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的认为先答应辽国割地增币的条件,求得辽国退兵。有的则说重新与西夏修好,按原例赐西夏岁币,开榷场,以期西夏放弃与辽国两面夹击大宋的初衷。

每日朝会之上,这中妥协求和的声音越来越多。就连刘皇后也有所动摇,好在杨逸一再安抚她,同时在朝会上与章惇一起力争。加上枢密使许将对外也是个强硬派,才暂时稳住了局势。

内优外患之际、举国哀伤之时,辽夏不仁不义,大军入寇,引发大宋恐慌的同时,激起了大宋军民无尽的悲愤,臂系白绫的信使往来不绝,羽檄争驰不停。

以赵似的名义下旨废向太后,赐死韩嘉彦、陆安郡王、会宁侯、赵国公这些叛乱主谋的事件,引起的波澜已经不算什么了。大宋正处在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口,这个时候,一切都以渡过眼前的难关为重。

杨逸带着带着几个护卫,也日夜不停的飞扑西北,刘清菁本欲迁他为天章阁侍讲,留京以便问策;此事遭到了苏颂、李清臣与韩维的反对,理由各异。

便是章惇,也希望他能暂时先回西北,与章楶等人联手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以便能用最快的速度击退夏军,打破目前两面受攻的危局。

无奈之下,刘清菁也只得放他回西北。

与回京时走了大半个月不同,这次杨逸日夜兼程,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冲入了环州城门。

而此时,夏将仁多保忠率领十万夏军已出银州,正猛攻米脂,鄜延路告急。

另外,西夏梁太后亲率十五万大军则啸聚于天都山,虎视秦凤、泾原、环庆三路,随时可能大举南下。

杨逸不在,环州诸将群龙无首,正着急万分。这一年来,环州把西夏得罪得狠了,谁能保证梁太后不会再度兵指环州呢?听闻杨逸飞马入城,种朴、刘老虎一干将领半时不等,便一齐追到了府衙来。

长官厅里,杨逸一脸风尘未洗,耐心听着种朴与梅正清有关军政的汇报。

环州目前还算平静,但紧邻的鄜延路已经是战火纷飞,经略使吕惠卿下令坚壁清野,收缩兵力于大城。

面对仁多保忠的十万大军,吕惠卿这个策略不失为上策,但仁多保忠这回却没有深入,而是围住米脂猛攻,很显然,他的目标是先夺回米脂城,再稳步进逼。

以往鄜延路有战争,通常是由河东路全力增援,但现在,四万辽军正在攻打雁门关,河东路很难再抽调兵力增援鄜延路了。现在能指望的只有西面的环庆路。

“大人,吕经略已经两度派人前来求援,尹策以梁太后可能进攻环庆路为由按兵不动,大人,咱们该怎么办?”上次尹策让环州吃了大苦头,种朴如今是毫不客气的直呼其名。

杨逸目光沉冷,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凭心而论,梁太后十五万大军聚于天都山,动向未明,环庆路可战之兵只有三万多一点,是各路最少的,这个时候确实不宜再将兵力外派,尹策按兵不动并不算过份。

但就此见死不救又算什么事?一但鄜延路被攻破,紧邻的环庆路岂不是更加危险?


第214章寇可往,我亦可往!

杨逸思前顾后,把各种情形在心里细细分析了一遍,最后咬牙说道:“种朴听令,本官命你立即率一万人马,增援鄜延路,不得有误”

“大人,这……”

不光是种朴心有疑虑,就连苏轼与梅正清也纷纷出言阻止,环州可战之兵不过一万三千人,真让种朴带出一万,那环州就只剩下三千人马了

若是梁太后趁机挥军来攻,三千人马恐怕连守住环州城都有困难,外围的寨堡就别想要了

杨逸耐心地解释道:“各位想过没有,西夏这次首要目标是米脂城,梁太后十五万大军集于天都山迟迟不动,分明就是想牵制我环庆、泾原、秦凤几路兵马,使我们不敢驰援鄜延路若是我们真的坐视仁多保忠攻打米脂,岂不正好中夏军下怀?这回本官不但要驰援鄜延路,余下的三千兵马也不能闲等下去,还是那句话,寇可往,我亦可往”

“不可,大人……”

“有何不可?他娘的西夏连老弱病残一起算上,总兵力恐怕也不会过四十万,现在几乎都集在了米脂和天都山,梁太后那娘们不是想在天都山牵制我三路兵马吗?老子就先攻过去,暴他菊花,我倒要看他动还是不动?”

杨逸猛然一拍桌子,凛然雄视种朴各人,一连串的粗口话都冒出来了,不等众人从愕然中转过神来,他便再次喝道:“这是老子的军令敢不从者,老子先把他砍了,刘老虎”

“喏”

“老子给你二千人马,你给老子连夜杀过横山去,凡是见到有喘气的,你都给我狠狠的杀杀杀杀这回老子不管你深入多远你自己掂量着能回来就行,若是有可能,尽量往东转战,去劫仁多保忠的粮道,听明白了吗?”

“末将得令”刘老虎霍地站起来激动得一脸红潮,仿佛打了鸡血一般跟着杨逸打仗一个字,爽

“谢敬亭”

“末将在”

“你负责集结余下的一千人马,同时把所有的保甲壮丁给我组织起来,等侯老子下一步命令”

“末将得令”

“散会”

见过彪悍的,没见过这么彪悍的,苏轼和梅正清等人一句话都来不及说,杨逸已经先出了长官厅

其实他这是故意的,包括满嘴粗话在内,做出这付痞子霸王样才能避免与苏轼、梅正清他们扯皮

从整个大局来说,大宋拖不起,战事一拖下去,大宋内部必定出现问题,厌战求和的呼声会很快占据上风到时人心一散,在辽夏大军重压之下,大宋极有可能再度出现政变、叛乱

从西北眼下的战略态势而言三路兵马被梁太后拖着,鄜延路必定独木难支,米脂城失守只是迟早的事,因此也不能拖

只有尽快打破目前的态势,才是正理

环州一动,梁太后必定也被逼着动起来,她若来攻环州,杨逸也打算来个坚壁清野,死守环州,只要能保住百姓性命,外围寨保全部可以放弃

到时泾原军、秦凤军就可以一齐驰援环州,而空出来的熙河军、兰州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杀入空虚的西夏腹地,到那时,就不信梁太后和仁多保忠还敢在环州、米脂呆下去

这样做或许环州会蒙受很大的损失,但为了快破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而且环州的损失相信熙河军、兰州军一定能十倍的讨回来

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啊

回到自己的签押房后,杨逸立即给章楶、吕惠卿等人去信,把朝中局势一一道明,力求促成各方协调作战

而与此同时,环州一万人马在种朴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杀向鄜延路刘老虎带着二千人马,则嗷嗷叫着杀向横山,这只老虎再次被放出笼,想来党项人又有得哭的了

杨逸写好信,让人快送往各路,这才长吁一口气,与萧忆寒酸几句后便往后衙跑

刚出签押房,猛然就撞上一个柔弱的身体,一声娇呼中,杨逸飞快地伸手一抄,将那轻盈的身子抱起就地旋转了一圈,淡淡的少女幽香传来,杨逸忍不住埋头在少女的发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少女从惊呼到快欢笑,意态如诗之美,等衙门里各个窗口都探出脑袋来探看,她才羞赧地说道:“杨大哥,快放人家下来啦被人看见了……”

“谁敢看?还看?再看扣一个月俸禄”杨大知州虎躯一震,王八气凛然四shè,一干衙吏就象洞口的老鼠见了老鹰,纷纷宿头回去

看看效果不错,杨大知州哈哈大笑,将少女一抛,让她坐上自己的肩头,在少女的惊叫中往后衙跑去

都知道杨逸宠清娘,但没见过这么宠的,简直没边了,萧忆一个人摇头苦笑不已

坐在杨逸肩头的清娘就象一缕冉冉轻云,飞进了后院

“杨大哥,快啦,快放人家下来啦,人家头都晕了”

“快说,想杨大哥没有?”

“当然想了”

“有多想?”

“不告诉你嘻嘻……”

“官人,我来告诉你,这丫头啊每天没事就带着小白到南门去守着”十三娘笑吟吟的依在门边,就象门边探出的一枝腊梅,她故作翘首遥盼状轻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呀晴儿姐姐,人家才没有呢你……你……你不要乱说嘛,人家只是出去……”清娘很快就从轻云变成彩霞,清丽的脸蛋嫣红如脂

杨逸开心大笑,将清娘放下,一下子抱起十三娘,噗的一声在她俏脸上亲了一口十三娘又喜又惊,连忙道:“官人,你不要再闹了快放我下来,这万一……”

“哈哈哈,娘子放心没有万一,你们娘俩就是官人我的心肝宝贝岂会不知轻重?”杨逸还是依言放下她来然后伏下脑袋,将耳朵贴在十三娘小腹上,四个多月了,十三娘小腹已经微微隆起

可没等他贴紧,十三娘便将他脑袋推到一边,嗔道:“官人,臭死了,还不赶紧去洗个澡,不然休想贴上来熏坏了咱们的孩子怎么办?嘻嘻……”

“对对对娘子言之有理,太有理了茗儿还不赶紧放水放水放水”

“杨大哥,我去”清娘轻盈地奔过杨逸身边,回首嫣然说道:“茗儿姐姐听了杨大哥回来后,带着春妞他们上街买菜去了要给杨大哥置桌酒席接风洗尘呢”

“清娘,放冷水就好,不必烧热水了”杨逸连忙吩咐一声浴室外有蓄水池,打开阀门便能放水入池,倒不怕累着她

他回头对十三娘说道:“娘子,对不起,今晚恐怕要辜负娘子一片美意了,官人我胡乱吃点就行,等下还要赶往庆州”

十三娘见他刚进家,话还没说三句,又急着离开,不禁脱口问道:“官人何事往庆州?”

杨逸故作轻松地笑道:“夏军可能来犯之事,想来娘子也听说了,不瞒娘子,环州的兵快被官人派出去完了,如今啊,总不能真摆着空城计,官人我到庆州去要点兵马再说”

十三娘听了秀眉微微蹙了起来,杨逸和经略使尹策闹得很僵,这事她自然是知道的

环州与庆州之间根本不象一路,杨逸此时去庆州调兵,恐怕又将起冲突,十三娘犹豫地说道:“官人,这些事妾身本不该多嘴,只是官人你到了庆州,还须忍一忍,常言道,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官人你千万莫要再意气用事”

杨逸啪的一声,向十三娘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正儿八经地答道:“娘子有令,为夫定然遵行不怠”

十三娘见他又作怪,咬了咬下唇嗔道:“你呀少来糊弄人,你若真能听得进片言只语,我也不求什么了”

杨逸连忙分辩道:“娘子有令,为夫什么时候不遵从过?娘子放心了为夫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了,但向来说到做到,绝不哄骗娘子,此去庆州,只要姓尹的不借题发挥,为夫一定……”

“好啦好啦就你那臭脾气,少在这儿哄我了,快去沐浴,我让她们给你准备些吃食等着”

“得令”

杨逸抱住她强亲了一口,这才哈哈笑着前往浴室

到了浴室,杨逸正要脱衣,却见清娘红着脸站着不出去,连忙停手说道:“清娘,你干嘛水放好了,还不赶紧出去”

清娘捏着衣角,窘迫地说道:“茗儿姐姐不在,人家……人家侍候杨大哥沐浴……”

杨逸见她脸蛋红得像个熟透的苹果,感觉十分有趣,忍不住逗她道:“哦,这样啊,那好那杨大哥可要脱衣服了哦”

“呀”清娘见杨逸果然把外衣脱了下来,羞得娇呼一声,双手捂住滚烫的脸蛋,不敢再看他一眼

杨逸哈哈一笑,回身在她小屁股蛋上轻拍一掌说道:“你这丫头,羞成这样还说侍候我洗澡,快出去杨大哥自己洗就行了”

“不呢人家……人家……”清娘人家不出个所以然来,却松开了捂着眼睛的双手,真要上来帮他宽衣

杨逸连忙后退,他怕清娘多想,笑得一脸爽朗,伸手抚了抚她的小脑袋说道:“清娘乖,杨大哥说过要照顾你一辈子,不让你受一点委屈的,这些事杨大哥不用你做,你呀多写几首诗词给杨大哥品味就行了,清娘乖乖的听话,出去”

清娘还在坚持着:“可是,杨大哥,人家不觉得委屈呀”

“那也不行”

“为什么?茗儿姐姐她们不是都……”

“就因为她们是姐姐,你是小姑娘,你嘀明白?”

“不明白”清娘噘着小嘴,倒真象受了委曲似的

“冰雪聪明的人儿,少给我装傻”杨逸一把抱起她就往外走,“这样好了,等你长大了再说,到那时你若还乐意,我一定乐意,这样总行了?哈哈哈……”

杨逸把门一关,清娘还在门外不肯走,跺着脚问道:“可是……可是……人家什么时候才算长大?”

门内没有回音,却传来仆嗵一声水响,清娘满脸通红,跺跺脚儿,无奈地走了

粗粗用过饭食,杨逸与马汉卿带着一百名护卫,再度出得环州,纵马向庆州飞驰而去。

第215章庆州夺兵

现在环州兵马基本被杨逸抽空了,他可不想真摆空城计来试探梁太后的智商。

他身有一个环庆路兵马都钤辖的官职,名义环庆路的所有兵马都在他管辖之下。打个比方的话,他在环庆路就是国防部长,而尹策是国家主席。

即便是环州的兵力大举调动时,理论也是要经过尹策点头才行的,但万事都有例外,杨逸入主环州以来,一向强势惯了,加把持朝政的新党、有意把他和章楶树作新党在军方的代表人物,因此,尹策对环州事实已经失去了话语权。

杨逸一向还是有分寸的,只要尹策不来环州指手画脚,他也不会去庆州给尹策添堵。

但现在大宋受辽夏两面夹击,岌岌可危。河北、河东方面,宋辽军力不相下,一时想击退辽军很难,这次不象次易水之战,那时双方是仓促交战,杨逸一举击败萧达林有很大的侥幸成分,现在辽军提前做好了准备,想快速分出胜负已属不可能。

那么想要尽快打破两面受攻的困局,只有从西北着手,大宋西军与夏军对比,在战力绝对占着风;

加之前对夏作战连连取胜,军心气士可用,只要一鼓作气击退夏军,剩下辽国大宋就完全不用畏惧了。

环州这一触发,将牵动整个西北战局,而西北战局,将会牵动宋辽夏大战的整体战局。这就是眼下的情形。为了尽快破局。同时不让环州生灵涂炭,杨逸只得打破原来的克制,把手伸向庆州去了。

整个环庆路总兵力在三万六千左右,其中环州有兵一万三千,其余都在庆州尹策辖下。杨逸带着马汉卿冲入庆州后,直奔庆州北面的军营,这里驻有一万兵力,而杨逸此行目的,就是要夺取这一万兵力的指挥权。

“大人,要不咱们还是先去帅司。说不定经略安抚使明了大势后,能顾全大局也一不定呢?”马汉卿见杨逸竟直奔军营,策马近前说道。

杨逸想起十三娘的话,不禁哈哈一笑道:“好!为了对得起十三娘。咱们这回就先礼后兵,走,去帅司!”

大宋的“路”大致相当于后世“省”的行政划分。帅司就是各路的经略安抚司衙门,与行军作战时的“帅帐”并不是一个概念,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军政,因此在大宋习惯都把经略安抚司称为帅司。

算尽西北各路,二十下便能着知州服的只杨逸一人,而杨逸与尹策关系很僵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见杨逸带人昂然进入帅司衙门,一众吏员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这可是新鲜事啊!有戏看!

可不,是够新鲜的,新鲜得杨逸连尹策的签押房在哪都不知道。

“你!就你啦!”杨逸手持马鞭一指,对一个小吏喊道:“尹经略签押房在何处?你给本官带路。”

那小吏硬是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见过嚣张的,没见过这么嚣张的啊!

路治下的官员,谁到了帅司不是如履薄冰、谨小慎微的?

偏偏这位主倒象是来砸场子的,强人!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小吏知道自己遇的是什么人,也不敢吭声,老老实实把杨逸带往尹策的签押房。刚到外间小厅便见尹焞迎了出来。眼神先是冷傲漠然,接着便变得玩味起来,下打量着杨逸。

杨逸没心机与他纠缠,就要闪身过去,尹焞一跨步拦住。对那小吏大声喝斥道:“还有点规矩吗?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不经经略使同意,便什么人都往这领。你不想在衙门呆下去了是吗?”

小吏吓得噤若寒蝉,杨逸见尹焞这般指桑骂槐,一时倒乐了!

他一拍尹焞肩膀哈哈笑道:“尹才子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你我京中一场豪堵,天下谁人不知?此时尹才子攀了尹经略使这高枝,倒装着不认识故人了,只怕天下人会说你薄情寡义啊!不妥!太他娘的不妥了!”

尹焞被他拍头肩头发麻,这还在其次,杨逸一翻话更是让他心头刺痛,他一拂大袖怒目而视,冷然说道:“杨知州在京中攀的高枝何其多,两年之内连升数级,尹某万难相提并论,杨知州有事向来是直接找京里的高枝,却不知今日到帅司所谓何来?”

“自然是有公事。”杨逸突然一吸长气说道:“嘶!尹才子这般问,难不成尹才子什么时候升为经略使了?那倒是杨某失敬了!”

被杨逸冷嘲热讽,尹焞大恨,虽目中喷火,心里知道再斗下去自己只会更吃亏,便冷哼道:“尹经略不在,杨知州先到外边等着!”

“哦,敢问尹经略去了哪里?何时能回来?”

“不知道!”尹焞冷笑而答,他想先撂杨逸一时半日,杀杀他的威风再说。

偏偏杨逸不吃他这一套,马鞭在手心一拍说道:“事情万急,既然尹经略不在,那本官只好来日再报了,走!”

在尹焞愕然的目光中,杨逸带着马汉卿他们大步出衙,跃战马挥鞭而去。

“环庆路兵马都钤辖杨逸杨大人到!”马汉卿打着“杨”字大旗,高声吼着,百骑如虎冲入庆州城北的军营。

在营中士卒凝立张望中,杨逸扬鞭一指,大喝道:“击鼓!聚将!”

两名护卫闻名跃下战马,抄起帅帐前的鼓棰擂响那面牛皮大鼓,轰轰的鼓声惊动了整个大营,各级将领虽不知出了什么事,但聚将鼓响之后,还是很快聚到帅帐来。

其实还是有些将领认得杨逸的。见这个向来不光顾庆州的顶头司突然驾到。倒是好奇多于惊讶。

杨逸已先虎踞帅桌之前,包括庆州第一将陆运在内,入帐后只得列班于两侧,等众将站定,杨逸将兵马都钤辖的大印往帅桌一拍,大声说道:“本官杨逸!”

杨逸喝完凛然视下,陆运不得不带头出列参拜:“末将等拜见都钤辖大人!”

“都免礼!”杨逸点点头,一抬手大声说道:“今日之大宋,国丧未过,正值举国同悲之际。辽夏豺狼之邦,竟双双起兵入寇,自海之滨,到河之西。万里狼烟滚滚,大宋势危,危如累卵,百姓在哭泣,万民在惶惶张望,当此之时,身为军人!身为大宋的钢铁长城!你们!该当如何?”

杨逸凛然发问,底下寂寂无声,杨逸大怒,拔刀霍然挥出。嘭的一声大响,将帅桌劈成两截!然后持刀咆哮道:“都他娘的是软蛋吗?百姓指望着你们保家卫国,你们却他娘的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你们还算是军人吗?身为军人,就当气吞万里如虎!就当摧山倒海舍生忘死!

老子告诉你们,环州兵马已尽数被我派往驰援米脂,他们浴血奋战去了,你们呢?要做缩头乌龟吗?现在,本官命令你们立即集结营中兵马,随本官北去迎击夏军。谁他娘敢抗命,斩!”

事实同为西军,环州军在杨逸的带领下,不断的败敌立功,他们却一直被尹策约束着。心里何尝不是憋得慌,经杨逸这么一激。大多数将领热血沸腾,轰然出列表示愿听从杨逸军令。

陆运和尹策走得近,望着杨逸凛冽的刀锋,他咽了咽吐沫咬牙问道:“敢问都钤辖大人,您来调兵可曾经尹经略使同意……”

“你既然知道我是环庆路兵马都钤辖,就少他娘的废话!”杨逸逼前一步,冷森森地说道:“我是你官,你只能服从军令,尹经略那里,我自有交替,轮不到你操这分心!现在,本官军令以下,你是遵从还是抗令?”

杨逸逼到陆运面前缓缓举起长刀,杀气森然,帐中人人都屏气凝神,眼睁睁地看着,有些将领眼中还流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神色,平时陆运仗着尹策的关系,没少欺压他们。

陆运额冒细汗,心神俱颤,杨逸可不是那种软弱的文官,这人比他们这些武将还狠,手头血迹斑斑,人命无数,特别是这国难当头,兵凶战危之际,陆运还真不敢怀疑杨逸杀他立威的决心。

“末将遵令!”

这四个字艰难地从陆运嘴里说出,杨逸立即收刀喝道:“立即集合兵马,只带兵甲武器,粮草到了环州本官自会安排。三鼓之内,谁手下的兵马还没集合好,本官就拿他祭旗!谁想看看本官的刀够不够利,尽管拖延试试!还不快去!”

大杨逸大喝下,众将纷纷出帐去集结兵马。

陆运稍稍派人要去给尹策送信,结果送信的小卒到了营门,却见马汉卿横刀立马挡住去路,想出营,没门!

三鼓之后,杨逸带着一万人马轰隆隆地开出北门时,消息才传到帅司,尹策又惊又怒,匆忙间带着几名随从就追了出来。

出帅司不远,忽见一队士卒杀气腾腾的封住街道,为首的正是马汉卿,他长枪一指大喝道:“停车!前方大军调动,为防西夏奸细查探我军虚实,此处街道暂时戒严!敢强闯者杀无赦!”

马汉卿喊得威风凛凛、冠冕堂皇!尹策却是气炸了,这是庆州!是我的地头,我竟然被人戒严了?

怒发冲冠的尹策一掀车帘跳下车,抢过车夫的马鞭就冲去,打算给马汉卿几鞭子。

“我让你戒严!我让你戒严!戒严戒到本官头来了,知道本官是谁吗?反了你!”

尹策挥舞着鞭子,倒真有几分气势,可惜他遇到的是马汉卿,跟杨逸久了,谁不是彪悍到死?

他得了杨逸命令,无论如何要拦住尹策,等大军出城再说,尹策马鞭挥来,他长枪轻轻一绞,居高临下地说道:“我不管你是谁,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本将军令在身,除非陛下亲临,否则谁也别想从此过去。”

“你……你……本官是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瞎了你的狗眼!”

“对不起!末将愚鲁,不识经略使,你若有疑问,过后再找我家大人去说,末将只知道军令不可违。”

被马汉卿挡着,过又过不去,打又打不过,尹策差点气昏过去,暴跳如雷地喝道:“反了,反了,杨逸那个奸佞何在?让他来见本官,本官倒要看看……”

“对不起,军情紧急,杨大人忙于调兵抗击夏军,眼下没时间见客!”

“你…你…。

第216章送上门来

王韶熙河开边时,尽收陇右之地,得羌人十多万帐,陇右是传统的战马产地之一,加这些归附大宋的羌人大多还是以游牧为主,大宋缺马的窘境有了一些改善。

但也只是改善一些而已。

神宗时期,大宋为了发展骑兵,王安石曾施行过保马法,保马法的大致内容是朝廷提供马种,由百姓来养以抵消原本应负担的赋役,马死了,不管什么原因,百姓得负责赔偿,这个法令存在很大的弊端,不但收效不大,一有疫病,就会导致大量马户破产。

骑兵是攻击型兵种,也是一个昂贵的军种,养一个骑兵所须耗费至少相当于养四个步兵。

元祐年初司马光台,旧党对外实行的是打不把手的睦邻好政策,自然不愿意去发展这种昂贵的攻击型兵种。

而由于原来的保马法弊端太大,这次新党从新执政后,也没有再重施。倒是从阻卜部那边弄到了五六万战马,但相对于大宋百万大军而言,几万战马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象环州处于抗击西夏的前沿,原本也不过拥有两千骑兵。

次朝廷为了安抚杨逸,又拔来两千战马。除此之外,包括蒙云谷一战在内,环州陆续从西夏夺得近三万战马。檄了大部分,但杨逸还是软硬兼施的截下了五千多匹。近半发给了环州百姓来养,其余的都在环州军手里,目前来说环州军的战马还是很充足的。

考虑到刘老虎进入西夏后的机动力、攻击力,杨逸这回把那些“机步兵”派给了种朴,环州两千老牌骑兵都给了刘老虎。

而且给了刘老虎的拢头都解掉了,唯的要求就是让他去西夏不断的砍人!砍!砍!砍!

刘老虎自然不会浪费这好不容易得来的优惠政策,一冲过横山,就嗷嗷叫着向西杀去。这狗娘养的出笼后,根本不顾杨逸模糊的建议,不向东去寻机劫仁多保忠的粮道,硬是风一般向西杀去,韦州守军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席卷而过,直冲天都山逼去。

梁太后不是蹲在天都山玩牵制吗?老子让你慢慢牵制!千万别太早挪窝!

狠人就是狠人!

他两千人马。人家梁太后十五万大军等在天都山。就算这个数字有些水份,总也有十万?

他两千人马硬是杀过去了!烟尘滚滚过处,简直比日后的蒙古兵团还狠,见人杀人,没人……杀羊!

西夏再次吃了兵力过去集中的苦,杨逸这次派出两千骑兵,是经过仔细斟酌了的,并非一时冲动。

人数太多,就很难保证强劲的机动力。

人数太少。又没有足够的杀伤力和突击力,西夏来几百人马就可能被拖住。

二千人马刚好,夏军想在草原围剿,至少得出动两至三倍的人马,而西夏腹地现在除了一些大城。已经没有这么强的兵力,等你从别处调遣过来,刘老虎只要不傻。就不会在那里等你了!

听说刘老虎两千人马竟一路杀到天都山附近,梁太后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又是环州军!又是杨逸!怎么老是这个人来摸老虎屁股呢?

梁太后大怒之下,派出野利杰哥率一万人马围剿刘老虎,严令不得放过这碟送门来的菜。

同时下令拔营起寨,由她亲自领着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环州。

梁太后作出这样的决定,倒也不是全凭怒气兴兵,自从杨逸到环州后,西夏就没安生过,攻击环州既可解一时之气,壮壮军威,又可以和东面的仁多保忠相互呼应,赢得更多的战机。因此同行的西夏名将嵬名阿吴也没有反对。

十多万大军绵延数十里滚滚向前,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声势之浩大,比沙漠中刮起的沙尘暴有过之无不及。

别看梁太后是个雌儿,别看她年纪不大,这已经是梁太后第二次率十万以的大军亲征了。大宋若抛开太祖太宗不算,还真没有一个皇帝能比得她呢!虽然,次她被章楶打得裤子都掉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今时不同往日喽!有了次的经验,加这回是辽夏同时攻宋,梁太后这回是踌躇满志,誓要向心中的偶像看齐,若问梁太后的偶像是谁,当初逼得真宗皇帝签下澶渊之盟的辽太后——萧燕燕是也!

但是很显然,梁太后没有意识到一点,萧燕燕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学嘀!

试想人家萧燕燕那是什么手腕,婆家与娘家,儿子与情人,兄弟和手下,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