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大罗)-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后世的经验,人口增长率的放慢往往是和城市化率的提高,以及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还有整个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关。而城市化,往往又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更容易接受教育……说穿了,也是个让人民不得休息,终日劳碌的损招。不过朱皇帝却打算采用这个办法来缓解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以确保大明皇朝在自己闭眼以后可以长治久安。

而城市化的基础,在朱济世看来,恰恰是一个繁荣富庶和高效的农业。只有30左右(眼下用3的农民供养97的市民是不可能的)农民能够承担起供养70城市人口的重任,大明的城市化率才有可能达到同英法德相当的地步。

朱济世微微一笑“罗相,朕的想法是让2万万之农人耕种30万万亩之土地。平均该有15亩地,以5口之家计算,一户农家应该有75亩到100亩土地。因而朕打算扶植的家庭农场,目前的规模就在100亩左右。”

像波兰那样户均200亩的家庭农场朱皇帝是不想的。大明这里能做到100亩就不容易了。至于进一步集中土地,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那是将来的事情。

“皇上,汉地也要扶植百亩之农庄吗?”左宗棠微微摇头,道,“汉地人多地少,可耕之地不过12万万亩上下。如果都是百亩农庄,最多就是1200万个农庄,以每户5人计算,不过6000万农人。即使算上以桑植、手工、商贩、畜牧养殖和捕捞为业者,汉地乡村之民最多也就是1亿之数。余下的3亿多人该去何处?又该以何为业?”

“自然是进城,以工商为业了!”朱济世心中早有谋划,“中原汉地18省之人口,应该尽可能控制在4亿左右,其中农人1亿,工商之民3亿。因而在未来20年,我大明应该扶植百亩农庄,应该扩建城市商埠,应该持续不断鼓励民众迁往边疆以及美洲新大陆之加州王国、新日本王国!”r1152

第1246章中俄和睦?

君士坦丁堡,恺撒宫的觐见厅。现在的气氛庄严得出奇。在11年前中俄交战以来,还是第一次有大臣一级的中国官员来访俄国并且得到沙皇本人的隆重接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全世界都觉得这是代表着中俄关系的全面缓和。虽然东罗马——俄罗斯帝国的官方宣传工具上还一再强调着俄国在抵挡“黄祸”西侵、保卫欧洲以及恢复东罗马帝国往昔繁荣方面的重大责任。

但是谁都知道,大明帝国并不想成为欧洲国家,他们现在要的是南方富庶且人口稀少的土地!而且东罗马帝国的东方边界如何拓展,也就是小亚细亚、外高加索和阿拉伯半岛靠近地中海的区域而已。在中国那是八杆子打不着的。既然如此,中俄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解开的死结呢?

亚历山大二世就坐在那里,仔细甚至有好奇地打量着面前这位大明帝国特使,蒙藏事务部尚书。俄国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亲自在君士坦丁堡的码头上迎接了他,并且安排了一些君士坦丁堡市民上街欢迎。亚历山大二世还在恺撒宫前面为他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这位东方帝国的大臣则身穿着极具东方特色的红色呢子官服,带着黑色的帽子,一副矜持的有些冷淡的态度。亚历山大二世倒也不以为意,热情的将曾国藩迎进了豪华奢侈的恺撒皇宫。不过这位沙皇也知道,曾国藩在大明朝廷里面并不算一个重要的角色。如果想要真正显示出两国关系的全面缓解,至少要促成左宗棠或皇太子朱国雄访问君士坦丁堡才好。

上好的俄罗斯咖啡送上之后。却只是在各人旁边的小茶几上面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没有人有那个心思去喝上一小口。所有人都在互相打量着,想着两个不久之前还将对方当成死敌的国家该如何找到冠冕堂皇的缓和理由。最后还是亚历山大二世打破了沉默“尚书先生这一路奔波,真是辛苦了,相信您带来了大明帝国的全部善意和友情……在此,我谨代表东罗马——俄罗斯帝国上下,对您表示最深切的谢意。”

“善意和友情?”在场的人们听到这两个词也只有苦笑了,沙皇陛下居然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这脸皮真是太厚了些吧?曾国藩听了担任大明驻君士坦丁堡总领事的儿子曾纪泽翻译过来的沙皇讲话,则微笑着点了点头。稍稍向前倾了一下身子“皇帝陛下。我国皇帝对于俄罗斯国家和民族,其实一直是很有好感的……他本人也对之前发生在两国之间的战争感到非常遗憾。而现在,我国皇帝认为中俄两国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军事分界线已经能够充分反映东亚黄种民族和欧洲白种民族的合理利益了。大明帝国不是蒙古帝国,不会过分向西扩张。而且也愿意尊重白色种族的生存空间。我们需要的。只是白人无法适应或是用来流放罪犯的蛮荒之地。这也是占有世界总人口40%以上的东亚黄种民族的天然权力!”

曾国藩在俄国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是当俘虏,但还是得到了优待。和俄国上层接触颇多,所以也知道一些俄人的脾气秉性。他们是不喜欢拐弯抹角说话的,有什么要求直说就是了!能行大家就做朋友,不行就战场上见高下!所以今天他干脆一见面就有什么说什么了。

亚历山大二世微微地笑了。他可不觉得曾国藩的话有多不礼貌,大明帝国是三大列强之一,又代表着6亿东亚黄种民族。当然有权要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只要这生存空间不取自俄罗斯,那么这位沙皇陛下也不打算让俄国去给那个曾经拒绝过他的国家(他年轻的时候可是想把维多利亚女王泡到手的)当炮灰的。

“大臣先生,我怎么能相信你现在说的话?”俄国沙皇微笑着问。

曾国藩淡淡一笑,道“俄罗斯有6000多万人口,在欧洲素有战斗民族之称。如大明欲攻取西西伯利亚和西北哈萨克这等苦寒之地,俄罗斯种族必然拼死战斗。我大明不出动几百万大军,打上数十载鏖战,恐怕难有胜算。我想,有十分之一的力气,我大明就能取南洋和澳大利亚这样温暖富庶之地了。这种舍难求易的事情,现在的东罗马——俄罗斯帝国不也在做吗?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两国是有些共同利益的。”

沙皇静静的听着翻译的话,还不停地点头,似乎颇为赞同这样的看法。和东西伯利亚相比,西西伯利亚是保护俄罗斯欧洲腹地的屏障。而且靠近乌拉尔山地区已经开发多年,光是移民的数量就有好几百万人了!当然是俄国必须守卫的土地。如果明军入侵,他们将面对俄罗斯民族最顽强的抵抗!而且,整个欧洲恐怕没有人希望大明帝国打垮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家庭的一员吧?到时候英国、法国、德国都会站在俄罗斯的背后出钱出枪甚至会直接出兵!大明帝国将会和整个欧洲白人文明为敌。

但是入侵南洋和澳大利亚就是完全两码事了。前者本来就是黄种人的地盘,欧洲人去那里只是捞钱而已。可没有几个欧洲人真的会在热得要死的南洋长久定居的。至于澳大利亚,那里干脆就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要不是发现了黄金,那里的白人不知道有没有100万?而且,澳大利亚和法国、德国、俄罗斯有关系吗?那不过是英国人的海外地产……大明帝国即使将那里占领,除了英国之外的欧洲国家最多就是表达一下愤怒的感情,声援一下大英帝国而已。多半还会有人落井下石,反正是不会有人为了英国的澳大利亚去和中国人打仗的。

当翻译将曾国藩的最后两句话译成俄文之后,俄国沙皇的脸色顿时就显得有些复杂了。有些惊喜,又有些怀疑。最后还是皱着眉头问“尚书先生,我想您知道我们东罗马——俄罗斯帝国在近东地区的领土要求是什么吧?土耳其帝国不是你们的忠实盟友吗?难道你们打算抛弃这个小朋友了?”

“不,不。大明不会抛弃土耳其帝国的。”曾国藩立即摇头道,“我大明皇帝认为,土耳其苏丹作为真神教世界领袖的地位必须得到保证。一旦巴格达受到威胁,大明将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和土耳其帝国并肩作战!”

“只有巴格达?”沙皇有些吃惊地反问。

曾国藩肯定地点点头。这个政策是大明内阁府通过电报发到君士坦丁堡总领事馆的,刚刚在前往恺撒宫的途中,由曾纪泽亲口告诉他的。曾国藩知道,这一定是朱济世的意思,因为大明内阁的外交政策实际上都是朱皇帝决定的。左宗棠和罗泽南他们在管理内政上还算合格,在外交事务上总归有些不得要领……实际上曾国藩自己也不知道朱济世对土耳其帝国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一步步抛弃土耳其人?否则,失去了小亚细亚、外高加索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土耳其帝国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土耳其真到了那一步还剩下什么?

沙皇也很不得要领,不过他并没有进一步追问下去,而是将话锋一转,提到了大明皇太子朱国雄“尚书先生,为了进一步向全世界展示中俄两国的友谊,我能邀请大明皇太子殿下访问君士坦丁堡吗?另外,我希望可以同皇太子殿下签署一份达成全面和解的《明俄条约》。”(未完待续。。)

121519580110791112

第1247章太子西行

应天府,温泉宫。

外交部尚书吴春秋快步地走进了温泉宫里面朱济世御书房前面的走廊。这位大明帝国最杰出的外交家现在终于回到国内当上了正牌子的外交部尚书,现在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有多么的春风得意了。他在美洲的这几年,不仅因为杰出的外交工作赢得了郡公的爵位(他也是开国功臣,之前是侯爵),还新娶了一个美利坚联盟国的小美人儿当二房。真是幸福的一塌糊涂,走在温泉宫的走廊上面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翁同龢正站在御书房门口,看到吴春秋走过来,就拱了拱手,然后低声道“春秋兄,皇上现在在御花园那里,和太子爷、玛丽亚娘娘在谈事情,皇上让你自己过去找他。”

说着翁同龢一招手,一个娇小玲珑的和装侍女就出现在他面前,翁同龢一指吴春秋对那侍女道“带吴大人去御花园吧。”

御花园是后宫,外臣当然不能擅入,就连负责警卫的侍卫也都是女子。只有如左宗棠、罗泽南、郑洪、刘鹏、韩四、罗军旗等寥寥几个重臣,还有翁同龢这样的御书房人员,才可以不经宣召出入后宫,当然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的。

吴春秋点了点头,就要跟着那侍女去御花园,突然又回过头来问道“皇上已经决定让太子爷出去走走了?”翁同龢笑道“皇上大概是想让太子爷历练一番吧?”吴春秋笑着点点头,这可是个不错的机会——皇帝不会放心让太子单独负那么大责任的。现在大明国内真正懂外交,又有资格陪皇太子出访的官员可没有多少。最合适的人选。好像就是自己。想到这里。他就转身跟着那个和装侍女朝小花园走了过去。

这个时候,朱济世正面色严肃的在和朱国雄边走边说话。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则跟随在两人身后,脸上带着一丝蒙娜丽莎式的淡淡笑容。

“呃,已经有了吗?太好了……朕终于要当爷爷了。不过朕可跟你说清楚了,这个孩子绝对不能成为皇位继承人。源雪蝶也一样,你再喜欢她,也不可能立她为太子妃。”

“儿臣明白。”朱国雄满脸喜悦的表情,连连点头道。原来朱皇帝之前送给他的选侍怀了孩子。这位19岁的皇太子很快就要当爹了。不过那位名叫源雪蝶的选侍是水户德川家的庶女,地位虽然也不算低下,但是这个血统总归不是很正。

朱国雄虽然很喜欢这位选侍,但是其中的利害他还是知道的……他自己为什么能当太子爷?还不是因为自己老妈是苗正根红的汉人吗?要不然一个黑帮女老大出身的女人能和法国女公爵和日本水户德川家的公主相比?甚至还有一个墨西哥女皇也有可能当大明皇后的!朱国雄如果一定要让一个日本女子当自己的太子妃,那岂不是在动摇自己老妈和自己的地位?这位皇太子虽然有点老实,可毕竟是生在帝王之家,这点心计还是有的。

“要不要再给你个选侍?”朱济世对儿子的态度非常满意,接着又关切地问。

“儿臣多谢父皇。”朱国雄也不客气就应了下来。

“东宫的用度也加一些吧。”朱济世笑着道,“加到5万银元一年吧。”

“儿臣多谢父皇。”

朱济世的儿女们当然都是要花钱养活的,不过朱皇帝不想养成儿女们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所以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年金。普通的皇子每年都是1000元年金。公主反而多一些,达到2000元。不过皇太子和拥有国王或王太子地位的皇子拿到的年金就多很多了。起板都是5000元,另外还有他们所统治的国家提供的经费可以使用。而太子在之前的年金都是30000元。当然,这钱不是给他们个人的,在他们成年之前,都是给他们生母支配的。所以,每个皇子或是公主实际上的花销也和他们的生母是不是有钱还有舍不舍得花钱密切挂钩。

此外,当皇子、皇女年满18岁后,如果没有藩属国王位可以基础。朱济世还会根据《皇室典范》给他们分封爵位。不过皇子和皇女们得到的爵位也有很大差别,其中皇子能够得到的最高爵位只有侯爵,想要再进一步就得凭本事去赚了。

不过,朱济世给予孩子们的教育是这个时代最高端的,对那些当不上君王的儿子也没有什么限制,无论从军、从政、从商都是可以的。

而皇女的封爵反而较高,可以达到公主或郡主,前者相当于亲王,后者相当于郡王。因而得到的年金、赐第和赐田都远远比皇子们优厚。这是因为现在的大明还没有到妇女解放的时代,上流社会的女子除了嫁人似乎也没有太多出路。

当然了,无论是皇子还是皇女的封爵在他们后代继承的时候都是要递减的,这也是大明贵族制度中规定的。除了拥有领地的封臣(包括国王),其他人的爵位在传承的时候都要递减。而且也没有“永世皇族制”,普通皇子、公主的皇族身份只能在他们的后代中传承三代,之后就是普通贵族了,再传承几代连贵族身份都不一定能保住!

说完了家事,朱济世又把话题转回了国事“皇儿,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邀你访问君士坦丁堡,朕觉得是时候让你出去走走了。你不如休学一年,去欧洲、美洲访问一圈吧。英国、法国、德国、美利坚联盟国、墨西哥和波兰还有土耳其的邀请朕让外交部去联系,应该都不成问题。”

“英国也要去?”朱国雄一愣。中英关系可是很不和睦啊!

“自然要去的。”朱济世笑道,“皇儿,你应该去英国走走看看,虽然他们是我们的对手,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很多,特别是英国的政治制度。目前大明的宪政制度就是以英国为蓝本的。”说着,他的表情又凝重起来,“而且英国工业化的起步早我们很多年,他们现在遇到的社会问题,也是你将来有可能遇到的。去英国看看,了解一下是很有好处的。另外,波兰也是很值得考察的,恩格斯先生在那里实行了一套非常不错的农业制度,可以成为我大明农业改良的参考。”

大明的农业的进一步改革现在只是在酝酿。许多具体的制度要如何安排实行,还有待各方面研究磋商。当然少不了要考察一番外国的成例。

“父皇,俄国的农村公社据说也是个极好的制度。可以有效管理农民……儿臣也想考察一番。”朱国雄思索着道。

“也好。”朱济世点点头,“去俄国看看也好……”

朱济世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这段时间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后的许多情况,也都汇集到了朱济世这里。其中就包括农村公社制度——包括土地公有、包产到户、定期重分土地还有社员自治等等制度,都让朱济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当然不知道俄国农村公社制度在历史上诞生了1905年革命,而1905年革命又催生出了摧毁公社扶植富农的托斯雷平改革,而这项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沙俄灭亡的重要原因!他甚至有些怀疑是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给俄国沙皇找到了一种有效缓和农村土地矛盾的制度,或许沙皇的统治会因此变得更加稳固吧?想到这里,朱济世又陷入了沉思,连吴春秋走过来都没有发现。还是玛丽亚提醒了一声“皇上,吴尚书已经来了。”(未完待续。。)

12167575710797041

第1248章反革命接班人们

朱济世抬起头来,就看见吴春秋迈着沉稳的步子朝他这里走过来,好一副干练能员的样子——对于这些大明的复国重臣,朱大皇帝的感情真是有些复杂。在原先的历史上,这些人大多都是治国之能臣,搞洋务搞团练都算是好手。而在这个时空,他们更是可以放手为之,一展所长,算是真正干出一些事业来了。但是这些人的局限性也是明摆着的,毕竟都是读儒家经典出来的传统士大夫,眼界和思想总是有些跟不上时代。管理一下日常的内政还行,经济和外交方面的人才就寥寥无几。不得已之下,朱济世只能另起炉灶,依靠皇室财团和产业促进会来推动经济建设。在外交方面则依靠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充当顾问了。而这个吴春秋还算是一干老臣当中最懂外交的……只是比起济世青年党的那接受过高等西学教育的新式政治家和官僚们差得还是有些远了。

这几年,在“老人们”稳步推动大明帝国这艘超级巨轮前进的时候。济世青年党的新人也在稳步成长着。继应天、上海、广州三府和婆罗洲西北二省票选地方公局之后,最早建立宪政体制的江南八省也在1863年进行了票选地方公局。由于投票权的纳税额度限制,参与选举的几乎都是大明国内比较富有的一个群体。选出来的自然也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代理人。八省公局中几乎所有的席位都被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济世青年党和代表地主利益的东林党所瓜分。

目前,在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四省执政的是济世青年党,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省掌权的则是东林党。从表面上看。似乎两党势均力敌。可是考虑到济世青年党执政的省份都是经济大省。而且还多了应天府和婆罗洲的两个省。也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按照大明多纳税多代表的宪政原则,济世青年党其实已经掌控了大明帝国议会下院的多数席位。完全有资格组成责任内阁,将掌握相权近20年的左宗棠撵下台了。不过朱济世却以“尚未在大明多数省份实行票选议员”为理由,阻止了济世青年党提出不信任动议。让左宗棠领导的东林党可以以议会少数派组阁,继续把持住中央政府。

朱济世之所以这样安排,倒不是因为太相信左宗棠。而是他觉得济世青年党的政治家们虽然能干,但还是过于年轻。或许到1875年的时候,这些四十几岁的“青年”就会成长为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了。到时候再把内阁交给他们也不迟。另外到那个时候。皇太子也是30岁的人了,是时候让他掌握更多的权力。这些济世青年党的人物,就让朱国雄去重用吧……不知不觉当中,朱济世的帝王心术也越来越多了。

吴春秋走到了朱济世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臣参见皇上。”

朱济世淡淡地点头,开口道“俄国人正式的外交邀请函已经收到了?”

吴春秋点了点头“已经收到了。法国、英国、德国、墨西哥、美利坚联盟国、西班牙、奥地利、土耳其、荷兰、比利时和波兰的外交部都向我们大使馆口头表示了邀请太子殿下出访的意图。正式的邀请很快也会发出……”

朱济世挥了挥手,打断吴春秋的话,说道“这个外交部去联络就行了。大明皇太子的第一次出国访问,除了美利坚帝国大概没有人不想邀请的吧?”他顿了一下,又道。“吴卿,朕请你来是要交代一下太子出访随员的事情。”

吴春秋稍稍一愣。大明的皇太子是没有属官的,就是一个光杆太子,这出国访问的随员……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啊?

“太子是年轻人,外交部不要找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跟着,除了你,不要有30岁以上的人。”朱济世交待道。

“臣知道了。”

“还有,出国访问的随员一定要能说洋文,最好有新式大学的毕业文凭,出身于贵族之家者为上。”

这是让皇太子有机会接触青年才俊啊!吴春秋心想,看来皇上要让皇太子挑选自己的班底了。

“大元帅府会安排海陆军的年轻军官随行出访。外交部要派人去跟他们交待一下出国需要注意的事情。”朱济世接着又吩咐道,“另外,济世青年党、东林党也要派代表随行,可能会有三四十人。外交部也要安排好了。”

济世青年党!吴春秋暗中吸了口气,他哪里还不明白,皇帝是要将这些人交给皇太子用了!算起来,皇太子本人也是济世同学,现在就读应天济世大学法学系3年级。他的同学当中,可有不少大明功臣子弟,自己的长子吴思德也是皇太子的同学,可惜那臭小子对法律政治不感兴趣,考入什么基础医学系了!看这样子是不打算从政当官了,不过倒可以让他以医生的名义随行……

朱济世又回头看了看皇太子“皇儿,你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朱国雄摇摇头道“儿臣没有……”说着话,他忽然看来朱济世身后的玛丽亚皇贵妃一眼,笑道“伊丽莎白一直想去欧洲瞧瞧,不如让她也随行吧。”

“伊丽莎白?”朱济世怔了一下,他后面站着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连忙上前一步,附在他耳边道,“就是伊莎,伊丽莎白是她的西文名字。”

“她啊……”朱济世点了点头,这个小丫头今年14岁了,读书好的出奇,跳了两级,好像今年就要考大学了!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成为科学家什么的?

“好吧,让她去欧洲走走。”朱济世想了想,就点点头。小丫头还小,晚一年上大学也没什么。呃,也不知道她喜欢学什么?

玛丽亚又道“皇上,现在胡安陛下也在法国,已经进入了布里埃纳军校,太子殿下应该去看望他一下。”

“胡安……”朱济世对于这个当了加利福尼亚王国国王的儿子真是没有多少印象,而且关心的也不大够。这个孩子的教育,也完全由他的母亲控制。而马蒂尔德一世的育儿方法又是欧洲王室老办法。从小让胡安接受军事教育,才10岁就他送去法国上布里埃纳军校少年班——就是拿破仑一世小时候读的那所军校。看来这位女皇陛下很想把儿子培养成拿破仑一世那样的军事家。

“是要联络一下兄弟感情。”朱济世看了看皇太子,沉声道,“胡安是你的兄弟,但不是朕的臣子,将来多半也不会是你的臣子。”

“儿臣明白了。”皇太子回答道。他知道朱济世是在告诉他要用何种态度去和朱胡安打交道。可不能端出高高在上的架子,免得朱胡安这个一国之君心中不快。

“另外,路过香港的时候你还要去拜会一下你大哥。”朱济世继续吩咐儿子道,“虽然他的香港岛公爵是大明封臣,但是他的夏威夷国王却是国家的君主,而且他和海伦娜公主的感情很好。”

“儿臣明白。”朱国雄道。朱国杰是皇长子,又娶了英国公主,地位照例是非常尊贵的。可是现在却因为中英对立很有些尴尬。所以干脆窝在香港读大学,也不回夏威夷去了。朱济世让皇太子去香港拜会他就是为了安抚一下这个长子——随着儿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朱济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彼此之间不大和睦了。特别是几个当了君王的儿子,若是不和,将来整个帝国的团结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的……(未完待续。。)

121610590710798024

第1249章革命的选举

华沙,瓦津基宫。

马克思的办公室里面布置陈设非常的简单,一套沙俄统治时代留下来的办公桌椅,桌子前面散落着几张油漆都磨掉的椅子用来招待来宾。整个房间里唯一的装饰就是一面满是弹孔的红旗,据说是第一面在1863年波兰一月革命中打出的红旗——虽然现在的波兰共和国有许多资本主义的成分,但是领导这个国家的革命者们,却很在乎一切可以代表革命和无产阶级的东西。

在他们看来,现在的资本主义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最终还是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马克思甚至还为目前这种工人阶级领导下建设资本主义的特殊时期起了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名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呃,马克思认为只需要20年时间,也就是在1884年之前,波兰共和国就能完成这个初级阶段,而进入更高级的社会主义阶段。而恩格斯稍微悲观一些,认为需要到1894年才能达到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而对于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的标准,两位革命导师的看法倒差不多。都认为应该用社会福利多少来衡量中级阶段是否达到——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实就是在补课,补资本主义的课!此时,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工人阶级的首要目标。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让少数人发财,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少数人发财是必不可免的现象。在社会主义的中高级阶段。或许还会存在这一现象(恩格斯认为会有。马克思认为没有)。

不过少数人发财总归不是工人阶级追求的目标。所以当波兰共和国的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后,就应该建立起全世界最好最完善的福利体系。用国家的力量对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从而最大程度拉平贫富差距。比如实行免费的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向全社会的退休着发放退休金,当然还有给劳动者提供更高的工资等等。

当然,革命导师们也已经意识到波兰的革命政权在未来有可能会出现官僚主义的倾向。在1848年欧洲革命的时候,这些人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波兰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也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

其中最主要的防范方式就是民主。当然是那种一人一票的选举啦。虽然这种民主选举遭到了包括巴枯宁、赫尔岑在内的俄国土地与自由社领导人的反对——这些俄国革命者们的观点非常有意思。虽然他们是“尊崇人民”和“强调民主”的,但同时他们又将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人民”区别对待。将“人”当成“人民”的工具,只要人民利益需要,个人就应该毫不犹豫的牺牲。而人民的利益则要由革命者来代表,而不是由个人用选票来体现人民的意志。

不过这种观点却遭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等国际工人协会主流派的坚决反对……实际上这种俄国式的奇怪观点是西欧的革命者们根本无法理解的。他们都认为波兰共和国既然是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政权,那就应该接受劳动人民的监督,就如同英国、法国、大明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需要接受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监督一样。而波兰本身又是一个有着悠久民主传统的国家,他们本土的红党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