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几,于夫罗注意到了梁习的到来,受宠若惊:“尊驾几时来的?也不知会一声?”

    梁习微微一笑,道了声无妨,便如同熟客一般坐了下来。于夫罗见状,将一旁投壶玩乐的士兵吩咐了下去,便朝梁习问道:“尊驾此番前来,是为何事?”

    “正是为尊驾打算进驻豫州之事而来。”

    于夫罗闻言,心中一紧,因为这件事情极其重要。现在的他回不了南匈奴,要么四处掳掠四海漂泊,要么就选一个地方安顿下来。于夫罗现在也快有五十岁了,没有精力再四处漂泊了,只想快点找个地方安顿下来,也免得自己的臣民跟着受苦。

    而且中原内地,农耕文化富足,若有机会回到南匈奴,自己甚至可以尝试将两种文化糅合,与中原世代交好,免遭战乱。

    但令他失望的是,梁习的脸色并不好看,光凭这一点,于夫罗就知道没戏了;毕竟不是所有中原人都愿意接受一个胡人的。

    “尊驾但说无妨,某能够接受。”于夫罗似是苦笑道。

    梁习并不打算说出“鸿门宴”的事情,而是说道:“实不相瞒,如今豫州富足,百姓安居,我主并不愿冒着风险接纳阁下。而且我豫州当地黔首恐怕也不愿接纳外族人士,还望单于多担待……”

    于夫罗似乎早已猜到了结局,但他的心不死,依旧说道:“不需要在宇宙,这陈留也可以……”

    “单于!不必多言了!”梁习语气忽然加重,“陈留乃是非之地,单于若久留此处,必然生变?何况我主虽然大败袁术,但陈留毕竟是兖州地界,难免会与曹操相争!将单于留在此处,我主于心不忍!”

    正所谓言多必失,梁习言语迫切,似乎巴不得于夫罗赶紧走,这立马引来了于夫罗的怀疑。而且梁习说的理由都十分生硬,令人难以信服。于夫罗曾与梁习交谈甚久,与他也算是朋友,知道他的性情;梁习如此言语,必然有所隐瞒!

    于夫罗忽然正色道:“我匈奴人敬尊驾为君子,因此才愿意与君结交;如今尊驾言行举止令人疑惑,还望尊驾能够道清原委,不要隐瞒……”

    纵然于夫罗如此说,但梁习依旧不能说出“鸿门宴”的事情;毕竟这是关系他主公面子的事情,他不是两面三刀的人,不能将这种事情说给这外人听。

    他和于夫罗是朋友,但他已经帮他逃跑了,难道还不够朋友。

    梁习故作惭愧状,佯装哭泣模样道:“实不相瞒,主公收到袁绍信件,希望主公能够设局杀害单于,不让单于回到南匈奴!我主仁德,佯装同意,私下却让在下来通知单于,早做打算!陈留距离黄河不远,袁绍兵精粮足,随时都可能攻打过来啊!”

    于夫罗闻言,信以为真,仰天长叹道:“我曾助袁绍讨伐董卓,光兴汉室,却没想到他会如此待我!荀豫州真是世间仁德君子,令人佩服!”

    他哪里知道,真正要杀他的人,就是荀罡!

    “不知单于今后有何打算?”

    于夫罗沉吟片刻道:“我欲东进洛阳,渡孟津背上进入河内,投靠张杨或黑山张燕;此地距离我南匈奴较近,我也可以随时关注我国境况,伺机回国。”

    梁习点了点头:“此举甚善,只是需随时担忧袁绍才是!”

    于夫罗望着不远处的投壶,从中取出两支箭来,取了一支递给梁习:“不知尊驾投壶技术如何,还望指教一二!”

    梁习结果剪枝,微微一笑,右手微微用力,仅一个极其普通的动作,竟是将剪枝稳稳的丢进了壶中。于夫罗暗暗称道,细细瞄准,只听一道轻微的破风声,剪枝亦是进了壶中。

    “你我不分伯仲。”梁习笑道。

    哪知于夫罗却是说道:“不,是我输了……”

    梁习一惊,忙问其故,于夫罗良久不语,看着自己枯槁的双手,缓缓道:“你中原人以弓箭为礼法,名为‘射艺’;而我匈奴人以弓箭为武器,自幼不得离手。你们将弓箭装进了骨子,而我们只是拿着弓箭罢了……我等需要仔细瞄准方能投中,而你们轻轻一掷便中,孰强孰弱一见分晓,是我输了。”

    梁习深受感触,随即默然;胡汉之间,真的有那么大的差距吗?

    自己想要糅合胡汉两家,难道真的太早了?
………………………………

第一百七十九回 换我来坑你了

    于夫罗遁逃的消息到了陈留,荀罡大感震怒,喝问梁习道:“子虞,你是如何做的工作?竟是让于夫罗这厮逃跑了!”

    梁习纵然心中有鬼,但表面上还是很淡定:“主公,于夫罗生性谨慎,见属下眼露凶光,知道不妙;便假意安抚属下,自己却往洛阳方向逃跑了!”

    荀罡心中愤愤不平,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啊!怎么就这么浪费了?

    杀胡……杀胡!怎么杀胡就这么难?

    但荀罡被蒙在鼓里,他手下却有许多的明眼人。郭嘉知道梁习与匈奴人关系不错,一定是他选择通风报信放了他们的;不过郭嘉等人并不想拆穿此事,因为这对于荀罡而言确实是好事。

    有个敢于冒风险侍奉自己主公的人,这是荀罡的福分。而且若是拆穿了来,不仅荀罡火冒三丈,梁习说不得还会因此掉了脑袋。

    因为荀罡这两天,实在是太喜怒无常了。

    况且从长远的战略目光来看,胡人是杀不得的。

    放跑了于夫罗,荀罡不得不暂时作罢:“罢了罢了!杀胡以后还有机会,这次就暂时先放过他!……曹操那边现在境况如何?”

    荀彧出列道:“主公,曹孟德之前于寿张迎击黄巾军,哪知黄巾剽悍,济北相鲍信被斩于阵前,余众皆归属曹操。不过曹操用兵诡谲,将黄巾击溃;其后曹操屯扎济北以迎击黄巾,目前战况较为平坦。”

    荀罡点了点头,眼神逐渐缓和:“黄巾之众虽强,但必然粮草不济,不久便会被曹孟德击破……文若,派人去询问曹操,需不需要援军?”

    荀彧一惊,荀罡与曹操之间那脆弱的联盟几乎早已破碎,为和荀罡会想到去帮助曹操?这不合情理啊!

    而且凭借曹操之能,这些黄巾军完全不在话下;就算他被击败了,这对荀罡拿下兖州极好啊!

    哪知郭嘉一眼就看出了荀罡的意思,笑道:“文若,主公并非珍惜与曹操的盟约,他看中的是青州黄巾那百万人口!青州黄巾主力三十余万,其下家眷更有百万之多!如今陈留凋敝,人口从当年的数万变成了如今几千余人;主公需要些许黄巾人口来扩充陈留,将之发展壮大!”

    嘿!郭嘉不愧是郭嘉,这都看穿了自己的意思,果然古人个个都是妖怪!

    荀罡点头道:“奉孝之言不差,青州黄巾战斗力剽悍,唯独缺乏粮秣,我等不需百万,十万便可以富足陈留以及豫州。黄巾士兵本是农民,只要能够安分下来,不怕缺少劳动生产力。”

    “曹操坑了我那么久,总该换我来坑坑他才是!”

    荀彧会意,连连佩服:“主公果然才智过人,下官这就派人前去游说!”

    “且慢!”郭嘉止住了荀彧,“主公,此番就让我前去吧!我必然让曹操向主公求援!”

    让郭嘉去见曹操……荀罡怎么心里拿不准呢?万一到时候蹦出一句“真吾主也”,那自己不是打酱油了?

    不过人家已经效忠自己了,正所谓用人不疑,自己干嘛要害怕呢?如果郭嘉真的有意投靠曹操,那世俗的压力都足以将他压死。毕竟在这种传统年代,临阵背主可是大罪!

    “那就由奉孝前去吧!”

    ………………………………

    曹操击退了青州黄巾一阵,损兵不少,双方暂且罢兵来日再战。只是曹操并不甘心,这一战失了济北相鲍信,与自己而言损失巨大,他如何能够甘心?

    鲍信部将于禁带着鲍信残留兵马来投靠自己,但人都死了,说这么多有何意义?

    不过曹操并非那么容易消沉的人,否则如何成为一代枭雄?他迅速振作,急忙招来手下议事,讨论将来如何应对黄巾。

    只见帐下一人出列,年过五十,器宇不凡,长美髯须,乃是东阿人程昱。前番程昱被兖州刺史刘岱征召不受,曹操任兖州刺史后征召他却立马上任,如今任寿张令,文武双全,性情刚戾,却对曹操忠心耿耿。

    却听他说道:“主公,黄巾人数众多,恐粮草不济,只怕如今退却也难以筹措粮食,必然急切想要与主公一战求胜,攻入济北夺粮!我军待他来攻之时,以逸待劳,不怕不胜。”

    陈宫却是不允:“主公,彼军三十万,纵然缺粮我等也难以胜之。如今荀罡击溃袁术,不若请他们来援,两方相攻,黄巾必然大败!”

    “胡言!此名扬天下之事,岂能与荀罡分担?”程昱怒声呵斥道,“荀罡如今名扬天下,难不成我等还将此建功立业的事情交给他来做?陈公台你休要太过分了!”

    程昱生性刚戾,说出话来很容易招惹别人,单单这一句话便将陈宫逼得哑口无言,暗中生恨。

    部将夏侯渊急忙圆场道:“荀罡多次被我军利用,心中早已不满,只怕不愿来助;依我来看,程仲德之言可行,而主公可派人千里奔袭,断绝黄巾唯一粮道,逼迫他们与我等决战!”

    曹操听了三个人的建议之后,哈哈大笑:“好你个程仲德,果然有两下子,就依你计策!”

    陈宫连忙说道:“主公不可听信一家之言!若是有差池该如何是好?依属下之见,还是先联络荀罡一番,以防不测!”

    曹操嘲笑道:“公台,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之前你让荀罡攻击袁术,如今陈留落在他的手上,让我等好不尴尬!如今又给他一个这么好的差事,我都快怀疑你是他的奸细了!”

    众人闻之大笑,而陈宫却听得脸上青一阵紫一阵,羞愧难当。望着殿中所有人捧腹大笑,他深以为耻,冷哼一声,愤然离去。

    “牛脾气被气走了,我们继续!”

    曹操只是想开开陈宫的玩笑,但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当真;虽然他自己也觉得过火了,但陈宫擅自离开就没有罪过了?双方都有罪过的情况下,主公自然不能先降下身段。

    未几,忽有下人来报:“荀罡派遣使者前来!”

    众人闻之一惊,刚刚才说起荀罡,怎么这就来了?曹操也是满脸狐疑,却也是让他上来。未几,郭嘉身着朴素衣裳,带明玉冠上殿。

    “讨逆将军、豫州牧手下军师祭酒郭奉孝见过曹府君!”

    双方行礼已毕,曹操笑问道:“荀罡派你前来,是为何事?”

    郭嘉答曰:“我主担忧曹府君安危,特派在下前来观望。”

    曹操都快被气笑了,这荀罡是想看自己死还是想看自己活?担忧我的安危?鬼才信你!

    “承蒙荀方伯担忧,孟德在这里谢过;既然尊驾已经看见我活的好好的了,那就请回吧!”

    曹操如此快就下了驱逐令,似乎也是害怕郭嘉说得太多,提什么要求。郭嘉不急不躁,缓缓说道:“青州黄巾猖獗,我主担忧府君安危,希望能够派遣援军援助府君!”

    满堂皆静,所有人都是吃惊不已,这荀罡被曹操利用了两次,怎么还甘愿前来帮忙?这家伙心里面打着什么鬼算盘?

    曹操面色渐渐肃穆,没想到荀罡突然来这么一手;他略微思衬,却也想不出来荀罡是想干什么,只能暂时应付道:“请尊驾暂时下去,我等商议之后再给尊驾一个答复。”
………………………………

第一百八十回 曹操中计

    “主公!此乃荀罡计策,我等切不可中计!”

    郭嘉一走,整个议事厅瞬间热闹了起来,其中尤以程昱的语气最为激烈。以他之才,完全能够看出荀罡有什么诡计,但他就是说不出来,荀罡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是为了地盘,那他何必跑到这里来跟自己多话?如果说是为了要曹操的资源,那损兵折将损失不是更大?

    望着程昱态度强硬,曹操将其安抚道:“仲德何必如此急躁?我等需得先商讨荀罡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行。”

    程昱默然,属下曹洪道:“主公,某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来有何阴谋可言;既然荀罡有意帮助我等剿杀黄巾贼,为何不收其好意?三十万黄巾贼对我等实在是太庞大了,更兼有近百万的家眷;就算要吃,我等要吃到什么时候?”

    一旁的曹仁也是说道:“子廉所言甚是,既然他有意帮助我等,何不收起好意?”

    程昱立马驳斥道:“二位将军眼界太过狭小,荀罡与我等结为同盟却一直吃亏,如今岂会平白无故授予恩惠?如今陈留陷于荀罡之手,若是再被他施与恩惠,我等将来必会被其掣肘!”

    曹仁曹洪不说话了,程昱的辩才确实在他们之上,以至于他们根本无从反驳。

    曹操审视四周,厅上众说纷纭,有说接受的,有说拒绝的,莫衷一是。但令曹操较为在意的是,自己最亲信的夏侯惇却一直在一旁沉吟,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元让,你在想什么?”曹操起身问道。

    夏侯惇愣了一愣,随即出列说道:“主公,堂中双方说的皆有道理,为何不将之前那人招来仔细询问一番?若此人稍有漏嘴,岂不是事半功倍?”

    哪知夏侯惇话一出口,程昱就摇头说道:“元让将军想的太过简单了,这个郭奉孝我也有所耳闻,并非那么容易对付的人物。”

    曹操轻咦了一声:“你竟然知道此人,看来还真不简单啊!仲德,快些与我等说说!”

    程昱拱手道:“此人名叫郭嘉,乃颍川阳翟人士,祖上是名门,到他王父一辈渐渐没落,但却依旧能够结识许多名门贵胄,与荀家荀彧相交甚笃。当初他曾投靠袁本初亦是被以礼相待,如今更是投靠荀家,其势不小。此人善用兵、辩才、阵法等,出招诡谲,令人防不胜防;想要从他口中取得什么消息,只怕不是件容易事情。”

    “仲德竟然知道如此多的事情!”

    曹操略感讶异,听他这么一说才意识到荀罡手下果真能人辈出;不仅有熊虎之将,而且还有令人称道的谋士,真是一个幸运儿!

    但曹操看了之前那个叫郭嘉的人,不知为何心中倍感亲切;他总觉得,自己和他应该有许多共同的话题:“仲德你且莫急,此人交由我亲自来会一会。我倒想看看,这个军师祭酒,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

    结果这场会议也没讨论出个什么所以然来,但对于曹操而言,接下来的事情才是最为重要的。

    曹操在下人的指引下,找到了郭嘉下榻的馆舍;馆舍风景宜人,有一庭院,亭台轩榭,湖泊徜徉,郭嘉正在其中独自对弈。忽见曹操到来,慌忙起身道:“不知曹府君到来,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曹 ** 朗一笑道:“无妨无妨,阁下乃荀方伯使者,与我无高低之分,不必如此拘谨。”说罢,曹操径直走到郭嘉方才坐到的地方,惊到:“郭军师还有如此雅好,孟德对围棋略有涉猎,还望郭军师能够赐教!”

    “不敢不敢!”

    二人对座,看上去毕恭毕敬,诚恳无比。汉朝围棋与现在规矩多有出入:例如白子先行、网格十七列;就连棋子都是用木头做的方形。

    曹操执白子先行,与郭嘉一来二去,战了二十几个回合,并没有拿到优势。或许是逐渐沉浸在了围棋的世界里,二人都是极其和谐的没有说话。没有公事,没有纷争,只有时时流逝的波涛声以及清脆的鸟鸣声。

    行至第五十八手,曹操忽然意识到自己不是来下棋的,是来工作的!但都下到这个时候了,突然谈论公事是不是太突兀了容易引人怀疑?

    曹操轻咳一声,低声问道:“郭军师侍奉荀方伯有几个春秋了?”

    郭嘉其实早已料到曹操的来意,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一直不开口,自己一直坐着也别扭得慌。如今曹操终于是开口了,郭嘉那悬着的心也是放了下来。

    “从主公未出山起算,我已侍奉他三个春秋。”

    曹操点了点头,落下一子:“荀方伯是个厉害人物,年仅三岁名扬天下,四岁就任豫州牧封都亭侯;而今不过六岁,已经将豫州打理的无比妥当,甚至都能大败孙坚,令人佩服啊!”

    郭嘉知道他在试探,也想借机“泄露”些许信息给曹操,便故意表露心迹:“主公宅心仁厚,对豫州百姓恩威并施,就连当地流寇也不曾打压,纷纷招安,才有了我豫州如今的面貌。就连当初荥阳一战……主公都未有怪罪曹府君之意啊!”

    这荥阳之战刚一出口,郭嘉就能明显感受到气氛中略带一丝尴尬,这份尴尬很明显来自曹操。郭嘉淡淡一笑,又是说道:“实不相瞒,曹府君当初捡了袁术那场战争的便宜,我主真的愤怒无比,没想到尊驾竟然又会做出如此事情来。但没过多久,主公便将此事放在一边。听闻曹府君兖州有难,济北相鲍信临阵被斩,我主担忧阁下有失,这才特地派在下前来。”

    曹操万万没想到,自己话还没有出口几句,就被郭嘉这一大堆话弄昏了头脑。郭嘉果然不是凡人,就连曹操都能被他一席话唬住。

    但曹操也不可小看,他虽然不能够分辨郭嘉所言真假,但凭借之前程昱所说,此人必然不好对付。姑且就当他一半是真,一半是假吧!

    “荀方伯仁德,孟德羞愧难当啊!此番若非方伯帮忙,只怕兖州大部已被袁术这厮抢走。”曹操实在无心下棋,故作惭愧状,将棋子放回了棋篓,“毫不夸张,没有荀方伯,变没有曹孟德的今天!只是此次方伯如此积极出兵,怕是有其他的目的吧……”

    曹操果不简单……郭嘉心中对这个对手不由得高看了几分:“我主实不忍兖州百姓受苦,更希望青州黄巾能够解甲归田,做一普通民众,免得日后再生事端!如今天下大乱,受苦的依旧是苍生;如若是因为我等的缘故使得诸多黔首一一丧命,岂不千古罪人?”

    郭嘉所言几乎完全属实,但他隐瞒了重要一点——荀罡要的是人口。

    曹操闻言,手指在棋盘上敲打着,思虑着。他可以听出来,这个郭嘉所说基本属实;若是如此,荀罡帮助自己,单单是因为道义的缘故?

    世间岂有此等完人?

    曹操不敢信,也不愿信;因为这样的话,荀罡就是站在了自己的脑袋上。高傲如他,是不允许有人踩在他的脑袋上的;就如同现在他虽然隶属袁绍,但他绝不愿意屈服袁绍一般。

    “等你你来了之后……我再看看你有什么阴谋诡计!”

    事已至此,曹操已经没理由拒绝了,何况自己确实有些分身乏力:“代我转告荀方伯,说我曹孟德谢谢他!”

    郭嘉眼神一变,绕如此说,计谋似乎算是成功了。

    但为什么……为什么自己高兴不起来?
………………………………

第一百八十一回 讨伐黄巾

    使命成功,计略成功,按道理来说郭嘉应该很高兴才对。这是一份大功劳,足以让他睥睨众人。

    但他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这是一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他一开始看见曹操的时候,觉得他虽然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却有一种令人情不自禁想要贴近的魅力。

    除了这种魅力,他还有一股外露的霸气,这是荀罡无法企及的。郭嘉甚至觉得,这个男人总有一天会在山巅之上,俯瞰天下!

    如果当初自己侍奉的不是荀罡,必然会是此人!二人之间交谈并不多,但从言语中都能听出与对方之间的惺惺相惜。

    不过事已至此,忠臣不仕二主,自己须得时时刻刻为荀罡着想才是。

    郭嘉大功归来,收到众人的一片叫好声。荀罡即刻下令,点兵两万,带将领许褚、郭嘉、陈到等,朝济北国进发。

    荀罡兵马一路高歌猛进,如猛龙一般迅速飞奔到济北国,曹操恭敬出迎,二人嘘寒问暖如亲人一般,几乎无人能够看出二人之间的间隙。

    曹操设筵席招待荀罡一众,席间莺歌燕舞,差点令荀罡仿佛已经忘了是来讨伐黄巾的一般。

    忽然,荀罡顿时感觉背后一毛,他抬起头来,只见不远处一面容苍老,长髯飘飘的中年人死死盯着自己。那人眼神如刀,呼吸冷冽,似乎随时想要将荀罡杀死一般。

    荀罡再无心吃饭喝酒了,单单这个人如蛇蝎一般的目光便令他觉得胆寒。而且这个人如此模样,只怕这场酒会还会有其他的精彩节目……

    忽见曹洪自门外走来,手持剑刃道:“今日两军交好,某愿舞剑一曲,为主公以及荀方伯助兴!”

    果真有项庄!

    曹操明显已经喝高了,竟是忘了鸿门宴一事;更兼曹洪乃自己亲信,心中不疑,便许他上前舞剑。

    荀罡本来就酒量极好,何况这种近乎白水的酒?他看着曹洪手中锋芒,心中畏惧,忙朝一旁的郭嘉寻求帮助。

    郭嘉对荀罡的护卫队长陈到吩咐了一句,陈到便木讷起身:“舞剑岂可独舞,某来相助!”

    竟不知是否是项伯附体,陈到言语难却优雅,只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与曹洪相迎,一来二去,如二龙戏珠,金蛇缠绵,纠缠不休。

    陈到与曹洪交手,实力不分上下,许褚见到这番情况,差点就要像樊哙一般咆哮上前,好在被荀罡压住,才没能使双方撕开脸皮。

    钟磬声越发急促,仿佛是专门为舞剑编撰的音乐,二人闻之也是热血澎湃,竟是忘了自己的使命,极其富有诚意的舞起剑来。

    “范增何做此无用之功,使得后人无计可用!”程昱远远看着交手的二人,心中懊恼不已。这场鸿门宴,又是以项羽方失败告终。

    两方兵马在济北屯扎了两月有余,已是到了八月这等酷暑季节。曹操不久前安排自己的亲信夏侯渊千里奔袭,率精兵两千断绝黄巾粮道。万般无奈之下,黄巾首领岳才终于选择与曹操的部队展开正面交战。

    黄巾军一路拖家带口,三十万兵马,七十万家眷,如动物迁徙一般,进兵到距离济北城五十里外的平原之上。

    曹操收到了消息,立马带着亲信前往荀罡大寨,哪知荀罡的消息来的更快,已经展开军议了。正好曹操来了,军议就一起商讨破军之策吧。

    曹操荀罡并坐,后者朗声道:“青州黄巾屯扎兖州已有数月,对兖州黎民损害巨大,令人痛惜。如今贼寇率军来袭,诸位可有何计策?”

    兖州别驾王彧道:“黄巾猖獗甚久,此番决计不可再放虎归山,必须得一战绞杀!只是这三十万贼寇……恕在下直言,我双方兵力加起来不过五万有余,只怕难以大胜!”

    “说了当放屁!”

    曹操直接爆了一句粗口,因为那王彧名义上可是他的手下,荀罡张口的时候他去应答,岂不是拂自己的脸面?

    王彧被逼的脸色胀红,愤然退下。曹操又是说道:“黄巾军虽是流寇,却多次掠夺,久经战阵,已经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一只精锐部队。他们士气低落,我们就要表现的士气高昂,一定能够胜之!”

    鼓舞士气也是兵法中的一门功课,用以增加军队凝合力与战斗力,不可或缺。不过曹操这句话却引得满场狐疑,单单鼓舞士气,真的能够大胜敌军?

    “曹府君,我有一个建议,”荀罡忽然开口道,“我二人兵分两路,诱使敌人也分两拨兵马迎敌,虽然我等无法集中优势兵力,但十五万……对阁下而言不算难事吧!”

    于是,这场统合军议议出来的最终结果,就是让双方分开行事……也不知道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一切似乎正如荀罡预料的一般,黄巾虽然战斗力剽悍,但却没有能够担当参谋职责的谋臣。荀罡与曹操分两路出兵,包夹黄巾;而黄巾军也是仗着自己的兵力优势,将队伍均分对敌。

    荀罡的兵马一路南下,行了三十里地,正巧遇到由岳才亲自统领的黄巾兵马。双方在原野之上摆开阵势,大眼瞪小眼,似乎谁都不打算先进攻;而岳才占着七倍的兵力优势,俯瞰之下真人令人畏惧。

    似乎实在等不了了,岳才一马当先,冲到阵前大喝道:“某乃大贤良师帐下观风将军岳才是也!劝汝等速速归降!”

    神她妈观风将军……这是什么鬼名字?张角如果换到现在,一定是个重度中二病!

    荀罡亲自出阵,因为他并不想大动干戈,他想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将敌人说的拱手来降。

    “岳才将军,久仰大名!”

    荀罡言语极其平淡,但岳才见是一个六岁的少年,当即怒了:“兖州刺史府可是无人了?竟是让一个三岁小儿与我叫阵!”

    岳才很愤怒,因为他感觉到了巨大的羞辱!

    “壮士息怒,我乃当朝豫州牧荀罡是也。”

    “荀……荀罡?”听到这个名字,岳才脸上的表情瞬间从震怒变成了惊喜,“你就是那个四岁掌州权的‘少善人’荀罡?”

    什么少善人?这又是个什么鬼绰号?

    “我就是荀罡,怎么,你认识我?”

    岳才当即下马,跪在地上遥遥叩头道:“尊驾姓名,我天下黄巾谁人不知?尊驾治理豫州之时,几乎未曾杀害黄巾,全数通过招安策略使他们归还田野!当今诸侯乱世,所有人恨不得杀黄巾绝后患,唯有尊驾贤名远播啊!”

    荀罡愣了,自己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名声了?而且还天下黄巾谁人不知?自己不过就是招安了几支流寇,怎么还成了一个大善人?

    荀罡轻咳一声,淡然问道:“岳才将军,我并不愿与贵军交战,只是希望阁下能够随我返回豫州,解甲归田;若有意者,可随军做卒,将来功名显赫,封侯拜将……”

    “我等愿意归降!”

    “若是不愿,休怪……恩?”

    啥玩意儿?这就投降了?这就20了?你让我把剩下的台词说完啊!

    看着渐渐跪下的十五万大军,荀罡在风中……凌乱了。
………………………………

第一百八十二回 加封

    望着对面一个个伏跪在地上的黄巾军,荀罡凌乱了。因为他实在搞不明白,占着兵力优势的黄巾军,为何就如此轻易地投降了?

    “岳才,你统领黄巾余党多年,为何今日如此轻易地就投降了?”

    见荀罡询问,岳才立马答道:“实不相瞒,我等早已受够了此等流浪生活,只是无奈无人收容。如今少善人心存仁厚,我等岂能恩将仇报,再生事端?”

    荀罡没有当过起义军,自然不明白这些人的难处;不过事到如今,所有事情能够和平解决,那是再好不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