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一听,都哈哈大笑。

  胡昭道:“仲达有何为凭,请试言之。”

  司马懿道:“颜良、文丑带领大军南渡,来就曹操。曹操虽然救了,却瞬息之间,丢了两万兵马。此一场夜战,足见我军之威!任凭袁绍帐下有百万大军,怎敌得过我家主公的王师?今曹操既然被救,袁绍并未将其接回冀州,反而留在白马,此乃后悔犹豫之象也。”

  “仲达小弟,继续说说,何以见得?”刘瑁见他所说,正是他心中所想,遂问。

  那司马懿继续说道:“前翻袁绍连夜出兵,渡河救下曹操,定是因为曹操手下谋士满宠前往袁绍花言巧语之故。袁绍本是个好谋无断之人,故而出兵拖延。在主公已经攻下东郡,在土丘围攻曹贼的最后时刻,袁绍大军方才到来。或许那袁绍并未想救下曹操,然既然已经救下了,他心知肚明,已经惹怒了主公,给了主公出兵讨伐的口实,故而心中忧惧,遂将曹操留在白马,并不令其北上相见。如此可见袁绍游移不定。吾料定时袁绍手下沮授、郭图、田丰、许攸之徒,各自谏言,意见相左,袁绍无法当机立断,这才造成曹操留在白马如此危险之地。”

  “好!说得好!”刘瑁赞叹道,“仲达果然聪颖无比!分析十分精彩。”

  戏忠拱手道:“恭喜主公帐下又有了新一辈的人才!”

  其他人也都对司马懿称赞不已。

  刘瑁言道:“既如此,仲达可有什么良策,令二人相攻?”

  司马懿道:“这有何难?主公只需奏明天子,派遣使者,前往冀州,封赏袁绍为骠骑将军,约其攻杀曹贼。如若不从,便是窝藏朝廷钦犯。吾料那袁绍定然不会因小失大,必当斩杀曹操之头,献于主公麾下。”

  郭嘉笑道:“仲达此计倒是很妙,自是如此以来,岂不将主公攻打袁绍的口实丢弃了?如此,曹操虽然被杀了,那我等又如何攻打袁绍呢?”

  “这个……”司马懿一时无语,深施一礼,道,“这个我倒是没想到,还请先生教我。”

  郭嘉道:“无需如此施礼,此亦简单耳。在场这些叔叔伯伯们,怕是都有一条妙计。”

  众人听郭嘉如此说,都不禁哈哈大笑。

  司马懿潜心请教道:“既如此,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胡昭道:“仲达,用计当利用手中长处,及时权变。你用一道圣旨,使得袁绍杀了曹操。还可以利用一道圣旨,让袁绍自掘坟墓啊。”

  “此话怎讲?”司马懿问。

  胡昭道:“若主公奏明天子,表奏袁绍斩杀曹操有功,要袁绍入朝觐见,袁绍定然不敢前往。如此朝廷予以责罚,剥夺骠骑将军官衔,你想想,袁绍会如何?”

  “这还用说,那定然是要气个半死了!”司马懿道,“如此以来,袁绍定然以为奇耻大辱,说不定立即扯旗造反。”

  “如此岂不是正中我等下怀,主公也可当即出征讨伐。”胡昭道。

  不过司马懿很快笑了,道:“先生,若是袁绍毕恭毕敬,接受了朝廷的训斥呢?毕竟那袁绍帐下谋士甚多,尤其沮授、许攸之徒,都是有谋之士,若是袁绍接受部下劝谏,老实接受了朝廷的申斥,情愿将那个空头的骠骑将军还给朝廷,有当如何?”

  戏忠道:“如此更好。”

  “有何好?请先生赐教!”司马懿又对戏忠拱手施礼。

  戏忠道:“若真是如此,可令天子下诏书,着令袁绍进攻朝廷粮食百万石,马匹一万匹。这么大的量,如若袁绍给,那无疑于自伤元气。如若不予,便是抗旨不尊,对朝廷不忠。主公一样可以带兵征讨。”

  司马懿听了,拱手笑道:“先生之计更妙,小子受教了。”

  刘瑁听着众人之论,不禁啧啧赞叹。

  聪明人说话做事,就是如此,宛如下棋,都能看到三步五步之外。

  刘瑁当即下令,按照司马懿斩杀曹贼之计行事。

  刘瑁当即以天子名义,派出使者,前往冀州信都,见袁绍。

  那袁绍听说天使降临,沐浴更衣,摆出香案迎接。

  天使宣读过诏书,袁绍听说是封赏他为骠骑将军,十分高兴,当即接旨。

  送出使者之后,许攸、沮授皆进言袁绍,此乃刘瑁之计。

  那许攸本事曹操的同窗,此时曹操落难之时,来头袁绍,他又在袁绍帐下,自然想劝解袁绍,联合曹操,一同对抗刘瑁。

  然则袁绍本就不想与刘瑁为敌,因为出兵救出曹操一事,正自后悔,此时正是缓和时机,如何肯让?

  再加上郭图、田丰在旁进言,支持袁绍,袁绍当即将沮授、许攸赶出。

  许攸本就是个极为固执的人,站在袁绍大殿之外,大声谩骂,说袁绍这是自掘坟墓,尚不自知。

  袁绍听得火起,当即着人将许攸重大三十大板。

  这一阵好打,只打得许攸屁股开花,皮开肉绽。

  许攸被家人抬回去,在床上整整十天卧床不起。

  在这十天之中,自然发生了大事。

  那袁绍下令颜良、文丑,将曹操驱离白马地界,令其渡河南下。

  若其不走,立即攻打。

  曹操头痛难忍,没奈何,只得四处逃跑。

  然他帐下士卒不足三千人,身边文士只有程昱、满宠,武将只有曹仁、夏侯渊、李典。

  哪里是袁绍大军的对手?

  不得已只得南下渡河,想趁机做个漏网之鱼,逃亡荆扬方向。

  只是刘瑁对这一切掌握得非常清楚,单等曹操渡河,便在河岸边设下埋伏。

  曹操带领大军刚刚上岸,赵云、许褚、黄忠、甘宁、于禁等数路人马围攻上来。

  为保护曹操撤退,曹仁被许褚杀死,程昱、李典被活捉,满宠上船之际,失足落入水中,被河水冲走。

  曹操在夏侯渊保护之下,又逃向北岸。

  方到岸,颜良带领大军沿河射箭,将夏侯渊射成草把子。

  曹操走投无路,束手就擒。

  袁绍为讨好刘瑁,着人活活割下曹操之头,装入匣中,送到刘瑁面前。

  曹操家中上百口,竟被袁绍杀得一个不剩。

  至此,曹操灭亡……


第256章 袁绍使者

  曹操灭亡之后,程昱、李典在荀彧、于禁劝说之下,也没理由不投降。

  纵然以前和曹阿瞒感情再深厚,曹操也已经灰飞烟灭了。

  要想随他争霸天下,等下辈子都不可能了。

  程昱、李典投降之后,刘瑁将于禁、李典及收编曹军,全部归于赵云斩下。

  老黄忠看到这种情形,忍不住跳到刘瑁面前嚷嚷起来。

  “主公!主公!老汉升要找您理论理论!”老黄忠堵在刘瑁大帐之外吆喝。

  刘瑁正与戏忠、郭嘉谈论对付袁绍之事,听到黄忠在帐外吆喝,不禁相对而笑。

  毕竟他们对帐下将佐太了解了。

  这黄忠本事个脾气火爆之人,此次定是见近期攻打吕布、曹操,那许褚、赵云都从中得到好处,队伍不断扩大,帐下增添数名枭将,故而心急起来。

  那黄忠越是叫唤的响亮,刘瑁等人越是不管他。

  如此等了小半个时辰,那黄忠再也忍耐不住了,直接将守门的两个侍卫打到在地,冲进大帐。

  戏忠、郭嘉见他气势汹汹地进来,都忍不住呵呵大笑起来。

  刘瑁急忙起身迎接,着人献上一杯茶水。

  那黄忠将脸扭向一边,不接茶水,也不去看他。

  刘瑁道:“哟,汉升兄,这是谁惹您生如此大气?有什么事儿,尽管跟我说,我一定替你排忧解难。”

  “哼哼!”黄忠冷哼两声道,“只怕主公嘴上如此说,心中却不如此想。我算看出来了,主公是嫌黄忠老了,不中用了,不想用了。”

  “汉升兄何出此言?”刘瑁和戏忠、郭嘉又笑一阵。

  黄忠道:“若是主公还想用我,为何每次都让子龙和仲康打头阵,偏偏剩下俺,在后边窝着?你看看,你看看,子龙、仲康、孟起、子义,哪个手下不是猛将如云?士卒越来越多?我和文长帐下,只是任夔、何曼两个,俺也要打头阵,让主公看看,俺也不能不能俘获贼将!”

  刘瑁听他这翻抱怨,和众人哄笑一阵。

  戏忠反用激将之法,道:“汉升将军,如今主公帐下,猛将如云,而且多半都是年轻一辈。老将军武艺精良,自不必说,只是毕竟年迈,主公又不是在最缺少人手时,能不让老将军出马,自然要照顾老将军些。”

  郭嘉也道:“正是此意。主公如此,都是为老将军好。再说,老将军毕竟一把年纪了,若是派出去上阵杀敌,万一有个好歹,主公于心何安啊?”

  “我呸!”黄忠怒道,“你们两个腐儒,懂得什么?我算明白了,主公不派我打头阵,原来都是你们这这两腐儒献的无聊之计!你们……”

  黄忠瞪着两只眼睛,恨不得要将两人吃了。

  刘瑁忙道:“黄汉升,莫要如此对待两位先生。我等皆是戏耍将军耳!老黄忠武艺卓绝,威震大汉,何等英雄?我等如何会望了将军?我与两位先生已经想好,不久攻打袁绍,定让将军为先锋!”

  “真的?”黄忠高兴地差点跳起来。

  “主公之言,还能有假?”戏忠笑道。

  黄忠忽然嘿嘿一阵大笑,转换了一副笑脸,道:“我想主公和两位先生也不会如此寒了俺黄忠的心,如此,俺先行谢过了。”

  黄忠离开之后,有人来报,言说河北来人了,有个叫郭图的,带了好几箱子东西前来。

  刘瑁望着戏忠、郭嘉二人道:“二位先生以为,郭图此来何意?”

  郭嘉道:“主公,何须多问?必定是袁绍派他来结好主公也。”

  “既然如此,两位先生何意?”刘瑁问。

  “袁本初来结盟好,所谓抬手不大笑脸人,主公不好当面翻脸啊。”郭嘉道。

  “奉孝无需多虑,主公当然无需和他翻脸。咱们还以先前计议行事便是。”戏忠道。

  刘瑁道:“志才之意,便是接受袁本初盟好,同时邀请袁本初共同入朝,拜见天子。”

  “正是此意。”

  刘瑁叫人唤郭图进来。

  果如刘瑁和戏忠、郭嘉计议之意,郭图带了金银厚礼前来,送上刘瑁,正是为结盟好。

  刘瑁自然接受了。

  袁绍送来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再说,就算不要,早晚也是他的。

  只不过这点东西提前进入了他的口袋而已。

  那郭图满脸堆笑,叩拜刘瑁。

  刘瑁坐在主位之上,呷一口茶,悠悠言道:“哎哟,这不是颍川郭公则么?听说先生在袁本初帐下,如鱼得水,今翻到此,莫非要为袁本初请罪来的?”

  郭图听刘瑁此言,阴阳怪气,十分不待见,脸上一沉,继而赔笑道:“大将军息怒,前翻那曹孟德着满伯宁前来游说我家主公,都是那南阳许子远,因与曹孟……曹贼乃是同窗故交,蛊惑我家主公,出兵相救。我家主公本是个耳根软的人,被那许攸和沮授两个蛊惑,方才一步走错,出手救了曹贼。然我家主公虽然救了曹贼,不过很快便明白了过来,遂将曹贼留在白马,不准他前往冀州新都相会。后于大将军讨伐曹贼之际,又派兵将曹贼大将夏侯渊射杀,擒杀并献上曹贼首级,灭曹贼满门。这些不都显示出我家主公对大将军的一片拳拳之心么?”

  刘瑁喝口茶,擦擦嘴巴,道:“郭公则果然长了一张能将死人说活的嘴巴。说得没错,我接受了那袁本初的结好之意。若不是看在他这次出手,替我消灭了曹贼的面子上,我定然一声令下,大军渡河北上,定可一举而踏平幽、并、青、冀四州!”

  “呃……”郭图额头冒汗,连连称是。

  刘瑁安慰一阵,起身走到郭图身边,道:“郭先生,既然我和本初永结盟好,且同为大汉天子之臣,若是天子诏令我等,袁本初可愿奉诏?”

  郭图一怔,当即言道:“这个自然。袁公乃汉臣,与大将军乃是兄弟,若天子有明诏,岂可不遵从?”

  刘瑁听了,哈哈大笑道:“若果真如此,我与本初,真乃兄弟也!”

  刘瑁着人好生招待郭图,用膳之后,刘瑁当即派出使者,言说随郭图前往冀州,要向袁绍宣读诏令……


第257章 诸葛求婚

  刘瑁着使者前往冀州,向袁绍宣旨,要袁绍前往汉中,面见天子。

  果然,那袁绍上表谢罪,言说今日身染风寒,且天气渐寒,无法远行。

  一计失败,也在意料之中。

  刘瑁打算再次上表,着天子下旨,让袁绍来年开春,前往汉中。

  不想此时汉中竟然来了真的天使。

  天子派遣钟繇前来下旨,钟繇宣读圣旨,原来,天子身边,董承等人进言,言说如今大将军天下四分已占其三,往日曾经答应天子,不出三年,便可重返洛阳旧都,如今三年之期已满,如何不予兑现?

  刘瑁大怒,道:“董承匹夫,只会在天子驾前搬弄是非,如何知晓我之大计?”

  钟繇唬得什么似的,急忙安慰刘瑁,让其勿要生气。

  那刘瑁知钟繇已经归心于他,并非向他法脾气,让钟繇上座。

  钟繇受宠若惊,连连拜谢。

  郭嘉言道:“主公勿要气愤,我等出征已久,朝内奸人危机后方,已是理所当然。如今天气渐冷,不易出征。且连年大旱,粮食不足,不如卖个人情给袁绍,准其养病,来春再说。如此,主公也好回朝震慑震慑那帮旧臣。”

  刘瑁也担心汉中有事,点头应允。

  戏忠道:“主公,元常此来,虽说是宣天子诏,然也是正当其时也。”

  刘瑁道:“志才何出此言?”

  戏忠道:“一则,主公的确向天子承诺过三年让天子返回旧都之言;二则,如今天下四分,主公已经有三,故都洛阳,已经大将军囊中,可派人前往洛阳,修缮宫殿,以备迎驾只用。”

  刘瑁琢磨戏忠之言,知他定有深意,当即笑道:“如此也好。洛阳形胜之地,不能失东都之胜,当重新修葺。”

  刘瑁当即命钟繇带领五千兵马,联合河东王邑、河内张杨,前往东都洛阳,修葺损毁宫殿。

  刘瑁这便修书一封,着人送往邺城,交给袁绍,准其暂时不去面见天子,单等养好风寒再说。

  袁绍上表谢恩。

  刘瑁命许褚、褚燕两路军马驻军东郡,戏忠、荀攸为随军谋士。

  命黄忠、严颜两路军马驻军陈留,郭嘉、程昱为随军谋士。

  命甘宁、太史慈两路大军驻军东平,震慑青州地界,胡昭、司马懿为随军谋士。

  三路大军安置已定,刘瑁将命张绣、张任二人分别带领赵云一路大军的一半,退而屯兵徐州,贾诩居中调停。

  命庞德带领西凉铁骑八健将带领西凉铁骑大军,命鲁肃带领江东诸将及部曲,退而屯兵许昌。

  这两地驻军各自操练,以待来年大战。

  他自领吴凤、刘云及玄冥卫,赵云及青龙卫,马超、马岱、马云禄、徐庶、法正、周瑜以及大乔、小乔、邹氏等一众人等,返回汉中,收拾朝中局势。

  与此同时,刘瑁令吴懿带领后援大军首先返回汉中,一则防止朝中有变,二则令其回去准备迎接之事。

  吴懿领命,带兵而去。

  时已入冬,天气越来越冷。

  若是汉朝鼎盛之时,百姓安居乐业之日,怕是要提前准备寒食节的膳食了。

  只是此时连年战乱,再加上关中、关东很多地方,连年大汉,百姓十无其一,真可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

  刘瑁沿途看着这样的景象,想象着终究要有一天,他可以消灭群雄,安定天下,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神州大地。

  大队人马西行数日,过淯水,到达宛城,南望不过三五百里,便是襄阳了。

  若是到达汉中,尚且需要千余里。

  到达此时,刘瑁忽然想起了襄阳月儿妹妹。

  细算起来,那月儿妹妹也该有十七八岁了,当时出落得一个大姑娘了。

  还有一层,诸葛亮、庞统两个小兄弟,这三年来,读书读得怎么样了。

  刘瑁存了这个心思,想来想去,还是值得前去探望一翻。

  随命马超、马岱、吴凤护着大乔、小乔、邹氏等赶回汉中去,而他带领其他人,转折南下襄阳,想会一会他的诸葛亮、庞统两位小弟,顺便再见见那个让他一直无法释怀的侠女小师妹兼红粉知己黄月英。

  徐庶故地重游,十分高兴,直奔诸葛茅庐,想见诸葛亮。

  然到得堂上,方才发现,只有诸葛亮三弟诸葛均在家。

  问过方知,那诸葛亮去了黄承彦那里。

  刘瑁等人当即前往。

  便在黄承彦家门外,诸葛亮固执地站在雪地之中,好像在央求着什么。

  刘瑁一行人到来,黄承彦和诸葛亮方才回过神来,慌忙迎接。

  “黄先生,诸葛贤弟,别来无恙啊?”刘瑁下马上前,亲切问候。

  黄承彦拱手拜见,诸葛亮却是喜不自胜,连说还好。

  当他说完这个“很好”时,又似乎显得特别没底气。

  “到底怎么回事?”刘瑁问。

  诸葛亮概叹一声,将脑袋转向一旁。

  刘瑁望着黄承彦,想得到答案。

  那黄承彦也叹口气,道:“并无他事,只是我见我家阿英慢慢大了,又见孔明一表人才,便想将阿英下嫁于他。孔明倒是不计较我女儿貌丑,当即答应了。谁知道,孔明带着礼品上门求婚,我那刁蛮任性的女儿却……却硬是不从……成何体统!成何体统!……你看看,硬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半天都不露面,还吵着闹着要和我绝交……真是无法无天了……还威胁我说要离家出走!……真是……”

  黄承彦气愤不已,好像黄月英没有按照他说的做,便是大逆不道。

  刘瑁道:“黄先生,赐婚孔明贤弟,先前和月英妹妹商量过吗?”

  黄承彦怒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家家的,还需要商量?”

  黄承彦这一句话,算是将刘瑁说恼了,回敬道:“黄先生,汝此言,我不敢苟同!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谈婚论嫁,讲究个两情相悦,如何能不商量?你应该先让他们相相亲,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意见定夺。哪里就有你一个人定了的?”

  “大将军,这……这……”黄承彦自然不会认同刘瑁之言。

  然此时的刘瑁,已绝非荆州相见之时的刘瑁。

  黄承彦再不敢之言反驳他了。

  便在此时,吱呀一声,东厢房房门开了,黄月英满面春风,小燕子一般飞了出来……


第258章 名花有主

  黄月英跑出来,一把抱住刘瑁,娇嗔道:“如意哥哥,你……怎么此时才来?”

  刘瑁道:“天下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莫非月儿妹妹想看我置身事外乎?”

  黄月英道:“就知道你会拿这个说事。”

  黄月英对刘瑁表现出来的亲近,让黄承彦和诸葛亮都感觉到极为惊讶。

  诸葛亮简直傻眼了。

  自从黄承彦开始说合这门亲事开始,诸葛亮一直想方设法向黄月英求亲。

  然则这黄月英就是个倔强的女子,莫要说他丑女的形象远近闻名,即便如此,黄月英竟然还有这么大架子。

  当然,诸葛亮请求和黄月英在一起,正是并不注重黄月英的外表,而是看中了黄月英的才华。

  对于诸葛亮这个才智卓绝,且又不嫌弃他女儿貌丑的人来说,黄承彦也是十二分的满意。

  先前,黄承彦对于刘瑁喜欢黄月英,也不是没有一点感觉。

  正是因为他听说刘瑁近几年的发展,知晓他如此厉害,更加不敢放心将黄月英托付于他。

  刘瑁如此厉害,还能待他的女儿好吗?

  基于这点考虑,黄承彦才对刘瑁不感冒,反而要让诸葛亮作为他的女婿。

  然则黄月英和刘瑁已有前缘,少女心思,名花有主,这黄月英哪里忘得了?

  黄月英在房间之中,听到刘瑁言语,欣喜若狂,立即小燕子一般飞了出来。

  不但如此,黄月英飞进刘瑁怀中,娇嗔一翻之后,便是深情款款地吟诵起那首来。

  其中相思之意,令人无不动容。

  刘瑁感动之际,心中也多少明白了,这黄月英之所以不答应诸葛亮的求婚,心中想的就是他。

  黄承彦看到女儿如此没有矜持,十分愤怒,当即呵斥。

  刘瑁心中明白,若是他想随了黄月英的心愿,自然不能和黄承彦对抗。

  这毕竟是他未来的老丈人,再怎么说也要讨好讨好才是。

  故而,当黄承彦说出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他并不急着反对。

  若是真的躲避不过,他只有让徐庶和法正充当这门婚事的媒人,也不是不可以。

  这黄承彦上来一翻理论,正是此意。

  没等刘瑁找出媒人,黄月英倒是有了自己的主张。

  从黄月英的表现,傻子都知道,黄月英竟然喜欢刘瑁。

  只是这却要让黄承彦想要招诸葛亮为婿的打算落空,在他这个儿女婚姻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深蒂固的人脑子里如何容忍得了?

  还有一层,一直敬仰他的小弟诸葛亮做何想?

  不会因为他在这件事上横插一脚,使得诸葛亮就此和他成为生死对头吧?

  若是让这两个人远离他,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想到这一层,刘瑁故意将黄月英推开,言道:“月儿,既然你已经喜欢上我的贤弟诸葛孔明了,又何必继续想着兄长?月儿……”

  刘瑁的话尚未说完,那黄月英怒道:“谁说我喜欢他了?我对诸葛亮,就像对待自己的哥哥,从来没想到过和他在一起。”

  “月英……”诸葛亮显得有些痛苦。

  黄承彦心中盛怒,也不管刘瑁在前,眉毛倒竖,双眼圆睁,用手指着黄月英道:“你……你怎敢如此说?”

  “爹爹,阿英一向如此,莫非从今天才开始的么?”黄月英丝毫不让。

  黄月英的母亲蔡氏也早已出来,看到他们父女两个,横眉冷对,慌忙劝解。

  黄承彦喝道:“你休要替她说话,从小到大,都是你将他惯坏了的。”

  蔡氏虽说是荆州世家大族之女,弟弟又是蔡瑁,然则“妇嫁从夫”的思想根深蒂固,他根本不敢当着外人的面儿对抗黄承彦。

  或许这蔡氏不是不敢,而是给黄承彦留着面前而已。

  刘瑁看到此种情形,开口道:“黄承彦,莫非你真要强迫你的女儿么?还是不想让你的女儿跟随本将军?”

  刘瑁此言一出,可是上纲上线了。

  黄承彦除了惊讶,还有得罪不起的畏惧。

  只是他这话说得粗暴,旁边的诸葛亮显然有些接受不了。

  刘瑁话锋一转,谓黄月英道:“我和孔明贤弟,乃是兄弟。既然黄先生曾经向我贤弟有承诺,我愿由黄先生出题,我和贤弟比试一番,胜者当可娶月儿妹妹,不知黄先生意下如何?”

  诸葛亮虽然知晓刘瑁乃是大将军,然几次相见,对他很好,在他心中,也早把刘瑁当做了兄长一般,并无多少畏惧之意。

  尤其对于诸葛亮这样的智谋之士,更加知晓,刘瑁定然不会为了他一介小民,妄动刀枪。

  但诸葛亮依然说道:“兄长,若是比试武功,小弟我自当甘拜下风。”

  “那你还敢前来?”黄月英在一旁叱道。

  刘瑁急忙阻止,道:“我看这题目还需要黄先生出,才算公平吧?”

  “不行!不行!”黄月英道,“爹爹只会向着诸葛孔明,定然对你不利。若是爹爹出一题,我也要出一题。”

  在黄承彦和诸葛亮看来,这刘瑁已经整合大军,打下了大半个江山。

  不光是武艺,诸葛亮比不过,便是计谋战法,诸葛亮又能胜出多少?

  黄承彦心知肚明,虽说诸葛亮聪明绝顶,自比有管仲、乐毅之才,然并无实战经验,和刘瑁又怎么能比?

  黄承彦想来想去,忽然道:“那好,我就出一题!”

  刘瑁和诸葛亮两个人洗耳恭听。

  黄承彦道:“我的题目就是,你们两个三日后前来娶亲,我的女儿一不能骑马,二不能坐轿,三不能坐船,谁有办法娶走,我女儿就嫁给谁。”

  他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这黄承彦果真老奸巨猾,明明知道诸葛亮比试兵法、谋略、武艺、征战都不占优势,竟然比这个!

  众人又问黄月英有什么题目要出。

  这黄月英想了想,忽然言道:“我的题目也不复杂。我最恨天子男子自高自大,都是男子选女人,这不公平。我要亲自选女婿!既然爹爹要两位三日后前来娶亲,那我的题目是,三日后,你们两个人必须用大红盖头蒙住头,新郎装扮一模一样,让我来挑,我挑中谁便是谁。”

  这题目也够古怪的。

  这分明就是对他的父亲干涉婚姻,对大男子主义的一种对抗!……


第259章 天纵奇才

  在刘瑁看来,这第一个问题并不成为问题。

  黄承彦这三个条件,对于诸葛亮来说,恐怕还要废一翻脑筋。

  然对于刘瑁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

  因为不骑马、不坐轿,不乘船,她可以坐车嘛。

  他早听过关于黄月英这样的流行传说了,说诸葛亮娶亲时,黄月英曾经给诸葛亮出了这样一道题。

  不过那时节硬是收麦或者收秋的季节,诸葛亮因为看到了石磙滚动,而发明了轱辘车。

  据说这黄月英心思巧妙,发明过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什么木狗、木虎、木马等。

  诸葛亮就用木马和木轱辘车结合起来,做成了“木牛流马”,以此来娶黄月英。

  现在可能诸葛亮还没有这个思路,况且现在又是冬天,根本不会有什么石磙滚动,没有事物激发诸葛亮的脑子,就算他听说过黄月英制造的木马,相信他未必能够制造出“木牛流马”来。

  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大大有利。

  刘瑁能够制造木轱辘车,又不能用马,总不能自己拉吧?

  那的确有点笨,这跟猪八戒娶媳妇儿有什么分别?

  身为大汉朝的大将军,在这些山野村夫面前,亲自拉车娶娘子,总是不雅。

  正在苦恼处,徐庶来报,言说黄祖之子黄射求见。

  黄射这个人,刘瑁曾经记得,也记得黄祖被杀之后,黄射投靠他麾下。

  后因孙策要诛杀他,被他救下。

  黄射感恩戴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