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给自己的娘亲争一口气,杨逸第二天在景明坊花了三万贯,置下了一栋比礼部尚书府还要奢华的豪宅,请来护院、小厮、丫环共数十人先打理着,等吏部行文之后,便与覃子桂一同返回杭州。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逸与覃子桂同船反乡,过了太湖,两岸平野千里,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总是宜人游赏,然而坐在船头的两人都有些近乡情更却的感觉,既有喜悦,也有种莫名的忐忑。

这一刻,杨逸才发现,他对母亲杨氏的感情绝不单单是帮李逸奉养亲人的义务,不知不觉间,杨逸早已把那个柔弱的妇人当作了自己的亲娘。想起进京时她依门相送的情景,这段时间她怕是每日依门盼子吧!

儿行千里母担忧,茶饭不思人消瘦。这一刻,杨逸深刻地感觉到,自己就是杨氏身上飘落的一片叶子,就算随风飘得再远,根始终在那里。

船上杨逸两人话都少了起来,状元返乡自然有官差仪仗随行,这是朝廷一种贯例,表达了朝廷对科举,对人才的重视。

湖州城外,一艘普通的小船靠在岸边避让杨逸的官船,等官船一过,小船上一个微胖的男人走出船头来,他三十上下,一身绸衫,看上去象个往来各地营生的富商。

“十二郎,没想到咱们会在这里遇到状元郎,巧了!”

随着中年人的话刚落,船舱里又走出一个二十来岁的汉子来,他也是一副行商打扮,望了望杨逸的船,目光沉沉地说道:“黄掌柜的,咱们跟上去瞧瞧吧,可儿的事至今没个头绪,我越想越觉得此人可疑,在京中不好出手,到了江南地面,咱们干脆把他弄过来,一问事情就清楚了。”

十二郎口中的黄掌柜就是黄担,在京中的身份便是绸布商人,他沉吟了一下道:“能把人弄过来问一问甚好,只是,若是可儿真是落在他手上,那也就等于说此人是深藏不露,而且还有官差随行,光你我二人怕是不行,这样吧,联系苏杭地面上的兄弟,咱们干净利落地干他一票。”

小船远远缀着杨逸的官船,两人回到船舱后,细细商议起来,弥勒教徒之间的联系自有一套外人无法得知的暗号,船行过处,偶尔便会有一些人寻到小船上来,密语一阵后,又迅速离去。

一时间,弥勒教在江南的网络很快被调动起来,苏杭一带虽然也是不是他们经营的重点,但势力远比京城胜出许多倍,从这一刻起,杨逸的一举一动几乎都落在了弥勒教眼中。

傍晚时分,杨逸的官船进了杭州城,在码头上一靠岸,随行的官差立即摆开仪仗,杨逸与覃子桂把崭新的官袍穿了起来,知州陆惜禹,新任钱塘知县蒙兆年也穿着整齐的官服,带着三班衙役来到码头迎接,码头边早已是彩绸结就,并请来伎人载歌载舞,场面极为隆重而热烈。

码头上围过来成千上万的杭州百姓,这次钱塘县名声更响了,状元与探花竟同出钱塘县,这对于钱塘百姓来说,同样与有荣焉,今后走到哪里,一提起钱塘县,人家都会高看一等,夸赞钱塘人杰地灵,文风鼎盛。

而作为地方官,钱塘出了这等盛事,他们当然得十分重视,这绝对可以作为他们任上最大的政绩,这说明了他们在重文兴教,移风易俗这些方面成绩斐然。

所以,陆惜禹他们把迎接的场面办得如此隆重,并不见得他们真对杨逸两人如何看重,或许,更多的是在为他们的‘政绩’作一种炫耀。

杨逸与覃子桂上岸后,先与陆惜禹他们一翻寒暄,见过礼后,就见母亲杨氏由李审扶着走上来,此刻脸上已经全被泪水打湿,一条手帕擦之不及,刚擦过的脸颊,泪水又象断线的珍珠流下来。

“儿啊!我的儿啊……”说完这两句,杨氏再度泣不成声,看着她变得清瘦的脸颊,泪水纷飞的样子,杨逸那七尺男儿身一矮,扑通跪下,郑重的给杨氏磕头,杨逸可以不跪天,不跪地,这一刻却甘愿为这个柔弱的母亲在千万人面前跪倒,两世为人,这是他第一次给人下跪,不为别的,只为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母爱!

“起来,起来,我儿快起来!”

“娘,孩儿回来!”杨逸坚持给她磕完了头才起身,扶着杨氏安慰道:“娘亲莫哭,别伤了身子,孩儿此翻总算没有辜负娘亲的期望,把状元给娘亲考回来了!”

杨氏笑了,但那笑脸之上,泪珠却依旧不断,外围无数的百姓看着这对母子,静静无声,杨逸转身给外围的百姓团团作揖,说了一翻感谢的话,然后回身将杨氏一把抱到马上去。

“我儿这是做什么!”杨氏的声音有些惊慌。

杨逸在马边扶着她,含笑说道:“娘亲多年养育之恩,孩儿此生难以报答,娘亲请坐好,让孩儿来给您牵马!”

在喜庆的锣鼓声中,杨逸牵马而行,杨氏在马上不停地抹着眼泪,一路向城西的家中走去,沿途无数的百姓随行观看,杨逸这次如此高调,就是要把所有的荣耀归于这个身为外室的娘亲身上!

从前,因为那见不得人的身份,很多人瞧不起杨氏,不知受了多少人白眼,她连邻家都极少去登门,这种状况直到李逸十四岁通过州试后才有所改观。

而这一回,披红花,骑大马,荣耀归家的不再是状元,而是状元的母亲。满街的百姓随行观看,赞叹不已,杨氏听着路边一片祝贺声,既有无尽的喜悦,也感到窘迫不安。

“娘,莫哭了,您看,满城的百姓都在看着您呢!孩儿为有您这样的娘亲感到骄傲!”

杨氏终于止住了泪水,低头对杨逸说道:“傻孩子,你才是娘亲的骄傲!儿啊,让娘亲下来吧,娘亲坐在这马上不踏实……”

被无数的百姓围观,杨氏越来越感到难为情,杨逸仰头一笑道:“娘,您别管别人,只管看着您的儿子就是了!娘亲有没有看到孩儿浑身发光?”

“发什么光?”

“孩儿不是文曲星下凡嘛!身上自然是要有光的啊!”

“你这猴娃子,净胡说……”


第一卷第058章匪踪

杨家摆了三天的流水席,杭州城里认识的,不认识的士绅富商都纷纷登门道贺,杨逸是来者不拒,普通的乡邻百姓,凡登门来贺的,也不分贵贱,一概有流水席款待,他不厌其烦的搞出这么大的场面,一心只为杨氏赚足面子。

这些天,母亲杨氏脸上的笑容几乎没有消失过,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或许这就是她一生最大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心中满足无比。

到了第四天,杨逸带着母亲起程反京。韩碧儿则带着两个丫环另租了一条小船,到了城外才与他汇合。

对于韩碧儿的到来,杨氏没感到意外,之前杨逸偶尔会到她们药铺去坐堂,虽然没有明说,杨氏也能猜到些儿,此次正式会面,杨氏只是略作询问,并没有多说什么,韩碧儿大松一口气的同时,变着法儿的哄杨氏开心,象供老祖宗一样,把杨氏照顾得无微不至。

韩碧儿明白,她就是一个小妾的命,今后想在杨家过得安稳些,除了杨逸,关键还是讨得杨氏的欢心才行,一但能提前得到杨氏的认可,将来就算大妇进门,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至于过分苛责她。有她照顾自己的母亲,杨逸倒轻闲了许多,可以到覃子桂的船上去置酒畅饮,探讨些为官之道。

这天离无锡县还有十多里,已是薄暮依稀,朦胧的河面上,有三条船从对面驶了过来,最后一条船驶到前面时,突然失控似的,向杨逸的官船直撞过来,嘭的一声,两船撞在一起,杨逸船上的人大多被这突如其来的撞击震倒,有两个官差甚至仆嗵一下掉到了河里。

说时迟那时快,对面飞出一条飞爪,将两船紧紧连在一起,同时冲出六七个黑衣蒙脸人,提着刀迅捷无比的跳到杨逸的船上,对那些官差一言不发挥刀便砍,随杨逸回杭州的共有十来个官差,他们武功都只是一般,一个照面便被砍死了五六个,临死的惨叫声刺破了江面上的平静。

杨逸正在舱中与自己的母亲说话,望见舱外惨烈的情形,也不顾一切的拔出匕首冲出船舱来,船头剩下的几个官差已经与蒙脸人战在一处,呼喝连连,刀口撞击出的火花在暮色中分外刺眼,眼看官差已落入下风,形势岌岌可危,杨逸又不敢远离舱门,只得大喊道:“退过来,退过舱门这边来!”

不用他叫,那几个官差也被逼着退了过来,他们还算尽责,此时不住大叫道:“匪人凶狠,状元郎快逃,我等先顶着!”

杨逸仿佛没听到,紧握匕首揉身便上,身影如鬼魅的从一个官差身侧闪出去,趁着官差挡住对方大刀那一刹那,手中的匕首狂送而去,噗的一声透胸出入,然后飞快拔出,一蓬鲜血随之狂喷出来,洒了前面的官差一身。

凄厉的惨叫声才响起,杨逸的匕首已经划破了第二个蒙面人的肚子,带出一片白花花的肠子,近身格斗是杨逸的长项,在这相对狭窄的船头,又有官差在面前顶着,给他创造了最好的突袭机会,所以能瞬间放倒两个蒙面人。

除了那两声临死的惨叫,对方自上船后就一言不发,只是一味的狠攻狂砍,似乎打算不留一个活口。

江南一带向来还算平静,虽然也偶尔听说有水匪打劫的事,但水匪大多只是求财,象这么凶悍的见人就砍还真不多,敢抢官船的更少,杨逸一边寻找机会,心中同时电转不已,这里离无锡已经很近,而且江面上还不时有船只来往,只要坚持一会,想必这些匪人是不敢久留的。

就在这时,船舱里突然传出韩碧儿的惊叫声,杨逸大惊,回身就冲入舱中去,看到草儿被冲进来的两个蒙面人砍倒在地,几个女人惊叫不断,韩碧儿此时死死地抱着杨氏,将杨氏压在舱角,用自己的身体挡着她。

而青叶则瘫倒在小几边瑟瑟发抖,正努力地想向韩碧儿那边爬去,蒙面人挥刀向她便砍,冲进舱来的杨逸大喝一声,人如流星奔月般射了过去,手中的匕首一闪而逝,直射蒙面人左胸,那蒙面人只得放过青叶,挥刀来挡匕首。

锵!匕首被蒙面人挡偏去,但杨逸出手时已经用尽了全身的力道,匕首偏离后射入第二个蒙面人的大腿,使得那人闷哼一声跪倒在船舱里。

杨逸的身形也随之扑到,和青云道长练了一年的吐纳功夫,虽然不可能有大成,但足以让他的身手敏捷程度不输于前世多年的打练,出手处隐隐有劲风先透,而对方显然也不是省油的灯,挡飞匕首后,顺势横刀砍来,白练如虹,杨逸空手不敢逆其锋,只得矮身而避,右手同时抄起舱中的小几狂砸而出!

嘭!小几被蒙面人一刀砍碎成几块,木屑纷飞,杨逸被逼退一步,刚想揉身再上,别一个蒙面人突然大喝一声:“住手!否则我砍死她们!”

杨逸望去,只见那大腿受伤的蒙面人已忍痛扑到韩碧儿身边,大刀架在她颈上,杨氏此时反而没再慌张,只是万分焦急地喊道:“我儿快逃,不要管娘!快逃啊……”

对面的蒙面人显然对杨逸十分忌讳,这时也没有再逼上来,杨逸一见母亲和韩碧儿落入对方手中,心底一阵透凉,急得眼冒金星,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善类,下手狠毒之极,杨逸不敢随意乱动,脸上努力地做出平静的样子来。

“各位好汉若是求财,船上财物尽管拿去便是,何必伤害无辜呢?”

杨逸一边说话,脑子飞速地想着对策,舱门外的打斗声越来越弱,可见那几个官差怕是撑不了几下了,覃子桂他们船上不知怎么样,但不管如何那边是指望不上了。

就在这时,船舱后面又冲入两个蒙面人,杨逸真个绝望了,夜色已临,若是自己一个人逃生,问题不大,但让他扔下母亲杨氏,这种事无论如何他做不出来。

他对面的那个蒙脸人此时阴测测的说道:“本来只是求财,但你伤了我们几个兄弟,这账咱们得另算,赶紧束手就擒,别想着拖沓时间,否则别怪我兄弟手下无情。”

“儿啊!你怎么不听娘的话,快逃啊!娘求你了……”

“娘,别慌,孩儿不会有事的!”

“再罗嗦我就送你们到阎王爷那里去叙母子情!”

杨逸还在作最后的努力,他尽量平静地说道:“你们千万不要伤害她们,我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也知道你们是为我而来的,放她们先走,我随你们摆布就是,若不然,我会千万倍的还给你们。”

杨逸的话让几个蒙面人为之一怔,杨逸暗喜,没想到真被他蒙对了,因此立即飞退的舱壁边,做出随时破舱而出潜水逃亡的样子。

“放开她们!”杨逸大喝一声,震得舱中几人耳膜嗡嗡作响,舱中四个蒙脸上一时竟犹疑不定,以杨逸的能力,加上夜色已浓,一但让他入水,十有八九能逃出生天,而他们的主要目标确实是杨逸,此时还真有些投鼠忌器。

“逃?你欠了我们兄弟几条人命,逃到天涯海角我们也会把你找出来,不管他,让他逃,把这两个女的先砍了!”

这话声一落,那边的蒙面人没一点犹豫,嚯然举刀便向韩碧儿砍落!吓得她发出长长的惊叫,尽管如此,她还是用自己的身体死死地护着杨氏!

“等等!”

看着那大刀终于停在韩碧儿脖子不远的地方,杨逸暗暗吁了一口气,接着沉声说道:“你们赢了!放她们走,我任你们处治!”

“你当我们是傻子吗?放她们走后你还会任我们摆布?”

“你们这种人没什么信义可言,我若先束手就擒,你们也一定会杀了她们,所以……”

“砍了!”

“停!你们这群王八蛋!”杨逸忍不住大骂一句,最后也只得老实举起双手走到船舱中间!

“我儿不要,你快逃,你这不孝子,难道连娘的话都不听了吗,你快逃!不要管我们……”杨氏此时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推开韩碧儿,仰着脖子就向那蒙面人的刀口撞去,惊得那蒙面人连忙抽刀让开。

“娘!不要……”

杨逸亡魂直冒,不顾一切的冲过去,象一只扑向猎物的豹子,前面两个蒙面人挥刀急砍而来,杨逸身形如风车急转,往左边一让,同时右肘狠狠的撞出,呯的一声撞在左边那蒙面人的肋骨上,把人撞得横飞出去!场面顿时又大乱起来,剩下的蒙面人拼命的阻止着杨逸,竟然阻他不住。

“住手!”

杨逸才冲过前面两道刀影,就见杨氏被另一个蒙脸人提着发髻,大刀再次架在她的脖子上,杨氏一面奋力挣扎着,一面惨声大喊道:“儿啊!快逃啊!你若是不听话,今后娘再也不认你这个儿子了!快逃啊……”

“你们说话要算说,我束手就擒,你们就放她们走!”杨逸再次颓然停手!

“好!”蒙脸人大概也知道不能再拖下去,杨逸的身手如此迅捷,舱中几人没有丝毫把握制住他,于是立即答应。

“发誓!你们若是不放她们走,祖坟被五雷轰,尸骨无存,后代子孙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妓!”

凄迷的夜色中,江风瑟瑟,流水呜咽,看着蒙面人的船只迅速转入分岔水道,消失在太湖方向,杨氏几乎哭得气绝过去,大喜与大悲来得如此突然,她就这么个儿子,若是杨逸有个三长两短,她是再也活不下去了。

覃子桂他们没事,匪徒甚至没有上他们的船,但此时看着船上横七竖八的尸体,他是脸色苍白,六神无主。

倒是韩碧儿抱着哀绝的杨氏,很快镇定了下来,看了看身边剩下覃家那五六个随从,还有三个负了轻伤的官差,韩碧儿将杨氏交给青叶,站起身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子桂兄弟,杨郎他能不能脱险,就看你的了,第一,立即派人往无锡城,让官府出动所有的衙役,并发动民壮,大张其鼓的入湖搜索;第二,让官府行文附近驻军,让附近驻军尽快出动加入围剿;第三,派人飞报两浙路衙门,让提刑使亲自前来主持搜索事宜;第四,派人通知洞霄宫青去道长,江湖上的三流九教青云道长或许有些了解,杨郎与青云道长亦师亦友,他一定会尽力相帮的;第五,……”

说到这,韩碧儿转头对那三位随行的官差说道:“你们护卫不周,万一状元郎有个三长两短,你们罪不可恕,现在你们一人马上飞速进京,将此事原原本本报与章相公知晓,快去!其余两个随我上小船,咱们尾随着这伙匪人,青叶,你留下照顾夫人,若是夫人有什么闪失,我拿你是问。”

韩碧儿镇定的神情感染了身边的人,连杨氏都稍稍安定下来,但韩碧儿突然的转变太让人意外,众人还在愣神的功夫,韩碧儿又大声喊道:“没听清楚吗?快去啊!早一刻咱们就多一分机会把人救出来,快啊!”

覃子桂总算先反应过来,照得韩碧儿的吩咐迅速安排人手,安排妥当后,覃子桂说道:“韩家娘子,带人跟踪匪人的事由我来,你带着杨婶……”

“现在不是争这个的时候,你是探花郎,只有你去无锡,官府才会下大力气发动青壮入湖搜索,快去!”

韩碧儿说得在理,覃子桂不敢再犹豫,得到吩咐的各人也快速的执行去了,杨氏此时才说道:“碧儿,去追匪人太危险,还是我去吧,逸儿他若是有个不测……”

“夫人放心,匪人没有当场杀害杨郎,而是把人带走,那只有一个可能,杨郎身上有什么东西是他们想要的,还没有达到目的之前,杨郎不会有性命危险的,夫人请安心等候消息,青叶,一定要照顾好夫人!”

韩碧儿也没多等,带着两个官差上了她那艘小船,向匪人消失的水道快速追去。


第一卷第059章危局

黄担、十二郎和苏州分坛的负责人唐鸭子围坐在船舱中,脸色都有些不善,这次行动安排了这久,过程却难以让人满意。

想过杨逸可能很难缠,但没想到这么难缠,一个照面就有两名同伴倒在他的匕首下,其中一位还是杭州分坛的香主,在船舱中还重伤了两人,特别是肋下被撞的那位,肋骨断了好几根,现在躺在船上不时吐血,生死未料。

万幸的是,最后总算是把杨逸掳来了。

十二郎与杭州分坛的香主私交甚密,越想越气,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先去把他两只手剁下来,他娘的……”

黄担及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是迟早的事,十二郎先忍一忍,等到了安全的地方,把林护法的下落问出来,到时你想怎么自治他,都由着你就是。”

十二郎眉头一皱,沉声说道:“还等什么,现在就去问,我倒要看看他嘴有多硬。”

他说着提刀就站起来,黄担这回没有阻止,能早一刻问出林可儿的下落也是他所希望的,他向唐鸭子稍一示意,两人也跟着站起身来,准备一同到船舱去逼供。

刚走到舱口,一个手下便跑过来并报:“唐香主,后面有一条小船跟上咱们了!”

“还有这事,看清了没有?”

“禀唐香主,夜色太浓,虽然看不清对方船上的情形,但能确定对方是跟着咱们。”

唐鸭子将刀子往船板一砍,吩咐道:“让后面的兄弟去做了他,干净利落点!”

“是!”那手下应了一声,很快向后面的一艘船发出信号,后船接令后迅速掉头迎回去。

跟在后面的小船正是韩碧儿他们,她把杨逸看作一生的寄托,此刻竟不要命的追上来,她们船小,行动更快,一见匪人掉头迎来,知道己方的踪迹已被发现,她倒也不慌,丈着自己的船轻巧灵活,竟与迎来的匪船兜起了圈子,这太湖之上,水域宽广,对方一时竟奈何不了她们,追又追不及,摆又摆不脱。

两船追逐了一会儿,看得前面的唐鸭子等人大火,让这艘船这么跟在屁股后面,总不是个事,于是唐鸭子吩咐前面两条船也悄悄掉头,以夜色为掩护从两面兜过去,来个三面合围,打算把这条小尾巴干掉再说。

韩碧儿站在船头,心里虽然为杨逸的安危担忧不已,但神态却越来越镇定,在她的指挥下,小船象一条油滑的泥鳅,和匪船在宽阔的湖面上追逐着!

“韩娘子,不好,匪人从三面围上来了!”船上一个官差突然着急地说道。

“听我的,向北面向冲出去!”韩碧儿的声音出奇的平静,船夫听了她的话,立即一转船头向西北方向冲去。

对方从西面及东北、东南三个方向合围上来,形成一个正三角形将小船围在中心,此时一见小船往北突围,西面的船只立即转向阻拦,而东北方向的船只也斜插而上,打算两面封死小船的出路。

小船上的官差和船夫紧张无比,看到被对方封死去路,其中一个官差不禁失声道:“不行,快转向,过不去的……”

“冲!不许停!”韩碧儿不为所动,让小船继续向北面猛冲,仿佛要与对方来个两船硬碰一样。对方一见这情形也尽力的堵上来,待到双方距离接近十回丈,韩碧儿才突然说道:“转舵东北!”

随着她一声令下,小船突然轻灵的划出一道弧线,原本处于东北位置的匪船因急于向北堵住小船,身后的东北方向倒留出了一道空档,韩碧儿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她刚才向北急冲,就是引诱东北方向的匪船斜插过来,她的小船转向灵活,从匪船后面不远处斜冲而出,让船上的匪人大骂不停,却又徒呼奈何。

唐鸭子又是狠狠的一刀砍在船舷上,眼看小船又脱出包围圈,真是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就在此时,无锡方面传来隐约的锣鼓声,远远望去,还能看到一片片的火把,唐鸭子他们见到这情形,再顾不得围堵韩碧儿了,掉头就向西面遁去。

原来,覃子桂一到无锡城,把情况向知县林时颖一说,惊得林时颖连官袍也顾不得穿,就连声下令城中衙役帮闲尽数出动,务必救回状元郎。

这不够,杨逸出事地点就在无锡城外十来里处,若真有个不测,他这个知县必定难逃其究,所以不用覃子桂要求,他又让人去发动城中青壮,大张旗鼓的入湖搜索,无锡地处太湖边,众多百姓以打鱼为生,一时间竟让林时颖发动起上千青壮,点起的火把如星火燎原,闹轰轰的驶船入湖。

杨逸不知道外面已经闹得天翻地覆,他被五花大绳捆在船舱中,除了开始挨了几脚,这伙人急于撤离,到目前为止倒没有太虐待他,但鉴于杨逸凶悍的杀伤力,舱中派了两个人一刻不离的守着他。

杨逸闭着双眼假寐,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拖时间,时间拖得越久,对他来说机会就多一分,但这伙人行事极其狠辣,杀人不眨眼,这让杨逸心中也没底,或许下一刻,这些人就会对他严刑逼供,杨逸明白,只要他们得到了想得到的,自己是必死无疑,

事实上,杨逸已经猜到这些人的目的何在,他明白,自己说出来是死,不说一样也会死,这些人绝不会心慈手软。时间对他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宝贵,但前面两个大汉虎视眈眈地守着,让他也无法可施。

从船体不时倾斜上可以判断出,船只在不断地急转弯,杨逸看了看前面两个依然蒙着面的汉子,淡淡地说道:“看来你们是遇上麻烦了!”

两人只是定定地望着他,没出声,杨逸有些鄙视地笑道:“都把我捆成这样了,瞧你们还这么紧张,至于嘛?”

两人还是一声不吭,杨逸转而怒道:“老子口喝了,要点水来喝!”

两人还是一动不动地盯着他,若不是还看到他们胸口随着呼吸起伏,非误以为他们是木头人不可,杨逸被打败了!她娘的,引不开这两人,他便是有千般能耐也施展不出来。

船只也不知行了多久,突然停了下来,随即船舱打开,有人在上面吩咐道:“把人带上来!快!”

两人这时才恢复了人样,迅速地把杨逸抬出船舱转到岸上,夜色蒙蒙中,杨逸看到附近是一片山林,也就是说他们已经驶出了太湖水域,他无法确定这是在哪里,未等他多看,又很快被塞进一辆马车里,那两个‘木头人’依然坐在车里守着他,但杨逸心中却暗喜,因为车里一片漆黑,不象船舱里有灯光照着,而且车子走得很快,极为颠簸,有了这些条件,他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拿手好戏了。

前世胡小龙虽然背叛了他,但之前却教会了他两手绝活,无论什么样的绳子,打了什么样的结,他都能轻易解开,除此之外,胡小龙还教会了他一手开锁的本事,有一回胡小龙正打开一辆别克车的车门,很霉!还没发动车子,刚好被车主回来撞见,对方三个大汉,将胡小龙一顿暴揍,杨逸遇上了,见他被打得惨不忍睹,出手救了他,胡小龙因此投到他门下;

也正因为学会了这手绝活,上次杨逸才能翻手之间便解下苏十三娘的香囊。

他正准备趁着车内一片漆黑,而且颠簸不定的当口,悄悄解开身上捆着的绳索,车帘却突然被人掀开。

韩碧儿的小船一直缀着前面三艘船只,可到了太湖西岸,对方两船沿着宜水逆溯而上,剩下一条船堵在江口,这江面狭窄,可不比湖面任她们怎么兜兜转转,对方把江口一堵,她们的小船根本过不去,而无锡方向的追兵又没到,韩碧儿眼看着对方两船远去,心里也是焦急万分。

“退回去!”

韩碧儿再次下令,船夫很快掉头,将小船向来路驶回,等驶出了对方的视线,韩碧儿立即让小船转向,在离江口一两里的地方靠岸,然后对一个叫陆关的官差吩咐道:“带上你的衙牌,立即去宜兴城请求宜兴知县协助,要快!否则匪人一但逃入西面的茅山中去,便是出动十万大军也再难搜到匪人的踪迹,要快!”

陆关知道若不救回杨逸,他们是罪责难逃,也不怠慢,上岸就向宜兴飞奔而去,韩碧儿很快又让船只驶回江口,就算不能去追前面的两条船,缀着后面的这条船,也总是条线索。

对方似乎并不急,依然在江口处守着,茫茫的夜色中,对方船上灯火全无,就象一只幽灵船停在那里,韩碧儿不敢靠上去,只得让小船停在湖面上,远远地对峙着,还不时吩咐船夫换个地方,防止方对潜水来偷袭。

直到过去半个时辰,对方船上还是没一点动静,韩碧儿越想越不对劲,让船夫小心翼翼地靠上去,才发现匪人停在江口的船只已是人去楼空。

这下韩碧儿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噗噗地往下掉,尽管心中已是绝望异常,她还是吩咐将匪人留下的船只点燃,当成一个大火把给无锡方向的追兵作一个指引,自己指挥着小船沿宜水逆溯而上,尽快赶到宜兴去搬救兵。

陆关狂奔了近二十里,跑得气喘如牛,好不容易跑到宜兴城下,结果他在城门下叫了半天,城上还是黑灯瞎火,连个鬼影都没有,他急得快疯了,找来石头猛砸城门,这种做法非常危险,若是城上守兵一个恼了,直接将他射杀那也是有可能的!

危机里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陆关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决定拼了,这次救不出杨逸,他们少也得刺字充军,若是能成功救下杨逸,说不定今后能凭着这份功劳得到状元郎的赏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