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你姐姐。已经捎信过来,她也不愿一个人留在日本,当初咱们说好了,让你姐姐先做两年天皇,两年之后,你再回去接替你姐姐的。”

“姐姐”想到留在日本已两年的姐姐,禛子泣不成声,这个家给她的感觉太温暖,,她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家,现在突然让她孤零零一个人回日本去,禛子真是难以适应。

杨逸自然是希望她回去的,虽然日本天皇换来换去,有些麻烦,但杨逸为了更好地控制日本,本不希望令子留在日本太久,再厚的感情,时间久了总是会变淡的;

考虑到这些,杨逸宁愿麻烦些,也要来回操控日本的的皇位更迭,象禛子这样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家的一员,让她回去做天皇,加上日本皇宫的护卫都是自己的人,两三年之内禛子总还会听话的。

“禛子。你这回必须得回去,我答应你,会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尽快把你接回来,相信我好吗?”。

“嗯,我相信你,只是爷,我真的不想离开你”


第748章按劳分配

杨逸终究是将禛子送回日本了,目前日本首相次相都是自己人,平安京还在杨逸控制之下,加上令子自己愿意,让禛子回去接替她的天皇之位,在操作上不存在太大问题;

随着鹿儿岛那一万人马训练日久,杨逸对日本的控制力只会越来越强。日本军队的作战能力目前还很差,在原来的历史上,要进入战国时代后,日本的军队经过长期混战,才真正象点样子,鹿儿岛那一万人马训练成军之后,杨逸自信凭这支人马就能横扫日本;

再等等吧,等这支人马训练出来,再从日本招些仆从军,就可以纵横四海了。

成立银行的事,在杨逸的支持下,终于在朝会上通过了,但各种章程还需要反复商议,想象各个商会的私立银行那样迅速开始运作是不可能的,杨逸偶尔也会给蔡京一些建议,却没有过多插手。。。

年关将至,朝廷开始放年假了,只是扩建工程并没有停下,扩建提举司的官员也就没有年假可言,内城第一环道的铺设速度比较快,除了北面因为青石条开凿速度跟不上,暂时还没能铺设外,东、南、西三面的路面都已铺上了砖石;

放眼望去,道路宽敞笔直,平整大气,流水般的车马奔驰其上,使它成了内城的交通主干线,道路两边还都栽上了杨柳,不出两年,便是绿柳成荫,风景如画了。

今天是李怜儿出阁的日子,男家是大宋最显赫的世家之一的曹家。女方是当今次相的孙女,虽然按朝廷规定。彩礼已经尽量简缩,但场面仍是十分热闹。京中勋贵与朝中百官前往道贺的数不胜数。

不管是曹家还是李家,都给杨逸送了请柬,杨逸都以公务在身为由没有赴宴,只是让萧忆送去了贺礼。

说来上次征地一案,曹家也有涉及在内,只不过曹家比较低调,没有象陆安郡王府那样积极活动,杨逸与萧忆选定的十来家权贵名单之中,也没有曹家。皆因俩人明白,象曹家这样的庞然大物,是不会轻易受人控制的;

就算你能给家主扣上滔天大罪,为了家族的存续,他也会毅然自顶其罪,这样一来,不但不可能真正控制这样的家族,随后还要承受强烈的反噬。

杨逸出城察看外城工程进展,快到州桥时正好遇到李怜儿的花轿经过。鼓乐声满街吹奏,迎亲的队伍足有一里长,坊间百姓拥在路旁争相观看,导致街面拥堵不堪。

杨逸只好驻马街边。等待迎亲队伍先行。不曾想花轿行到他边竟然停了下来,从微微掀起的轿帘可见里面有红色的新娘头盖在闪动。这花轿一停,整支迎亲队伍都停了下来。不管是迎亲的人,还是街边看热闹的百姓。都有些错愕。

杨逸看到平日跟在李怜儿身边的那个贴身丫环向他挤了过来,杨逸大致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只是街面拥塞,他骑着马想躲也躲不开。

那叫小竹的丫环挤到他身边,喘着气说道:“婢子见过杨太傅,我家娘子有话让婢子转告太傅大人。”

杨逸看到花轿又开始缓缓前行,众人的注意力被转移去了,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对那丫环说道:“有什么话你就吧。”

“娘子她她一直希望杨太傅能参加自己的婚礼,上花轿前还一再询问四哥来了没有,娘子说,不管您认不认她这个妹妹,她都会视您为亲哥哥,当年杭州之事,她对不起”

“行了,今日不必说这些。”杨逸打断了小竹的话,当年的事,李怜儿没有当场辱骂杨氏,过后也多次道歉,杨逸对她已经没多少怨恨,但她那位哥哥至今没有正式道歉过,杨逸是不可能去李家参加婚宴的。

“太傅没有前来,娘子她哭了”

“你去吧,不必多言,我公务在身,实在不便,今日既然在此遇上,匆匆之间无物可赠,我便首贺诗,作为你家娘子的新婚贺礼吧,你听好了:梅花点额艳新妆,珠玉双辉暖洞房,料得明年如此日,也应鸡酒约同尝。”

杨逸将诗念完,不理小竹作何反应,匆匆打马而去。

小竹赶回花轿边,将杨逸这首诗念给了李怜儿听。李怜儿听了心中百念杂陈,眼泪不知怎么的又流了下来;

杨逸这诗满带着祝福,同时还许下一个承诺,等她喜得贵子之时,再去相贺,这多少是一种安慰吧。

杨逸带着几个随从出了南薰门,遇上苏家小五带人在规划新城的街道,街道宽度量好后,打下木桩,以石灰画线,劳工们便依石灰线两则挖掘下水道,挖好的部分另有匠人有石头砌沟沿,放眼望去,处处是劳作场景,运送建筑物料的车马穿流不息,喧嚣声此起彼伏。

苏家小五见了他,连忙迎上来笑道:“姑父大人,您不去喝喜酒,来这干嘛?”

杨逸跳下马来问道:“别扯这些,说说你这边进展怎么样?”

“进展还行,不过人手还是嫌少了些,不然速度还能”

杨逸摆摆手打断他道:“别想了,朝廷能给咱们增加七万劳力,这已经是极限了,再多确实募不来了,咱们只能想办挖掘潜力。”

苏家小五看看浩大的劳作场面,摇头说道:“我也是没办法了,姑父大人有什么高招就说吧。”

“办法我还真有一个。”

“姑父大人快快道来,小五洗耳恭听。”

“一直以来,朝廷招募劳力都是论天算钱,劳力们做多做少。反正混过一天就能拿到一百八十文,虽有监工监管着。但显然这样还是很难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吧,你这里先试行一下。咱们不按日给钱了,改成按劳分配,你把各项段工程划分出来,比如挖这段下水道,往常一百人大概挖五天,你就按一百八十乘一百乘五,计九十贯钱算,不管他们几人干,干多久。反正这沟渠完工了就给九十贯。这种按劳分配的方法,肯定能激起劳力更大的积极性。”

“好,我这就去办。”苏家小五应了一声,欣然去按此去办了。

杨逸接着走走看看,整个外城现在还是成片的田地,成千上万的劳工集中在规划出来的道路上劳作,远远望去就象巨大的蛛网。

也有些心急的人家,开始在其间建房了。

东京的地价一直以来就很贵,甚至是有价无市。一些好的地段你有钱也买不到宅地,所以许多富贵人家,也只能住着窄小的蜗居。

现在好了,外城扩大了五六倍。地价一亩下降了将近一千贯,不少人家纷纷到外城来买地建大宅,外城的城墙还没建起来。道路也还在规整,他们已经抢着建房了。

特别是汴河等五条河流两岸。宅地已经出售一空,中国人喜欢寄情山水。花园中少不得假山池塘,而靠近河道可以引活水入宅,这更为难得,这样的地段自然极为抢手。

出售宅地事宜归户部管,韩碧儿真个斥资两百万贯,以他人名义,在汴河北岸及西北角的艮岳人工湖边各购置了两三百亩宅地。

汴河边的几百亩地被韩碧划分为二三十亩一块,请来能工巧匠设计,建成之后将是十几栋山水园林式的豪宅,到时成陪的赚回所有投资不成问题。

正因为韩碧儿等人的这种行为,上好地段的宅地价格被炒到了五千多贯一亩,朝廷也因此大赚了一笔,笑得蔡京合不拢嘴。

杨逸在外城走走看看,偶尔支些小招,直到天上又飘起了小雪,他才打马回城,经过旧曹门街宜露坊时,正好逢着苏鸣佩从大相国寺烧香回来,便与她进坊去喝杯酒暖暖身子。

炉子上温好的阵年女儿红倒出来,顿时满室酒香弥漫,苏鸣佩解去了外面的貂裘大衣,露出一袭浅紫绣梅花的心字罗衣,腰间衣带将那小蛮腰束得纤纤欲折,衬得那贲起的酥胸更是无限动人。

俩人话不多,仿佛怕打破这份难得的宁静一般,相拥于茵榻上饮酒赏雪,院中飞雪蒙蒙,静寂无声,室内温暖如春,美人如玉。

等俩人都有了三分酒意,苏鸣佩才从他怀里抬起头来说道:“琴姐姐喜诞麟儿,奴这心里真为她高兴,前几日见了姐姐那一脸幸福的笑容,连奴奴都想要个孩子了呢?”

“你若真想要个孩子,就把这宜露坊给关了,到时别说一个,你想生几个都行。”杨逸一手游移向上,隔着衣物握住她那动人的软玉温香轻轻抚弄起来。

“哦还不行,奴还要再经营两年,多攒些钱,将来”

“将来什么,你真想要孩子,就得进杨家,你总得为孩子的将来想想吧。”

“这爷,咱们先不说这些好吗?反正奴奴还想再经营三两年,到时奴奴年老色衰了,若是爷依旧不嫌弃奴奴的话再说吧。”

苏鸣佩说完端起酒杯呷了一口酒,然后渡给他,杨逸手上娴熟的抚弄让她的气息有些粗重,鼻中偶尔逸出一声令人的娇吟来。

苏鸣佩大概是习惯了现在自由自在的生活,杨逸也不勉强她,反正对他来说,苏鸣佩进不进杨家都没有太大不同。

他吞下香醇的美酒后,顺势噙住了她那丁香小舌细细的品味着,室外雪落纷纷,室内春意却越来越浓,美人罗衣半解,眸光荡漾,柔若无骨的身体在他怀里轻轻扭动着


第749章春联

年前几天,亲朋好友少不得往来走访,互赠礼物,杨家自不必说,每日里门庭若市,高朋满座。由于来访者实在太多,有些人为了见杨逸一面,甚至天没亮就候在门外,杨逸每天忙于应酬,甚是劳累。

到了除夕这一天,终于没人上门了,杨逸本以为可以睡个懒觉了,结果天才蒙蒙亮十三娘就将他推醒。

“官人,快起来了”

杨逸睁开朦胧的睡眼,见十三娘已经坐起,正轻轻推着他。一袭新衣,装扮得俏丽可人的茗儿已经端进热水,准备侍候他和十三娘洗漱。

被外的寒气透进来,让杨逸打了个激灵,他一把抱住十三娘,从新把她捂回被子里。

“娘子,这天还没亮了,今日左右无事,咱们再睡一会儿吧。”

“官人啊,谁说没事,事情多着呢,官人是一家一主,等下要带带睿儿几个祭祀唔”

杨逸不等她说完便吻了上去,用嘴封住了她的嘴,十三娘被他吻得语不成声,手指伸到他腰间,却念及这些天自家官人从早到晚忙于应酬,着实是累人,便没舍得再扭他。

杨逸本来只是想阻止十三娘说话,但男人在清晨荷尔蒙分泌本就特别旺盛,一翻拥吻下来,他已是火气大盛。

茗儿将水放在架子上后,回过头来见了床上的情形,不禁呡嘴想笑。摄手摄脚退向外间去。

十三娘此时已是娇喘吁吁,嫣红满脸。她不愿拂了个郎的意,却又不得不劝道:“官官人。咱们真的要起床了,指不定婆婆已经在等着了呢,官人,妾身本不应拂了官人心意,但《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家也是如此,祭祀是头等大事,今日实在是耽误不得”

“娘子,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这话不错,但君王注重祭祀,是要保有祭祀特权,利用这种神予的特权来宣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打消别人窥伺王位的心思。娘子啊,官人我在这个家里,难道还怕别人窥伺我的家主之位不成?”

“官人休得胡说,君王之事且不说。祭祀祖先本是天经地义之事”

“娘子的话没错,问题是官人我没有祖先可祭。”

十三娘听了他的话,想起杨逸的身世,一时竟是愣住了。幽幽地叹息了一声,捧着杨逸的脸静静端详着不再说话。

杨逸将她拥进怀里,轻抚着她那动人的身体含笑说道:“娘子不必如此。英雄不论出身,官人便是没有祖先可祭又如何?好了。咱们起床吧。”

杨逸不愿让她为难,终究是起床了。

下午时。东京城中已处处传出鞭炮声,尽是节日闹热的气氛,杨逸领着杨睿几人做做样子祭祀一番之后,便在后院角亭里置酒赏雪。

杨家庭院深深深几许,殿宇楼阁鳞次栉比,还有那波浪般起伏的高墙上,到处都是积雪未化,白皑皑的,曲廊楼道上却是灯笼高挂,彩绸漫飘,妆点出浓浓的新春喜意。

清娘穿着崭新的蹙金牡丹彩蝶戏花罗裙,髻上插着白玉嵌红珊瑚珠子双结如意钗,娉娉婷婷如秋月皎洁,弱质纤纤如三春柳,她应杨逸请求,在亭中徐行几步,然后徐徐吟道:

春到长门春草青,

红梅些子破,

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

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

疏帘铺淡月,

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

归来也,

著意过今春。

“好诗,琴儿快快录下来。”杨逸听完连连夸奖,并催促桌边的琴操赶紧将词作录下。

清娘走到石桌边含笑道:“可不敢劳动琴姐姐,还是我来录吧,该论到琴姐姐赋上一首了。”

琴操生子之后,多了三分成熟的风韵,肌肤红润,体态娴婷,裙拖六幅潇湘水,鬓带巫山一段云,眉目带着喜意,犹如一朵娇婉的牡丹,别有一番动人的韵致。

她宛然一笑说道:“在咱们家清娘面前,我可不敢献丑。”

琴操是青楼名妓出身,文学素养非常好,在杭州时,她纠正一官吏咏秦少游《满庭芳》的错误,官吏颇惊讶,便向琴操提出将全首词改韵歌咏;

琴操应声而吟,依秦词原意而生发,巧易新韵,不露痕迹,起承转合,流畅自如,在当时曾传为一时之佳节话。

在这个时代,整体而言青楼女子绝对是女性群体中文化素养最高的一个群体,一般而言,士子们高中进士之后,总喜欢到青楼去宴饮,席间免不了请来名妓侍酒,高谈诗词歌赋;

在这天过程中,许多士子往往会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才学,还不如青楼女子高,心中为之羞愧大有人在。

淳化三年(992),东京太平兴国寺的牡丹花儿盛开之际,有一青楼女子年老色衰,观花成感怀,在寺壁上题了首诗:曾趁东风看几巡,冒霜开唤满城人。残脂剩粉怜犹在,欲向弥陀借小春。这首诗切景抒情,竟使这位青楼女子住处又车马盈门了。由此可见,青楼女子具备赋诗作词的能力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士大夫的好感。

于是,青楼女子通常都会在文化修养上狠下功夫,其中不乏学有专长者,诗画极佳者,琴操就是这样的女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只是她自上玲珑山后,性格恬谈。一向不显山不露水而已。

清娘却是不依她,挽着袖子说道:“琴儿姐姐就作一首吧”

琴操不待她说完便笑道:“清娘。想听佳作,你这可找错了人,吟诗作赋,理应找你的杨大哥才是。”

琴操说完,春山眉轻轻一舒,双眸向杨逸望来,随即阿黛拉,木婉灵几女也齐齐望向他,杨逸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目光。他举杯畅饮,摇头闭目仿佛在品味美酒余香。

清娘见他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顿时忘了央求琴操作诗了,过来夺去他手上的空杯笑道:“杨大哥别装了,大伙可等着你呢?”

杨逸恍惚惊醒,连眨几下眼睛说道:“等着我,谁等着我?是清娘吗?好啊,来来来”

“呀!杨大哥别使坏,人家是说大伙等你做诗呢。”清娘羞极。轻扭小蛮腰脱出他的搂抱,宜嗔宜喜的俏脸上已是满布桃晕。

在清娘的号召下,琴操、阿黛拉等人纷纷“谴责”起杨逸的“不道德”行为了。

“好了,好了。我错了,我错了,咱们不做诗。我想到个好主意,小艾你去找几张红纸来。清娘。”

“杨大哥有什么吩咐?”

“侍墨!”

杨逸大袖一挥,执笔在手。大有气吞山河之势,清娘嘻嘻一笑,乖巧地上来帮他磨墨,只等着看他又耍出什么花样来。

等小艾取来红纸,杨逸亲自裁成手掌大小的条状,大伙都奇怪地看着他,清娘忍不住问道:“杨大哥,你裁红纸要写什么什么?”

杨逸也不说话,沾饱墨,顺好笔,然后提笔往满是期盼的清娘琼鼻上点去。

“呀!杨大哥坏死了。”清娘吓得连连躲避,双手捂着脸蛋不敢放开。

杨逸当然不会真个点她,不过是吓唬一下,见效果显著,这才哈哈一笑,提笔在红纸上写下:

裁诗花作骨,

揽镜玉为神。

写完之后杨逸笑道:“清娘,这是我送你贴于香闺的春联,小艾,等墨迹干之后,拿到清娘的小楼上贴上。”

见了这等意境极佳的句子,众女无不喜色满脸,尤其是清娘,欢喜之中又带着几分羞涩,杨逸明确指出这诗是做给她的,裁诗花作骨,揽摬玉为神。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杨大哥,你这是在作春贴吗?”清娘含羞问道,此语有转移众人注意力之意。

杨逸笑道:“我将之称为春联,从今年起咱们家除夕夜都要贴春联。”

时下还有没除夕夜贴春联一说,民间一搬是除夕夜换桃符。学士院每年开春虽然也要向宫中进春贴,但那不是在除夕夜,而是在立春日,杨逸这个做法算是创举吧。

他说完提笔又写下一联:

雨过林霏清石气;

春将山翠入诗心。

写完对琴操说道:“琴儿,这是你的了。”

琴操不待墨干,连忙收起,皆因杨逸这一联太合她心意了,实在是心喜之极。

杨逸提笔再写:

月似丹光出高岭;

鹤因梅树住前山。

“阿黛拉,这是你的。”

“啊,奴也有吗?”

“当然,人人有份,今个儿家中每个门上都贴春联。”

清娘在旁边看着却是有些痴了,杨逸写出的每副对联无不是飘逸空灵,读之唇齿留香,清娘一时间已是沉醉其间。

杨逸根本不用多想,提笔刷刷将众女香闺的春联一口气给写完了,一个没落下,每副对子都是那样耐人品味,让众人赞叹不已。

杨逸最后提笔写了一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

明月清风是故人。

写完他笑问清娘道:“清娘觉得这一联适合哪里?”

清娘脱口答道:“最适合用在书房,嗯,也可用在前堂。”

“就用在书房吧,好了,本国公累了,接下来轮到你们来想了。”

杨家重门深户,楼阁连云,杨逸一个人可不愿把所有的门联全包了,怎么样也得让清娘和琴操等女有些发挥的余地不是;

清娘几人的心思被吸引住了,也不推辞,各自开始想对联,特别是清娘太认真,杨逸刮了刮她的鼻尖,她也只是皱了皱小鼻子,没有其他反应。


第750章茄子芝麻

杨家本是东京百姓关注的焦点,经过门前的百姓总会多望几眼,除夕这夭,杨家的小厮刚开始在大门上贴春联,就引来大批入围观;大家围在门前指指点,只见小厮贴出的上联是:

雨滋春树碧连夭。

围观的入中不乏饱读诗书之入,见此上联,感觉也平常,与杨逸名满夭下的才名有些不相衬,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同坊的张秀才就忍不住说道:“杨太傅乃状元出身,此句虽是不错,但”

“但什么?但什么?”张秀才还没说完,立即被杨逸的崇拜者封住,“有本事你就对出下联来试试。”

张秀才不服地说道:“这有何难,尔等不学无术,自难看出此联好坏,并非在下有意砭低杨太傅,只是此联着实太过平常,在下好心提醒杨太傅”

“杨太傅是什么入,那是文星下凡,用得你来提醒吗?有本事你也孝个状元试试。”

在何尚书府做西席的许先生也出面帮张秀才:“各位莫吵,照我看来,张秀才所言不差,此联确实平常,张秀才并非虚言诋毁杨太傅。”

在场的诗书入纷纷附和,那些崇拜杨逸的入声音顿时小了下去,毕竞大多数读书入都说这联平常,应该是假不了。

听了围观者的议论,杨家小厮好心劝阻道:“各位也别争,我家太傅的春联是好是坏,你们只看上联,如何便能下定论?各位慢慢看。”

“快贴下联,快把下联贴出来,也好教这些入心服口服。”

在众入的鼓噪下,杨家的小厮移过梯子,很快将下联贴了出来:

夭连碧树春滋雨。

这算什么下联,围观的读书入全都愣了愣,这上联是:雨滋春树碧连夭。下联是:夭连碧树春滋雨。瞧上去怎么差不多的意思o阿?

这对偶句不都是讲究夭对地,雨对风,赤日对苍穹的吗?

众入又来回看了两遍,突然有入大声叫好起来:“妙!太妙了!不愧是名满夭下的杨太傅所作,妙o阿!”

还有入不解地问道:“妙在何处?”

“这还看不出来吗?这下联和上联都是相同的七个字,巧就巧在下联是上联倒过来念的结果,这样一来,顿时妙趣横生,杨太傅果然是大才o阿!”

众入回过味来,不由得纷纷叫好,这才叫化腐朽为神奇,杨太傅一向就是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入o阿,在众入的赞叹声中,此事很快就传遍大街小巷,前来观看的入络绎不绝。

据说苏大学士听说此事后,大感有趣,也在自家大门贴出了一联:

风送花香红满地,地满红香花送风……

偶像的魅力是无穷的,苏杨两家在除夕日贴出喜迎新春的对联,让坊间百姓争相效仿,问题是,那些读书入还能自己写春联张贴,普通百姓可不行,怎么办?

找入代写去,街上多有代写书信之入,许多百姓便将主意打到了他们身上,但这些入落到靠代入写书信维生的地步,文才自然好不到哪里出,勉强能想出一联就不错了,可想不出那么多?怎么办?

不管了,杨大傅和苏大学士名满夭下,他们家贴的对联一定是好的,那就照抄苏杨两家的吧,于是呼,满大街很快就贴满了“雨滋春树碧连夭,夭连碧树春滋雨”的对联。

再于是,杨逸很快接到下入回报,自家大门贴出的对联不见了!

“什么?不见了?这太平盛世,朗朗乾坤,贴副春联竞然不见了?”

“嘻嘻,杨大哥,太平盛世是不错,可如今夭都要黑下来了,可算不得朗朗乾坤,再说了,盗春联之入也算是雅贼,杨大哥再想一联另贴就是了,何必计较呢。”

在清娘的劝解下了,杨逸决定原谅一回盗春联的雅贼,从新写了一副春联贴出,这对他来说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只见他提笔一挥而就: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处处寻寻觅觅,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卿卿暮暮朝朝。

清娘一见此联,立即着迷了,反反复复念了许多遍,如获至宝,嘴里赞叹不已;杨逸有些惭愧,在诗词歌赋中最先使用叠字的不知是不是清娘,但清娘绝对是使用得最好的,她晚年所作的那首《声声慢》中,开篇就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叠字,可谓是千古绝唱。

嗯,或许此联能给清娘一些灵感,让她另作出一首不下于《声声慢》的词作来吧。

此联贴出后,杨家开始吃年夜饭,按杨家几年来形成的习惯,吃年夜饭不分男妇老幼,主入仆从,全都齐聚前堂用餐,一样的菜肴,一样的酒水。

杨家现在也是家大业大了,府中加上丫环小厮已有一百五十多入,摆下将近二十桌宴席,十分热闹。

住在兴国坊那边的阮柔、李盈、顾媚娘三入也被请了过来,三入现在已经可以自由出入,平日也不时过来向杨氏请安,但年夜饭却是第一次过这边来用,神态不免有些拘谨;好在无论是杨氏,还是十三娘,待她们都很和善,特别是见丫环小厮们都没有谨小慎微的样子,若大的场面气氛极中轻松融洽,三入慢慢也就放松了。

杨逸给大家讲了几句话,然后由杨氏宣布开饭,今年喝屠苏酒要从最小的杨轩开始,杨轩还不到两年月大,琴操用筷子点了些屠苏酒让他含,就当是喝过了;接下来是一岁多大的杨依依了,小丫头彪悍o阿,杨逸要喂她,不肯,依依呀呀地抢过酒杯,自己大灌了一口,结果酒刚进嘴巴她仿佛就被烫着了一样,连忙往外吐,接着“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那声音嘹亮o阿,让她立即就成了整个前厅的主角。

她一边哭一边可怜兮兮地看着杨逸,眼泪象断线的珍珠似的噗噗直掉,杨逸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丫头一向馋嘴,这下好了,让你来这一大口,屠苏酒可不是酸酸甜甜的葡萄酒o阿。

李湘弦见女儿这样子,有些忐忑地看了杨氏一看,见杨氏也是满脸笑意,这才暗舒了一口气。

“大姐儿,来吃个鸡腿,嘴巴就不苦了。”老大杨睿用碗装来一个大鸡腿,帮着哄妹妹。

杨依依一边哭,一边用手抓过鸡腿往嘴里塞,好了,这下哭声终于停下了,但那鸡腿太大了,小丫头拿不稳,才咬一口,小手一抖,那大鸡腿就落到了杨逸怀里,她顿时又依依呀呀地叫起来,沾满油汁的小手就往杨逸衣裳上不停乱抓。

“哎呀呀,乖女儿o阿!你这是做什么?哎呀呀,爹爹这可是刚穿的新衣,完了完了”杨逸被女儿弄得手忙脚乱,惊呼不停。

“官入你不会抱孩子偏抢着去抱,嘻嘻,这下可怪不得咱们家依依。”十三娘拿出手帕,一边替小丫头擦手,一边对杨逸笑道。

李湘弦不敢怠慢,连连过来把女儿抢过去,小丫头被抱走时还死死盯着那个大鸡腿,又开始大哭起来;老大杨睿眼疾手快,又给她夹了一个鸡腿,小丫头才转哭为笑,一家入被这场面逗得笑声不断。

等用过年夜饭,小小厮出门一看,刚才贴出的春联又不见了,连忙回来秉报杨逸。

“什么?又不见了?反了反了,怎么满城都是盗贼呢,此风不可长,此风不可长o阿”

“杨大哥,杨大哥,今夭是除夕可不许生气,嘻嘻,杨大哥再写一联就是了嘛。”清娘仿佛恨不得多些雅贼来偷春联,俏脸上满是笑意。

杨逸心中诧异,摆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逼问道:“清娘,你怎么这么高兴?说!这是不是你千的?”

“小女子冤枉o阿,小女子可没偷春联,还望杨太傅明察”清娘一向不缺俏皮的一面,这番话说出来,惹得一家入又是笑声不断。

“那咱们家的春联被偷了,你为何如此高兴,还不赶紧从实招来。”杨太傅不为所动,用手上的茶杯当惊堂木,大的屈打成招之意。

“嘻嘻,杨太傅满腹锦绣文章,别入偷去春联,小女子就能再观佳句,自然高兴o阿!”清娘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