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朝之梦(大罗)-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旗的勇士们,用你们的铁蹄踩碎粤匪贼人的头颅!走起来!”
三万八千骑兵,如洪流一般从滑县县城的东面往朝南涌去,领军的僧格林沁扯着雄浑的嗓门呼喊着,得到八旗子弟们如雷般的响应。
“上帝保佑我们!太平天国必胜!杀清妖!上天堂啊……”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三万多太平天国勇士也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声,齐步向前,朝着满清八旗的步队战阵迫了过去。
……
太平军的头阵仍然是李秀成指挥的轻步兵发动的。大约1500人拉出一个一字长蛇阵,走在太平军步队横阵的前面。也不是什么紧密的阵型,就是稀稀拉拉的散兵线。
“快快,来复枪兵顶上去!”
八旗新军的几个副都统全都下达了同样的命令,这些太平军轻步兵可算把他们给打怕了,千万不能让这些既狡猾又凶残的敌人靠近!
很快,不到两千名八旗新军来复枪兵就以同样的松散阵形迎了上去。在双方相距约300步的时候,两边几乎同时开火,八旗兵倒下了三百多,太平军那边损失较小,只有一百余人中弹。
“怎么搞的,这枪法怎么也不如人家……”已经恢复知觉的傅方在一个戈什哈的搀扶上了滑县城头观战——他的右臂已经整个被锯掉了!这辈子大概不可能再上战场了。
他不晓得,八旗来复枪兵不如对手的不是枪法,而是心理素质。太平军的轻步兵是太平军洋枪兵中的精锐,都是广西出来的老兄弟,坚信上帝和天堂,根本不怕死!而八旗的来复枪兵上了战场边惴惴不安,训练时候的十成本是,现在能发挥出两三成已经不错了。
“杀清妖!上天堂啊……”
轻步兵的表现,自然大大鼓舞了太平军的士气,呼喊声响彻战场。
“沉住气,沉住气,30步外不许开枪!”
八旗参领、佐领的呼喝声也此起彼伏,30步开枪的命令是僧格林沁带领骑兵开始迂回前一再交待的。也不指望能做到,但是总比不交待要强些吧?
“停步!”
可是这一回,太平军却在70步左右的距离上就停了下来。
“前排蹲!中排立!枪……举平!瞄准……放!”
上万支洋枪同时打响,金属弹丸汇聚成了死亡的暴雨扫过八旗新军的前排,顿时就有上千人扑倒在地,许多人连惨叫都没有来得及发出就断了气。
七十步就开打了?这规矩怎么一直在变啊!?
前线指挥的八旗参领、佐领们顿时就傻了眼,这……怎么办?还打不打?
就在他们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对面的太平军已经在装子弹了!
“前排蹲!中排立……快快快,把枪举平了!”
不打不行啊,难道直挺挺站在这里当靶子?这就不是排队枪毙,而是排队挨枪毙了!
5211428558053035
第389章八旗有血性十崩了求月票
“啪啪啪……”
好一阵的慌乱,八旗新军的洋枪终于打响了。不过这个枪声不是整齐划一,听着有点凌乱,都不大像齐射。不过对面的太平天国步队横阵中还是倒下了不少人,大概有五六百人的样子,但跟他们庞大的横阵相比,这样的损失微不足道。
可是装完子弹的太平军步队并没有再次射击,而是继续前进,向清军迫了过来。
“快快快,快装子弹……”
一帮参领、佐领们的嗓音都有点抖了,这些太平军到底想怎么打啊?说好了30步,你们怎么在70步就打?好吧,那就70步吧,现在怎么又靠上来了呢?不仅是他们乱了,下面的八旗洋枪兵更是一阵手忙脚乱。他们受过的训练可不能和湘军相比,就是比太平军也差远了。而且,他们哪儿有那帮宗教狂的心理素质。因而忙中出错的事情就无法避免了,而滑膛枪兵在战场上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装完子弹后忘记取出捅条!久经战阵的老手或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当然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不过大部分八旗新军官兵现在第一次上阵,根本就紧张的要死。所以在他们的第二轮齐射(第一轮齐射是在交手战前就装好子弹了)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参与射击的士兵把他们的捅条装在枪膛里面射出去了!
上万枚弹丸还有好几千根捅条好像一阵旋风似的扫过太平军勇士的阵前,又有一千几百人扑倒在地。其中有些是被铅弹杀伤,不是当场毙命就是受了重伤,在地上翻滚呻吟。也有人是挨了一记捅条,这玩意儿可比子弹重多了同样的火药所产生的推力根本不足以让捅条杀伤40多步外的对手,所以一部分被击倒的太平军官兵很快又战了起来回到队列中了。
这这这……这些人被打中了怎么又爬起来了?莫非是传说中的刀枪不入?一帮八旗大爷兵看到这一幕就更害怕了。
“快快快,快装子弹……”
那些参领、佐领们也强不了多少,都带了哭音啦!他们其实不是什么职业军官,也不是提拔自战阵,不过是摊上了好祖宗。得了个世袭的官职。可现在是真刀真枪拼命,又不是比爹比祖宗——就是比爹杨秀清也不怕,他爹是上帝啊!这八旗军制,说起来还真是个笑话。
这个滑膛枪的装弹速度,在训练中是可以达到每分钟两发甚至是三发的。不过在战阵之上,这个速度根本是妄想,能打出两三分钟一次齐射就不错了。所以直到太平军走到清军30步开外的时候,清军还没有完成第二次装弹,而早已经装好子弹的太平军是不打算给对手什么机会了。
“瞄准——放!”
随着太平军军官们喊出开火的口令,一帮悲催的八旗大爷兵的耳膜顿时就被惊天的巨响震得嗡嗡直响。和巨响同时袭来的。还有一万多枚滚烫的铅弹!这种密集的弹雨。那么近的距离。还有密集的挨打队形,大概除了瞎子之外谁都能打中,现在太平军里面有“聩营”可没有“盲营”,所以一轮齐射之后。清军横阵的第一排就像稻草一样被纷纷割倒,几乎有5000人被这一轮排枪打倒!
“快整队!装子弹!!!”
京片子的吼声响了起来,一轮三十步近距离上的排枪虽然扫倒了近5000人,可是八旗新军的军阵并没有崩溃,而是在军官们的指挥下迅速完成整队,第二排的士兵填补到了第一排,第三排的士兵又填补到了第二排。
“枪端平了!老祖宗在天上瞧着呢,咱们八旗的爷们怎么都不能输他们一钱汉吧?”
见到部下举枪的胳膊都在发抖了,正白旗参领格绷额大声喝骂了起来。粤匪有上帝,他们八旗子弟有祖宗,江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怎么都不能丢在自己这辈手里吧?
这八旗新军平素的思想教育的核心,就是保卫祖宗留下来的江山——别以为八旗兵文化素质低。愚昧无知啥都不懂,他们可都是有免费教育可以享受的!整个大清朝文化素质最高的族群,无疑就是八旗子弟了!如果单纯比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年份,八旗兵在全世界的军队当中起码能有前三名的水平,大概只有日本的武士军队和普鲁士军队(他们有义务教育)可以与之媲美了。
所以这些八旗兵人人都知道自己在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八旗新军还是一支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准近代军队!
如果不是受累于军民不分的八旗军制和族群人口过少两大不利因素的拖累,历史上八旗兵的战斗力是万不至于衰落到和绿营等同的。而眼下已经改革了八旗军制,全面引进西洋武器和训练方法的八旗新军,可以说就处在腾飞的关键点上。
而他们腾飞的前提,就是打败太平天国的强兵!
“为了大清,为了皇上,开火!”
“上帝保佑我们,开火!”
两边的军官同时喊着口号下达了开火的命令。一方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清。一方是相信上帝,相信天堂。
两道整齐的白烟几乎同时从清军和太平军的战线上喷出,好像两道死神之鞭同时扫过,八旗和太平军的勇士又一次大面积地扑倒在地。正白旗参领格绷额也未能幸免,只觉得胸前被不知道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然后全身的力气迅速流走,整个人噗通一下就跌倒在地,不过意识还保持着清醒。他艰难地转过头,看着自己那个牛录所在的位置,已经没有几个人还站着了!那可一个有300人的牛录啊!其中的200人还是京旗老八旗,可是大清朝的根本啊!才几轮排枪就都没有了……
“杀清妖!上天堂!冲啊……”太平军冲锋的呐喊声响起来了,格绷额知道,刚刚的那一阵排枪已经把八旗新军的第一道横阵打崩了!
“清妖溃了!咱们的人冲上去了!天国要胜啦!”
守在杨秀清身边的东殿幕僚都欢呼起来了,杨秀清也精神大振,赌赢了!
太平军果然是排枪无敌啊!仅仅打了三轮排枪,清军第一道横阵就完全溃了!这不过是刻把钟的事情,清军余下的两道横阵又能在太平军的排枪下坚持多久?
“贝勒爷,咱们的步队好像……”
僧格林沁身边的戈什哈都一边行军一边扭头往步队交战的方向望去,不过距离太远,又有硝烟遮挡,根本看不清。但是太平军发出的如怒涛一般的喊杀声还是传来过来。
“粤匪的步队好像在冲锋,咱们的人恐怕已经……”正白旗的副都统多隆阿凑到僧格林沁身边,“贝勒爷,时间来不及了,咱们赶不及了!”
现在清军马队距离预定地点还有十几里的路程,半个时辰能到就不错了,到了以后还得续一下力,到那时清军步队早被打崩了!
“传令,三军停步,咱们就到这儿吧!”僧格林沁回头看了眼硝烟弥漫的战场,两方面的步队就在那里交锋。他咬了咬牙“就打他们的侧翼吧!正白旗先冲,然后是镶白、正蓝、镶红、正红、镶蓝五旗的马队。”
“冲粤匪的侧翼?”多隆阿望了眼大概2里外的太平军右翼,约莫有一万四五千人已经组成了严密的阵型,迎着自己这一面的,都是泛着寒光的矛尖和大盾……
5212007408053960
第390章八旗的血性十一完了求月票
公元1848年10月25日下午6点多钟,就在天色将黑未黑的时候。
滑县县城西南。
“杀贼!杀贼!”战场西南,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巨大呼喊声音,伴随着的还有震得地面都颤抖起来的马蹄声!
滑县会战中最惨烈的一幕终于上演了——僧格林沁指挥的三万八千八旗马队,分成六个集群,依次向太平军的右翼发起了决死冲击。和“半近代化”的八旗新军步队不同,八旗新军马队并没有接受过西洋教习的训练。在僧格林沁这些人看来,洋人厉害的就是洋枪洋炮,买了洋枪洋炮自然要请洋人来传授使用方法。
可是马上功夫,他们蒙古人、满洲人是天下无敌的!当年的“长子西征”就是明证,区区几万人的马队就一路扫到了中欧,要不是窝阔台大汗病死,他们欧罗巴人都得给蒙古人当奴隶,哪儿有现在这等的耀武扬威?
所以满清上下是没有人愿意去研究西式骑兵的作战方法,更没有人会提出向欧洲人学骑兵这等荒唐的建议。因而僧格林沁的三万八千马队是打不出近代欧洲骑兵那种严整的墙式冲锋。不过六七千马队呼啸而来的气势还是犹如山崩地裂,吓都能把人吓个半死。
“上帝保佑!杀清妖!上天堂!”
太平军东殿右军的一万多勇士却丝毫不惧,反而齐声呐喊起来。无数巨大的木盾后面伸出了一支支矛尖泛着寒光的竹矛、木矛。所有的长矛都以大约45度角向上,巍然不动,犹如山岳。不过东殿右军的勇士组成的山岳并不是一座,而是五座——五个师各自组成了长矛横阵,都是八列横队,第一排是木盾手,后面七排都是竹矛或木矛。好像一堵堵墙一样横在那里,不过各个长矛横阵之间也不是空空如也,而是摆了鸟枪兵。
太平军的鸟枪,有些是从朱明那里买来的,有些是在襄阳、洛阳制造的,但是质量都极为可靠,绝没有炸膛的危险。太平军的鸟枪兵也是严格训练出来的,大多是在湖南参加太平天国的贫苦农民,对上帝的信仰虽然不如广西的老兄弟坚定,但比起湖北和中原地区的“新兄弟”还是悍勇了许多。面对如水银泻地般涌来的马队,没有太大的惊慌。当然,在30步内开火是做不到的,他们的开火距离是70步。
“100步、90步、80步……”指挥鸟枪兵的太平军军官在大声报数,所有的鸟枪都已经方平,就等着“70步”这个数字出口了。
“70步……啪啪啪!”
白烟喷出,弹丸飞舞,八旗新军正白旗的马甲就是一滞,最前面的骑兵战马总有上百中弹倒地。伤往不算太大,但是却阻挡住了后队的冲击路线,引发了不小的混乱,整个马队的冲击速度也放缓了下来。
不过即使没有这些鸟枪开火,八旗的马甲也不会直愣愣去冲太平军的矛阵。八旗自称靠弓马娴熟取天下,马队冲击只是唬人的,如果对方阵形散乱自然一路践踏过去,这等好事在明末倒是让八旗新军的祖宗遇到过。不过眼下的对手是“信上帝、不怕死”的太平军,靠吓是吓不倒的,所以只好射箭了。只是八旗有弓箭,太平军有鸟枪,你来我往倒也打得热闹。不过伤亡都不大——虽然正白旗的马甲都是蒙古人,但毕竟不是成吉思汗那个时候的蒙古野蛮人了,骑射的功夫退步了不知道多少,根本没杀准头。
而且太平军的矛阵前面有大盾遮护,只能靠吊射,可是杨秀清的东殿军的长矛兵却是护甲的,也不是什么钢盔铁甲,就是最便宜的藤甲。太平军的骨干都是广西人,知道怎么制作藤甲。在襄樊的时候就购置了藤条制作了些粗劣的(优质的藤甲需要对藤条进行反复处理,太平军没有那么多时间)藤盔藤甲,用来防护弓箭倒是不错的。
至于太平军的鸟枪兵是没有藤甲保护的,但是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可没有和鸟枪兵互射的勇气。顺便提一下,这些蒙古骑兵使用的马弓都是三斗四斗的轻弓,射程根本没有鸟枪远。那种八斗的硬弓在整个八旗新军里面也没几个人能用,至于一石以上的硬弓,连僧格林沁自己都拉不动,更不用说这些寻常的蒙古游牧骑兵了。
射了几箭以后,正白旗马甲的任务就算完成,纷纷调转马头退去,换成正蓝旗的几千马队冲锋唬人了……
“这就完了?”
杨秀清站在一个临时搭起来的高台上用望远镜目睹了八旗铁骑的第一波进攻,一脸惊奇地看看左右。
“冲一下,射几箭……这就是天兵无敌的八旗铁骑?”
左右的东殿幕僚都哈哈大笑起来。其中有人是看过《李卫公兵法》、《练兵纪要》之类的兵书,晓得骑兵作战的法门,笑着给杨秀清解释道“东王殿下,这骑射的打法就是这样的,他们拿严整的步阵是没有什么办法的,古时候的马步较量往往会打上一整天才能决出胜负。”
杨秀清冷冷一笑,说不出来的自傲“一整天?再有半个时辰,僧格林沁的步队就没了!
八旗铁骑,只配当我们太平天国的手下败将!”
“杀清妖!上天堂!冲啊……”
就在此时,山崩地裂一样的喊杀声又一次从战场正面传来了。这是太平军洋枪队的第二次白刃冲锋!之前他们已经打垮了由正白旗、镶蓝旗、镶白旗的6协洋枪队所组成的八旗新军第一道大横阵。而现在,同样的三轮近距离排枪,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的6协洋枪队又被打崩!一万多残兵败将在太平军的白刃冲锋下纷纷向后逃去!
……
“完了!完了!祖宗的江山要丢了,要丢了……”
滑县城头上,指挥全部八旗步队的大清兵部尚书衔,八旗新军镶蓝旗都统,开封大营参赞大臣爱新觉罗。奕山的眼中望去,已经是一片兵败如山倒的惨状。宽阔的战场上,头布裹头的太平军又一次组成了严整的横阵,如山岳一样向清军洋枪队的最后一道防线压过去。在他们的身后和脚下,都是白色、蓝色和红色的八旗新军官兵的尸体,横七竖八,伏满了整个战场!12个协的洋枪队,被彻底打垮,死伤到了难以统计的地步。6个冷热兵器混用的步协已经在滑县城下组成了最后一道战线,准备进行绝望的抵抗。只待他们一垮,八旗新军6个旗的步队,就算彻底被太平军打崩!
而僧格林沁的马队,还在用车轮战的打法冲击太平军的右翼,瞧这架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事儿的。
“几位主子爷,快退吧,顶不住了,粤匪有妖法,刀枪不入啊!”
“主子爷,不行了,洋枪队都垮了,靠大刀片子配鸟枪怎么挡得住?再不走就走不了啦!”
“几位主子爷,马已经准备好了,快走吧,去开封,惠王手里还有大军,各省勤王的大军都往开封去了,大清江山不会亡的!”
一票戈什哈哭着喊着上了城墙,拉着几个呆若木鸡的都统就往城头下走。快马已经预备好了,刚才第一道洋枪队横阵被太平军击垮的时候,这些戈什哈就已经在给主子们准备退路了。
“不行,不能退!十五万八旗新军啊,不能都丢在滑县……”不知道是那位主子爷一把推开身边的戈什哈。
“粤匪的援兵!粤匪的援兵到啦!”就在此刻,城头上面忽然有人大叫起来,几个都统同时往西边望去,就看见远方地平线上隐隐约约出现了不计其数的红蓝黑白四色马队!(未完待续。)
522729428057671
第391章大清真要亡了?求月票
公元1848年10月27日,黄河北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稀稀拉拉的秋雨和着北风落了下来,一夜之间,黄河北岸气温骤降,肃杀的深秋来临了。
大队大队的清军,就在这一派秋风秋雨当中漫无目的沿着黄河前行。步行的士兵一步一跌,有的摔倒了就不再爬起,有的走着走着就放声嚎哭起来。还有不少人骑在马上。人,垂头丧气。马,无精打采。只是逶迤前行。
道路两旁,全是倒卧的死人、死马,还有奄奄一息的伤号,在冰冷的秋雨当中绝望地哭喊。
他们就是僧格林沁指挥的6个旗15万人的八旗新军在滑县战后所余残部的大半!
10月25日的滑县会战已经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十四万几千八旗精锐,在苦战几个时辰后,几乎被数量不到他们一半的太平军打崩。最后关头僧格林沁的一搏也没有带来转折,反倒是太平军一方来了两万多捻军马队的援兵!虽然这些急行而来的骑兵根本不可能马上投入战斗,但他们的到来还是成了压垮清军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6个旗的八旗新军,彻底崩溃!先是步队完全绝望,不等太平军的洋枪队进入射击位置,最后的6协步队就四散奔逃,而督战的奕山等人,也在第一时间加入了逃亡大军,在戈什哈的护卫下向南逃去。
击溃清军步队之后,太平军只出动了几千捻军马队一路掩杀,其洋枪队主力立即调转枪口杀向僧格林沁指挥的三万多马队。无奈下,僧格林沁也只得引着马队向南退走,而捻军马队和太平军步队则一路追杀。
清军步骑的溃败时间虽有先后,但是主要的逃亡方向却是一致的,便是向南往开封而去!因为滑县往南一百二十多里就是黄河,渡过黄河就是开封。奉命大将军惠亲王绵愉还驻扎在那里,麾下有两万多绿营,还有原来八旗新军的营盘和开封坚城可守!
最要紧的是。开封还囤积了不少救命的粮草!僧格林沁这一波的出兵,原来是携带着够吃一个月的粮草,退到滑县时还余20日份的口粮,全都存放在滑县县城内。没想到一战而溃,三军仓惶而逃,所有的粮草辎重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现在几万溃兵只能杀马而食,若不能及时退往开封,只怕就要全军覆没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原来搭建在黄河之上的浮桥(开封附近素来架设有浮桥沟通南北,是朝廷花钱修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被人放火焚毁(是绵愉那个老实孩子让人烧掉的)。急切之间。僧格林沁的败兵也来不及搜罗船只。太平军的追兵又到,只好沿黄河向东南方向撤退,至于能往哪里去,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忽然一阵北风刮过。雨势似乎更大了一些。僧格林沁骑在马上,身上的棉甲和衣服已经全部湿了,粘在身上冰凉刺骨,不过他却丝毫不知,只是麻木地跟着溃军东行。至于该往何处去,他也和大家一样,心中无底。
“贝勒爷,咱们该往哪儿去啊?咱们该往哪儿去啊……”
身边的正白旗副都统多隆阿有些仓惶地道“十五万八旗子弟啊,就剩下怎么点了。可怎么是好,怎么办啊……”
僧格林沁无声地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疲惫地问道“还有多久才能到兰仪县?”
兰仪县大约就是后世兰考县的地方,黄河在此调头南下夺淮入海,而这几年兰仪一带的黄河大坝险情频频。有了再次溃决的危险。因而只要到了兰仪县,僧格林沁就能让人掘开黄河大坝,人为制造一次黄河改道,将太平军的追兵阻挡住——历史上的1855年8月1日黄河就在兰仪县的铜瓦厢决口改道。淹没了豫、鲁、直三省的大片土地,泛滥所致,一片汪洋。
“兰仪县?还有七八十里吧?”多隆阿不大确定地道。他现在都不知道大军的具体位置,只晓得在黄河岸边,沉默了一会儿,又叹口气道“到了兰仪县又能如何?就算到了开封又能如何?粤匪接下去该打北京了吧……咱们只能在河南眼睁睁看着北京城落入贼手!贝勒爷,咱们都是罪人,大清的罪人啊……”
说着话这位关外来的满洲汉子就放声大哭起来了,僧格林沁只有叹气,他也实在没想到,八旗新军居然会败得这么惨!6个旗的15万大军……真不知道最后还能剩下5万吗?要知道八旗的总人口不过一百几十万,十万精壮的损失,怕是十几年都养不回来!(废话,培养一个活着的八旗兵代替一个死了的八旗兵起码得十几年)而且,这样的损失仅仅是开始!刚刚开始……北京的八旗子民都撤走了吗?他们到了关外以后,衣食可有着落?北京城内还有一个半旗的八旗新军,山西还有半个旗的八旗新军。如果要守北京,这5万人大概也凶多吉少吧?
“……走吧,到了兰仪就好了,如果粤匪再追,就挖了黄河大坝,这样就能挡住他们!然后咱们再去开封找惠王爷,找曾国藩,找塞尚阿,总要想办法搜集些兵力再去和粤匪打!”
……
“穆翁,这……这是曾涤生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林则徐猛地从公案后面站了起来,忙不迭地冲过去,从魏源手中接过他双手递上的一个信封。公案下按着膝盖坐着的李鸿章和林汝舟两人对望了一眼。他们都是从安徽和浙江赶来的——现在朱明和满清在江南的势力分界线就是皖赣、闽浙、浙赣边境。
虽然朱明集团已经同林则徐集团暂时讲和,预备“文取江南”,但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发动突然袭击啊?因而林则徐只得将主力淮勇和闽勇部署在安徽和浙江境内,同时时刻留心北方的变化。而曾国藩并没有和林则徐完全撕破脸,定期通过八百里加急将北方的战况传递到江南。
在林则徐得知了白沙镇之战的消息后,他就知道太平天国和满清之间的大决战将要打响了!所以就差人将李鸿章和林汝舟二人唤来了上海,为的就是在太平天国和满清决战的结果明朗时,及时拿出对策。
林则徐接过书信,匆匆拆开,一目十行地看完,脸色一下子变得无比阴沉。
八旗新军果然如他所料,就是一个笑话!旗人指望用这支武力扭转颓势根本是痴人说梦。可是滑县的惨败还是有些出乎意料……八旗新军居然损失了5万大军——其实10万都不止,曾国藩在这里打了埋伏,只说5万。不过曾国藩还是告诉林则徐,八旗新军元气大伤,现在已经退往兰仪县,而且还挖开了铜瓦厢的黄河堤坝,用来阻挡粤匪的追兵!
虽然现在已经不是黄河丰水期,但是山东、直隶两省受灾情况还是极为严重!大片土地被淹,上百万人流离失所,丧生水患者恐怕不下十余万!而且由于僧格林沁掘开黄河的举动,黄河已经改道自直隶入海了……
“大人(父亲)……”
看到林则徐的脸色,李鸿章和林汝舟都忍不住站起身追问起来了。
“大清朝要完了!”林则徐将信递给了李鸿章,跺跺脚道“僧格林沁这个糊涂虫,该杀!该杀啊!”
李鸿章接过信一看,脸色顿时大变起来“掘了黄河,水淹直隶、山东两省……这这个僧格林沁怕直隶山东的民心不服太平天国还是怎么的?这下,大清朝真的是完了!”
5221018488058111
第392章两江,金融盘子求月票
周立春懒洋洋地翘着二郎腿坐在一张松软的沙发上面,仔细地打量着自己待的这个地方。这是上海租界靠近黄浦江沿岸的一栋新落成的西洋楼房里面的一间小会客室——这栋西洋楼房极为气派,乃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进进出出的大都是中外豪商巨富,特别是上海银钱业的东主掌柜,几乎每个礼拜都要来一回汇丰银行,因为汇丰银行的规模、信誉,还有其作为明、日、兰(兰芳)三国发钞行的特殊地位,都决定了它是上海这个新兴的东南商业、金融中心银钱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利率的决定者!
或者说得简单一点,汇丰银行是中国江南地区实际上的中央银行!在真实的历史上,汇丰行也拥有这样特殊的地位。当然,这是由于中国本土的中央银行长期缺位所造成的恶果!而在这个时空,汇丰银行只是一个挂着洋行牌子的大明皇家银行——事实上,将汇丰银行分拆成大明皇家银行和汇丰银行的计划已经秘密制定出来了。只是眼下还不是实行的时候,因为大明的财政还不稳固,地盘也局限于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和兰芳五省一国。
而这位早在朱济世抵达香港后不久就投靠朱明集团的上海天地会头头周立春,现在也是以立信钱庄东家的身份到汇丰行来的——立信钱庄的幕后老板当然也是朱济世,现在这家钱庄由锦衣卫缉事厂主管,是锦衣卫缉事厂在两江(指安徽、江苏、浙江)的大据点。周立春本人则挂着锦衣卫佥事的官衔,担任锦衣卫江南地区的最高指挥官。
最近一段时间,锦衣卫在两江(指安徽、江苏、浙江)的任务就是两个,一是想方设法渗透两江地面上的淮勇、闽勇和鲁勇,切实掌握这三之练军的一切动态;二是配合大明顾问大臣罗德里格斯大人在两江实行“金融战”。
周立春其实不大明白什么是“金融战”,甚至对“金融”二字都不大理解。不过上面既然有命令,他只管奉命行事就是。但是那位罗德里格斯大人的“金融战”方法,却是周立春极为熟悉的。就是造假钞——实际上自从银票出现,伪造假银票的事情就屡禁不止了,立信钱庄自己的银票都被人仿冒过。另外,私铸铜钱可一直是个发横财的买卖,历朝历代都是屡禁不止的。
今天罗德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