旧对着在座的一干将校道:“北直那边让他们打。原本我将两支主力部队放在北线就是以防御为主。他们晚打一天,我们就强壮一天,现在近卫一师的火器配装率超过了四成,正需要一次战斗来检验战术战法。”

他说完之后,见没人有异议,方才道:“此次会议尽快传达下去,就先这样吧。秦督、尤督,你二位陪我去见个人。”

秦良玉的地位高,所以现在总训导部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甚至排在了总参谋部之前。而且秦良玉并非一个愿意养老的人,虽然不再亲临战阵,但这位铁娘子将新的工作视作了战场,往往主动出击,非但坚持创办了政治学院,目今正积极策划刊行军报。这点上就连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