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福王(浪漫)-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施维拉等人的判断更是大相径庭,黎塞留可不认为大明帝国真有那么善良。拥有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科技、最强大的军队、最优秀的人才,如果那个东方帝国还不动起来会遭到全世界的鄙夷。一头强大而极富侵略性却又很懂得隐藏自己的雄狮,一旦它露出了自己嗜血的本性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这就是黎塞留对大明帝国的评价。
国家之间没有永恒友谊。只有永远利益关系的存在,现在或许没人会说但大家的心里都很清楚。黎塞留无法阻止大明帝国的崛起,但他很懂得借势壮大自己。想不被这个强大的东方帝国吞噬,就绝对不能仅仅保持一种可有可无的经贸关系,即便是那种肤浅的军事合作也不能满足,必须和他们结成最坚固的联盟。在各项事务上都展开合作进而瓜分全世界,这才是黎塞留到大明的真实目的。
“燧发枪?”随手拆开了一个油纸包,黎塞留证实了他的想法没有错。这些东西可不是安塞尔带回国的那种礼品,而是装备军队用来进行大兵团做战的长枪。
“这里都是?”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黎塞留很想把那个自作聪明的罗伊爵士给拧过来看看。谁告诉他的大明帝国一年只能生产五万支新型步枪?就这一个仓库里存的都十倍不止,人家不是拿不出足够的货源,而是他们根本不想卖。
“是的。尊敬的宰相大人。这里和旁边两座仓库里存放的都是这种枪械,并会根据将军大人的命令随时向我们的盟友提供帮助。”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邹维琏当然知道大明现在存放了多少这种破烂。“不过为了表明对不同盟友的态度,现在这座仓库内的枪械只提供给您和施维拉。”
“只提供给我们?”安塞尔经过仔细的观察,并没有发现这批枪械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至少看上去和他已经获得的那些外观完全相同。
“亲爱的邹,我能看看其它两座仓库吗?”黎塞留可没有安塞尔那么好糊弄,在那份详尽的谈判记录中,他已经知道了这个帝国生产的东西绝对不能仅凭外观做出区分。
“这……”外观是有那么一点差距,但黎塞留不认为那略微加长的枪管就是大明为他提供的优惠。
“宰相大人。区别就在于……”随手打开了一个箱子,邹维琏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按照为西方盟友演示过的流程开始装填弹药,笑着对安塞尔道:“安塞尔先生,您想用哪一支?”
“这支!”自己的小命重要,安塞尔也顾不上自家宰相那鄙视的目光了。那支从法兰西专用仓库里取出来可是装填了双份火药的而且用的弹头也不一样,他可不敢轻易尝试。
“砰!砰……”数声枪响,邹维琏虽然很久没用这些老古董了,但为了表示清白还是完成了多次射击。
“这就是差距,将军大人为了弥补诸葛连弩的产量不足,特意从我军现役装备中抽调出了一批。”将刚射击过的枪支递到安塞尔手上,邹维琏笑道:“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从刚才的仓库里随意挑选,再三倍装药量之内如果出现了任何问题,那里面的所有东西就免费送给你了!”
“三倍?亲爱的邹,您是说这批新枪械可以装填三倍的火药?”黎塞留也不能再保持镇静,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更大的装药量意味着什么。
“如果换成你们自己生产的火药,应该还有提升的空间。”邹维琏很清楚这批枪械是怎么来的。当年为大明军队制造第一批新式武器的时候用的钢材可比现在差远了,虽然还没有到使用年限但也在陆续换装中,而那个镇国将军可是最抠门的他会放弃废物利用的机会?这不,经过一番改造……
“另外,这两批武器还有一个区别!如果宰相大人您不介意的话,可以看看对面的靶子。”邹维琏指了指远方,说实话他自己都不愿意去看研究院捣鼓出来的这批子弹射击后的效果。
看到挂在木板后面的那两块猪肉,不少的使团成员都发出了惊叹,那个混入其中的军人更是不停地狂呼道:“噢我的上帝!我的上帝,这是恶魔的武器!”
使用米尼弹的目的是提高射程,但现在加大了装药量以后这个问题已经被解决,在朱由骢的提醒下研究院为了让西方打得更热闹,让盟友们之间的战争能造成更大的伤亡,所以做了一点小改动。反正都是软材料弹头,那为什么不节省点材料呢?把中间给掏空了,顺便再加上四条容易割裂的沟纹,那可是打到谁身上谁知道疼的!

第三百一十二章 刻意刁难

正常情况下,早晨在天津上岸后当天就能赶到京城。毕竟现在两地间有了铁路,那吵人的列车虽然到站的时间不怎么靠谱,但每天两趟的发车时间还是挺准的。而且现在大多数人乘车都不是真有急事去京城,普通百姓带上全家老少为每人花上两个天启通宝聊天进京,只是想感受一下这个过程。稍微大方点的文人墨客邀上三五好友,掏十文钱买张卧铺票,人家要的就是个意境,如果这诗还没做出来火车就到站了,他们才会真的骂人。
人多车少这就是大明京津铁路的现状,每天辰时开始的售票要不了一刻钟就会告罄。被王徵给拐到工部,在另一个时空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现在却负责国内交通建设的姜曰广为此可没少在背后挨骂。但有什么办法呢,这段铁路本来就是实验性质的,是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商业运营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火车头就那么几个,还没正式定型呢,他姜侍郎能耐再大也不能推着火车走啊。
为了能满足百姓的好奇心给自己积攒点好名声,姜曰广甚至违反研究院制定的安全条例做出了一个胆大的决定,允许那些没赶上趟买到票的百姓们在发车后进站参观,趴在铁路上感受一下或者去备用车厢里坐上一坐。
“笛沙格,你是我们法兰西最优秀的数学家和工程师,难道就没有想过也回国建这么一条道路吗?”黎塞留在天津站内闲逛当然不是因为买不到票,他没走是因为天津这里让他感到震惊的东西实在太多,舍不得就这么离开。否则,无论是一品大员的邹维琏还回国后就正式加入外交部被扣了个侍郎的周凤祥。都有特权为使者团加挂专用车厢。
别人在天津港里看的是那些已经生产出来的成品,可无论是威力巨大的专供武器还是出口专用的精美器械,都没能吸引住黎塞留的目光。他重视的是那堆积如山的煤炭,码放整齐的钢材和那几十座大仓库里塞满的粮食。
作为一个国家的决策者,黎塞留很清楚他能看到的不会是这个帝国的全部。但如此庞大的物资储备,放在西方已经足够支撑一场庞大的战役了。可根据同行的周凤翔介绍,那不过是这个帝国为了满足南方的生产需求而准备的民用物资,而且只是两个月的储备。
趁着别人不注意,黎塞留偷偷打开过几个装满粮食的袋子,对于玉米、红薯他并不陌生。其巨大的产量他更是心知肚明。煤炭在西方也属于常见物品,但黎塞留不会傻得认为大明储备那么多就是为了取暖用。钢材?这个就更不用他考虑了,那些东西随时都能变成致命的武器。
两个月的民品储备就能砸垮一个西方大国,那真正的战略储备可想而知。黎塞留不怕大明科技先进,也不怕这个东方盟友人口众多富有侵略性,但他怕的就是这个帝国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如果黎塞留有这么多物资。他就敢立即发动对罗马帝国的决定性战役,而大明却并没有满足线装依然在继续发展。
黎塞留不敢想象激怒了这个东方帝国,让大明倾全国之力发动的战争有多么恐怖。他当然很清楚这样私下里挖墙角的行为被盟友知道了会有什么反应,但他就是忍不住,这个盟友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法兰西王国成为西方霸主急需的。幸亏当初罗伊爵士在忽悠西方人才的时候他没有阻止,现在既然碰上了自己国家的学者,那或许能说服他跟自己回去。
“尊敬的首相大人。即使我现在就回去了也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笛沙格保持着对自己国家领袖的谦虚,但别说是个首相了就算是让路易十三亲自来请,他都不会跟着回去。
对于从西方拐来的优秀人才,大明帝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应对方式。象伽利略那种被自己人给抛弃,三天两头就会被拧去接受审判的祸害,大明帝国只给了两个字,叫做尊重。在这里只要不试图颠覆帝国的统治威胁到百姓的安宁生活,就不必在研究的时候考虑世俗影响。伽利略除了和研究院的学子们开始计算行星轨道之外,甚至已经提出申请要求制造更为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探索太阳系以外的地方。
大明现在拥有的先进科技和巨大的人才储备对于那些狂热的科学研究者来说。简直就是最致命的诱惑。笛卡儿虽然还会时不时地想起故乡,但他现在不但要忙着和意大利来的卡瓦列利创立微积分学,还想赶在牛顿出生以前证明万有引力定律。人家已经放出话来,除了每天定时的授课,任何人不得进入实验室打搅他。
最可恶的是孔衍植那奸佞。也不知用什么手段从朱由骢那里忽悠来一本小册子,时不时地扔点被他称之为将军猜想的研究课题。这些猜想乍看上去纯属鬼话,可仔细一研究又会发现好象是那么回事。所以现在想让这两种人回国,人家只会应上一句“忙着呢,没空!”
而处在另一个极端的维尼尔皮等人,那手段就要简单多了。直接扔进昭狱,如果陈新甲和王戴恩不能把他们那点学问掏空,就干脆别混了。人没了要解释?士人们的瞎掰能力可不容小觑,说出来的话还真没几个人不相信。
相比之下想笛沙格这种即搞科学研究,又不忘物质享受的学者来大明后获得的利益更多。射影几何是笛沙格的研究课题,但在西方这项研究带给他的只能是引起数学界人士和宗教人士不快,没人会把这样研究当真更不可能给他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在东方却是截然不同的待遇,他不但获得了数万两银子的专项拨款,还通过偶尔的灵光一现为自己挣下了大笔财富。这次如果不是急需翻译陪同,结束了铁路工程研究的他才懒得从帝国学院赶过来呢。
“为什么不行?”黎塞留的声音中含着一丝恼怒,让自己国家强盛的希望就在眼前。有了这些留学大明的高级人才在,即便无法比大明做得更好但鹦鹉学舌应该也可以吧?
“尊敬的首相大人……”笛沙格略整理了一下思路,这才回答道:“就您现在所能看到的一切,背后都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支撑,而这不是我们的祖国现在就能够满足的。”
指着地上的铁路。笛沙格继续道:“以这段铁轨为例,大明帝国为了能造出规格完全相同的成品,从勘探到采矿再到冶炼铸造都制定了一套极其严格的流程,如果中间任何一环出现了问题就不可能完成这数百里的铁路建设。”
工业化生产,又是该死的工业化生产。黎塞留一想到这个词就头疼,当初想仿制大明的武器遇上的就是这个拦路虎。结果硬生生被那个无耻的胖子给敲走了十万奴隶数百万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银两。
而现在想要振兴自己的国家却又遇到了这个麻烦,从大明偷点技术或许不难,难的是要偷到他们全套生产流程。即便是想通过引进也不行,人家只要在繁琐的流程中稍微动点手脚,那西方人就得耗费无数的精力去解决。
“这样啊……”黎塞留沉默半响缓缓点了点头,笛沙格的老爹就是为王室服务的皇家公证人。所以这家伙有多大的能耐他是清楚的。他应该没有欺骗自己的必要,既然他都说了不行那就肯定不能做。
一座金就放在眼前周围也没人监督,却突然发现自己没那力气搬动,这种感觉才是最让人难受的。黎塞留不甘心就这样被人给戏弄,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想要做到明国的一切,就必须全盘引进他们生产体系?”
“咣咣咣……”一阵烦人的锣声阻止了笛沙格的回答。看到周围人群正在迅速地离开,有了经验的使团成员知道这是从京城过来的晚点列车到了,如果再不走可是会被压成肉饼的。
“尊敬的首相大人,或许我们等会可以在车上再继续刚才的话题。”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笛沙格成功地利用黎塞留急与壮大自己国家实力的心情吊起了他的胃口,接下来的话就没必要让那么多随行人员知道了,至少队伍里真正的神甫是不需要参与讨论的。
“噢,我的帽子!”果然是神奇的东方帝国,在远处观望的时候只觉得这种列车很能装,但真没感觉跑起来后会这样快。从里昂过来的商人看着那随风远逝的帽子无比恼怒。顾不得整理头发转向旁边的同伴道:“加莱,你说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样先进的运输工具?”
“不知道!”来了大明帝国这么多天,美食吃过不少,加莱在赞叹中曾不止一次地想到过要派人来学会东方的烹饪技术。但眼前这一份却让他眼前一亮,找到了另外的一条生财之道。“不过首相阁下亲自来负责谈判内容。应该能引进不少先进的东西吧?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愿意提醒他别忘了获得这个的技术转让!”
吸引加莱的不是桌上新鲜的水果,而是之前盛装水果的那个铁罐。水果罐头,这可不是朱由骢的发明,而是邹维琏给捣鼓出来的。无论是东方或西方,远洋航行中最怕出现的就是坏血病,在以前有个非常简单有效的应对办法,那就是在船舱里种植豆芽提供足量的维生素。但老吃豆芽也不是个事,长年的海上航行甚至让不少的海军官兵都养成了个一坏毛病,那就是吃什么山珍海味都觉得有个豆芽味。
为了让海军官兵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邹维琏可没少想办法。自从他在天竺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将经过高温蒸煮的水果放进玻璃罐子里能保鲜后就立即让国内赶紧生产,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运输实在太不方便,从国内发出的货物经过了走私渠道要损失掉八成,没办法啊玻璃瓶实在太容易碎了。
直到发电机被发明出来以后,朱由骢这才想起可以通过电镀的办法生产马口铁,这才彻底解决了海军官兵的饮食问题。而这种新颖的罐头食品还有个额外用处,闲得无聊的海军官兵有时候会偷偷地用空罐头装上黑火药。再往里面填点乱七糟八的东西,点燃了就往海里扔。
当然了,对于这种附加用加莱并不知道,但他至少不会傻得认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铁皮罐头。大明生产的东西不能仅从外观来判断,这早就是西方商人的共识了。而加莱更清楚这东西有多大的市场。只要能从大明把这手艺给学回去,那还怕将来他不能成为最大的食品供应商?
“首相阁下?对了,要不我们现在就去和他谈谈?”这都入了夜风吹在身上还真有点凉,沿途也没什么风景可看,已经从兴奋中清醒过来的里昂商人没有忘记他的职责,记起了黎塞留对他们的交代。如果发现了有什么值得购买的商品可以随时汇报。
“安塞尔大人,首相阁下这是?”刚走到为黎塞留提供的专用车厢,两位尽职的商人就发现睿智的首相大人正在摇着头不停地走动,嘴里念念有词好象为什么事所困惑。
“嘘!安静!”很不情愿地应了一声,安塞尔也正在为同样的事情犯难。
通过与笛沙格的详谈,黎塞留已经知道了他这次的谈判会非常艰难。想要购买大明生产的武器没问题,只要签定完盟约他想要多少朱由骢就敢卖多少。但如果想让大明帝国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则希望渺茫,甚至是他们在沿途看上的那些民用技术也很难引进。
“怎么会这样?”加莱很失望,不,应该叫做绝望。如果不能从大明这里直接引进生产线,他就是想把水果从巴黎卖到里昂都不太可能,那他还凭什么成为西方最大的食品供应商?
“难。实在是太难了……”想了半天,黎塞留终于停下脚步道:“笛沙格,你是说影响到我们和大明关系的就是因为这个?”
“是的,首相阁下!”非常确定的回答,如果自己忽悠成功不但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还能顺利地领到大明红本本,笛沙格并不认为这是在出卖自己的祖国。
礼仪之争说穿了就是两种文明的碰撞,西方想搞文化侵略凑巧的是朱由骢已经对大明国内的知识分子做出了庄严承诺,他会把儒家文化变成全世界的主流,让那些成天召唤上帝的西方盟友开始念叨子曰诗云。韩爌和孔衍植等人之所以会大力支持帝国进行改革。不惜出卖士人的既得利益,为的就是这个目的。
和历史上的西方人一样,借着坚船利炮敲开别人的大门,强行灌输来自东方的理念。这不是不可以,但韩爌等正人君子不打算这样玩。武力推广圣人之学那多没品位啊。还容易激发起别人的敌对情绪,到不如借着祖先崇拜也曾深深扎根于希腊人和罗马人之中的特点,搞点渗透工作先把那块铁板给戳个洞。
现在黎塞留来了,满朝奸佞想出来的文化侵略计划就可以往前再推进一步,不但要让来东方的商人掌握大明官话,还要利用这个机会让西方人开始接受东方文明。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要让罗马教廷承认东方礼节,打破他们对于敬祖、祭孔、祀天之礼的排斥心理。
要说这个要求朱由骢可以直接向罗马教廷的使者提出来,但被韩爌制止了。原因很简单,罗马教廷不会这么轻易松口,如果被拒绝了,那结盟的事又怎么办?不和罗马缔结盟约,又怎么能在背地里为他们提供武力支持,让西方正在进行的战争继续下去?即便人家是迫于目前的不利形式答应了,但也很可能阳奉阴违在背地里搞小动作。只有等他们发现两个盟友的不同待遇后,才会知道该怎么去做,那样的文化推广才是最有效的。
选择黎塞留做突破口,是因为他们虽然也和罗马教廷有着相同的信仰,但从他们支持新教徒这事就能看出来,他们并不是死硬份子,在能够获得巨大利益的情况下他们是会松这个口的。以帮助他的国家成为西方霸主为诱饵,让他帮忙搞点宣传工作,阻力会有但绝对不会比通过罗马教廷来办这事更大。
“首相阁下,我也知道这件事很难……”虽然不认为自己所信奉的是无君无父的异端邪说,但笛沙格也觉得如果因为这种事而放弃了大明这个盟友,那是得不偿失的。“但这是我们获得这个帝国全力支持的唯一办法,将军大人也曾说过他绝不会去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尊重他们的传统,那他也没有理由说服自己的皇帝把我们当成最可靠的盟友!”
“对了,这火车还有多久到达他们的都城?”很突兀的一句话,黎塞留好象并没有继续思考怎么破解朱由骢为他出的这个难题。
“应该还有四个小时,首相阁下您……”
“安塞尔,你去告诉一下明国的两位官员,就说我路上受了凉感到身体不舒服。为了体现我们对皇帝的尊重,请他们把接见安排在三天之后!”黎塞留从没想过东方之行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以他的智慧要看穿这是朱由骢在开始为文化侵略布局不难,难的是要在让自己国家强盛和揭穿对方的阴谋之间做出选择。
前者所带来的后患无穷,甚至可能威胁到整个西方文明的存在;而后者的威胁很现实,即便他站出来成为了西方信仰的捍卫者,但别人同样有可能答应明帝国的条件,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他和他的国家一起被人踩在脚下。

第三百一十三章 福祸相依

黎塞留很头疼,自从间接知道了朱由骢的打算后他就没有再开口说过话,即便是稀里糊涂地进了京,他也一直呆在鸿胪寺安排的密宅里不肯见人。作为老练的政界精英,他很清楚人家为什么会给他看那么多东西,如果明国在这次谈判中使用阴谋他或许有能力破解。但现在对方使用的是阳谋,把所有的一切都摆到了他面前,看似自由的选择其实没有退路。
无知者无谓,知道得越多就越害怕。想要摆脱目前的窘境就只有两个办法,效仿先人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让这个帝国屈服?先别说现在西方世界乱成了一锅粥,他无法组织起那么庞大的军队,即便是大家都放弃了分歧一致抗明,最后的结局只能是鱼死网存。
对于大明帝国正规军的战斗力,黎塞留没办法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可是海外军团的赫赫凶名却如雷贯耳。西方世界的骑士能征擅战,可当他们对上一群装备更精良却从没把自己和敌人的生命放在心头的魔鬼后,还能保持旺盛的士气吗?
陆上的骑士不能指望,海上的舰队就更别提了。对于东番岛战役黎塞留也做出了自己的评判,其结论与朱由骢当初的打算完全一致,人家不是消灭不了荷兰舰队,而是要消除那转瞬即逝的漏洞。放下一时的仇恨,将对手变成盟友即要他们帮忙压制潜在对手,更借这个机会把手伸向了西方,即便是现在想起来也能让黎塞留击节而叹。
黎塞留曾经私下询问过自己的军事顾问,能不能找到一种对付明国战舰的办法,海军将领蒙迪给出的答复是有但他做不到。不必知道那种妖孽战舰的防御力有多强大。仅航速快射程远这两个特性,他就需要用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兵力,然后把对手给堵在狭窄的港湾才行。海军将领的答案很让人失望,而黎塞留也不会傻到认为朱由骢给他看的就是最先进的,他坚信这个善于伪装的帝国一定还藏着更恐怖的东西。
直接出兵不可以。黎塞留甚至想到过拉拢周边小国对大明实施围堵,不停地制造小磨擦让大明疲于应付,最不济也能利用这点来瓦解他们的军心民意,但经过一番分析后他放弃了。因为这个强大的对手表面上仁义道德实则心狠手辣,他们绝不只会千篇一律地嚷嚷着抗议、谴责,明国的那个昏君显然也不会搞什么经济制裁停止进口香蕉。一旦被他们给关注上了那肯定会下死手。围堵一个没有失去血性的帝国?除了让他们借着捏死那两只出头鸟的机会加强国民自豪感,让整个民族变得更加团结更有侵略性以外,还能做什么?
除了搞武装占领,西方人还会玩一招叫做和平演变,但黎塞留在了解了大明这几年的动作后不得不感叹,人家的确是走在了前面。如果祸国殃民的东林党没有被收拾多好。那些只会对外砸银子挣颜面,对内只会欺压百姓的士人如果还能继续主政,宣扬那种对敌人善对自己狠的宗教,即便这个国家再强大黎塞留也不会担心。可惜这个帝国现在的决策层都是一群能随时把脸皮给揣在兜里的奸佞,他们心中仅存的信仰就是帝国利益。哎……这要是能早几十年来东方就绝不是如今这下场。
后悔已经没用,崛起中的东方帝国正在用比西方人更娴熟的手段玩弄西方人所擅长的文化侵略。他们没有强行推广新的宗教来忽悠人,比这更可怕的是他们要利用西方人自己的手去把千年信仰变得面目全非。
与明帝国结盟这是无庸质疑的选择。一个英雄的黎塞留斗不过东方那庞大的高智商犯罪集团。但黎塞留没有打算屈服,西方文明的火种绝不能因为他而熄灭,既然是盟友那就应该是地位平等的。通过谈判在获得明国帮助的同时,尽量减少东方思想对西方的冲击,这就是黎塞留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黎塞留头疼的还有一件小事,根据各方面得来的情报,他可以判断出那个传说中的大明镇国将军就是个无赖。面对这种蛮不讲理的混蛋,很难提前做到有针对性的部署只能是靠临场发挥,但这里是人家的主场这一招能管用吗?
其实黎塞留完全不必为这最后一件事担心,因为那个胖子根本就没打算出现。朱由骢不参加?要说做为帝国的最高决策者。崇祯需要忙着筹办自己的豪华婚礼,所以抽不出时间跟黎塞留磨牙齿,这事虽然不太靠谱却可以理解。但那个最早提出了文化侵略的死胖子怎么能偷懒?即便是他想改邪归正不骗人了,也应该坐着当泥菩萨吓唬人,让黎塞留因为心存顾忌而主动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啊。
朱由骢不去的原因很多。当整个民族摆脱了束缚,那条充满荆棘了的羊肠小道正逐渐变得宽阔平坦,无数的优秀人才正在不断涌现。朱由骢做为穿越者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对于一直追求的这个结果他当然是欣然接受,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记忆尽可能地让大明帝国少走弯路,让华夏子民少受折腾。
无论是在军事、科技、政治还是在外交活动中,朱由骢正在由一个执行者变成决策者,大多数的时候他更重要的是指出一个方向。这次的谈判对手是著名的黎塞留,虽然朱由骢不记得这个名字,但他也还算有点自知之明没有大包大揽,而是把忽悠人的机会留给了朝廷中奸佞。
所以这次在谈判桌上与西方盟友做正面交锋的熊文灿和外交部的新锐,在他们的身后不但站着韩爌等骗死人不偿命的老一辈士林精英,还有周延儒等唯利是图的新时代儒商,更有毛文龙等志在天下的军事参谋。就连朱由骢那个最忠心的狗腿子南居益和自号莠民的孙奇逢也混入了代表团,准备偷偷地给浪漫的法国人刨两个坑。
朱由骢完全相信经过了这么多年,朝中大臣应该没人会忘记什么叫国家利益。只要大明的代表们能够记住这几个字。黎塞留恐怕还真就不够他们玩的。而且他现在还要谋划作战事宜,随时准备在三条战线上给敌人以致命打击,也的确抽不出时间。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原因也导致了这个爱胡闹的死胖子选择放弃。负责押送,哦不对。应该是护送西方公主进京的福王和王妃到了。自家爹娘到了,所以就要罢工?这理由好象有点让人不能理解……
福王带着老婆回京不算什么大事,正常情况下他也懒得管朱由骢成天在瞎忙什么。但一向对儿媳疼爱有佳的王妃姚氏在接风家宴上发现张家姐妹食欲不振,一番打探下才知道她们在回京途中受了凉,又不愿意让正在忙着进行战略部署的朱由骢分心,所以一直瞒着没说。
这可怎么行?看着略显消瘦的两女。王妃姚氏当即怒火中烧也不管皇帝在场,就先把粗心的朱由骢给一顿臭骂,然后又通过周皇后召来了宫廷御医。然而这次张家姐妹的情况好象很危机,就连同行的医学院负责人喻嘉言都有点拿不准了,随着宫中御医不断赶来,福王和崇祯一家的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
折腾了好几个时辰。最终的诊断结果更是让胖忽忽的福王差点抡起旁边的门闩就往朱由骢身上招呼。张家姐妹哪是什么害病啊?人家是害喜了!没错,成亲多年的镇国将军有后了,朱由骢要当爹了!可这个糊涂的小子居然不知道,还纵容那两个祸水继续隐瞒!这要是出点什么闪失……没人敢想象那个后果。
镇国将军家两位夫人同时身怀六甲!当御医们确认了这个诊断后,人还没出王府大门,消息已经像长了翅膀似的飞了出去。京城随之沸腾!
以朱由骢现在的身份,他在大明境内远远不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