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新秩序(八宝)-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略一踟蹰,他便选了一条树荫和垂柳比较浓密的小径,心想着如果还找不到茅厕,爷就寻一僻静所在直接放水,就当给花花草草施肥了。

顺着这条树荫浓密的小径拐进去,弯弯扭扭行了几十步都没遇到一个人影,正是放水的好地方。李诚中觑见几丛灌木,连忙奔过去,左右看看无人,就着灌木丛的遮掩松开了裤带。尿流奔泻而出的瞬间,他舒服得差点呻吟起来。

一曲山歌唱罢,李诚中心满意足,轻松之极的从灌木丛后边出来,回到小径,顺原路返回。

经过一条岔道的时候,岔道里急匆匆转出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公子哥,那公子哥儿走得甚急,两人在岔道口好悬没撞到一起。

李诚中后退两步,定睛一看,心下就是一惊。这公子哥儿他认识,正是衙内刘守光!

李诚中只见过刘守光一次,但那次见面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去年夏天,李诚中率领健卒前营酉都剩下的二十多个弟兄,历经千里回到河间之时,在河间城外一处村庄中遇到了数百成德军溃兵。于是李诚中鼓动酉都弟兄偷袭了这伙成德败军,并意外的擒获了成德军节度使王镕的独子王昭祚,同时被李诚中活捉的还有成德军镇州兵马使梁公儒及以下二百余名军官和士兵。

可是当李诚中以为手握大功的时候,追击溃兵的刘守光闻讯赶到,他**裸的强占了酉都弟兄们的这桩天大的功勋,留给李诚中的只是一个到河间城领取赏钱的口头承诺。李诚中哪儿敢真去领赏,他赶紧带着酉都弟兄灰溜溜的直接跑回幽州。

那个时候李诚中刚刚穿越过来没多久,他还一直耿耿于怀,不懂为什么堂堂少帅要去抢夺士兵的功劳。如今他已是领兵一方的军将,也多少明白了一点刘守文、刘守光兄弟二人之间的敏感关系。

对这位如今的衙内,李诚中是一点好感也没有的,只不过现在既然碰了面,他也只好躬身施礼:“见过衙内。”心里期盼着这位衙内没认出自己。

刘守光当然没有认出他来,这一年来他经历了多少事?见过了多少人?去年夏天那个小小的伙长对于刘守光来说只不过是一只小蚂蚁,他哪儿有工夫和精力去记忆这只蚂蚁长什么样?唯一的遗憾是,当时没有顺手捏死这只蚂蚁,好让自己的功劳来得更加扎实和可靠。

但刘守光此刻心中却有些发慌,内宅管家刘苟做事一向仔细,怎么今日那么粗心,竟然没有清理干净这条路径?如今被人看到了,这可如何是好!他心里暗自骂了刘苟两声,支支吾吾的对着李诚中点了点头,加快脚步,连走带跑的离开了节度府。…;

出了节度府,刘守光上马向千金一笑楼而去,骑在马上心情忐忑,越想越是不安。既怪刘苟拿了自己那么多钱财,却办事不牢靠,又怪自己当时怎么不果断一些,上去直接把那个人杀了以防后患!他又回忆了一番内宅中遇到的那个人,看上去身材高大,穿戴上判断应该是个军官,只是不知自己若是当时暴起杀人,是否能做得干净利落,若是让此事闹大,反而不好收场。

他又想,也许只是自己多心,这个军官就算看到自己,那又怎么样?他怎么知道自己去后宅做什么?只是他会不会告知自家父亲?不过就算告知了自家父亲,父亲也不一定会疑心。可是……如果父亲真的起了疑心了呢?他又开始琢磨,如果父亲问起自己去内宅的原因,自己应该怎么说?

刘守光越想越是不安,他又开始痛恨自己当时离开得太过匆忙,表现得不够镇定,他后悔自己没有上去问一下那个军官的名姓,若是知道了,自己就可以安排人手事后灭口,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六神无主。

回到千金一笑楼的梅字厅,刘守光喝着闷酒,他自己都没发觉,倒酒的手都忍不住有些颤抖。喝了一会儿,就见自己的横班护军在门外禀告:张九生求见。

刘守光这会儿烦得要死,本来是没心情见这个张九生的,但想起那个在街面上遇到的提篮小娘子,他还是忍不住传见了张九生。

张九生恭恭敬敬入得堂内,满脸欢喜道:“衙内,那个小娘子的事情打听清楚了。”

“哦?快说!”刘守光半躺在靠垫上的身子立刻探直,连忙摧问。

“那小娘子是张家的,住在东市四条巷张宅。”

“张家?哪个张家?”

“北城府堂街的张家。”

“蓟门别将张景绍?”刘守光大喜,张景绍虽为赵珽家将出身,却一直在跑他这条门路,自从刘守光答应将来让张景绍从赵家单立出来之后,张景绍对他便一直鞍前马后、巴结有加。听说是张景绍家的女娘,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衙内说得不错,正是张将军家的。不过却是旁支,与张将军家走动不多。听说小娘子父亲原来做过都头,如今已经提不动刀了,现在只有个兄长在平州军做都头。”

“唔,很好。这样吧,老张啊,以后东市那片坊市你尽管去占,若是刘巴那个泼皮还敢与你争,便提某的字号。”

张九生大喜,他与东城泼皮头子刘巴争夺东市坊市,双方斗了大半年,却始终不分胜负。半年多的争斗让张九生元气大伤,他就是为了此事来求刘守光的。只是刘守光一直对他避而不见,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年他陪同在刘守光身边为这个纨绔子弟搏命的苦劳了。

可他也不敢有所怨气,刘守光长大了,已经开始领军了,两人的关系转瞬间如天地之隔,有了巨大的分野,一个还是泼皮混混,一个却成了衙内、都指挥使,这就是命,从生下来就注定了的命。

好在衙内还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终于能够为衙内办了件小事,就这么件小事,便抵得了他半年的搏命。有了衙内撑腰,不信刘巴还敢跟他抢这片地皮,恐怕整个幽州城,他张九生今后都可以横着走了。

张九生喜滋滋的离开后,刘守光让门外一个横班护卫进来,吩咐道:“你现在就去请蓟门别将张景绍,就说某在这里设宴,请他过来饮酒。”…;

有了这件事情打岔,适才在节度府后宅被人撞见的糟糕心情终于有所消弭,但心情虽然略微好转,这件事依然要好生盘算和妥善处理,免得将来生出祸端。他便开始琢磨起来,首先是要想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以防父亲问起,同时还要尽快打听清楚今日去过节度府的都有谁。

……

李诚中撞见衙内刘守光的时候,还在考虑怎么应付这位衙内,却见对方神情慌张,就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从自己面前逃离,不禁很是愕然无语,这是怎么回事,这位衙内怎么在自己家里弄得跟做贼似的。

但既然衙内离去,他也就松了口气,顺着原路返回了节堂外的厢房。

李诚中也没多嘴,陪着周知裕在厢房中又等候了好一会儿,才见从外面涌进来一群军将,当先的正是大帅刘仁恭。

周知裕带着李诚中从厢房中出来恭候,刘仁恭见了,一摆手,让两人跟着自己进了节堂。

卢龙节度府的节堂是一座小院子,当面正北是一座轩敞的正堂,供刘仁恭召集军议,正堂旁东西两侧是左右厢房,左厢房存放着重要的机密卷宗和地形图,右厢房摆放着节度使符节、印信和各种令牌。实际上,节堂之所以为军机重地而不得擅入,除了军议之时需要警戒和保密之外,主要还是因为左右厢房中存放的物件,这些物件对于整个幽州来说都太过紧要了。

虽说现在是个军头就敢把自己的指挥所称为节堂,但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的节堂,只在一方镇帅之处,其他都属于逾制。比如周知裕设在平州大营中的节堂,那就是**裸的逾制行为,只不过没人追究罢了。在这个纲常紊乱的时代,皇帝连自己家人都保不住,这种小事又算得了什么,谁也不会放在心上。

李诚中早就听说过节堂的大名,节是大将出征时天子所授的符节,是军权的象征,节度使这个官职名称也由此而来,存放节度使符节、印信的地方就是节堂。到了宋代,节堂一般都设置在帅府之西侧,西为白虎,故又称白虎堂。李诚中看过的《水浒》中林冲误入白虎堂的故事,说的就是林冲被诱入了高太尉的节堂。擅闯重罪,放到哪一朝都是重则斩首,轻则流配的罪名。林冲只是被判了个刺配沧州,已经是开封府尹顶着巨大的压力从轻发落了。

传见李诚中之类的小事情本来是不需要在节堂这种军机重地进行的,但如今是非常时期,为了便于处理军务,刘仁恭自己都几乎搬到节堂来住了,当然也就便宜了李诚中,让他见识到了这个传闻中的神秘所在。

第十六章辽西双城(十六)

节堂上现在只有三个人,坐着的是刘仁恭,站着的是周知裕和李诚中。刘仁恭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高大的军官,心里其实很爱惜的。入伍从军一辈子,到了他这个年岁和地位,对于军中崭露头角的新一代军将,都会忍不住有一份爱惜之意,更何况这个人是自己的嫡系。

刘仁恭清楚的记得,自己这半年来只接过三份喜报:

第一份是去年秋天,喜报来自榆关,小胜,斩首三十八级,成功防守住了岌岌可危的榆关。

第二份是去年冬天,喜报来自白狼山,大胜,斩首二百七十六级,初步稳定了平州局势。

第三份是今年开春,喜报来自白狼山外,野战大胜,斩首六百多级,俘虏契丹兵六百余人,阵斩契丹品部大郎君图利,俘获小狼君兀里,攻占柳城,降服燕郡,半个营州重归卢龙军!

三份捷报的当事人却只有一个,就是眼前的这个去年南征时才加入健卒营的李诚中。

看着这个年轻军官恭恭敬敬的站在自己面前,刘仁恭忽然生起一种事业已有后来人的慨叹,上午节堂军议时的怒火烟消云散,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擅夺赵家军马的事情,其实也不算什么。

“坐吧,好问别站着了,还有李诚中,你也坐……对了,可有表字?”刘仁恭温言道,后面一句话问的是李诚中。

李诚中屁股刚挨着绣墩的边,听大帅问话,忙又起身:“兵马使已给卑职取了表字,字自成。”

“坐,坐下回话。”听说李诚中的表字是周知裕取的,刘仁恭立刻想起了自己给周知裕取字的十年前,忽觉时光倥偬,不禁有些恍惚。回过神来,向周知裕笑道:“好问,当年你随某镇戍妫州,一晃也十多年了,遥想往事,仿如眼前啊……”

周知裕叹道:“能跟随大帅,是某的福气。”他这话由衷而发,诚恳无比。从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大头兵,爬到现在卢龙军一方高位,主掌一州兵事,周知裕的确对刘仁恭感恩戴德。

“有你们这些老弟兄帮衬,才是某的福气。只是这大帅之位难做啊,这几年来,某殚心竭虑,从无几天安心日子好过。本想着今年好好休养生息一番,不再管南边的事,可你不打人家,人家却要来打你,契丹人在关外骚扰劫掠未休,朱全忠又瞄上了咱们。当此艰难时刻,唯有内部众心一致,方可消弭此危局,否则恐怕这一战也就是最后一战了,某的生死且不说,你们恐怕也难有好的收场。”

刘仁恭这番话让周知裕坐不住了,连忙起身,惶恐道:“末将错了,不该与赵霸起口舌之争,致使上午军议险些坏了大事,请大帅责罚。”

刘仁恭道:“赵三郎口出恶言,那是他不对,回头某让他给你赔礼。只他说的战马……”

周知裕道:“自成占据柳城后,倒是搜罗了不少战马,但已经陆陆续续送到平州大营五百匹,末将上午说带领两千五百平州军随侍大帅,其中便有五百骑兵。自成在关外苦苦支撑,为我卢龙开拓了半个营州,那片地方千里平坦,没什么险关可守,他兵力又少,正是急需战马的时候。若是大帅决意退马,那便将末将手中的五百匹战马退给他吧。”

周知裕这番话等于将全部责任揽在身上了,他的平州军属于刘仁恭能够掌控的另一支军力,让他退马,和刘仁恭从自己麾下退出五百匹战马没多大分别,这却让刘仁恭有些肉痛,犹豫着看了看李诚中。…;

其实刨去要送给高家的五百匹战马,李诚中手上还有千余匹战马,这只是他离开柳城时的数字,估计品部各长老手中还有大量战马,若是再到散居的各族牧民中去搜集,凑齐两千之数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这些战马他可是要自己留着,除了计划中的骑兵之外,他准备让麾下所有士兵与契丹人一样,都有战马可骑,成为能够快速移动的骑步军。

这时候就要感谢高刘氏了,既然高刘氏之前已经明确告诉李诚中,她高家愿意担着这件事情,那李诚中此刻也只能搬出来抵挡。当下苦着脸道:“大帅,本来卑职想办法挤出五百匹马给赵家也不是不行,但现在有些晚了,卑职已经答允刘夫人,月底便给广边军送去五百匹战马……”

“哪个刘夫人?”刘仁恭一愣。

“高家的。”

“高刘氏?”提起这个女人,刘仁恭就头痛不已。

“是。高家在广边军和契丹迭剌部作战,那边的契丹人都是精锐,非是柳城的品部可比,刘夫人为此事十分担忧,便找到卑职……或者大帅与刘夫人说一声,这些马我先还给赵家,过些时候搜齐了战马再送到广边军?”

李诚中的提议当然令刘仁恭很为难,他可着实不想跟那个妇人打这种交道,听罢皱眉不语。从高刘氏手上抢东西,那不是与虎谋皮么?

见刘仁恭低头沉思,李诚中看了看周知裕,周知裕不动声色点了点头,李诚中精神一振,开始抛出酝酿已久的说辞。

“大帅,若是再给我一段时间,我肯定能再凑出一批战马来,除了归还赵家的,还能留下不少,到时候送到幽州,为大帅再建一支骑军!到时候咱们何须怕他赵家的霸都骑!”

刘仁恭眼睛一亮,道:“需要多久?”

“长则半年,短则三个月。”

“你打算怎么做?”

“营州以医巫闾山相隔,西属辽西,东属辽东。卑职目前所占的是辽西的半个营州,以柳城和燕郡分拒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当然,因为时间仓促,燕郡只是降服,卑职还未真正收拢。过了燕郡向东,翻越医巫闾山,是契丹乌隗部占据的怀远军城。怀远军城和医巫闾山之间,则是契丹乌隗部的牧场。

卑职的计划是,以三个月的时间巩固好柳城,并将燕郡纳入治下,然后,卑职拟从燕郡出兵,向乌隗部借马……”

刘仁恭被李诚中所说的“借马”一词逗乐了,笑了笑,又问:“乌隗部实力如何?你刚战完品部,又与乌隗部开战,会不会太仓促了?”

“乌隗部与品部都是契丹八部中的小部族,可战之兵约两千人。如今乌隗部正在攻掠渤海国的靺鞨人,腾不出手来全力和末将交兵。”

刘仁恭对目前关外的局势了解不如李诚中深,此刻听说乌隗部正在和靺鞨人作战,不由心中一喜,道:“若是如此,倒也可行。”

李诚中见火候已到,连忙浇油添柴:“乌隗部的草场丰美异常,牛羊如云,战马成群,到时候末将愿将战马解往幽州,嗯,估计当有三千之数!”

这个数字一报出来,立刻骇了刘仁恭一跳。如今幽燕缺马,就连以骑兵为主力的霸都骑都只有不到千匹战马,若是刘仁恭手上能有三千骑兵,不仅卢龙军中老赵家从此可以靠边站,就算面对晋王李克用手下的河东军铁骑,也有可拼之力了。…;

李诚中继续描绘着大饼:“等收服乌隗部后,大约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卑职拟向北部的契丹突举部进击,唔,突举部实力较强,家底比品部和乌隗部更厚,得到的战马应当在三千之上……”

又是三千战马!如果李诚中描绘的这一切实现的话,到了明年,若是按照一人一马的紧凑配置,刘仁恭麾下就会有一支六千人以上的骑军,到时候重现卢龙军声威,再次称霸整个河北,甚至与河东军和宣武军分庭抗礼,恐怕也是指日可待了!

只是……听李诚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越讲越兴奋,刘仁恭连忙打断:“自成,你现在手下有多少人?据某所知,只有五百人吧?”

“回大帅,我现在是平州军前营指挥使,手头的编制是五百人,经过几场大战,现在能够作战的还有二百人,我打算回到柳城后立刻征募士兵,把前营凑齐。”李诚中现在柳城南门的大营中就在整训着一千五百人,但这个时候,他当然是将自己的境况说的越惨越好。但描述得惨一些不要紧,却又要表示出勇往无前的决心和气势:“大帅放心,我前营士兵不怕牺牲、不畏艰难,敢打敢拼、从不后退!”

“呃……”刘仁恭有些无语,五百人的编制,目前只有二百人可战,实在是太少了些吧?他转头问周知裕:“好问,你上午军议时说要将平州军两千五百人带出来南下,那平州岂不空虚了?自成的前营是否包含在这两千五百人中?”

周知裕暗笑,忙道:“大帅,某正欲向大帅分说。关外营州与关内不同,各方局面也复杂得多,很多事情都需要临机处断之权。某意将平州军分作两部,一部坐镇平州,由某亲领,一部占据关外柳城,由自成所部寻机作战。”

如今半个营州已经在手,打下来的地盘当然不会轻易舍弃,设置独立的营州军政机构已经成为卢龙高层的统一认知,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问题的关键是,由谁来管理这片新地盘,说白了,这个即将新成立的机构由谁统辖?新的营州军队由谁领导?

————————————————————————

又见催更和打赏,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痛并快乐着,晚上努力加更一章。

第十七章辽西双城(十七)

虽说柳城和燕郡是平州军打下来的,但目前的平州军在整个卢龙体系中分量还是有些弱小,这么块肥肉吊在那里,谁都想吃一口。周知裕和李诚中这几天马不停蹄的拜访军中各大军头,就是想让平州军顺利且顺理成章的取得这片土地。

目前取得的成效来看,太子少师李君操是支持平州军的,这不仅因为李君操本人就是前平州系的军头,与平州刺史张在吉来往密切,还在于双方建立了共同的利益锁链,初步达成了共享这条商路利益的协定。

另一方表态同意的是高家,为了能够获取高家的支持,李诚中忍痛送出去五百匹战马,同时还抛出了“合伙商社”这么个诱饵,让高家分享其中的好处。当然,高家的势力在妫州及幽州北部、澶州西部,离营州太远,无力插手营州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

有了好处就要让大家利益共享,这是李诚中在平州和周知裕、张在吉达成的共识,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让自己坐大,没有旁人的支持是极其困难的。想要独自享用吗?那你就得做好被撑死的准备。

除了高家和李家外,现在还有几个势力没有对此表态,至少王敬柔和赵珽两个大军头就至今仍然含含糊糊。除了这两家外,赵元德已经对平州军露出了敌意,想要往李诚中手下塞一批军官就是一个明证,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李诚中在军队中的威信,甚至存在着架空李诚中军权的可能性。至于索要在柳城被截扣的五百匹军马,则是赵元德和赵霸的另一种试探。

除了各大军头外,周知裕和李诚中还需要揣摩大帅刘仁恭的心思。虽说平州军是刘仁恭的嫡系,但却又与大帅直领的衙内军有所区别,与大帅的关系更在刘守光的义儿军和刘守文的义昌军之下,属于大帅嫡系中的外围。对于平州军这样的外围嫡系,任何主帅都会有着既要拉拢又要防范的心理。怎么消除大帅的顾虑,周知裕和李诚中想过很多,最后周知裕同意了李诚中的办法,这个办法很简单,去年冬天的时候,李诚中就用这个办法应对过周知裕,这个办法就是画大饼。

画大饼的效果目前看来还不错,至少刘仁恭已经被抛出来的六千匹战马给吸引住,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于是周知裕决定抛出一张更大的饼子。

“大帅,去年秋天的时候,末将派自成率部出关,目的是想将避入白狼山中的百姓救回榆关。可是自成给了末将一个惊喜,他做了一个五年计划。不知大帅有没有兴趣听听?”

刘仁恭颇感兴味的看向李诚中,想要听听这个五年计划是什么东西。

关于五年计划的事情,李诚中当时是为了能够留在白狼山自主领军而提出的一个方案,一个冬天过去后,连他自己都几乎忘了。可他忘了这件事情,周知裕却一直记在心里,此刻忽然提出来,却无意中打了李诚中一个措手不及。

在周知裕鼓励的目光中,李诚中仔细回想了当时和冯道一起参详和起草的那份札子,理了理思路,然后开口讲了起来。经过了半年的关外征战,李诚中对契丹人的了解和对卢龙军自身情况的认识也逐渐熟悉了,所以他一边讲述的时候,一边加入了对目前局势的分析。

李诚中首先描述了现时情况下的背景,对卢龙军自身所处的形势和关外契丹人的特点进行一一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卢龙军目前处于弱势一方。原因有二:去年南征之后大军惨败,至今未复旧观,尤其是骑兵的损失太过惨重,导致现在的卢龙军战力远远不如从前。同时,卢龙军目前腹背受敌,在两个方向上面对敌人,既有北方的契丹人,又有南方的宣武军,在南北夹击之下,可谓处境艰难。…;

李诚中是镇戍平州的军官,南方战场他不好妄自插言,便单就北方战场,尤其是营州战场进行分析,由上述缘由而推断出防守、相持和进攻的三步走战略思路。按照这个战略思路,他在节堂之上现场制定了一个五年作战计划。

头两年稳固营州,作战对象是契丹乌隗部,同时防御契丹突举部自北而来的进攻,目标是占领包括怀远军城在内的整个营州。

第三年开始,经过两年经营后,李诚中预计所部实力将得到提升,此时的作战对象是契丹突举部和其他部族,作战目标是开拓北地战场,形成一道西起卢龙塞、以柳城和燕郡为中部支撑、东至怀远军城的战线,吸引契丹人的兵力,缓解蓟门、北口、镇远、广边军的压力。

最后两年,联合边关各部,与契丹人主力迭剌部决战,最终目标是重置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让契丹人重新臣服。

这份五年计划比李诚中去年提交周知裕的那一份更加宏大,要实现的目标也更加深远,若是真正实现,将再复大唐天宝初年的旧观,刘仁恭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之主,就像当年的安禄山一样!

刘仁恭听入神了,其间还让李诚中讲解了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并对他计划中的一些其他思想进行了认真询问。

听完之后,刘仁恭有些心驰神摇,他忍不住开始思索,如果能够重置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那这份拓地千里的伟业,会不会让天下震惊?恐怕到了那个时候,他刘仁恭也应当和李克用、朱全忠、杨行密等人一样封王了吧?会是什么王?范阳郡王?亦或是更高一步的燕王?

刘仁恭强行抑制着自己的狂热,转向周知裕:“好问,会不会胃口太大了?”

周知裕躬身道:“大帅,去年自成给某的札子中,五年计划说的是用五年时间收复营州。到了现在,这才过去半年,半个营州已经在手了……”

李诚中接口道:“大帅,非是我狂妄,如果不是宣武军北上搅局,卑职的这份五年计划说不定还可以缩短一些。”

刘仁恭问:“那你有没有什么应对之方?”

李诚中想了想,道:“这次应对两个方向的进攻,实在是咱们卢龙军的一次危机。以卑职看来,必须统一调度、相互协调。否则,两个方向都将顾此失彼,酿成大祸。卑职建议,划分两个战区,即北方边塞战区和南方义昌战区。北方战区协调边州各关塞,南方战区统一指挥南下大军。”

刘仁恭将率军南下亲征,南方战区的统一指挥其实不用担心,关键的还是北方边塞各州。北方防线由东至西分别是妫州、幽州、澶州、蓟州、平州和营州,其中又有龙门、广边军、蓟门、镇远、北口、卢龙塞、柳城、燕郡等多处要地,守军分属各州、各大势力,当此主帅刘仁恭南下之际,如果没有一个统一指挥中心,整条战线都将处于散乱的局面之中,无法形成合力以应对契丹人的攻击。

刘仁恭大悦,他今日召见李诚中,只是想见见这个给他带来过多次惊喜的军官,顺便解决掉霸都骑都指挥使赵霸的怨念,没想到一番深谈之后,竟然收获巨大。尤其是五年战略计划和分设南北战区的构想,让他从总体上对现在的局势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如何应对南北两个大敌的进攻有了更加实在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李诚中这番建言,让他重新燃起了斗志。…;

这一刻,刘仁恭忽然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他还不老,还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他登临,还有更宏伟的志向等着实现,比如封王……

心情大好,刘仁恭深深吸了口气,向周知裕笑道:“好问,你没有看错人,果有识人之明。”

周知裕得了刘仁恭的夸赞,看着一旁的李诚中,分外自豪。

李诚中剽窃完后世的军事理论之后,嗓子有些干,干咳了两声,刘仁恭笑着让亲卫上茶。一边看李诚中毫不拘谨的饮茶,一边又问:“自成,此战应对宣武军,不知还有何高见?”这其实也是他兴致到了,随意一问,没指望李诚中能说出什么来。毕竟宣武军的强大是当世第一的,又有魏博兵从旁襄助,真打起来,就要看双方的军力比拼和临阵应变了,在这里空口说白话是没有用的。

这句话问出口之后,他就意识到在给对方出难题,随即自失一笑:“呵呵,没关系,老夫征战多年,也不是吃素的,葛从周和皇甫峻要想抢咱们卢龙军的地盘,也要问问老夫手中长枪答允不答允。”

他没指望眼前的年轻军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周知裕更不会指望。周知裕觉得李诚中今日的表现已经足够了,有了这番节堂应对,平州军对营州的控制已经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李诚中听到刘仁恭的问话,立刻就想到了去年从魏州北撤的路上,遇到的那个葛家二郎。当时那个年轻军将把李诚中和酉都弟兄们误认为是汴军另一名将领贺德伦的兵卒,想要挖角,让李诚中带着兵卒和“俘虏”投靠他新组的营头,还当场许愿让李诚中做都头,秩别仁勇校尉。

当时李诚中已经懵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对方,最终还是一旁的葛从周催促之下才解了围。葛从周催促自家二郎的原因是河东军的窥视,他要赶回魏州保住胜利成果。

关于唐末时期的军阀混战,李诚中只在小学、中学历史课本里有一丝半解的认知,但李克用和朱全忠两大军阀巨头争夺霸业,却是尽人皆晓的事情。以李诚中的现代思维来看,朱全忠对河北的进攻必定会令李克用寝食难安,当即就问:“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