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新秩序(八宝)-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徐兴摇头道:“敌军虽退,但退而不乱,不可追击。”他提出建议后望向李诚中,见李诚中颌首同意,于是继续向传令兵道:“请薛指挥率军尾随,保持与敌距离,不可接战。告诉薛指挥,盯死敌人的动向,绝对不能失去敌人踪迹,否则军法从事!”
传令兵大声应道:“是!”骑马飞快而去。须臾,左右两侧的骑兵营汇聚到一处,向契丹人退去的方向跟了上去。
此役,营州军损失轻微,正面铁甲枪兵只有七人阵亡,数十人受了些轻伤,伤亡来自于阿大何部、那礼部手持重型兵刃的战士,通过重斧、铁锤、铁棒等兵刃的敲击,造成了营州军铁甲枪兵的折损。此外,还有本阵中二十余人受了箭伤,但都不严重。
营州军抓紧时间打扫战场,俘虏轻伤者百人,其余重伤者全部补上刀剑,清点之后,斩首达五百六十余级。其中大部分都是阿大何部战士,间杂着数十名那礼部士兵。
全军解甲,休整一个时辰之后,饱餐战饭已毕,李诚中按照骑兵营回报的路线展开行军。
这一战属于新编之下的营州军牛刀小试,但仍然在库莫奚人眼前打出了威风。撒兰纳率领数百名库莫奚战士也在营州军大阵之中,这些库莫奚战士本来磨刀擦枪,准备血战一场,却没想到最后连一箭都没有发出来。他们从始至终都在营州军阵中旁观了战事的进展,看到了营州军长弓手所发大箭的威力,看到了阿大何部、那礼部战士冲阵如撞铁墙一般的凄惨景象,忍不住都是心惊。很多库莫奚战士都在庆幸,所幸自己身处营州军一方,否则恐怕下场和阿大何部没有什么分别。
撒兰纳想要率领库莫奚战士跟随李诚中行动,李诚中本来不欲答应,他想让撒兰纳留下来照顾库莫奚部众。库莫奚人在大牙口拼死抵挡了近月,自身伤亡惨重,李诚中不想再让库莫奚有所损折,毕竟这支部族即将成为他的“娘家人”,他还是希望库莫奚人能够好好休整休整。
但撒兰纳的态度很坚决,因为她要报仇。李诚中劝说了她一番,言道自己一定会手刃曷鲁,将曷鲁的首级带给撒兰纳。撒兰纳却仍然坚持,她说自己要亲手报此大仇,李诚中无法,只能答应她随军。
撒兰纳点了库莫奚最后还能作战的三百名战士——大部分库莫奚战士都已经受伤,没有数月休养是恢复不了的。撒兰纳严肃的告诉库莫奚战士们,此次出征除了报仇之外,也是争取库莫奚人未来地位的一战,她说:“咱们库莫奚人想要在营州都督的治下活得有尊严,靠别人的施舍是不行的,所有的地位和荣耀,都必须靠我们自己一刀一枪杀出来!只有我们自己挣来的,才是我们自己的,别人给我们的,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拿回去!”
撒兰纳想让呼也失必里留下来,这位阿大何部的大郎君这两天已经心若死灰,似乎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站在撒兰纳的身边,保护他不受伤害。
李诚中也有些可怜这位失败了的“情敌”,他想将俘虏的阿大何部伤兵交给呼也失必里,还想让呼也失必里留在大牙口或者去柳城,总之不愿他再见到阿大何部战士被屠戮的惨景。他向撒兰纳表示,一定会好好照顾这位“情敌”。但无论他说什么,呼也失必里都冷漠以对,毫不领情,他的眼中只有撒兰纳的身影,撒兰纳去哪里,他就去哪里。他对李诚中的话不闻不问,就连提出的请求,也是通过撒兰纳之口,撒兰纳向李诚中道:“李郎,呼里大哥这个样子,我很抱歉……可他毕竟是我的兄长,这些年来我们并肩作战……”
李诚中微笑:“我明白。”
撒兰纳犹豫着道:“他想让你答应他一件事……”
李诚中问:“什么事?”
撒兰纳道:“可不可以饶恕他的父亲?”
李诚中毫不犹豫点头道:“可以。如果逐不鲁在战场上战死,我没有办法,但只要他活着,我会饶他不死。”
……
曷鲁是沿着饶乐水向北退去的,营州军骑兵营一边在远处紧随监视,一边源源不绝的将契丹人的情况报知李诚中的中军。
由大牙口向北二百里,是赤山,饶乐水于此转向东北。大军沿饶乐水转向,继续尾随在曷鲁的身后。曷鲁继续向东北大踏步后退,其目的越来越明显,就是要拖长营州军的后勤补给线。不过曷鲁的行为也正中营州军意下,营州军希望咬住曷鲁的合马步军,进而引出阿保机主力,自然要努力跟上。
双方似乎有意识的展开了一次极有默契的远距离长途行军,不接触、不交战、不远离,就这么一直向北。
到了大牙口战后第八天的时候,李诚中的视野中出现了饶乐山的身影,这处契丹人心中神圣之山的山巅,在余晖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第一卷燕赵多悲歌第六十八章钉子(一)
ps:感谢werzxc、浪翻云、goldenbull、笑天飞雪、38045、沧浪之水等兄弟的月票。
饶乐山的余晖洒在碧油油的草甸上,将旷野照得金光闪闪。远处的饶乐水随地势拐了几个弯,将山中的溪水汇聚起来,汩汩流淌。这就是契丹人心中的神山,青牛白马祖神的栖息之地,如今就在大军脚下,怎不令人心情激荡。
往日热闹的山脚下,饶乐山东西两处平缓的山脊间,是契丹王帐所在地,现在却已经空无一人,连帐篷都没有一座。只有满地的石块、搭灶的石垒、残破的车辕,以及一个有一个草地上的钉帐篷所用的小洞,还有放眼望去凌乱的遗弃在草场中的破布碎片,显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景象。很显然,契丹王帐已经迁走,部族、牛羊、器具都空空如也,留给营州军的是一片寂静之地。
行至此处,斥候游骑刺探的情报如雪片般陡然密集起来。
“契丹人于东侧五里外停步……”
“契丹人开始列阵,意图阻止我军前行……”
“契丹人开始扎营立寨……”
“中营斥候都左队三伙、五伙于南方十里外发现契丹游骑……”
“中营斥候都右队一伙、二伙与西南方向八里外契丹游骑遭遇,受伤两人,已将敌骑驱逐……”
“老营斥候都左二队于西方十里处发现契丹游骑大队,张队正掩护后勤辎重正在加速向中军会合……”
“正南方向发现大队契丹骑军,人数在两千以上……”
“西方后路发现大队契丹兵,人数在三千以上……”
……
李诚中下令全军停止前进,虞候参谋们立刻围拢过来,将一条条斥候报回的情报汇总分析,很快,一副清晰的战场信息图卷浮现在众人面前。
大军行进方向的东面,是两千多合马步军及阿大何部战士,同时还有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三千多辅兵正在忙着修筑营垒。
大军右侧正南方。出现了近万契丹军马,其中三千多为战兵精骑,撒兰纳辨认后告诉众人,这是阿保机亲领的挞马侍从亲军,其战士抽调自草原各部精锐。战力堪称草原第一!
西南侧数千契丹兵服色略有差异。手中兵刃也不整齐,但看上去也相当彪悍,这时候就看出撒兰纳跟随来此的好处了,奚兵与契丹人交战多年。对契丹兵的根底十分熟悉,在撒兰纳和几个奚人带兵长老的辨认下,这些契丹兵应当为乙室部、突吕不部、突举部的士兵,还有一些吐谷浑、室韦、霫等各族战士掺杂其间。
而大军后路的正西方,则是大队大队步骑混杂的契丹士兵。他们的皮盔上缀着一根根五颜六色的鸟翎,正是述律氏以为立身之本的述律家兵。
经过迅速清点、汇总和计算,虞候参谋们得出了敌人的大概数字——当面可见的战兵约一万两千,其后的辅兵也有近万之数!以营州军两年来对契丹方方面面情报的探查,综合撒兰纳等奚人对契丹的认知,这个数字为阿保机等人所能调动的最大兵力极限!而对于草原民族来说,战兵的勇悍自是不需再提,就算辅兵,只要提刀上阵。也是不容小觑的战力。
两万余人从三个方向压迫着营州军缓缓逼近,以五倍的兵力将其困在了饶乐山下,原契丹王帐所在的缓坡草场成为了营州军的绝地。
阿保机,这就是你选定的战场么?李诚中暗暗冷笑,也好。就在这里和你一战定草原吧!
随着李诚中一声令下,营州军背依饶乐山,立刻开始布置防务。
营州军左厢三个步卒营全体下马披甲,在缓坡下列阵。构筑出一条半弧线的防御阵列,各营之间露出二十步通道。通道后侧是骑兵营和中营,一左一右以为纵身支撑,同时可以自高坡而下,向敌军发起逆袭。库莫奚三百战士为游军,至防线外围两百步范围内,警戒和遮蔽营州军的防御体系。
而营州军老营一千人则在五个后勤都的指挥下,奋力开始构筑营寨。
这个时代是没有后勤兵的,所有后勤辎重事务由战兵、辅兵和民夫共同完成。在军事体系严密的部队中,如果要严格细分的话,大军的后勤是这么分工的:战兵们背负自己的军械,以完成作战为主要任务;辅兵们携带战兵的甲胄和战兵的第二、第三柄兵刃,或者再携带两壶箭矢,有条件的骑兵配备的辅兵甚至不止一个,他们还要照料骑兵的战马,有些辅兵需要携带野地露营所用的毡毯等物,同时,部分辅兵甚至要承担一定的作战任务;民夫们推运粮草、大型战守器具以及军中需要携带的其他物资,包括帐篷、炊具等等。
当然,以上所指为军事体系严密的部队,只存在于少数精锐之军,大部分军队是没有这种配备的,在中原腹地,汉人军队的辅兵偏向于民夫,辅兵的职能为战兵和民夫共同分担,而在草原之上,游牧民族则很少使用民夫,他们的民夫就是辅兵,提起刀来就可以上阵。
而在营州军中,后勤兵的成立则是一次跨时代的改革。
简单来说,营州军的后勤兵更侧重于辅兵的任务,同时兼备民夫的功能。他们与这个时代辅兵所不相同的地方在于,每一个后勤兵并不隶属于某一个战兵,而是成为单独的体系,在营州都督府中占有独立的编制。与民夫不同之处则在于,他们更加侧重于军事功能,在指挥体系、军饷、衔级等方面都与战兵没有区别。
在营州都督府虞候司后勤处的管辖下,目前的后勤营共计十都编制,一千人。各级军官都选自有一技之长者,或精通制造的工匠、或为通晓医术的大夫、或为擅长烹饪的大厨……在征募士兵的时候,也优先考虑有一技之长者。而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要经过作训司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成为一名初步合格的战士之后,再进行专业方面的培养。在李诚中的设想里,后勤兵更接近于后世的战斗工兵,一旦成军,其对军队的战斗力加成将不可估量。
按照后勤处从事赵弘德转述营州都督李诚中的原话来讲,“一名合格的后勤士兵,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战士”,所以,后勤营兵制的建立,所耗时间要远远超过一般的营州军各部,从白狼山时代起,一直到如今,前后跨越两个年头,后勤营这一编制才最终形成,一千名后勤士兵才真正进入军中,担负起后勤事务。
因此,营州都督府设立的后勤营相比这个时代的辅兵和民夫而言,要更加专业、更加效率!
后勤营的专业化和效率化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他们手中装备的器具。虞候司后勤处不惜耗费巨资,为后勤营装备各种合用的工具,以一伙为例,光是挖掘和伐木的装备,就配备有五柄短铁锹、五把铁榔头、两柄铁锤、两把铁锯,这些工具除了满足后勤挖掘和伐木的需要外,战斗中也是极为趁手的重兵器,对敌方的杀伤力绝对不亚于正规战兵。此外,每一都中,还装备有易带的大型生产器具。
此刻,当着营州军全体战兵的面,后勤营展现其卓越的构筑能力。
后勤兵们从奚车上卸下包扎成困的物资,将那些带有编号的木板、木棍、木刺等物按照编号钳在一起,以木钉、绳索组合结实,一个个长一丈、高两尺的木砦转瞬间便告完成,在最外侧构筑起一条防御圈。他们又取出许多粗壮、短小的木棍,将带尖的一头插在地上,以长绳相连,形成一道道防马拦索。
在缓坡的左右两侧,三百名后勤士兵挥汗如雨,以铁锹和榔头挖掘出一道道一人深、三尺宽的壕沟,这些壕沟共有三排,相互间错落有致,想要顺利越过壕沟,必须在壕沟中以之字路线通行方可。这样的措施,可以保证敌人只能从营地正面发动攻击。
一百名后勤士兵顺溪流进入饶乐山,两人一组采伐林木,并现场将大木切割成需要的规制,老营士兵们则在后勤营军官的指挥下,将木头拖拽至营地中指定的位置,敲入土地中,竖立起正式的寨墙。
头一个晚上,木砦、拦马索、壕沟建成,各军帐篷立起;第二天,一人多高的寨墙建成,寨墙后的栈道也构筑完毕;到了第三天早上,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饶乐山巅之时,包围在外侧的契丹人惊讶的发现,一座完整的小型营寨已经矗立在饶乐山下,其中甚至还搭建了四座两丈多高的箭塔,在原来契丹王帐所在高坡上,竟然还立起一座更高的瞭望塔楼!塔楼之上,“大唐营州都督李”字将旗随风飘扬!
这样的建造速度堪称奇迹,仅仅是两个夜晚、一个白天,空无一物的饶乐山下就建成了一座堡垒!与此同时,契丹人自己的帐篷也才刚刚搭建起来,除了帐篷以外,他们还没来得及搭建弯绕于外的简单木栅栏。
契丹士兵刚刚苏醒,他们从营帐中出来之后,立刻目瞪口呆,震惊的望着眼前的一切。更多的契丹士兵则听到了同伴的惊呼声,自后方不断涌了出来,上万人拥挤在一起,见证着这一草原上的奇迹。
这就是汉人的手段!
第一卷燕赵多悲歌第六十九章钉子(二)
“这就是汉人的手段??”阿保机望着眼前的一切,有些不敢置信。
曷鲁张着大嘴,喃喃道:“厉害……”
阿平仍旧不发一言,但脸色有些苍白。
阿钵常常奔走于关内,他的见识自然要多一些,当下解释:“汉人的工匠很出色,我见过他们修缮关隘,相当迅捷……”解释了两句,他还是觉得无法自圆其说,终于沮丧道:“不过……却没有快到这种程度……”
曷鲁恍然也似的忽然大声道:“我知道他们为什么能打那么多胜仗了!”见几个兄弟都扭头注视着自己倾听下文,他继续道:“营州军的甲械很厉害!他们有一种很大很长的箭矢,射程很远,几乎可以达到近三百步……”
阿平一愣:“三百步?你确定?”
曷鲁点头:“是的,三百步,而且在两百步内,这种大箭可以洞穿盾牌和铠甲,连人带马一起射穿!当时阿大何部三百战士冲阵,等冲到营州军阵前,只剩不到一百人了。他们的甲胄也很好,大部分都是重甲,部分持枪的士兵还身着铁甲,这些铁甲兵排在军阵的第一排,咱们的弓矢在五十步内都无法射入,嗯,估计在三十步、甚至二十步以内才有机会透进去,而且还必须是铁箭。大牙口的时候,阿大何部和那礼部战士就在这个上面吃了大亏!逐不鲁后来跟我说。他们的兵刃砍在铁甲之上,只能划出几道印子。今天又是这样,一天两夜,就这么冒出来一座堡寨……”
阿平和阿钵都若有所思的回头看向饶乐山下的营州军营垒,阿保机却忽然有些兴奋。他指着对面道:“这说明什么。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营州军是依靠甲械之利作战的军队,因此他们一定非常依赖辎重给养,嗯。这也同我们对汉人军队的认知十分吻合,只不过这支营州军似乎甲械还要比认知中更厉害一些。其二,这支军队中一定有大量精擅制器的工匠随军,如果我们能够俘获这些工匠……”
阿保机兴奋的没有再说下去,但他的意思相当明白。只要困住了这支极度依赖辎重给养的军队,那么当对方的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之时,也就是他们败亡之际。同时,这一战一旦获胜,除了能够底定草原之外,更能俘获大批成熟的工匠,对于契丹人来说,这绝对是巨大的财富!
可是,既然对方军甲犀利。那么己方应该如何进攻呢?阿钵提出疑问。
对此,阿保机回答:“大于越曾经跟我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咱们契丹人战胜唐军的故事,虽然咱们契丹人战胜过很多次唐军,但大于越跟我说的这件旧事却很不一样。大于越认为,正是咱们契丹人的那一次的大胜,令大唐内乱了数十年,致其不复当年之鼎盛。
大于越说。约摸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当时大唐还十分强盛。他们的皇帝是天下最有权势的皇帝,他们的军队也是天下最能征善战的军队。大唐皇帝很崇尚军功,对于边将们的军事胜利都给予极高的赏赐,那时候镇守关外的大唐将领姓安,他是管辖这一片地区的节度使……”
见多识广的阿钵立刻插嘴道:“啜里只哥哥说的应当是安禄山吧?”
阿保机点头道:“大于越说的就是这个安禄山,他为了向大唐皇帝邀功,擅自开动边衅,率领六万唐军侵犯咱们契丹人,大于越说当时的唐军无论骑战、步战都不弱于咱们契丹人,而且唐军的箭阵极为厉害,几乎人人持弩!”
“人人持弩”这句话当即令曷鲁、阿平、阿钵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都知道弩的厉害之处,也知道建造一具弩的不易——直到目前为止,契丹人仍然造不出来,他们虽然俘获了许多汉人、渤海人,里面也有一些工匠,但其中能够制造弩的工匠却少得可怜,因为这样的工匠就算在中原或者渤海,都是作为极重要的人才而被严密控制着的。
“除了人人持弩之外,唐军还有一半士兵是弓手,他们能开硬弓,箭术不逊于咱们契丹人。六万唐军是多少,咱们兄弟几个恐怕都没见过……”
阿保机等人现在竭尽所能拼凑出来两万多战士,自觉已经很是了不起了,但一想到六万唐军这个概念,一想到那种铺天盖地、旌旗如云的盛况,几人仍然忍不住心神动摇。
“当时咱们契丹人举族动员,才凑出了两万勇士,虽然明知势弱,却仍然义无反顾,拼死保卫家园。大于越说,当时也是秋天,咱们契丹人引诱着唐军深入草原数百里,然后断了他们的粮道!之后两军展开决战,大于越说,那支唐军确实了不起,就算粮道被断,补给全无,打起仗来仍然难以抵挡。可草原毕竟属于草原人,青牛白马的子孙必定会得到草原的庇护,就在战事最紧急的时刻,天降大雨,将唐军的弓弩全部浇透了,他们最厉害的箭阵施展不出来,终于被咱们打败了!”
听着阿保机的娓娓叙述,曷鲁、阿平和阿钵三人都心驰神往,遥想祖先的功业,胸中激荡。
阿保机忽然叹道:“当年和咱们契丹人一起抵挡唐军还有奚人,他们出了两千战士,不过和咱们契丹人不一样的是,奚人当时是安禄山强制征召来的,所以他们并不想为唐军作战。等唐军深入草原后,奚人和咱们契丹人取得了联络,约定好在适当的时候反戈一击。所以唐军的惨败,也有奚人的功劳。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想,或许这两年咱们的策略用错了,咱们不应当和奚人打得那么狠的。”
阿钵接口道:“啜里只哥哥说得没错,大于越在这一点上确实有所失误。奚人和咱们契丹人本来就是一个祖先。都是鲜卑人的后代,无论从哪一点来说,都应当是天然的盟友。可如今这个盟友却被咱们推了出去,和唐军联手了,甚是可惜。”
阿保机赞同道:“阿钵兄弟能有这番见识。确实不错。所以我想。这一战后咱们应当笼络住奚人,视他们为兄弟,同时还要释放所有的奚人奴隶!咱们手下的奚人奴隶非常多,草原上散出的奚人部落也不少。如果能够收得其心,将之融入咱们契丹人,会是一股极大的助力,就像一百多年前一样!”
见阿平、阿钵和曷鲁都点头同意,阿保机又道:“大于越说。那一战后,姓安的节度使因为害怕自己被大唐皇帝责罚,隐瞒了惨败的消息,后来瞒不住了,于是扯起了反旗。听说他一度占据了长安,大唐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平息了他的叛乱,自此之后,大唐便没落了下来。”顿了顿,阿保机问:“你们知道当时的战场在哪里么?”
三人摇头。阿保机微笑道:“就在这里,在咱们的脚下!”
阿平叹道:“原来如此,这一次李诚中被咱们诱到了饶乐山,看来是阿保机哥哥效法祖先。”
阿保机道:“不错,我正有此意。咱们将李诚中围在饶乐山下。断了他的补给,他不是依赖军甲之利么?咱们耗也耗死他了。”
曷鲁仰头看了看天,天上晴空万里,忍不住叫道:“可是没见会下雨的样子!”
阿保机一笑:“草原上秋雨本来就少。哪里可能那么巧,就算没有雨。咱们也照打不误。如今的营州军比不得当年的唐军,他们才四千多人,连当年的一成都不到,可咱们这边仍然是两万多人,五打一,怎么都打赢了!”
阿钵插嘴道:“营州军全部都在这里了,这倒不假,可他们在怀远军城还有一个怀约联军,肯定会北上增援的。”
阿平摇头道:“那支烂军,除了一千乌隗部战士还能一战,其余都是渤海人和新罗人组成的样子货,不堪一击。领兵的解里也还罢了,那是一个好战士,可听说他只领一千人。剩下那几个,比如渤海人高明熏,那是被乞活买追着打的人物,跑起来比兔子都快,可是打起来也跟兔子一样不经打,听说乞活买曾经为了打他,绕着草原连跑了半个多月,愣是连影子都没逮到,从来不敢一战。还有那个乌荥力,永远只会缩在城墙后边。想靠这种人打仗,怎么能打得好?”
阿钵反驳道:“就算战力不济,可咱们腹背受敌也不好受。”
阿平解释道:“腹背受敌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咱们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腹背受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敌军被咱们分割开了,咱们的优势兵力调动起来很方便,敌人却无法协同作战,所以打起来更容易。”
阿保机笑道:“阿平说的不错,等那支烂兵来了,咱们一股脑收拾掉,也算一劳永逸!”
几个人谈论得热闹,曷鲁却在一旁喃喃自语,阿保机问:“曷鲁,你适才说什么?”
曷鲁苦着脸道:“不成,营州军的箭矢太厉害了,硬打的话,损伤会很重的,除了那种大箭之外,他们的普通弓矢的准头也相当足……唉呀,你们没见识过,总之很不好对付……”说着,曷鲁忽然想起了什么,脸露喜色:“对了,善能上师随同可汗王帐去了西辽泽吧?咱们去请上师过来祈雨!”
阿保机、阿平和阿钵三人都是相顾默然,好一阵无语。
第一卷燕赵多悲歌第七十章钉子(三)
ps:感谢逍遥兄、ligyootan、人生无悔、沧浪之水、玫瑰茉莉的月票。;!又是一个月开始了,感谢大家上个月的鼓励和支持,也同时谢谢二鹏、秋水居、ligyootan等兄弟们的推荐票。
与契丹人的两万多大军相比,李诚中手下只有四千多人,可谓兵力差异悬殊,但营州军凭借迅速构筑的防御体系,并不惧怕契丹人的攻击。可是要想将消息传出去,也基本属于无望。
“契丹人的包围圈很严密,各个方向上都有大队游骑,他们是存心堵死所有出路了。我们已经连续三天派出斥候想要向扶余、怀远、柳城等方向传递情报,但都没有成功,截止今日,左厢中营斥候都已经折损了十三人,老营斥候都折损九人,受伤的共有十七人。”孟徐兴向李诚中通报情况。
李诚中沉思片刻,道:“让儿郎们回来吧,这样的折损太重了,每一个斥候的培养都不容易,失去一个,都让人心痛。”
“那咱们就在这里等?”孟徐兴问。
“就在这里等!要相信他们,无论是老张也好,钟四也罢,我相信他们有这个判断能力,如果所料不错,右厢和怀约联军应该已经准备出动了。这次作战计划的目标就是饶乐山和扶余城,现在咱们已经达成了第一步,抵达了饶乐山,并且将契丹大军吸引了过来,剩下的,就看他们了。”李诚中道。
虽说阿保机打定了以围困营州军为主,尽力消耗其给养的战略,但对于契丹人来说,维持两万多战士的给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此,消耗营州军给养的同时,也在消耗契丹人自身的给养,而且消耗的速度比营州军要更快。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一方消耗完之后得不到补充,而另一方因为处于外线,所以能够持续得到补充。
但就算契丹人能够得到补充,他们也在之前做过精心的筹备,可这种消耗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对于契丹人的负担来说相当沉重。沉重到以阿保机可控的契丹部族势力以所有的能力予以补充,都显得相当勉强。
阿保机估算过营州军的给养,以对方携带两百驾奚车而论,应当只够维持其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供应。具体能维持多久,要看奚车中对方携带了多少非粮食类物资,也要看对方怎么安排战士的伙食。而他为契丹战士们准备的口粮则是三个月,这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自从与扶余城形成对峙之后,阿保机失去了从扶余方面获得粮食支援的渠道。他也曾向前卢龙军山北行营总管赵敬提出过购粮需求,但没有得到回应,因为此刻的卢龙军正在拼命构筑范阳………大安山防线,他们没有多余的粮食。为了粮食,阿保机甚至派人去过河东,向同样是胡儿出身的李克用寻求帮助,但李克用同样没有多余的粮食给他——河东军正在经受宣武军的疯狂进攻。
能够凑出三个月的粮食是很不容易的,真正的口粮只够吃一个多月,还需要宰杀大量的牛羊才能挺下来。因为除了手下的两万多契丹战士以外,阿保机还要养活近十万部众。为了实现阿保机的诱敌战略,这些部众都躲避到了远方的西辽泽,这些部众也要吃饭,其中有迭剌部耶律氏、述律氏。乙室部、突举部、突吕不部,还有许多许多抢劫而来的各族奴隶,当然,更重要的是乙室部遥辇氏贵族。包括痕德堇可汗!
因此,阿保机确定的战期为三个月。如果超过这个时限,阿保机控制下的部众就要饿肚子!
实际上他对营州军携带给养的估算是与实际情况有巨大出入的。营州军携带的两百架奚车中的粮食确实能够维持大军一个月的供应,但那是以柳城出发为限,被契丹人困在饶乐山下之后,虽说在大牙口从奚人积聚地补充了几天粮食,但此刻奚车中的粮食只够二十天之用了。
但契丹人的思维与汉人不同,对于草原民族来说,他们所考虑的粮食种类有很多,却有一样东西是他们不会考虑的,那就是战马。每一匹马都是契丹人天生的好朋友,是他们最重要的伙伴,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于马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在很多契丹人心目中,马匹甚至是他们的家庭成员,是皮帐中不可缺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