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朝之梦(大罗)-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是钢炮的话,看个头应该是12磅大炮了。也有可能是最新式线膛炮!”罗索夫斯基有些担心地自言自语道,“要是那样的话可就有点麻烦了。”
他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坐回到了马鞍上,冲着傅方一挥手“我们回去吧,今天晚上行动,从那座城堡北面12俄里处通过!”
852007468470162
第703章穿越封锁线狂求月票
听到罗索夫斯基的话,傅方忙坐回了马鞍上,追问道“少将阁下,您是说今天晚上从那座城堡南面12俄里处通过……去哪儿?”
罗索夫斯基一笑“当然是去明军封锁线的东面,我想明军还是有可能出动骑兵搜索这道由一连串城堡组成的封锁线西面的草原,所以我们应该穿过这道封锁线!”
傅方佩服地点点头“高!实在是高啊!明逆做梦都不会想到我们会穿到他们东面去的。”
罗索夫斯基被拍了记马屁呵呵大笑起来“傅,再抽调1000名八旗兵加上我的500名哥萨克在西面的草原上虚张声势,把中国人的近卫骑兵引走,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南面杀人放火啦!”
“对!去南面杀人放火,杀光汉人!”
就在傅方大声嚷嚷的时候,就看见后面十来个骑兵飞马赶了过来,看他们的个头和胯下的战马,就知道是傅方的八旗兵。他们中间还有几个穿着蒙古人的衣服,应该是早前派出去的侦骑——在蒙古大草原上的运动战就是这样的,撒出去的侦察骑兵和“失踪”没有什么两样,能不能回到他们不断运动的大部队中就是一个未知数。有时候这些游骑需要在草原上连续几日几夜搜索自己一方的大队人马。
骑兵们驰到傅方的面前,一名穿着蒙古人衣服的骑士将马勒住,在马上行礼“都统大人,小人是七日前往库伦方向去侦察的。五日前在库伦城北大约50里发现大队明军!”
大队明军?库伦城北?傅方有些狐疑地问“是什么部队。骑兵还是步兵?有多少人?”
“都有!浩浩荡荡的足有五六万人。还带着上万伕子和几万匹骆驼和驮马!”
“什么?”傅方惊呼起来,五六万步骑混合部队,好有伕子、骆驼和驮马……这是要去打买卖城!
“傅,出了什么事情?”罗索夫斯基听不懂中文,但是却看到了傅方脸色的急剧变化。
“出大事儿了!库伦的明军动了,方向是买卖城!”傅方黑着脸默默地算了下,“是五天前在库伦以北发现的明军大多有五六万人……如果一日行军50里,现在已经走了至少250里。再有六天就能到买卖城了!”
现在俄军加上奕欣的八旗兵号称有十万,其实顶天有八万,不过并不都集中在买卖城。俄军在买卖城原来就是罗索夫斯基的3000哥萨克,八旗兵的步兵已经拆散编入俄军,一部分也随俄军驻扎在俄国境内。现在傅方和罗索夫斯基又带走了9000人,留在买卖城的俄军和八旗联军总数恐怕不朝过三万了!
傅方看了罗索夫斯基一眼“少将阁下,是不是要回援?”
罗索夫斯基淡淡地道“不必了,6天内肯定会不到买卖城,我们,继续执行命令吧!如果买卖城守不住。总督阁下会安排守军退往俄国的。”
傅方沉默着点点头。退往俄国是早晚的事情。现在他的家人不都已经在俄国了?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按照俄国人的说法,是由西西伯利亚的贵族庄园收留了。应该还过得下去吧?
他看着罗索夫斯基“您说的对,我们应该按照原计划行动,不能让明逆把铁路修成,要不然西西伯利亚说不定都没有我们满人的立足之地了。”
罗索夫斯基笑着点点头,心道,是啊,如果让中国人把铁路铺到买卖城,贝加尔地区一定不保,没准还会让中国人推进到叶塞尼河西岸,到时候这些满人连当农奴的权力都没有了!为了能给自己这样的俄国贵族当奴才,他们也得拼命!
这个一只手的傅方真是懂道理,人也不错,如果他运气足够好,能够活下来到战争结束的话,就让他到自己的庄子里当个农奴吧。哪怕干不了什么重活也没有关系,就让他看个猪圈吧……想到这里,善心大发的罗索夫斯基便策马向前,往西北方向急驰而去了。
……
草原的夜色渐渐地昏暗下来了。
在达尔汗城以南不到80华里的地方,一百多辆满载着木料和钢轨的大车在杨老白的指挥下“摆了个阵”。就是把一百多辆车摆成了内外两个圈子。拉车的骡马都从车上卸下来,放在了最里层。车子间都用铁链子连上。在最里面还用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的木箱子叠起,搭了一个高高的望台。杨老白背着洋枪就站在上面,还用单筒望远镜四下观察,就好象是个指挥打仗的将军似的。
他现在不再是一名光荣的工人阶级,而是一位专门负责压迫工人的工头了!这是胡林翼的主意,用这些集体农庄出来的比较有威信的“带枪工人”来管理别的带枪或是不带枪的工人。而这位杨老白因为年纪比较大,还是来自最前线的集体农庄和八旗兵枪对枪的较量过,所以是很有威信的。
而这个用大车拼成的圆阵守卫宿营地的方式,是非常常见的,草原上的蒙古人管它叫“古列延”,就是圈子的意思,明军的辎重部队也有同样的战术。现在这些“武装的中国工人阶级”也学会了同样的办法。
在圈子里面的工人,人人都持有武器,一半都带着洋枪!都依靠着大车在地上铺了张兽皮和衣服而睡,一旦有警,就能立即依托车辆作战。还有另一半人没有洋枪,只有一根根木枪,枪头都是精钢打造,泛着渗人的寒光。拿洋枪的当然是集体农庄的出来的工人,而拿木枪的则是从关内招募来的普通工人。在已经成为战场的塞北草原施工,他们也必须将自己武装起来!
除了这些武装工人,还有几十个绥远镇的骑兵在圈子外面转悠,一个个脸上都有些小郁闷。他们本来都是苗沛霖的淮上老乡,跟着苗沛霖一路到了绥远,家里面都在黄河边上分到了土地,自己又有三块钱一个月的饷(菜金)和一天24两米面,比起前朝的八旗兵收入都高多了。可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居然被打发到蒙古当兵,还守着一个城堡,看样子是要长驻啊!
一个绥镇兵的小军官看到天色差不多全黑下来,一声呼哨就让手下收队,从事先留好的口子进了圈子。看到杨老白还像个将军似的挺胸凸肚站得老高,忙招招手“下来吧,还真当自己是个将军啦?”
杨老白也不怕这个小官——武装的工人阶级怎么会怕一个封建反动军官?只是目光沉沉地看了一眼对方,摇头道“不仔细一点不行啊,咱们这次拉的钢轨可值老鼻子前了,那可是几十万斤上好的精钢啊!军爷你的腰刀的料都不如这些好钢!要是让人劫了去,咱俩可就要一块儿砍脑壳了!”
虽然贝色麦转炉炼钢法大大降低了炼钢的成本,提高了产量,但是由于兰芳公司将大部分的钢材都轧成了钢轨,所以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市面上的好钢仍然非常昂贵。几十万斤好钢差不多值十万银元!
那军官哈哈一笑“劫得了吗?我有50个骑兵,你老哥手下还有300条洋枪,还有200个拿长枪的汉子。就是有1000马贼也拿不下来。而且皇上的近卫骑兵就在附近,奕欣的八旗兵都跑了来也禁不住人家一冲的!”
杨老白摇摇头“军爷,小心使得万年船,还是放几个夜不收出去吧。”
那军官一挥手,哼哼道“去你的,还管到老子头上了!告诉你,这一带可有狼,晚上要是遇上狼群,可就得喂狼了!”(未完待续。。)
86731408471670
第704章被诱敌狂求月票
蒙古,达尔汗城。1853年7月15日临晨。
枪声零零落落的响起,总没有断绝的时候。达尔汗城内,集结的军号此起彼伏地响起,大队大队的近卫骑兵已经开始整队,有些整队完毕的已经从打开的城门向城外正在发生交火的方向开去。近卫骑兵并没有派出侦骑,现在和敌人交火的是驻达尔汗城的绥镇兵派出的夜不收。如果不是近卫骑兵驻扎在此,他们根本不会在夜里出城的。昨晚只是个例外,谁知道竟然真的和不明数量的八旗马队遭遇上了!交火从午夜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现在。很显然,那支翻越肯特山南下的八旗马队,就在达尔汗城附近!
一夜未睡的李秋生和张翰民眼睛都熬得通红。坐在一堆弹药箱上面,听着近卫骑兵军军部参谋的报告。
“军长大人,侦察显示,敌人是八旗马队,人数超过2000,或许有3000,正在和绥镇的夜不收枪战,咱们的轻骑兵团也赶去增援了,应该可以把他们留下来!”
李秋生满意地点头,不管2000还是3000,在整整一个旅的近卫枪骑兵和36门12磅钢炮(是滑膛炮)面前都是个渣。如果他们不赶紧逃命的话,午饭前就能结束战斗了,真是轻松啊。
张翰民却皱起了眉头“不对啊……”
李秋生有些疑惑地看着他,张翰民淡淡地解释道“两三千八旗兵会对付不了几十个绥镇的夜不收?一个冲锋就了事了,何必没完没了打洋枪?他们到底是八旗马队还绿营鸟枪兵?军长。我怎么觉得他们是在诱敌啊?”
“诱敌?”李秋生乐了起来。“把我们4000近卫骑兵诱出达尔汗城么?”
张翰民迟疑了一下“或许他们的人不止两三千。可能有上万人,可能还有哥萨克助战!”
“有哥萨克……会有多少?”李秋生笑着眨了眨眼睛。
“3000……或者5000!”
5000哥萨克骑兵差不多就是上限了!而且一般的哥萨克根本不是近卫骑兵的对手,只有那种精过严格训练的哥萨克精锐骑兵才能和大明近卫骑兵交手。这样的部队在欧洲也不会太多,能调到东西伯利亚来的也就是这个数了。
“就是8000哥萨克也打不过咱们,那36门12磅钢炮可不是吃素的!”
“也对,一般的骑兵炮就是6磅炮、8磅炮,咱们是12磅钢炮,而且相当于12磅重型加农炮的威力。”
由于来复枪的出现和大量装备。射程较近的6磅炮和8磅炮在战场上已经很难找到位置了。所以兰芳行早就在设计替代火炮了。
首选当然是线膛炮,样炮到是造了不少,可惜没有一门能具有投入量产和实战的价值。无奈之下,只能在12磅炮上做文章,设计出来这款光复4年式12磅加农炮。因为采用了钢材制造炮管,所以可以承受较大的膛压,因此能多装一些发射药,射程也比任何一款12磅青铜炮更远。可惜在远射程下的精确度比较可悲。但是用36门12磅钢炮来轰击几千哥萨克骑兵还是能让对方大吃苦头的!
“还是军长考虑的周到。”张翰民笑了起来,“那咱们这就出发,让这帮八旗大爷兵和毛熊尝尝12磅钢炮的滋味!”
李秋生站起来哈哈一笑。拍了拍张翰民的肩膀“翰民,你的枪骑兵旅可不能偷懒。咱们终究是骑兵,奋勇冲击才是骑兵的本色!”
……
当天色大亮的时候,大队大队穿着黄色棉甲的骑兵,也不打出旗号,正口衔枚,马摘铃,静悄悄地向南急行。
听到越来越微弱最后消失在空气中的枪响声,傅方和身边的罗索夫斯基互相看了一眼,傅方取下口中咬着的匕首,低声笑道“看来成功了。”
“已经成功了!”罗索夫斯基也取下匕首,塞进刀鞘,“中国人一定中计了!虽然他们拥有非常精锐的士兵和很好武器装备,但是中国将军们的指挥水平真的很差,在欧洲连末流都算不上。”
傅方苦笑了一下,正是这些连末流都算不上的将军,把惶惶大清朝连根拔起了,那自己和僧格林沁这样的大清名将又是几流货色?
“少将阁下,我们现在距离达尔汗城差不多有10俄里了吧?”
“听不见枪声了,应该有10俄里了。”罗索夫斯基四下看看,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我想再走1个小时就应该转向正南了。对了,还应该派出侦骑搜索明军的铁路工地,它们应该就在这附近吧?”
……
“老白,老白,咱们今儿走不成了,北边打起来了!”
杨老白是淮北口音的吼声给吵醒的,他睁眼一瞧,原来是负责护送他们这支运输队北上达尔汗城的绥远镇军骑兵连长吴满仓。
“打起来了?谁和谁啊……”杨老白昨晚上很晚才睡下,这会儿正是睡眼朦胧,只是有口无心地应了一句。
“还有谁啊,当然是和鞑子打啦!”吴满仓有些担心地道,他一直远方天空当中的黑烟,“看到没有,狼烟升起来了,咱们不能再向前了。”
杨老白揉揉眼睛,往北方的天空中一看,果然,又粗又黑的烟柱腾空而起!应该是25里外的飞狼堡点起狼烟了——点狼烟的办法虽然过时,不过却还是有效的。根据绥远镇的命令,无论哪个城堡只要发现大队敌兵,都要立即点起狼烟。这次的狼烟就是达尔汗城最先点起来的。
“真打起来啦!”杨老白猛地跳了起来,哪里还有一点睡意!
“是飞狼堡被鞑子围攻了?”
“不像,战场还要靠北。”
吴满仓是个三十来岁的壮汉,参加苗军已经有四年了,和清军、捻军、太平军都打过,战场经验是有的。
“如果是飞狼堡被鞑子围攻,咱们这里不会那么太平,一定会有鞑子的侦骑。”
“吴大人。”杨老白忙问道,“那咱们怎么办?要不要去飞狼堡?”
“那得问你了,钢轨和木头怎么办?扔在这里么?要是拖走只怕没一天功夫都到不了飞狼堡!”
“当然不能扔在这里了!十几万元的货啊,要扔在草原里回去胡大人还不扒了我的皮!”
杨老白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他可不敢丢了货逃命!这里的300个集体农庄出来的工人都和他一样,不敢丢了胡林翼的东西,要不然,就算他们能逃,他们家里人也逃不掉——朱皇帝花了那么多银子让他们脱离苦海,在东北过上集体主义的美好生活原来也不是免费午餐!咱们这位朱皇帝的心黑的很,给他当臣民就别想平白无故得好处!
这里的武装工人谁要是敢跑,家里人立即就会被逐出!而且还会上黑名单,没有一家集体农庄再会收留他们。
“那么就拖走?”吴满仓皱着眉头,集体农庄的庄户不好当,他这个镇军军户一样不好混。如果丢下这支运输队自己跑路,自己逃不掉军法从事的命,家里面的田地也要充公——眼下的大明初兴,军法还是相当的森严,哪怕是非朝廷直辖的苗军也不例外。
这大明陆军的优厚待遇,同样不是免费的午餐。
“拖走的话,路上怕不安全吧?”杨老白望着吴满仓,“昨晚您不是说咱们的近卫骑兵就在附近,那么鞑子应该赢不了吧?”
“那不废话吗?现在不是怕鞑子赢,是怕鞑子散开的小队……”
“小队鞑子的话,应该打不下咱们这个车阵吧?”杨老白吐了口气,拍拍怀里的洋枪,“要是他们真敢来,就请他们吃枪子!”(未完待续。。)
861021358472658
第705章工人战农奴狂求月票
身穿黄色棉甲的八旗和哥萨克骑兵们排成四列纵队,在七月的骄阳下快速前进着。他们都是一人三马,装备有长枪、马刀,八旗兵们还有弓箭。在队伍的最后,还有六门8磅骑兵炮。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疲倦的样子,不过却都强打起精神,一刻不停地南下。
说句实事求是的话,现在的八旗兵和几年前相比真的已经不是一回事了!这几年的苦日子已经让他们的野性恢复了七七八八,而且能够在漠北的艰苦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可没有吞云吐雾把身子搞坏掉的八旗兵。这些人,个顶个都身体强健,弓马娴熟。就是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活过来见到他们,也保管要挑起大拇哥夸上几句的。
而且为了激励士气,手头已经很不宽裕的奕欣还咬着后槽牙从自己的内库里拿出银子给每个兵发了二两银子的赏,军官也按等级不同加赏有差。所以这些八旗官兵现在也还算士气高昂!
几匹快马飞也似的向这支正在行军的队伍跑了过来,马背上的都穿着蒙装,他们是傅方派出去的探马。在同前去阻拦的八旗兵对了口令后,这几骑就径直跑到了傅方和罗索夫斯基跟前。
“都统大人,西南30里外发现一支明军辎重车队,有一百多辆大车!”
听到属下的汇报,傅方哦了一声“有多少护卫?”
“不知道,这支辎重车队在草原上摆了个古列延把自己圈起来了。”
“摆了个古列延?”傅方又问,“知道运什么吗?”
几个蒙装探马都摇摇头。傅方一挥手把他们都打发了,然后用俄语将消息告诉了罗索夫斯基。
“少将阁下,要不咱们劫他们一下,补充些物资也好。”
他们离开买卖城已经有十几天了。沿途除了屠了两个小小的蒙古部落就没有得到过任何补给的机会,随身携带的物资已经不大够了,所以傅方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打吧!”罗索夫斯基也没有犹豫太久,“傅。你带1500人去吧。我再给你一门8磅炮,够了吗?”
“够了。足够了。”
“好的,我在东面10俄里的地方等你的好消息,顺便让部队休整一下。”
被这几个八旗探马发现的“辎重车队”自然就是杨老白和吴满仓他们啦!就在傅方带着1500马甲和1门大炮过来的时候。吴满仓和杨老白正在“整编”车队里的600个工人,其中300个拿长枪的没有什么大用。被安置在车阵中央,他们的长枪则插在车阵周围的草地里面成了拒马工事。剩下的300人个个洋枪在手,则是防御车阵主力。万一真有敌人来打他们的主意,就要靠300条洋枪撑市面了。至于吴满仓的50个骑兵因为没有装备洋枪,靠马刀和马枪反而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能作为肉搏兵使用。
“可以挑出100个枪法好的专门负责放枪,剩下的200人专门装子弹。1个人打枪,两个人装弹,这样效果更好。”
提出这个办法的是杨老白,他虽然没杀过鞑子却是见过怎么杀鞑子的。黑龙江边上的集体农庄可时常被对岸过来的八旗兵骚扰。早就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法。他们这些庄户到底不是正规军,排枪是不会打的。但是由亦农亦猎,所以有不少神枪手。于是就用几个人帮一个神枪手装子弹,用精准无比的枪法依托工事去破敌。效果还真是不错的!
重新布置了防御之后,杨老白又指挥那300个没有洋枪的工人开始加固车阵的防御——因为他们是被派去达尔汗城铺路的,所以在他们运输的物资中本来就有施工的铲子锄头,现在正好用来铲土挖泥,堆放在一辆辆大车中间和车板底下。
这一切都布置停当的时候,已经是上午点钟了。吴满仓和杨老白刚想下令大家伙儿休息,就听见站在高处望风的一个绥远镇兵吼了起来。
“敌袭!敌袭!有500,不,是1000,最少1000八旗马队!还是正黄旗的!”
……
“古列延到摆得不错……”
傅方坐在马上,用望远镜看着远处的车阵,低声感叹了一句。
“都统大人,要不要冲锋?”
身边一个协领上来低声询问。
“不用,让毛子兵用大炮轰一下,多半就投降了。”傅方手好望远镜,大声用俄语给几个俄国炮兵下了命令。
“居然还有一门炮!”看到几个俄国兵拉着一门炮走过来,吴满仓顿时就倒吸口凉气。
“是毛熊!”杨老白也有点傻眼,他在黑龙江那里见过俄国人的,现在从望远镜里看出去,正在摆弄一门大炮的士兵虽然穿着八旗马甲的军服,可他们的长相就是俄国人啊!
“老白,看来要坏事情啦!最少1500人,有炮还有毛子……”吴满仓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杨老白,“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当然打到底啦!”杨老白咬咬牙,“东北那边被打破的寨子都是寸草不留的!这些鞑子不是人!”
当然,这个时代的明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被他们打破的黑龙江北岸(明军也不时渡江实行报复)的旗人寨子,同样没有活口,杀人殖民的政策可不是嘴上说的!
“啪啪啪……”
就在这时,几十杆洋枪忽然打响了。蓬啪连声,激起好大的烟雾,转眼就让车阵的一面变得硝烟弥漫了。
“远了!远了!也没个射击纪律……”吴满仓登时就吼起来了,心说这些庄户到底不是正规军,隔着这么老远就放枪,这不在瞎胡闹嘛!
“这么远就开枪?原来是一帮乌合之众啊!”另一边的傅方瞧见这一幕登时大喜,刚想下令手下的马甲冲锋,前面正在架炮的俄兵忽然倒下了一个,脑袋上开了个窟窿,泊泊的往外冒血!剩下的几个俄国炮兵也慌了神,连忙拉着炮车就往后退。
“怎么回事?”傅方策马向前想问个究竟,又一阵弹药咻咻而来,在空中划出渗人的呼啸声音。
“来复枪!射程很远……”一个俄军炮兵军官刚说完这话,就见他背上射出一道血箭,接着就扑倒在地了。
“是贝色麦洋枪……”傅方倒吸口凉气,敢就调转马头后退了几十步。
“还能开炮吗?”接着他又冲着退下来的俄国炮兵大声问道。
“能,就是远了一点。”
的确远了,贝色麦洋枪和8磅炮的有效射程都差不多。如果8磅炮退到贝色麦洋枪的有效射程之外。那这门大炮也就只能听个响了。
“打得好!”
“赢啦!”
“万胜……”
看到八旗兵的阵前一片混乱,车阵之内的欢呼声响了起来。吴满仓是正规军出身,知道8磅炮的射程不远,后退了几十步,威胁就小多了。
果然,这门8磅炮随后就有一炮没一炮的打了几炮,炮弹都偏得没了影,真成了个听响壮胆的大炮仗了。不过车阵中的人们没有高兴几分钟,不知道说谁就突然大叫了一声“八旗兵,八旗兵要冲锋了!”
吴满仓和杨老白同时向前望去,八旗马队已经开始列阵了,超过150骑兵在草原上摆了开来。中间是枪骑兵的方阵,差不多有500骑,雪亮的枪尖全都指向空中。两侧的阵型却非常松散,骑在马上的八旗马甲已经准备好了弓箭。
第一波冲锋,很快就要开始了!
861506458473444
第706章杨老白之死狂求月票
马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密,连地面都被无数只马蹄敲打得微微抖动,转眼间就盖过了蓬啪作响的枪声。山呼海啸般的骑兵冲锋开始了!
冲锋的不是八旗的枪骑兵,而是使用弓箭的轻骑,他们也不直接硬冲车阵,而是绕着车阵转圈,一边狂奔还一边远远地往车阵里面射箭,其实根本射不着,纯粹是在吓唬人。吼声,怪叫声,唿哨声,惨叫声,还有不时响起的枪声连成了一片。
车阵里面顿时骚动了起来,连那些真正上过战场的绥远镇兵都被眼前这阵势给吓到了,那些从北直、山西、山东等地找了的工人们更是哭叫起来。给这里的混乱紧张气氛更增添了不少惶恐。每个人都在扯开嗓子大叫“鞑子!杀鞑子!”
杨老白站在高处手足冰凉,自己怎么那么命苦!好日子才过了几天,就要把命丢在蒙古了!看这些鞑子兵弓马娴熟的样子,怕是他们的精锐啊!而车阵内已经乱作一团,一群乌合之众还指望能挡得住那么多鞑子的掠袭么?
早知道是这个下场,当年就该再求求刘老爷,哪怕少要点工钱给刘家扛长工也不去东北的集体农庄啊!
就在这慌乱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就听见吴满仓中气十足的大喊声音“慌什么!你们手里又不是烧火棍!皇上的近卫骑兵就在附近,很快就会赶来救咱们的!”
吼声如雷,一下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就见这位骑兵连长已经钢刀在手,气度俨然的站在高处。军服笔挺。表情坚毅。就好象是个什么名将似的!
所有人都好像有了主心古,这时才听见杨老白颤抖的声音“都听吴连长的安排!打退鞑子,人人有赏,二十块银元!”
20块银元的赏号当然不是杨老白出,而是铁路督办衙门出,这是一早就说好的遇到大队鞑子围攻时候的赏号。另外,鞑子的脑袋也是可以换钱的,一个脑袋值50块银元。这个银子则是大明朝廷拿出来的。
看到车阵里面的人心安定了不少,吴满仓握着马刀,指着周围飞奔的鞑子“打他娘的!”
顿时就是一片纷乱的装弹声音,然后就是乱哄哄的射击。这时鞑子的骑兵离车阵有一百多步之遥。如果是在打猎,这么大个目标根本逃不过这些集体农庄的庄员的枪子儿。可现在是战场!对手还是一千多个鞑子,这些庄员手都在抖,哪里还瞄的准?所以就只听见纷乱的枪声,却不见有多少鞑子兵从马背上翻落下来。
“果然是乌合之众!”傅方吐了口气,这些日子一直压抑着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他扭头对身边的戈什哈道。“看来明军已经朽了!连最基本的射击纪律都没有,比起道光27年刚起来那会儿不知道差了多少。而咱们八旗的汉子说不定比老祖宗起兵的时候还要强!这大清,还是有机会的!”
说完话他就抽出自己的马刀,在空中挥舞了一下,然后笔直指向了前方。五百个枪骑兵得到进攻的信号,纷纷打马冲锋,先是便步,而后逐渐加速,五百匹战马竟然犹如一个整体,四四方方的阵型丝毫不显混乱。显然这五百枪骑兵也是由老毛子军官训练过的!
而车阵这边,百多名枪手打得零零落落,每个枪手都朝着自己随便选的目标打去。没有足够的火力密度,而且还有三分之二的火力被绕着车阵奔跑的八旗马队吸引了过去。落在冲锋的八旗枪骑兵身上的火力实在少得可怜。虽然还是有些骑士中弹落马。但是冲锋的浪头一点都没有受到阻碍的样子。仍然在高速接近目标!
蹄声如雷中,那些负责装子弹的工人也手忙脚乱起来,连子弹都装不利索了。射击的速度慢了下来,枪声越来越稀疏。而八旗马队已经冲到了车阵几十步之内!
不知道是谁唿哨一声,那些原本绕着车子乱射的鞑子骑兵也都下了马,一边往车阵冲锋还一边张弓射箭,虽然没有什么准头,但是不断落下的箭簇还是在车阵里面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杨老白眼睁睁地看着好像潮水一样的鞑子骑兵朝自己这个方向冲来!这样的场面在东北可没见过!在东北,他们是守在棱堡里面和鞑子相抗,骑兵可冲不进来!而吴满仓也知道肉搏战免不了啦,举着马刀大吼起来“弟兄们!效忠皇上的时候到了,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
这时杨老白之前布置的车阵终于起到一点用场了。虽然这些堆满木材钢轨还有一些杂七杂八东西的大车并不太高。但也不是蒙古矮脚马能跳过去,高速冲近的鞑子骑兵们只是用力掷出手中的马枪,就纷纷勒马,然后就在军官的指挥下下了马,抽出马刀往车阵冲去了。
这时车阵里面更混乱了,八旗兵的弓箭和标枪杀伤了不少人,惨叫声此起彼伏。没有中招的工人和士兵也都慌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