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朝之梦(大罗)-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僧格林沁现在不得不把手上仅存的一千五百多健锐营的刀牌兵拿出来拼了!不仅如此,这位蒙古王爷还拿出了赤膊上阵的狠劲儿,亲临第一线督战了!
“健锐营的好汉们,保皇上,保大清的时候到了,跟我冲!”
带着健锐营打冲锋的御前侍卫傅方,这位爷也真是“屡北屡战”了,自鸦片战争时随着奕山初上战场到现在,就没有打过胜仗。不过却一点没有灰心丧气的样子,显然是个神经很粗的家伙。
“三元里的弟兄们,杀清狗,复大明!杀啊!”
韦绍光抄着一把朴刀就带着敢死队迎了上去,相比指挥大军,他还是喜欢带队厮杀。所以郑洪刚一到芙蓉山,他就立刻交出指挥权。拿着朴刀上前线厮杀了。还带着敢死队接连打退了清军的三波猛攻,很有点力敌万夫的样子。
而这一次,两下的人马刚一交手,韦绍光就觉出不对了,上来的刀牌兵都是清军的精锐!手上的功夫很硬,自己的手下怕是抵挡不住啊!
“逆贼!看刀!”
正着急的时候。一个块头和他差不多大的清军武官就挥刀举牌冲上来了。韦绍光连忙收回心神,舞起朴刀全力应付,两下居然打得难解难分。那清军武官正是武进士出身的一等侍卫傅方,他是认得韦绍光的,因为在道光二十一年时,他也在广州城。三元里抗英事件发生后,他还和几个要好的旗人军官大醉一场以示庆祝。随后又被广州将军奕山派去三元里调查斩获英兵首级多少。亲眼见过韦绍光,事后还向奕山举荐韦绍光做官。
可是奕山却认为一个汉人匹夫可以聚众数万,还击败了英将高夫,这事儿绝对不是国家之福!还指示他严查韦绍光的底细,若有任何不轨,就要锁拿问罪!
现在看来,这爱新觉罗。奕山到底是皇亲国戚,觉悟就是高啊!当日要是寻个罪名把这韦绍光斩了。将三元里平了,今天不就少了许多敌人了!
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傅方没有,郑洪同样也没有。借着蒙蒙方亮的天色,他已经看到满山遍野的清兵往芙蓉山上涌来,似乎要将自己的几千人完全淹没一般。
“公爷,不好了!雨停了!”
郑洪正感到大势有些不妙的时候。他的军师丁日昌忽然又大声嚷了起来。
“雨停了……”郑洪还有些不大明白。
“火枪、弓箭!清军的火枪和弓箭很快就要上来了!”丁日昌的脸色有些发白地提醒道。
北路明军虽然没有弓箭,但是洋枪、鸟枪还是有很多的,而且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清军。可是在芙蓉山上的明军却没有干燥的火药可用!一旦清军把火枪、弓箭调上来,郑洪手下的几千兵可就都成活靶子了!
“援兵到了没有?”郑洪临上芙蓉山之前下令调集了12000援兵。现在也该上来了,只要他们能到,这一仗还有得打。
“连影子都没有啊!”
“全军撤退!退到北江边上去!”郑洪跺了跺脚,下达了退却的命令。
只是他的对手僧格林沁不容许他如此从容而走了。
“全军突击,目标芙蓉山!第一个冲上芙蓉山顶着赏银3000两,官升三级!”
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清兵,郑洪咬着牙还想回身再战,却被几个亲兵拽住,搂腿夹腰架着往山下的北江退过去了。这时江面上有数十艘沙船改装的战船,还有上百艘征用来的民船,上面都有持着洋枪、鸟枪的明军,只要到了江边就能脱险了。
而大明延平郡公郑洪的败走也宣告了芙蓉山上几千明军的崩溃,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这座位于北江岸边,扼守着曲江县城的要地就再一次回到了清军手中。不过清军在这一战中的斩获却不太多,因为明军溃败到北江岸边时,船上的明军就开始乱放洋枪、鸟枪。这帮杂牌中的杂牌虽然磨磨蹭蹭没有及时增援郑洪,但总算没有跑路,看到郑洪的败兵过来就开始用火力支援,虽然没有什么准头,但是傅方带领的健锐营刀牌兵在东江之战中已经被明军的洋枪打怕了。一听到枪响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也不追杀逃敌了,全都往芙蓉山上退去。而跟在他们后面的绿营兵一见八旗天兵都退回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赶忙往后退了下去。
而败了一阵的郑洪,也被手下一帮不争气的杂牌气得没有了返身再战的心情,只得收兵往英德退去,在返回的船上还让丁日昌写了请罪的折子让人快马送去广州了。
9月22日,也就是芙蓉山之战后的次日午后,郑洪兵败的消息就送到了广州明王宫。
“王上,郑公兵败了!”
此时朱济世正和左宗棠、叶名琛一起研究“军功田”的事宜,就是给明军士兵、士官授田替代军饷的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朱济世立即偷偷看了眼叶名琛,对方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不过很快就掩饰下去了。
“损失如何?”一旁的左宗棠问。
“损失了2500多人。”苏玉娘蹙着秀眉道。
“才这么一点儿?”朱济世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2500人的损失不小了,要知道明军从兰芳之战到攻破广州城的这段时间里,全部的伤亡加在一块不过1000人出头而已。
可是郑洪手中有五万三千大军,损失了2500就报兵败也太反常了吧?朱济世怀疑郑洪少报了损失。
“王上,应该只有这些,郑公的奏折上说,22号夜到23号晨,他督率8000人在芙蓉山同至少30000清军打了一场,结果为清军所败。”
朱济世的眉头拧得更紧了,“郑公现在在什么地方?他没有受伤吧?”
苏玉娘道“郑公没事儿,写这封折子的时候正在退往英德途中,现在应该已经到英德了吧?”
朱济世一把抢过奏折看了看,脸色马上沉了下来“郑公打得是什么仗?出兵五万三,实际只用八千去跟人家三万人打,损失了两千五就全部退回英德……”
左宗棠接过奏折细细看了遍,叹口气道“王上,这也不奇怪,郑公的兵虽然有五万三,可真正能打的恐怕只有八千,精锐都败在芙蓉山上了,剩下的人当然没有斗志战心了,如果不退恐怕败得更惨!”
朱济世脸色阴沉地点点头“看来我得亲征韶州了!”
4261054357888770
第280章打胜了,士气更低!求月票
公元1847年9月22日。
韶州,芙蓉山。
战事已过,激战之后,芙蓉山大寨四下一片破败的景象,木栅胸墙周遭,满满的都是淡紫的血色。现在正是夏日,尸臭味已经在芙蓉山左近弥漫开来了。
清军绿营湖南提标的官兵就在提督余万清的亲自督促下,开始清理尸体,收拾营寨了。
芙蓉山一战,虽然是清军获胜,但是比较伤亡数字却也是清军较多,几乎达到了明军的一倍,如果不是京旗健锐营的骁勇和郑洪的准备不足,这一战打到最后真是胜负难料。
而在各部清军当中,损失最大斩获最少的无疑就是余万清的湖南提标了。几乎折损了一半人,斩获的明军首级却寥寥无几,还有好几百个“附逆”(就是让明军捉去割了辫子后又被清军抢回来的倒霉蛋)的,都让僧格林沁下令斩了脑袋报功了。
现在是非常时期,广东一省几乎全部沦陷,广西和湖南也都相继传出警讯,清军绿营又在之前的战事中表现差劲,附逆降贼的武官更是数以百计。朝里朝外,都是一片指责绿营无用误国的时候。湖南绿营又打成这副德行,这余万清也知道自己的顶子保不住了,只求能落个干干净净的开缺回籍,千万别落个交部议处——那样还不如直接掉脑袋呢!好歹能给家里面留点银子,要是让京里面那票贪官来“议处”,少不得拿一副身家去换个充军流放。
就在余万清和一干湖南绿营的军官在担心脑袋和口袋的时候,下面的湖南绿营的兵丁更是咬牙切齿在心里面咒骂,不是骂我们大明朱大王的,而是在骂满清狗皇帝道光和僧格林沁、赛尚阿一干八旗亲贵的——昨晚一战,他们这些湖南兵可都是豁出命在打,虽然被明军打溃了,但也为宝盖岭和曲江县城内的清军主力集结调动争取到了时间。不管功劳苦劳都是有的,而且还死了那么多人。怎么都要从优抚恤一下吧?
谁知道非但没有一个铜子儿发下来。反而把几百个被明军捉去后割了辫子的弟兄当成逆明反贼砍了脑袋!这些旗人到底当不当汉人是人啊!打仗被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是一两半二两的饷,犯得着把命搭进去吗?这天下是旗人的,又不是汉人小兵的……被捉去割了辫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家明军割辫子的时候又不会征求俘虏的意见。怎么就成了“逆贼”,还要割脑袋啊?这也忒狠了吧?给明军捉去不过割辫子而已,回到大清这边就要割脑袋!这还让不让人活啦!
想到这里。哭声就起来了。前文说过,这绿营兵也是世袭兵,平日也是一个圈子的,所以绿营兵丁官佐之间,多有沾亲带故的。芙蓉山一战下来,不少人失了亲朋好友。若是被明军所杀,再得一份优恤也值了。可有不少人是被僧格林沁下令砍头的,都当成附逆的贼人,不但没有抚恤,还要祸及家人……这如何不委屈,如何不伤心?
“哭什么哭!都哭什么!大清打胜了,你们还哭……”余万清听到这凄凄惨惨的哭声火也上了。抡起手里的马鞭就朝几个正抹眼泪的兵丁抽打过去。
“军门!我们苦啊!”挨了打的兵丁却哭得更凶。
“我那兄弟是力竭被擒的,就是给割了辫子,又没有真附逆,凭什么就砍头啊!”
“还不是因为僧王要报功!我们的人给割了辫子正好拿去砍了充人头!”
“那些京旗健锐营的人都说我们是一钱汉了,我们的命只值一文钱!”
“呜呜……这是什么世道啊!他们旗人凭什么这么欺负人!芙蓉山一战都是我们汉人绿营在拼啊,他们只是最后上来捡个现成的。”
“不干了!不干了……这个绿营兵不能再干了,旗人的天下,就如他们自己去保。我们不保了!”
听到下面的议论声越来越响,内容也越来越“反动”,余万清心一横就伸手去摸刀把子,却被身边几个戈什哈一把拦住。
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戈什哈压低声音道“主子,小心军心生变!”
军心已经生怨了,再一逼难免就有变,这芙蓉山上的两千多湖南兵可个个手持利刃。要打起来,十几个戈什哈可保不住你余大提督!
“可是……怎么呢?”余万清也在跺脚,他一浙江人,在湖南绿营里面没有根基。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安抚军心。
“还是得靠银子!”那个老戈什哈是余万清的亲族,在浙江绿营里混了半辈子,最知道军心是怎么回事了。
“得去找僧王要银子抚住军心,要不然下一回上战场,这标兵搞不好就要临阵倒戈了!”
余万清咬咬牙“倒戈就倒戈吧!这银子我是要不来的,再说我这个提督也当不到下回上阵了。”
与此同时,宝盖岭大营的中军大帐之内。四川提督向荣也是一脸怨气,正和几个将佐一块儿喝酒发牢骚。
“这叫什么事儿?这叫什么事儿!苦仗、硬仗都是我们在打,最后连口汤都喝不上,好处都是旗人的!我向荣也就算了,已经混到了提督,再升没地方了。可是下面的弟兄不能白拼命啊!这么大的胜仗,砍了两千几百个首级,怎么都该有百把个保举额子吧,这就给了十个……这怎么分啊?这样下去,这兵还怎么带?谁肯拼命打啊!”
向荣的语气里全是苦水,从今儿上午开始到现在还没有倒完,几个陪他喝酒的参将、游击、都司也都是愁眉苦脸,一点不像刚刚打了胜仗的样子。
要说这事儿吧,其实根子上还是朱济世和左宗棠这对君臣闹出来的。一个想出“离间满汉”的奸计,一个发明了“劝降药”,还用一个汇丰银行套住了十三行和广东巡抚叶名琛——这可是一省巡抚啊!居然也投降了大明,这道光皇帝还能相信汉臣?
而僧格林沁和赛尚阿又上了“撤绿营、扩汉旗、编新军”的折子,也摆明了不相信汉人的立场。虽然道光皇帝还没有点头,但是满朝上下,无论旗汉都是一致赞成的,实行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僧格林沁和赛尚阿又怎么会保举一大堆绿营汉员升官呢?
这不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再说了,现在就算保举一百个绿营汉员,过不了多久还是开缺的命,不如多拿点犒赏实惠。所以僧格林沁和赛尚阿只给了向荣十个保举名额,犒赏到时依足了向荣的要求给了二十几万两银子。只不过这些犒赏大半给向荣装进自己口袋了……他的提督还不知道做到什么时候呢,不赶紧捞点能行吗?
所以这个让人白白拼命的恶人只有僧格林沁和赛尚阿来当了。至于军心士气什么的,就让僧格林沁、赛尚阿他们去操心吧。这汉人绿营真不行,还有他们的八旗天兵呢!
“他娘的,怎么打了胜仗这军心反而散了呢?这些一钱汉到底是怎么回事!”
僧格林沁自然有耳目散在下属的绿营各部里面,这满清绿营里向来是有旗员的,现在满汉关系紧张,这些人自然都伸长了耳朵张大了眼睛替僧格林沁留心下情。结果汇总上来的情况,就让僧格林沁狠吃了一惊。这芙蓉山一战到底是谁打胜了?怎么自己这边的士气比战前更低了呢?
4261438557889191
第281章太平天国是软柿子?求月票
“还不是那个向荣闹的?二十六万两银子的赏钱他一个就吞了二十万,剩下六万怎么分都不平了。”
说话的傅方也是一脸忿忿不平的表情。芙蓉山这一仗可是靠他带着京旗健锐营的好汉打下来的!他向荣不过是跟着沾光,凭什么一个人独吞二十万两银子?这僧王也是的,这么多银子怎么就给了他们汉人了呢?这大清天下到底是谁家的?
“傅老三,你这话说的可不实在,芙蓉山一战要是没有向荣督兵苦战,靠1500健锐营的刀牌手能行?”赛尚阿正捧着茶盏有一口没一口喝着“闷茶”,听到傅方的话酸溜溜的就插嘴道。
僧格林沁也对傅方道“保你当固山额真(都统)的折子已经跟着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出去了,穆中堂那里我也捎了信去,就算是固山额真放不下了,一个梅勒章京(副都统)准保是有的。你今年才多大?就有这样的前程,将来督抚部阁还能少得了?犯得着嫉妒向荣吗?他还能有什么前途?四川提督能做到年底就不错了,不趁着现在多少捞一点,将来靠什么养老?”
虽然芙蓉山一战是清军打胜了,但是僧格林沁和赛尚阿对接下去的战局并不太看好。因为他们已经通过审问俘虏知道在芙蓉山同清军大战的明军不是精锐的洋枪队,而是粤北洪兵,也没精练过西洋战阵,也没有洋将帮着指挥,就这样的杂牌军还那么难对付了。等过段时间朱逆梳理好了广东地盘带着精锐打过来,这韶州府多半还是保不住。
所以在向北京报捷的同时。僧格林沁和赛尚阿再一次联名上奏。促请尽快实行“撤绿营、扩汉旗、编新军”之策。两人私下里面交换过意见。认为这一次道光皇帝肯定会在群臣的一再要求下加快改革步伐的。这向荣的四川提督,多半是当不到明年的。
傅方被两个钦差批斗了一下,闹了个没脸儿,又不敢顶嘴,只好赶紧转移话题。“王爷,鹤翁,属下觉得这逆明新败,应该会消停一阵子。下一步不如先对付拜上帝会的教匪,千万不可使其做大成为白莲教第二啊!”
“嗨,区区邪教能有多大前途?”僧格林沁不以为意地一摆手,满脸都是不在乎的表情。
赛尚阿却脸色凝重地道“王爷,对这股教匪……咱们不可掉以轻心,须全力围剿!”说到这里,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僧王,“三藩之乱的时候,圣祖爷就是把乱子控制在湖南的,这湖南绝不容失啊!”
僧格林沁挠了挠脑袋。他当然知道赛尚阿的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偏偏不接这个茬。只是皱着眉头不说话。
“王爷,拜上帝会的教匪须得您和鹤翁亲自督军去剿才能克尽全功啊!”傅方干脆进一步挑明了话题。
打小就在北京旗人圈子里混的傅方的脑子自然是极灵活的。他当然知道靠僧格林沁、赛尚阿手里的六万人肯定打不过逆明的,芙蓉山的狗屎运可不会再有第二会了!
就眼下绿营兵这种打了胜仗还降士气的德行,再来一场芙蓉山之战他们就得溃了。所以这韶州府是守不住的,得尽快想办法帮粤海大营解套。而北上去捏太平天国这只“软柿子”怎么看着都是最好的解套办法。
屋子里面的另外两位满大人祥麟和乌兰泰也都是京旗出身,下了战场可比猴还精,怎么会听不懂赛尚阿和傅方的话。赶忙附和道“是啊,王爷,千万不能让拜上帝会的教匪做大,这等教匪最善裹挟民众,若让他们在湖南横行,不用多久就能发展出几十万大军,万一过了长江,可就是另一个李闯贼啊!”
有那么严重?僧格林沁被他们几个说得一愣一愣的,细想一下觉得也是这么回事儿。虽然拜上帝会的教匪肯定是乌合之众,但掉以轻心肯定是不对的,须得拿出狮子搏兔和牛刀杀鸡的劲头来对付他们。
“可是韶州府谁来守?”僧格林沁的目光投向祥麟和乌兰泰,两个人心里都是一颤,守韶州?这是送死的差事啊!
“让向荣留守吧。”赛尚阿淡淡地道,“他的四川兵在芙蓉山一战中出力颇多,趁这个机会让他们休整一下也好。”
“向荣的提标?”僧格林沁皱眉道,“能守住韶州府?”
赛尚阿皱了皱眉,心说,这个僧格林沁是真傻还是装傻?眼下就是把京旗禁军都拉来也守不住韶州府了,问题就是这黑锅该谁来背了!
僧格林沁思索再三,最后正容道“不如就以10日为限吧,有芙蓉山一战的底子,10天内向荣无论如何都能守住韶州的,10日后拜上帝会的教匪也该平了,到时候我们再带大兵回来。”
听了僧王这话,赛尚阿和傅方他们几个都不由在心里挑起了大拇哥,这个僧格林沁原来是真人不露相啊!
10日之约看起来对向荣有利,实则是个大大的圈套!只要向荣肯接下守韶州的差事,那可就是十日复十日了,什么时候韶州府丢了,什么时候拜上帝会的余孽才会彻底铲除,到时候丧师失地的罪名都是向荣一个人的!
至于去皇帝那里打官司,呵呵……一个赛尚阿、一个僧格林沁,还有一个同他们一伙的领班军机穆彰阿,这向荣的官司能打赢?他以为自己是林则徐啊!拎得清就把罪名揽下来,议一个斩监侯的罪名,再花个几十万两银子上下打点就能保住性命了。要是不识相就直接判个斩立决,去阎王爷那里告状吧!
……
“杀清妖!上天堂!杀清妖!上天堂……”
防守桂阳县城的湖南永州镇总兵孙应照和他手下两千多绿营兵,第一次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呐喊声,是黑压压一片至少上万个红布包头的“教匪”用客家话用足全身力气吼出来的!
这些人,就是僧格林沁、赛尚阿和傅方他们几位旗人大爷想象中的乌合之众,而他们自己则自称为太平军。
“上帝保佑我们!杀清妖啊!上天堂啊!”
太平军悍将林凤祥,头裹红布,上身打着赤膊,光着脚板,拎着把大刀片子嗔目狂吼着就往不远处已经被团团围困的桂阳县城冲去。在他身后是5000个和他一样打扮的太平天国死士,愤怒咆哮着好像发狂一样的往前猛冲。
“疯了!疯了!这些人都疯了!”
看到眼前这一幕,孙应照孙大总兵几乎都要哭起来了。这伙自称“太平军”的贼匪怎么个个都不怕死啊!就这么光着膀子冒着清军的火炮、抬枪、鸟枪、弓箭的杀伤蜂拥攻城,好像根本不知道死字儿怎么写!而且人数还那么多,杀都杀不完似的……
打仗这个事情吧,是一门学问,说复杂也复杂,欧洲的军校都收十几岁的半大孩子,花七八年时间把他们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下级军官。说简单也简单,在武器和战术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是比人头和比狠了。
而在眼下的桂阳城,人数肯定是太平军多!即使不算跟着走路的家眷和被裹挟的平民,太平军这头也有四万多人,其中一半是悍不畏死的狂战士。而清军这里,算上相帮守城的团练,最多只有三千,而且个个都怕得要死,如果不是被团团围住,早就给吓跑了。
如果让僧格林沁、赛尚阿看到这一幕,大概也只能长叹一声“大清朝的气数,果真是尽了!”(未完待续
4262015367889868
第282章一败三得求月票
轰轰轰……
这是清军的土炮打响了,不用问肯定是在有效射程之外打响的!清军的绿营兵、八旗兵都是这德行,最喜欢远远的开枪开炮,打不着听个响也是好的。现在响听完了,鸟枪兵、抬枪兵的使命就算完成,要装弹再射恐怕得问太平军答应不答应了。
几千太平军的汉子已经蜂拥到了城墙下面,一架架云梯直接递到了城头上面,光着膀子的太平天国狂战士在一片“杀清妖!上天堂!”的怒吼声中就踩着云梯往上冲。
这些人大多都是脚下无寸土,头上无片瓦的真正的无产阶级!
之前不是佃农就是矿工,也没有什么文化,活着是没有一点奔头的,比朱济世依靠的天地会门徒苦多了,所以更不怕死!现在信了拜上帝会版本的基督教就更没有什么好顾虑了,他们现在的人生目标就是“活着杀清妖,死了上天堂”。
“杀清妖啊!”
一个手持竹子长矛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头一个蹬上了桂阳城头,狂吼一声就举起手中的竹矛往一个清军把总的心窝里面捅去,面对四下里向自己扎过来的清军的长枪也不闪避,
就在他的竹矛扎穿那个把总的同时,他又黑又瘦的上身也被四条长枪刺中。这就是一命换一命的打法!
“上天堂啊!”这个太平天国勇士发出了临死前的最后呐喊,没有丝毫的恐惧,真正的视死如归!
“杀清妖啊!杀清妖啊……”
狂怒的吼叫声响成一片。不要命的狂战士一波一波涌上城头。然后用一命换一命的打法和清军拼命!
“顶住!顶住!敢有后退着斩……”
明知道桂阳城必破。可永州镇总兵孙应照也不甘心闭目等死,还扯着嗓子在那里大呼酣战。只是攻上城头的太平军越来越多,这些人的武功虽然都不怎么样,肯定比不过孙应照这个武进士,可是个个都不怕死。这“上天堂”的口号可不是随便喊喊的。
“大人,顶不住了,快逃吧!”
几个惊慌失措的戈什哈聚到孙应照周围就想护着主子逃命。孙应照却跺着脚道“逃!能逃得了吗?今天就是我孙应照为国尽忠的日子了!”
话是这么说的,可是当几个戈什哈架着他往城墙下面飞奔的时候。这位孙大进士的武功愣是没有发挥出来,就这样让人搂腿夹腰给架走了。他一走,桂阳城头上的清军士气自然也就溃了。
“天王,打下来了!”
在远处的高地上面,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正凝望着战局,满脸都是得意地笑容。不过几柱香的功夫,太平军就又为他打下了一座县城!自从举兵以来,太平军的进展只能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了。从广西一路杀过来已经打破了七八座县城,斩杀清妖团勇不下万人,掠获财物无数。队伍也从原来的四万多人扩充到了近八万之众,其中能上战场的男女天兵不下四万。这样的发展速度。那朱济世恐怕是拍马也追赶不上吧?
“有广东方面的消息吗?”
想到朱济世,洪秀全就扭头问了身边的冯云山一句——历史上这位太平天国的南王是在广西全州的蓑衣渡遇伏身亡的。不过这个时空,太平军是从道县入的湖南,没有走湘江,自然没有蓑衣渡之战。而且湖南清军主力早就去了广东同朱济世作战,那位历史上在蓑衣渡设伏的江忠源虽然手上也有一支几百人的团练武装,可是却被好友曾国藩以“招学生、招工人”的名义招去了长沙,根本没有和太平军见过仗。
“天王,广东方面还没有联系上,不过从清妖的布防推断,朱天使的军队应该还没有打下韶州吧?”冯云山拈着胡须分析道。
“清妖的主力一定还在韶州。”一旁的杨秀清也同意冯云山的观点,他眨着一只独眼思索道,“天王,咱们应该火速进军郴州,截断清妖主力北退之路,汇合朱天使一起聚歼僧妖头所部。这样湖南就任我们来去了!”
……
1847年9月30日。
广州南关,天字号码头。
暴雨如注,倾盆而下。
一长溜近两百艘沙船在宽阔的珠江上排起了长队,依次靠上临时用作军港的天字号码头。披着蓑衣的明军步兵,在茫茫雨雾中四下巡视警戒。大雨几乎形成了雨墙,密而不透。
如此暴雨之下,不计其数的明军步兵却正从归德门内源源不断开出来。每个士兵都是全副西式装具,背着背包,穿着蓑衣,洋枪架在肩膀上,埋头疾步走着。每一队士兵的前排,都有一日月同辉旗。
朱济世打着雨伞站在一艘船台插着红底团龙旗的大型沙船的舱顶平台上,身边全是明军总参谋部的年轻参谋,还有左宗棠和威尔。海明,一左一右,也打着雨伞和朱济世并排而立,望着正在冒雨登船的浩荡大军。
“国王陛下,请您放一百个心,这一次我们一定可以打败盘踞在韶州府的清队,完全统一广东的。”
说话的是威尔。海明,对于这次北伐,他是信心十足,根本没有把郑洪兵败芙蓉山的事情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看来,郑洪的五万三千大军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军队,不过是些武装的老百姓,让他们去作战根本就是在开玩笑,只有朱济世这样不专业的统帅才会做出的错误决定。
朱济世扭过头,看了威尔。海明一眼,淡淡地道“这一次出兵的任务有三个,一是整顿北路军,裁汰老弱和不合格的军官,将余种编入大元帅府的直辖军;二是歼灭僧格林沁指挥的六万清军;三是夺取整个湖南和江西省的洞庭湖以南地区。”
也就是说夺取韶州府在朱济世眼中根本不是个事儿!
威尔。海明微微蹙眉,“国王陛下,您的要求有些高了,我们的兵力可能不够用。”
目前明军的陆军嫡系部队已经扩充到了近五万人,编成了四个师(三团制)、一个锦衣近卫军和其他大元帅府直辖部队,包括正在动工兴建的黄埔军校——在长洲岛上,历史上的黄埔军校就建立在那里。
而这一次随朱济世出征的是韩四担任师长的第一师和任怡江担任师长的第二师还有苏玉娘担任指挥使的锦衣近卫军,总兵力约24000人,大炮84门。这样的兵力打垮僧格林沁的6万大军夺取韶州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取湖南省和江西大部却实在有些单薄了。
“够用的,”朱济世嘴角微微一翘,露出得意的笑容,全然不像刚刚吃了败仗的大军统帅。
因为在他看来,郑洪的这场败仗还真是恰到好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