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事下官不敢苟同!”又一人站了出来,原来是袁绍,“量那些阉人有多大本事,只要将这些人杀了,谁会称我等为乱党?孟德,你太怯懦了!”
曹操眼神发生了些许变化,他又朝何进进言道:“大将军,本初之言误国误人!下官的意思并非不杀阉人,只是现在时机未到!如今新帝初立,大业不稳,若将军队攻入宫中,势必引起国家混乱!想几年前黄巾叛党,至今未能根除,与我等有害无益啊!”
“不过杀死几个阉人罢了,如何会造成此等后果?孟德太杞人忧天了!”袁绍言语激烈的说道,“依下官来看,阉人祸害天下多年,而今新帝初立,正当杀入宫去,清君之侧!天下百姓不仅不会慌乱,只怕还会因为大将军此举,高歌称道呢……”
“袁本初,为何要与我处处相悖!”曹操怒道,“莫不是你看不清形式吗?如今杀死那些阉竖百害无益,更兼太后亲信张让赵忠人等。杀死阉人倒易,但太后那边你又如何说法?”
袁绍脑袋微抬道:“此事届时必有分寸!”
“你!”
“够了!你二人争吵如此,是将我与诸人视做无物吗?”何进厉声喝道,语言激昂,丝毫不像一个畏事的屠户,反而霸气侧漏,“诸人权且商议,孟德与本初之法,杀,亦或不杀?”
“下官赞同本初之法。”
“孟德之法也有可取之处……”
……
一番争辩下来,竟是六个人与六个人互相打平,这就有点难办了。何进想杀宦官,但他最想除去的是蹇硕,因为此人危害到了他的政权,杀死其他人只能算是顺手的罢了。
其实杀还是不杀,何进是拿不定主意的,所以他想看看这二人的赞同者,自己到时候选择赞同人数最多的就行了。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两个人的赞同者竟然刚好五五分成。
所以最后的决策,必须要他深思熟虑了。但何进实在是优柔寡断,竟然难以抉择。
正当何进为难之际,他突然瞟到了正坐在自己一侧的荀罡,感觉遇到了救星一样,问道:“荀罡啊,诸位臣公的言论,不知你赞同何人?”
“什么?”下面的曹操惊呼出声。
“大将军,万万不可啊!”袁术走出队列说道,“荀罡虽然有神童之称,但若是问政,实在是太早了!请大将军勿问他人,速做决断!”
“请大将军速做决断!”下面十一人异口同声说道,唯有荀攸正坐一旁,默不作声。
何进看到这番光景,有些无奈,只能欺瞒道:“我并非要靠神童之言,只是想要看看此儿的理解,将来能否当的上辅佐皇上的重任……”
何进的话很模糊,甚至有一点迟疑,但荀罡心里面却冷笑一声,何进这家伙真是喜欢求仙问卦,说是测验,其实还不是很在乎自己的意见?
不过这么多人反对我……你为什么一定要询问我的意见?
荀罡开始认真思考了起来,毕竟自己接下来说的话,说不定又会关系到东汉的未来。拉拢郭嘉,荀彧等人,荀罡似乎已经改变了许多将来会发生的事情,若此刻再改变……天下会变成什么样?
荀罡不敢确认,他曾闭过眼睛尝试观测,却发现自己完全看不到这种假设的未来。这种事情不在自己的把握中……
还是别轻举妄动的好。
“回大将军,”荀罡在席上恭敬行礼道,“曹典军的话在下感同身受,新帝基业不稳,需要大将军与宦官共进退。谋诛宦官之事,还是等皇帝基业稳固之后,再行议事吧。”
这小孩竟然能看这么远?曹操本来不觉得这小孩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但这与宦官共进退一说,曹操是万不敢想像的。大臣与宦官势不两立,如何还能共进退?
仔细想来,汉王朝沦落今天这般破落的境地,难道不正是大臣与宦官之间争斗所造成的吗?若早之前能够共进退,如何会在今天商讨是否诛杀宦官之事?
但袁绍却是冷笑一声,这小孩太天真了,与宦官共进退?怎么可能?
“大将军,下官赞同荀罡之言。”
席间突然传出一道声音,众人望去,原来是荀攸。一旁的袁术冷笑道:“你当然赞同,那可是你们荀家的心头好,怎么舍得反对?”
荀攸并不理会他,站出来说道:“大将军,方才下官赞同曹典军的意见,如今听来,荀罡的言论似乎更符合大汉的长期发展。外戚宦官争权久矣,若再不能悬崖勒马,大汉势必会分崩离析!下官知道,大将军畏惧的是蹇硕乱政,只要杀死蹇硕一人,加上太后权威,外戚宦官联手之事……并非不可能。”
等……等等!侄儿啊,你别被我带进去了啊,这共进退只是我随口说的!荀罡欲哭无泪,谁让自己多嘴?这下好了,万一何进真的打算与宦官联手,这大汉还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依旧混乱,自己有计划,但若是开始繁荣了起来,自己可怎么办?我还没准备好计划啊!
“如何联手?”何进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个……”荀攸思衬了片刻,“大将军,暂无方针,毕竟外戚宦官多年仇怨,此事急不得啊……”
“没有方案……那就别说了。”何进淡然起身,一脸严肃,“对付宦官,要么杀,要么放,没有第三种方案。联手?”
“不可能!”
荀攸不敢说话了,他知道,何进的脾气不是一般的拗,只要决定了,便不会听进去任何言论。
“不知大将军作何打算?”袁绍问道。
何进看了眼荀罡,又看了眼曹操,说道:“如今暂且延缓诛杀之事……”
“报!”
没等何进说完,楼梯处突然传来一道巨大的声响。何进眼神微变,因为他明令不得干扰会议,但既然敢进来打扰会议,必然是有什么极其重要的事情。
一个穿着严实的士兵跑了进来,望着何进,也不管他们是否在商讨什么重要事情,直接冲上前来,对何进耳语了起来。
片刻,何进眼神剧变。
“大将军,可有什么紧急军情?”曹操问道。
何进摇了摇头。
“莫不是宫里出了什么事情?”
“也许吧……”何进呆呆的走下来,牵着荀罡,朝楼梯处走去,众人惊异,难不成太后又怎么了?
“大将军……”
似乎还有人想要说什么,但何进根本不理会他,直到走到楼梯口处,何进才停了下来,朝身后低声说道:
“蹇硕死了……”
………………………………
第二十七回 郭胜的礼物
大将军府今天异常的拥挤。
来的没有底层人民,也没有什么小官员,来的全是朝廷重臣,一个个连名字都念不出来。他们在下面议论纷纷,都是收到了情报,才特地来大将军府集会的。
何进从小路绕到了大殿后面,以方便自己进入,至于曹操那十二人,皆是被何进指派出去,从正门再进大将军府。毕竟若是让外人知道这些人在自己府邸议事,那可就不得了了。
何进正装严肃,又绕了一个大圈,才绕到了大殿的正前方,朝臣们都在里面等着;荀罡马不停蹄的跟着何进,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大将军明明这么胖,跑起路来却丝毫不带喘气的。
“恭迎大将军!”
刚进大殿,眼尖的臣子纷纷作揖行礼,但荀罡明显看到,还有许多的人不仅不行礼,甚至连正眼都没有给何进。荀罡明白,这些人必然是宦官的党羽,所以才如此不给何进面子。
何进挥了挥手,那些大臣自然而然的站起身来,忽然看见跟在何进身后气喘吁吁的三岁小儿,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这谁家的小孩?
但没人敢说话,因为大将军明显知道这个小孩出现在了大殿中,既然大将军都没有发话,自己还是闭嘴的好,只要这个小孩不干扰会议的正常进行便可。
“到了这么多人啊……”荀罡在下面一个空档位置站定,何进则是径直走上了大殿的台阶,俯瞰下方众臣,冷笑一声:“我都才得到这个消息没多久,你们怎的如此快速就来到了这大将军府?”
下方众臣全数默然,似乎并不敢回答何进的问题,尤其是之前宦官们的党羽,更是埋着头不敢看何进。
“事已至此,我也不想追究你们这些小心思……”何进一句话,便将此事盖了过去。
“蹇硕死了……”
何进这简单的四个字,又将下方众臣说的不敢出声,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说大快人心吧,来日被宦官报复怎么办?说可惜吧……那更是找死。
所以不如沉默。
何进早已料到这些人不会说话,那你们一个个跟着疯狗一样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忙着表露对我的忠诚吗?何进一笑,说道:“我仅知道蹇硕一死,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内幕?”
大殿依旧鸦雀无声。
何进眉头微皱,似乎不耐烦了:“你们不知道内幕,连话也不说……就没有人想表达些什么的吗?”
“禀大将军……”人群中终于有人站了出来,何进一看,眉头皱得更深了,竟然是平日一直依附于宦官的一个大臣,那人说道:“近日听闻太后逃出深宫,洛阳无人看到,下官心想……太后是否躲于大将军府中?”
何进脸上皱纹深陷了不少,很明显,这种事情大臣不可能知道,一定是那些阉人告诉他的。何进冷笑道:“劳公操心,太后何在,无需诸位挂念,不知……询问此事,于今日蹇硕之死有何干系?”
“下官不过随口问问。”那人笑道,“只不过方才几位中常侍大人寻入大将军府中,直入后院而去。”
何进脸色瞬间就变了,何太后今日确实按照自己手下的意思,居于大将军府后院之中,但这些宦官是如何知道的?慢着!且不管这些,若是让那些宦官与太后照面……
“该死!”何进懊恼的低喝一声,却在此时,只听外面不知何人叫了句“太后驾到!”声音沙哑尖细,一听就是宦官的声音。何进心里一声咯噔,看来今天的事情又要复杂起来了。
随着那声传唤,周遭的大臣纷纷朝着中央的地毯跪了下来,何进也知道再在这殿上站着实为不妥,灰溜溜的跑到了群臣首位,单膝扣地。
荀罡也是跟着跪了下来,但他与朝臣不同,借着优势,悄悄咪咪地看了看太后一行;只见何太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发髻盘的极其严谨,身上各种装饰,令人侧目。太后身后跟着三个穿着黑衣的人,像木乃伊一样将自己包裹的密不透风;其中一人荀罡认识,正是自己之前遇到的郭胜。
怎的不见徐庶二人?荀罡正疑惑间,突然听见大殿外有动静,荀罡循声望去,徐庶躲在门后给自己示意,但脸色极其苍白,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荀罡点头,表明自己已经看见,至于发生了什么事,只能之后再问了。
何太后登上大殿,那三个宦官分一字排开,跪在太后的正前方;荀罡这才发现,原来郭胜手上还端着一个硕大无比的盘子,以麻布覆盖其上。
“众臣起来吧。”何太后站在上面,眼神严肃更甚于何进,威严无比。
还没等大臣起身,那三个宦官突然开始呼天抢地了起来,叫的那个声嘶力竭,把荀罡都吓了一跳,心想什么情况;只见其中一名宦官爬了出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嚎道:“太后!我等冤枉!大将军说我等密谋废帝,有不臣之举!我等如何敢当此等罪孽?”
郭胜也跟着爬了上来,将手中端着的盘子一打开,赫然是个鲜血淋漓的头颅!那些大臣没见过这等光景的,肚子翻江倒海起来,差点就吐了出来。
荀罡第一次看见活人头颅,那人的眼睛还睁着,像是死不瞑目,鲜血汩汩流着,让人很不舒服;好在荀罡心理承受能力过硬,不至于变得那么狼狈。
郭胜嚎叫道:“密谋废帝,乃蹇硕一人之谋!我等有信件为证!如今逆贼蹇硕已被我等杀死,望太后择查赎罪!还我等一个清白!”
原本郭胜是不想杀死蹇硕的,因为他觉得,自己被一个三岁小孩骗了。
他让典韦尾随荀罡,但万万没想到,典韦给他带来的情报简直令人震惊;虽然这小孩在一个破房子待了一会儿,但他的下人后来竟然真的将他带到了大将军府!
也就是说,这个小孩之前说的是真的……若何进真的心中亲信他,但却记恨蹇硕的话,自己绝对不能束手待毙!
他暗中将蹇硕叫到了皇家西苑,在一个花阴中,神不知鬼不觉的,一棍敲杀了蹇硕,然后用利刃割下头来,装在盘中,权且当做送给何进的“礼物”。
他觉得,这样何进就不会剿杀宦官,自己的性命也有的救了;毕竟没有自己,哪里来的现在的何进?
最后一个宦官似乎也不甘示弱,竟是直接爬上大殿,抱着太后的脚哭了起来:“太后!我等小人,死不足惜!但大臣此举如何是在逼迫我等?这完全是在逼迫太后啊!我等走后,还望太后保重身体!”
荀罡错愕了,这些宦官怎么这么能颠倒是非?什么时候大臣逼迫太后了?难道这些大臣听见这些话都不反驳吗?
但让荀罡失望的是,尽管这些宦官说出了这等话来,所有的朝臣依旧没有任何的言语。
为什么?荀罡不明白,不过是三个小人罢了,怎么这些人竟然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何太后眼神依旧,只不过轻瞟了一下站在一旁的何进,朝那三个宦官说道:“此事吾不能做主,既然大将军加罪责怪,尔等权且代替蹇硕,朝大将军认个错。”
那三个宦官没有丝毫怠慢,郭胜稍慢,另外两个人就像死了爹一样疯狂嚎叫着,抱着何进的腿就各种痛斥蹇硕的罪孽,顺便还把自己洗的白白的,说祸乱朝纲,危害天下,全都没有他们的事,尽是蹇硕一人之谋。
我靠!胡扯到这种程度也是醉人了,荀罡第一次接触这种人,感觉自己人生观彻底崩塌了。
但他却不知道,这正是宦官的高明之处;毕竟政治……从来就是不择手段。
今天我在你脚下哭,明天,你说不定就要到我家门口来求我了。
何进心中很冷,他如何不知道这些宦官的小心思?之前他也商议了,剿杀宦官之事暂且搁置,但蹇硕一死……自己还有什么理由来杀这些宦官?
何进是想诛杀蹇硕的,但他同时也想把宦官这毒瘤从朝堂上彻底根除!
事到如今……他能说什么?
“大将军原谅你们了,还不快谢恩。”何太后在大殿上指挥着三个宦官,很明显,这几个人早已安排了剧本,只不过现在把它演出来罢了。太后也不需要何进明言,只要她说大将军原谅了尔等,大将军就不得不原谅。
地位,就摆在那里。
“诸位朝臣,可还有什么话想说的?”何太后又朝下方问道,这些大臣依旧和之前一样,屁都不敢放一个;他们来这里的意义,似乎是来排泄二氧化碳的。
太后不需要这些人说什么,淡然的走下大殿,准备离去;当她路过荀罡的时候微微停顿了一下,但她终究没有多留,带着三个宦官,浩荡离开,留下的,是一个早被人遗忘的头颅。
荀罡看了眼何进,后者紧握着自己的拳头,似乎想狠狠地击打在谁的身上。未几,何进紧咬着牙齿,一脚将蹇硕的脑袋踢开,从嘴里挤出来几个字:“诸位同僚……”
“散会!”
………………………………
第二十八回 太后的决断
何进一声令下,几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整个大将军府又变得空旷了起来。
所谓的议事,从来是不存在的,朝廷里面那么多官员,不知道多少是花巨资买来的;他们之所以出现在大将军府邸,最主要的目的,就如同何进之前所想,是忙着来表露忠心的。
散会之后,何进将自己关在了卧室里,闭门谢客,就连荀罡想要见他,基本上都归于不可能了。
看来何进这次受到的打击不小啊……也是,计划明明还在商议之中,这些宦官居然就提前下手,将计划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如何不气?
荀罡也知道短时间内是无法再见到何进了,至于京城之后会发生什么,那就不是他意料中的事情了;他在一个偏僻处找到徐庶,打算一起回颍川。
“元直。”
徐庶看着穿着粗布衣的徐庶的背影,轻声喊道,但过了许久,徐庶都没有任何的反应;荀罡觉得很奇怪,而且他面对着花坛,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令人及其在意。
“元直!”
荀罡这次加大了音量,而且用他那洁白的小手奋力的晃动着徐庶的裤脚;这次徐庶终于有了反应,木木的将脑袋转了过来,看着荀罡,脸上露出了僵硬的笑容。
“怎么……元直,你怎么了?”徐庶的表情明显表明自己心里有事,苍白的脸加上僵硬的表情,眼睛里面也没有丝毫的光彩,一看就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荀罡心中感觉到一丝焦急,见四周又无窦娥踪影,忙问道:“元直,窦娥何在?”
“公子……”徐庶似乎终于受不了心中的那股委屈,男子汉大丈夫,竟然哭了出来。
……………………………………
两个时辰之前。
“你们二人是什么时候订的亲事啊?”何太后在侍女的带领下,缓缓朝大将军府后院走去;行时,她朝身旁的二人随口问道,不过权当无聊时候聊天的对象罢了。
“回太后……”徐庶强撑着身体,膝盖部分的剧痛不停的冲刷着他的神经,让他无比难受,“拙荆与草民相识不过两日,在荀罡公子的撮合下,我二人方才订下婚约,不过现在并未结为真正夫妻。”
“哦?仅仅两日时间就结为夫妻,这种时间倒极为稀奇……”何太后惊咦一声,但步子并未减慢,“你是哪里人士?家里人是什么活计的?”
徐庶知道太后还在与自己说话,便老实回答道:“草民乃颍川长社县人士,家父早逝,家母将草民一手拉扯长大,如今帮乡邻做一手针线活,勉强度日。”
听见徐庶家中仅有母亲一人后,何太后眼神变了,原地站定,眼神肃穆道:“圣人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今你家中仅你母亲一人,为何要背井离乡?大汉以孝治国,你这等不孝,如何还敢在荀罡身边,当一个伴读书童?”
徐庶意识到了严重性,立马跪下叩首道:“太后误会了,草民家中还有一妹,邻里兄弟都帮我照看母亲;他们要我不顾及家中事情,大胆在外闯荡,不然草民哪敢离家?”
“若是如此,倒是吾误会你了……”何太后眼神逐渐变得缓和了,又看着一旁良久不言的女子,轻声问道:“你是哪家女子?吾观你姿色过人,你父母如何看得起这家下人?”
何太后的言语没有丝毫客气,毕竟徐庶在她眼中,不过是个地位低微的仆从罢了。
窦娥就地跪下,裙摆扬起尘土,仿佛不沾世间尘埃:“太后,奴家刘姓,娘家姓窦,太后称奴家窦娥便可……至于姿色过人,奴家如何比得上太后千金之躯?奴家父母早逝,是他人将奴家抚养长大的。奴家漂泊在外,亏得荀公子与郎君相助,奴家才免遭待人毒手。奴家与郎君情投意合,因此立了婚约,待郎君准备妥当,便将我接回去。”
何太后点了点头,突然,她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神微变,问道:“你刚才说你是刘姓,娘家窦姓?”
“正是。”
“难道是孝桓皇帝与窦妙的子嗣,遗落民间?”
“这……”窦娥明显有些迟疑,因为她不知道何太后究竟有何企图;但最终,她也只能老实回答道:“奴家正是先帝之女,幸得宫中宦官相助,流落民间,免遭党锢牵连。”
何太后听见这句话,似乎欣喜异常,连忙牵起窦娥之手,扶将起来道:“快快起来!先帝在时,党锢便解除,而今你已无罪。可怜的孩儿,当年窦太后忧郁去世,却无人知她尚有一个女儿流落民间;今天吾与汝相见,实为幸事!”
“太后谬赞……”窦娥有些慌张,没想到何太后竟然会如此热情,“奴家现在不过一介草民,如何当得上太后如此对待?”
这不过是句客套话,但何太后却似乎自作多情的以为话中有话,心想这女子本该长于宫中,荣华富贵才是;如今沦落江湖,心中难免会对汉庭心怀愤愤……
“孩子,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太后脸上带了一丝笑意,心中似乎多了一份主意,“你是先帝女儿,窦武后人,严格说来,你我之间应该也有亲属关系……不若如此,你拜吾个义母,吾将你接入宫中,荣华富贵,岂不快哉?若有荣幸,辩儿对你青睐有加,皇妃皇后也并非不可。”
窦娥慌了,徐庶更慌了,太后这什么意思?明明知道二人订下了婚约,现在竟然棒打鸳鸯,甚至直接搬出了皇帝来!徐庶知道,自己现在地位低下,而窦娥本来就有皇家血统,太后喜欢,自己有什么资格阻挠?
“这……太后,奴家觉得,此时只怕不妥。”窦娥轻声说道,但表情明显有些畏惧,“我与徐公子早已订下婚约,若听从了太后的意见,我夫妻二人岂不恩断义绝?我岂不是成了未过门的女子,若是……”
“怎么,连你也要违抗吾的旨意?”何太后眼神微变,再无之前那番笑意,“荀罡代表荀家,且有大将军撑腰,吾不敢强加意志于他。你现在不过是个落魄女子罢了,为了生计找了个并不显眼的书童;皇宫里有更多的富贵荣华,若吾说媒,你成为一国之后也未尝不可,你竟然不受?”
“不,奴家只是……”窦娥有些慌了,没想到他二人失去荀罡之后,竟是如此的没有人权;徐庶早已被逼得话都不敢说,自己若非有一个身份在那里,何太后岂会跟她废话?
何太后打断了她的话,厉声道:“言尽至此,吾看你也没有多少行李,待吾起驾时,你跟我进宫,不得违逆!”
“太后……”
“闭嘴!”何太后终于发威了,眼神肃穆的看着窦娥,至于徐庶,完全被她丢在了一边,“方才荀罡拒绝了吾的邀请,吾现在火气极大,若你敢违逆懿旨,休怪我不客气!”
“来人,将她带走!”
两旁的士兵闻言,立马过来,架起窦娥就走,窦娥拼命反抗,但如何斗得过两名身强力壮的士兵?窦娥心中嫉妒委屈,脸颊上了好些泪水,朝着徐庶凄厉喊道:“夫君……想来你我二人今生无缘了!”
“一国之后,奴家并不稀罕……夫君,来世再见!”
徐庶瞪大了眼睛,眼中血丝遍布,似乎就要爆出来一样;他望着何太后,后者表情随意,似乎这件事情不过小事罢了。徐庶恨,恨这大道的不公,恨自己的无能……
“且慢!”
忍了许久,徐庶终于爆发了,他站起身来,面朝太后说道:“请问太后,是不是觉得我不够资格迎娶窦娥?”
“不是不够资格……”何太后言语一顿,“你完全没资格迎娶一名皇室成员!”
徐庶气不打一处来,大声说道:“请问太后,我大汉朝历朝历代,可有公主下嫁之事?”
“有是有……”太后莞尔一笑,“但并不代表我就要效仿。”
徐庶握紧了拳头,似乎就想砸在何太后身上。好在,他忍住了,继续辩论道:“若我有幸成为朝中大员之时,太后可还会干扰我二人?”
小小书童,能有何本事?何太后不屑的笑了笑,说道:“那要看辩儿的意思,若他对窦娥有意,就算你做到王公贵族也无用。若他无意,待你做个将军刺史什么的,我都可以将她下嫁于你……现在,你就别想了。”
“太后……岂不是在为难人吗?”
“这叫测试,不叫为难。”
徐庶无话可说,他只能看着两名士兵架着窦娥朝后院走去,纵然窦娥千呼万唤,但却没人敢上前帮助。
“一切,都看你了……”何太后轻笑一声,他可不觉得这个书童有出路,收一个皇家女子在后宫中唠嗑,那也比自己天天无聊的好。
望着太后渐渐离去的背影,徐庶瘫软在地上。周遭都是站岗的士兵,或许有人会同情他,但绝不会有人帮助他。
忤逆太后?嫌命长了吧!
拆散一对夫妻,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唉……
何太后绝对是FFF团的。
徐庶脸色苍白的跪在原地,没吃饭饿肚子都已经是小事了……
现在,他该怎么办?
………………………………
第二十九回 回家之路
道路很狭窄,车轮碾压在泥土上,磕磕绊绊的,似乎随时都会将车辆磕的粉碎一样。
“公达,此番麻烦你。”
车辆上坐着三个人,另有一人在前方驾车;而端坐在荀罡正前方那个笑意满满的男子,正是荀罡之前遇到的家族中的佼佼者,荀攸。
论辈分,荀攸是荀罡的侄儿,但荀攸可是大了荀罡将近二十岁,叫侄儿荀罡总觉得有些不合适,所以直接叫了表字。荀攸倒是不以为意,笑道:“许久没有回家,正好你此番出行,我便与你一同回家看看。”
“府中公务怎么办?”
荀攸回道:“我现任黄门侍郎,已与皇帝请了三日假期,无碍的。”言毕,荀攸侧头看了眼颓然无比的徐庶,叹道:“不过荀罡啊,你这书童也忒不称职了!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出门在外,竟然要你来找我帮忙?”
荀罡是在路上碰到荀攸的,那时荀攸离开大将军府正欲回家,荀罡牵引着失魂落魄的徐庶寻找荀攸帮忙,让他准备回家事宜。不得不说何进也太粗心大意了,自己就算郁闷,那也得把客人回家的事情处置妥当才是。
荀攸见是家中之人,既然有求于己,那必然义不容辞,当即请了假,亲自带着荀罡回家;不过荀罡身后那个书童就让他不满了,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他失魂成如此模样,连主人都不管了?
“公达,权且原谅他吧……”荀罡轻叹一声,将徐庶与窦娥之事全数说了出来,又将何太后从中阻挠的事情告诉了他。
荀攸听罢,不由得也同情起了这个书童,叹道:“想不到太后竟然如此强横,此举完全是强抢民女!与那干宦官有何区别?”
荀罡想起徐庶出门之前对荀衢的言语,无奈说道:“我这书童聪颖过人,此番出谷,若非此人相助,我与公达怕已经成了同僚了。”
“哦?大将军也征召你了?”荀攸惊咦一声,没想到这书童还挺机灵的,关键时刻还能帮到荀罡这么个神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