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福王(浪漫)-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批收益者可以背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到处坑蒙拐骗吗?哦不对,按照人家德昌郡王的说法那应该叫做公平贸易,还是不能跟大明海商讨价还价的那种公平。
“定不会如此之快!”为人更谨慎的温体仁在旁边插话道:“如今将军刚平定倭岛,那边除了挖银子也没什么需要我等效力的。所以这贸易的对象恐怕还得是我们那些西夷盟友,但最近可没听说山东那边的海军基地闹出什么大动静……”又指了指旁边一大群衣着整洁却在这里显得相当寒酸的百姓道:“若是为了海贸之事,朝廷断不可能把他们也召集起来。”
“长卿言之有理!”看到那群百姓,周延儒才想起现如今所有的农副产品都属于管控商品,大明朝廷已经采取了最严格的贸易配额制,想卖粮食根本不可能,即便是茶叶那也得看运起好不好能不能抽中签。想跟前些年一样玩走私?真当驻扎在新安基地的大明海军还是那些打鱼晒网的旧水师?跟他们玩这套的结果只能是船还没起锚,炮弹就砸过来了。
而另外两种能带来巨额财富的毒品跟军火,那更是属于镇国将军亲自负责的国家贸易,任何人要去跟那死胖子抢饭碗恐怕连怎么死的都猜不到。所以自己等人想做买卖,还得等那些能获得国家无息贷款的百姓把工厂建好。把产品生产出来才行。
“他怎么来了?”看着出现在台上的那个人影,士人们就气不打一出来。如果不是那一家出了个妖孽,他们怎么会落到如今要跟自己下人抢活干的地步?以至于现在不少的下岗士人走在街上,都经常会忍不住想去踹那些落在眼里的胖子一脚。
“恭迎圣驾——”或许是感受到了众人的怨怒,嬉皮笑脸的朱由崧也不顾自己还顶着个德昌郡王的名头。居然扮演起太监的角色来。
“草民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没出现任何杂音,不管身上穿的有多华丽昔日的地位有多高,众人现在的身份都一样。
“都平身吧!赐坐!”崇祯脸上挂着善意的笑容直入主题。“朕今日前来就为了几件小事,想先通知大家一下!”
“草民等恭请圣上……”
“等等!”崇祯打断了众人例行公事般的山呼,对着习仪亭内的所有人道:“朕这第一件就是要解决你们的身份问题。经吏部核准你们所有人已经是朝廷官员!至于是从九品还是正六品,等会德昌郡王会慢慢宣布。朕就不废这口舌了!”
又当官了?看了看四周,最少也有上千人。最近朝廷有了钱,但这样大规模的封赏也太过儿戏了吧?虽然不是很满意,但周延儒等士人还是觉得挺有面子的,至少他们现在还是高人一等的朝廷官员么。
“当然了……”从来都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崇祯会那么善良?只听他话锋一转,道:“这个官职呢。在大明境内是没什么用的,朝廷最近比较穷也不能给你们发饷银!”
此话一出刚才还准备谢恩的士人们又在心里骂开了。昏君!不折不扣的昏君!闲得无聊了,你拿没用的官位出来逗人玩是吧?还朝廷穷呢,那国库里堆的又是什么?
“不过……”崇祯对众人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又长长一顿道:“这官位对你们还是大有好处的,比如在踏出国门经商的时候你们遇到了什么麻烦,就可以凭借官职调动相应数量的海外军团么!一切还是免费的哦!”
“谢吾皇隆恩!”这一惊一乍的好玩是吧?虽然有点怨怒。但在场所有的人还是搞懂了,这个官职就跟那镇国将军一样,属于欺负外人专用的!海外军团是什么?那就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土匪!至于那麻烦么,还不是张口就来的事?
“其次呢,就是你们的形象问题了。这几天你们也都看见了,就连那些被镇国将军给揍怕了的靼子都想仗着腐儒们的余威爬到你们头上!”崇祯唱作具佳地表演道:“朕每每思及此处,这心里就难受得紧……”
编!你就接着编!在场的人又不是傻子,那些鞑子要是没朝廷在背后撺掇着,他们有那胆子敢骂大明子民?就不怕惹火了正在倭岛上折腾的胖子,回国后把他们全族都变成太监?不过皇帝既然提到了这点。商户们也只能静静地听着,看这个昏君还能想出什么损招来。
“朕在和朝中大臣们研究发现,从古自今商户都被人看不起,很大的原因就是没能建立起属于你们自己的一套伦理!所以呢,朕决定建一座商学院。给你们这个机会去创造新的学说,甚至培养出属于你们商界的圣人!”
商学院?完了,完了,这昏君又开始学那死胖子给人下诱饵了,而且还是不得不咬的饵!在场的众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说实话刚才的那个封官许诺多他们并没有太大的触动,毕竟这朝中大事谁也说不准,万一哪天皇帝心血来潮又把商人给贬为贱籍了呢?
但创立一门的新学说,那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虽然这条路很难走,可一旦成功那就是前途无量。照眼前这情形朝廷很可能是想恢复到百家争鸣的盛世,如果他们能趁此机会为商户正名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那即便是后世有人想撺掇君主重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也不敢完全忽视他们的声音。更何况届时手握大量财富融会百家经典的商人们,会那么傻地给人这个机会?
“不过,朕对这经商之事一窍不通,朝中大臣们会这个的也不多!所以,这编写教材、延请教师、培养学子这些烦琐的事还得你们自己去做!诸位爱卿中不乏当世大儒博学奇才,朕相信你们能办好这么点小事的。至于开办这商学院的地点么,朕到是给你们准备好了,就在已经改造完毕的江南贡院!”
崇祯这话一出立即引起了更大的震动,皇帝的话没说错,就凭在场这些才华横溢的士林精英,想要博取各家之所长创立一门属于自己的学科其实并不是难,关键就在于会不会得到当权者的鼎力支持了。
江南贡院那是什么地方?在场的不少士子可都是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然后杀出千军万马从那里踏上仕途的。如今大家虽然被赶出了朝堂,不得不配合皇党奸佞们推广那些新政,可在他们每每回忆起当初的情景,还是觉得风光无限。然而现在一座小小的江南贡院再次点燃了他们的希望,皇帝这是在表明至少崇祯朝不会有人再轻视商户,而朝廷也将给予最大的帮助。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做呗!创立自己的学说,让商学和诸子白家一样并驾齐驱,心情好了也整几个子出来显摆!
“既然要你们愿意建立新的学说,朕总得提点希望不是?”见众人已经心动,崇祯也趁热打铁道:“以前世人都说商户是见利忘义之徒,所以朕也不希望你们培养出不事生产不务劳作的寄生虫!朕要从那里出来的都是一手拿论语一手捏算盘,心怀天下懂得扶危救困,能够为百姓谋福为朝廷解困的儒商!”
“臣等谨遵圣命!”崇祯说的这个名词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什么叫儒?圣人都说了,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而商人的存在更是与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南北往来互通有无此皆商人之功。而儒商这个称呼,则把君子讲求的义跟商人追求的利结合在了一起。
“当然了,朕这要求只针对我大明境内的商人而言!至于出了这个国门,诸位爱卿是想做笑里藏刀坑蒙拐骗的奸商,还是做明火执仗手持利器四处打劫的匪商,朕都不会介意!朕只要求,你们在经商之时别忘记国家利益,有空了也学学先秦商人探听异族情报收买一下敌国重臣,为我大明的崛起做出你们应有的贡献……”
“臣等谨遵圣命!”这种小事就算崇祯不说,商人们也会慢慢去体会到。如果没有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在背后支撑,那他们即使再富有也是人家眼中任由宰割的羔羊,怎么还可能随便出去欺负人?
第二百六十八章 诱之以利
“这商学院的事就交给各位爱卿负责了,先抓紧时间拟个章程出来交到孔爱卿那里。若还有什么是朕和朝中大臣没想到的你们也尽管提,只要是有利于我大明的发展,不违反既定的国策,朕一定优先办理!”自从出了朱由骢那个妖孽以后,这大明朝廷上上下下就没一个人会见好就收的。“不过呢,还有些小事需要各位爱卿鼎力支持才行。”
“恭请皇上吩咐,臣等一定竭尽所能万死不辞!”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无论是封官还是办学那都是对商户有利的事,皇帝不可能就提那么一个小要求。所以早就做好了利益交换的准备,只是不知道这不靠谱的皇帝要提出什么希奇古怪的条件。
“首先呢,就是他们……”崇祯指了指旁边的布衣百姓,非常严肃地道:“在座的诸位爱卿不少可是原先的朝廷重臣,也知道如今虽有了朝廷帮助他们建立工厂,并委托这些在当地德高望重之辈负责管理,就是因为他们出生贫寒最了解百姓们前些年所受的苦难。但他们毕竟是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的普通农户,在各方面的能力上还是有所欠缺。而我大明周边各方宵小未宁,朝廷在短期内又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到这上面。所以朝廷虽然能继续提供技术上的帮助,但资金和管理方面恐怕还得靠商学院……”
“臣等遵旨!”虽然不理解皇帝为什么要舍近求远,禁止他们这些原本就开办得有家庭作坊,已经具备相当实力的士人参合到最初的工业化生产中去。但这些精明的商人也都明白,如果百姓的腰包鼓了,他们同样能获得巨大的合理利润。只有生产的产品多了,他们才可以彻底垄断异国贸易,让潜在的竞争对手直接消失在萌芽状态。
精明如扈锡彝等人,甚至已经在考虑,是不是有必要提个建议。如果朝廷实在太忙抽不出空的话。他们也愿意为皇帝分担忧愁派出人手去洛阳研究院学习先进技术,再免费帮助各地工厂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而别具慧眼的周延儒等士人则在崇祯的话里听到了更大的阴谋,足以让他们激动不已。什么叫各方宵小未宁啊?除了大明那个成天瞎折腾的死胖子,这周边还有几个敢跳出来闹事的?看来朝廷的扩张步伐短时间内是没打算要停下来,或许将来不仅能跑倭岛上去挖银子,在自家门口忽悠一下那些所谓的盟友。甚至很有可能把手直接伸到西方去。
“不过,我大明国土狭小资源贫瘠也就那么一点可怜的家当,总得给我们子孙后代留点什么才好,不能都拿出来亏着自己去满足别人的要求。”没出乎士人们的预料,崇祯果然开始慢慢地把他的阴谋摆在了桌面上。“所以呢,朕就琢磨着先找那些番邦异族借点资源来使。诸位爱卿将来在对外贸易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事放心上。对我大明有用的东西能换的就换,能买的就买,对方若实在是顽固不化么……好象骢弟平定倭岛后就没什么事好做,你们不会忍心看着他自甘堕落只吃饭不做事吧?”
士人们现在都被朱由骢害成这样了,还能让他清闲地躲在家里夫唱妇随?他们突然之间也明白过来,朝廷为什么会下令封闭大明境内所有银矿。别看开战之前找了那么多的理由,事后又诸多遮掩甚至搞了个租岛协议。其实皇帝就是瞧上了倭寇家里的银子。这种先挖空别人的资源,等别人无矿可采了再回头数数家当的损招,恐怕又是那个死胖子给提出来的吧?
虽然儒家一直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士人们却也能非常合理地推断出己之所欲必施于人,然后再稍加演变就可以证明损人利己其实也是符合真理的,因为圣人的话到底该怎么解释要看他们的心情而定。在场的人也不觉得崇祯这个要求有什么过分,毕竟前些年他们也没少干这种事,只不过当时是在忙着欺负自家百姓搞土地兼并而已。
“圣上的意思是……”周延儒还是很希望崇祯把那话给说出来的,如果有了朝廷的明令那还搞什么以物易物?还用得着花银子去买么?把地方选好后,直接召集海外军团高喊打劫。所能获得的利润不是更巨大?
“朕什么意思都没有!”现在的崇祯可不是那个容易上当的家伙了,在身边那些奸佞特别是朱由骢的影响之下他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代昏君,还是特别无耻的那种。“朕只是好意地提醒诸位爱卿,我大明现在的实力足以为你们在周边的活动提供保护,至于那更远的地方么……”
“臣等受教了!”还不就是老一套的远交近攻?上了年纪的周延儒还真就没打算跑太远。根据他所掌握的知识北边的鞑靼、南边的安南、东边棒子国的煤铁都能挖上好几百年,大明想要发展、那死胖子也成天想着要打造一支无坚不催的虎狼之师,能少得了这些东西?至于那些更远的地方么,还是多培养点年轻人出来折腾好了。
“周爱卿,你这喜欢打断朕说话的习惯怎么老是改不了?这可是很没礼貌的哦,也就你运气好,碰上了朕这种高风亮节、虚怀若谷……”讲得口干舌燥的崇祯在众人昏迷前,才放弃了狠狠吹捧自己的机会。“所以呢这事,朕就不和你再计较了!”
我呸!就你这个昏君还深明大义?还公正廉明?那是形容我们正人君子的好不好?没读过几天书就少显摆,你怎么就不说自个冰清玉洁呢?周延儒发觉眼前这皇帝自从身边就剩些口蜜腹剑的卑鄙小人以来,就变得越来越寡廉鲜耻。
其实不仅是亭内众人,就连德昌郡王朱由崧也快受不了崇祯的这种奇葩表现,只能苦着张脸偷偷提醒道:“皇上,您还是抓紧时间把正事给说了吧!”
“哦对!我们还是先来谈谈另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反正朕的美德实在太多。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说完的……”看看天色都快到未时了,各部还有不少的重大决定需要崇祯这昏君回去盖那个专用戳子,他也只能决定不再胡闹。“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们既然是新时代的商人,总不能只顾着做学问把眼光都盯在周边属国的身上。否则万一哪天人家受到圣人感化突然决定举族内附了。那你们也就做不成利润最大的海商了不是?所以呢,朕决定重新组建远洋商队,让你们也有机会四处去走走看看,顺便把我大明的商品卖到西方盟友的老家去,别让他们成天剥削我们的劳动成果!”
“吾皇圣明!”对于那种内附不内附的说法,周延儒就直接当做是崇祯的废话了。这昏君还真当人家傻啊?不好好地关上门在家里作威作福。非得跑到大明来当被圈养的猪?之所以不让士人们把眼光长时间盯在周边,还不是因为这些地方已经被那死胖子给惦记上了,正在挖空心思寻找打劫的借口?
然而崇祯的最后那一句话,却深深地刺痛了周延儒。根据最近这些日子和被忽悠来的那票西方神棍的闲聊,他才知道大明的东西运到西方后有多大的利润。但即便是知道那些西夷能把大明境内一个不到五十两的破瓶子拿回家换一座城堡,他们也还是只能望洋兴叹。自从士人们把郑和舰队给折腾没了顺便大力宣扬海禁以后。就连士人商队也最多只能去倭岛或吕宋。现在想要远涉重洋,所缺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可是皇上,臣等没船没人,去不了啊!”
“没船?没人?”崇祯冷冷一笑道:“没船可以造!周爱卿,你别以为朕不知道那金山卫内藏着的船厂是谁的!那澉蒲所能堆积了那么多木材,温长卿你该不会想告诉朕你是留着准备建房子用的吧?”
“臣惶恐!”这年头皇帝的密探遍布天下,只有他不想知道的事而没有他不能知道的秘密。所以温体仁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只不过皇帝既然提了出来那怎么也得给他点面子,表示一下自己的惊讶。
“你也就别在那里惶恐了!”早就看惯了这一套表演的崇祯,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朕前些日子既然没有提这事,就不会现在拿出来找你们的麻烦。朕只是想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不愿意让别人捷足先登抢占先机,就赶紧把那些零零碎碎的地方给朕收拾干净,把手里捏着的工匠和物资都给朕送到龙江船厂去!”
“龙江船厂?”没听说那破地方最近在搞什么大的工程啊,就那些长满了杂草连鱼都找不到一条的船坞还能有什么用?
“对!龙江船厂!朕已经下诏从北方抽调五万精壮劳工过来,他们会在年底前完成对龙江船厂的彻底修复!并且朕还安排了数十名手艺最精湛的墨家大师教你们如何设计制造新型货船,更有来自西方的神棍告诉你们怎么进行远洋航行!”
“皇上!”要说前些年让士人们投资造几艘宝船不难。可现在大家都囊中羞涩数代人积攒下来的那点家当都被皇帝给骗了去,温体仁只能硬着头皮道:“请恕微臣直言。臣等如今虽谈不上家徒四壁,但这海贸的投入实在巨大,即便是朝廷帮忙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也实在无力承担……”
“这事。朝廷早就替你们考虑到了!这次让你们去倭岛挖银子,不仅仅是为了表彰你们帮忙清除障碍,也是给你们一个迅速积累资本的机会,帮助你们度过最困难的时期。”崇祯继续补充道:“只要你们愿意出海经商,朝廷不但会免掉你们在这三年里的所有税赋,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再出手相助!而你们从海外运回来的物资,只要是我大明需要的,更会高价收购!这一来一往之间存在多大的利益,就不用朕再告诉你们了吧?”
“臣启皇上!”既然是在和无耻的皇帝谈交易,那就肯定要尽量避免自己能想到的风险。虽然这资金问题看起来不在是什么困难,但老成持重周延儒却还有着其他的担心。“据臣所知,如今这海上贸易可是被那些西夷给把持着的。如果我们贸然加入进去,万一他们心生芥蒂,那这安全方面……”
“哈哈……这个你就放心好了!”崇祯仰天一笑,毫不在意地道:“那些西夷不就仗着自己船坚炮利么?难道你们就会傻乎乎地给他们讲道理,不在自己的船上装几门我大明生产的巨炮?更何况这造船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而骢弟已经作出了承诺,五年!只要五年时间!我大明就将真正拥有一支钢铁海军,届时你们还怕没人保驾护航?”
“吾皇圣明!”好多年了,或许周延儒等人从步入朝堂的那天起就没这么真心实意地夸奖过崇祯。皇帝这话已经说得够清楚,那倭岛上的银子就是让他们抢来武装自己的,如果这还不足以和那些所谓的盟友抢生意,不还有大明海军撑腰么?那死胖子现在仗着几艘破船就敢横行霸道,跑到爪哇岛去在西夷面前耀武扬威了,要真让他捣鼓出一支钢铁雄师,这天下还有谁敢对大明商人指手划脚的?
“当然了,这五年内你们可不能闲着。不但要打理好商学院的事,还需要拟订出一份对我大明有利的贸易规则来!记住了,你们的目的不是让我大明做游戏的参与者,而是要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如果做不到,那现在就提出来,朕也好换人!”
把这个扬名天下的好事让给别人?除非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朱由骢的铁甲战舰撞了脑袋,否则他们才不会傻到放过这样稳稳当当捞取巨大利益的机会。当即恭身回应到:“臣等定不负圣上厚望,一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百六十九章 群英荟萃
自隋以来的科举考试本意是要取代推荐、考察制,让全国士子都摆脱一切外部因素以个人身份所参加的一场智力测试,以期达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效果。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这项制度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也的确选拔出了一大批威武不屈、清正廉明的优秀人才。
明代的统治者对科举更是格外重视,制订的方法之严密更远超以往任何朝代。虽然因为八股文的兴起让科举成为了禁锢知识分子思想摧残人才的工具,但这仍然是寒门子弟摆脱那种卑微身份,进入仕途的最佳选择,更是被视为唯一的正途。而这个时代的崇祯之所以士人们骂做昏君,其中一大理由就是他除了即位那年搞过一场恩科以外,就再也没举行过科举考试了。
六年啊!整整六年没开科取士,这让天下多少寒窗苦读的饱学之士心灰意冷?又让多少期待借科考之机,大发横财的朝廷官员望眼欲穿?更让朝中大臣痛不欲生的是,正因为这种无耻的做法才让他们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而崇祯那昏君也才能明目张胆地拐骗士林精英,对他们这些老成持重的大臣恣意戏弄。
或许是士人们背地里扎小人的诅咒起了效,也或许是因为皇帝身边那个最大的奸臣去了倭岛,还或许是……反正不管怎么说,自崇祯五年十月颁下的那则诏书终于让他们如愿以偿。朝廷要重开科考试了,而且这次直接越过院试、乡试两关,在南京城举行会试。仿佛是为了补偿天下士人这几年所做出的努力,朝廷还明言此次科考不限制取士人数。
此消息一出立即让天下士人受宠若惊,据不可靠的小道消息称。仅广东那腥膻之地就有数十名秀才高兴得发了疯。其实这也好理解,会试那是什么?能参加这个考试的人,必须先取得举人资格才可以,这让那些七老八十连秀才都没中过的童生怎么能不欣喜若狂?
一时之间,各地通往南京城的道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地方远的甚至在过年前就已经扛上包裹准备好笔墨纸砚上路了。过年?都这时候了还过什么年啊?不管过不过得了这关,都得先去应天捞个举人名头回家光宗耀祖再说!幸亏这年头还流行穷文富武的说法,士人们即便是家中再富有也基本都是孤身上路,否则到了崇祯六年的三月,在南京城里多出来的就是不仅是那近百万人口。
等到了地方,那些寒门士人才发现。朝廷为了举办这次超大规模的考试还真下了不少的工夫。南京城大小客栈全被朝廷包下了,寺庙道观甚至是青楼楚馆所有能住人的地方也被划为了士人门的居住地,并且还免费提供一日两餐。虽然住得和吃得都不是那么好,但至少比他们准备忍饥挨饿地熬到会试那天要强。据说从半年前就开始大规模翻修到现在依然大门紧闭的贡院,仿佛也证明朝廷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而崇祯六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更让赶考学子们看到了盛世的曙光。二月里突然开始的全民免费教育,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获得了童生资格。即便是他们这次名落孙山,但还有儿子还有孙子会前仆后继,终有一天能杀出重围光耀门楣的。
朝堂之上大规模的清洗,更是让不少有心之人看到了希望。也难怪这次的科考规模如此之大,东林党人被整下去了齐楚浙党也落魄失势,这说明只要他们能闯过这一关就会直接获得朝廷任命。与那些早就被镇国将军欺凌过的北方士子不同,来自江南地区的不少学子已经开始在拉帮结派。准备着在将来成立新的联盟,做上可威胁皇帝下可统治百姓的朝廷重臣。
如果那些满怀憧憬的南方士子有时间去正在忙着筹建商学院的周延儒那里打探一下的话,他们或许会知道这次又被朝廷戏弄了。按照孔衍植那奸佞的说法,那些七老八十的童生其实就是道具,朝廷一个也不会录用,但却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每月八两的饷银,目的只为了防止百姓误会朝廷不再尊重知识。
而之所以可能产生这种误会的原因,则是朝廷决定取消士人们不用交税见官不跪等一系列的特殊待遇,更要彻底颠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千年传统。对此周延儒等人也深表赞同,还已经准备好了舆论攻势。毕竟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商人。绝对不希望还有人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
至于那些没进朝堂就敢开始结党营私的家伙么,他们还真当这是前些年了啊?他们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应天,皇帝身边有一大群不知道隐藏于何处的密探?等待他们的永远不可能是金榜提名,只会是革除功名贬为贱奴!
“弘祖兄,多年不见您可是越发精神了啊!快来给小弟说说。这么些年您沿途所见的奇闻异事!”也不是所有江南士人都那么不开眼,还在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至少这位从江西赶过来被安排进了秦淮河畔著名青楼的中年学子就没那么好精神,对他来说与其浪费时间去吟诗做对,还不如静下心来努力修改自己的著作。
“哎!长庚贤弟,您就别提了……”徐霞客觉得自己挺委屈的,他不过就是闲得无聊想依靠家中的钱财实现小时候的那个梦想遍游名山大川而已,这一路上也是节衣缩食又没偷没抢的,怎么刚进入贵州境内就被那个该死的诸葛羲给抓进了大牢?还给栽了个他从未听说的罪名,叫什么非法测绘。
见多识广的徐霞客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反正这年头江南官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的事也见多了,他琢磨着顶多就是被罚点银子打两板子了事。可没想到这次他还真是遇上了大麻烦,诸葛羲这可不是在胡乱栽赃,而这个罪名足以和通敌卖国相并论。虽然后来经过核实躲过一劫保住了小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最终还是被人给押往回南京赶考,因为他很不幸地出现在了朱由骢交代的黑名单之上。
“不冤!不冤!”宋应星见徐霞客有发火的迹象,赶忙解释道:“弘祖兄您可比小弟要幸运多了,那诸葛大人怎么说也是对您以礼相待,而小弟可是被人给绑来的!”
宋应星的确要比徐霞客更倒霉。不管怎么说人家诸葛羲在办事的时候也还是保持了文人风度,即便是派兵押送也没忘记一路上好吃好喝地侍侯着,没让徐霞客受什么罪。但负责去江西寻找隐士的高迎祥可就不同了,那个马贩基本上都是两句话不合就直接采用纯暴力不合作的请人方式。
从江西奉新到应天府的路虽然不长,但无论是谁被人一直给捆着那也不好受。更过分的是高迎祥为了防止有人逃走,连吃饭睡觉都不给松绑。即便是解手都有一大群人监视着。而且宋家倒霉的还不止是宋应星一个人,他的大哥宋应升族叔宋国祚被扔进了新开办的官学中任教,而两个族侄也没能逃脱魔掌被强迫当了第一批学生。
“哈哈……”徐霞客幸灾乐祸地笑了,早年间在江西游历的时候他可是见过宋家一家人的,想不到那个宁愿辞去柳州府通判回乡办教育的宋应升还是被朝廷给盯上了,只不过他这次应该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吧。“照此说来。长庚贤弟您应该愤恨不平才是,可依愚兄之见……”
“弘祖兄有所不知,如今就算是朝廷赶我走,我也不会离开了!这次说什么也要考进那个研究院!”说着,宋应星从掏出了一块最新的怀表道:“弘祖兄您瞧瞧,小弟这一路上可是听那高姓马贼说了,如此精美的物件居然只是毫无秘密可言的民用产品。据说很快就会准许百姓们自行生产。如果真能进入那个神秘的研究院,不但能接触到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蒸汽机,还可以见到镇国将军使用的飞天神器,更有机会亲自参与研究那种制造闪电的机器,您说小弟会放弃么?”
“你啊你啊!这多年的脾气还是没改……”徐霞客苦笑着摇了摇头,对于这个意外结识的同年兄弟他是再了解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