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言一出,陈德兴就在心里面低看了李璮几分。造反这种事情,怎么可以寄希望与他人?他人会不会跟随,全都要看自己有没有力量!如果想要他人跟随,就必须展现力量。就如自己在临安所做的事情一样!

“何不挥师北上直入燕都?”陈德兴很干脆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相公有8万之众,德兴有兵5万。两下合军可得13万众,直赴燕都岂有败绩之礼?”

李璮连连摇头,道:“不够,不够啊!忽必烈麾下的蒙古军、色目军就不下6万。东道四万早在成吉思汗分封诸王时就有30个千户,如今光是一个塔察尔就拥有部民不下20万,控弦之士不下5万!若再算上其余东道三王的兵力,忽必烈一方仅仅蒙古、色目军将就不下20万。单靠益都和汉王的兵力是打不败他们的,须得联合北地豪雄共同举兵!”

13万汉人军队就一定打不过20万蒙古军队?陈德兴对李璮的看法很不以为然,更不相信北地豪雄会为了李璮去火中取栗。

“不如与北地群雄相约先复燕者王,如何?”陈德兴道,“如此,北地豪雄或许会纷纷而起。”

李璮一怔,低声发问:“汉王欲自取燕京?”

陈德兴摇摇头:“吾志不在燕,唯愿相公入燕为王。”

李璮应了一声,把目光投向了李翠仙,李翠仙道:“陈郎欲拒辽东、高丽为跟本,复取江南富庶之土以成帝王之业。今后北李南陈,互为兄弟之国。”

李璮点点头,却仍旧不信陈德兴无意燕云。不过面子上却无半点流露,只是笑道:“既如此,那老夫就去取燕云之地吧!”

陈德兴道:“可以联络北地、南朝之英豪,共约先复燕者王。”

李璮又是一怔:“忽必烈耳目众多,若共约先复燕者王,其必知之,如有准备,则燕京难取。”

没有这一约,忽必烈就不知道您老人家要造反,陈德兴要伐蒙了?

陈德兴轻轻摇头:“有何惧哉?”他笑了笑道:“如今海权在我,高丽、辽东、燕云各处海口哪里去不得?忽必烈纵有20万众,也不可能千里布防。况且西北尚有阿里不哥与之相争。其如汇集重兵于燕京,辽东、高丽、河南、关中、河东等地必空虚无被。届时某家取辽东、高丽,相公取河南、关中。然后南北夹击,何愁大业不成?”

原来取燕京只是个幌子,辽东、高丽才是陈德兴真正想得到的。李璮心想:“不过我能得到河南、关中也算不错了,这样就能和忽必烈夹河而对。若能得到北地诸侯相助,取燕京当是早晚之事。”

“如此也好!”李璮点点头,“只是不知汉王准备在什么时候于诸侯相约呢?”

“就在吾与翠仙、琳儿大婚之时!吾当邀请天下豪杰或他们的使者去江华岛观礼,而后与他们约定此事。”陈德兴道,“李相公不如也到江华岛一行吧!”

“这是……”李璮蹙眉,“这是要公开反蒙?若北地豪雄不敢,当如奈何?”

陈德兴冷冷道:“非友既敌!”

第300章高丽的奸雄

高丽开京,寿昌宫。

作为一个小国的首都和王宫,开京和寿昌宫的占地都不算小。开京周长有两万两千步,设有二十二座城门,比起大宋行都临安城也小不了多少。只是显得破败荒凉。刻薄点儿说,这里就是一座没有多少人气的鬼城。长期同蒙古的战争,同样耗尽了高丽这个国家的元气。他们的首都开京也一度放弃,国王、百官还有开京城内的部分百姓都迁移到了江华岛。开京成了一座废城!

如今国王、百官虽然已经返回,但是被废弃了三十年的首都,岂是那么容易恢复元气的?诺大的城市里面鲜有居民,到处都是破败坍塌的房屋,不多的人气就聚集在寿昌宫周围。

而寿昌宫,单论大小,也不比临安皇宫稍差。只是破败的实在不像一座宫殿,连最基本的宫墙都坍塌了一大断。宫墙之内的殿宇大多被火焚过,也不知道是高丽人自己烧的还是蒙古人放的火?少数在大火中幸存下来的宫殿,稍作修整之后就成了高丽王室的陋居。刮风下雨的时候,这些住着国王后妃的宫殿,便没有不透风漏雨的。

守卫王宫的卫士,也比不了赵官家的殿前司诸班直那么衣甲鲜亮,就是一群带着斗笠,穿着旧巴巴的战袄的家伙,懒洋洋守备在王宫门口。不过他们手中的家伙倒是打磨锋利的刀枪,在阳光底下泛着寒光,一看就知道是见过血的!

本来高丽的武备是仿照唐朝实行府兵制的,中央拥有两军六卫。朝廷将土地授予“良人”,而“良人”在持有土地时须服兵役,退役则还田。但是后来高丽国中土地兼并严重,国家占有的田地数量不足以维持府兵制。

因此掌握高丽国家大权的崔氏家族招募佣兵,组成了夜别抄,后又分成左别抄、右别抄,又招募蒙古逃归人组成神义军,三军合称三别抄,是高丽一国之中真正有战斗力的精兵。这支武力,也是高丽抵抗蒙古入侵的支柱。

现在守卫在高丽王宫门口的,就是号称精锐的三别抄军!

但是这支精锐之军,在更多的时候,却是高丽政争的工具。崔氏一族倚仗他们建立武臣政权,连着四代人把持大政,最后又因为三别抄军的政变而至灭亡。如今掌握三别抄兵权的金仁俊、林衍二人,又倚仗三别抄,继续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业。

而三别抄军眼下的掌门人,高国门下侍中金仁俊,眼下正和大蒙古国使者刘孝元还有所谓大宋密使梁崇儒一起,端坐在一间四面漏风的殿宇当中,一边说话,一边等着高丽国王王倎的召见。

在殿宇昏暗的光线当中,金仁俊在坐垫之上端正的坐着。式样仿照宋朝的紫色袍服做工精美,腰中还束着玉带,手中还捏着笏板,俨然一副位高权重的模样。只是脸孔上的疲倦和无奈,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这位权臣在过去两年,先弑主上,再挟君王,后降仇敌。为了手中的权位,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几乎也能当得奸雄这个称号了。

而这番行事的后果,却是四面树敌,全无依靠。

弑杀崔竩开启了三别抄军弑主作乱的先例,又使得崔氏旧部将之视为仇敌。

而被其所挟持的国王王倎又找了忽必烈做后台——王倎还是世子之时便代表高丽去向蒙古请降,正好遇上忽必烈回军开平(蒙哥死后),王倎迎谒忽必烈于汴梁,使得忽必烈对其满是好感。就在今年年初,忽必烈还派兵护送王倎回国即位。支持的态度显露无疑。

至于举高丽投降蒙古,又使得三别抄军中的抵抗派将金仁俊视为卖国奸贼,接连暴出现反叛的密谋。本来可以依靠的三别抄军,也变成了一个随时会发生变故的不确定危险。而蒙古又支持王倎,扶植高丽文臣,显然也不大信任背主挟君的金仁俊。直到高丽方海外的济州岛被一伙来自宋国的藩镇军占据……

“金相公……陈德兴此贼在吾大宋国中,已经人怨天怒,当今官家曾经颁下衣带之诏,欲取其性命,贾平章公同样欲除此贼久矣。此贼不能立足,才远走济州,名为北伐,实欲取高丽为家。若贵国可以遣使随吾回临安去见官家生父荣王殿下和贾平章,一切便会真相大白。”

正在说话的是梁崇儒,他现在的身份不再是依附金仁俊的大宋逃人,而是手持衣带诏的大宋官家密使——这衣带诏当然是真的,就是刘孝元从荣王赵与芮那里弄来的一份。诏书的内容比较含糊,大义是号召天下忠义之士铲除陈德兴这个逆贼!

高丽王国朝廷的档案里面是有大宋国书的,金仁俊让人取来验看对比印章之后,认定此诏很可能是真的。不过宋国对陈德兴的态度,并不在金仁俊眼中。宋是弱国,能自保就不错了,根本管不到高丽。

现在,真正能对高丽国内政指手画脚的,就只有蒙古了!

刘孝元接过梁崇儒的话,道:“大汗的意思很清楚,谁能帮他报了杀子之仇,他便欠谁一个天大的人情。若金相公能成此事,无论金相公在高丽做什么,大汗都全力支持!只要金相公点个头,大汗就先撤了屯驻高丽境内的蒙古军,还可以送还被掳的高丽人。”

“哦?”金仁俊原本毫无表情的面容轻轻一动。撤走蒙古驻军和送还高丽人这两个条件,他是第一次听说!至于之前刘孝元和梁崇儒的话,这几日他已经听了不止一次了。

“真的可以撤军?”金仁俊追问一句。

蒙古驻高丽的军队很少,但是给金仁俊的压力却极大!一来身为三别抄首领,居然让三别抄的仇敌蒙古在国中驻军,如何不遭人恨?二来这些蒙古驻军是王倎带来的,他们是支持谁的,自不言而喻!

“可以撤!”刘孝元道,“全部撤走,一个不留!连达鲁花赤也统统撤走。”

“什么时候撤?”

刘孝元斩钉截铁地道:“撤军和撤达鲁花赤的旨意就在我身上!只要金相公点头,今天面见高丽国王时,就可以向他传达!”

“那……你就不怕我言而无信?”

刘孝元摇摇头:“不是怕不怕……便是金相公不答应,我也要传达大汗的旨意,从高丽撤走驻军和达鲁花赤,连我自己也要离开!”

“为……为什么?”金仁俊有些糊涂了。

“因为靠3000蒙古勇士和72个达鲁花赤是根本挡不住陈贼的。与其让他们白白送死,不如及早撤退!”

“什么?”金仁俊吃惊的看着刘孝元。

刘孝元冷笑一声:“蒙古大军一走,陈德兴就会来!他现在不容于大宋,又和大蒙古是死敌。带着三五万军队,十几万百姓,犹如丧家之犬,若不取高丽为家,早晚就要饿死在济州那个荒岛上了。到时候你们高丽人就去养他的二十万军民吧!”

实际上,高丽和蒙古的矛盾并不在领土,恰恰就是财货!自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就和高丽有了往来,起初双方的关系不错,还一起围攻过契丹人(原依附于蒙古的契丹叛军),随后还约为“兄弟之国”。但是蒙古这个兄却没完没了向高丽这个弟弟索要财物。而高丽国小民困,无力承担,由此才引发了高丽杀害蒙古使臣的事件,从而拉开了数十年高丽蒙古战争的序幕。而蒙古从头到尾,都没有彻底灭亡高丽的打算,只是想从高丽勒索财物。

而陈德兴的二十万人,如果都要吃高丽的,用高丽的,只怕会比蒙古人索要的更多!

“他终是要北伐中原的!”金仁俊沉声道。

“什么北伐中原!”梁崇儒冷笑一声。

“昔日隆兴北伐、开禧北伐还有端平北伐,都是吾大宋举国之力在支撑,尤自不能供应。如今陈德兴虽有几万强兵,但是军饷、器械、粮草俱无。大宋也不可能供应他的北伐军,只能取自高丽。到时候高丽一国之财力、物力、民力,就都要被他搜刮干净了。即便是北伐得手,高丽只怕也民尽财穷,再无力支撑下去了。这是用高丽一国为代价,换取中原的恢复。不知金相公以为如何?”

金仁俊还是默然,半晌才面无表情地道:“陈德兴有强兵数万,蒙古尚且不敌,吾高丽又有什么办法?”

刘孝元道:“陈德兴所谓的强兵只是在水上、岸边,若深入内陆,蒙古骑兵早就把他们踏平了。至于高丽……力战固然不是陈德兴的对手,但若要智取的话,欲图谋其性命也没有多困难吧?”

“智取?”金仁俊微微蹙眉。

刘孝元一笑:“智取之事,金相公当比谋家拿手吧?”

金仁俊点了点头,不置可否,只是看着梁崇儒:“梁先生,你不必去见国王了,吾与刘招抚去面君即可。”然后他又对刘孝元道:“面君之时,只说撤军撤达鲁花赤即可,不要提及谋取陈德兴。”

第301章好消息

就在刘孝元、梁崇儒二位在高丽首都开京搅动风云的时候。

济州府城附近,却是热火朝天,仿佛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供十几二十万人工作、生活的市镇,已经初具规模。市镇就建在济州府城左近,依海傍城。分为市舶区、工坊区和营房区三部分。

市舶区包括原先的济州商埠、码头,现在都根据黄世贵和几个黄家掌柜、管事制定的规划进行扩建。到处都是刚刚平整好的土地,或是打了一半的地基,再就是匆匆建成的简易房屋和道路。

小工们都在穿着绸缎依附的商行掌柜、管事们的指挥下忙碌着。在市舶区施工的劳动力都是在日前的海战中被俘的海贼或蒲家打手。因此在工地周遭有披坚执锐的军将在监视着,还有负责济州岛管理集中营的大义教官在四下巡视。不时还嚷嚷几句:“都卖力些,早点把市舶区建成了,你们的罪也能早一点赎清,以后才能有好日子过!”

“集中营管营司有令,开展劳动竞争,哪个小队第一个完成指标,晚饭每人加大肉一块,还给二两小酒!”

“那个小队完不成,人人挨罚,个个挨饿!想喝酒吃肉的,都手脚麻利些!”

“好勒,俺们一定卖力气!”

“俺们一定不偷懒……”

“好好干啊!”

正在忙碌的人们大声应答,干活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了几分。谁能想到,这些正埋头苦干的汉子中,有几人在一个月前,还是名镇大宋沿海的大贼头!手底下有船有兄弟,在大海上面做些没本钱的买卖,不知道有多快活。现在却成了苦力!还得小心翼翼的说话,卖足了力气干活。

要不然……

周小七抬眼看了看工地外面一溜被钉死在木椿上的尸体,深吸了口气,又努力挥动起了手中的木槌。

那些尸体,在几日前还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些还和他白天一起干活,晚上一起发牢骚,还一起谋划着要夺船逃走!后来周小七事到临头谨慎了一把,没有跟着走。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这些人就被扒光了衣服,用绳子捆了赤条条的牵到这个工地上面,当众活活钉死……

“真是太凶残啦!”周小七耳朵边仿佛又响起了那些人临死时候的哀嚎!这声音他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因为他自己也差一点成了其中之一!

“周小七!”一个声音响了起来,非常柔和,没有半点恶意。可是在周小七听来,却仿佛是催命夺魂的魔音。

“张,张大老爷!小的,小的给您请安了!”

周小七颤抖的转过身子,看到眼前笑眯眯的张九,就噗通一声跪了下去。脑海中顿时浮出了张九笑眯眯的让人用木椿活活把人钉死的场面!

其中有一个白番因为诅咒了陈德兴一句,就让张九亲自用小刀活活剥了皮……当着所有俘虏的面!

那张人皮还用盐硝水处理了一下,塞上稻草挂在了集中营大门口!

“起来吧。”张九还是一副非常客气的模样儿,最近他觉得很多人都怕他,不愿意和他交往,所以决定改变一下作风——应该和气一点,哪怕是把人活活钉在木椿上,也应该笑着问那人疼不疼……

“你的伤怎么样了?还疼不疼啊?”张九和气的发问。周小七一个月前带着一千多临时拼凑起来的海贼想去济州府城“一游”,取回放在济州商埠的财货,结果遇上一百名巡逻的北伐军骑兵。

骑兵一个冲锋就溃了这一千多人。周小七的脑袋也开了花——被人用马刀的刀背轻轻敲了一下,并无什么大碍。可是被张九这么一问,周小七的腿肚子就抖得更厉害了,连话都说不利索。

“没,没事的……”周小七抖着声回答。

“哦,”张九笑着打量了已经快要吓晕过去的周小七一眼。温言道:“七哥儿,可有空吗?”

“有,有……”

“跟我来吧。”张九招了下手。

周小七的脑袋嗡的一声,额头上全是汗珠子——他可是参与过几日前那场逃跑密谋的。虽然没有真跑,可是知情不报,参与密谋的罪是跑不掉的!不被活活钉死,也要被砍脑壳吧?这可怎么办啊!要不要跑啊……

正在周小七琢磨着要不要和张九拼个鱼死网破的当口。张九却又笑着开口了:“别紧张,你这副样子让将主见到就不好了,将主就是想用你也不要了。”

“将主”就是陈德兴!虽然陈德兴已经有了汉王封号,但是他并不怎么看重,还是让部下管他叫“将主”。

“将主要见我?”周小七松口气,陈德兴要见他那就不会杀他了……他一海贼头子,要杀掉的话就没有什么必要让陈德兴这样的人物见了。可是不杀……自己这个海贼头子又有多大的价值?

“听说你会操纵三角帆?”

张九在前面走着,周小七亦步亦趋的跟着,在两人身后还有一个甲士跟随。

“会一点……”周小七曾经抢到过一艘三角帆船,还耍了一阵子,向捉到的白番水手学到了怎么操软帆,怎么在逆风中航行,但是不大熟练。

“你还会说白番的话?”

“不全会,”周小七道,“白番有很多种,各自的话都不一样,不过比较流行的话有两种,一是大食国的话……这个我会说一点;二是拉丁国的话,这个我就不会了……”

当海贼也是要学习的!周小七是个善于学习的贼,会说阿拉伯语、日语、高丽语。如果放在后世,妥妥一个外企大白领啊。

“会操软帆,会逆风使船,会说白番话……好啊!七哥儿,将主一定会用你的,一定要好好做,跟着将主,将来不怕没有富贵。”

张弘范一边走一边说着鼓励的话语。和周小七这种海贼头子不必说大汉族主义,说了也没多大用场,还是多念叨一些富贵前程。这可不是画个大饼在忽悠周小七。陈德兴为帝图皇的前途已经明摆着了!连高丽人都看出来了,赵复还没有出使,高丽国的枢密副使柳爬裎锴袄矗塘苛峡姑傻拇笫露恕

“高丽人的枢密副使还在里头,咱们就在这里候着吧。”

张九领着周小七抵达北地招讨司衙署的时候,柳乖诮谔美锩婧统碌滦私惶浮A饺酥荒茉诮谔猛獾睦认碌群蜃耪偌

……

“汉王殿下,蒙古攻打我国三十多年,杀戮我百姓无数,毁我城池上百,迫我国君臣流亡江华岛三十载。高丽国内,无论军民,都深恨蒙古!如今蒙古贼人闻大王兵到济州,便望风而走。驻开京、西京(平壤)等处的3000蒙古军,俱已开拔北走。驻我国内的72个达鲁花赤也逃之夭夭。吾国君民,莫不欢喜,愿与大王结盟共讨蒙古!为表达我国之诚意,我国愿借济州岛、珍岛、江华岛与大王屯兵,还愿意将庆安宫主许配大王为侧妃,将来两国互为姻亲,盟好永结……”

正在滔滔不绝向陈德兴表达高丽国交好之意的,正是高丽国左右卫上将军兼枢密副使柳N迨硭甑陌肜贤纷樱Q娜词羌茫敕⒑诙土浚嫔桌锿负欤祷暗闹衅恪;共僮乓豢诹骼闹性乓簦┳糯虬缫埠湍纤蔚氖看蠓蛭薅

他是5天前从开京出发,前到了江华岛,再做海船南下,今天上午才到济州岛的。身份自然是高丽国王的使者,带了不少礼物和高丽王的国书求见陈德兴。见面之后,寒暄了没有几句,就直入主题,说起了联合伐蒙之事。

听到这位柳岢龅奶跫碌滦艘灿行┫渤鐾饬恕=汉驼涞罕纠淳褪浅碌滦讼胍孟碌模劣谑歉钊没故亲饨瑁褪歉雒宥选A细呃鎏址ッ晒诺比灰彩呛檬虑椋一鼓芩炒爬痰揭桓龈呃龉墓鳎呐鲁さ贸笮┮簿投嘌鋈耍蛞皇敲琅亍

只是……事情真的有那么顺利?高丽被蒙古人揍了30多年,真的一点不害怕,就肯跟着自己一块儿去打蒙古了?

陈德兴扭头看看自己的谋主赵复,赵老头子轻轻点头,意思是让陈德兴先答应下来——哪怕高丽人有什么诈谋,能兵不血刃取下江华岛和珍岛总是好的。

“这可真是太好了!”陈德兴豪爽的大笑起来,“江华岛距离辽东近了不少,若是从江华岛出发,顺风的话半天就能到辽东了。待吾在辽东筑起城池,蒙古人就再也没有力量入侵高丽国了。”

柳ψ呸哿宿酆樱值溃骸澳鞘牵鞘恰腋呃錾舷拢寂瓮糯笸蹩梢栽缛粘霰赏痢H舸笸跣枰福岣呃龉梢韵茸手10万担米粮。至于民夫也可以给个两三万,还可以让三别抄军一起出征。待破了蒙古,高丽国只求收回鸭绿江以南之土,再和大王永结盟好便可。”

第302章高丽人不会喜欢的

“江汉先生,你怎么看高丽人的条件?”

陈德兴满面春风的把柳统隽搜檬穑疵挥辛⒓凑偌啪藕椭苄∑撸腔氐浇谔美锩婧驼愿此灯鹆嘶岸

“将主,高丽人的条件不是问题,问题是将主准备怎么处置高丽!”

赵复悠然自得的摇着扇子,说出来的话儿,怎么听怎么有些阴冷——阴冷也是陈德兴对这个老头子性格的评价!或许和他这一生的经历有关,妻儿被杀,九族被残,本人又被仇敌所辱,还要陪着笑脸苟活了二十几年。这心理有点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

陈德兴却微笑不语,只是静静看着眼前这位心理不大正常的老头。

赵复冷冷道:“老夫觉得,将主不是来施恩高丽的,而是到高丽来行暴烈苛刻之政的。若将主不榨出高丽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如何有力量北伐中原?光是追随将主至此的二十万众的衣食都成问题吧?所以这高丽想如何待将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主还要不要搜刮高丽!”

陈德兴皱着眉头道:“钱财衣物还好说,吾控着大海,一年几百万贯总能刮到的。但是这军粮、民夫的确不好弄,要是从江南取得就太远了。只能取自高丽,最多再从日本找补一点。”

高丽的地形就是多山少平原,粮食本来就不多。又加上连年战乱,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想要他们拿出可以养活二十万人的粮食,可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搞不好还会造成高丽国的饥荒。

赵复只是摇头:“高丽才多少土地,多少人口?高丽多山,适合种田的就是西海沿岸,这些地盘都被蒙古人反反复复糟蹋了。其一国的人口,最多就是两百万,还要负担别抄军、高丽王家和那么多的文臣武将,还有许多出家的僧尼也要农人来养,如何还能挤出二十万人的口粮?将主若想要从高丽榨出二十万人的口粮,可是要费点力气的!”

高丽王国自太祖王建建国以来,已经三百几十年了,各种内部矛盾早就叠积累加到了极点。而高丽各种矛盾的根源,其实和中国历朝历代末期所面临的问题差不多。都是土地兼并,户口被衣冠望族垄断,高丽这里还多了一个寺院僧侣过于庞大的难题。

而负担税赋、兵役的自耕农不断减少以至于消失,国家自然无力维持强大的国防。而没有强大的国防,自然会遭受外敌入侵。外敌入侵,又进一步加剧了高丽国家的各种内部危机,进一步削弱了高丽中央的财力和物力。如今高丽朝廷,根本没有办法筹措到可供二十万人食用的粮食!

“先生,那我该如何从高丽获得恁般多的粮草呢?”陈德兴看着赵复,后者仍旧一副羽扇轻摇,胸有成竹的模样。

“此事也容易,也不容易。”赵复道,“若将主要行仁义,善待高丽,则此事难成。若将主不欲成仁义之君,而要杀他一个人头滚滚,事情就好办多了……将主想要二十万人的粮草,只需减少二十万不劳而获的高丽人就行了。”

这个时代没有化肥,没有杂交水稻,没有农药。想要在短时间内增加高丽的粮食产量,几乎是不现实的!

但是,减少只吃不做的嘴,却不是很难!

“先生的意思是……”陈德兴听了赵复的话,眉头微微皱起,“先生是教某杀掉二十万高丽贵人?”

赵复摇摇头,道:“不是。”他淡淡一笑,“高丽国小民穷,哪里有二十万贵人?老夫的意思是,只是要减少不种地的高丽人,增加种地的高丽人!毕竟现在的高丽,顶多就两百余万人,可以开垦的土地还是有很多的。”

长达三十余年的蒙古高丽战争,自然也给高丽的人口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就整个高丽来说,人多地少的矛盾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少数豪门、将门垄断了土地人口。另外,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军将、僧侣数量也过于庞大。

老头子的语气阴沉到了极点:“至于如何减少不种地的人,如何增加种地的人……将主该有办法的,是吗?”

办法当然是有的,只是当下掌权的高丽贵人们肯定不会喜欢……

……

北地招讨司衙署后当中,四下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尤其是李翠仙和赵琳儿两人合居的小院,更是到处都张贴着红色剪纸。来往的女使,都是一身崭新的行头,脸上也都精心妆点过。整个衙署后院内,到处弥漫着喜庆的气氛。

门外突然冲进来一个高挑的身影,也打扮得漂漂亮亮,正是宝音公主。她身后跟着的却是陈德兴和赵琳儿。宝音公主被陈德兴派了差,教赵琳儿一些强身健体的功夫——包括射击、击剑和蒙古摔跤——所以这几日,两个公主就整日混在一起玩耍了。今日陈德兴接见完了张九和周小七,并且安排后者去军校海军科学习和任教(就是边学习边任教)之后,就回了后宅。才进了宅子,就遇上了两个香汗淋漓的公主。于是便一起过来看望将要临盆的李翠仙。

李翠仙的肚子已经隆起老高了,由杨婆儿和崔月儿轮流照顾。产婆也已经请好了,随时准备替她接生。不过这李翠仙这个孕妇却不大愿意在床上躺着。她本是个关不住的野性子,怀了孩子之后也耐不住整天关屋里,一有机会就出来转悠。陈德兴他们回来的时候,这妖女正在院子里挺着个大肚子玩射箭!杨婆儿和崔月儿也不拦着,都在陪她一起疯呢,老远就能听到咯咯咯的笑声。

看到陈德兴进门,李翠仙才把公箭交给崔月儿收好,自己和杨婆儿一块儿上来迎接。

陈德兴看到小妖女的肚皮,脸上也情不自禁溢满了笑容:“仙儿,小家伙在里面可闹腾?”

李翠仙摸着肚皮,自豪地道:“如何不闹?他可有劲儿了,一定是个男孩!”

虽然妖女是女汉子,但是她还是喜欢儿子——那可是陈德兴的嫡长子啊!

“男孩女孩都一样,我都喜欢。”陈德兴上前拉着李翠仙的手,细细打量了妖女一番——身子又婀娜了一些,胸脯涨大了一圈,都快把衣裳撑破了。

他把目光收回,扫了杨婆儿和崔月儿一眼:“都玩够了吧?那就跟我进屋,有事儿和你们说呢。”

厅堂里面,饭餐已经摆好了。一张方桌上摆开了几碗牛羊肉还有几条陈德兴不认识的鱼,还有几样蔬菜、蜜饯、瓜果。都是李翠仙爱吃的。

“都坐吧,”陈德兴招呼几个女人,“过不了多久,你们都是陈某的妻妾了,虽然有上下之分,但是关起门总是一家人,同桌吃饭是没有什么的。”

这个时代妻妾之间的地位差别很大。不过陈德兴的这几个妾,身份都不寻常。不是李翠仙带过来的姐妹,就是蒙古大汗的女儿,很快还要来一个高丽国王的宫主。当然不能等闲待之了。

几个女人也不矫情,拉过椅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