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逸淡淡一笑道:“不用四面合面,西边是梁山泺,叛军没有船,飞不过去,你和一忠各带一万人马,从南北两面压上,常言道了狗急跳墙,你们要注意,尽量不要在密林与叛军纠缠,叛军缺少粮草武器,支撑不了多久。你们只需要在开阔地带严防南北南面,不让叛军逃走即可。
东面滨临南北大运河,一片开阔,刘武有些迟疑地问道:“大人,那东面呢?”
“东面不是还有我这一千人马吗?”
“大人,不妥,你这边人太少,叛军可有将近两万人,南北被堵住,他们必定会向你这边压和心
“我就是要让叛军朝这边来,我要让他们见证一次几辈子也忘不了的惨景。”
一旁的李一忠有些不甘心,试探地说道:“大人,要不您率军上山,末将来守东面。”
“一忠啊,别争了,所有的恶名就让我来背负吧!”
“大人,末将总觉得自己身上的煞气不够,这恶名由末将来背,有助于末将的茁壮成削大人,您就让末将来守东面吧,求求您了!”
李一忠连连躬身作揖,一脸期盼地哀求着,杨逸哈哈一笑道:“好吧,给你个机会!”
李一忠大喜:“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刘武,你往北我往南,咱们走!”
卧牛岭一带丛林茂密,但也总有些开阔地带,杨逸带军上山,选择一些空旷所在堵住南面后,立即让王勇带领一股人马,准备摸上卧牛岭,一是探探叛军的情形,二是骚扰一下,骚扰的方式是放火,这月之间,山林里枯枝落叶落地,一但放火,必定能把叛军逼出来。
总不能让叛军太清闲了不是?
王勇的两百人刚摸过去不久,很快就退了回来,只见他们身后是无数的叛军如同丛林中的野猪,呼啦啦的冲来;
野利阿图乒不是傻瓜,杨逸两万大军到来他并非一无所知,他明白困守卧牛岭只有等死的份,因此不顾一切地率领叛军往南冲来。
“大人,叛军太多了,冲来了!”王勇一边狂奔而来……边大喊着。
还用你喊?杨逸早以上令一万大军布防在卧牛岭南面,严阵以待,前面是一条雨水冲涮出来的小河沟,这种河沟雨晴也就断流了,只剩下凹凸不平的石块,大概有十来丈宽的空地。
判军举着锄头铁锹冲下来,黑压压的一片,杨逸一声令下,宋军万箭齐发,如暴雨倾泄而下噗噗的入肉声不绝于耳,冲下来的叛军被一片片地射倒在地,尸体很快就填满了河沟。
狗急跳墙的叛军不顾惨重的伤亡,依旧前赴后继、汹涌而来然而冲过了箭阵,迎接他们的却是更为惨烈的屠杀;
只见宋军阵中掷出一串串的手雷,剧烈的爆炸声在山林间回响不绝,一团团火光,一股股硝烟,冲在前面的叛军被激荡的气流冲上半空,飞舞的弹片在宋军前面形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炼狱。
在巨大的伤亡面前,叛军终于退却了。
北面也有一万宋军只有东面了。
野利阿图别无选择坐困卧牛岭是死那只有往宋军防守最薄弱的东面冲了!
虽然,东面一是开阔的平原,虽然,往平原上去也必定危机四伏,但总比往地狱上闯强些,至少野利阿图是这么认为的。
李一忠这边确实只在一千人,叛军从东面冲下卧牛岭,李一忠立即带着一千人马远远兜过去挡住叛军的去路。
然后一千人全部下马,排出整齐的队形,手里拿着一种叛军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武器!
“预备!”眼看叛军冲过一里距离李一忠舔了舔嘴唇,大吼一声。
说实在的,缝发枪威力他是知道,但这毕竟是第一次用于实战,李一忠心里还真有些紧张。
排成三排的士卒也是个个屏息凝神,在李一忠的号令下,第一排三百多士卒齐刷刷地平举起枪,对准冲来的叛军。
远处的叛军大概也知道,这是拼命的时候了,冲过去!冲过去!只要冲垮这一千宋军,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叛军个个咬牙狂奔着,嚎叫着冲来。
“第一排,放!”
牌坪心……
一阵沉闷的枪声响起,宋军阵前一片硝烟弥漫,而冲来的夏军就像麦子一般,被割倒一片,他们甚至看不到是什么东西把他们击倒,只见冲在前面的人成排的倒下,惨嚎不绝,血流如注。
“第二排,放!”李一丧再次大吼。
宋军这边,第一排射击完毕之后,第二排立即抢上前,随着李一忠的号令,又是掉牌的枪起响起;
第二排射击完毕,第三排上,等第三排射完,第一排也装好了弹药,如此往复不断地射击着。
对而的叛军还没冲过三百步,已经倒下一半,每个倒下的人身上都有一个或几个血洞,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喷涌而出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李一忠这边是越打越上手,射击速度进一步加快,一阵阵的硝烟冒出,一排排的火光喷射,一颗颗子弹带尊死亡的呼啸向叛军射去。
这种毫无还手之力的屠杀,把所有的叛军吓疯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同伴为什么倒下,不是刀枪、没有箭矢,再说了,就算是神臂引,也不可能射这么远!
他们连宋军的面孔都没看清,叛军已经遗尸遍地,那些被击中手脚的叛军则躺在地上,捂着血洞惨嚎着,到处是九幽炼狱般的惨景。
一万多人啊!
李一忠这边每人还没放到十枪,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一万叛军就倒下过半,这种惨景便是李一忠也看得心惊,缝发枪的威力是如此可的可怕。
李一忠哪里知道,别说是对付一万毫无防护的步兵,就算对方是骑兵,那也只有挨宰的份。
在清末,几千洋鬼子就能横扫整个中国,清军的骑兵挥舞着大刀狂冲上去,不可谓不英勇,但除了遗尸遍地,他们根本无能无力;
四万万人的清朝,被几千洋鬼子轻轻松松地攻入京城,肆意的烧杀抢掠,而且还不止一次。
现在,俺们先发明了缝发枪,该是咱们去宰别人了!
杨逸弄出缝发枪,根本目的是希望中华民族不再出现全境沦陷的惨景。
汉族是农耕民族,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前总是疲于应付。
作为农耕民族的汉族在冷兵器时代,很难真正控制北方辽阔的草原,所以在汉唐强大之时,虽然能打败游牧民族,但本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像汉武帝甚至把内国打得一穷二白。
而一但汉族衰弱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任借着优势的骑兵,彪悍的体格,往往就会给中原百姓造成血淋淋的伤害。
可以说在冷兵器时代,无论中原王朝怎么努力,游牧民族开始是中原最大的危害。
杨逸弄出缝发枪来,就是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只有进入热兵器时代,北方草原才能真正成为华夏的后花园,才能真正解除华夏全境沦陷威胁。
……
第332章自在娇莺恰恰啼
濮阳以下的东流河道,本来水量就少,现在已经全面截流,二十来万党项青壮正在奋力开挖着河道,在都水监吏员的指挥下,用挖起来的土方筑堤,遇到河床有大石的,则请禁军用炸药炸开。
等东流河道工程完工之后,再堵塞北流河道,将黄河水引回东流。
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多的人力,还有牛马驴这些牲口,从远处望去,铺天盖地的人影在晃动,劳力的号子声,驴马的嘶叫声,负责监工的禁军的喝骂声,汇成磅礴的声浪,飘荡在天地间。
东流河道要全面挖深,并筑堤束水,主堤、副堤、遥堤、格堤一样不少;
这绝对是不亚于隋焰帝开大运河的巨大工程,大宋每年将为此投入二千五百万贯左右,直到治河结束。
二十万党项青壮每人一天的工钱、加吃用定为四十文,二十万人每天的花费是八千贯,一年总花贯大概在三百万贯左右。
而大宋的五万河工薪酬高些,每年的花费为七百万贯。合计起来一千万贯,其余的一千五百万贯是筑堤材料的花贯。
大宋裁去几十万军队,光这些每年就能节省近四千万贯的军费开支,因此每年二千五百万贯的治河经费大宋还是可以承担的,这项工程对国内民生的影响也不大,反而给民间创造许多赚钱的机会。
当然,这次叛乱过后,但凡参与了叛乱的人今后是不会再有工钱拿了,他们将受到最严密的看管,而且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
而惩罚远远不止这些,他们的家人本来是得到大宋普通百姓待遇的,但因受他们牵连,家产将全部收归国有,家人一律籍没为奴。
朝廷的惩罚是够严厉的,这充分体现出一章惮的铁腕之风。
有了这样先倒在相信这些参与治河的党项青壮今后再想叛乱时,会好好想想值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的。
杨逸引军回京,路过濮阳一带时,有些不放心亲自上堤察看了一翻,为了排除这次险情,沈清直动用了五万河工,加上邻县组织来的劳力,近七万人日夜不停的加固下,灵平埽一带的河堤算是保住了。
随着雨水消退,河面水位也在慢慢下降,但杨逸看到还有数百艘船在这段江面上作业好不热闹。
有的船是在顺流拖拉铁耙用王安石原来那种机械疏浚河床下沉积的泥沙;
有的船两边则是装着两个大轮子,逆流而上,这便是十三娘的功劳了;
她创造的这种以水喷沙的疏浚方式比王安石的省力,可以日夜在河面上作业,很受河工的好评,朝廷已经在抓紧打造更多的喷沙船了。
杨逸看得会心一笑,十三娘好样的,不但积极组织京中贵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进行夫人外交,还坚持不放弃她的科学研究,不时创造出些新奇的玩意来。
皇宫。
杨逸走进延春阁时一辆装饰漂亮的童车正好向他撞来;
童车上,大宋皇帝陛下玩得满头细汗,双脚娴熟地踩着车子的脚踏板,车子跑得老快;
小菊和茉莉一左一右地护着他,怕生他“疲劳驾驶”酿成“交通事故”。
刘清菁坐在御桌后批阅奏,不时向他投来基爱的一瞥。
杨逸蹲下身,一把抓住他的车头,大宋皇帝陛下使出吃奶的劲也踩不动,两眼溜圆地望着杨逸,稚声稚气地说道:“你快放开呀!”
“呵呵,请问这是陛下的圣旨吗?”
小皇帝不知从何作答,求助地望向小菊和茉莉,却发现俩人正在抿嘴直笑。
杨逸从小菊手里拿过一条帕子,细心地帮他擦了擦汗,然后把小家伙抱起来,哟嗬,两岁的人儿,还挺沉的。
“陛下,今天都读了些什么书呀?”
“千字文!”小家伙胆子大,一向不怕生,而且对杨逸他也不算陌生。
“能背了吗?”
小家伙不答话了,小脑袋老实地摇了摇,杨逸微微笑道:“那今天我来教陛下一个字可好?”
“好!”
刘清菁与小菊她们也不出声,各自含笑看着这对父子交流感情,杨逸将他带到小几边,点茶为墨,在桌上写出一个“中”字,耐心地给小家伙讲解着。
小家伙觉得好玩,自己也伸粉嫩的小手,点了茶水跟着在桌面上写起来。
“不错,不错,陛下真聪明,一学就会!”
得了杨逸的夸奖,小家伙高兴的咯咯笑起来,结果不小把茶杯给打翻了,溅了一襟的茶水:
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小心地望向自己的娘亲,生怕受到娘亲的责备,小模样可怜兮兮的!逗得杨逸又不禁呵呵直笑。
等小菊她们带着小家伙下去换衣裳,刘清并走过来,靠在他怀里,轻嗔薄怨地说道:“都怪你,弄这什么童车进来,捷儿是越来越不安生了,成天就想着玩。”
杨逸轻轻搂住她的腰,二十岁的女人,虽然生过孩子,但那腰肢仍细得像柳条似的,纤纤柔柔。
“无妨,像捷儿这种年龄,多运动一些对他的身体有好处,身体好,精神才能充足,学起东西来才快,不过你要注意,现在秋凉渐起,小孩子玩出汗之后,要及时给他洗个澡,免得感了风寒。”
“嗯,我知道了,这个不用你担心。”
随着杨逸双手在婷身上轻轻抚动,刘清菁呼吸慢慢地变得急促起来,玉体也迅速升温,感觉微微烫人。
她本是天生尤物,动情之后更是媚眼如丝,眸光流转,粉嫩的肌肤白里透红,如雨润海棠。
身上的绮罗掩饰不住她那曼妙玲珑的曲线,峰峦如聚,纤腰一束,那丰腻的香臀落在杨逸手中,如温香软玉,美妙的感觉让人为之。
刘清菁浑身软得几乎站不住,全靠一双玉臂圈着他的脖子,来支撑着娇躯,她香唇半启,吐气如兰,迷离地吻着他的脸颊。
俩人之间轻车驾熟,这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从一个荡漾的眼神便能看出对方的需要;
杨逸一边回吻着她,双手顺着她娇躯那流畅的曲线抚过,最后探入她香臀间的玉沟之中;
刘清菁抑制不住发出细细如歌的呻吟,脸上的神态妩媚而魅薪,轻轻一夹,随即又松开,任他细细感知那春溪潮涨,芳草含露的春色。
终于不堪忍耐的她,一只玉手探向他的衣袍之下,娇娇颤颤地说道:“冤家……别折裹奴奴了……”
杨逸偏不如她的意,将她抱到自己的膝上,然后一点一点地剥开她的罗衣,露出那对颤颤悠悠的双峰:
她胸前的冰肌雪肤比象牙还细腻,比细瓷还要光滑,一时春光四射,配着她那妖娆的颜容,让人如饮醇酒。
他轻轻捉住那晃动不定的双峰,一对温软如鸽的在他掌中扭曲成形,变幻不定,刘清菁抑制不住的娇吟越来越婉转,等他埋首其间,轻轻含往那乳峰,用舌头轻轻一撩拨,刘清菁浑身为之轻颤起来,檀口之中逸出如歌如泣的吟唱来。
“冤家……求你了,奴奴要……哦……”
杨逸又逗弄她一阵,直到她浑身瘫软如泥,这才抱着她往屏风后走去……
午后,出子皇宫,杨逸没有急着回家,策马到旧曹门街的鸣露坊歇息了一下;
今天的天气真好,在延春阁里,除了应付刘清菁那尤物之外,他今天还把小菊和茉莉都收了,俩人都是碧玉破瓜时,经受不了多久,不一会就泣唱中讨饶了,不象刘清菁那尤物需要上下骑乘,千般驰骋才能满足。
要想女人死心塌地的为你着想,就首先得征服她们的身体,这一点说来不好听,但这却是事实。
小菊和茉莉知道得太多了,一切的秘密她们都有参与,包括那夜庆寿殿里赵煦满身红光出现的一慕,也是通过小菊在酒里下了能让人产生轻微幻觉的药物,才能让朱太妃她们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是真实的。
而且她们两个在刘清菁身边,也将对杨逸与刘清菁的行为起到良好的掩饰作用,现在虽说大位已定,刘清菁也完全控制住了整个皇宫,但刘清菁身边总还是需要一两个心腹的。
杨逸的到来,让苏鸣佩暗自欢喜,见他神态有些慵懒,只道是他出征新回乏了,于是殷勤地帮他揉捏按摩起来。
鸣佩的手法娴熟,舒服得杨逸直哼哼,不一会竟在软榻上睡了过去,苏鸣佩停下手,找来一张薄衾轻轻给他盖上,然后坐在榻边静静地看着他。
杨逸睡梦之中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眉头舒展着,就象一个文质彬彬的邻家少年。
鸣佩从他的睡态上丝毫看不出他在战场杀伐、宝文阁中带头逼宫的强悍作风。
鸣佩游戏风尘,和杨逸之间虽有灵肉交融,但却从未奢想过要进杨家大门,这个午后这么静静地守着他,心里莫名的觉得宁静无比,往日的笙歌漫舞,仿佛都已远去。
或许,偶尔有个人让自己可以期待,也是一种幸福吧!
你不必有过多的奢想,只保持着一种隐隐约约的期待,他来,相对温言几句,或品一杯茶;他走,如行云流散,淡淡的不牵扯太多的哀伤,就那么无声地消失在远空,而远空,依旧湛绿如蓝。
第333章扬帆远航
九月秋高天气爽,极目远眺,海水是那么的蓝,相比之下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能以描摹。
海与天的交接间流淌着期待,那里的希望在唱歌,就如海底深处的美人鱼的甜美的呼唤,碧波粼粼辉映出爱的等待,混合蓝色的风在生命里流浪……
是的,这次杨逸便是带着清娘去流浪。
七艘大船,云帆片片,劈波斩浪,在水手们的操作下驶出了杭州弯,然后向东北方向驶去。
这次随同杨逸出海的,是陆振的一营人马,还有王勇这些护卫,共计六百人,他们占据了两条大船。
余下的四艘是韩碧儿与林如海等人的商船,船上除了丝绸、茶叶及瓷器外,还有两百名在探矿、治炼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
目的地,日本!
杨逸这次是一手挥舞的着丝绸,一手举着缝发枪去的。
估计此行会比较血腥,本不想带清娘同往,可清娘却不依。
没办法,清娘不用说话,秀眉一蹙,清澈如水的目光荡起来一片幽怨的涟漪,杨大学士的心里防线便告崩溃了,只好把她带上。
之前清娘根据李湘弦的描述,在《清娘流浪记》里详细记录了西域的山川地理和人情风貌。有了这次海东之旅,这本书或许会丰富多彩一些吧。
身后,那如诗如画的江南消失在海平面上;
大海之上,只余下无尽的湛蓝,水天一色。
清娘依依地收回目光,含笑地望着杨逸,海风猎猎地吹拂着,她那罗衫长裙随风舞动,紧紧贴在少女的娇驱上,勾勒起一弯纤纤如月的曲线,无比的动人。
“杨大哥海里真的有美人鱼吗?”清娘眸光澹澹,满带憧憬地问道。
杨逸看着她,非常肯定地点头道:“当然,我现在就看到了一条。”
清娘自然听得出他是在说自己不禁娇嗔道:“杨大哥,人家问你真的!”
“呵呵,清娘读书破万卷,不会没有读过晋人干宝的《搜神记》吧,干宝在《搜神记》卷十二中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干宝所说的鲛人就是美人鱼鲛人神秘而美丽,她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和……”
清娘摇摇头答道:“这个人家自然读过,不过《搜神记》收集的终究是一些传说,未可当真。”
杨逸与她站在真大的甲板上,船头犁开一片白色的浪花不时有些水雾被风卷上来,杨逸轻移两步,用自己的身体挡在清娘尊前以免水雾侵润了她的衣裙。
他手指轻敲着船舷说道:“那还有南朝的祖冲之的《述异记》,卷上且云:‘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和器械等方面成就卓然,他这段记载里有鲛人与陆上百姓交易的细节,总应该有些说服力吧?”
清娘不再深究,而是余余吟道:“沧海月明珠有泪,蓝10日暖玉生香。李义山《锦瑟》诗中这句,大概说的就是鲛人血泪成珠的事吧!”
“不光这个,杜工部《客至》诗讲到有朋友带给他一颗泉客珠,结果藏在箧子里久了,打开来看,泉客珠已经化为血。这一更证实了珍珠是鲛人的血泪所化。”
杨逸说着有些想笑,其实他并不怎么相信有美人鱼,古人之中以讹传讹,即便是这些大诗人说的也未必是真的,但清娘既然喜欢探讨这些,杨逸自然是尽量让她开心。
见清娘幽思绵绵,杨逸不再打扰她,走到船尾和林如海等人聊天去了。
林如海到过日本,这次听说杨逸亲往,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与杨逸拉近距离的机会,便跟着一起来了。
而杨逸对眼下的日本可谓是一无所知,既然想去日本淘金,自然得向林如海他们打听一下日本现况。
虽然他相信凭自己六百条枪,直接冲进日本皇宫抓些公主、妃子来暖脚都不成问题,但多知道一点总不会错。
可一打听才知道,眼下日本根本没有“公主”的叫法,人家公主全封亲王哩。
船尾置了酒,林如海胖乎乎的,坐在对面的小几上后,如数家珍地说道:“如今的日本掘河天皇八岁即位,今年二十二岁。名义上是由外戚藤原氏家主藤集师通摄政;
但实际上目前日本的朝政,仍控制在堀河天皇的父亲白河上皇手里,白河上皇在居处建立院厅,任命别当、判官代、主典代、藏人等院厅官吏,及设置保卫太上天皇和院厅的北面武士。国政大权悉归院厅,朝堂实际上被架空了。
杨逸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这什么掘河挖坑的天皇二十二岁了,政权还掌握在他老爹手里,他甘心不?
嗯嗯,这里面或许可以作些文章。
杨逸问道:“林员外,那堀河天皇与白河上皇之间可有冲突?”
林如海诡异一笑道:“怎么没有?虽说这堀河天皇性情随和,温文而雅,与白河上皇刚烈的性情刚好相反,但这人年纪大了,总是不喜欢别人控制自己的,所以堀河天皇便与名义上摄政的藤原家联合,想从白河上皇手里夺回政权。”
“好!林员外接着说!”杨逸越听越开心,偻寇是越乱越好啊!最好是咱到时双方打起来,咱也好拉拉偏架,充当一下和事老!
林如海接着笑道:“杨学士您是不知道,这白河上皇为了控制堀河天皇,在堀河天皇十四岁时,让堀河天皇娶了自己的姑母、也就是白河上皇的亲妹妹笃子内亲王,当时笃子内亲王已经三十二岁,比堀河天皇大了整整十八岁,哈哈哈!”
杨逸听了不禁大跌眼镜,侄子娶姑姑?这……这他娘的还真是偻寇才做得出来的事嘿嘿!
难怪后世偻国AV横行全世界,“娱乐业”空前发达,感情人家是继承了古老的传统啊!
林如海继续笑道:“杨学士不必惊讶,还有呢笃子内亲王入宫并受封女御宣下,堀河天皇的姐姐琨子内亲王不乐意了,辊子内亲王极得白河上皇宠爱,于是以白河上皇之命,于同年一起嫁给了自己的弟弟,成了堀河天皇的中宫。”
林如海说完哈哈大笑,脸上的肥肉一颤一颤的。
杨逸这下彻底无语了,偻国就是偻国啊!这掘河挖坑的家伙享受完自己的起姑再抱自己的姐姐上床还真如……呃不说了!这也太蘑人了这是!
听完这些,杨逸有些倒胃口,也懒得再问了,老子是来抢银子的,管你狗屁天皇上姑姑也好,上姐姐也罢,人狗同床更不说,老子只要银子只要乖乖把银子交出来,随便你怎么搞!
林如海不愧是商人,十分精明看出杨逸不想再谈,立即告退。
杨逸所乘坐的海船非常大,上层舱室有厅有房,俨然家居屋室,清娘此时早已从美人鱼的传说中“解脱”出来,杨逸回到舱室时,丫环小艾正帮着磨墨,清娘在案桌上铺开纸笺,沾墨行书。
杨逸轻步走到桌边,只见纸笺上落下几行娟秀的小字: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
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
一番雨。
一番凉。
看完清娘所书,杨逸既有些怜惜,又有些好笑,清娘那颗心太感性,常常会伤春感秋,这也就罢了,这‘转转情伤’是什么意思?小丫头分明是无病呻吟哩!
清娘见他走到桌边仔细看着,悠地瞟了他一眼,透出几分妞妮之色。
哈!小丫头不好意思了!
杨逸哈哈一笑,也拿过一支笔,在桌子另一边铺开纸,然后沾饱浓墨,挥毫疾书: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杨逸写完,搁笔含笑看着清娘,清娘这下脸更红了,有如二月春花,挽着他的手臂,不依地摇晃着。
“哈哈哈……清娘!你说我这首《采桑子》怎么样?”杨逸揽住少女的纤腰,朗声而笑。
清娘跺着脚儿,第一次讨伐起杨大学士的诗词来:“哼!不好!老气横秋的,杨大哥这分明是嘲笑人家。”
“有嘛?岂敢,岂敢,我家清娘可是天下第一才女,谁敢嘲笑你,我灭了他……”
“呀,杨大哥你坏透了!”
“真的吗?瞧瞧,头上长疮没有……”
“你还胡说,你还胡说……”
杨逸这才发觉,清娘竟然也练成了二指禅,那春葱儿似的玉乎伸过来,不是扭腰间软肉,是扭手臂,但,效果同样显著。
“嘶……清娘饶命!饶命啊!小生再也不敢了!”
“嘻嘻……”
清娘绽颜一笑,腮边梨窝浅浅,如幽兰含露,秋波涛荡。
“这才对嘛!清娘啊!我要说的就是,杨大哥我看不得你伤心,我宁愿你不写这么多诗词,只望你能无忧无虑,天天常露笑颜,你明白了吗?”
清娘是水做的,听了杨逸这话,一双眸子里又浮上淡淡的热雾,她什么也不说,只是将螓首轻轻靠进杨逸怀里,满带着依恋的温情。
第334章强势登陆日本
大宋在造船方面有许多划时代的创新,干船坞、水密舱、旋转桅帆、舵、侧舷斜梁、舱低配重使船只重心降低等等,每一样对造船业的发展都具在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也使得大宋的船只具备了海上航行的能力,造说了空前繁荣的海上贸易。
而且月份过了台风季节,海上风浪平静,林如海等人又是老马识途,杨逸一行自然不会出什么意外,经过十多天的航行,七艘大船终于到达日本。
日本共分五畿七道。
“五畿”指京畿区域内的5国,又称“畿内”或“五畿内”。
京畿之外的日本国土则效仿中国唐制,以“道”称之,共分为“七道”。分明是北陆道、山、山阳道、东山道、东海道、西海道、南海道。每道之中又分为若干个小国。
七道中皆建有同名的官道,构成时下日本的交通路网。七道之间有大路、中路、小路的等级差别,间接代表着繁荣的程度。
越前国属于北陆道,东部为山地,西部是广大的平原,特别是九头龙川,日野川与足羽川在此汇合注入了日本海,三河交界处平原广袤,利用灌溉,因此农业十分发达。
越前国具有非常有利的战略地理条件。距离京都,近江,浓尾平原均不遥远。
同时敦贺湾沿岸良港众多,海运发达。特别是角鹿港,是日本与外国交涉的重要地点,同时也是北陆的物资集散地与经济中心之一。
鸿胪馆派驻角鹿港的衙所里,二十四岁的平清茂头戴垂缨冠,内着白色中单,外着蓝色官袍,束带正中垂下续平绪。
他这套官服吸收了很多大唐服饰的特点,看上去颇为大气。平清茂喜欢之极,每天都把仪表整理得一丝不苟。
平清茂出身关东平氏家族,平氏曾撑控着关东地区最强大的武士势力,长期左右着日本的朝政,可惜六十年前平氏势力在关东被源氏取代。
平清茂也沦落成大宰府的一名小吏,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爬上自家嫂子的床,因为平清茂觉得自家嫂子是世上美的女人。
以为这个愿望永远也无法实现的他,两个月前突然时来运转。
如今堀河天皇逐渐长大,不甘心再做有名无实的摆设,暗中联合藤原氏家族想夺回属于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