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乱大唐-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光皎洁,四周还有宫女近卫,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者女娃出现,武则天虽然惊慌,但毕竟她久居上位,她没有高声叫喊,而是身不由己的看向那个女娃。
看了女娃长相武则天才发现,女娃在狄风府上见过,就是和李令月斗嘴的小丑丫头,好像名字叫丑儿。
第十章 被丑儿算计了
既然是狄风府上的人,武则天这才稳住心神,她借着月光,仔细的打量丑儿。
丑儿很美几乎美的让人窒息,高挺的鼻子,长长的睫毛,眼仁是蓝色的,厚厚的嘴唇,高贵中还带一丝狂野的韵味,丑儿对着武则天甜甜一笑。
那模样几乎让武则天心都化了,只是丑儿如羊脂玉般的脸颊上拿开胎记太打眼了,就像洁白的瓷器上长了一片苔藓,如果没有这胎记,她该是多么完美的人儿啊!
武则天再次不由自主的问道:“丑儿你来作甚么?”语气平和就像在跟她最宠爱的李令月说话。
“我来带狄风回去,圣后还不让人去带他来!”丑儿柔声说道。
“嗯,你稍等我这就派人去唤狄风。”
武则天刚说到这,突然被一个声音打断,“仙子还请高抬贵手!”
武则天一惊,茫然看看四周,只见对面坐着丑儿,但她想不起自己何事让丑儿进的宫了。
丑儿只是淡淡的看了刚刚到场的道人和赞公公一眼,就扭过头来对武则天道:“我家先生在宫中多有不便,奴婢是来伺候我家先生的,还请圣后恩准。”
然后就出现了狄风和丑儿离开的一幕,武则天之所以要问郭真人,是因为郭真人有些神通,而才发生的武则天总觉的有点诡异,但具体哪里不对劲她又想不起来。
武则天可不知道,马车上的丑儿一边搂着狄风,心里还在一边念叨“要不是那个牛鼻子老道破坏了本小姐的神通,这江山没准就是我家狄郎的了。哼!这次只是消了你一部分记忆,再有下次我就让你变成我的傀儡。”
一路无话,回到狄府狄风这才心里踏实了,在皇宫内和回来的路上,狄风能感到四周一直有内卫的影子,尤其是武则天身边的那个老道还有赞公公,如果武则天突然发难这二人联手的话,没有苗龙相助狄风没有把握带着丑儿全身而退。
“以后不能再以身犯险了啊!在长安我有师父在身边守护绝对出不了事,反倒是你一个人不声不响的就跑了,万一有个差池该怎么办?”狄风进了家门就扳起了脸训斥丑儿的胆大妄为。
丑儿乖巧的点点头,但还是忍不住反驳,“嗯!知道了,不过人家担心你嘛!”
“你担心我,我又何尝不担心你呢?你跟着我最久,要论亲疏远近,灵儿她们都不及你,我不想你出事,更不想看着你无为的丢了性命。
刚刚有多危险你不知道吗?那可是皇宫大内,先不说内卫高手和赞公公那样的绝世强者,单说皇宫供奉隐藏暗处的就不知有多少人,从古至今你见过那个刺王杀驾的能成功过,要不是我急着去求武后正巧碰到你,唉!现在想想我都后怕……灵儿她们有什么事,兴许过个十几年我就能淡忘,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这辈子都会心痛。”
狄风是真的有些后怕,到现在狄风才发现,其实他心里最痛爱的不是赵灵儿也不是十三娘,而是这个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小丫头丑儿。只不过丑儿一直跟在身边这份情感反倒被狄风忽略了,直到他听说丑儿失踪了,这才情由心生真情流露。
“你说的是真的?”丑儿突然美眸放光,就像一只狐狸。
“什么?”刚说的话有点多,狄风不知道丑儿问的什么是指哪句。
“灵儿她们有什么事,兴许过个十几年我就能淡忘,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这辈子都会心痛。这句话是真的?”丑儿紧紧盯着狄风的眼睛。
狄风点点头“真的!”
“我就知道,她们比不过我的……”丑儿说着爬到狄风怀了呜呜哭了起来,这是她听狄风说过的话里,最动听的一句。
“行了,别哭了,弄得我满身鼻涕。”狄风说着就把丑儿往外推。
“不嘛!让我在感动会,哪怕你说谎话哄我都好”丑儿赖在狄风怀了不出来。
狄风无奈苦笑着哄丑儿,“丑儿最乖,在我心里也最重要,以后我到哪里都会带着丑儿。”
“真的!我比荆世还重要吗?还有以后我们有了孩子,你喜欢孩子不喜欢我怎么办?”丑儿不哭了,演技不双,说没眼泪突然就一滴也没有了。
狄风这才明白了,这小丫头感动是真,但更多的是在吃自己孩子的醋,又在演戏,真不知道她着小脑袋了都在想的什么?已经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来分析丑儿了,
“你有作妖……”狄风说着在丑儿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以示惩罚。
丑儿非但不惧还打着媚眼柔声道:“是不是肉肉的……你看我长了,比十三娘还大呢……”说着故意挺起了胸脯,让狄风看看她已经发育成型的双峰。
“谁来收了这个小妖吧!”狄风心里痛苦的呐喊,家里的风气都是被这丑儿带坏的,李令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说正事!”狄风收了心思,把丑儿摆正,严肃的问道:“五天时间,你是怎么从辽东赶回长安的?你又是怎么进的皇宫?”
丑儿没有解释,而是避开话题也正色反问“郎君,你还记得以前我说过的话吗?”。
“你说过那么多话,我怎么知道是哪一句?”狄风有点摸不着头脑。
丑儿在狄风不注意间眼中狡黠之色一闪而逝,她绷着小脸严肃的说道:“那就再说一遍,郎君是丑儿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你要是出了事,丑儿就让这天下来陪葬,没人能阻止我,就是我们的孩子也不行……”丑儿说完坚定的看着狄风。
狄风看着丑儿决绝的目光,还有那像海水一样蓝色的瞳孔,心中突然感动莫名,体内似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他一把搂过丑儿,双唇相接,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一夜狄风和丑儿,解扣轻摹,卸衣交颈。说不尽百媚千娇,魂飞魄荡。正是:春意满身扶不起,一双蝴蝶逐人来。
第二天一大早,狄风醒来,看到趴在自己身上的丑儿,心中苦笑,“还是着了这小丫头的道……自己怎么就忘了丑儿这丫头会魅惑之术了呢?”
丑儿的异术并没有瞒过狄风,当她眼瞳变蓝就是在施展魅惑天下只不过狄风当时心中确实动了情才会被丑儿给迷惑了。
第十一章 李贤被幽禁
看着丑儿白玉般的身子,脸上潮红未退,睡的正香甜,狄风慢慢的挪动身子,让丑儿躺好这才起身,在穿衣服的时候狄风突然愣住了,他似乎感觉哪里不对劲。
丑儿那完美无瑕的俏脸!对啊!胎记……丑儿脸上的胎记怎么没了?狄风忙转身去看,确定无疑丑儿脸上那恐怖的胎记消失不见了。
狄风倒是不太在意丑儿脸上的胎记,但这对丑儿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狄风没有忙着叫醒丑儿,他悄悄出了门要亲手弄一桌好吃的准备来庆祝一下。
李令月来了,她有一个好消息准备告诉狄风,赵道生招供了,不但承认了诬告狄家酒楼是为了陷害狄风,还承认了明崇俨是他指使人杀害的,更让人震惊的是赵道生供述太子李贤怨恨武后,意图谋反。现在右监门中郎将令狐智通和丘神绩已经去了东宫。
可当她看到丑儿正光溜溜的躺在狄风榻上,那慵懒的模样,还有……李令月急了,不由质问丑儿“不是说好了吗?要各凭手段,你难道用强?”
丑儿慢条斯理的穿着衣服,毫不在意一旁怒气冲冲的李令月,过了一会她眼珠一转的说道:“我昨天把狄风灌醉了,一时没忍住就……”。
“无耻!”李令月骂了一声,不过心里暗想“要不要我也把狄风灌醉一次?”,正想着她突然注意到的丑儿的脸,不由惊呼“你脸上的胎记没啦!”
“那有什么好稀奇的?我想让它有就有、不想让它有就没了呗!狄郎不在乎我脸上的胎记,才是真的喜欢我,现在我是狄郎的人了自然不再需要用胎记考验他了。嘻嘻……你羡慕吗?”丑儿说的风轻云淡好似她从未把胎记当回事。
“好不要脸!”李令月骂了一声,心里更加坚定,“今天就灌醉狄风,把生米做成熟饭!”
狄风很奇怪,自己辛苦准备了饭菜来给丑儿庆祝,可丑儿好像并不关心自己脸上的胎记,她正襟危坐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菜,不苟言笑好似很痛苦的模样。
狄风还以为自己昨晚有点粗鲁,是不是伤到了丑儿,就关心的问丑儿怎么了?
李令月一旁哧哧的笑道:“学不来高门大妇的风态就别学,怎么看你是丫鬟命!”
丑儿一听使劲一摔筷子,伸手拽过一盘酱肘子就啃,嘴里还含糊不清的道:“怎么着我也先比你入门……。”
李令月更怪异,听完后就没命的攀着狄风喝酒,结果狄风没事,李令月却喝的小脸通红醉倒在桌上。
看到李令月醉倒,丑儿奸计得逞般马上得意的哈哈大笑,“哈哈……终于清静了,狄风,完饭咱们就去长安城里逛逛。”
东宫事发太子李贤被幽禁于别所,其他参与者正在被抓捕,本来叫嚣着要和狄风理论的高真行坐不住了,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想着怎么才能和狄风缓和关系,在他看来李贤的倒台就有得罪了狄风的因素在内。自己也是猪油蒙了心怎么就想起要和狄风作对呢?
他的哥哥和子侄也愁眉苦脸的站在堂下,高政出了事他们生怕受到牵连;高真行的哥哥户部侍郎高审行和曾在户部呆过的狄风有过一面之缘,陈佑琅那时刁难狄风就有他的影子在背后,现在为了高家他忍不住问道:“真行,家族之事为重,用不用我去狄府走一趟?”
正说着却见高政回来了,高真行一问才知道,原来李治看在高真行劳苦功高的情分上,把高政交给高真行自己处理。
高真行稍一犹豫就猛的拔出了腰刀,一刀就刺在了高政的身上。突来的一幕让高政想不明白父亲为何要如此对自己,皇上已经饶恕了自己啊?
更让他想不明白的还在后面,自己的伯父和堂兄纷纷上来各自刺了他一刀,这还是自己的家人吗?高政死了,死的很惨,尸体像野狗一样就被丢在了路边。
李治听说了这个消息不由摇头,他知道高家跟太子走得很近,但高家是高士廉的后人,也是能保他李家的力量,为了制约武媚他不想赶尽杀绝,这才把高政放了回去,没想到啊!为了表忠心,这帮人什么都能干的出来,虎毒不食子啊!!看着这些大臣,再想想狄风,李治感觉自己没有看错人。
高政死的当天,李治的旨意就下来了贬高真行为睦州刺史,贬高审行为渝州刺史。李治还是留了情面,要不是为了抗衡武媚,这高家是留不得的。
至于李贤怎么处理,李治有些犯愁,他不相信李贤有篡位的心思,但三司会审薛元超、裴炎与高智周三人中薛元超是太子的人、裴炎是武媚的人、高智周是自己安排的人,这三人相互制约应该是做不了假的。
犹豫了很久李治还是下了决心,翌日李治立左卫大将军、雍州牧周王李哲为太子,更改年号,大赦天下。
李显如愿的进了东宫,但狄风没有去道贺,不是为了避嫌,而是因为李显利用自己对付李贤让狄风心里起了芥蒂。
狄风没有去李显的周王府,李治却登了狄府的门。
李治是来问罪的,李令月在狄风这里喝多了,回到皇宫还没醒酒,又哭又闹的耍了半夜的酒疯,李治一想到李令月哭闹着要嫁给狄风,他自己都觉得丢脸。
不过大唐公主耍酒疯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兴师问罪没问几句就和狄风讨论起女人喝多了后的各种表现来。
李治是个多情种子,要不然也不会去勾搭武则天之后连武则天的姐妹和侄女都不放过,小酒一喝再一说到女人,倒是和狄风相谈甚欢。
说着说着李治突然来了一句“吐蕃要求和亲了。”
“和亲?用女人去换取和平不会长久,我愿意领兵征讨吐蕃”狄风想也没想就回了一句。
“你不同意和亲?”李治大有深意的再问了一句。
狄风道:“不同意。”
“新罗犯境了。”李治又道。
这回狄风没忙着回话,他不知道李治的用意,新罗可是关系到了自己,狄风不敢大意,斟酌了一下道:“现在吐蕃侵扰,正发兵向西讨伐;新罗虽说不驯服,但又发兵东征,我恐怕官府和百姓都难于承受这种负担,不如让李谨行佯动一下。”
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十二章 赵灵儿的孩子
第二天狄风终于明白李治为什么会问他同不同意吐蕃和亲了。
吐蕃文成公主派遣大臣论塞调傍来长安报告赞普的丧事,并请求和亲,而吐蕃请求娶的是太平公主,正好赶上太原王王妃逝世,李治让太平公主为女道士,为死者乞求冥福。便为她建立太平观,任她为观主,以拒绝吐蕃。
最关键的就是太平观竟然建造在了狄府的旁边,和狄风家只隔了一道墙。
狄风感觉自己被人算计了,李令月这几天就在太平观的基址处监工,她第一件事便是在狄风家的院墙上开了一道门。
武则天也来看过了太平观的建造,看到这道门她无奈的摇摇头,原本她是给李令月定了光禄卿薛曜的儿子薛绍结婚,但薛曜因为牵连进李贤的事,被流放到了黔州,此事也只好作罢。
又找了几家,可不是李令月不同意嫁,就是别人不愿娶,坊间有谚语说:“娶妻得公主,无事进官府”不能不令人担忧。再加上武则天也看了普天之下还真找不出比狄风更优秀的青年才俊,女儿是铁了心的要跟着狄风,她是真痛爱自己这个女儿,万般无奈下,于是也就只好默认了李令月的行为。
转眼一年过去了,赵灵儿回到了长安,并为狄风产下了一子,取名狄来,名字有点古怪,但生来就是一个有福之人,李治赏了手书狄来二字的金牌、武则天赏了金锁、太子李显没有任何表示,朝中文武纷纷登门道贺。
丑儿看着自己扁平的肚子琢磨着是不是今晚再去跟狄风“大战”一晚;李令月则羡慕的想着该怎么才能睡到狄风的榻上去。
高仙芝被狄风送到了裴行俭的帐下,裴行俭带兵的确厉害,知人善用是他最大的优点,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刘敬同、黑齿常之,这些名将都是出自裴行俭的军中,让高仙芝跟着裴行俭出头的机会会更大。
狄家庄热闹几天后恢复了平静,苏洛现在生意越做越大京畿等地的银号都已经被他控制,他倒是感恩,时不长的就会来狄府送礼,而武家兄弟继承了世袭后反倒不再登狄风的门了,李敬玄因为战败被流放,银监已经被武则天抓在了手里。
可武则天虽然控制了银监,但日子并不好过,对于银票的发行印制、利率管理,以及国库资金的分配、调控,她如同在看天书一点头绪都摸不着。
狄风当初为了防止银监内部官员监守自盗,在设立之初就划分了多个部门共同管理,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保密原则,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系,结果导致了武则天现在,问哪个部门的官员他们只能说出自己负责的业务,想要统揽全局却没一个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武则天本不想启用狄风,狄风不是自己的人,可现在如果不让狄风来,银监必乱无疑。虽然有李敬玄可用,但高宗刚刚把李敬玄流放岭南,现在就叫他回京,高宗的脸面又往哪里放?
无奈之下武则天前思后想最终还是来了狄府。
狄风正在给李令月和丑儿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武则天到来正好听了个大概,不由笑着问道:“这个皇后也忒笨了,加害公主还要化身……狄风,你说那七个矮子又所指何人呢?”
“这……”怕是被武则天误会了,狄风尴尬的解释道:“这是一个海外的传说,化外之地自然挑不出什么俊杰来,只能用七个矮子充数了。
武则天白了狄风一眼,幽幽道:“幸好那个皇后不是姓武!”
“不能够!那皇后姓叶赫那拉叫慈禧,跟您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狄风满口胡说了一句就话锋一转问了武则天的来意。
“暂且饶了你一回……”,武则天这才说了正题“你别在这蛇蛇蝎蝎的编排皇后了,你来书房跟我说说银监的事。”
一进书房狄风为缓和气氛就调笑道:“您是千金之躯没事总往我这小民家里跑不太合适吧!小子可怕言官的那张嘴。”
“你怕什么?我的故事已经传的满长安都是了,你狄风早在别人口中成了我的入幕之宾,只是我那可怜的令月还没嫁人就背上污名……”武则天说起李令月气就不打一处来,恨恨的道“都是你这泼皮害的,我真应该下道旨意让你妻离子散”。
狄风也听说了有关武则天、李令月和自己的绯闻,说的跟真的似的,但众口悠悠纵使权倾天下也没办法管住别人的嘴。
李令月的事狄风自知理亏,也不敢辩解只能硬着头皮,作揖打躬的告饶。
武则天看到狄风的模样,这才消了气,缓和了声音问道:“大食国内战乱不断,突厥、吐蕃趁机作乱,银监也跟着起伏不定,西北的银号因为金银不足,出现了抢兑的情况,你可有什么办法能应对西北的局面?”
这些事狄风早就通过阿史那道真和裴家的银号口中得到了消息,大食还好说,毕竟是封建国家,商贸已经成了主体经济,想要控制市场不难;可是突厥和吐蕃还是奴隶制,以耕牧为主,大多数牧民还是以物易物,想要发展银号不赔死才怪。
那些牧民只知道用牲畜草药换取日用品,就算贵族也只是换取金银,并不知道存款、信贷是何物。阿史家和裴家是昏了头才想去那里开银号。
想要稳定西北市场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战争,一劳永逸的把突厥和吐蕃灭掉,重新建了一个封建制社会。
但这开战狄风说了不算,也不敢说,现在吐蕃因为文成公主去世,大乱将起,正是准备发兵的好时机,可是吐蕃也因为文成公主去世而停止了对大唐的侵犯,出现了伪装的和平。
要是狄风现在提议发兵征讨吐蕃,李治兴许会同意,可满朝文武不会同意,士大夫更不会同意,狄仁杰很有可能第一个跳出来骂自己。
这帮文人读书读的只知道大国之威礼仪之邦,根本就不知道狼子野心是何物,不到别人打到家门口他们是不会同意用兵的。
狄风想了想道:“要想稳定银监秩序不难,我愿意出使大食并顺带安抚安西。”
第十三章 图谋安西1
狄风出使大食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武则天不想让狄风离开长安,她心里反复权衡“此子虽然没有什么太出格的地方,但最近大唐境内新出现的几股势力背后都似乎有他的影子,这是一个未知的变数不得不防,司马那小丫头现在的话恐怕多有不实,上官到可以用,银监?”
武则天定了主意,她笑着道:“大食战乱不断让你去了大食万一有什么不测,令月怎么办?你呀还是老实的待在长安帮我教教学生吧!”
狄风早就猜准了武则天不会放自己出京,他说要去安西只不过是试试武则天的态度,不过教学生他可没想过,不禁疑惑“教学生?”
“对!从今以后我让上官那丫头来你府上学习你所说的金融学!”武则天说完也不给狄风推辞的机会,就接着说道:“阿哲现在在东宫不方便出门,你们私交甚厚,以后可以多去东宫看看阿哲。”
狄风点头称诺,心里却在暗笑“走了一个狄小花,又来个一个上官婉儿,看来你还是不放心我啊!多和李显接触,恐怕也是要试探我吧?”
武则天走了,李治又把狄风招进了宫去,说的还是安西的局势,吐蕃和突厥现在是大唐最大的一块心病。
番邦蛮夷不通教化,总是反复不定,打疼他了,他就上贡谢罪,放置不理他又经常扰边犯境,真要大军剿灭却因为地理不便又无法办到。
如此长久下去吐蕃和突厥早晚要慢慢的蚕食大唐,这种消耗李治承受不起,当年太宗就是用这种不断侵扰的办法耗空了高句丽的国库,才能让李治一举灭了高句丽。
“安东大都护,元山伯狄风,狄景晖觐见”内侍的一声通报让李治收回了心神。
“让他进来”李治挥退了左右,让狄风进了御书房。
一见狄风进来,李治直接说道:“传你入宫有两件事要与你商量,一是新罗王金法敏死了,你是安东都护你怎么看新罗之事?二是安西突厥和吐蕃不断反复,裴行俭退敌有方但不能去除隐患你可有平定突厥和吐蕃的办法吗?”
金法敏死了,狄风已经接到了十三娘的线报,新罗现在已经被十三娘暗中培养财阀集团所控制,自己回不回去已经无所谓了,狄风趁此表了一番忠心“金法敏和金庾信一死新罗已经成不了气候,有李谨行坐镇安东足够了,圣人只需遣使立金法敏之子金政明为新罗王就可以让新罗再无隐患。”
说完狄风略一沉吟又道:“至于安西却有些难办,大军征讨只能解一时之危,却不能长久,况且劳民伤财也不是长久之计,依微臣看还不如趁着突厥和吐蕃结盟未稳之际在扶植一股力量,让他们相互猜忌以夷制夷。”
狄风的话正说到了李治的心坎里,他也想趁着裴行俭大胜之际,把突厥残部收拢起来,用突厥来对付吐蕃,可众大臣不同意,裴行俭也反对。
李治知道裴行俭是有了拥兵自保的心思,留着突厥他就可以一直掌握着安西的兵权,但知道又能如何,李治身边现在没有可以替换裴行俭的人,安西诸军中的将领大部分都是裴行俭一手提拔,牵裴行俭这一发而动全身啊!
李治再问“你可有方法控制突厥或者吐蕃?”
“臣不能,但有一人可行。”狄风笃定的回答。
李治疑惑的问:“谁?”
狄风说出了一个早就想好的名字,“阿史那道真!”
阿史那道真是突厥王族,其父归顺大唐已久屡立战功,李治倒是很信任此人。但是裴行俭那边又该如何交代呢?
狄风见李治犹豫不决,就道:“安西还是裴行俭来镇守,但这次所俘的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突厥首领必须杀掉,然后就让阿史那道真以王族身份返回突厥统领各部,我朝不派一兵一卒,能不能收服突厥残部就看阿史那道真的本事了,成了就可钳制吐蕃,不成与我大唐也无害,人家阿史那家族要回故地收服族人,朝中众臣也不好干预,这岂不是一举三得?”
“让朕考虑一下吧!”李治让狄风先回去,自己一个人在书房苦思狄风的方法可不可行。
狄风出了皇宫没有回府而是悄悄的去了阿史那道真的府上。
因为银号的事阿史那道真虽然没有公开示好狄风,但私下里两人常有来往,狄风前来阿史那道真忙把狄风接近了自己的密室。
他们阿史那家族是降将出身,那些大唐开国大族看不起这些降将,所以阿史那家的前辈们只能南征北讨拼死争取军功来巩固阿史那家族在大唐的地位。
如今到了阿史那道真这一辈,几次大战都没让阿史那道真参加,阿史那家族已经开始有了没落的迹象,为求谨慎阿史那道真很少和朝中大臣有往来,
就是相熟的狄风前来,他都要小心的引入密室。以防被人找出什么跟脚。虽然他是左屯卫大将军,可这种居人檐下的滋味可不好受。
狄风进了密室也无二话直接问道:“道真兄可愿意从振阿史那家族的昔日威风?”
“此话怎讲?”阿史那道真何尝不想恢复阿史那家族的风光,他是突厥处罗可汗之孙,是突厥的王。
狄风笑着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什么?让我孤身返回安北?就算我的族人还在,可那里还有薛延陀,这”
狄风的计划很诱人,可一想到安北、安西、薛延陀、回纥这混乱的局面,阿史那道真犹豫了,没有一兵一卒他就是神仙也平定不了安北啊!
狄风神秘的一笑“谁说你是孤身一人了,我狄风拿你当作兄长,自然会帮你,我又一万精兵借你,不知能否统一突厥呢?”
“一万精兵?”阿史那道真眼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兄弟能借兵给我,突厥的狼眼家族就能重振雄风。只不过”。
阿史那道真斟酌了一下,一咬牙问道:“只不过狄兄弟为何要如此帮我?”阿史那道真可不相信有白来的好处,狄风更不会平白无故的帮他,与其心里猜测还不如直接问清楚的好。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图谋安西2
狄风也知道什么兄弟情义,一见如故这些说辞骗不了人,他也就直接说道:“我要商权,从玉门关到肃州、甘州、凉州、安北可是控制着丝绸之路的咽喉,大食、波斯的商人富庶,这你也知道,你阿史那家的银号没少从中挣取利益吧?”
狄风说的这一点,阿史那道真承认,狄风自从把西北的银号给了阿史那家经营,他家在银号的获利可是赶上了其他所有产业的收入总和。就是现在西北战乱,那些大食和波斯的商人依然冒着危险往来于丝绸古道。
也正是因为战乱和匪徒侵扰,这些商人更愿意把财物存储在银号里,狄风说要商权他相信这个理由。
狄风接着又把自己准备在西北建设商品中转站和厂房的想法说了,并说了联系各部族共同经营的构想。要知道大食和波斯不远万里来长安就是为了倒买倒卖,如果在西北建立一个各族共同经营的大型“集贸市场”那内地和大食、波斯的商人就省去了来回奔波之苦。
因为是各族联合,也能缓解各族之间的矛盾,一旦商品中转站和厂房发展起来,各族混在一起,战乱自然就会平息,都有好处恐怕那时候想打也打不起来了。
但是有一点狄风没有说,他的人会趁机融入西北各部,只要能控制住这条经济命脉,他就是西北的无冕之王,西北那些还处在奴隶制的部族是没有人能预测到财阀垄断能有到达威能的。
阿史那道真从小在长安长大,自然知道东西两市是何等繁荣,更知道一个超大的集市和众多的生产作坊能给西北那贫瘠的土地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他顿时有点激动起来,拉住狄风的手正色道:“如果兄弟不是在戏弄道真,道真愿与你狄风结为生死兄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