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可能取下来。

但是陈德兴也不打算在海河口虚晃一枪就走,他的计划是在海河口修建一座城堡!

众所周知,忽必烈后来建立元朝的首都就是燕京,时称大都,也就是后世的伟大祖国首都北京城。现在这里则是大蒙古国三大行政中长官(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事和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事)的驻地之一。而陈德兴现在预备筑城的位置就是后世天津市境内。对定都北京的政权而言,天津就是首都的大门!

如果自家首都的大门让大汉族主义者给占领了,而堂而皇之修起了军事基地。这忽必烈还哪儿有脸面喊什么天下一家,四海一统?这谁统一谁啊?

用后世的话说,陈德兴只要占了天津,就等于堵着忽必烈家的大门,天天打忽必烈的脸儿!

你丫连老窝的大门都让人占了,还凭什么说自己很牛逼,还凭什么在北方汉地作威作福?忽必烈靠几万蒙古铁骑可以摄服几十万汉军,靠的就是蒙古人把北方汉地之民屠了十分之七八的凶名!

但是这凶名是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汗攒下的,那个时候谁敢堵蒙古大汗的门口天天打大汗的脸儿玩?要这样,谁还怕蒙古人?谁还会把蒙古大汗当主子?

所以陈德兴非常确信,一旦自己堵了忽必烈的门,这位大汗要么不惜一切的来夺回,要么就只能看着自己威名扫地。到时候还在犹豫不决的北地汉侯,一定会纷纷举兵!

已经两夜不眠,陈德兴和高大的眼睛都熬得发红。两人坐在一堆蒲包上面,听着手下军官的汇报。

“大王,三十日午时之前,我北伐军上军携带全部物资就可以全部上陆,然后便是民夫上陆,五月初三便可全部完成!”

高大满意的点头,一万五千大军,一万民夫,还有恁么许多的物资,在六天内全部驳运(没有港口,只能用小船驳运)上岸,这已经是奇迹般的速度了。如果燕京的蒙古人反应慢点,估计反击的军队还没有组织起来吧?

陈德兴也满意地笑了笑:“待完成上陆,全军上下,皆记末功一次。”

末功就是最小的功。陈德兴在北伐军系统建立起了封士封爵的体系,自然也要有个论功封赏的标准。功劳标准便分“大、中、小、次、末”四等,其中大功、中功和普通士兵无缘,都是军官们在指挥作战时立的。次功、小功的标准则是斩首蒙古鞑子、色目一级换一小功,其余一级换一次功,三个次功换一个小功。另外,在执行侦察、功城、突击、死守等艰难任务的部队,也可以得到“团体次功、小功”。而末功则是个“人人有份”的功,凡是参加一场战役级作战,并且战役最后取胜,本人也没有任何过失,都可以得到一次或几次末功,三次末功则可兑换成一次小功。

而从小功开始,都可以晋升官职、爵位或得赐田庄。次功、末功,则可以兑换奖金,当然换了奖金就不能在积累着换更大一级的功劳了。

陈德兴现在给全军记功,实际上就是认为登陆“天津”成功,堵上了忽必烈的家门,这就是一场战役级的胜利!

第334章堵上门儿打脸(二)

蒲寿庚是仓惶出逃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将近3000人,有士兵有家眷有家僮,收拾了财物,套上几百辆大车,连夜奔逃出镇,闹出了好大动静。

但是却没有在海津镇内掀起多少的连锁反应。倒不是大家不知道“南兵来袭”,而是没有什么人认为柔弱的南兵能打下有蒙古大兵驻守的海津镇!无论是汉人还是色目人,都不相信天底下第一等的蒙古人会被南蛮子打败……

三四十年来,大蒙古天兵无敌早就入了燕云之地的人心!哪怕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病死”,燕云之民也认为那是蒙古人的水战不如人。而海津镇这里,可没有长江那样的大江大河,周遭又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连座城堡都非常罕见,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住大蒙古的铁骑呢?

所以得知蒲寿庚是被从海口登陆的南蛮兵吓跑的,海津镇上的商民,顿时就是一阵阵哄笑。

这姓蒲的也忒胆小了!居然害怕从海上来的南方汉人的军队,要知道海津镇这里可是有蒙古大军驻守的!

笑完之后,该睡觉的睡觉,该备战的则准备打仗。前文提到过,蒙古人很讨厌坚固的城防,不仅讨厌大宋、高丽土地上的坚城,更讨厌北方汉地的坚固城池,所以除了开平、燕京、京兆府,和几座位于前线的城池之外,蒙古人原则上禁止在北方汉地筑城。只有益都李璮以备宋为名筑起了坚固的益都城。而海津镇这里,虽然是位于海河、运河交汇处的北方商贸重镇,但是也没有构造起坚固的城防,只有一道低矮单薄的木栅栏用来防贼。

如此城防,当然是不足恃的。

这个道理,巴图鲁也是晓得的,他可是会打仗的!他的这个达鲁花赤可不是世袭来的,而是凭着早年跟随阔出太子南下征战,用军功挣来的。

他早就见识过汉人的野战本事,哪怕是当年强悍一时的孟家军,也就是在崎岖的水乡山地逞英雄,根本没有在大平原上和蒙古大军摆开来打的实力。除非他们拥有十倍以上的兵力优势,或者和他们交战的蒙古人已经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处于人困马乏或疫病流行的情况下,才会被数量相当的汉人击败。

所以他压根就没有守城的意思,而是准备野战。战场就选择在海津镇东,海河南岸,运河西岸的旷野上。就背靠着海津镇,在几万商民的眼皮底下,用蒙古铁骑去践踏不知死活的汉人武力!

这既是一场战斗,更是一次展现大蒙古国在北方平原上拥有绝对武力优势的表演。巴图鲁总管知道如今的大蒙古国正是困难时期,蒙古人之间有一场内战,汉人诸侯和南蛮的大将陈德兴又妄图利用蒙古人自相残杀的机会翻天。就算是燕京路周遭,在大汗直接统治下的汉人,也未必没有翻天的心思!

所以必须用一场漂亮的大胜来震慑住汉人。

连夜忙碌起来调集兵力,布置战守,直到第二天下午,巴图鲁才稍得了空闲,坐在一张胡床上用力搓了下脸。亲卫早就将来一盆热汤,供他洗漱。房门之外,已经有几个负责探查敌情的探马百户,等着回报最新的军情。

亲卫敞开门,顿时有海河上吹来的凉风涌了进来,让巴图鲁只是精神一振。几名百户急急忙忙进来,行礼之后就开始报告。

“……来的是南蛮子,打着‘明王’和‘陈’字旗号。大约有三千多人,步卒为主,骑兵约两三百。”

“……临河的两个寨子被袭,南蛮子好像用个烟囱一样的大铳对着寨墙轰了一下,寨墙就垮了,守寨汉儿便降了,真是一点骨气都没有!”

巴图鲁嗯了一声,眉头皱了起来:“大铳?有多大?怎么连寨墙都能轰垮?”

这个时代的蒙古人可不光靠蛮勇打天下的野人,实际上蒙古人非常重视先进武器。每占领一处,就会想尽办法搜罗会制造武器的工匠,带回他们的统治中心。如今的和林、开平、燕京,都聚集着大批来自汉地和西域各国的匠人。

而发源于汉地的火药武器,在蒙古军中当然也是常常能见到的。特别是蒙哥汗被天雷箭炸死之后,忽必烈更是将打造先进的火药武器放到了相当的高度之上,还颁布了悬赏,鼓励发明。

说实在的,在重视技术革新的问题上,蒙古强盗做的比南宋士大夫可好多了。历史上替蒙古人打造发石机攻打襄阳的阿老瓦丁被忽必烈授予副万户的官职——在蒙古的官职体系中,万户可是个相当高的地位,史天泽、张柔这样的人物都是万户。一个工匠可以官拜副万户,可见蒙古人对武器技术的重视程度。

在忽必烈的重视和推动之下,这两年忽必烈一系的蒙古军中,各式各样的火药武器层出不穷,其中也有一些是被称为“铳”的管状火药武器。

不过蒙古人的火药武器发展,却仍然出于没有找到发展主线的初级阶段。现在的蒙古人当然不知道枪炮武器火药武器进步的主线,爆炸类和火箭类武器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只是支线——这是欧洲人打了几百年才逐渐理清的火药武器发展路线,蒙古人当然不可能未卜先知。

因而,现在蒙古军中的火药武器呈现出杂乱不精的状态。武器种类极多,但是制作的大多非常粗劣,没有高质量的火药,也没有标准化的生产。以管状武器为例,整个蒙古军中,估计找不出两门口径基本相同的火铳。

除了制作粗劣之外,蒙古人的火铳也没有走大型化的路线。而是以小型化的铁铳、铜铳为主,偶尔还有木制甚至是皮制的火铳。

不过这些五花八门的火药武器大多供给了金莲川草原上的忽必烈主力,海津镇上的蒙古军只有一些填装了劣质火药的铁炮或者瓷罐,用于投掷火药武器的扭力发石机也有一些。不过那些发石机的规格尺寸同样不统一,制作的又粗劣,作为弹药的铁炮规格也不统一。所以使用起来非常麻烦,需要反复试射,还要给铁炮一一称重后增加配重。想要在野战中玩转真是不大容易,反正巴图鲁手下的蒙古儿郎宁愿用手投铁炮和火药罐,也不愿意操弄发石机。

至于上面发下来的火铳,在巴图鲁看来就是个听响的玩意儿——这些玩意火药加多了容易炸膛,敌人没伤着,自己人倒炸趴下一片!火药加少了里面的铁砂石弹根本打不远,还不如用弓箭射呢!

正在巴图鲁准备打起精神研究陈德兴的大铳怎么恁般厉害的时候。就听见外间突然响起了疾疾的马蹄之声,又有探马游骑前来禀告军情了!

“总管,南蛮军来了!”那名探马游骑人还没有到,声音便传了进来,“来了好几千人,离海津镇不到10里了!”

巴图鲁一怔,顿时就转头大呼:“给某披甲!点起兵马,跟某出战!”

……

调度兵马的号角,呜呜响动。大地之上,尘土卷动,一队队的北伐军官兵列队由东而来。这些汉家甲士并不稍停,就如铁流一般涌动展开,如行云流水一般,形成了一列列横阵,反射出一片又一片的金属光芒。

突进至海津镇的陈家军不过是四千挂零,一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一个炮兵营。其中步卒三千多人,骑兵六百,青铜大炮不过六门,另外还有六架机动型的三弓床子弩。至于早先在扬子桥扬名的发石天雷,在陈家军中已经退居二线了。

这支西进的军队,是昨天清晨由海河口出发的,一路急行而来,沿途还打了两个闭门自守的寨子——都是北地汉人的寨子,也没有什么防御,就是防贼的土墙木栅栏,也不甚高大。大炮一响就是一个大豁口,吓得里面的豪强地主赶紧投降,派出子侄随军充当人质,还献上了粮食马匹大车和随军的民夫。

指挥大军西进的陆虎、谢有财(二十二兄弟之一),也没有在这两个投降的寨子稍停,便驱动大军直扑海津镇而去。根据北伐军参谋司的计划,海津镇是必须迅速加以夺取并控制的据点!海津镇的人口、财富、货物,还有蒙古水军的船只,都是极有价值的战利品。如果能捞到手里,日后的东北开发可就容易多了。

不过以区区4000人就敢长驱直入,扑击一个距离海口有一百多里的重要城镇,这等好胆,在此时的北地汉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无脑!

所以,当北伐军儿郎在海津镇前展开的时候儿,海津镇的木栅栏里面,还有运河西岸,海河北岸,都云集了不少看热闹的居民——有汉人,也有色目人,还有一些蒙古大爷,都乐呵呵看着大蒙古的铁骑会如何把这些不知死活的南朝汉儿踩成扁的!

第335章堵上门儿打脸(三)

“这便是南蛮子的兵么?看上去也蛮雄壮的,人人都披铁甲,队伍也整齐,比寻常的汉军强多了,大约和色目军差不多吧?”

“就是马少了一些,区区几百骑能顶什么事儿啊?连后路都遮护不了,要是败了也退不走,就算胜了……呃,那是不可能的!”

“终是打不过的,俺们汉儿就是种田做工的命,啥时候能上阵和蒙古、色目的天兵一战了?这些汉儿也真是苦命,好好的给大蒙古做活也是条活路,何必跟着宋寇把命送了呢?”

海津镇是个商业城市,居民大多干着和商业有关的营生,消息自是无比灵通。还有些更是去过陈德兴统治下的江华岛和济州岛,立即就纠正道:“这次来的好像不是宋寇,是什么明寇,主子姓陈不姓赵,还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周遭的众人都瞪大了眼睛:“神仙?还真能吹啊!”

“真的,真是神仙,他有个叫通天球的法器,放出来比一间房子都大,坐着这通天球就能飞天了!”

“胡扯吧……”

“那可是我亲眼所见,凡是去过江华岛的人都知道,不信你们问问。”

海津镇的主要外贸对象就是高丽国,还真有不少人最近去过江华岛。立即就出来证明:“是有这么个法器,就在江华岛的摩尼山城上空飘着,每日都会飘几个时辰,有时候还会挪到江华岛城内的天道教总坛上空。我还去天道教总坛看过呢,真有房子那么大,下面还吊个篮子,篮子里面还能坐人……”

“还能坐人?你可做过?”

“我哪儿有那福分?那都是高丽国的大人物到江华岛朝拜明王的时候才得坐了上天一游的,还不是一个人坐,有个天道教的圣女陪着,这才能上得天去!”

不用说,那女人就是女神棍墨影娘了!上天一游,也是她想出来的传教手段。包括王倎、柳谀诘牟簧俑呃龉笕宋锒忌先ス耍吕春笕拣б懒颂斓澜獭6宜腔剐及烟斓澜潭ㄎ呃龉蹋逊鸾谈咭槐叨恕梅鸾毯蜕忻遣换岱砂。∽诮陶飧鍪虑椋楦岬拙褪怯猩裣桑裣啥际腔岱傻模萌朔善鹄矗褪钦嬗猩裣傻闹っ鳎

不过在燕云这种蒙古人早就建立起威信的地盘上,光靠装神弄鬼是玩不转的,想要立足,就得证明自己至少和蒙古人一样能打!

……

呜呜……

随着一阵号角鸣响,海津镇城寨的大门也打开了。大队大队的色目步兵披着皮甲,持着长大兵刃而出,寒光卷动,一层层的在海津镇寨墙之外展开。随后便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蒙古骑兵!两个千人队,足足一千七八百人,骑着蒙古战马,披着黑色的皮甲,黑压压的展开了一大片。这气势比起之前的色目步卒,不知道盛了多少。连隔着木栅栏或海河、运河观战的民众,都是浑身悚然一惊。

驻扎在海津镇的蒙古人并不是蒙古军中的精锐,尽是些上了年纪,不大适合东征西讨的老兵,这才被忽必烈安置在后方看家。没想到这些上了年纪,不少连胡子头发都花白的蒙古人一旦摆开战阵,还是让燕云一带的汉儿、色目,都有一种心惊胆颤的感觉!

巴图鲁披着一身略微显得有些陈旧的衣甲,昂首向东而望,看着远处的陈家军士卒推着6门青铜大炮到了他们的阵前。

“这便是大铳么?”巴图鲁是见过铸铁或黄铜的小火铳开火的,里面装上火药和铁砂子、小石子什么的,点上火一铳出去能打个十来丈远的样子。也不知这些大只头的火铳能打多远?

6门青铜大炮摆放的距离,大约就在色目步卒所组成的四个千人方阵中,最靠右(离海河最远)的一个千人方阵的200丈开外。6门大炮两边,还各有三百多名步卒组成了横阵,长矛在前,枪弩在后,摆出了防守的姿态。中间那些操炮的士卒,则做了一大堆让人看不大明白的动作。

就看他们不慌不忙的从大炮后面跟着的一辆小车上取下个装着火炭的盆子,盆子里还有不少烧红的铁签儿。同时还有人将一个个纸包塞进了炮口,又取来一个个碗口大的,圆溜溜的东西,塞进了铜管子里,最后还拿个木棍往铜管里面捅了几下。

一切准备妥当,才有个军官模样的汉子,将手中一面小红旗向前方150丈外,色目兵的方阵一直。便有士兵把烧红的铁签子戳进来大筒后面的一个小孔。

周遭围观的几万双眼睛,立即看到了最让他们震惊的情景!6根粗管子同时冒出火光,然后才是震耳欲聋的轰响,管口火光闪烁,灰烟弥漫,大筒和大筒下面的轮子一起向后面退去,仅仅一眨眼的功夫,六个黑点儿就用肉眼勉强可以看清的速度撞进了色目步兵的人堆!

然后就是一阵“噗噗噗”的闷响……这是炮弹用极快的速度穿过或扫过人体时发出的声响!在150丈的距离上,这些铁球仍然能毫不费劲儿的打穿七八排蒙古步卒!

无论披着多么坚固的盔甲,无论身体如何强壮,在火药爆燃推动的铁球面前,都好像是豆腐一样柔软,或是身体被打穿,胸部、腹部出现了脸盆一样大的血洞,内脏、骨头搅在一块儿,血肉模糊的一大片,惨叫着翻倒,挣扎了几下就死的不能再死!

又或者是脑袋直接被打爆,无头的身体喷出鲜血,手脚乱抖着就倒了下去。死得惨不忍睹!

还有一些人比较不走运,没有很难看的死去,而是被炮弹擦到了手脚、身体,当场就骨折筋断,扑倒在地,撕心裂肺的惨叫。

看见这一幕的蒙军士卒,虽然也都是见过死人,上过沙场的,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死得这般惨烈,战场上的色目士卒,无不面色惨白,稍微胆小一些的,甚至还吓尿了裤子。

至于在运河西面、海河北面看戏的民众,则顿时鸦雀无声了!

巴图鲁也怔住了,张大了嘴想要喊什么,却是一点儿声音都发不出来,只觉得脑袋里嗡嗡作响,耳边还回荡着大炮怒吼的举行!

“轰轰……”

第二轮大炮齐射的声音又传了过来,战场上的蒙古人、色目人都是心头一哆嗦,然后同时底下头看看,发现身体还完好无损,才稍稍松口气。

当然,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北伐军的炮兵是不会打空的,在色目人的军阵中,又出现了六条“血道”,失去了头颅或是身体被打烂的尸体横七竖八,负伤的人们发出一阵阵凄惨绝望的喊叫,幸存的士兵军官都瑟瑟发抖。

仅仅两轮炮击,就让一个千人队付出了近百伤亡!这已经到了普通的封建军队可以承受的上限,只要再有一轮炮击,整个方阵都得崩溃!

巴图鲁猛地醒了过来,他知道不能再这么挨打了,否则陈家军就能用这个大铳把4个色目方阵都他妈轰垮了。

巴图鲁脸色铁青的下令:“冲锋!让色目人冲锋!全体冲锋,蒙古人,上马……”

鼓声、号声,还有北伐军炮兵的第三轮齐射同时响了起来,战场上面一片纷乱。挨了三轮炮击的色目步卒方阵已经有了崩溃的迹象,督战的军官拼命呐喊镇压,想要驱动士兵往前冲。而没有挨炮轰的三个千人队,则呼啦啦的蒙头向前。而压阵的蒙古人则纷纷上马,开始向战场右侧运动。

骑在马上指挥的陆虎见着这一幕,冷笑着对左右道:“这鞑子头目倒也果决,想用色目人缠住俺们,同时用马队迂回……”

“军将,不如立即变成空心方阵吧!”一旁的参谋大声提醒。

陆虎点点头:“摆空心方阵!6门大炮和6架床弩集中运用,骑兵带上马枪和弩机出动,沿河游击。”

空心方阵是后世线列步兵用来对付骑兵的,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就是四面都有火枪刺刀护着而已。陈德兴的步兵虽然没有火枪,但是也能用枪弩和长矛摆出个类似的阵型。不过就是个中规中矩的打法。

当然,摆成空心方阵后,正面变成了三个(还有一面靠海河),每一面能够投入的步卒都只有千余人,在肉搏战中必然处于人数上的劣势,如果没有火力上的优势,必定会被数量居于优势的色目步卒冲垮!

“给马队下令,继续游走,且没冲阵,也别太靠近南蛮子!牵制住他们就行。”蒙古军阵后,巴图鲁已经站在了马背上,自然看到了陈家军的变阵,连忙下令调整。

他顿了顿道:“鸣金,让色目步兵稍退300步,重整队形。叫人把床子弩都抬出来!”

这巴图鲁果然打老了仗,看见对方变阵的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就知道不可能用三千多已经开始混乱的色目步卒冲垮他们——陈家军在南沱场怎么打怯薛的,他这个层次的军官可是知道的!天雷、枪弩加上近距离的搏击和小天雷,怯薛都扛不住,何况色目?

今日之役,得有点耐心,慢慢地打!

第336章堵上门儿打脸(四)

“蹲!全体,蹲!”

北伐军军校一期毕业的萧达现在已经是一旅之长了,指挥北伐军陆军第三旅,该旅目前不过是千余人的编制,比起后世的一个团都少了许多。主要的装备,除了盔甲之外,就是枪弩、大刀和长矛还有一些木盾。

现在木盾已经在步阵前面支了起来,步兵则排出了三列横队,其中两列士兵举着枪弩在后(同时配备一口大刀),一列士兵举着长矛据前。

听到他的命令,三列横队中的各级军官也层层下达了同样的命令,眨眼的功夫,原本挺立着的三排士兵就矮了一截,都缩到木盾和炮兵身后去了。

这种集体下蹲的战术动作,大概也是北伐军特有的,便是用来在炮战中躲避的。和后世欧洲线列步兵的指挥官们很少让士兵躲避炮轰不同,陈德兴对于麾下的“武士”兵们还是很爱护的。

现在开始的正是“炮战”——一方有6门大炮和6架可以发射天雷箭的床子弩;另一方只有十八架没有天雷箭可射的床弩,不过那些好像是长枪一样的巨箭,还是威力十足的!

在大约200丈的距离上,无论是三弓弩和大炮,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首先打响的,是北伐军的炮兵,他们都经受过严格且科学的训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弹药装填、瞄准、射击、清理等一系列战术动作。

“集火,目标,左二,发!”

指挥炮兵的一名北伐军营长发出了射击口令,3门3寸大炮和6架三弓床弩同时开火,它们的目标是对面色目人的床弩,而且是集中全部火力打击18架床弩中的一架!

6枚铁弹,6枚点了火的天雷箭,同时呼啸而出,在空中编成一道伤亡之网,罩向那架倒霉的床弩。最先到位的是6枚铁弹,3寸大炮相当于后世的9镑滑膛炮,炮弹的重量在8斤2两。这么大的铁球从炮口喷出到弹药落在敌人的头上,时间不过一秒多,正在给三弓弩上弦的色目人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他们的血肉之躯便遭遇到了铁与火的洗礼。

如果能让这一幕化作慢镜头,那就可以清晰的看见,一枚8斤多重的铁球猛的撞在一个正拿着巨箭的色目士兵身上,就好像拳王泰森的铁拳砸中了一个皮儿薄薄的大西瓜一样。整个人体突然爆裂开来,滚圆的铁球翻转着尽情释放自身携带的巨大动能,把挡在它前面的一切都砸得稀烂,不管是灰白的骨骼,还是暗红色的血肉,都好像西瓜瓤一样四处飞溅。霎那的功夫,炮弹就穿过人体,恶狠狠的砸在了木头钉起来的三弓弩上面,由粗壮的硬木组织的武器,顿时就好像小孩的积木一样,哗啦啦的散成了一堆!

不过这还没有完,炮弹在坚硬的地面上撞了一下,又迅速弹了起来,继续翻滚着,和另外两枚铁弹一起,朝部署在三弓弩后的色目步兵方阵飞去。6枚铁弹猛然扫过几十个色目人的头颅,坚硬的头骨一个个被砸碎,好像脆弱的生鸡蛋一样!

然后,还有然后!6枚填装了黑火药的天雷箭飞了过来,从已经散了架的三弓弩上空掠过,噗噗噗的几声闷响就穿入了人体。弓弦产生的推力毕竟不能和黑火药相比!所以被穿刺的色目士兵还能发出最后的惨叫。

“真神啊,原谅我吧……”

“真神啊,我有罪……”

这是天方教徒在惨叫,这些色目人大多是蒲寿庚的旧属,多信奉天方教。但是却在为天方教的死敌服务!

蒙古人攻破了天方教世界的首都巴格达,将天方教的领袖哈里发纵马踏死,还将巴格达的几十万居民屠尽。而这些东方的天方教徒,却因为一个色目人的身份,充当起了蒙古人的走狗!他们死后是注定上不了天方教的天堂,处女什么的想都别想,只有无尽的火狱在等待他们……呃,实际上这个时代,凡是为蒙古人服务的天方教徒,都是叛教的卡菲勒!

不过这些卡菲勒的痛苦没有维持太久,他们的身体就在一阵剧烈的爆炸中四分五裂了。人体的残片和暗红、粉红、白色的酱液带着浓烈的血腥气味,顿时撒满了一整片战场。

这简直就是一处让人恶心难受的要呕吐的修罗屠场!

与此同时,色目人的反击也开始了。打出来的是17枚巨箭,但并不是集中火力射击的。这些色目人在火力运用的技巧上,比陈德兴调教出来的北伐军炮兵可差了不是一点儿半点!

而在200丈,也就是将近600米的距离上,要用三弓弩射中一个小小的人体,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恐怕连10分之一的命中率也未必会有。

所以17枚巨箭,除了一枚撞上了一门青铜大炮的炮身之外,其余全部打空,从蹲在地上的北伐军将士头顶飞了过去。而那枚命中青铜大炮的巨箭,也没有造成任何伤害,用青铜铸成的炮身,根本不是弓弩类的武器可以击碎的!

看到这一幕,巴图鲁仿佛想起了什么,连忙大声下令:“蹲下,让前面的色目人都蹲下……”

他的话音未落,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北伐军的大炮、床弩再次齐射,目标是刚才被击中的那架床弩右侧的另一架三弓弩。

惨案再一次上演!

“这样下去不行……”巴图鲁咬着牙低声嘀咕道。

他四下看看,他的蒙古亲兵们都已经面色惨白,虽然他们离得够远,没有挨炮轰。但是也亲眼目睹了南蛮大炮的厉害!有几个胆小一点的勇士,都不自觉的向后退了几步。口中用蒙古语喃喃地道:“长生天啊,您快睁开眼睛看看吧,南蛮得到了魔鬼的帮助,他们有魔鬼的武器,可以像恶魔一样杀人了!”

“不行啊……”巴图鲁的额头上都是豆大的汗珠。

虽然对方的每一轮大铳和天雷箭齐射的杀伤力看上去并不太大,也就打死打伤几十上百的色目人,如果色目人都蹲下避炮,损失还能减少一半。可是这种只挨打,不还手的仗谁能受得了?

而且一轮死几十,那十轮、二十轮呢?一千多就没有了。战场上的色目一共就四千,伤亡超过四百就要动摇,超过一千铁定崩溃……

不行,不能用床弩和南蛮对射了!

轰轰轰……

就在巴图鲁琢磨对策的时候,北伐军的炮兵又打出一轮齐射!刚刚蹲下的色目人倒是躲开了铁弹,让这些铁弹砸在了自己的身后,可是这些铁弹居然在碰撞了一记地面后又弹了起来,直奔巴图鲁所在的中军飞去。噗噗的两声闷响,就扫过了两个巴图鲁亲兵的脑壳,顿时就是脑浆子飞溅的惨烈场面,连巴图鲁的脸上都被不知道什么东西扇了一下,火辣辣的好像被人抽了一耳光似的!

他伸手摸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