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朝之梦(大罗)-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的身份在前方主持过军务,还全面负责同英法美诸国的谈判。白斯文带来的那些朱济世纂写或翻译的书籍,他也都仔细拜读了。虽然算不上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满清大员,也绝对是排在前几名开眼的清朝官僚。知道大清朝肯定打不过英吉利,第一次鸦片战争之败绝非偶然。“不能用朝廷的人马,让那刘阿亮出面联络日本死士吧。”白斯文斟酌着道,“若能击杀了朱逆本人,大清就算夺过一劫了!否则……爵帅,广东的防备须得加强,您的督标,广州将军的军标,驻防八旗都要尽快换装洋枪!”听到白斯文提到洋枪,耆英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对了,恩铭,皇上交代的差事办得怎么样了?2万杆洋枪,什么时候能送到北京?”白斯文闻言就是一声苦笑,答道“爵帅,您也知道,皇上拨的是内帑。”内帑就是皇帝的私房钱,该上内务府去领银子,那里可比户部黑多了!户部的部费还有点规矩,就是一厘多的样子,就是领十万两银子要给户部经办官员一千多两好处费。至于内务府,要你一两成的回扣都是客气的。“不是有粤海关监督的差事吗?”耆英有些不解地道。上面发点银子,下面层层克扣那是陋规,连御史言官都不弹劾的,他这个两广总督当然不好说什么的。
第149章八旗也要练新军求收
第四更,求收藏,求推荐!还有一天半就下强推啦,书友们还有没收藏的吗?赶紧收一下,拜托了!。。。。。。听到耆英提起粤海关的差事,白斯文的眉头便皱得更紧了。海关监督按例是不直接同洋商往来,要透过十三行方能管理海贸事宜,海关监督的收益主要也靠十三行孝敬。然而十三行那帮奸商也是看人下菜的,他们这些能当上行商的,都是背后有大人物撑着,白斯文什么背景,他们当然一清二楚。这种没什么背景的海关监督该给多少孝敬,也都是有例可循的。而且今年广州的海贸虽然发展的不错,但是上面压给十三行的报效捐纳也同样增加了不少——道光皇帝在鸦片战争中赔出去的银子花出去的军费,还想从这些商人身上榨出来呢!如此一来,白斯文这个海关监督的宦囊可就这么都丰厚不起来,收到的那些孝敬银子扣除给上面的炭敬、冰敬还有各种孝敬,所剩不过十来万两,都拿出来也补不上采购两万条洋枪的窟窿。而且白斯文也不会傻到把自己应得的一份银子讨出来填补公务上的亏空。“爵帅说的是,幸亏有海关监督的差事在身,已经着十三总伍总商去办理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眉目的。”“哦,”耆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这趟差事办下来,伍家要垫不少银子吧?”“两万杆滑膛枪,在广州拿货,起码要花费二十万英镑,差不多六十万两银子,伍家这趟买卖要赔二十五万两银子。”这褐贝斯滑膛枪在加尔各答是一个价,在广州是另一个价,而且通过丘胖子的路子去加尔各答兵工厂采买是一回事,普通的贸易商想买,又是另一码事了。再加上海贸的高额利润,一条滑膛枪在广州索价7个英镑是起码的。而白斯文又多报了3个英镑,自是知道耆英不会让怡和行白白往里面扔银子,一定会有所补偿的。“保举个布政使衔给伍绍荣吧。”耆英思索着道,“这样他干起活也卖力些。”“谢爵帅。”白斯文躬身一礼,又道,“爵帅,兰芳的事情要不要写折子报给皇上?”粤海关监督还负有窥测外夷动向的使命,兰芳之变是在密折上奏的范围之内。“肯定要上报的。”耆英站了起来,在书房里踱起了步子,“可是折子上该写些什么呢?”这话问的当然不是白斯文的折子,而是耆英自己要上的折子。白斯文的折子只需要把兰芳之变的事情经过写明即可,可是耆英的折子上面却要提出具体应对之法。“该要加强两广、闽浙防务,严防逆明反贼窜入。”收买江湖高手去刺杀朱济世的话,是不能写在给皇帝老子的奏折里面的。一来皇帝老子要是批准行刺,实在有损明君形象;二来刺客高手什么的,皇帝都是不大喜欢的,要是在皇帝脑子里留个豢养刺客的印象,可是大大有损仕途啊。“是该严防!”耆英停下脚步,蹙眉道,“可是八旗、绿营流弊已久,想要整顿也不大容易……”耆英是当过广州将军,参加过鸦片战争的,八旗、绿营什么德行他再清楚不过。而白斯文就是广州旗营水师出身,也知道八旗、绿营有多菜,就算给他们换了洋枪,也未必打得过逆明反贼。“满洲子弟尚有余勇,或可在广东用西法训练一支八旗新军。”白斯文看着耆英的表情,斟酌着道,“目前广州旗人丁壮便有六千多人,其中有差事的不过一千五六百,若能扩充驻防旗军编制,更换器械,再用西法操练,不出一二年,广东就有一支八旗劲旅可用了。”“一下子扩充4500旗兵……还要全数换装洋枪?”“不但要换洋枪,还需装备洋炮。6000旗兵差不多等于西洋的一个师,应该配备12门6磅、9磅加农炮。”白斯文想了想,又补充道,“对了,广州八旗的骑兵无需换装,西洋骑兵也是用长枪、大刀的。”“那也需不少银子,光是4500个八旗兵丁,一年俸银、禄米、节赏就得好几十万两银子,还得换转洋枪、洋炮,还得西法操练,一年下来,广州旗兵的开支怎么都要七八十万两吧?”“爵帅是封疆啊!”白斯文开口提醒道。封疆之臣是有守土之责,要是让朱济世打进了广州,就得以死殉城!耆英一震,捋着胡须道“用民壮如何?”用民壮当炮灰是围剿白莲教的时候开始的,现在各地方都有民勇团练,广东也不例外。不过此时的民勇团练和后来的湘军、淮军完全不是一回事,只不过守卫家乡的地方武装而已。白斯文摇了摇头,道“朱逆确系前明之后,两广会匪众多,盘根错节,早就深入民间,难以根除,或许会奉朱济世为主!”白斯文这条广东地头蛇所言不虚,历史上的1854年,广东洪门响应太平天国发动起义,一度围攻广州,失败后余部退往广西建立大成国,一直维持到1864年才最后覆没。想用广东民壮去对付朱济世这个大明的海外天子,可是一点儿都不靠谱的事情,没准人家就阵前倒戈了。“爵帅,这民壮即便可靠,也无大用处,”白斯文又分析道,“西洋枪炮犀利,不是靠人多势众能够战胜的,如果将洋枪洋炮给民用使用的话,万一……”“不能给民用洋枪,看来还得要靠咱们旗人!”耆英思索再三,终于确定了大方向,只是这每年七八十万两的银子又从何而来呢?“爵帅,开海防捐如何?”白斯文道。“卖官?”耆英大摇齐头。卖官一直就是大清朝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捐班出身的官员很难有补缺的机会,这两年卖官的行情已经开始走低了。而且卖官所得要如何使用,户部早有安排,不大可能用来练八旗新军。“不是卖官,而是在田亩货物上面想办法,可以在两广地方上设立劝捐局,对两广田地和商铺派捐,还可设置税卡向往来客商劝捐。”“这个……不大好吧?”耆英还是摇头,白斯文的办法其实就是向汉人多收点税用来编练八旗新军。其实吧,本来这事儿也没什么,两广那么大地方,每年各种税赋加起来好几百万两,再多收七八十万两有什么不行的?关键是大清官僚们收钱的劲头和花钱的效率是成反比的!如果上面想收个七十万两银子,下面的黎民百姓差不多得拿两百万两出来,而这七十万两银子花出去所能收到的成效,顶多就是预想当中的三分之一。这一进一出,老百姓出了10两银子,朝廷却只办了1两银子的事情。“爵帅,卑职以为,这八旗新兵得练啊!”白斯文上前两步,走到耆英跟前,正容道,“自古强国之道首在强兵,方今华夏,又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奇祸,逆明反贼勾结西洋列强,早晚必会进犯两广之地,必须得有一支八旗强兵在广东震着!不仅广东的练八旗新兵,福州、杭州、镇江等地的旗兵也要精练,唯有咱们的八旗劲旅强了,这国朝才能安保无恙啊!”“也罢,也罢!”耆英拍拍手道,“我耆英也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大清朝有我一份,这个折子我上了,哪怕那帮清流口诛笔伐呢!只要皇上知道我耆英是一心为国就成了。”
第150章卖枪给大清?求收藏
今天第一更奉上,还要爆三更,再求收藏,求推荐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人推了开来,杜兰夫人好像一阵风似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将一份名帖放在了朱济世的书桌上。朱济世抬头看着这位老情人兼管家杜兰夫人,温和地笑了下,道“罗曼,什么事情?”“杰森,你还记得那位里卡多。罗德里格斯吗?”杜兰夫人指了指名帖,轻轻道,“他最近倒了大霉,一艘满载鸦片的帆船在南海触礁沉没,损失了一大笔钱,差不多破产了,想和济世行合作一笔大生意,好把损失补回来。现在他人就在客厅里候着,要不要见?”活该!朱济世心里暗骂了一句,不过面子上还是不动声色——随着地位日高,这种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也渐渐练出来了。“大生意?”朱济世拾起名帖瞧了一眼,帖子完全是中国式的。白单折封面上面墨迹淋漓的写着三个汉字,罗德理!下面是一行小字罗德理洋行大班罗德理拜上。看起来这个罗德里格斯这段时间没少和中国商人打交道?也不知道这次有什么大生意想同自己合作?朱济世把玩了一下帖子,微笑道“请他上来吧,我就在这里见他。”说完又低头翻看起一叠文稿来了,这是济世大学医学系的教材,朱济世到了香港之后,除了去港督府露了个面,主要精力就放在办学上面。济世书院现在已经开学了,先开了英语、数学、格致、体育等四门课,儒学暂时还没有开,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儒生来授课,至于鸭脷洲上的那个军校,现在还在筹建当中,军校的学生暂时和普通书院学生一起上课。济世大学还没有正式开学,不过也有了不少学生,一部分是从欧洲跟随来的希望学医的学生,一部分是英华书院的毕业生,总数不过百人,但也聊胜于无吧。济世大学预备先开设医学、化学、法律、军事等四个系。每个系顶天一个小班,号称“学院”真是在吹牛。不过济世大学医学系和化学系的水平却肯定是世界一流的。另外,朱济世还打算办一张中文报纸,用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名字已经取好了,就叫《大公报》。他还为即将发行的《大公报》创刊号写了一篇社论,名曰中学为本,西学为用。这篇文章的草稿,也在这叠文稿之中。“里卡多,请进吧。”杜兰夫人又一次推开了书房的房门,很客气地将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洋鬼子请了进来,正是和朱济世有过几面之缘的里卡多。罗德里格斯,现在还有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叫罗德理。朱济世一下放下文稿,微微抬手示意这位罗德理自己坐下来。罗德理也不客气,按照中国人的礼仪冲朱济世拱拱手,自顾自的端坐在一旁。“我是该称乎你为罗先生还是里卡多?”朱济世笑问道。罗德理哈哈一笑,用一口生硬的广东话道“入乡随俗嘛,爵爷还是叫在下的字吧。”“字?”“在下字海安,取海路安泰之意,可惜还是翻了船。”说到这里,罗德理的脸色就是一黯,露出心疼的表情。对于做海上贸易的人来说,沉船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大洋行,如济世洋行有8艘武装商船,怡和洋行有19艘武装商船,是有实力承担一两艘海船沉没的风险。可是罗德理洋行拢共就两艘船,沉了一艘就是丢了一半家当!而且还有几十名水手失踪,估计生还可能不大,最少还要支付一两万英镑的赔偿,损失可谓极大。而另一艘商船上满载的鸦片,也没有如预想一样,让罗德理大赚一票,因为一时间到港的鸦片极多,因而香港市面上鸦片的价格走低。所以眼下的罗德理洋行,正陷入困境当中,可就在这当口,罗德理却从怡和行那里接到了一单有点特殊的买卖——两万杆滑膛枪!就是大清粤海关道白斯文压给怡和行的那笔为道光皇帝买枪的赔本生意。为此伍绍荣已经接洽了包括怡和洋行、宝顺洋行、旗昌洋行、仁记洋行、华记洋行在内的五大洋行。而这五大洋行的报价都是一致的,一条褐贝斯滑膛枪索价12个英镑,香港交货。两万杆滑膛枪需24万英镑,折合白银近72万两!也就是说,这笔买卖,怡和行至少要赔进去30多万两。伍绍荣自然不舍,于是就向一些中小洋行询价,结果罗德理洋行以最低报价9英镑一条褐贝斯中标。今天罗德理上门拜访,就是为了这笔买卖。“海安兄……你要同我合作卖褐贝斯步枪给满清!你知道我是什么人吗?”罗德理捋了下自己的大胡子,笑吟吟地点头,“知道啊,你是中国明王朝的传人,现在的广州已经传遍了,都说你要借助英国人的支持反清复明!还有传闻说,所以现在满清的两广总督、广州将军、广东巡抚已经联名上奏朝廷,请求在广州练八旗新军了!估计不久之后,闽浙、两江也会练八旗新军。这两万杆褐贝斯很可能只是一连串军火交易的开端,将来还会有更多的订单,我之所以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同怡和行交易,就是看中之后的大订单。不过我的罗德理洋行在采购滑膛枪上没有多少门路,不如就由济世行以8。5英镑的价格向罗德理洋行供货,如何?”这个家伙什么意思?朱济世的目光冷了下来。罗德理看了朱大爵士一眼,身子微微前倾,低声道“爵爷,您和满清有矛盾,不等不去赚满清的银子,是不是啊?您有八条可以跑远洋的大帆船,又不愿意做鸦片生意……让它们闲着也是浪费啊!而且您控制的兰芳大公国是英国的属国,从加尔各答兵工厂购买洋枪是名正言顺的事情,甚至可以自己开厂造枪卖给清朝政府。当然,济世行的招牌不大方便打,不如就由罗德理洋行代理吧。”“里卡多!你的意思是要我卖枪给满清,将来好让他们用这些褐贝斯来打我自己!”朱济世强忍着怒气没有撵人。而罗德理却是一脸讶异地表情看着朱济世,道“杰森,你是打过仗的,身边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军官,难道还以为靠几万把老掉牙的褐贝斯就能让满清的破军队变得强大?新当会战中,你的敌人也有滑膛枪,数量比你的济世军多几倍,不照样全军覆没?”这话,好像也不错!朱济世有些心动。自己的8艘大帆船确实挺闲的,将来肯定还要扩充船队——这大明的海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通过商船船队来慢慢培养,所以南洋公司下的西洋软帆大海船肯定还要逐渐增加,应该要让这些海船发挥足够的效益。只是卖枪给清朝,还是有些不妥当。“杰森,我还有一个生意想和你合作,不过你得保证,不能像上次的古柯叶子一样欺骗我的感情了。”呃,欺骗感情?这个洋鬼子的中国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呢?“什么生意?”罗德理笑呵呵的从口袋里摸出个圆锥形,底部还有个小木塞的铅块放在了朱济世眼前。“这是什么东西?”朱济世拿起铅块看了又看,最后问道。“这是一种专用于线膛步枪的子弹。”
第151章半瓶醋,最好骗求收
求收藏,求推荐,还有一天就要下强推啦,还有没收藏的书友吗?拜托收藏一下吧,大罗罗拜上专用于线膛步枪的子弹?朱济世有些疑惑地看着手中的铅疙瘩,好像是有点像子弹,可是屁股后面的木塞是做什么用的?“杰森,这种子弹名叫圆锥形底部扩张弹,底部的那个木栓在收到压迫之后,就可以从内部撑开子弹,从而大大提高线膛枪的气密性,由此子弹可以做得略小于线膛枪的口径,装填起来也就容易多了。”这种子弹在历史上被称为“米尼弹”,曾经引发了一场改变陆军作战模式的军事革命,不过朱济世对此却一无所知。他琢磨了一会儿,觉得罗德理的话好像有点道理,便问道“这个是你发明的?”罗德理笑着摆摆手,道“我哪有那本事?这种子弹是我买的,它是英国步兵上尉诺顿和枪械师格林尔先生共同发明的,市面上有少量销售。”“没有装备英国陆军吗?”“没有。”罗德理道,“这种子弹发明已经有十几年了,专利保护期都快过去了,不过英国陆军仍然没有采用的迹象……不过我在非洲用这种子弹打过大象,还是挺好用的,可以在300码的距离上准确击中目标。”朱济世淡淡一笑,300码就是200多米,在这种距离上开枪击中一头大象,这个罗德理的枪法还真不赖啊!他突然问道“那你想用这个点子换到什么?”“济世洋行和罗德理洋行展开秘密合作,经营同清国政府的贸易。”“就这些?”朱济世神色一松,点点头就要答应。罗德理却又往下道“还要一封您写过白斯文先生的亲笔信!”“给白斯文的信?”朱济世皱了下眉,“你认为现在我和白斯文还有什么共同语言吗?”“有啊!”罗德理沉沉一笑,说道,“这位粤海关监督不想任何人知道他曾经在您的手下工作过。”“哦?这事儿也能隐瞒住?”“现在不瞒得好好的?”罗德理道,“我想我可以成为您和白监督之间的桥梁,帮助你们化解误会。”“白斯文可不好骗!”朱济世冷冷道。“没有骗过又怎么能知道?”罗德理笑道。朱济世蹙眉思索了一番,点点头道“好吧,我可以给白斯文写信,信的内容呢?”“普通问候之语即可。”罗德理笑呵呵地道。朱济世细想了下,没有觉察出什么不妥,于是便提笔给白斯文写了封信,交给罗德理,又答应让南洋公司从加尔各答和兰芳运两万支滑膛枪到香港转卖给罗德理洋行,然后便将他给打发走了。罗德理将朱济世签过字的洋枪采购合同和朱济世写给白斯文的信,收在怀里,就立刻搭乘了开往广州的商船,去找白斯文。此时广州的城墙还没有拆除,因而整个广州城是分为城内和城外两部分的。广州城南关之外,就是眼下全中国最繁华的贸易商港,珠江之上,西洋各国的货船帆樯林立,比之伦敦泰晤士河,也丝毫不差。而广州城内,却是严禁洋人进入,就连和清国签订了“平等条约”的法国、美国(也是白斯文的功劳)的客商也是不例外的,更别说罗德理这个西班牙人了。因而洋人想要见广州城内的满清高官一面,都是极为不易的。不过白斯文却是个例外,他在广州南关之外置了个外宅,买了个江南名妓养在里面,如果有洋人想要求见,晚上就直接去他的外宅便可,白斯文十有八九就在那里。罗德理一到,便说是英伦故人来访,白家的家人通报进去,白斯文便急急地迎了出来。他在英伦有不少“故人”,有些还不大好得罪——当然朱济世是不可能到访的,最有可能来访的是渣甸先生的代表。“请问,本官在英伦和你认识?”白斯文怎么都想不起站在自己跟前的洋人是谁,便很客气地发问。“不认识,在下是罗德理洋行大班罗德理”罗德理笑着,把那封朱济世写的信取了出来,“只是受人所托,给白大人带一封信。”朱济世的字迹很特殊,是用钢笔写就,看上去苍劲有力,全世界大概也是独一份——这年头没人练过硬笔书法。看到是朱济世的字,白斯文脸色微微一变,将罗德理迎入内室,屏退左右,沉声道“你和朱爵爷很熟吗?”“朱爵爷?哦,只是有生意上的来往。”罗德理笑着,又把那份朱济世签名的洋枪采购合同取出来,“济世行在英国上层人士中很有些门路,能用9英镑以下的价格提供2万支洋枪的,在香港就只有济世行了。”“他怎么肯卖洋枪给大清?”白斯文的脸色微微有些阴沉,在他想来,满清之所以在鸦片战争中输给英国,主要原因就是器械不利!这个道理,朱济世不可能不知道,可他又为什么要向满清供应洋枪呢?“为什么不肯?”罗德理一脸讶异地看着白斯文,道,“他用2。2英镑从加尔各答工厂拿货,卖到香港就是8。5英镑,扣掉所有的费用、税收,一把洋枪起码赚4英镑,2万支洋枪就是8万英镑的利润啊!”“他就不怕我大清八旗靠着这洋枪重振昔日雄风?”白斯文自言自语道,“这位朱明之后,到底在打什么算盘?”“白大人,您说什么?”罗德理惊奇地问,“2万支褐贝斯就能让清朝军队重振雄风?您不是在开玩笑吧?”“还有西法练兵,朝廷已经聘了法兰西军官。”白斯文尽量装出自己真懂军事的样子。“不用办军事工业?”罗德理则是一副吃惊的表情看着白斯文,好像对方犯了多大的错误似的。“白大人,您知道现在朱济世为什么不提兵来攻两广吗?”“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军事工业还没有搞好,真打起仗来,武器弹药的消耗极大,都要向英国采购的话,难免被卡脖子!现在朱济世正在兰芳建设钢铁厂、兵工厂,而他的济世行本身就是欧洲最大的军火公司之一,在兰芳开厂是没有任何技术问题的。只等他的工厂都建成了,就会编练出几万乃至几十万新式军队了……”“此话当真?”白斯文倒吸口气。“当然是真了!”罗德理掰着手指头对白斯文道,“这洋枪可不是大刀、长矛,买一把可以用一辈子,洋枪是要装了火药、铅弹才能杀敌,对了,大清的火药质量过关吗?铅弹能不能自产?”白斯文愣了又愣,他这个大清“洋务专家”其实连半瓶醋都够不上,就是在西洋开了下眼界而已,哪儿懂那么多?“而且洋枪的枪管都是有使用寿命的,一般只能打个几百发就不行了,这枪管可都是精钢所造的,大清朝能自产吗?”枪管还有使用寿命?白斯文摇摇头,脸色阴沉得都快滴出水来了。罗德理还在侃侃而谈,“现在大清朝可以用银子买到洋枪、火药,可一旦开战,列强要么干脆支持朱济世,要么严守中立,届时清国就无处采购洋枪、火药。靠手头的几万杆洋枪,又没有好的火药,能支撑多久?”
第152章红顶洋商求收藏
第三更来啦,还有推荐吗?支持大罗罗一把吧!。。。。。。“险些误了大事啊!”白斯文拍了拍额头,自言自语道,“怪不得朱济世肯卖洋枪给大清……看来还是要自办军工,这洋枪火药,事关大清基业,的确不能被外人所掌控!”“可是大人知道怎么办军工吗?”罗德理笑吟吟地问道,“大人知道上哪儿能聘到精通军工的西洋技师吗?知道开军工厂需要购买多少机器、模具、原料,这工厂选址,又在哪里合适吗?”“还真不知道。”白斯文摇摇头,忽然好像想到了什么,目光灼灼地看着罗德理,沉声道,“罗德理先生,如果本官没有猜错,你是专程前来同本官说这些话的吧?说吧,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想从本官这里得到什么好处?”“既然白大人挑明了,那在下就不妨直言。”罗德理笑道,“在下听说过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大清,最赚钱的买卖,无过于做官!是吗?”“罗德理先生,你的意思是?”罗德理好整以暇地说“在下想做大清朝的官!”“一个洋人?”“有利可循啊,当年汤若望不是做过清国的官?现在清国还打算请几个法兰西军官帮着训练军队,我自认为本领不比汤若望小,为什么不能做清国的官?”白斯文一想也对,自己在洋务上面的确是半瓶醋,之前完全是凭着朱济世的指点才和法兰西、美利坚谈成了条约。下面如果要办新军、开工厂,没有个明白人指点肯定要坏事,到时候自己非但前途不保,还会连累大清朝的国祚,可就是百死莫赎了。……“你要做大清朝的官了?”朱济世皱眉,这个罗德理跑了趟广州,好像脑子跑坏掉了,居然到自己跟前说这样的胡话!“没错,白斯文已经同意了,只要我把2万杆褐贝斯交给怡和行,他就向两广总督和清朝道光皇帝保举我做官……”罗德理倒是毫不隐瞒,把他和白斯文说的话,原原本本在朱济世跟前又说了一遍,见朱济世的鼻子都快气歪了,才赶紧补充一句“其实我也是为了帮你反清复明才去给大清做官的。”“你给清朝做官,帮着清朝办军工是为了帮我?”朱济世的脸色郁郁,如果这里是兰芳的话,他大概都喊“锦衣卫”来拿人了。“当然啦,我这是打入大清内部,以便掌握大清洋务的动向,好及时给你通报消息。杰森,你是不是也应该封我一个官?”罗德理一本正经地道。“你还想脚踏两条船?”朱济世的脸色还是很不好看,无论大清朝的行政效率如何低下,官办工业总归会加强清朝的实力,为自己将来反清复明的事业增加不少麻烦。而自己虽然有的是钱,但终究比不过满清王朝,人家可有四万万汉人可以剥削,一人头上扣一两银子就是四亿两!哪怕花十两银子只能见到一两银子的效益,也相当于花了四千万两办军工,自己能拿得出一样多的银子往兰芳的兵工厂里面投?“杰森,在我的印象中,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商人,有着第一流的商业眼光,怎么就看不出清朝政府的官办工业里面有多大的商机……”罗德理娓娓道来,他在同清朝的官商和官员接触后发现,即使是号称精通西学的白斯文和长久和西方打交道的行商,对西方的工业、商业,其实也是极不了解的大外行。而同这种啥都不懂,口袋里又装满了银子的外行做生意是最容易的,就是内行人眼中的垃圾,也能卖出金子的价钱来。因而满清搞官办工业的商机,绝对是要抓住的!最好能想方设法推动、参与到满清办工业的过程中去。所以他才想着通过白斯文的路子,去当大清朝的官,而白斯文一旦将他当成办洋务的助手顾问,那么官办工厂的建设合同,就不难到手了。到时候,他的罗德理洋行就是总承包,包下的工程,再分给济世行一个大头,让济世行也狠赚一笔,这样不就等于在帮朱济世反清复明吗?“在我看来,清朝办工业不过是早晚之事,这个商机我们不抓牢,怡和行、宝顺行也一定会抓牢的。到时候,这个银子不是让渣甸、颠地这样的人渣赚去了吗?“被他这么一提醒,朱济世想起白斯文同渣甸的关系似乎非比寻常,两者再次勾搭上也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白花花的银子,可就都被渣甸那个鸦片贩子赚走了。“那么,你打算分我几成利益?”罗德理笑了笑,伸出个巴掌,道“我从满清那里搞到的订单,照九成的价钱给济世行四成,不过不能直接给济世行总行。”“明白,我再搞几个空壳洋行就是了。”朱济世顿了下,“还有六成呢?”“不能吃独食啊!法国人那里还伸长脖子等着呢,要不让塞古尔洋行接了去?”罗德理笑了笑,压低声音,“杰森,等你将来恢复了大明,给我当个侯爵怎么样?”“好说,好说。”朱济世拿起桌子上的一个铃铛摇了一下,唤来了任怡江,“宜臣,去把张泽根请过来。”“是,爵爷。”朱济世对罗德理道“给你安排个使唤人没有问题吧?”“行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