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朝之梦(大罗)-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一个,罗马和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再加上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小国是一个;德英波共君联盟、瑞典联合王国、丹麦和斯拉夫联盟算一个。另外,还有奥地利帝国、土耳其帝国、印度帝国这三个不大不小的独立市场,也都和三大自由贸易圈签订了易货贸易协定。
也就是说,各个自由贸易圈都是相对封闭而且自给自足的市场,圈外的商品很难进入……除非发动战争!(未完待续。。)
32214491612882834
第1539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美国、俄国、德国会勾结在一起?”朱济世扬了扬眉,这是美苏德三国轴心?看上去很可怕啊!不过他表面上还是非常平静,“会不会再加上胡安?”
朱国雄摇摇头,“现在的形势对墨西哥王有利,他是不会那么沉不住气的,除非拿破仑四世要动他在墨西哥的基业。”
朱胡安虽然死了母亲,但同时也去除了羁绊,可以完全将墨西哥王国的控制在手里了。而控制了墨西哥,就是控制了罗马西帝国大部分的工业和军事实力——这可不是历史上那个乱哄哄的墨西哥,而是站在失败的美国的肩膀上的工业化墨西哥!
另外,胡安在东华的影响力依旧。只要他下了决心,随时可以让东华王国再一次投入战争——无论大明皇帝朱国雄是否支持!
和正在承受工业化最后阵痛的大明不同,东华王国这个“天选之国”的条件实在太优越了——除了有一个不死心的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当邻居。所以在过去20多年里,东华王国发展的相当成功。
得益于战前和战时的宣传,整个大明的资本对于“天选之国”的热情极高。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东华王国就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还有移民热潮——虽然东华王国还面临着第三次战争甚至是第四次战争。但是坚信大中华帝国霸权不可动摇的投资者还是很有一些,未来的战争在他们看来,更多的是投资机会。而不是风险。
至于大明国内的破产农民——如果他们不甘沦为大明的城市贫民。北美辽阔而富庶的大平原就是他们最好的去向。相比之下。干旱的南华更适合发展畜牧业而非农业,可以承载的人口远远少于东华。
在资本、人口和市场都不匮乏的情况下,东华这个天选之国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走出了战后的困难时期,在战争结束后10年就重新成为大中华帝国之下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和北华、南华、新日本并列!而在内燃机的时代全面到来之后,德州和加州的大油田又再一次为东华经济的起飞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各种和石油开采、加工、运输相关的行业,在不到10年时间,就奇迹般的在东华的国土上发展起来了。到了现在。东华的工业门类虽然比较单一,集中于钢铁、石化、冶金、军工几个重工业领域,但是整体规模已经和邻国墨西哥不相上下。
如果东华和墨西哥在未来的战争中联手,拿破仑四世连一丝赢面都没有!这个波拿巴王朝的掌门人如果脑子不糊涂的话,多半只能用优容怀柔的办法稳住胡安……
“父皇,拿破仑四世昨天晚上和多蒙托维奇公爵密谈了半个晚上,他愿意保证墨西哥王对墨西哥的权益,同时还愿意将古巴和牙买加划入墨西哥。”
朱国雄看着父亲,说出了他的密使多蒙托维奇公爵和拿破仑四世在凡尔赛宫密谈的结果——这个多蒙托维奇公爵是西伯利亚王国驻巴黎的大使,本来和朱国雄没有太多交集。不该成为他的密使。
但是这位西伯利亚王国公爵有一位极漂亮而且颇有才华的女儿名叫亚历山德拉。米哈伊诺娃的,原先是亚历山德拉女王的侍女。在女王嫁给朱邦安之后,被朱邦安“献给”了老爹朱国雄当了选侍,而且还颇为得宠。这就一下拉近了朱国雄和多蒙托维奇公爵的关系……有些不方便由大明大使出面去和拿破仑四世讨论的话题,就由这位多蒙托维奇公爵出面试探了。
“多蒙托维奇公爵还报告了一件事情,霍恩洛厄亲王秘密访问了巴黎。”
霍恩洛厄亲王的全称是克洛德维希?卡尔?维克托,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是霍恩洛厄王室的成员。还曾经担任过巴伐利亚王国的首席大臣,目前则官拜德意志帝国宰相,是俾斯麦的继任者。
“德国宰相秘访巴黎……多蒙托维奇公爵还能打听到那么秘密的事情?”朱济世淡淡地道。
“应该是拿破仑四世想让多蒙托维奇知道的,”朱国雄想了想,又道,“看来德国对罗马表示了支持。”
在过去的20年,德意志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暗斗固然没有停止过,但是在表面上,特别是在面对大中华帝国的时候,这两国却是始终保持一致的。就像后世中国、俄国对待美国一样。当然,德国和罗马之间的矛盾并不比它们同大中华之间的矛盾小多少。罗马认为自己是西方世界的领袖,和大明在东方的地位一样。可德意志帝国却不会自认为是西方的东华,而是跃跃欲试想取罗马而代之。
另外,眼下原子弹这种超级大杀器还没有出现,那位提出相对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还在应天济世大学念书呢。而在没有核威慑的情况下,后发的德意志帝国完全可以通过一场战争取代罗马的地位,同时夺取罗马在非洲的殖民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工业已经出现了过剩的苗头,而且随着石油时代的来临,缺乏石油已经成了德国工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因而德意志帝国走向扩张已经在所难免!现在不确定的就是德意志帝国的扩张方向会在何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国是想让罗马领头和我们在美洲对抗!如果罗马取胜,德国就会向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扩张。如果我们在美洲取胜,德国就会取代罗马成为西方世界的领袖,非洲自然是他们的地盘。”
朱国雄顿了下,分析道,“不过拿破仑四世也不傻,他想和我们联手压制……压制胡安,避免罗马帝国陷入分裂。”
说着话,朱国雄的目光在朱济世脸上轻轻扫过。如果没有“胡安问题”,现在的世界大概会平静许多。罗马帝国的团结应该可以再维持上几十年,而且大中华和罗马也不会有多少利益冲突。只要大中华和罗马保持友好合作,世界的和平就能一直维持下去。
“朕会去和胡安说的。”朱济世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马蒂尔德虽然不在了,但是朕还在……只要朕在一日,东华和墨西哥就不会联合起来对抗罗马。”
看了眼白发苍苍的老父,朱国雄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朱济世还能在世多少年?10年问题不大,20年……恐怕是指望不上了!
“能拖10年也是好的。”朱济世瞧了眼儿子,“你就好好用这10年稳住大明内部吧……但是10年之后呢?你想怎么安排美洲的未来?”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朱国雄的目光中流露出凝重的神色,“父皇……北美的第三次大战将是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的灭国之战,甚至连新法兰西王国也可能灭亡!战后的北美洲将只剩下北华、东华和墨西哥三国。南美洲除了新日本王国之外,也将尽数处于墨西哥王的支配之下!”
“胡安父子将会称霸美洲!”朱济世看着儿子,“而且东华王国也不会再被美利坚所牵制。”
这的确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而且很可能成为现实!因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一旦在美洲燃起,东华、北华同美利坚之间必然要分个你死我活。和上一次大战时的情况不同,东华、北华已经休养生息了20多年,两个的人口总和已经高达6000余万。加上墨西哥王国的4000多万,朱胡安的背后站着超过一亿人口。而且东华、北华、墨西哥三国的工业实力之和,也远远超过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甚至比德意志帝国都更胜一筹。而10年甚至20年后的东华、北华必然会更强大。到时候即使大明帝国带领东华、北华之外的大中华诸国围观,东华、北华、墨西哥也能靠它们自己的力量取得胜利。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朱国雄沉默片刻,淡淡一笑,“墨西哥王和东华王毕竟不是一个人,而且墨西哥和东华的人种、文化、宗教、语言皆不相同。另外,胡安弟还用罗马公教仪式迎娶了波拿巴王朝玛丽亚。莱蒂齐娅公主为墨西哥王后……因为这件事情,东华王和墨西哥王之间的关系有些冷淡了。”
朱胡安的这场婚姻是政治性的,目的是改善自己和波拿巴家族成员的关系,同时希望生一个符合罗马公教规则的“合法继承人”。但是玛丽亚。莱蒂齐娅公主成为墨西哥王后也意味着朱邦羽的生母容氏失去了胡安正室的地位成了小老婆……这当然是自小在应天长大,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东华王朱邦羽很难接受的。虽然不至于让父子公开反目,但是想让朱邦羽和玛丽亚。莱蒂齐娅公主所生的墨西哥王在将来兄弟相亲是完全不现实的。
更重要的是,当美利坚和罗马在美洲败北之后,东华和墨西哥还能有什么共同利益可以让他们继续联合?(未完待续。。)
3237342012903046
第1540章这是不合理要求吗?
“皇上,这里就是最新的排屋区,称宣武新区,计划建造一万栋五层排屋,每栋可居住60户人家,每户排屋的面积(套内使用面积)都达到了50平方米,包括地价在内,每套排屋的总造价可控制在300华元之内,完全是普通三口之家可以承受的。另外,宣武区的马路、轻轨铁路、商业区、学校、医院和下水道等配套设施也将同时开工,整个宣武区开发项目总投资将会高达3。1亿华元,计划6年内全部完成……”
已经就美洲未来的安排和朱济世达成一致的宣武皇帝,这个时候已经返回了紫禁城,正背着手站在地图桌旁,不过地图桌上展开的却不是军用地图或世界形势图,而是一幅巨大的应天府城市建设规划图。刚刚当选的应天知府袁世凯正手持一支教鞭,在给朱国雄介绍着最新的城市建设规划。
“一万栋房子,一栋住60户人家,就是60万户啊!有那么多人?”
“有的,现在光是在应天府登记申请排屋的民众就已经多达25万户,每年还会再增加10万户,等到宣武区全部建成的时候,估计都不够分配了。”
朱国雄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袁世凯说的是事实,这几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明的人口开始向大城市集中。每年涌入应天、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五个府的人口就数以十万计。加上这五府百姓繁衍生息,五府户口增长速度之快,已经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随之而来的。除了就业问题。就是住房、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三大难题了。而大明朝廷却从来没有智者想到将这三大难题推向市场。用产业化的办法将之从政府的负担变成财源滚滚的支柱产业——其实也不是19世纪的中国人比较笨,而是大明帝国的内外部情况不允许朱国雄当局这么干。
现在大明是内有社会党、民意党用合法的非法的手段把大明往社会主义的路子上带。外面还有东华、北华、南华、西华、新日本五个华夏大国在敞开大门招揽大明移民!现在除了大明帝国之外的华夏诸国已经拥有多达3。5亿人口,相当于大明帝国的50%。而且除大明之外华夏诸国的人口增长率在过去二十多年中遥遥领先于大明!大明的人口在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多年间只增加了1亿左右,而其他华夏国家的人口则增加了整整2亿!
如果这个趋势维持下去,再过上二三十年,华夏诸国的人口总数很有可能超过大明!到时候大明领导大中华帝国的地位可就要遭受严重挑战了!
“应天现在有多少户口了?”
“户六百二十一万,人口两千两百五十五万(应天府的辖区比后世的南京市可大太多了)。”袁世凯不假思索地回答。身为民选的应天知府,所管辖区域最新的人口数据是必须时时刻刻牢记的。要不然在回答记者问题或是在议会辩论中说错了。这个洋相可不是一点半点。
“两千多万了……北华一国才一千万出头啊!”朱国雄摇了摇头,“人口怎么都跑到应天来了?我大明有两千几百万平方公里之地啊!”
“皇上,这些年农人破产失业颇多,在乡无依无靠,只能到大城市讨生活了,现在不仅是五大都市,汉地的省会城市同样人满为患了。”袁世凯面无表情地回答。这个问题颇为让人头疼,议会里面的青年、东林、社会三党时常会因为农村日益凋敝的事情互相指责。不过指责来指责去,执政党也换了几回,照样一点办法没有。
因为大明汉地农村的凋敝。其实就是整个大中华帝国经济一体化后市场调整各国分工的结果。大明汉地人多地少,而且许多土地都已经开垦千年以上。地力耗尽,农业的成本自然高于北美、澳洲和南洋。
同样的,人口和产业的高度集中,让大明工商业大城市出产的工业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特别是轻工业品已经牢牢占领了大中华诸国的市场。
“陛下,人口聚集倒不是什么问题,只需多建排屋,妥善安置就是了。”左丞相李鸿章在一旁低沉着声音说道,“真正麻烦的还是民意党和社会党的非法活动!最近发生在应天府、上海府还有广州府的几次争取普选权的政治性罢工,都有社会党和民意党的人参与。而且神盾卫日前还破获了一个民意党的革命战斗小组,阴谋刺杀朝廷高官和皇帝陛下,实在是大逆不道!”
大明现在也有民意党了,当然是斯拉夫民意党的分号,走的是暴力革命和恐怖主义的路子,希望通过刺杀高官甚至是皇帝的办法推动大明的社会革命。不过刺杀来刺杀去大明的高官没有刺杀掉几个,倒是把中国民意党的革命家们一个个都折进去了。而且大明这里法度森严,没有什么好客气的,抓到的民意党头头大多送了性命,小喽罗也都流放西伯利亚了。
不过民意党的活动仍然在继续,只是转入低潮,行动也变得更加诡异。但是大明国内并不只有一个社会主义政党,民意党之外还有社会党。民意党走的是非法和恐怖的路子,靠打打杀杀闹革命。而社会党走的则是合法斗争的路线,罢工、抗议、选举,隔三差五还爆个料,揭露一下大明政坛的官商勾结的黑暗现状。而且在康有为当选了社会党主席后,这个党派的爆料活动就更加肆无忌惮,简直就是政坛毒药!
之前执政的济世青年党就因为被社会党揭发出涉嫌非法收受政治献金而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结果还在选举中惨败,党的理事长梁镜泉也因为涉嫌违法收受财团献金和滥用政治资金在接受调查。
不过替代济世青年党上台的东林党内阁并没有因为社会党的爆料活动而心存感激——毕竟政治献金是如今大明帝国政客的最大“福利”,虽然大明议会通过的《政治献金法》对政客的政治资金管理运用有不少限制,但是漏洞也不少,凡是政坛大佬,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干净。
因而上台后的东林党和在野的青年党现在组成了围剿社会党的同盟,都想把这个高举着王朝社会主义牌子的搅局者清理出政坛——而且,这也是两党背后的大明各大财团一致的要求。在朱明复兴50多年后,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已经不复存在,大明东林党也渐渐演变为和济世青年党雷同的资产阶级政党,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利益。而两党对于劳苦大众的态度,也是基本一致的,就是利用和压迫。在这两个政党的联手压制下,大明帝国选举仍然有纳税金额限制,绝大部分的劳动群众,都被排除在选民之外。
而中国社会党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就开始致力于争取普选权的斗争,还将自己打扮成了劳动群众的代言人。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每周带薪休息日,集体合同,退休金,失业金,免费医疗,最低工资保障,扩大排屋面积提高排屋质量等等一系列不合理要求。还动辄以罢工抗议为手段,迫使当局让步。就在不久之前,社会党又宣布将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举行大规模抗议请愿了!
这些行为已经踩了大明政坛的红线,东林党、青年党还有某些财阀自然想要给社会党敲敲警钟了。
“李卿,大逆不道之人自有司法裁判……不过社会党组织的罢工抗议,却是很难用司法打压的。”朱国雄冷冷地看了眼内阁左相张之洞。
他如何不明白张之洞将民意党恐怖活动和社会党的罢工抗议放在一块儿说是什么目的——虽然社会党的很多活动同样违法,但是违法是有轻重的,在皇城广场前非法集会和朝大明高官的汽车丢炸弹可不是一回事儿!后者逮着是可以判处死刑的,前者却极难用司法制裁。
一方面,请愿抗议本来就是大明公民的政治权利,紫禁城外还立有请愿钟,就是给大明公民敲的。按照以往的惯例,就算在抗议请愿过程中有过激的言行,也不会被严厉制裁。至于未经允许组织游行抗议和妨碍交通两项罪名对个人有些麻烦,但是对政党却不是回事儿——根据大明的相关法律,凡是政党组织的游行抗议,负责任的都是政党法人——顶多就是罚款、登报道歉和党魁辞职。
另一方面,大实行的是议会宪政。游行抗议并不是社会党一家的政治斗争方式,济世青年党和东林党都玩过这一套。所以大明议会根本不可能通过什么严惩游行抗议组织者的法案——这种法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用来对付自己,大明的议员怎么可能那么愚蠢?
而唯一能把社会党彻底打压下去的办法,就只能请出大明皇帝和太上皇帝这两尊大神。然后发动皇室系统的财团、情报机构和军方的力量,将社会党抹黑成民意党一样的恐怖组织,然后就能大张旗鼓加以围剿了。不过看这位大明宣武皇帝的反应,显然不赞成用非常手段打压社会党……毕竟社会党的存在,对大明国内日益庞大的财阀势力也是一个制约。(未完待续。。)
。。。
32314171912907134
第1541章让步政策
“皇上,现在国际上并不安定,罗马帝国恐有内乱,德意志帝国又蠢蠢欲动,美利坚和斯拉夫也传出缔结密约的消息,我大明需早做准备。只是欲攘外,必先安内,此乃千古不变的正理。”
右丞相张之洞这时接过李鸿章的话题,换了个方向接着劝说起来。社会党当然是反战的,实际上,社会党的反战主张的确也代表了大明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现在已经不是20多年前了,占有了半个地球的大中华帝国已经有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和资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好这些地盘造福国民,而不是不顾一切扩张下去直到统一全世界。
不过,大明帝国的重工业巨头们却大多主战,毕竟上战场去送命的不是他们,而他们的工厂还会从军方手中得到不计其数的订单。上一次世界大战可是打出了不少工业巨子!另外,大明帝国的海军、陆军军官也都是主战的——不打仗军官们就只能拼爹熬资历,大部分人熬白了头发也就是个校官而已。要是一开战,光是陆军就要扩充几倍,晋升的路子可就一下子宽广起来啦!
“攘外必先安内!”朱国雄思索着说道,“不如同意社会党的某些要求?”
“万万不可,此先例一开,恐怕会助长不劳而获之风,使懒惰顽劣之刁民平白得益!”张之洞立即低声劝阻。“朝廷为政,当奖勤罚懒,而非反其道而行。
张之洞的这个观点倒是和康有为针锋相对——后者认为资本家在剥削劳工是不劳而获。而劳工斗争只是为了拿回应该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劳动果实。是完全正当的。
“朕和太上皇帝的子女中也有不少人在不劳而获吧?”朱国雄瞥了张之洞一眼。幽幽地道,“大中华诸国拿年金的贵族加在一块儿有好几十万,他们似乎也是不劳而获?”
“这个……”张之洞被朱国雄问得哑口无言,完全不明白这位皇帝老子在说什么——大中华的贵族的确挺多,有封号和年金的就有三四十万!大中华诸国政府每年发放出去的贵族年金(包括皇帝和国王的年金)加一块儿都有好几个亿了。不过相比大中华诸国现在的财政收入,这些年金也不是太大的负担,而且其中不少拿年金的都是功臣或功臣之后,没有人家或是人家的老子。哪儿来大中华诸国今日的强盛?
“皇上,年金贵族都是有功于国,他们的年金是拿功劳挣来的,不是不劳而获。”李鸿章淡淡地说道。
“不错,”朱国雄点点头,“现在劳工阶级也在替自己和自己的后代争福利,他们能争到手的,就不是不劳而获。”
“争”和“挣”当然是两个意思,但是在朱国雄看来却是一回事儿。功臣们之所以可以坐享富贵不仅是因为于国有功,还因为他们手里有枪杆子。如果朱济世和他的儿子们太吝啬了,屁股底下的宝座怕就不稳了!
“此外。大明的各大财团每年都会拿出两三千个事少钱多的职位给退伍的海陆军军官,这些退伍军官是不劳而获吗?”朱国雄接着又问。
大财团拿出职位安排退伍军官是个潜规则,议会并没有通过相关的法律,但是哪家财团要是不肯拿出职位或者随便开除退伍军官,那就别想拿到任何政府或军方订单!
“皇上,这个是为了安抚军心。”右相张之洞皱着眉头说。实际上,拿出职位的还不仅是财团,青年党和东林党也会提高一些从政的机会给退伍的高级军官当黄金降落伞。
“花钱买平安而已。”朱国雄笑着说出了这个潜规则的本质。有功劳的军官们可以当贵族拿年金,可是和平时代呢?真能让千千万万的中低级军官辛苦一辈子啥也捞不到,最后靠几个“微薄”的退休金过完余生?真要这样,朱济世一死,朱国雄和他的国王兄弟们有几个能睡得着觉?
“皇上的意思是要花钱买个安内?”张之洞似乎明白了朱国雄的意思,眉头皱得紧紧的。“只是大明的劳工有几千万,一人涨一块钱薪水就是几千万出去了,一年怕是要多花十个亿啊……”
“张卿还有别的办法?”朱国雄瞅了眼张之洞。
别的办法当然是有的……比如派出神盾卫的特工去刺杀社会党主席康有为或者给康有为按个什么叛国卖国的罪名逮起来严办!只要除掉了康有为,社会党就算不树倒猢狲散,起码也能消停几年。
可是这个话张之洞是不敢跟朱国雄说的,更不敢把爪子伸进神盾卫。他不过是个大明有产阶级投票选出来的内阁右相,不是能操纵特务机关置对手于死地的独裁者!神盾卫要真的听了他的话去杀人放火,且不说朱济世和朱国雄会怎么想,就是大明的那些财阀头头们也会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谁敢保证张大右相的特务不会跑到某个亿万富翁的家里面抄家拿人?这样的右相可比康有为还危险!
所以这个恶人只能由大明天子来当了……这可就不是王在下,而是王在法上了!那些富的流油的大明财阀们,真的会拥护一个随时随地能把他们抄家灭门的天子?
“我大明帝国的政治应该是有底线的,任何人都不能突破,包括朕本人!”朱国雄的声音已经放沉,“张之洞,朕知道社会党提出的都是不合理要求,这一次朕会将他们提出的所有请愿要求推到议会去讨论,现在东林党和青年党还占着80%以上的议会席位,否了它们就是。”
张之洞和李鸿章互相对视一眼,有皇帝的这番话,他们也算达到了一部分目标,对于各自背后的财团也能交代。不过谁都知道,社会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组织起新一轮请愿,就如当年英国宪政运动时那样,拖拖拉拉闹上十几年都没有一定的!
“不过挡得住一时挡不住一世,现在社会党提出的这些不合理要求,在东华、北华大多已经实现,在新日本和西华也已经部分实现了。”朱国雄淡淡的说着。
东华、北华和西华还有新日本的兵役一直很重,那里的人民随时要准备拿起武器参加战争。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仅是东华一国在战场上伤亡的官兵就高达一百多万,占到了战前东华总人口的10%左右!这样的人民自然是有资格得到一张可以给他们带来“不劳而获”权力的选票和各种福利。
而且这几个地广人稀的大中华诸国的轻工业并不发达,工业消费品都进口自大明,经济支柱不是依靠土地的农牧业,就是高度依赖资源的矿业、重工业,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在成本中所占比例不高,自然能够承受较高的人工支出。但是大明的轻工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人工开支占到总成本的比重较高,如果工资福利大幅增加,工厂的成本就会大增,如果不能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工厂主的利润自然会下降。
“皇上,其实这些年我大明的工价已经涨了不少了。”右相张之洞低声道,“根据劳工部的统计,现在的平均工价比宣武初年涨了快有一倍了,再涨下去,工厂就要承受不住了……”
20多年工资上涨一倍,同后世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下的中国是不能比的。但是考虑到这20多年大明的通货膨胀率几乎为零——来自北美、澳洲的农产品和长期低迷不振的房价,还有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都大大拉底了大明的通胀——这样的增长也不算太低了,不过还是远远比不上大明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增长幅度。以大明皇室基金所属的产业为例,1899年度的净利润总额已经突破了25亿华元,其中在大明本土实现的净利润就超过15亿元。比之20多年前翻了好几倍!而且皇室基金的利润增长,在整个大明来说也只算是平平。所以工厂承受不住工资上涨的话,朱国雄是根本不会相信的。
朱国雄挥挥手,打断了正一个劲儿替资本家诉苦的张之洞,“好了,好了,商人们的生意好不好做,朕还不知道吗?他们不想给工人涨工资,不肯负担工人的退休金和失业保险还有医疗保险,朕都是能理解的。工人多拿一点,老板就少拿一些(工人收入增加会促进国内消费市场形成什么的都是宏观方面的,就微观而言,自然是将用工成本压低较为有利)。不过,大明朝廷现在能做的也就是依法行政,议会如果能通过什么压制工运的法律,朕是不会阻止的。”
这言外之意,就是议会通不过那种得罪人的法,大明皇帝也不会出头当恶人。就只能让资本家慢慢的向工人阶级让步,多给点工资和福利了……(未完待续。。)
3247572312935795
第1542章不大和谐
从19世纪的最后几天开始,应天府市中心的皇城广场上面,再一次聚集起了社会党组织的游行请愿群众,人山人海的,把紫禁城的正门洪武门堵了个严严实实。
一辆在眼下的大明帝国已经算不上新奇事物的天马牌小轿车沿着应天府的正阳门外大街,穿过正阳门,进入了人山人海的皇城广场,然后就没有办法再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