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家丁(紫微)-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诬蔑本相不成?你若是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本相定然不会与你善罢甘休。”
  萧丞相怒发冲冠,官帽都被头发给顶起来了。
  “萧丞相急什么?您既然要我举例子,我若再客气,就是不识抬举了。”
  陈小九轻咳一声,才道:“已经被杀头的礼部尚书袁海、可是萧丞相的学生?上了绞刑场的左都御史杨莫风可是萧丞相一提拔起来的朝臣?可是这两人不知检点,身在高位,却尸位素餐,更变本加厉贪污腐化,狡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而这样的贪官、无能之辈,偏是萧丞相的门生与委以重任的亲信,哼……有这两个活生生的例子放在眼前,让我如何相信萧丞相培育末学后进的能力?”
  “你……你这是血口喷人……”萧丞相面色由红转白,几乎为之气绝,他决然没有想到即便是杨莫风、袁海死了,还依然被陈小九揪出来恶心自己。
  “事实俱在,萧丞相还想如何抵赖?”陈小九疾言厉色的大吼,看着萧丞相脸色拐杖,却忽然又换上了一副笑脸,“当然,萧丞相您不必过于自责,您虽然教诲门生的水平差些,但是惩罚门生的手段还是很严厉的,袁海、杨莫风虽然是您的门生、亲信,但不是也被您杀了吗?”
  陈小九此言一出,吏部尚书刘岚勃然变色,呼吸变得浓重起来。
  “陈尚书,你说得什么话?”萧丞相凛然发怒:“袁海、杨莫风贪赃枉法,敲诈勒索,犯了国法,本相做监斩官,杀掉他们乃是替天行道,伸张正义,怎到你口中好像是我徇私舞弊,杀死他们呢?”
  陈小九哈哈大笑:“口误!口误!萧丞相高风亮节,为小九所敬佩。”一边胡乱回应着,一边向吏部尚书刘岚望去。
  只见刘岚脸色惨白,眼眸紧蹙,也知道他心中害怕至极,嘿嘿……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刘岚也萧丞相的心腹啊!兔死狐悲,这话总归让人感到心寒,更可况这兔子还是被亲近的主人给杀死的。
  陈小九刚才一番话,已经将萧丞相折磨得体无完肤,再这样争辩下去,对萧丞相有百害而无一利,他索性闭口不言,不给陈小九借题发挥的机会。
  陈小九‘制服’了萧丞相,终于言归正传,朗声道:“皇上,各位大臣,大家都知道读书人的清高,也知道读书人的艰辛,十年寒窗苦,卖与帝王家,但是在乡试三年,会试又三年,六年的时间,不仅耽误了学子的大好青春,将无数的才子智士摒弃于江湖之远,也让求贤若渴的大燕朝廷殷殷期盼,所以,科举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我所建议的举措,共三点:第一、要改乡试、会试定为一年一次,缩短周期,人才利用最大化;第二,重《策论》而轻诗词,选拔实用人才;第三,添加实测审案缓解,用以试探才子的特长与应变能力,请皇上、诸位朝臣三思。”
  老皇帝心中当然甚为满意,但仍装模作样对朝臣笑道:“诸位爱卿,陈尚书之建议,你们意下如何?”
  众朝臣交头接耳,一片吵闹。
  叶吟风急忙出列,朗声道:“陈尚书之举措,不仅说出了天下莘莘学子的心声,也为大燕的繁荣昌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臣……附议!”
  刚刚升任礼部侍郎的赵文彩、激动的老泪纵横,哽咽道:“臣便是深受科举制度之苦,至今年以五十,方才借博学鸿儒之名,有机会为大燕尽微薄之力,陈尚书之言,乃是顺天意、顺民心之举,臣……附议!”
  钟斌也忙出列道:“臣附议!”
  大理寺卿郑平忙道:“臣附议。”
  叶家那些心腹都唯叶吟风马首是瞻,此时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呼啦啦涌出来一大片,一个个都是三个字:“臣附议。”
  而陈小九利用经济命脉,掌控的那些大臣,也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犹豫了一阵,也站出来朗声道:“臣附议。”
  陈小九牛刀小试,一个科举制度改革,便轻松试探出了自己的权势有多么的强悍。
  他回眸一眼望去,有大部分的文臣都站出来为自己说话,而其中不乏一些被萧丞相边缘化的亲信。
  萧丞相望着那黑压压一片,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急忙把这些出列的大臣数了一遍,居然有五十多位!而其中不乏有以些多年屹立不倒的墙头草,更有几名自己的亲信。
  凭此一事,就可以推断出,陈小九从现在开始,在朝廷之中,再也不是孤家寡人了。
  除了叶家一众心腹的支持,他也有了自己的死党。
  萧丞相意识到了这层危机,心中变得更加的冰冷,又向吏部尚书刘岚、兵书尚书何武雷望去,见他二人始终站着并未出列,心中稍稍找回了一些平衡。
  只要自己能牢牢把持着吏部、军部、兵部,就算陈小九使出浑身解数,也干不成什么大事。
  老皇帝见群臣俱都赞同,便知道此事已经是水到渠成,忙顺水推舟道:“既然大家对陈爱卿改革科举的意见甚为赞同,那朕准奏,新的科举制度,就在今次春闱中实行。”
  叶吟风闻言,急忙打蛇随棍上,道:“启奏皇上,从陈尚书提倡改革科举之壮举,就看可以看出其对天下莘莘学子的关爱殷切盼望,而且陈尚书饱读诗书,为博学鸿儒科大学士,更被传为文曲星临凡,在学子中威望及高。臣斗胆谏言,由陈尚书任本次春闱的主考官,望皇上三思!”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叶吟风趁热打铁,选择的时机极好,这些还没有归位的大臣刚好接着说出‘臣附议’三个字,表露态度就好了,反正既然站出来了,就已经得罪了萧丞相,哪里还有后退的可能?
  老皇帝笑了笑道:“陈爱卿身为礼部尚书,又饱读诗书,对莘莘学子有体察关爱之心,由陈爱卿任此次科举主考官,倒也是极为恰当的选择,萧丞相,你认为如何?”
  萧丞相心中甚为反对,但是此情此景,他不敢再出面反驳,不然,会招致陈小九的更大反弹,这厮就任春闱主考官,有理有据有节,自己就算出面抵。制,也是枉做小人,无法改变既成事实。
  他顿了一下,心中虽然悲愤,但仍笑意盈盈道:“臣……附议。”
  老皇帝笑道:“春闱主考官已经选定,那两位副主考的人选,还请陈爱卿推荐名额。”
  陈小九道:“户部尚书钟斌,礼贤下士,材质卓绝,威望及高,臣推选就任春闱副主考。”
  老皇帝道:“那另一位呢?”
  陈小九遥遥向吏部尚书刘岚望了一眼,笑道:“臣再推选吏部尚书刘岚就任副主考一职。”
  此言一出,群臣大惊!
  
  ☆、第八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馅饼
  
  所有人能知道,钟斌是叶系、陈小九的人,而且陈小九在杭州之时,就与钟斌勾搭连环,此时,有了科举这等好事,推选自己的人任职副主考,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好事,当然要自己人享用,只要做了主考、副主考,那就是师座,在未来,会想到科举门生很大的好处。
  但是,所有人都想不到,陈小九居然还推选了吏部尚刘岚。
  并非是刘岚不够资格,刘岚是当年的状元郎,诗词歌赋,妙笔文章,都是上上之选,而且身为吏部尚,能力当然是很强势的!从根基、资历上来说,他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但奇怪的就是,他在骨子深处,是萧丞相的人,而且还是萧丞相的铁杆心腹——只是他这人是有真正的能力的家伙,与袁海那厮不可同日而语。
  陈小九聪明无比,怎么会将副主考如此重要的位子,双手献给刘岚呢?要知道,刘岚可是他的敌人啊。
  刘岚也愣住了,当他听到陈小九的提议,脑中翁的一闪,随后便犹如一团乱麻,脑中不断闪现出巨大的问号:为什么?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老皇帝也怔住了,心中满然不解,但看着小九望过来的冷静眼神,心中安然,便对刘岚道:“刘尚,陈爱卿提议你副主考,你愿不愿意啊。”
  “我?”刘岚对‘副主考’这个职位带来的好处心知肚明,那意味着自己今后将有一大票围拢在自己身边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之中只要有一个出类拔萃,自己都会受用无穷。
  但是,他不太明白陈小九的用心,这厮险恶而又狡诈,自己若是答应了,岂不是误入歧途?而且萧丞相会不会同意?他没准自己也要争一争副主考的位子呢。
  想到此处,他犹豫不决,一双犹疑的眼眸,便向着萧丞相望去。
  哪里想到萧丞相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出列朗声道:“启奏皇上,刘尚掌控吏部,日理万机,分身乏术,哪有精力再去做副主考呢?我看还是另选贤能。”
  刘岚闻言,心中莫名的痛,他知道,萧丞相是在怀疑自己,没错!就是在怀疑自己。
  不然,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陈小九的提议,尽管也猜测到陈小九或许暗中有着什么‘良苦用心’。
  而且,即便是萧丞相害怕陈小九布下什么圈套,也不该由萧丞相亲自出面否定这个提议,应该是向自己示意,由自己出列亲自请辞才是。
  可是,萧丞相居然喧宾夺主,迫不及待的为自己请辞,这真是一件让自己无法容忍的事情。
  刘岚心中十分沉重,联想到袁海、杨莫风的凄惨结局,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萧丞相先是当头一棒,而后又转头,眯缝着犹疑额眼睛,向刘岚道:“刘尚,本相知道吏部事务繁忙,考虑到实际情况,本相便替你拒绝了,你不会从心里怪我?”
  刘岚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忙出列向皇上陈词道:“萧丞相是内阁宰辅,自然晓得吏部目前有多忙碌,臣即便是有心,也没有精力,还请皇上另择贤能。”话虽然说得圆满,但心中却十分沉重。
  “哎!刘尚此言差矣,您可不要谦虚,不然岂不是辜负了皇上一片美意?”陈小九忙劝慰道。
  “只是吏部繁公务繁忙……”刘岚违心的解释。
  陈小九打断刘岚的话,“刘大人先不要急着拒绝,你说吏部有多忙碌,我却是不信,还请刘大人举出忙碌的事情来,也好堵住皇上的口,也让朝臣知道你不是故意推诿搪塞。”
  “这个……”吏部之事,虽然繁杂,但很多事情,由吏部侍郎、副侍郎处理得井井有条,一概轮不到刘岚来插手,此时陈小九问起来,他倒是支支吾吾,答不上话来。
  刘岚眼神闪烁,望着陈小九,眼眸中含着恳切的神韵。
  陈小九会心的给了他一个眼神,又对萧丞相道:“萧丞相刚才言之凿凿,刘尚公务缠身,但是刘尚好像答不出来,恕小九无礼,倒想问一下到底何事,牵绊住了刘尚的身子呢?”
  萧丞相整日忙着与小九勾心斗角,当然更不知道刘岚到底在忙些什么,脑中迅速打转,却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说辞,一张老脸将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
  陈小九冷冷的哼了一声,又向刘岚亲切道:“刘尚,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萧丞相不想让你做副主考,才想出来‘事务繁忙’这么一个说辞,可是你怎么也顺着萧丞相的意思推诿搪塞呢?咱们身为大燕臣子,为皇上分忧责无旁贷,不仅不能后退,更要敢为天下先。而且这次科举改革,任务繁重,非刘尚这样的能吏不能胜任,你……便不要推辞了?”
  一边说着话,还亲热的拉了拉刘岚的肩膀,这让刘岚‘受宠若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萧丞相看在眼里,自然极为生气,脸色变得铁青,心中对刘岚却越发的不满,并怀疑他暗中与小九有过深层次的接触。
  老皇帝立刻拍板道:“刘尚,科举之事,关系到大燕的百年基业,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你手中不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交给吏部官员解决。”
  “你要全身心的、与陈爱卿一同将这次春闱主办得周全,让众才子能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考试,并为大燕选拔出出类拔萃的人才。”
  刘岚无可奈何,只好躬身道:“臣一定不敢辜负皇上期望,定会竭尽所能,辅佐陈尚,将这次科举盛事举办得更加公平、圆满。”
  他正在无奈的向皇上表忠心,耳旁便传来萧丞相的冷哼之音,心中一阵冰凉:得罪了萧丞相,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陈小九的科举改革提议通过之后,三日之内,便将科举内容的改革后的制度,添加的形势,取士的评分标准,张榜明士!
  此通告一出,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上万才子俱都被惊呆了,浑然没想到文曲星临凡的陈小九,居然会迫不及待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次改革的内容偏于实战,才子们擅长各有不同,学问良莠不齐,凡响也各不相同。
  读死的、整天只知道之乎者也的酸秀才,自然叫苦连天,而那些头脑灵活,心思豁达的才子则鼓掌大笑,连连叫好。
  总之,有人欢喜有人愁!
  但是,没有一个才子对科举改革提出深层次的质疑——因为小九的才名在才子中间,太响亮了,他不仅仅通关摘星楼,成为崔老祖的唯一传人,更将赵文彩也比了下去,成为过学鸿儒科的名士。
  而且,陈小九的能力也极为出众,促成与洋人之间的巨额贸易,让很多行业受益匪浅。
  如此突出的才学,又有实战经验,使他成为众才子心目中的第一偶像。
  偶像制定的规则,又怎么敢令他们出言声讨呢?
  在这次会试中,陈小九的一众狐朋狗友,崔远山、潘祥、潘安、钟越、方文山,都是要参加的。
  虽然这些纨绔中,除了崔远山考了进士外,有资格进入会试外,其他的人都没有资格进入会试。
  但是,陈小九绝非迂腐之人,他暗中早就让叶吟风为他们办了一张举人的通行证。
  虽然这手段有些黑暗,但事急从权,也只好姑且为之。
  不过,会试这一关,陈小九是打定了主意,让他们自己去考的。
  这几个纨绔本来就是头脑灵活,非死板教条之辈,加之又跟着自己许久,对自己的理念了解的甚为透彻。
  而这次春闱的考题,正是自己出的,他们在《诗》《礼》《乐》《典》中虽然不占优势,但也绝对不差,但在《策论》与实测审案中,则有着非同寻常的优势。
  假如在这样的优势下,还考不上的话,那就真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了……
  钟斌这厮做了副主考,忙得不亦乐乎,举手投足,意气风发,恍若年轻了十岁。
  但刘岚却与钟斌截然相反,自从做了副主考后,便郁郁寡欢、愁眉不展,不仅科举的事情能避则避,就连吏部分内之事也很少cāo心,整日把自己困在房中冥思。
  他的儿子刘志山刚好要参加科举,得知父亲成了副主考,自然乐得不行,整日缠他老爹所要考题。
  刘岚气得拿起茶杯,就往刘志山身上砸去,狠呆呆道:“你这个逆子,整天就知道舞弄那些歪门邪道,难道就不知道苦读诗吗?别说老子不知道考题,就是知道,老子能告诉你吗?”
  刘志山捂着流血的额头,委屈道:“怎么不能?你是我爹,告诉我一下又何妨?我考中了,不是也光宗耀祖吗?”
  刘岚重重的叹了一口,有气无力道:“儿啊,那陈小九是什么人?那是能吃人的跟角色,万一有把柄被他抓在手里,爹不就栽进去了?也别指望着翻身,咱们整个家族都会倾覆啊。”
  “有这么严重,我确实不信。”刘志山茫然不解,撇撇嘴。
  “不信?”刘岚若有深意道:“那袁海是怎么死的?杨莫风又是怎么死的?那可都是被陈小九给整死的,你这个逆子,该不会希望你老爹也被陈小九整死?”
  “啊?原来袁海、杨莫风是被陈小九弄死的?”刘志山打了个冷颤,便不敢再央求他爹为他作弊了。
  父子俩一个愁眉不展,一个唉声叹气,便听到老管家颤巍巍的跑过来,焦急道:“老爷,礼部尚陈小九前来拜访,您是见还是不见啊?”
  什么?
  刘志山一听这个名字,吓得脑后冒凉风,急匆匆跑开了。
  刘岚重重的叹了口气,无奈道:“见!怎么敢不见?”m
  ☆、第八百一十七章 威、逼、利、诱
  
  陈小九是与钟斌、月神一同进入刘府的。
  他依然是那副亲热的样子,拍着刘岚的肩膀,笑道:“刘尚,您可真会忙里偷闲啊,还有三天就开科举了,我与钟大人忙得不可开交,反倒是您刘大人,却躲在府中享受清闲啊。
  “咳咳……这个……”
  刘岚哪里敢真的承认自己是在躲避?万一陈小九顺藤摸瓜,给自己定一个渎职的罪名,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陈大人,钟大人,我这些日子身体不舒服,感染了伤寒,吏部的事情,也都交由吏部官员处置,那……科举这边的事情,还请陈大人与钟大人多多照应,刘某人有心无力,倒是辜负了陈大人的一份新信任啊。”
  “什么?刘大人染了伤寒吗?”陈小九蹙眉,焦急道:“刘大人有没有找郎中诊病?有没有抓药?这可是件大事,一定要谨慎。”
  又指着月神,对刘岚道:“刚好我这位随从是个医道高手,由他来给刘大人看看,一定会有奇效。”
  “这个……这个哪里使得?”
  刘岚哪里敢让这个清媚的‘医道高手’给诊病?自己明明没病,玩意被这为高手给识破了,岂不是让陈小九难堪?
  看着月神的伸过来,连忙躲开。
  月神随意一笑,小手缩进衣袖子里,隔着那层薄纱,便捏住了刘岚的手臂,笑道:“刘大人不要躲,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刘岚窘得满脸涨红,本来没病,结果这一下倒被弄的心跳加速,脸颊滚烫。
  陈小九忙关心的向月神问道:“刘大人病情到底如何?”
  刘岚心神受窘,脸颊红的像似火烧云,都这档口了,还装什么病?岂不是给陈小九留下把柄吗?
  思来想去,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陈大人,其实我……那个……没……”
  哪里想到月神接口道:“刘大人脉象不稳,果然是感染了伤寒,不过,最近倒是平稳了一些,无甚大碍。”
  啊?
  刘岚急忙闭口,望了望月神,心中很侥幸的想着:面前的这位,可真是地道的‘神医’啊。**
  陈小九装模作样的长出了一口道:“那就好!没有大事就好。”
  却不想月神又蹙眉道:“不过刘大人虽然伤寒见好,但脉象起伏较大,心火旺盛,急火攻心,心神难安,夜不能寐,倒是忧虑失神之状,刘大人,您这心病很重啊,得治啊。”
  “啊?要治!要治!”
  刘岚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心想着‘神医’两字果然是有学问的,虽然没看准我心上的病,倒是看准了我心里的病。
  刘岚忙道:“这位神医,您帮我开个方子。”
  “心病我治不了,不过,有一人治疗心病,很是厉害的。”月神促狭一笑。
  “谁?”刘岚匆忙问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月神指了指陈小九、笑道:“治疗心病,当属我家大人啊,他只要和你聊聊天,你的心病,可就解开了。”
  陈小九望着刘岚,若有深意道:“刘大人,你还别说,你的心病,我还真的能解开呢。”
  刘岚此时方才明白过来,陈小九什么都明白,与这位医道高手联合再戏耍自己呢。
  几人又闲谈了几句,月神便假装出去为刘岚抓药,而钟斌则笑道:“听闻刘大人的公子也要参加本次科举?准备的可充分?我又听说令公子才学很是不错,钟某倒想试试令公子的才学呢。”
  刘岚当然知道钟斌的才学,想着儿子若是能得钟斌指点一下,也是一桩美事,当下,连忙吩咐下人,带着钟斌去提点他的宝贝儿子。
  房中,只剩下刘岚与陈小九二人。
  两人只顾着喝茶,无人说话,房中静的压抑。
  沉默良久,刘岚终于忍受不住致命的压抑,将茶杯放在桌子上,望着陈小九那张淡然的脸,无奈道:“陈大人,您这次来,一定是有什么事?”
  陈小九笑了笑,看着刘岚,点点头:“我是专门来给刘大人治病的,治你的心病。”
  “啊?陈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刘岚从未想到陈小九会如此的知白,。
  陈小九道:“哦,对了!我刚才忘了说一件事情,刚才在你府衙门口,我与萧丞相同时挤在了门口,萧丞相的轿夫没有挤过我,便沉着脸,打道回府了,仔细想来,我这心里好像还挺不是滋味。”
  “什么?你和萧丞相一同堵在门口,还把萧丞相给挤走了?”刘岚听到小九的话,顿感浑天黑地,急忙扶着桌子,方才没有摔倒在地上。
  刘岚这些日子,不知道暗中去了萧府多少次,但都被萧丞相拒见,真因为此,才让刘岚感到痛苦——萧贼算计起人来,那可是yin险的很啊。
  可是难得萧丞相主动找上门来,居然与陈小九撞在一起,并且还被他给挤走了。
  普天之下,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事情吗?
  刘岚脑中一团乱麻,嗡嗡作响,心中砰砰乱跳,手臂大腿不受控制的抖动,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直到陈小九手掌在桌子上重重拍下去,才让刘岚从极度的恐惧中惊醒过来。
  “陈大人,您……您这是怎么了?”刘岚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陈小九望着刘岚那双紧蹙的眉头,直白道:“我一直在想着怎么委婉的与刘大人交流,但是想了半天,还是开门见山的好。”
  “刘大人,您也应该知道,前任礼部尚袁海是怎么落魄的?没错,就是我小九使出手段,让他蹲的大牢,左都御史杨莫风,也是我看他不顺眼,亲手将他制服的。”
  刘岚沉默不语,额头上的汗珠哗啦啦的冒出许多。
  陈小九又道:“可是,我还是留了底线的,我并没有将袁海、杨莫风赶尽杀绝,事实上,我给他们定的罪名,仅仅是扒了他们的朝服,让他们成为平头百姓而已!但是……他们最后却都死了,为什么?”
  刘岚一听到这个‘死’字,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陈小九又道:“袁海、杨莫风之所以会死,便是因为萧丞相害怕,害怕这两人走开口风,将他曾经干过的那些险恶的事情说出来,所以才不惜亲自动手,杀人灭口,刘大人,说我的有没有错?”
  刘岚长出了一口气,额头上密密麻麻的汗珠终于承受不住重量,一滴滴的滚落。
  陈小九心中想笑,又继续诱导道:“萧丞相好狠的心肠啊,杨莫风、袁海好歹鞍前马后,跟了他许多年,但是一旦出了事情,威胁到了他的利益,他居然不是死保自己的心腹,而是想办法撇清责任,进而杀之,这样卸磨杀驴,怎不叫人寒心?”
  刘岚听到这里,心中忍不住涌起兔死狐悲的感觉来。
  陈小九道明了其中的厉害,便直视着刘岚说道:“刘尚,不妨直说,您也算的上是萧丞相的心腹大将?不过您与袁海、杨莫风是不同的,您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且不贪心,不张扬,作风刚正,将吏部治理的井井有条,哪里是袁海、杨莫风可以与之相比的?满拆文武,对您的风评极佳,就连小叶大人,对您的品行也是赞不绝口的。”
  “小叶大人也这么认为?”刘岚诧异的站起身来,目光中充满着不解。
  “那是当然!”陈小九道:“你以为小叶大人的心胸会向萧丞相那么狭窄吗?会因为你是萧丞相的心腹,就胡乱质疑你的品行吗?就连这次举荐你做副主考,也是小叶大人一力推荐的,不然这等好差事甚为抢手,又岂会轮到刘大人?”
  刘岚心中稍安,又重新坐下,心虚的笑了一下:“小叶公子心胸过人,刘某是非常佩服的。”
  陈小九话锋一转,又道:“可是小叶大人虽然能不计派系,任人唯贤,但是萧丞相似乎没有这么宽阔的胸襟?”
  “当日朝廷之上,萧丞相便不顾你的感受,居然强出头要替你辞去副主考的差事,而其后刘大人夜半三更之时,主动拜访前往萧丞相府上拜访多次,都被萧丞相无情的拒之门外了?”
  “什么?这些事情陈大人怎么会知道?”刘岚吓得浑身颤抖,眼眸中射出恐惧的光芒。
  陈小九淡然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小叶大人的势力何等厉害,岂是一般人可比?”一边吓唬刘岚,仍不忘了为叶吟风胡吹大气。
  刘岚吓得脸色惨白,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居然都被小叶大人完全掌握,唯有自己还蒙在鼓里,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啊。
  陈小九又道:“刘大人也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萧丞相是对你有了很深的成见了,再加上今日与我迎面相撞,他虽然不敢对我如何,但是对刘大人必然是怀恨在心的,在他心里,刘大人应该与我暗通款曲才对?”
  望着刘岚那双闪烁着犹疑的眼眸,陈小九又道:“刘大人不妨畅想一下,依照萧丞相的狭隘的心胸,多疑的性格,会对你这个‘叛徒’如何处置呢?刘大人可千万别忘了前车之鉴,那袁海、杨莫风可是死的极惨啊。”
  刘岚听到这里,手中一抖,滚烫的茶水洒了一身,由此不觉!m
  ☆、第八百一十七章 投桃报李
  
  刘岚彻底被陈小九的一番言论给吓住了!
  诚如陈小九所说,杨莫风、袁海确实是被萧丞相亲手给杀死的,根子就在于他们掌握着萧丞相作奸犯科、或者同流合污的罪证。
  而萧丞相的某些罪证,自己也掌握了一些,虽然不多,可一旦传出去,却也能将萧丞相给褪掉一层皮。
  残酷的现实摆在了刘岚的面前,因为陈小九故意制造的某些巧合,萧丞相已经对自己起了怀疑、甚至是愤怒的心思。
  那说不准什么时候,萧丞相就会对自己出手了,而陈小九又站立在自己的对立面,到时候谁敢来保护自己呢?
  刘岚脑中乱如麻絮,擦拭着不断涌出的汗珠,看着陈小九望过来的淡然眼眸,嘴角强挤出一丝笑意:“陈大人,您……您能给我指出一条明路吗?”
  陈小九悠哉的品了一口香茗,看着刘岚那双焦虑的眼睛,点点头道:“刘大人,小叶大人对您的品行、才学,都是十分赞赏的,多次称赞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虽然依附于萧丞相,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骨子深处,却有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
  “真的?小叶公子真是这么说的?”
  刘岚心中激动澎湃,“其实……这些年风风雨雨,我走得如履薄冰,虽然很想为朝廷做一番事业,但是……哪里会有那么容易。”
  陈小九又循循善诱道:“不光小叶大人这样认为,我小九对刘大人也是十分佩服的,易位而之,也能体会到刘大人的难处。”
  “刘大人,你是个聪明人,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