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大罗)-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114320010992806

第1316章天子亲征?六更

第六更奉上,谢谢大家的月票!罗罗明天还要努力,继续六更!

朱济世轻轻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用手指无意识地敲着书桌,眉头微微皱起。奏折是陆军三长官联名递上来的,内容是请求韩四出山去北美担任总司令的。不过朱济世却不认为韩四有这样的本事能驾驭住自己那个野心颇大的儿子胡安。而且北美的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还有政治上面的安排。胡安的东华应该占有多少地盘,该怎么安排北华的地盘,以及让谁去当北华的国王——朱济世已经找朱亨谈过很多次了。不过朱亨也和他妈一样,是属狐狸的,当然知道北华的王位烫手,根本不肯接受。除非自己这个当老子的替他把路都铺好了。

御书房的门被人推开了,穿着襦裙的周秀兰恭谨的低头向朱皇帝行礼。而朱国雄和朱亨兄弟俩着笑嘻嘻的站在门口,似乎刚刚畅谈过一番。朱亨就是这样的为人,总是能让和他相处的人感到愉快。朱济世笑着向两个儿子招了招手“雄儿,亨儿,进来吧。”

两位皇子走了进来,给朱济世行了礼然后就坐了下来。朱国雄看着父亲案头的奏折,微微皱了下眉,他看到了陆军部尚书石达开的名字,知道这奏折是陆军部上的。至于里面的内容,他也知道,因为现在各方面递交上来的折子除了锦衣卫的密折,都是先经过他这位太子再给皇帝看的。

“亨儿,朕再问你一遍,真不想当北华的一国之君?”朱济世笑眯眯看着自己的帅哥儿子。

“一国之君。责任太大了。”朱亨答道。“儿臣才德不足。恐怕难以服众。”

不是不想,而是怕朱胡安。朱济世心想。“胡安和你关系不错,是他推荐你出掌北华的。”

“正因为关系不错,儿臣才不愿意去北华的。”

“哦,为什么?”

“因为阿拉斯加没有可以建立基业的地方,北华如果真要立国,就必须得到英属哥伦比亚省,在温哥华岛殖民地附近建立首都。”

“哎呀。那可是个好地方呢。”朱济世笑呵呵地说,“那里虽处北国,但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森林密布,还靠近太平洋,交通便利,兼有煤铁之利。果然是个建立基业的好地方。看来亨儿已经早有打算了。”

“父皇,胡安弟弟也想得到英属哥伦比亚。”太子朱国雄在旁提醒。

英属哥伦比亚省可是个好地方,后世就是加拿大仅次于魁北克和安大略的第三人口大省。更是亚洲移民前往加拿大的首选之地。特别是后世加拿大的第三大城市温哥华更是一个适合成为首都的好地方。那里维度虽然颇高,和大明的黑龙江差不多。但是因为太平洋暖流的因素。气候非常舒适,夏季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冬季也很少低于0摄氏度。而且还紧靠太平洋,拥有天然良港,又终年不会冰封。在对面的温哥华岛上更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是个发展重工业的好地方。所以朱胡安也对那里垂涎三尺。

朱济世稍稍思索了一下,道“看来朕要御驾亲征了。”

“亲征?”朱国雄一怔。

“亲征北美,北华会拿到英属哥伦比亚省的,而且艾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还有育空、西北地区都是北华王国的一部分。”

朱亨眼里掠过一丝不安,看了一眼朱济世“是不是打压东华太过了?”

“不,东华北华是兄弟之国,本来就不分彼此的,只有兄弟齐心,北美就是我们中华的天下。”

朱亨不言,但他知道,自己的这位父皇和中华历代皇帝不一样,是不大喜欢搞大一统的。因为大一统也就意味着所有的权力集中于一个核心,再无竞争,而核心一旦,整个种族就要再陷劫难了。中华两亡天下,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有竞争的单核心体系造成统治者宁愿求稳自弱,也不图强求富。

所以朱济世想要建立的是以中华为兄,以东华、西华、北华和南华为弟,以日本、朝鲜、暹罗、琉球、夏威夷、菲律宾等国为子侄的诸夏共存的体系。就像眼下的白人世界一样。一个核心衰败,另一个核心就能取而代之,各个白人国家又保持竞争,这样才会国国图强,人人求富,始终保持活力。

当然,朱济世也不希望诸夏共存的体系在自己死后演变成诸夏混战。所以还需要努力维持一个强干弱枝的局面。中华是干,自然是最强大的。五华是枝,必须要弱于中华这个干。而日本、朝鲜等国则是叶,当然更弱一等。但是现在的东华却因为处于一个“天选之国”的位置上,已经有些粗壮了,在这场战争之后肯定还会进一步扩张地盘,至少能得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甚至还能得到加拿大的一些地盘,这些土地和澳大利亚的沙漠荒原可不是一个概念!那是可以养活几亿人口,而且资源丰富不亚于中华的富庶之地!

如果再让东华得到英属哥伦比亚、艾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这些地盘,不出30年恐怕就能和中华并驾齐驱成为诸夏第二个龙头了。所以朱济世才要扶植出一个北华,暂时分一下东华的实力。当然,从长远来看东华和北华完全可能成为一家子,即使不是完全合并也会在经济和政治上共进退。就如历史上的美国和加拿大一样。而这样的局面在什么时候出现还是很有讲究的……诸夏之间当然可以争,但是绝对不能搞出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恶斗。

因而双龙头的局面还是要尽可能延后,等到核威慑时代就不大要紧了。

这番打算,朱济世自然不会当着朱国雄的面言明。他看着太子,道“北美的安排只能由朕来做,胡安、国宏、幸义他们三人都要汇聚北美,再加上一个亨儿,也只有朕御驾亲征去当主帅了。这国中之事,就由你和内阁商量着办了。”

“儿臣遵旨。”朱国雄顿了一下,“父皇,儿臣还有一事不明。”

“是关于欧洲战场,还是关于南方战场?”

“是南方。在父皇看来,什么时候可以和英人决胜海上?”

“哈哈!”朱济世朗声笑了,“这个不急,海上决胜是摊牌,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可贸然形势。估计,等朕从北美回来也没到时候。”

“那父皇何时可以奏凯?”

“奏凯言之过早,朕亲赴北美只是定下一个大局,顺便看看胡安的本事。带兵打仗可不在年高,二十多岁成为一代名将者比比皆是,胡安未必不能挑起北美的大梁。”

“……”

“独当一方的大将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军事天才,我大明有那么多精英参谋,总不会让战场上出什么大篓子的。所以一方主帅最重要的是有大将的器量。胡安如果有这样的器量,朕就将北美战场交给他,如果不行,朕自然要另外委派主帅。要真是那样,可就麻烦了。”

这是兄弟不能相容,安能容北美?朱国雄心想,胡安很可能是有器量的。这小子思想比较西化,他们西方的宫廷斗争可没有那么血腥,兄弟相残是不多见的。而且胡安的地位一直非常巩固,从小就是国王。不仅有大明皇帝这个爹罩着,还有墨西哥女皇那个妈把他当个宝。这样的人难免目中无人,但却不大会没有容人之量的。而朱亨又善于交际,会装好人,时时刻刻都把自己打扮成翩翩君子,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除了自己的老娘,没有不喜欢他的,多半能讨到朱胡安的欢心。(未完待续。。)

1119482910997306

第1317章持枪是义务第一更

月票啊,月票,看在罗罗码字到半夜的份上,再来几张吧!

。。。。。。

朱济世预备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胡安耳朵里的时候,北美已经进入了夏季,从太平洋沿岸的加州一路向东,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农田,果园,东方风格的村庄。如果没有沿铁路行进的军队,还有一列列装模军火的火车,这几乎就是一个和平美好的国家。途中还能看到正在田间劳作的中国移民,现在东华王国境内的浅层金矿已经开采完毕(不过金银产量并没有减少),但是富饶广袤的土地和高过汉地几倍的工资,还是源源不断地将华人移民从大洋彼岸吸引而来。而其中的大部分人都集中在加州、俄州和华州三个太平洋沿岸州。这里的交通最便利,水土也最富饶。现在分布在这三个州的华人已经超过了1250万,算上白人更是高达1400余万。而其中的60%都集中于加州和东华王城华府(最新的名称)。

人口的集中虽然和东华政府当初“开枝散叶”的设想不同——许多移民都不要东华内地的土地,宁愿少拿些土地也要在繁荣富裕的太平洋沿岸定居。不过人口的适度聚集却大大促进了东华的工商业繁荣,并且还方便了东华政府的管理和各种工共设施的建设,同时也方便了战争动员的实行。

现在这些在田间劳作的华人就大多是上了些年纪的男子或是妇女,一国的青壮大多已经得到了征兵通知单!因为占着富饶的地盘,有金矿、银矿、铜矿的收益。一直以来东华的社会福利都是整个大中华体系中最好的。向国民提供的免费义务教育年限也长。还是男女平等的接受教育。

但是东华政府通过教育灌输给国民的却是裸的军国主义——他们的幸福生活不是上帝或是别的什么救世主赋予的。而是要靠手中的武器去争取去保卫的。想要世世代代占据天选之国的富饶土地,那就要时刻准备打仗!

在中华和西华(北华基本上没有人),持枪是国民的权利。而在东华,持枪是国民的义务。哪怕是在田间劳作的农人,不少人腰里面都挎着左轮手枪。而每一个从东华的初级中学毕业的青年,无论男女都要掌握步枪的使用和保养,都要打过300发以上的实弹,都要知道有4000万仇恨他们的美国人随时会发动入侵。如果国家在战争中失败,他们每一个人都会被杀掉!呃,这都是在老军国主义分子朱济世的命令下制定出来的教材。不过,灌输给东华国民的倒也是事实。

东华不是那个拥有几亿国民大到不会灭亡的中华,东华只是一个拥有富饶土地和一千多万人口的小国,而且还同时面临三个很不友好的虎狼之国(英国、美利坚帝国和美利坚联盟国)。想要生存,就必须将自己也变成虎狼。而每一个年满18周岁的东华男性公民,只要身体条件合适都要至少服兵役12个月。如果不能考上大学或专科学校,则服役期还要再延长到24个月,随后还要服5年的预备役。每年都要参加军事训练至少15天,还要随时准备应征入伍。正是因为这种长期以来在敌国压力下养成的军事传统。东华的战争动员进行的非常顺利。当朱胡安自欧洲返回的时候,东华陆军已经从和平时期的不足30万人扩充到了100万以上,18个步兵军已经齐装满员,开始分批乘坐火车向北美中部的边境地区开拔了。

“大王,刚刚收到的电报,是应天府发来的。”副官的声音将打扰了正在观看车窗外面风光的朱胡安。

胡安接过电报扫了一眼,对面的一个二十六七岁,脸色黝黑,身材粗壮,还留着络腮胡子的东华陆军少将低声问“大王,应天有什么消息吗?”

“益轩,你自己看吧。”胡安唤着这位东华将军的子号,将手中的电报抄件递了过去。这位字号益轩的少将姓杨,名希恩,还拥有一个侯爵的封号。是东华开国重臣杨秀清的一个儿子。现在杨秀清已经去世三年,这位杨希恩则是东华杨家的当家人,而且还是东华陆军的总参谋长。

“什么?皇上要来美洲?他这是……”杨希恩思索着道,“大概是没有可以指挥大王的将军,只好自己来坐镇吧?”

“益轩,咱们有什么不能说的?老头是不放心东华太强大,要亲自过来扶植一个北华。”朱胡安笑道“北华、东华本就是一家,老头扶植北华我可没有意见。”

杨希恩是朱胡安一手提拔的心腹,两人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说的话。

“大王说的是,北美这里的对手还是美利坚帝国和美利坚联盟国,北华不足为虑。”

“是啊,最好的地盘只要拿到手了,北华终究是要依附于东华的,这个我不担心。”说着话,胡安的眉头皱了起来。

“大王,现在的局势对咱们有利,您还烦恼什么?”

胡安道“有没有利要打了才知道!我母亲现在没有办法向我提供太多的支持,所以形势总的来说还是势均力敌。”他顿了一下,摇摇头,“不是势均力敌,现在的优势其实还在白人那边。”

两个美国相加自然要强过东华,只是东华背后有七亿多中国人。杨希恩笑道“白人利于速战,而我利于久战。只要顶过他们的三板斧,优势就在我了。”

朱胡安盘算了一下,“你估计他们能动员多少人?”

“美利坚帝国的常备军就有几十万,动员到百万易如反掌,两百万也是能调集起来的。联盟国是邦联的形式,中央军很少,要靠各州出兵,动员起来会慢一些,不过百万之众还是可以可以集中起来的。”

朱胡安笑道“老头子能在年内给我送五十万人就不错了,我自己最多再动员几十万,两百万对三百万,的确不好打。”

第二次北美战争的三方都是具有军事传统,建立了国民动员体系的国家。可以调集的兵力当然是相当庞大的。这也是北美会成为主战场的一个原因!而且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北美的铁路建设步伐一直很快。在第一次北美战争前,美国就有30000公里铁路。在战争结束后,东华、美利坚帝国和联盟国又各自进行了铁路大建设。如今,不包括墨西哥帝国在内,整个北美洲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经突破了15万公里和整个大明帝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几乎相当。多少军队在北美开打,都没有后勤运输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的铁路建设比朱济世想象中要顺利,并没有多少老百姓认为铁路是个破坏风水的东西而群起反对——要真有人跳出来闹事正好流放边疆。倒是有几个想要名流清史的士大夫上书反对过修铁路,结果一个得了一个“永不叙用”,现在不知道在哪里吃苦!反正这种处分是一辈子都不会撤销的。于是就再也没有人跳出来做这种绝对没有回报的事情了。

“大王,或者咱们可以再拖延一下,到明年下半年再开战。”杨希恩沉吟着道,“到那时,皇上就会给我们派来上百万大军了。”

“不会有这个机会的。”朱胡安苦笑,“三k党和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不会给我们时间的。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如果我们不动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各州很快就会发生严重的事件。三k党会逼我们动手的!”(未完待续。。)

121093211004308

第1318章暴华和排华第二更

求一张月票

。。。。。。

公元1875年6月28日,密西西比河畔,圣路易斯。

这座位于密西西比州东部的大城市始建于1764年,至今已经有111年的悠久历史,对美国这个立国不到100年的国家来说,111年的城市真是非常古老了。圣路易斯城在第一次北美战争后的十来年里经历了一轮急速的繁荣。由于连接东华的太平洋大铁路在这里同密西西比河交汇,使得这里成了类似于大明的武汉三镇这样一个诸州通衢的要冲。东华的木材、皮毛、瓷器、丝绸和金银铜等贵金属严重铁路源源不断运过来,美利坚联盟国的棉花也沿着铁路运往东华,或是供应东华的纺织厂,或是通过旧金山和洛杉矶出口。同时,不少华商华工也涌入了圣路易斯,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不断建设着这座属于联盟国的城市,就和另一个时空的华人们一样,都是最勤俭的劳动者。

而不同的是,绝大部分从东华移居过来的华人都带着枪!东华王国的国徽就是枪、镰刀、锤子还有王冠的组合。根据东华的宪法,学会使用和拥有枪支,是每一个东华公民的不可推卸的义务。

另外,根据东华的法律,不会使用枪支的成年人(16周岁)就不能获得公民权,不能依据《宅地法》领取土地,不能申请护照,不能上大学。不能登记结婚,甚至不能够买离开东华的火车票或是船票。总之,就是有枪走遍天下。没枪寸步难行。

而有了枪,还会熟练使用它的华人,自然就很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了。其实不仅在美利坚联盟国,在这个世界上凡是大明帝国之外的华人聚居区,都会经常的发生华人和当地其他民族的冲突。

不过大规模的排华事件倒是不常发生。只有公开和大明作对的印度支那联邦的土地上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排华事件——当然也和另一个时空的排华不一样,不是手无寸铁的华人惨遭屠杀,而是土著暴民围攻联合橡胶公司的大型庄园。和联合橡胶公司的守卫展开血战。一排排的被机关枪射杀!接着就是明军出兵护侨,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人报复。一场屠杀接着另一场屠杀,一直杀到英军重兵把守的新加坡要塞区(不只是新加坡岛,而是包括柔佛、乌鲁地南、古来和哥打丁宜在内的一大片区域)外才鸣金收兵。

这次事件发生在1868年12月,被西人称为“马来亚暴行”。还险些引发中英开战。最后在拿破仑三世和马蒂尔德一世的调解下,以印度支那联邦派遣亲王道歉、赔款2000万华元,以及交出排华元凶10000人(统统被明军处决)来换取大明撤军。事后根据英国人公布的统计资料,有超过30万人在这场暴行当中失去生命,其中99%是南洋土著。之后,在世界舆论的一片哗然声中,指挥军队攻入马来半岛杀人的张嘉祥晋升元帅并且获封公爵,另外还有数千名军官因为杀人有功而加官进爵!

此后的7年间,哪怕小规模的排华时间都没有在这颗星球上发生过一次。

不过。在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赢得美利坚帝国大选之后。所有在美利坚联盟国土地上的华人都得到了大明帝国和东华王国使领馆的正式通知大规模排华事件很有可能发生!强烈建议撤离密西西比河以东各州。

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密苏里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纳州和德克萨斯州的华人虽然没有接到撤离的建议,但还是得到了“集中居住”和“时刻保持警惕”的建议。至于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新成立的奥克拉荷马州(原先是印第安保留区)等三个州,因为不是白人占多数。所以没有得到相关的警告。

而密西西比州的圣路易斯,则正好处于华人需要“集中居住”和“时刻保持警惕”的区域。

在城市的西北角落,一条街道被木头栅栏架子分成了两截儿。白人的警察或是活跃的三k党分子是绝不朝那边晃的。

因为木栅栏的那头就是唐人街。居住在圣路易斯的华人和陆陆续续从密西西比河以东撤退过来的华人,都集中到了了这片占地约有3平方公里的区域居住。这里紧靠着火车站,还挨着密苏里河。倒是可退可守,而且还有几个存放食品的仓库就在唐人街区域内。所以也足够供应两万多华人一段时间的饮食。所以除了绝不可少的急务要务之外。聚集在此的华人是绝不会离开唐人街一步。华人在圣路易斯可是少数,占总人口数的一成而已。将近二十万很不喜欢华人的美国人就居住在圣路易斯。这里可是三k党活动猖獗的地方!谁愿意出去自找麻烦?

这里的华人,不过是在等待进一步撤离的指示和安排。

不过他们绝不是手无寸铁的绵羊,在木头栅栏架子后面,已经堆砌起了街垒,还架起了老式的杰森1862式机关枪(类似加特林机枪),有些要紧的地方甚至还有老掉牙的12磅拿破仑炮架着!

侨民当中的年轻人都拿起了武器,通常是杰森1859式步枪,也有一些拿着更新式的杰森1873式步枪。1873式步枪这是大明陆军和东华陆军最新的制式武器,7。92毫米的口径,发射无烟火药枪弹,有单排垂直盒式弹仓,容弹量5发。绝对是一款大威力的步枪!唯一的缺点就是后坐力有些大。

不过对于孙眉这样在东华陆军里面当过12个月大头兵的东华青年来说,使用它是没有任何难度的。而对某个靠行贿和作弊才拿到持枪证的老胖子白斯文来说,这把步枪和烧火棍真没有什么区别。

在圣路易斯市唐人街中心区域的一所豪宅里,因为要替朱胡安联络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而滞留在此的白大老板,正在抓紧时间学习使用步枪。

“老爷,这是枪栓,这是子弹,子弹是这样装的……”孙眉正满头大汗地在向上了年纪浑身的肥肉都在发抖的白斯文传授着开枪杀人的敲门。而白斯文却是手忙脚乱的怎么也学不会,让一边上观看的关元宝也直摇头了——关元宝是从西清移民到东华来的。

他在西清的时候一度已经官拜领侍卫内大臣,算是叶兰儿的心腹。但实在看不惯叶兰儿以朱皇帝奴婢自居那副下贱态度。多嘴劝谏了几句,竟然被开革了差事。一气之下干脆带着多年搜刮的财富飘洋过海到东华投靠白斯文来了。而且也不愿意在朱胡安的东华待着。干脆就移居圣路易斯做起了农产品贸易,没想到竟然摊上这次的风波。

就在他准备开口劝白斯文甭费那力气,好好挨家呆着的时候。隐隐约约就听见几声枪响传来!然后就是哗啦啦的什么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

“打打打……起来了?”白斯文手上的步枪已经掉在地上了,老胖子的脸儿都吓绿了。心里面除了后悔就是在画圈圈诅咒他的便宜女婿朱胡安了。

“没事,没事的。”关元宝在西清是打老了仗的,这点经验还是有的,“应该是鸣枪示警,可能是有人想要靠近吧。”

“有人……一定是三k党!”白斯文那个悔啊,要知道事情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他说什么都不会听胡安的安排。

“琳儿,去看看怎么回事。”关元宝冲身边站立的一个高鼻子、白皮肤,眼睛微微凹陷的女孩子吩咐道。这女孩子名叫关琳儿,今年十八岁,是关元宝在西清娶得当地突厥血统的女人生出来的。现在腰里面也系着武装带,还插着把左轮手枪。她现在是东华国籍,在圣路易斯的华校读书,也是会玩枪的……女孩子得了吩咐,还没有走出屋子,又是几声枪响传来。接着就是爆豆一样的机关枪打响了!(未完待续)

127112811008278

第1319章美国暴民和中国暴民第三更

还有月票吗?

。。。。。。

“怎么回事?”

关元宝在圣路易斯经营一家粮食贸易行,很有一些身价,自然是侨领之一,外面打起来了,他如何能不出来露个面?虽然他对外面的汉人没有一分钱好感——不过让他感到无奈的是,他的几个儿女,不管是在西清接受的教育还是在联盟国的华校(东华教育部资助的)里上的学,都坚决认为自己是汉人!连他家里面几个突厥血统的女人,都以汉人自居,连真神教都不信啦。呃,这汉人(华人)在西清和太平国是高人一等国族的,只要不是真神教狂热分子,都削尖了脑袋要入汉(华)的。仿佛走在大街上是汉人就高人一等似的,哦,不是似的,是真的高人一等!

“爹,是三k党的人在挑衅,让咱们打回去了!”说话的是关元宝的儿子,关忠汉。这名儿是叶兰儿赐的,就是要他永远忠于汉族,忠于大明……这种名字在西清非常普遍,不管大家原本是什么想法,但是在表面上都是要以“大汉忠良”自居,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洗脑的过程。特别是不少没有经历过满汉血腥斗争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汉人身份都是非常在意的。

“打回去了……”关元宝眯着眼睛往木栅栏外头一看,顿时脸色就黑下来了,外面的马路上横七竖八躺着不少人体,殷红的鲜血流了一地……这他娘的是大开杀戒啊!这些年轻人以为这里是哪儿?在洛基山里打印第安人?这里是圣路易斯,是白人的地盘!

“他们先开的第一枪?”白斯文颤颤巍巍也跟出来了。他是当过满清洋务帮办大臣的,而且这辈子没少和洋鬼子打交道。在心底里面总有些“恐洋”的。所以看到外面这一幕。立即就想到讲理。这谁开第一枪就是谁没理……

“哪儿能让他们先开枪?肯定是咱们的人先开枪的!”一个二十四五岁穿着身旧军服的青年一边摆弄步枪一边大声笑着回答。

一定是上过战场的!白斯文想。都是胡安不好,自从他回东华,东华和美利坚帝国边境上的冲突就多了十倍不止,下面的军官士兵也都一味好斗,老成持重的老将都被排挤了,弄得那些参加过军队上过战场的华人青年一脑子打打杀杀……闯了大祸还不知道!

驻圣路易斯市的东华领事也是个退伍军官,四十来岁的样子,是参加过第一次北美战争的。刚才打响的时候他在唐人街的另一个入口。现在急急忙忙赶过来。

听了几个华人民兵指挥官七嘴八舌说了情况,倒也不慌不忙,一挥手道“打就打了吧!今天这场祸事躲不过去的,咱们也不怕!圣路易斯的华人有一半是青壮,剩下的也人人能打枪,现在已经组织好了,守一个月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东华的兵早打过来了!”

看到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在场的华人民兵就更加笃定了。他们大多是东华国籍——东华国籍有土地可以拿嘛!大部分还服过兵役,有些人还上过战场。比今天这场面大的阵仗都见过。有什么好怕?再说了,这里又不是美利坚帝国。是美利坚联盟国,是西罗马同盟的一员。怎么都不至于出动正规军来打吧?顶天就是三k党这样的民间团伙。

正说话的时候,木栅栏外头又传来了乱哄哄的嘈杂声,一群打着三k党旗帜的白人青年已经端着步枪上来了,而且还排出了标准的进攻队形,隐隐约约还看到一门火炮被推了上来——美利坚联盟国和东华一样,都是人人持枪,全民皆兵。三k党的骨干,也都是参加过联盟国的陆军或是州民兵的。在眼下的北美,还真没有什么软骨头可以欺负,都针尖对麦芒的硬来!

……

在圣路易斯中华暴民和美国暴民打起来的时候,东华国王朱胡安一行终于抵达了洛丹府,这里原来是美国人淘金客建立的一个小镇名叫丹佛的。被东华控制后先改名丹州城,后来又升格为洛丹府,是科州的首府。不过也不是什么大城市,就是一个四周都是农场和牧场的小城。因为通向美利坚联盟国的太平洋大铁路从这里经过,所以渐渐有些繁荣的趋势。不过还是不能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相比。

这个位于华美边境上的小城,这个时候已经是一片的戒备森严。头戴钢盔肩扛步枪的东华陆军士兵,守在了各个路口。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四下巡逻。火车站更是成了士兵的海洋。每一列进站的火车上下来的不是军官就是士兵,还有就是不计其数的重武器和补给品。靠近车站的地方早就修了好几十排连片的仓库,负责后勤的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不听地用马车将火车上卸下来的物资运入库房同时还要登记造册。这场战争已经是真正的工业战争了!比拼的不仅是人海,还有大中华和大不列颠两个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