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是唐代诗人在各地听到的半夜钟声。写下的诗作。从这些诗作可见,并非只有张继一人听到过夜半钟声。只是其它诗句算不得上佳,流传不广。大家没有注意而已。”

“定夜钟?”清娘怔了怔,无从反驳,只是喃喃自语地重复着这三个字。

杨逸的话有理有据,很容易令人信服,清娘想了想说道,“杨大哥,这定夜钟的说法你是听谁说的?那为何如今寺中半夜不再敲钟了呢?”

杨逸摊了摊手笑道:“这个我怎么知道呢?世易时移,佛家一向讲究与时俱进,恐怕僧人们是怕半夜敲钟扰人清梦。百姓不乐,没人捐香油钱,所以他们就把定夜钟给免了。”

“嘻嘻,杨大哥净胡说。。。。。。。。”清娘和阿黛拉被逗得嘻嘻直笑。

“阿弥陀佛!”

杨逸身后突然传来一声佛号,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须发俱白的老和尚身后跟着两个小沙弥缓步行来,那老和尚倒是慈眉善目,他身后两个小和尚却是一脸不快的样子。

也难怪人家,刚才杨逸那番话充满了调侃的意味。小和尚听去了心中自然不乐。

“阿弥陀佛!”那老和尚双手合什再次诵了一声佛号,才说道:“贫僧觉空,添为本寺住持,杨太傅携易安居士以及这个女施主驾临本寺。实乃本寺之幸。。。。。。。。。。”

这老和尚倒是面面俱到,打招呼时连阿黛拉也没落下,问题是他难道能掐会算。怎么知道俺和清娘的身份呢?

杨逸也合什回了一礼,然后微笑道:“大师就不担心认错人?”

觉空和尚平静地答道:“贫僧能认出杨太傅来。实不足为奇。杨太傅与易安居士龙璋凤姿,天生大才相得益彰。早已传为一时佳话,这是贫僧不会认错二位的原因之一;

再则就是欧阳文忠公尚未能考证的夜半钟,杨施主却信手拈来,有理有据,令人不得不信服定夜钟之说,有此等学问的年轻俊才,贫僧想来除了杨太傅只怕也不作第二人想;

尚有一点,那就是这头通体白毛的狼王,白狼王随杨施主为国征战,世间有无数传说,能驯服这等异兽的,这天下只杨太傅一人耳。”

杨逸不觉和清娘对视一眼,经这老和尚一说,才醒悟到这番“微服私访”破绽还真不少呢?

“大师,我虽能考证唐时有定夜钟,却不知如今为何没了定夜钟,大师身为寒山寺住持,想必能为我等解惑?”杨逸决定再为难一下这老和尚。

“阿弥陀佛!”觉空和尚果然有些为难,时间过去几百年,寒山寺曾被大火焚毁过,唐时的经典文字已不在,寒山寺也早已没有夜半鸣钟的习惯,具体原因已无从考证。

“阿弥陀佛,如杨施主所言,寒山寺通市井,定是以前的僧人怕夜半鸣钟扰人清梦,惹众生心恼而少了香油钱,这才断了定夜钟。”

杨逸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对这位知趣的老和尚不由得多了几分好感。

觉空老和尚见杨逸笑得爽朗,便不失时机地说道:“杨太傅今日能踏足本寺,实乃本寺之幸,贫僧已着僧徒在枫江楼备下清茗,恭候三位施主,还望三位施主能赏光,移趾前往一品本寺所产的新茶。”

杨逸被认出了身份,也不再客气,随觉空和尚出了碑廊西行,来到山门南侧的花园。

园内有常乐池、塔影桥和多闻榭,花木扶疏,清幽宜人。枫江第一楼就坐落在这里。这座楼阁雕刻精致、建筑秀美。

杨逸一行登楼揽胜,但见黛山绿水,碧野朱楼,尽收眼底。觉空和尚亲自作陪,他语言幽默而富有禅意,随性超脱的胸襟很有寒山子的遗风,杨逸与之相谈甚欢。

待相谈投机之后,觉空才含笑说道:“杨太傅天纵英才,世人尝以‘苏杨’并称苏大学士与杨太傅,今日贫僧何幸,得杨太傅指点迷津,唯愿杨太傅能留下些墨宝,以供后人瞻仰,再为本寺添一段佳话,若得如此,贫僧无憾矣!”

杨逸早就料到觉空请自己前来品茶,肯定不会放过索要笔墨的机会,以杨逸现在的名声,若能求得他留些笔墨,寒山寺必将受益无穷。

杨逸自知今日若是推托,觉空定是千方百计缠住自己了,他也懒得多想,随即挥笔写下一首七律: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觉空得诗之后心中欣然,立即吩咐僧徒找人刻成诗碑,以吸引八方来客。

第760章海上巨无霸

:亲们,第三更奉上,月票也再给力些吧,昊远刚吃完晚饭,正在赶稿,今天若是能有五十票,必定再送上一更,来吧,昊远继续跪求月票,希望月票能再给力一些!再来二十票,有木有?

杨逸和清娘自打从日本回来后,就没有再回过杭州老家,细算已经有三年时间了。杭州被喻为东南第一州,是大宋目前少数几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之一。

这三年时间,杭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于江南商会大力带动海外贸易,使得原本就极度繁华的杭州,变成了国内外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各种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而这些大型工坊往往需要大批劳力,这便得杭州人口迅速剧增,市井愈加繁华了;

参差二十余万户人家,市列珠玑,车马拥高衙,环以湖山,左右映带,十里珠帘传笙歌,四时画舫荡清波,佳人名士彻夜不归,市井灯火通宵达旦,而四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杨逸携清娘和阿黛拉乘船进入杭州,只觉盛世繁华之景扑面而来,水道上舟楫繁忙,街市间摩肩接踵,人声汇集喧嚣入云;

商铺里列满了货物,琳琅满目,中西商品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酒肆茶楼招旗飘扬。佳肴美酒处处飘香;

青楼妓馆里,美人临窗弄舞。琴瑟清歌交织回响,在这里,日本、高丽、印度、波斯的绝色美人平常可见,各国的歌舞才艺由美人款款献上,文人墨客赋诗相赞,富贵子弟一掷千金,说之不尽。

杨逸三人穿过繁华的市井,出得西门,总算回到了掩映在烟水间的老家。

如今可不光是杨家在湖边扩建了园林雅宅。三年不回来,杨家四周同样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富贵人家有样学样,都出城修建精雅的别院,不经意间催生了杭州的园林文化。

如今杨家四周已尽是些清幽的大宅,这里大宅有的住人,有的作为园林式酒店,精巧雅致的建筑又给西湖边上增添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提前回杭州暗作安排的韩碧儿迎出大门来,喜色满胸盈盈作礼。

而到了二门。秦国大长公主一身水乡女子的绿罗裙,丽影翩跹,步步生莲。媚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俏脸上满是重逢的喜悦,若不是清娘等人在则,她已经忍不住扑入杨逸怀中了。

“莹儿。这江南美景可合你心意?”自到杭州后,秦国大长公主一直用‘赵莹’的假名。所以杨逸唤她时,也一律用这假名。

“嗯。赏玩了不少地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往读前人诗句,便对江南心生向往,如今一到江南,古人诚不欺我,果然是如梦江南,烟水春风渡画船,风光旖旎道不尽,教人流连忘返。”秦国大长公主总算勉强控制住了自己欣喜的情绪,柔声答道。

其实清娘在环州时就曾见过秦国大长公主,而且清娘有诰命在身,历年命妇进宫庆贺新春,清娘都随十三娘入宫,自然认识秦国大长公主的。

只是冰雪聪明的她知道,即便是在杭州这边的家里,也不方便揭破秦国大长公主的身份,以免家中下人得知后出去说漏嘴。

她上前敛衽一福道:“清娘见过赵姐姐。”

知道清娘在杨逸心中的分量,秦国大长公主倒也不托大,连忙说道:“清娘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阿黛拉却是不知秦国大长公主的真实身份,只道是杨逸纳的新欢,但见清娘执礼甚恭,她暗暗诧异的同时,也连忙上去施礼。

等大家一见过礼,善解人意的清娘立即找了个理由,带着阿黛拉去休息了,好教秦国大长公主有机会与杨逸独处。

杨逸要去沐浴,好洗下一身风尘,秦国大长公主含羞带怯地表示要侍奉他沐浴,杨逸很心动,终于还是婉拒了。

让公主侍浴,这听起来很诱人,但其实并不怎么舒服,这天之娇女,从小就是别人的服侍下长大的,突然让她反过来服侍人,能服侍得多好?嗯,还得慢慢培养才行啊。

当然了,杨逸转而让韩碧儿来侍浴,除了韩碧儿服侍起人来让人飘飘欲仙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和韩碧儿还有机密之事要谈。

这三月阳春的天气,因为下着春雨,气温还有些微凉,泡进一池热水里,顿时让人感觉浑身舒泰,每个毛孔都张开了来。

随着韩狐狸那水蛇般的腰肢轻轻扭动,一身紫罗裙从她那妖娆的上滑落,无限春光乍泄出来。

她帮杨逸擦洗时用的不是毛巾,而是那型如木瓜的硕乳,随着她纤腰温柔地伸缩,那软绵绵的双峰在他身上轻轻磨擦着,让人无比。

“呼。。。。。。。。。。。。。。”杨逸忍不住长呼了一口气,舒服地伸展着自己的身体,“碧儿,事情安排得怎么样了?”

韩碧儿抬起螓首,媚然一笑道:“爷放心吧,都安排好了,三十艘战舰,其中六艘在鹿儿岛改造后,装了前炮一门,两舷各两门舷炮,按爷吩咐,此次咱们共出动三千人马,携燧发枪五百支,另有八百新招的仆从军,计三千八百人,另有三艘两千料的补给船。。。。。。。。。。。。。”

韩碧儿说到这突然停了下来,转而说道:“爷,奴奴有一个大喜的消息要告诉爷,明州官船场按照咱们的要求。把宝船给造出来了,如今已经开始下水测试。在海上航行情况良好,只帆在主帆上作些改进就可以了。”

杨逸听了不禁霍然坐起。自从在他促使下,官船场允许私人定制海船后,这几年来大宋的造船业可谓是发展惊人,由于私人定制的海船太多,官船场的船坞上总是停满了在建船只,忙都忙不过来;

杭州、明州、泉州、温州等地的大型官船场所接到的造船订单已经排到了一年之后,换句话也就是说,你若是没什么后门,现在去官船场定制海船的话。要排到一年后才轮到建造你的船。

光是造船一项,如今每年就为朝廷带来了近一千万贯的收入,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向上攀升,已经超过了绍圣元年以前每年商税总和。

收入如此巨大,加上造船需求旺盛,促使尝到甜头的朝廷不断扩大官船场,增加船坞,扩招工匠,给工匠加薪加俸。组织经验丰富的工匠改进造船技术,以应对日渐增加的造船需求,同时为朝廷创造更庞大的税收。

当初杨逸没有制定太多的程式以期让大宋的造船业大发展,但他用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钱,用无数白花花的银子来刺激。

这个方法收效惊人,几年前谁能想到大宋的造船业能有这样惊人的发展。在杨逸有意引导下,无数白花花的银子砸向官船场的同时。还不断给官船场提出新的要求;

从两千料的大船,到五千料的大船。不断往大的下订单,迫使官船场只能拼命去研制。

官船场实在接不了这么多造船订单,使得许多私人造船厂也跟着蓬勃发展起来,据说在福州就有一个私人造船厂,由于掌握了建造三千料海船的技术,规模发展得已经不输于各大官船场。

如今在扬州、杭州、明州、泉州、登州、辽阳、福州、广州、钦州等沿海城市,催生了大量私人造船厂,有的私人船厂甚至以重金买通官船场的工匠,窃取先进的造船技术,以增加自己造船厂的竞争力。

在大宋造船业井喷式大发展的背景下,明州官场在不断改进造船技术后,终于把西印度洋贸易商社订制的宝船研制成功了,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示。

杨逸欣喜地将韩碧儿抱过,连声问道:“碧儿快给我说说具体情况,都按咱们的要求造了吗?”

韩碧儿见他高兴得忘乎所以,对面前迷死人不尝命竟然视而不见,不禁幽怨地瞟了他一眼,酥胸一挺,将一只颤颤酥酥的硕乳送到他嘴里,这才轻哼道:“爷一点也不痛奴奴,枉奴奴费尽心思为爷谋划。”

杨逸被一团白花花的软肉堵住,只得含糊不清地说道:“碧儿辛苦了,爷少不得你的好处,快说说宝船的事。”

“这不差不多,这次新造出来的宝船,船长四十二丈,宽十七丈,吃水深度为一丈三左右。。。。。。。。。。。。”

“等等。”杨逸突然叫停,迅速在心里运算了一下,长四十二丈,就是长一百二十米左右;宽十七丈,就是宽五十多米。

十万吨级的尼米兹号航母似乎是长三百来米,宽四十米这样,拿两组数据一比,杨逸心中就忍不住呯呯乱跳。

不过别高兴得太早,人家郑和的宝船似乎长有四十四丈,宽有十八丈,比咱们现在造的宝船还大,好吧,小那么一点点,可以接受了,这可是排水量接近两万吨的大船啊,比后世那些轻型航母已不遑多让。

“碧儿,接着说。”

“奴奴忘了说到哪里了。”

“说到船长四十二丈,宽十七丈,吃水深度为一丈三左右。”杨逸在她那温软的双峰上一番抚弄,让韩碧儿忍不住轻轻吟哦起来。

“还有。。。。。。。。。有就是,船高四层,共有九桅十二帆,采用硬帆旋转橹平底设计,全船二十八个隔水舱。。。。。。。。。。嗯,平底大船据说做工相对简单,能放置更多货物,而且吃水较浅,水深水浅都能走,在海上阻力小,航速快,能走八面风,嗯。。。。。。。。。。。。要启航的话需要两百人以上才能操作。”

“好!好!”杨太傅听了实在是兴奋,这人一兴奋就。。。。。。。。。。

“碧儿啊,咱们俩先试试操作一番,来,碧儿来摇橹,爷做水手,咱们这就升帆起升。”

“哦。。。。。。。。。。。。。爷。。。。。。。。。。。”


第761章雌雄大盗

杨逸刚沐浴出来,家中门房就报进来说两浙路经略使莫溱来访。杨逸很怀疑莫溱是派有专人在进出杭州的要道蹲守,查探他的行踪的,不然怎么来得这么快。

不过这次杨逸到杭州,也没有刻意隐瞒行踪的意思,在苏州时,他已经向朝廷上了急报,奏请朝廷同意成立刺绣传习所、绣工科,此事在朝堂不难通过。

但朝堂通过是一回事,此事更需要地方官府配合施行,是以两浙路经略使不找上门来,他也要找上经略司衙门的,现在莫溱来了,到省了他跑一趟。

莫溱虽贵为一路经略使,三品的高官,却不敢有丝毫托大。两人寒暄一番后,杨逸很直接地提出,让两浙路经略司敦促各州县尽快成立传习所,并在杭州成立绣工科的事情。

这等于国于民皆有大利的好事,莫溱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杨太傅难得回乡一次,是否要多住些时日?”

“本官代天巡狩,要走的地方还多,杭州一地逗留的时间多则五日,少则三日,实不便多作逗留。”

“杨太傅为国奔波,风尘仆仆,所到之处,多遗德政,实乃百官之楷模,下官思及杨太傅奔波劳苦,特意。。。。。。。。。。。。。”

杨逸不等他说完,便含笑摆摆手说道:“莫大人一番好意,本官心领了,不瞒莫大人,本官已三年未曾回乡,此番行程匆忙。能逗留杭州的时日也不多,因此。还望莫大人体谅一二,容本官躲在家中歇息三两日。失礼之处,只有容后再弥补了。”

莫溱连忙应道:“杨太傅言真意切,下官岂能不知好歹,今日冒昧前来,还望杨太傅见谅。”

“今日另当别论,莫大人不来,我也得跑一趟帅司不是?”

“呵呵,杨太傅代天巡狩,既到杭州。两浙路政治如何,下官自应汇报一番,来日不好再叨扰杨太傅,下官今日便粗略汇报一二,还望杨太傅能宽限须臾。”

“这是当然,莫大人便请就农桑、丝织、市舶、印刷等方面扼要说一下吧。”

杨逸提到的这几个方面,都是杭州的支柱产业,象织造方面,至道元年(995年)杭州就设立了官营织造作坊。岁市诸州丝给其用。茧簿山立,缲车之声,连甍相闻。每年两浙路上供的丝绫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杨逸要问。自然是要问这些东西。

“秉杨大傅,这几年海贸蓬勃兴起,带动桑蚕、丝织、茶叶、陶瓷、刻印、造纸、造船、酿酒、及其它手工业快速发展。桑蚕、丝织行业方面,如今两浙路纤陌皆农桑。家家养桑,去年两浙路总计产茧九百二十万斤。占大宋总产量的近三成;

除了杭州官营织造作坊外,两浙路这几年兴起的雇工人数超过千人的大型丝织作坊已经多达十六家,其中三千人以上的特大型织造作坊四家;所产丝绫除了供应国内之外,还大量销往海外;

杭州刻印业本就名列第一,燕云、辽东、西域、安南的收复,朝廷大力实行汉化,所须典经书籍多在杭州刻印,加上与高丽、日本、以及南洋各国交往日渐密切,这些蕃国多向我大宋求购经籍;

如《资治通鉴》、《七经正义》、《史记》、《汉书》、《后汉书》、《诗经》、《易经》以及唐诗与我大宋名家词集等,都是各国争相求购的书籍,这进一步促进了杭州刻印业的扩大;

而刻印业的蓬勃发展又促使了造氏业的兴盛,如余杭由拳村的黄藤纸,富阳的小井纸,赤亭山的赤亭纸、温州的蠲纸等,皆极负盛名,造纸作坊规模都比前些年增加了几倍,甚至十倍。

茶叶生产一向也是我两浙路的大项,如今的炒茶技艺最先在我两浙路兴起,杭州、苏州、宜兴、常州、越州等地的茶园规模越来大越,大者有茶农三四百户,雨前龙井等名茶驰名天下,售价高达上百贯一两,为两浙路增加了大量赋税。

造船业更是两浙路发展最快的产业,杭州、明州、温州几处官船场计每年造大小船只达七百余艘,同时除了以上几地之外,润州、定海、江阴、盐海等地也兴起大量私营造船厂,如今两浙路造船能力已稳居大宋第一;

市舶司,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朝廷专卖商品和管理外商,随着海贸不断兴盛,使得杭州、明州市舶司的关税增加了近六成,达到了五百多万贯。。。。。。。。。。”

杨逸点点头说道:“造船业兴起是好事,地方官府一定要多扶植,要禁止地方官吏过多干扰私营船厂的日常运作,以便这些私营船厂能自然壮大起来。另外,造船会消耗大量木材,为了让造船业能持续发展,各地官府要出台法令,禁止无序的砍伐,造船用的木材砍一棵,要补植三棵,此事莫大人切莫掉以轻心。”

“杨太傅放心,下官已经有相应的法令颁布。”

“如此最好,莫大人请接着说道。”

莫溱作为经略使,谈起两浙路的发展情况,可谓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和杨逸整整谈了一个时辰。

最后才慨然叹道:“各行各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人力,人力缺乏的情形在我两浙路最为严重,象杭州这样的大城,如今雇工价格已经开到两百一十文一天,许多作坊仍是雇不到充足的人力;

下官为此想尽了法子,却一时也难以有太大的改善,朝廷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至少还要十来年才见效,可谓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杨逸笑道:“莫大人可以张榜鼓励商人到日本、高丽、南洋等地去雇工嘛。”

“不瞒杨太傅,这榜下官早就贴出了,日本还好些。高丽大概是发现劳力出境太多,如今已经限制民众出境。不好办啊!”

杨逸听了目光一横说道:“岂有此理,高丽王看来是不敲打一下不行了。”

莫溱听了他这话。目光有些闪烁,还真是灭国无数的杨太傅啊,瞧这话说的。

自古以来人口都是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通常每个国家都是限制百姓迁徙他国的,高丽这么做本也在情理之中,但到了杨太傅这里,就成了“岂有此理”,莫溱不由得暗暗好笑。

但在杨逸看来,确实就是岂有此理。老子没灭了你高丽,已经算你万幸了,现在只让你提供些劳力、以及作为咱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已经是很优待你高丽了。

“嗯,此事本官会上份奏疏给朝廷,让朝廷给高丽施压,尽快解决此事。”

俩人又谈了一会儿,莫溱才告辞而去,接风宴什么的不再提了。

其实两浙路的情况。杨逸还是了解得很透的,江南商会的大多数富商都是两浙路的人,两浙路各方面发展如何是瞒不过杨逸的。

总体而言,莫溱这个经略使干得还不错。至少没有成为两浙路农工商发展的绊脚石,这一点杨逸心里也早有数,今日听他汇报一些大致的数据。细节上没有多问就源于此。

送走莫溱后,杨逸让人闭门谢客。如今秦国大长公主就在家中,实不便在家中多会见客人。以免走漏了风声。

后院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奇花叠石。杨柳依依掩映的小楼上,秦国大长公主一身水绿烟罗春衫,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黛媚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她手上拿着一本诗经正轻声吟诵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忽见杨逸到来,她再也念不下去,纵身扑入杨逸怀中,紧紧抱着他,一丝也不愿放松,杨逸轻抚着他的粉背抚慰道:“莹儿。。。。。。。。。。。。”

秦国公主小蛮腰一扭,打断他道:“不嘛,这里只有你我和柳儿、婉儿,干嘛还要叫人家的假名,听着怪别扭的。”

“还是这么叫好,小心能使得万年船嘛,莹儿不想与我共渡万年吗?”

“别说万年,若能共渡十年,我也就知足了。”

“十年算什么,对了,咱们一起杀入过河套沙漠,这回我带你去南洋做雌雄大盗可好,莹儿,还记得我说的话吗,我,要弥补上你的青春,我迟到的时光。”

杨逸说着轻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此刻的秦国公主,只听到杨逸要带着她到天涯海角,要弥补上自己的青春,至于去做什么,被他选择性的忽略了,对于她来说,只要陪在杨逸身边,做什么都不重要。

柳儿和婉儿在窗前煮龙凤团茶,手上动作流转,耳边倾听着杨逸和秦国公主的谈话,听到杨说要将公主带在身边时,俩个俏丽的宫女也是为之一喜,她们这一生已注定要陪伴在公主身边,这代表着她们与公主是一体的。

“茶好了,公主。。。。。。。。。。。。。”

“嘘!你们也不能叫公主,都改叫娘子吧。”杨逸接过茶杯,同时叮咛了婉儿一声。

“是,大人。”二女盈盈一福应了下来,那袅袅身姿如弱柳扶风,俏颜有些微酡。

见婉儿和柳儿在杨逸面前难抑羞意,秦国公主微嗔了杨逸一眼,仿佛在怪杨逸太能“招蜂引蝶”似的。

杨逸露出一脸的无辜,笑而不语,柳儿的婉儿的姿色虽不输于等闲的大家闺秀,但还没到他主动去招惹的地方,宫里那些环肥燕瘦,仪态万方的嫔妃,他至今还没主动去招惹过谁呢。

对于美人,杨逸现在的原则是不再主动去招惹,当然了,若是谁主动来招惹咱,那另当别论。

“你真要去南洋吗?去做什么?”秦国公主放下茶杯,好奇地问道。

“不是和你说了吗?要和莹儿你去做雌雄大盗。”

“哼,净胡说。”

“我可没胡说,我一向很坏,你不知道吗?哈哈哈。。。。。。。。”


第762章劝君莫惜金缕衣

窗外细柳染轻烟,杏花飘落沾水面,从幽静的小楼轩窗,就可以看到西湖上云帆片片,画船笙歌隐隐传。

秦国大长公主依在窗边叹道:“对如此美丽的一湖山光水色,人间天堂,真想就在此地终老一生。”

杨逸走上去,从背后拥着她,和声说道:“莹儿若真喜欢西湖,想终老其间又有何不可?前两年我着人在西湖边上买下两三处地产,西湖东岸一处碧儿用来建酒楼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楼外白云绕轻舟。莫道瑶台多绝色,人间西子更风流。。。。。。。。。。。你说的便是那栋楼外楼吗?”秦国公主说着抬手向东南一指。

那是目前杭州最高的楼阁,主楼七层,另有四栋高五层的副楼拱卫在四周,四座副楼在第四层有天桥与主楼相通;

五座楼阁各有特色,却又浑然一体,高耸于西湖边上,飞檐入云,雕梁画栋,倒影于湖水之中,如人间仙阁。楼下是上百亩的园林,园中亭台曲廊、奇花异草,清溪缠绕,美不胜收。

建这楼外楼,总计花费了四十多万贯,当然了,楼中饮食在力求精美的同时,其价格也是高得令人乍舌,相比东京的丰乐楼有过之无不及。

杭州作为东南第一州,随着海贸易的兴起,这几年更是富裕,即便楼外楼中一桌精美的酒席要两三千贯,每日仍是顾客盈门。

杨逸望了那楼外楼一眼,微笑说道:“是的,以碧儿的手笔,要嘛不建,要建自然是要建最好的,杭州富户无数,这钱不赚白不赚。”

“你呀,好歹是朝中太傅。到处经营这些。也不怕朝中大臣弹劾。”

“少来,朝中有几个高官家中没些产业?大家不过都是假托他人之名经营而已,自古至今皆然,否则你以为光靠那点俸禄,够他们挥霍吗?

其实只要不是巧取豪夺,或偷税漏税,官员家里正正当当地经营些产业。也并不是什么坏事,这对促进大宋的经济发展有不小的作用;

象咱们家这楼外楼,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咱们赚的都是富户的钱,富户生活奢侈惯了,这些钱你不赚。他们同样会挥霍在别的上面,所以说,这钱我赚得心安理得。”

“这倒也是。”秦国公主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甜美的笑容来,因为杨逸刚才的话中不经意地用了“咱们家”的字眼。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咱们家在西湖边上几处地产中,有一处位于苏堤南段西侧,有花溪蜿蜒流来。前依山势葱茏的南屏山。西靠层峦叠翠的西山,平静如镜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如青玉分裂左右;

我本就有意在那里再建栋别院,取名‘花港观鱼’,莹儿若是喜欢这西湖风光,这别院就以你的名义来建好了;

到时你想我了,只须在那边放朵烟花,我在这边瞧见了,便乘夜踏着苏堤月色,带一片明月清风去寻访美人。。。。。。。。”

秦国公主听了他的话,满是向往之色,这与君隔湖而居,夜间踏霜赏月,闲来花港观鱼,或是相约荡舟湖上,或是缠绵于山水间。。。。。。。。。。。想着,想着,秦国公主心驰神往,双颊飞霞,柔情绰态如幽兰之芳。。。。。。。。。。

杨逸拥着她,从背后轻吻一下她那洁白如玉的粉颈,他口中吐出的热气呵在秦国公主脖子上,让她感觉酥酥麻麻的,不禁仰过头来在他脸颊上轻轻厮磨了几下。

春风渡湖而来,拂动窗外弱袅袅的杨柳枝,如同美人的小蛮腰在轻轻摆动,也拂动了秦国公主额前的青丝,轻轻的飘到杨逸脸上,微微有些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