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朝之梦(大罗)-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排这些人啊!另外,她还有个养子就是现在的章西土王,那是她一手拉扯大的,总归要给他多谋些家业吧?
“除了大兴佛教,孟加拉王国、东辉王国还有卫儿的爪哇王国还要同时推行儒学和经济改革。”朱济世冲芭伊招招手,让她回到原先的座位上。“大明将会派出经济专家和儒者帮助这些国家。”
兴佛崇儒和发展经济是大中华帝国将要在孟加拉王国、东辉王国、大理王国、爪哇王国、阿拉干王国、吉大公国和丹纳沙林公国等原先不是华夏文明圈子里的国家推行的国策。
兴佛崇儒当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洗脑,上述这些国家现在虽然是大中华诸国或是大中华属国,但实际上和华夏文明的关系并不近。现在如果不花功夫去洗脑。将来没准就是大中华的隐患。
至于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也是必须的。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那里才能真正为大中华区贡献力量,否则就是大中华区的累赘。要是搞成后世欧猪五国那样,可就哭都哭不出来了。这也是朱济世将某些臣服于大明的国家当成属国而不是将之纳入大中华的原因——属国是大中华经济圈外,随时可以抛弃的国家!
“卫儿,帮助爪哇王国的办法朕和你皇兄早就商量过好几回了,还让大明产业促进委员会制定了方案,到时还会派出官员协助。”朱济世对儿子朱国卫说道,“这些琐事你都不用担心。只管做好弘佛兴儒的事情就可以了。”
这个话的意思就是爪哇国的大政还是要由大明派出的官员把持,朱国卫就是个橡皮图章,只能管宗教和教育(儒学教育)。
朱济世说着话,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有些饿了,就随手拿起一个小小的肉包子塞进嘴里,又喝了两口鸡汤,才继续说道“孟加拉王国的经济大明也是要过问的,东辉、大理、阿拉干、吉大和丹纳沙林还有南洋诸岛国的经济,大明朝廷也都是要搭把手的。”
朱国卫和芭伊女王都没有异议。孟加拉王国和爪哇王国是大明的藩属。经济被大明控制是理所当然,就是大明派出总督也是应该的。至于其余诸夏小国虽然地位要高于大明藩属。但实际上还是从属于大明,在国家初创的时候由大明帮助管理也是理所当然。
在大中华诸国当中,也就是东华、北华、南华、西华、新日本、日本、朝鲜、暹罗才拥有相对的地位。而这些国家,要么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要么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现在或者将来的经济也容易搞好。特别是那些人少地多的“诸华”,无非就是怎么分蛋糕罢了,而且将要迁移过去的移民绝大多数都是华人,都受过一定的教育,管理起来也相对容易。就算眼下的东华或许还有将来的南华存在经济上的困难,也用不着大明操心,直接发债券就行了,有那么大的地盘做保,谁也不担心它们还不了。
所以让大明王朝商脑筋的反而不是“诸华”,而是南洋、中南半岛和南亚甚至是西亚还没有完全征服的诸夏国或属国。就在朱济世和朱国卫讨论佛经的时候,大明宣武皇帝已经吃完了晚饭,正在紫禁城里和首相潘祖荫商量这些让人头疼的难题。
朱国雄叹了一口气,“说真的,当初打地盘的时候都挺高兴的,现在要管理那么一大堆烂摊子就只剩下头疼了。而且这些地盘又不是大明的,真不知道图个啥?”
“皇上,其实这堆烂摊子都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洋人治理的时候,那些地盘大多富得流油。”
潘祖荫也有些牢骚话。这个“我们”其实是指大明太上皇帝,都是他一定要把南洋诸岛和马来半岛的土著迁走,再从别的地方移民过去。这么一折腾,把好端端的地盘都给毁了。
“现在咱们搞得那叫长治久安,要不然几十年后南洋会有几亿土著的。”朱国雄皱眉想了想,顿时不寒而栗,“真要是那样,咱们的麻烦更大,那么多人是养还是不养?”
潘祖荫摇摇头,“这个麻烦的确不能推到将来……只是眼下有的好头疼了。”
“……至少要头疼20年!”朱国雄摇摇头,“迁移人口,建立政权,整理土地,吸引华人,发展产业,没有20年是不会有多少成效的。还好太上皇不打算再打下去了,否则就有更多的烂摊子要收拾了。”
“那么说暂时不会和罗马开战了?”潘祖荫脸上顿时浮现出了喜色,在这场历时2年的世界大战中,大明国内日子最难过的就是他这位内阁左相了。维持战时经济的重担都压在他的肩膀上,而且潘祖荫的理财思路也比较保守,不是那种敢放开手脚印票子的主儿。过去的两年,他一直都在使劲浑身解数控制财政赤字。不过还是累积了超过50亿元的赤字,现在又因为南洋诸岛的人口迁移政策以及由此引发的南洋诸国经济复兴,和诸岛长期驻军(诸岛人口不可能全部迁走,由强制迁移引发的游击战争不知道要持续多久?)看着又是个无底洞。如果再要准备和罗马的战争,他这个左相恐怕只有请辞一条出路了。
“罗马应该是不会打了。”朱国雄沉着脸,“都快打出3个社会主义国家了,难道还想打出第4个、第5个不成?太上皇知道内阁的苦衷,宁愿30年后再打,也不愿意让战争继续了。”
从军事角度出发,或许是挟大胜之威一路打下去为上。但是从经济、政治角度出发,如何消化已经到手的胜利果实,恢复战争给经济带来的创伤才是主要的。而且目前爆发在欧美的赤色革命浪潮也不容小觑,光是美、英、俄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够让人头疼的,要是把罗马东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奥地利帝国都打成了社会主义,朱国雄的皇帝宝座还能稳当?
潘祖荫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放下茶盏后又问朱国雄,“皇上,俄国那里还要干涉吗?西华王刚刚发了电报过来,说是已经有2个军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只是军费有所不足,希望我们能资助2000万元。”
说着话,潘祖荫取出一份电报抄件递给了朱国雄。
朱国雄瞟了一眼,“这个朱子轩(朱国轩)就知道找朕要钱!”他嘿的笑了一声,“上次让他出兵波斯已经给了3000万,现在又来要了。”
其实朱国轩也是没有办法,西华虽然位列五华,但是经济却不很发达,比日本、朝鲜、暹罗这三个诸夏国都不如。而且又要长期负担巨额军费,财政一直入不敷出。如果不向大明要点钱,根本就承担不起出兵波斯和西伯利亚的军费。
“皇上,如果不打算干涉俄国革命,就占点地盘的话,倒也用不着出那么多兵。”潘祖荫也不愿意给钱,2000万虽然不是大数目,但这仅仅是个开头,俄国内战才开始呢,没有两三年根本不会完,如果要干涉,2亿军费都能花出去!
“给吧!俄国一定是要干涉的。”朱国雄叹了口气,“不仅要给朱子轩2000万,还要另外准备2000万和一批军火、物资给忠于亚历山德拉女皇的军队送去。我们不能让她被俄国民意党消灭,或者……落到罗马帝国手中!”
不过一岁多的亚历山德拉女皇可是个宝,将来谁娶到她就可以合法染指俄罗斯帝国的皇位。如果她落到拿破仑四世手中,不排除罗马在将来和俄罗斯组成共君联盟!
“这位俄国女皇的夫婿只能是朕的儿子!”朱国雄直截了当地告诉潘祖荫。朱国雄也有一大堆儿子,除了嫡长子朱邦世是太子爷,其他的皇子可都没有着落呢!
“皇上,此事怕不容易办到吧?”潘祖荫摇摇头,“俄国女皇的婚姻在欧洲来说也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罗马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地利帝国都会插手的。”
朱国雄笑了笑,“朕可不打算把亚历山德拉再扶上彼得堡的皇位了,朕只想要一个占有部分西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女王当儿媳妇。”(未完待续。。)
。。。
397204512430720
第1512章民意党式的佛教
当朱国雄第二天下午和内阁左相潘祖荫一块儿抵达温泉宫时,剃了个光头假装是和尚的朱国卫和留着个板寸头的真喇嘛d赖十一世都在那里,正在一块儿欣赏印度歌舞,献舞的当然不是芭伊女王本人,而是芭伊女王从印度带来的舞姬。》。假和尚和真喇嘛都看得津津有味,活脱脱就是俩浪荡僧。
宣武皇帝的到来自然宣告了歌舞表演的结束,朱济世屏退舞姬,让侍女们准备了茶水、点心,就在欣赏歌舞的长乐殿内和朱国雄、潘祖荫说话。假和尚、真喇嘛还有兼管着太上御书房的玛丽亚太皇贵妃都被朱济世留下来坐陪。
瞥了和尚、喇嘛一眼,朱国雄心道太上皇怎么把他们留下来了?
皇帝和太上皇之间的对话大多涉及国事,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参与也就算了——这个女人一直在“妇人参政”,一开始让罗香梅忌惮的不行,朝廷里面也有些人颇有微词,不过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可是朱国卫和d赖喇嘛留下来算怎么回事儿?难道今天太上皇想探讨佛法?
朱国雄正疑惑的时候,朱济世已经开口了,“玛丽亚,把《如来真经》给皇上还有潘左相看看。”
如来真经?朱国雄和潘祖荫互相对视一眼,今天什么状况?太上皇帝居然一开口就是佛经?
“太上皇,这是大日如来真经?”潘祖荫是信佛的,甚至能背诵不少佛经,其中就包括俗称《大日如来真经》的七卷《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不过现在他手上拿着的文稿上的经文他却从来没有见过。而且看着也不像是佛经……
“这不是《大日如来真经》。而是《如来真经》。”朱济世笑着一指假和尚朱国卫。“这是国卫在那烂陀寺悟道所得,d赖喇嘛又帮着修饰了一番。”
‘这真是那烂陀寺悟的道?怎么看着有点像是在耶路撒冷悟道的……’潘祖荫心里这样想着。
“潘相,你是精通释儒道三教的,你看能不能再往《如来真经》里加一点儒学的道理?”
潘祖荫面露难色,这部《如来真经》明显是“伪经”,他要是帮着一起作伪,天上的神佛不知道会不会降罪?
朱国雄知道自己老丈人的心思,忙开口替他解围道“父皇。潘左相事务繁忙,恐怕无暇参悟佛理,不如就由儿臣代劳吧,儿臣也是懂儒家道理的。”
潘祖荫松了口气——这等亵渎神佛的事情,还是让身负天命的天子去做吧。
“那就麻烦雄儿了。这部《如来真经》将来是要广传于印度和南洋的,佛教将来也要多出一个大宗,朕打算为其命名如来真宗。”
这个……太上皇帝怎么和朱国卫一起发疯了?
朱国雄和潘祖荫互相看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爪哇王国卫将会剃度出家,成为如来真宗开山之祖,法号真如法王。”朱济世只稍稍一顿。立即又往下说道,“那烂陀寺也将再兴于世。印度、孟加拉、东辉、爪哇、金州、锡兰、吉大、阿拉干和丹那沙林将各建一座那烂陀寺。其中爪哇那烂陀寺将成为如来真宗总本山,其余各那烂陀寺将是如来真宗大本山。”
“总本山?”朱国雄愣了愣,方才想起“本山制”是日本王国和新日本王国的寺庙管理制度,每一个教派都有一个本山负责管理下属的寺庙。
“如来真宗将会引入‘本山制’,爪哇总本山是一宗之首脑,除了直辖爪哇教区之外,还负责领导整个宗门。8处大本山全都从属总本山,各自负责一个大教区。大本山(总本山)下再设立本山负责一中教区,本山之下则是末寺,负责一小教区。整个如来真宗,都必须服从爪哇总本山,下级寺庙必须服从上级寺庙,各级僧众必须以真如法王马首是瞻!”
‘这是佛教还是民意党!?’朱国雄在心里嘀咕。
——这就是民意党式的佛教!
朱济世对于佛教在教派斗争中败于印度教、真神教有着更加透彻的认识。繁琐的宗教礼仪和经文,不利于统治者的平等思想并不是最致命的弱点。佛教最大的弱点其实是无组织、无纪律!整个佛教就是一盘散沙。而佛教的对手真神教和基督教的组织却相对严密,真神教有哈里发,基督教有教宗、牧首。一盘散沙的佛教遇上有组织、有纪律的真神教,不败才有鬼呢。
如果想要用如来真宗去同真神教和印度教争夺地盘,那么如来真宗就必须要有严格的组织体系和纪律——“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是必须的!只有将如来真宗变成民意党一样的斗争机器,才能完成抗衡真神教,同时传播中华文化和儒学思想这两个艰巨的任务。
不过这样一个组织起来的强大佛教教派对于大明朝廷和大中华诸国的王廷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威胁。对此,朱济世早就有了安排。
“第一代真如法王将会颁布法旨,除了东辉、金州、阿拉干和丹那沙林四座大本山所辖地域之外,如来真宗不得在大中华诸国领土之上开设寺庙。大中华帝国议会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对宗教活动加以限制。”
如来真宗就是一个辅助大中华扩张的佛教派别,朱济世可不想让这个教派在大中华帝国内部发展得太过强大——强大的宗教,无论宣扬的是什么教义,都会成为禁锢人民思想的牢笼。所以宗教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大而不强,如同西方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教新教教派一样,虽然信众颇多,但是没有了罗马公教那样强大而严密的组织。
实际上中国的儒学也和西方的基督教新教一样,相信的人不少,但并不存在一个于朝廷之外的儒教教派体系——如果将中国的儒教看成一个宗教教派的话,那么它的教主就是皇帝,各级科举正途出身的文官就是高级神职人员,没有官身但是拥有举人、秀才功名的士子则是中下级神职人员,还有一些没有功名在身的私塾先生应该算编外神职人员。
不过儒教并没有真的打出宗教旗号,而是以学派的面目出现的。因而儒教是可以同别的宗教结合在一起——除了极度排斥异己的真神教。
而朱济世预备在南洋、印度推广的如来真宗非但不会排斥儒学,而且还会和儒学相辅相成——以佛治心,以儒治人一直是朱济世同化南洋政策的核心。之所以要佛儒并用,其实和儒家的大道理对普罗大众没有多少吸引力有关。基督、真神有天堂有地狱,佛家除了天堂(极乐世界)地狱之外还有往生轮回——这都是虚无缥缈的好处,好像是开空头支票,能不能兑现只有天知道。
而儒学是“修今生”的,求的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天子堂”肯定没有天堂大,能容纳的儒家精英实在有限。大部分研习儒家经典的儒生,终其一生连个举人都考不中,当个秀才挤进士绅阶级的大门已经不容易了。如果是大户高门的秀才,倒是能结交士林养成人望,然后把持地方分润税赋,保住一门富贵。可要出身小门小户,哪怕中了秀才也是个穷酸。
因此儒学的“传教”能力根本不能和基督教、真神教和佛教相比。要不然中原大地也不会被外来宗教一再侵入了。所以朱济世知道不能让儒学直接去和真神教、印度教打擂台,只能佛儒并用。
首先将儒家的道理融入如来真宗的佛理。所以《如来真经》中的佛理是允许僧众结婚生子的,同时还提倡让没有传宗接代任务的儿子(长子以外)和女儿出家侍奉佛祖,反对独子出家,还提出僧侣也需尽孝道的理论。
而后,朱济世和朱国卫还计划招募一批儒僧——既懂佛理又通儒学,用他们作为如来真宗的核心。这是推广如来真宗的关键!朱济世的计划是不拘一格,广选良材。因为如来真宗的佛理简单,高级僧侣又不必戒色戒荤,而且待遇优厚,还可以孝敬父母,其实和做官没有什么区别,想来可以吸引到一些不在乎有没有头发的“儒士”和别的宗派的和尚尼姑加入。不过挑选什么样的人,又要如何加以训练,还是需要仔细琢磨的。
之后就是依托如来真宗的寺庙开设学校书院,传授《如来真经》、儒家经典和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其实这就是基督教教会学校的翻版,对南洋、印度的土著少年儿童用如来真宗的佛理和儒家思想进行洗脑,同时再传授一些实学以方便其中的佼佼者进一步求学或出任官职。
而在开设寺庙学校之后的,当然是建立起以儒为主,以佛为辅,再兼以实学的科举体系,以选拔南洋、印度土著子弟中的精英担任官员。当然,类似的科举取才也会在僧侣中展开,便于低级僧侣晋升到高级僧侣。(未完待续。。)
。。。
3915053612441204
第1513章待价而沽的萝莉女皇
朱济世将自己的一番打算合盘托出之后,朱国雄都有一种想要剃度出家的冲动了——既是皇帝又是法王,一手儒学一手佛理,这样一来帝王宝座还不稳如磐石?不过这也就是想想罢了,大明帝国现在民智以开,不是一部《如来真经》能够忽悠的啦。
而且朱济世的算盘打得是好,但是真的要实行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来真宗不是gc主义,传播起来是非常花钱的。别的不说,一座总本山寺、八座大本山寺、至少几十座本山寺还有数百座末寺,都是要花钱建造的!数百座寺院造好以后又不能没有和尚、尼姑去念经。按照一座寺庙平均一百个和尚、尼姑计算,几百座寺庙起码就是几万僧尼!那么多和尚、尼姑的吃用开销哪里来?而且如来真宗是入世的教派,僧尼头头犹如官吏,肯定是要开俸禄的——这好比多养了一套官僚机构啊!另外,朱济世还计划开办大量的宗教学校,培养用如来真宗和儒家思想武装头脑的新一代南洋、印度土著。这些宗教学校不用说,又是一大笔开销……
想到这里,朱国雄用眼角给身边的潘祖荫递了个眼色。潘大丞相自然心领神会,开口道“太上皇,这如来真宗的供奉之费,该如何筹集?”
“如来真宗要大兴也不是一朝一夕,所需的经费当然也不是一步到位。”朱济世思索着说道,“芭伊女王已经答应皈依,自然会襄助一二。”
芭伊女王出了名的豪富。朱济世预备让她去当王的东孟加拉也是富庶之地。襄助个几百万上千万华元是毫无问题。不过这点钱大概就够如来真宗开张。
“另外,皇室基金也会播出2000万元的专款,用于如来真宗建设总本山寺和大本山寺。”朱济世继续说着。皇室基金就是原来的皇室财团,战前就是全世界第一的大财阀,现在发了战争财,资本翻了两倍有余,一百亿都不止了。朱济世现在只拿出区区2000万,真是有够小气的。
“另外。卫儿尚未婚配,朕打算让他同时迎纳一位正妃、三位侧妃,陪嫁总也有两千万吧?”朱济世又打起了未来和尚夫人们陪嫁的主意——朱济世的儿女们在婚姻这方面都是抢手货,儿子往往迎纳豪门之女,女儿也多半嫁人大明第一等的豪门……而拥有爪哇国王和如来真宗法王地位的朱国卫肯定是超级抢手。谁家要是能把女儿嫁给他,将来爪哇国的油水还能少得了他们的?
那可是3500万人的国家啊!要论起人口,在整个大中华诸国、藩国体系当中可以排到第二。3500万人既是麻烦也是财富,要是利用好了,爪哇一国绝对可以变成个超级提款机。而且爪哇国虽然地盘不大,但是土地极为肥沃——爪哇岛附近火山众多。经常会喷发出富含矿物质的黑色火山灰,落到爪哇岛上后等于是在给土地施肥。因而让爪哇岛拥有了热带多雨地区少有的肥沃土地(多雨地区土地中的矿物质会随着雨水冲刷流失。变成贫瘠的土地,不利于粮食生产,但是爪哇岛因为有火山灰的不断补充使得土地极为肥沃),不需要人工施肥都能让农作物取得高产。
根据大明农业部的估计,如果耕种得法,爪哇岛的土地绝对可以养活1亿以上的人口——换句话说,爪哇岛的土地如果都用来种植稻米,每年光是出口的稻米就可供7000万以上的人口食用!仅此一项就价值好几个亿。
如果将稻米换成香料、咖啡、烟草、金鸡纳、甘蔗等经济作物,价值更是能翻上几倍。一年光是出口经济作物就能得到十几亿华元的外汇收入,如果再能依托这些经济作物发展出优势产业,所能获得的利益还会成倍增加。而在外贸收支能够保持大量盈余,国内又有足够多的劳动力可以驱使的情况下,想要做大经济的总盘子其实没有多难,后世成功的例子可是很有一些的。
而这样的国家对于拥有霸权的大明而言就是个提款机。作为未来提款机国家的主子,朱国卫当然是个“潜力股”,那些想要分润利益而把女儿嫁给他的财阀头头,当然该拿钱出来“入股”了。
听朱济世这么一盘算,潘祖荫知道如来真宗是不会找大明财政部要钱了,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也有多余的心思去和朱济世讨论俄国问题了——这才是他和朱国雄来访的目的。
“太上皇,俄国女皇亚历山德拉一世已经到了西伯利亚,现在正沿鄂毕河南下,准备去秋明城重建政府。”
“亚历山德拉一世多大了?还不到2岁吧?身体能受得了长途奔波?”
这个时代幼儿的夭折率可不低,虽然因为青霉素的出现已经提高了上等人家孩子的生存率(穷人用不起),但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朱济世知道自己儿子在打什么主意,所以就好心提醒一下,别到时候闹个人财两空。
“儿臣已经着人打探过了,这个亚历山德拉女皇身体很好,生下来到现在从来没有生过病。”
一个病秧子居然生了个小金刚,怪不得外界有人传她是野种……
朱济世点点头。是不是野种不重要,重要的是亚历山德拉女皇还有多少追随者,能不能成为西伯利亚的女王?另外就是女皇身边那些人是什么想法。
“女皇现在还小,做主的是她母亲还是她叔叔?”
“是两人共同担任摄政王,不过大主意肯定是亚历山大大公在拿。这位大公是什么心思还不知道,不过既然带着侄女跑来西西伯利亚,应该是存着割据一方的心思。”
“何以见得?”
“如果他想要恢复沙俄政权,逃亡芬兰才是上策。芬兰大公是瑞典国王兼任的,现在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正在想尽办法巴结罗马,一定会把他们安然送去巴黎。有了罗马的支持,亚历山德拉女皇才有可能复辟。”
“玛丽亚,你怎么看?”朱济世征求起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意见。虽然现在大明朝廷这里已经不缺欧洲通了,但是总归比不上玛丽亚这个欧洲政治的圈内人士。
“罗马帝国的根子还是法国,而且还是波拿巴家族当政,亚历山大大公怎么敢贸然相投?”玛丽亚顿了下,又道,“另外,亚历山德拉女皇在秋明是个抢手货,罗马和大明都想得到她。要是去了巴黎,可就被拿破仑四世拿捏在手了,连个讨价还价的本钱都没有了。亚历山德拉女皇的地位当然是有保障的,可是其他俄国贵族就很难说了。”
朱济世点头,玛丽亚的分析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过道理倒是不错。去西西伯利亚至少能抓点地盘军队,去了罗马可就是孤儿寡妇任人欺凌了。
“那么说他们手上还能抓到些军队?”朱济世皱皱眉,“可朕听说沙俄皇室不得人心,连彼得堡市民和近卫军都不拥护他们。”
“俄国近卫军向来靠不住,而且欧洲国家的首都民众都喜欢闹事……他们大多是无产者,几十万上百万聚集在一起,如果是太平盛世还好。可要是遇上什么动荡年月,生活没有了保障就很容易被人煽动闹事了。”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自己早年就出资赞助过巴黎人民造反,说起这事儿来当然头头是道。
“因而欧洲各国王室,大多不会把首都的工人阶级当成统治基础的。在他们看来,地主和农民才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俄国之所以会如此动荡,就是这个基石出了问题……废除农奴制改革没有改好,让俄国缺乏高效的农业和可以充当社会稳定基石的农场主阶层。所以在仅仅动员了几百万人参军的情况下,就让俄国国内供应陷入了紧张,给俄国民意党提供了起事的良机。
不过俄国各地农民对沙皇政权的支持程度是大不一样的。在人口集中的黑土地区,土地矛盾尖锐,农村公社大多在民意党及其盟友的控制当中。而在人多地少的西西伯利亚,土地根本不是问题,因而沙皇在农民中的支持率很高。这可能是亚历山大大公选择西西伯利亚为据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朱济世皱眉听完了玛丽亚的分析,沉默了一会儿,“……看来要把这个亚历山德拉女皇搞到手也不是那么容易。那么我们直接出兵占领西西伯利亚呢?有可能办到吗?”
“西西伯利亚有好几百万俄罗斯人,占领那里容易,要长久统治却有难度。”朱国雄摇摇头,“所以儿臣的想法还是扶植一个西伯利亚王国当缓冲,和西华一起成为大明西方的屏障。”
“这样……这样也好。”朱济世思索了一下,“只是亚历山大大公能接受吗?”
朱国雄摇摇头,“儿臣的想法是先支持亚历山大大公复国,让俄罗斯人自己消耗,再叫西华出两个军声援一下。如果能让亚历山德拉女皇复国,我们就在西西伯利亚割点地盘。如果不成,亚历山大大公和亚历山德拉女皇也就只能依附大明了。”(未完待续。。)
第1514章民意党服软了?
巴黎,凡尔赛宫。
罗马帝国奥古斯都拿破仑四世正在等着前线的消息。
发了两年战争财的拿破仑四世忽然发现别人的世界大战已经结束,而罗马帝国却陷入烽烟四起的局面里了。
首先开打的是南美洲,从巴西开始,现在战火已经遍及了巴西、阿根廷、巴拉圭河乌拉圭。而且战局居然对罗马相当不利,在巴西北里约格朗德州加冕为巴西国王的亨利。波拿巴打仗的手艺明显不能和他二大爷拿破仑一世还有表弟朱胡安相比。在朱胡安大显身手的时候,他却在节节败退,连吃了不少败仗,带去巴西的墨西哥外籍军团损失惨重,只得向马蒂尔德和拿破仑四世求援。
拿破仑四世当然知道自己的异母兄长不怎么会打仗,只得一方面调动西班牙军团和葡萄牙军团的部队飘洋过海去支援亨利。波拿巴;一方面催促马蒂尔德出兵帮亨利。波拿巴解困——实际上就是让朱胡安赶紧去南美指挥平叛。
马蒂尔德这次倒是没有再迁延,十余日前就任命朱胡安为墨西哥军总司令兼任南美前线总司令,带着一个精干的前敌司令部乘坐墨西哥号战列舰前往北里约格朗德州的纳塔尔,接管了整个南美战场指挥权了。不过在接管指挥权之后,朱胡安却命令全线收缩,放弃了不少位于前沿的据点,暂时脱离了和叛军的接触。似乎是想先整顿一下部队,然后再发动进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次展开行动?
其次开打的俄罗斯方向的“干涉作战”。这次是罗马东帝国的大军亲自上阵,出动了20万人的干涉军。出兵已经一个多月。因为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