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乱大唐-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娄师德一点不怕那是假的,他在那些满身杀气的侍卫拔刀时也被煞气冲的一阵心寒,这帮侍卫身上的杀气做不得假,这各个都是百战勇士,手上的人命必定不小,娄师德心里盘桓了一下,“要是自己亲兵都上的话,应该能在人死光之前冲到车架前了,可那有什么用呢?也许自己死了都看到车里坐人长得什么样。”

    但娄师德没有后退,而是厉声喝问:“本官陇右诸军大使娄师德,尔等何人,为何要在我大唐境内,蛊惑人心愚弄良善?”

    说实话娄师德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质问人家,排场大只要不违制,他说不什么来,可是宗教害人他忍不得,前不久武则天就被一个老尼姑给骗了,那个自称三国时孙吴赤乌年间出生的老尼姑愣说自己能预知未来,还有一个胡人更玄乎,居然说能看出薛怀义已经活了二百岁,武后非但不认为荒诞还赐武姓给了老尼姑,那个胡人也被封了散阶。

    为此娄师德在就气愤难耐,现在他把怨气牵扯到了丑儿她们身上。

    结果丑儿和她的侍卫还没答话,跟在队伍后面的信善不干了,几百人个泥猴(在地上爬的)似的人一拥而上就把娄师德围在了中间,口口声声要娄师德为诋毁圣女道歉。

    娄师德也没想到这个什么教主居然有如此威信,娄师德面对千军万马也能指挥若定,可如今面对这些普通百姓娄师德慌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略微显胖的身体在被人群围着来回撕扯显得有些滑稽,亲卫想上去制止这些百姓却被娄师德阻止了。

    就在这个时候丑儿开口了,“大人有没有见过我,为何要说我蛊惑人心愚弄良善呢?如果大人不信我神教,我愿意破例一展神通令你信服。”

    娄师德一听哈哈大笑道:“哈哈……老夫不信鬼神,正好,你有什么神通尽管使来,如若能让老夫折服,老夫愿意磕头谢罪。”

    “你可敢上前来?”丑儿柔声说道,话一出口四周众人如沐春风,心情愉悦。

    娄师德不由自己的走了几步,靠近了车架。

    “你是不是想说这女人有点门道?”一个老者的声音在车架内响起。

    娄师德听了大惊失色,不是因为这个句话说中了他的心中所想,而是这个声音与他当年的授业恩师的声音一模一样。

    紧接着更让娄师德震惊的是,车架的帷幔掀开,一个老人走下了车架,这老人正是他的授业老师,陈夫子名不见经传但是教了他八年,才让娄师德考取了进士。

    进士及第的娄师德混迹官场,再没有回去看过陈夫子,直到他做了殿中侍御史,才想起陈夫子,再派人去找寻才知道陈夫子早已病逝,这是娄师德心底的一大憾事。

    陈夫子道:“师德,你宽厚谦恭,廉洁奉公为师甚慰,但你清廉太过致使家人朝不保夕就过犹不及了,家人尚且不能温饱你又何来勇气让治下之民富庶呢?”

    娄师德鞠躬称是,但刚要想解释几句,就听陈夫子把他心里要说的提前都给说了,这让娄师德惶恐倍至,他明知道眼前人不可能是陈夫子,但动作举止看不出一点破绽,更是这人能看透自己心中所想,这简直匪夷所思。

    娄师德还要再问,就见那陈夫子只是摇身一晃,就化成了一个绝美的俏娇娘,那俏娇娘伸手一指娄师德身后。

    娄师德顺势回头看去,入眼的是一双蓝色眸子,深邃,迷人,似有无穷魔力,娄师德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刚要磕头,却听车架中有人说道:“不知者不罪,这次就算了吧!疏勒和碎叶据此不近,你们再不赶路天黑之前怕是赶不到了。”

 第三十二 视察2

    话音落了车架开始缓缓起步,娄师德这回真的心服口服,虽然他不相信鬼神,但这女子的确让人无法解释,只能说是奇人吧!但这种奇人娄师德不愿意招惹,也不敢再去招惹,因为随着车架启动她的信徒又开始匍匐在地,跟着车架一边叩首一边前行了。

    车架过去娄师德这才对着狄风讪讪一笑,道:“此女不凡!”

    完了?狄风还等下文呢!谁想到娄师德一句“此女不凡!”就完了,人家没事人似的已经拍马走了。

    这老流氓脸皮也太厚了吧?居十三娘的消息说,娄师德宽宏大量、为官清廉、知道忍让,看来十三娘的情报很准啊!

    一路无话,到了疏勒老远就看到一队甲士正押解一队商旅来到荒漠边上,甲士凶恶的指使这些商人干活。

    娄师德问道:“大都护这是为何啊?”

    按理说他一个陇右诸军大使管不着地方政务,可这家伙还是中书门下平章事,也算一个相爷,狄风只能回道:“过去看看吧!”

    王方翼官声不错,欺压良善的事狄风相信他干不出来,不过碰到了问问也好,到了近前一问才知道,这些是大食来的商旅,已经警告过好几次了,就是不来种树,过境要种树这是规矩,而这些商旅要去西州,来去匆匆的以为跑了就没事了,谁承想王方翼也坏,一直给这些人记着呢!

    这回等这一队大食商旅从西州回来在路过疏勒,就被王方翼堵了个正着,连本带利一共二十棵树,种不完就别想走,另外还要交双倍的数钱,美其名曰诚信罚款。

    娄师德傻了,“这是什么律令?我怎么没听过?”

    狄风乐了,“在这是我定的律令,种树、罚款二选一,谁都不能例外,尤其是外来人口!”狄风把“外来人口”四字咬的特别重。

    娄师德一听,有些不满的问道:“我也要种?”

    “那当然!我都种了!”狄风理所应当肯定着。

    这些大食商旅经常往返于大唐和大食,一看到狄风仪仗,知道这是大官,就哭着跟狄风告状,说这些疏勒军仗势欺人;而旁边的甲士听了不由有些担心,会被狄风责骂。

    结果狄风下马,抡起手中的马鞭就是一顿抽打,当然,打得不是甲士,那些商旅被狄风打的鬼哭狼嚎。

    看几乎每个人都挨了鞭子,狄风这才收了马鞭道:“诬告执法人员罪加一等,种不完一百棵树绝不能放他们离开。”

    甲士满含感激的应了声喏。

    娄师德不由问道:“为什么要种树?”

    狄风不语,领着娄师德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在快到疏勒城门前停下了脚步,狄风这才一指城池两边,娄师德顺着狄风手指的方向看去,就见在城池两边的荒漠戈壁上有一条条绿色的长龙把荒漠和城池隔绝开来。

    而疏勒城的外围种满了灌木,绿绿葱葱的连成了片,这哪里还像荒漠分明是一片草原。

    娄师德突然明白了狄风让种树的用意,之前在西州和龟兹他看惯了遍地红柳,花红似火,成片的胡杨黄绿相间,美轮美奂的景色娄师德曾经赞叹过,但他忘了原本西州和龟兹荒漠的模样。

    如今看了沿途的荒漠,他这才想起来这里是大漠戈壁,晕本就是遍地黄沙的样子,而龟兹和西州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离不开狄风的这条政令。

    狄风大才啊!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长远,如果一人种一棵树的话,安西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十万,那就是三十万棵树啊!可是狄风规定的可不是一人一棵树,应该是一人最少一棵树,想想看几年之后是什么样?再想想几十年之后呢?

    娄师德平复了一下心情道:“等老夫再回府就把树给国公补上,不光我补上,我带的亲卫也要补上”,狄风没有注意,娄师德刚才已经换了对他的称呼。

    一声国公既有尊敬也有结交的意思。

    疏勒的伙食比龟兹还要好,因为有大小勃律每年的进贡的牛羊,在加上这几年大食放开了通商,有不少大食边民愿意把牛羊卖给唐人,以换取精美的瓷器和刀剑。

    当然瓷器随便换取,刀剑狄风只换给那些信奉神教的大食人和波斯人,只要他们有合适的东西,强弓劲弩狄风都给,按狄风的话说这叫国际军火贸易,这也叫扶持反对派武装。

    狄风的做法已经初见成效,大食曾多次派兵来围剿边境城市的异教徒,结果人没围剿到,反被地方“游击队”一连击败了多次。

    人人都以为这些异教徒有神灵保佑,只有狄风知道,这些异教徒之所以能打赢大食的正规军是因为他们中间有狄风派过去的“军事顾问”背后还有狄风的“军火”供应。

    这回娄师德没有嫌弃伙食太好,可能真如他自己说的,好东西吃多助长了安逸奢靡的心里,他也变得嘴刁了。

    羊肉串可劲的撸,味道鲜美,一种辣乎乎的味道吃了让人上瘾。

    说起羊肉串还是狄风发明的吃法,孜然倒是安西就有,不过这辣椒却是狄风让人从济州岛带来的,经营权自然是十三娘的,以前没人知道为什么狄风让林之欢出海的时候一定要留意辣椒,自从有了烤肉和火锅现在大家都明白了。

    辣椒的价格在安西已经到了天价,一把辣椒就能换一头牛,到了大食更是翻了几番,能吃得起辣椒的全都是大食贵族。可没人知道济州岛上这东西到处都是,早已经泛滥成灾了。

    酒也甘甜可口,一问才知道这酒就是利用城外的灌木结出的果子酿造的,沙棘酒,沙棘是一种低矮的灌木,耐寒也耐旱最适合昼夜温差打的荒漠生长,枝茎上长满了尖刺,牛羊是无法啃食的。

    这种东西的果子小不说,而且长在尖刺的下面根本不好采摘,说实话经济作用不大,但城池外面种树会妨碍城池的防御力,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狄风就让人在城外种满了沙棘。

    沙棘长不高,但却浓密茂盛,一旦连成片别说牛、羊、战马就是全副武装的甲士也别想靠近,扎一下就能红肿几天。

    防御效果虽然不错,但也不能白种这防御超强的沙棘而不要效益啊,于是狄风就发明了沙棘酒、沙棘饮料、对于会酿造葡萄酒的安西人来说,沙棘酒与葡萄酒是一模一样的工艺,只是没人注意这东西罢了。

 第三十三章 视察3

    可自从有了沙棘酒的热销,人满开始注意起沙棘来,结果慢慢的人们就发现,这沙棘不但可以酿酒,还可以治病,也是去除高原反应的神奇植物,沙棘果还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结果狄风当初无意之举现在成了安西的主要作物。

    几乎所有城池的四周荒地都被种上了沙棘,就连狄风都没想到,这沙棘还不止于此,它耐寒、耐旱、抗风沙,还可在盐碱地中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也低,几乎就没有它不能存活的地方。

    于是狄风又发动边民,在葱岭的边境线上种植成片的沙棘林。这样一来随着种植边境线在一点点向着大食蚕食,狄风想好了,以后一旦发生战事,面对成片的沙棘林大食的骑兵优势就被消于无形。

    当然光靠着几株灌木就想抵抗住大食那是不现实的,最终还要依靠强大的武装和雄厚的经济基础,疏勒有正规大军六万,再加上零碎的武装力量也能凑出十几万的部队来,仿照太宗的府兵制再结合后世的预备役安西现在不说是全民皆兵也差之不远。

    毗沙有袁牧的三万人马,还有昆仑学院的万余精锐,和王方翼连成一线后已经足可以震慑大食和天竺了,狄风现在得算就是,把袁牧与玉门关的高仙芝互换一下位置,袁牧守城由于但没有领兵出击过,而高仙芝在吐蕃后方历练了一年带兵出击更胜袁牧,狄风现在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找个时间让高仙芝往大食方向动上一动了。

    毗沙和疏勒现在已经没有后患,只是等着温养生息,一旦府库充盈狄风就打算向大小勃律外扩。

    而现在碎叶和弓月城是安西最薄弱的环节,安西大部分土地贫瘠,唯有碎叶土地肥沃是安西的主要粮食产区,所以狄风并没有让高舍鸡发展商业,他愿意出资供养碎叶只要碎叶安稳能产粮供养安西其它各府就够用了。

    但是碎叶以西一直到大食一带地势平坦,还有残余的波斯虎视眈眈,这要防御起来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还有东边弓月城无人镇守,再往东就是铁勒和突厥,两侧都有强敌让高舍鸡分身乏术压力不小。

    等狄风和娄师德到了碎叶,高舍鸡已经出迎来接他们了,碎叶虽然没有龟兹等地客商云集的热闹景象,但粮田环水,麦浪随风也另有一番风情。相比龟兹和西州,碎叶更像是一个农耕牧种的世外桃源。

    现在碎叶有狄风提供的几种经济作物支撑,百姓生活已经大幅度提升,但高仙芝还是愁眉不展的抱怨“国公爷,弓月城是北方的商路要隘,往来商贾众多,可我就一人既要镇守碎叶,又要兼顾弓月城已经力不从心了,您看是不是再给我派个帮手过来管理弓月城啊!”

    狄风自然知道高舍鸡的难处,现在弓月城只有高舍鸡的一千人在驻守,而管理却交给了当地的铁勒弓月部掌管,那些部族哪有什么管理经验,以前弓月城只是西北边陲的小部落他们还能维持管理,现在随着突厥、铁勒和安西的互市,各部族的商人都会经过弓月城,这也让弓月城迅速发展成了西北有名的大城,人口已经接近二十万。

    弓月部再也没有能力控制弓月城了,现在弓月城秩序混乱,租赋收不上来不说,还要经常请求高舍鸡派兵去维持弓月城的秩序。

    而高舍鸡有心坐镇弓月城但有狄风的命令,要死守碎叶这粮食基地,他又不敢亲自前去,眼看着其他几镇开市通商富得流油,而他守着弓月城这个“聚宝盆”却要年年倒贴补助,他能不眼气才怪。

    人才短缺啊!这是狄风和高舍鸡的共同心声。

    弓月城和碎叶其实价值相当,狄风也早就在打弓月城的主意,弓月城东边就是安北的大草原,北边就是以后的哈萨克斯坦,现在卡拉干达有无边无际的土地等着人去开发,那里有煤和铁物产丰富。

    狄风以后要想制衡安北,扩充资源就必须以弓月城作为依托,但是他没有人才啊!尤其是外能领兵扩土,内能下马安民的人才。

    狄风最早想过黑齿常之,结果黑齿常之看不上狄风落得个身死的结局;李多柞是个人才,但这人投机心思太重,不堪大用;阿史那道真狄风可不敢再让他做大了,万一阿史那道真吞并了东突,这可是狄风不愿意看到的,再说阿史那道真还掌控着庭州、伊州和契苾部的土地,也没有能力在分心了。

    剩下的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谁也动不得,唯一能够将就着用的就只有张虔勖了,不过能不能说服张虔勖再来西北还是未知数,可现在该派谁去管理弓月城呢?。

    狄风正在犯愁,娄师德却插口到我们先去弓月城看看,如果需要老夫倒是可以引荐一人帮助国公治理弓月城。

    娄师德推荐的人让狄风不敢放心,他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含糊的揭过了话头,便和娄师德、高舍鸡一起动身去了弓月城。

    弓月城现在城池扩大了一倍,城内、城外到处都是乱哄哄的一片,帐篷、茅屋、土房混杂在一起,遍地污水横流,牛、马的粪便四处散落,还没靠近就能闻到一股腥臊味。

    除了高舍鸡的军营还算整洁,其他地方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各地商贾的摊位因为没人管理把原本就狭窄的街道堵的严严实实。

    再看弓月城内的居民呈现了贫富两端的极化,富者绫罗绸缎,鲜衣怒马;贫者破衣烂衫,沿街乞讨,而那些弓月部的族人就像长安城内的纨绔,带着猎犬在城内横冲直撞,肆不忌惮。

    高舍鸡也算是文武全才看到这一幕不由脸上一红,这里毕竟是他的治下,管成了这幅模样,他已经羞愧的无地自容。

    狄风和娄师德看过了其他各地的安逸富庶,冷不丁看到弓月城的这一幕感觉反差太大了。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可谁也没有预料到弓月城会乱成了这个样子,娄师德首先忍不住了,他大声道:“如此兴盛之地却成了这般模样,我这就请旨保举一人前来必能把这里治理成繁荣之地。”

    狄风也无语了,他已经招来了吴潭,但狄风给吴潭的地方在玄池,况且吴潭还在路上,无奈之下狄风也不好再反对娄师德的建议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娄师德保举的人不合狄风的心意,那只能再排挤走就是了。

 第三十四章 视察4

    离开了弓月城狄风和娄师德又到了玄池,玄池在贞观年间曾设都督府,是北疆的军马牧场,原属突厥后来几经易手,现在虽然归了安北,但狄风和突厥阿史那骨笃禄做了交易,把玄池要了过来作为马匹的集散交易地。

    之所以让吴潭来,就是因为玄池在狄风看来太重要,先说地理位置,玄池西临安西、北临突骑施(新西伯利亚)、东边就是铁勒,往南就是沙陀和阿史那的突厥牙账,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还能进入以后的苏联境内,是狄风开辟西伯利亚平原的桥头堡。

    再说这里水草肥美是战马的原产地,占了这里就等于拥有了西北的三分之一战马,毕竟大唐鼎盛时期西北只有楼烦、天池、玄池三处牧马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玄池还没有唐军驻守,负责管理的牧场的是铁勒人的葛罗禄部,首领称为叶护,活动范围只要是西突厥的突骑施到北庭之间,与阿史那道真关系密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阿史那骨笃禄担心控制不住葛罗禄才主动示好把玄池让给了狄风。

    如此一来狄风和阿史那道真已经实际控制了乌布苏湖以西的安北土地,娄师德对于狄风抢先占了玄池的眼光赞不绝口,但这里名义上还属于安北,狄风也没有多停留就转头直奔庭州。

    庭州在唐初为西突厥浮图城地,东南至伊州九百七十里、东至西州五百里、西南至焉耆镇一千一百里、西至碎叶二千二百二十里、北至坚昆衙帐约四千里、东北至回鹘衙帐三千里。

    现在是阿史那道真的叶护屯此,原本武则天要设北庭都护府任命阿史那道真为都护节制西突十姓,结果被众臣反对,只能任命阿史那道真为庭州都督检效伊州刺史。

    阿史那道真现在可是富得流油,狄风给他的伊州已经和西州连成一片繁荣兴盛自不必说,西突十姓和突骑施尽皆依附与他,他早就有了重设西突王庭的想法,可这想法也只能过过脑子却不敢付诸于行动。

    他的一万伊吾军是借狄风的,实际掌控的只有三万瀚海军,这些人马能不能调动还要看狄风的脸色,阿史那道真对狄风还是心存畏惧。

    狄风到来阿史那道真热情款待,态度恭谨不敢有丝毫不敬,别看狄风在安西没有多少嫡系人马,可阿史那道真知道,现在狄风一声令下,安西各部必会俯首听命,因为大家的财富已经混在了一起,而且都攥在了狄风的手里。

    当初筹建贸易中心各部都报了很大的期望,认为这是天赐的好事,发财了各部欢喜,可到了如今阿史那道真才发现,发财是没错,但狄风也借机把安西所有力量都绑在了他的身上。

    这手段太高明了,阿史那道真到了现在才看明白狄风戳股自己来西北的真正用意,恢复阿史那家的昔日荣光根本就是幌子,分明是狄风在为自己统治西北而埋下的暗子。

    商权才是统治西北的关键所在,狄风拥有分配商权的权力就等于拥有了西北的王权,谁敢不服?只要有部族敢不服狄风,夺了他部族的商权,就能让这个部族在西北被孤立起来寸步难行。

    狄风的手段让阿史那道真即佩服又敬畏。

    庭州是羁縻州娄师德也不能过多说什么,在庭州带了两日,娄师德和狄风去了最后一地,伊州。

    伊州在西州的东南,过了玉门关就是沙洲、接着是伊州、之后是西州,三州互成犄角是安西的门户,伊州名义上是阿史那道真统领实际上驻军一万是狄风的风火军,统领正是狄风最早带起来的张晓光,他只管驻军不敢政务,政务是由姚崇派遣来的原安西都护府参军王晙。

    姚崇从原来的安西都护府中挑出了一文一武两人推荐给了狄风,王晙就是其中之一,这王晙也算是文武双全,但行政管理更胜过领兵打仗,他跟着姚崇管理商贸中心是表现优异这才被姚崇推荐给了狄风。

    狄风已经将原来安西都护府的官员打散,他不相信这些人,对于王晙,狄风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王晙一到伊州便把伊州政务管理的井井有条,于是狄风这才放心的让王晙做了伊州的运营官。

    而姚崇推荐的另一个人叫郭知运,最早只不过是瀚海军的一个校尉,但这人勇武过人,颇有谋略,积功到了宣威将军,狄风到了安西他曾跟着高舍鸡镇守沙洲,又领兵出沙洲过雪山打到了吐蕃,表现让狄风满意,本来郭知运是最合适镇守伊州的,但考虑到阿史那道真,狄风就把郭知运安排到了沙洲做刺史。

    伊州现在有一条专门通往西州的“商路”,之所以叫做商路,是因为这条路的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商铺,茶肆、客栈,热闹繁华而且是安西境内唯有的二十四小时全天营业的所在。

    商路的设立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西州城内已经没有地方在安置新到来的商户了,万般无奈姚崇就让这些后来的商户在西州通往伊州的官道两旁搭建商铺,这原本是无奈之举,但时间长了就出来现了一个怪现象。

    商路上的店铺几乎贩卖的都是内地产的丝绸、瓷器、字画、首饰等内陆特产而西州出售的主要是安西特产和大食、波斯等地的金银器和珠宝。那些流动的商旅,境外来的会直奔伊州并沿途采买物品再回去贩卖;而内地商旅则直奔西州城,采买异域的紧俏物资会内地贩卖,这样各有所需目的明确反倒减轻了西州城内的拥堵。

    娄师德本是督察军务和营田,但来到安西被这里的美丽富饶所吸引,就不由自主的参与到了地方政务的验看中来,如今安西他已经转了一圈,现在心满意足的跟着狄风要返回龟兹。

    狄风出来陪着娄师德这一转就用去了二十几天,本以为着老东西该走了,可这娄师德竟然还要跟着回龟兹,狄风暗感这武则天是铁了心要娄师德安插在自己身边了。

    可这娄师德要是个副都护或者都督也好,自己还可以把他放到那几个缺人的城镇,可他是督军使狄风还调不动他,这才叫人郁闷。

    狄风很后悔真不该把那两个副都护弄走,武则天有了防备这回派来一个官大一级的压着自己。

 第三十五章 赵灵儿和十三娘来了

    回到龟兹狄风就发现府堂里坐着一个年轻人,这人气宇轩昂仪表不凡,身姿挺拔看着好像还有点功夫在身,正气定神闲的在看着堂内的字画。

    见到狄风进来,这青年起身施礼不卑不亢的道:“下官姓陈名子昂,字伯玉,见过大都护。”

    陈子昂?干什么的?狄风不解刚要询问,娄师德就抢着介绍了来人。

    原来这就是娄师德给狄风保举的来的人才,陈子昂这家伙是个愣头青,仗着自己的才华经常反对武则天株连酷刑,这种不开眼的,人家武则天要铲除异己,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他蹦出来说三道四能有好才怪。

    于是娄师德一上书,这陈子昂就被很痛快的“赶”出了长安。

    狄风倒是听说了,原本武则天很欣赏陈子昂的才华,让他做了右拾遗;可是武则天要修路对付羌族他出来反对说劳民伤财;武则天要对付吐蕃,他说这是穷兵黩武,应该休养生息;武则天要控制宗教、排除异己,他又蹦出来讽刺挖苦。

    说实话狄风也不喜欢这种打着忧国忧民的旗号,狂妄无忌的人物,万一哪一天这个陈子昂也出来在自己耳边呱噪该怎么办?自己也是在利用宗教,自己也在排除异己,自己也想开疆扩土。这可都是这小子爱找茬的地方啊!

    但这种人大眼光不行,对百姓的疾苦倒是真的关心,又有娄师德作保,狄风只好应付了几句,就把陈子昂打发到了弓月城去,还是让他跟高舍鸡腻味去吧!

    看着陈子昂因为狄风不重视他而表现的一脸的愤愤不平,狄风心里苦笑,“高舍鸡你有好日过了!”。

    几天过去后,狄风发现自己猜错了,据手下来报高舍鸡和陈子昂相处融洽,而陈子昂到了弓月城就开始着手治理当地混乱的秩序,别看陈子昂是个文人,但这家伙手段倒是犀利,上任都一天就斩了弓月部两名吃拿卡要的族人,还以军纪不严、扰乱地方为由把高舍鸡手下的一名校尉给打了一顿。

    高舍鸡派人去询问,不知道陈子昂说了什么,第二天高舍鸡亲自到了弓月城当众给陈子昂鞠躬行礼,这不但成了一段高舍鸡礼贤下士的佳话,还让陈子昂一下就在当地树立了威信。

    几天时间弓月城就变的秩序井然,当地百姓对陈子昂赞不绝口,只是在弓月城的商贾却是怨声载道,因为陈子昂奉行的是重民轻商的至执政理念。

    对此狄风没有任何说词,既然让陈子昂去管理弓月城,狄风就放手让他施为,过程和手段不重,狄风只看结果,他已经想好了一年为限,陈子昂干得好以后会重用,干得不好一年后立马滚蛋。

    至于娄师德,已经被狄风当大爷供了起来,他愿意干什么狄风不管不问,只要他不找麻烦就行,不过娄师德还真的没找麻烦,他在安西呆了两天就转道出了玉门关沿着吐谷浑一线去了兰州。

    至于娄师德去兰州干什么,狄风已经顾不上关心了,另一件大事已经让狄风头痛了因为宋醉薇有孕了。

    这本来是喜事,可丑儿和李令月受了刺激,尤其是丑儿,她跟着狄风最早可赵灵儿和十三娘先后有了孩子,现在连后来的宋醉薇也怀孕了,而她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丑儿坚持的认为是狄风偏心。

    趁着宋醉薇养胎之际,丑儿完全霸占了狄风,没日没夜的努力造人,致使李令月成了受气包,每天守着“冷宫”怨念极深。

    不过生不生孩子也不是狄风一个人说了算,雨露都让丑儿一个人沾了也是枉然,这更激发了丑儿的“斗志”。

    直到这一天吴潭的到来才让丑儿有了收敛,吴潭来了,百十人的队伍气势不凡,而暗中跟随的护卫更是惊人。吴潭到达安西时狄风就发现城中出现的商贩、士子、流民、乞丐突然多了起来。

    不用说狄风也能想到这是乔装改扮的护卫,可这吴潭的排场也太大了吧?大概统计一下暗中跟随吴潭而来的护卫竟然不下千人,这还不算先前出现的一队队商旅,这家伙要干什么?

    紧接着狄风就知道了答案。

    两挺四人抬的轿子进了后府,这轿子平淡无奇可是轿夫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