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去。
在津子一声娇呼的同时,杨大岛主也不禁长长吁了一口气,难怪老白老苏他们都喜欢豆蔻年华十二三,确实是别有一翻滋味上心头啊!
低垂的珠帘遮挡不了津子那越来越高的歌声,那如歌又如泣的声音只要是男人听到,都忍不住热血沸腾;
而作为亲身体验其中妙趣的杨大岛主,就更加热血沸腾了,这必将又是一场通杀大战。
杨大岛主来到日囘本后,彻底变成了一个“魔鬼”,抢钱不择手段,玩女人尽兴而为,根本不怕人谴责。
谁谴责我谁他娘不是中国人。
第343章悲喜交集的蔡京
在慕容志的协助下,平正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了伊贺、近江、伊势、志摩、尾张、三河等地,这一大片地区就这落入了平家手中。
由于石见银山还没有发现,目前日本白银产量的大的是伊势地区,伊势的银矿虽然没有石见那么集中,矿石中银含量也没有石见那么高,但由于分布广,伊势的金银产量也不少。
在明朝的产银高峰期,日本年产白银两百吨。其中石见银山三十八吨,只占日本年开采量的五分之一。
平正盛这次拿下伊势等地,根据初步统计,共为杨大岛主贡献了黄金二十七万两,白银两千一百万两。
整个过程说来简单,但不用脑子想也知道,估计每两银子上都沾着鲜血吧。
但这和杨大岛主有什么关系呢,刮地皮的又不是他,是平正盛。
他只是暗暗乍舌,不得不说,小日本盛产金银还真是名不虚传。
当然了,这可是人家几百的积蓄,杨扒皮把人家……呃,应该说是平正盛把伊势这些盛产金银的地区刮掉了三尺地皮,找出这两千万两银子也很正常。
杨大岛主传令莫容志,让平正盛派人把这些金银财宝直拉押往角鹿港装船,杨大岛主带来的官船只有三艘,可不够用,林如海他们的四艘船也一并征用了,银子装船后直接运回大宋。
杨大岛主这些天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什么公主、妃子、首相孙女尽在掌上承恩,堀河天皇和平宗实他们怕他闲来又去插手日本朝政,或是去提溜他们,还不断地挑选美人给他送来,只望他天天沉迷在美色之中,直接死在女人肚皮上最好。
杨大岛主精研经、熟读洞玄子,可不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初哥。岂会让堀河天皇他们的心愿得逞?
送来的美人照收不误,日日放歌纵酒,左拥右抱。好不快活。
直到清娘来到东京,杨大岛主才开始收敛一些,他带着清娘玩京都、逛皇宫、荡舟琵琶湖。四处赏景;
杨逸对小日本虽然没什么好印象,但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景致确实非常美,游赏于山水间,时常会如清娘词中描写的那样,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大宋文昌元年十月十六,户部尚书蔡京下了朝,坐着车子出了户部大门,沿着御街往南缓行,他要往旧曹门街宜露坊赴赵挺之的宴请;
蔡京现在虽然只是六部尚书之一。未能位列宰相,原因是他的弟弟蔡汴已经是尚书右丞,相当于副宰相,若是兄弟两同列宰相之位,殊为不妥。按朝中惯例是不允许的,因此蔡京才一直屈居尚书一职。
但他已经封国公,在朝之上有着不次于宰相的话语权,而且蔡京为人虽然圆滑,但在治政理财方面确实非常有能力;
大宋这几年来数场大战、还要安置裁撤的几十万军人、及党项百姓,加上浩大的治河工程。每一样都是花钱如流水,大宋能够支撑下来,可以说蔡京功不可没。
而蔡京现在才五旬之龄,凭他的功劳和能力,进尚书省只是迟早的事,因此前阵子宴请蔡京的人不知凡几。
但现在,一场巨大危机正向蔡京步步逼近。
蔡京半掀着车帘,沿途观看着街边的风景,东京城比过去更繁华了。
由于河西走廊收复,西域来的商人比以前多了许多倍,吐蕃、回鹘、黑汗、甚至远至拜占庭,各种装束,各种口音、各位相貌的西域人随处可见。
许多西域商人纷纷在东京购置地产,开店设铺,不知不觉间东京又再现盛唐之时,长安城里胡姬侍酒的异域风情。
街上的各色商品更加丰富,琳琅满目,一片盛世繁华的景象。
但蔡京知道,在这繁华景象的背后,一个问题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那就是钱荒。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交子大概还有一千多万元贯,但朝廷目前实在拿不出钱来,回收这些失去信誉的交子。
回收不了,就谈不上重建交子信誉。
信誉不能保证,就不能重新发行交子,而大宋金银铜皆缺,面对高速发展的经贸,大宋的钱荒已越来越严重,蔡京为此终日难得舒心。
杨逸去弄钱去了,但谁知道他能弄回多少?
蔡京对此是不抱多大希望的,他甚至提出减小治河工程力度,以便抽出资金来重建交子信誉,先解决钱荒问题。
可惜此议遭到了大多数朝臣的反对,治河工程已经启动,一但停下来,会造成许多本不必要的耗费,而且对朝廷诸公的威望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让蔡京头疼欲裂。
钱荒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大宋的经济民生衰退,会导致物价的持续下降;
会使农户和各种作坊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最终导致大量作坊不得不关闭停产;
而大量手工业者会因此变成无业游民,百姓的收入也会剧减,民生会变得凋敝,百姓的生活会变得困苦,进一步引发各种动乱。
随着钱荒的现象日渐严重,已经有大量官员上表弹劾蔡京;
这个问题再得不到解决,他这个户部尚书就得出来顶雷;
到那时恐怕谁也保不住他。
可以说,蔡京现在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悬崖边上,能够迈过去,他的天地将会无比的广阔,迈不过去,他必定重重地摔落……
这些天由于心烦他推掉许多宴请,但这次是使部侍郎赵挺之相邀。他不想驳了赵挺之的面子,这才勉强赴宴。
宜露坊终于到了,门前的花架上红菊开得正闹,竞放芳华,如同它的主人一样美丽。
来到这里,蔡京心情突然好了一些,倒不是他和苏鸣佩有什么私情;
现在谁都知道。苏鸣佩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眼里只瞧得上杨逸那种年轻英俊、而又文采风流的人物。
蔡京心情之所以变得好些。是看到了宜露坊,便想起了杨逸那超凡的能力来;
杨逸凭着那曲“人生若只如初见”,把一个默默无闻的苏鸣佩扶上了花魁宝座。如今的苏鸣佩已经是京城红得发紫的人物,等闲人等一掷千金也难得见上一面。
苏鸣佩别出心裁制出一套新服饰、梳一个新发型,出去走一趟,立即就被京中女子争相模仿;
她已赫然成为引领东京潮流的人物。
而苏鸣佩一响只唱杨逸和易安居士的词,这也是她的一个特色,为人所津津乐道。
苏鸣佩之所以有今天,无不是拜杨逸所赐,而杨逸创造的奇迹何止这些?
想起杨逸的远见和能力,对他的日本之行,蔡京不由得多了几分希望。这才是他心情好转的原因。
任之啊任之!这次你若能助我蔡京渡此一劫,来日定当有所报。
就在蔡京暗暗祈祷之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只见户部员外郎黄资打马而来,远远就喊道:“蔡尚书,蔡尚书。请留步,杭州送来急报,章相公请蔡尚书立即前往尚书省走一趟。”
杭州?杭州能有什么事找到户部?蔡京收住脚步,回头问道:“子鉴如此着急,究竟发生何事?”
黄资面带狂喜之色,倒豆子般说道:“蔡尚书。大喜啊!杨大学士有消息了,据杭州市舶司急报,七船大船,满载着金银,蔡尚书,共七艘大船啊……”
蔡京忍不住一把抓住黄资的手臂,激动得胡子微颤,不可置信地问道:“子鉴,可是真的,你说的可是说真的。”
“蔡尚书啊,市舶司的公文就在尚书省,这还能有假,文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七艘船共计运回黄金九十八万两,白银六百零三万两。据从倭国回来的人说,杨大学士为倭国的什么天皇夺回了政权,那倭国天皇为表酬谢,以金银相赠,后面还有呢!蔡尚书啊,得赶紧,杨大学士在信中要朝廷尽快多派船只前往倭国。那边还有金银还等着运回来呢。”
九十八万黄金,六百零八万两银,近市价差不多两当于两千万贯。
便是掌握着大宋钱袋子的蔡京听了这个数字,也不禁当场石化;
两千万贯在别的朝代相当于好几年的赋税,现在大宋岁入一亿多贯,今年或许会多些,但最多也就一亿六千万贯;
但问题是这是集大宋举国之入,才这么多,现在杨逸去日本逛逛,轻轻松松便能挥回两千万贯,而且后面还有……天啊!这也太让人震惊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不知道,蔡京脑子还处于当机状态,没法多想。
但有一点他非常清楚,他蔡京这回不但迈过了那道悬崖,而且是直飞云端了。
“快!快!快!快去尚书省。”
蔡京的神态有些失常,连赵挺之在宜露坊里相侯的事都忘了。急急忙忙地跳上车子,等车子驶出老远,才想起赵挺之来,连忙派自己的幕僚前去解释道歉。
此事不但惊动了蔡京,蔡汴、李清臣、苏颂、杨畏、黄履、张商英、何世宽等人也无不纷纷赶回尚书省,三省六部的头头脑脑一汇齐,立即前往拱垂殿奏报刘太后。
两千万贯啊!而且杨逸还催促再派船去,这后面应该还有不少。
一时间,大宋的头头脑脑高兴得像过年一样,刘太后听了也是大喜。
对于,杨学士带了多少人去倭国?
一想到这个问题,连一向淡定的章惇也不禁担心起来,如此多的银子,杨逸就几百人马,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么多金银,万出现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
尤其是刘太后,一口咬定,此次除了派船运银外,必须给杨逸再派一营人马,务必保证杨逸的安全。
对于她来说,杨逸是多少银子也无法比拟的。(未完待续)
第344章北陆使者
平正盛以惊人的速度扫平了伊贺、伊势、尾张等地,这让处于东北面的武藏、上野、下野、越后、陆奥等地的大名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平正盛越打越强大,出兵时一万人马,攻下伊贺等几个大名的地盘后,兵力已经增加到两万三千人;
加上平正盛的吃相过于难看,但凡战败的大名几无生理;
武蒇、上野诸地的大名自知无力单独对抗平正盛,于是纷纷联合起来。
凑起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共同应对平正盛咄咄逼人的攻势,双方在甲斐,也就是富士山北面发生一场大战。
出兵以来,平正盛连战连捷,不免有些骄气,而联军忧患意识强烈,因此作战出奇的勇猛,四万大军在富士山北面鏖战一个多时辰,平正盛大败,损失了整整七千人马。
若不是慕容志及时出手,平正盛恐怕命都保不住。
慕容志虽然只有两百人,但凭着燧发枪近八百米的有效杀伤距离,同样给联军造成了两千多人的杀伤。
燧发枪的威力让联军感到无比的恐怖,这么远的距离,人家能轻松地射杀你,你却够不着人家。
这些大名意识到,只要杨大岛主的“魔军”站在平正盛一边,他们大概只有等死的份。于是,这些大名派人从海上前往角鹿港联系杨大岛主,希望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平安京,华府。
所谓华府就是藤原家的旧宅。此于豪华不下于日本皇宫,又有温泉泡,离皇宫也近,有利于随时提溜堀河天皇。
于是杨大岛主在此处长住下来,并将之改名华府。
前厅里的装饰还保持着藤原家原来的模样,壁上挂着唐人字画,墙边小几上点缀着越窑青瓷花瓶;
镏金的屏风边。一盘红色的珊瑚树极为惹眼,甚至让人忽略了令子、禛子两位公主零乱的衣裳下露出的一线春光。
杨大岛主斜靠在一张虎皮铺垫的木榻上,头枕着樱子那对温软的“木瓜”。左右手分别揽着令子和禛子两位公主的娇躯,不时隔着衣裳肆无忌惮揉捏一翻。
跪在堂下的陆奥重光和宫本十二不敢多看,虽然上皇最宠爱的女御、大日本帝国两位最尊贵而美丽的内亲王被人这般玩弄。让他们觉得很耻辱,但天皇陛下都不在乎了,他们又能奈何?
而且他们还不能表露出丝毫不满,他们这次是来求人的,自己的命都拿捏在人家手上,还怎么去反对人家玩弄大日本帝国的公主?
陆奥重光四十多岁,身材很瘦小,眼神却显得很有牟利,不难看出他是个精明的人;
这大概也是几个大名选中他来谈判的原因。
只见他伏身一拜说道:“阁下,我受陆奥、越后、武藏、上野、下野几位大名所托。前来拜见阁下,向阁下送上我们的敬意。我们和平氏一样,都是天皇陛下的子民,希望……”
“希望什么?”杨逸在令子的丰臀上用一捏,打断陆奥重光道。“希望本岛主对你们像对平家一样、一视同仁是吗?陆奥重光,你说你们和平家一样都是天皇陛下的子民,天皇陛下颁令全国,收缴所有的金银,改用纸币作为货币,你们执行天皇的诏令了吗?
我与天皇陛下有协定。只要是不听从天皇陛下号令的人,本岛主都有义务帮助天皇陛下征讨。”
杨逸的语气不算凌厉,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味道,他是打算在日本保留几股势力不错,但前提是这些人都必须服服帖贴才行;
堀河签下的条款是赔偿四万万两白银,日本不可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金银,余下的款项须要全日本同心合力来偿还;
因此,即便陆奥、武藏、越后这些地方的大名答应交出手上所有的金银,还是不够,必须答应今后一起偿还余下的款项才行。
否则他宁愿把这些地方大名都灭掉,只保留平家与堀河天皇对抗。
陆奥重光虽然聪明,一时却没能想到这么多,交出手中所有的金银财宝,这一点已经让各个大名难以接受了,他来就是找杨大岛主讨价还价的,几个大名给他的底线是交出属地七成的金银来卖平安。
“阁下,我们并非不服从天皇陛下的诏令,只是天皇陛下的诏令下得太突然,武藏、陆奥、越后等几个小国地处偏远,民稀地脊,一时之间实在找不出这么多金银……”
杨大岛主盘腿坐了起来,再次打断他说道:“陆奥重光,本岛主懒得跟你废话,你回去告诉他们,要么服从天皇陛下的诏令,交出所有的金银财宝,将来一起承担偿还余下的款项,否则,他们就是抗旨,本岛主言出必行,只有帮天皇陛下踏平你们了。”
“阁下……。阁下,请听我说,我们原与阁下合作,帮助阁下去讨伐其他不服从的名主。”
“不必了,平正盛比你们更听话,要得也更少,平正盛不要金银,只要主宰日本的大权;而你们,既想保留权力,又想保留金银财宝,你说,相比之下本岛主有什么理由选择你们呢?”
“这……”
“陆奥重光,你们回吧,本岛主不为已甚,告诉他们,想保住手中的权力,就得接受平正盛一样的条件,别的,免谈。”
陆奥重光和宫本十二回去了。
杨大岛主的条件实在太苛刻,陆奥国主陆奥光美、武藏国主高丽竟成实在无法接受,
在七国联军中,武藏的高丽竟成兵力最强,余下几个小国都以他为首。
高丽竟成的先祖是高句丽王族,本姓玄武。
日本天智天皇五年(666年)。玄武若光作为高句丽副使出使日本。天智七年(668年),大唐与新罗灭高句丽,玄武若光失去了回国的机会,留在了日本。
703年,日本文武天皇赐予玄武若光“高丽王”的姓氏。716年,日本在武藏国设立高丽郡,并将分散在东海道七国的1799名高丽人迁往此处安置。高丽若光前往高丽郡担任大领(郡司)。
至此。高句丽人正式建立武藏国,经过四百年演变,他们早已彻底变成日本人;
武藏国正处于后世的日本东京那片儿。也就是所谓的关东平原的中心区域;
几十年来武藏与藤原家紧密团结,有如一家,藤原家能主宰日本政权半个世纪。少不了武藏国的支持。
原来杨逸灭掉藤原家,高丽竟成就极为不满,现在又提出这样苛刻的条件,高丽竟成不堪忍受,决定死战到底。
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这些年来,关东已经成为日本最强大的地区,谁掌握了关东,谁就能左右日本的朝政。
平正盛念念不忘的正是拿下关东地区,这次在甲斐战败。让平正盛更意识到,没有杨逸的支持,他根本无力拿下关东地区。
为了达成心愿,他搜集了大量的美女和珠玉珍玩,派人送到华府给杨逸享用。只望他全力支持自己拿下关东。
杨大岛主都一一笑纳了。美人自己享用,珍玩全部送给了清娘。
平正盛刮地皮刮来的东西真不少,因为之前杨逸只要金银,珍珠玉石这些宝贝并未提及,平正盛送来这些东西倒提醒了杨大岛主,这些宝贝可不能给小日本留下了。得刮,得狠狠地刮;
既然背负了恶魔的名声,就别再假惺惺装好人,怎么说来着,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小日本啊小日本,本岛主这回毛也不给你留下一根。
正好朝廷派遣的船队也到了,杨大岛主人在平安京,不知船队来时的盛况,据说在蔡京一力坚持下,朝廷这次共派来了上百艘大船。
可以说朝廷能出海的船只几乎都被派来了。整个角鹿港云帆遮日,桨撸如墙。
林如海的船队依然跟着来,这回对他来说可是发大了,别的不说,哪怕把杨大岛主和士卒们玩腻有女人运回大宋,卖入青楼或给人作妾,也够他大赚一笔了。
加派的五百士卒也到了。杨逸立即给慕容志再派去二百人,并给他一道命令:三日内踏平武藏。
不是杨大岛主经不起平正盛送来的美人的枕边风,高丽竟成既然不死心,那就再宰只!
让所有大名看看,敢跟老子讨价还价是什么下场。
慕容志接到命令,暂停了“开发日本”的事业,按杨大岛主的指示,把平正盛掠夺来的珍宝榨光之后,立即领着四百人打头阵,时间只有三天,慕容志不得不如此;
仍旧是富士山北面,高丽竟成率领的联军见是慕容志打头阵,立即撤退,准备和慕容志他们打运动战,以抵消武器上的弱势。
慕容志也明白,燧发枪再利害,但自己人少,若与高丽竟成玩捉迷藏,很可能会吃亏。
慕容志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命令平清盛放弃所有辎重,全军轻装奔袭武藏城。
你高丽竟成不是想玩躲猫猫吗,那你慢慢玩吧,俺们先去武藏城逛逛。
平正盛疑虑重重,却不敢违抗慕容志,留下五千人马于白耳山看守辎重,自己带着一万人及三日口粮,随慕容志奔袭武藏城。
为什么只带三日口粮,慕容志说了,杨大岛主给他的命令是三天踏平武藏。若是三天内完不成任务,他会先把平正盛干掉,然后自裁以谢杨大岛主。
高丽竟成没料到慕容志他们竟然孤注一掷,武藏城是他的根基所在,手下武士的家儿老小全在那边,若被慕容志他们占领,手下这些武士估计不用再打,就溃不成军了。
而此时,慕容志他们以惊人的迅速,已经急奔到山梨地界,离武藏不到百里。
高丽竟成只得率军狂追。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本是打算和慕容志打游击的高丽竟成,反而恨不得爹妈多生两条腿,好追上慕容志。
第345章清娘的贡献
高丽竟成率军一路狂追,终于在距离武藏不足二十里处,追上慕容志他们,这里处于关东平原,地势开阔,对高丽竟成十分不利。
但武藏城已遥遥在望,大军被他带出,如今城空防守空虚,若是再躲避,任慕容志攻打武藏城,估计城中老弱撑不过半个时辰便告失守。
无奈之下,高丽竟成只得选择与慕容志他们决战。
他把军队一分为四,打算从四面猛攻,以期形成混战的局面,这样慕容志他们的燧发枪就难以发挥威力。
他有近两万武士,而慕容志和平正盛合起来才一万人。哪怕其中一面的武士全部被燧发枪射杀,只要剩下的三面能冲入敌阵,高丽竟成就依然能保有优势兵力,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高丽竟成一分兵,慕容志就把他的伎俩猜得一清二楚,他也迅速布局,等高丽竟成的联军从四面冲上来,平正盛的一万人突然从中间裂开,露出一条南北走向的通道。
平正盛负责迎击东西两方的敌人,这样一来,在单个方向上,他的兵力就不少于高丽竟成。
而慕容志的四百人也一分为二,通过中间的通道迅速转移,阻击两北两面,如此便能给予高丽竟成最大的杀伤,只要射杀了两面的敌人,慕容志相信联军必溃。
当然,慕容志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万一扛不住的话,他这两股人马就可以通过中间的通道。迅速汇合,脱离战场,反正老子不跟你玩混战。
两百人,能组成六十人一排的三段射击阵列,足够了。高丽竟成的联军大部分是步兵,几千人簇拥在一起,但队形很散乱,如牦牛一般咆哮着冲过来。
对小日本的战争艺术,慕容志是嗤之以鼻;
日前小日本大战不多。通常都是各个大名之间为了抢夺地盘,而引发的混战,那种混战不讲什么阵形,和街头混混打群架没什么分别。
因此他们平时也很少训练什么阵形,而更强调的是个人勇力,根本不可能达到宋辽那种大军团作战时,能摆出严密的阵形来。
日本要等到战国以后。因为战争的频发,各个大名之间互相吞并,战争艺术才会有质的提高。
八百米,这对高丽竟成的联军来说,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距离。莫容志这边已经率先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随着连成一片的枪声响起,弹子呼啸而去,一排射完,第二排接着射,往返不息,根本没有个停息的时候;
联军一窝蜂地冲上来。前面一排排的武士倒下,他们不但没有散开,反而挤得更紧密。仿佛那样能让他们变得更安全。
这使得慕容志这边几乎没浪费一颗子弹,枪枪要人命,这种三段射击法,五六秒中就会有六十颗子弹出膛,三分钟就能射出近两千发。
而三分钟敌人还没冲过四百米呢。
他们手上的盾牌大多是藤盾,阻挡不了要命的子弹。一蓬蓬血花爆溅而出。一排排武士扑倒在地,震天的咆哮变成了凄厉的惨叫。这种挨打无力还手的局面,实在让人绝望。
等冲近三百米时,几千人马已经死伤一半,如此惨重的伤亡率,让联军的勇气一泄而光,冲锋的脚步不禁缓慢下来,最终演变为大崩溃。
南北方向的联军瓦解,东西两面的见势不妙,也随之溃逃,高丽竟成精心准备的一场大战,还没等他们放出一箭,就变成这模样。
慕容志得了杨逸的命令,加上新补给了弹药,对高丽竟成的溃兵再不客气,一路追杀,顺势攻入武藏城之后,更不忘踏平武藏的军令。
两天时间,武藏城变成一座余烟袅袅的废墟,高丽家的男子全部被送到天照大神那里去了,女子则成了营妓。
这么做是了为震慑其他大名,别再妄图抵抗,否则下场会很凄惨。
平安京里,杨逸接着捷报,只是谈谈一笑,他正在安排带来的那些“专家”,准备为日本的采矿业作些贡献。
日本现在发现的金银矿藏已经很多,但每年的金银产量却不算高,原因是日本的冶炼技术非常落后。
为了尽快从日本得到更多的金银,杨大岛主把带来的工匠分派出去,有找矿经验的带人找矿,熟悉冶炼的前去教授日本矿工提高冶炼技术。
原来的历史上,在明朝时期,因“吹灰法”从高丽传入日本,使得日本白银的产量得到几倍提高。
用吹灰法提炼白银在唐朝便开始盛行,目前大宋也一直沿用此法冶炼银矿。
所谓的“吹灰法”,是一种分离银铅的方法。银矿一般含银量很低,炼银的技术关键是如何把银富集起来。
由于铅和银完全互溶,而且熔点较低,所以工匠们在炼银时加入铅,使银溶于铅中,实现银的富集;
然后吹以空气,使铅氧化入炉灰中,使银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白银产量。现在杨大岛主很慷慨地传授给了小日本。
赶紧把产量提高,角鹿港那边那有许多运银船等着呢!
石见地区杨大岛主也派出人手。
堀河已经将山的石见、西海道(九州岛)的萨摩和大隅割让给杨大岛主,但目前三地还控制在地方大名手上,杨逸让堀河天皇派出一千人马,外加陆振的三百人,一同前往征讨石见。
石见离平安京两三日路程而已,而石见银山是日本最大的银矿,矿石含量银量高,容易提炼,在明朝时期,石见银山每年产银量能达到四十吨,占整个日本产银量的五分之一。
现在杨大岛主打算提前把石见银山开发出来,为大宋的腾飞增加一份推动力。
萨摩那边是金矿。但离平安京比较远,杨大岛主一时顾不上,只有等正真扫平各地大名后,再着手去开发了。
安排完一天的工作,已经是黄昏时分。天空开始下起小雪来,细细的雪花飘落院子里,很快就融化掉,留下一地的水痕。
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各地气温已经很低。但平安京还好,这里三面环山,使得平安京冬暖夏凉。
杨逸沿着走廊缓步走向西厢,遇到他的女人无不躬身站到廊下,等他去远才敢直起身体;
平正盛及各个想要巴结他的大名,不断挑选美女给他送来,杨逸是送来就收。现在华府之中各色美人已经将近三百,环肥燕瘦,高挑或娇小,妖娆或者清纯,应有尽有。俨然一个众香国。
西厢的拉门微开一线,有灯光透出,杨逸轻轻拉开房门,房内生了炉子,温暖如春;
丫环小艾正守着炉子,清娘盘坐在榻上。前面一张小几上摆开着一本页面发黄的书,正津津有味地看着。
日本与大唐交往很密切,并大量从唐朝购买书籍。中国的古籍流落日本的不少。
而五代时期中原战乱,毁掉了无数书籍,大宋又因数次失火,特别是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四月荣王宫那场大火,把皇宫典藏书籍烧了个精光。
火是四月二十三日夜从荣王宫烧起的,当时大风从东方来。五更后火益盛,未至天明。东宫的雍王、相王、南阳郡王、兖王、荣王等六宫府第,一时全部烧光。
二十四日,火又烧至承天门,西烧仪鸾司、朝元殿后阁,南烧内藏库、香药库,又东回烧左藏库,又西烧秘阁史馆。
秘阁三馆的图籍,一时俱被烧尽。大风中,纸片碎屑,漫天飞舞,源源不绝,飘向汴水……
午时,烧朝元门东角楼,西至朝堂。未时,火出宫城,连烧中书省、门下省、鼓司审官院。到了晚上,烧屋舍计2000余间,救火而死的人达1500多,至夜,火仍未绝……
这场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