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雄天下-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大明的这位君王还有他的大臣们,现在似乎都懒得去关心日国内益严重的贫困问题,只知道日益增加的财政收入和强大无敌的陆海军……
……
“小昭,是不是有些失望了?”
“嗯。女儿在萨莱只听说大明城市如何繁华富庶,大明百姓如何安居乐业。可是如今一见只觉得言过其实,除了这江都的确是一座大城之外……”
圣女小昭和她的母亲黛莉莎站在江都城内,南天道宫的一座高塔之上,向东望着晨曦之中正在醒来的城市,小昭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江都城远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这里不是地上天国,而是一个特大号的贫民窟!
对!江都就是一个大贫民窟!不仅江都是贫民窟,北京、明都、临安、庆元、泉州、广州、雷州、开封、大名、江陵这些分布在大明各地的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都是贫民聚集之地!
一百多年前,因为陈德兴而出现的大时代,显然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和科举制度、官僚政治共存的小农经济被完全打破——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并不总是小农经济,譬如汉代的大部分时间,豪强庄园的大农业才是经济基础!
小农业根本竞争不过豪强地主的大庄园,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大生产的效率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高于小生产。如果不是科举制度和官僚政治结合在了一起,改变了中国财富分配的游戏规则,将财富分配和生产力基本脱钩而和科举功名紧密结合。那么豪强庄园击垮自耕小农的事情肯定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当然,在宋、明、清三朝,自耕小农的日子一样不好过,但是农村中上层都忙着读圣贤书考科举,没有功夫去当豪强管庄园,所以自耕小农破产以后还可以当佃户。而通过科举上升通道成为大地主的官僚地主阶级也懒得去经营农业……实际上也不会!做文章和经营农业根本不是一码事嘛!
但是这个让宋、明、清三朝经济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制度,在陈德兴建立的陈明王朝是不存在的!陈明帝国不是一个实行官僚政治的国家,最多就是一个官僚和贵族、士绅共治的国家。地方官僚根本无力侵夺小贵族和士绅的产业。
而且大明帝国也没有什么抑制兼并和重农轻商的概念……大明和华夏诸国有的是土地,根本不用担心没有饭吃。此外,发达的海上贸易也是加强华夏诸国之间联系和维持大明世界霸权的不二法门。
如果没有了繁荣的海上贸易,大明帝国也就没有必要也没有财力去维持一支强大的全球海军。而没有了强大的全球海军,大明的世界帝国立即就会解体。
而不抑兼并,不轻商业,还鼓励海上贸易和海外殖民等等制度在大明发展一百余年后的结果,就是让大明帝国变成了一个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当然,目前还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还是非常初级的资本主义。
因为现在大明的工业革命还处于极其初级的阶段!各种技术的进步在陈德兴这个大金手指去世后也大幅放缓。譬如简单的蒸汽机早在陈德兴在世时已经出现,但是直到几年前才出现了可以在煤矿业中使用的“真空蒸汽机”。可是在其他行业中,受制于没有价格足够低廉的煤炭可用,“真空蒸汽机”的使用成本过高,因而无法普及。
又譬如,大明帝国的钢产量在100年前就是几万吨了,而在一百年后的今天,钢产量也没有超过三十万吨,究其原因就是钢铁冶炼技术在过去百年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连最基本的脱硫脱磷技术也没有得到完善——虽然南芬行的技师在八十年前就发现可以用石灰和莹石去渣,但是受制于炉温难以达到融化造渣料高度(在实验时可以达到,但是在大规模生产时很难达到,而且过高的炉温容易引发事故),这种脱硫脱磷的方法根本无法应用的大规模生产之上。
不过,大明的熟铁产量却早就超过了五百万吨,足够给大明帝国还有大洋彼岸的新大陆提供足够价廉物美的农具。再加上大明帝国百年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着大片牧区,因而大明本土是从来不缺大牲畜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大牲畜和优质的农具耕种大片土地就成了一桩相当容易赚钱的买卖。
因此,在过去的百年里面,小农经济在大明国内几乎崩溃!由士爵或士绅经营的大农场,遍布中原、东北、四川、两湖、两淮这些原本人口比较稀疏的地区。而向来是人多地少的江南,则在过去百年内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小农、中农破产潮!大量的人口或涌入城市成为无产阶级,或远走新大陆谋生。到了天道100年前后,江南农村同样出现了大型农场林立的局面。
而整个大明的近三亿人口当中,目前已经有超过一亿五千万人生活在拥有万人以上居民的城镇当中。城市化率已经接近了50%,尚在从事农林牧渔等行业的劳动力(不包括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肯定已经在五千万以下了。
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在大明帝国的农村已经率先取得了胜利!
而资本主义的农村,对于人口的吸纳能力必然大大小于小农经济的农村。大量的破产农民,就不得不涌入城市谋生。
而工业革命只是刚刚开启的大明城市,显然无法很好的消化吸纳那么多的外来人口……就如同另一个时空18世纪、19世纪中前期的英国大城市一样,大明帝国的大城市一个个都变成了人满为患的贫民窟。
上百年前乃至更早以前所做的城市规划,完全无法适应汹涌而来的穷人,而且几个大都市的财力也显得不足。道路变得拥挤脏乱,城市的排水设施常常瘫痪,贫民窟的垃圾无人清理,治安也变得有些糟糕,也没有足够多的工作岗位可以提供给那么多的劳动者。就连从陈德兴执政晚期就开始推行的“四年免费义务教育”在不少大都市的贫民窟中也近乎瘫痪……许多贫民家庭的少年,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在应该上学的童年时代就进入手工工场充当起学徒和童工。
而由于童工的大量出现,又进一步恶化了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让许多没有一技之长的成年贫民失业,而大量的失业又进一步压低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总之,如今的大明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脏乱差”而且特别拥挤。只有少数富人贵人的聚集区还有商业中心区,才显出了富丽堂皇的气象。只是和脏乱差的贫民窟还有工业区一比,却给人一种很不祥的感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小昭这时低声吟出了杜甫的名句。她的母亲黛莉莎闻言却笑了起来:“朱门酒肉臭是有的,可是冻死骨在大明的路上可不多见啊。”
“不多么?”小昭皱了皱鼻子,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混合着垃圾和粪便的臭味还有煤烟的味道。另外,小昭还注意到江都城西面的几条河流的水不知怎么变成了黑色,而且江都的天空经常是灰蒙蒙的。让人很不舒服!在她看来,如果不考虑大小的因素,这座江都城还不如他们神圣派的都城萨莱。萨莱虽然小,但是却非常干净,一切都井然有序,每个人都安居乐业。
黛莉莎笑着摇摇头,身为神圣派的特务头子,她对大明帝国的了解可不仅限于表面的“脏乱差”。
第881章还有大同党
来自巴黎城的赵敏,并没有对江都城的“脏乱差”表现出多少讶异。因为她的家乡巴黎城和江都城一样的“脏乱差”,只是没有江都那么拥挤。巴黎城只有一百万人口,其中五十万是旗人,居住在高大的城墙之内,还有五十万人是旗奴,大多住在江都城外的商埠里面。
赵敏比韩小昭(小昭)早到江都几日,这几日就住在大明外交部的迎宾馆内。也没有和另外七个秀女一起在馆内好好呆在,而是男扮女装在江都城内四下转悠。所以有了比小昭更多的发现。
江都城和巴黎城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在生产上面。巴黎是一座典型的消费型城市。五十万旗人是不从事生产的,除了在官场上钻营就是在八旗兵营里面挂个名,隔三差五去应付一下差事就行了。
至于五十万旗奴,听上去仿佛是奴隶,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儿,他们都是替内务府当差的奴才,还负责各地的税卡和海关,还要负责打造精良的滑膛枪和青铜炮,巴黎左近的皇庄旗田的军牧场都是他们在管。实在都是最肥的肥缺儿。除了这些居住在京城巴黎的旗奴,商都鲁昂和东都克拉科夫还有大元国的其他大都市里面还居住着上百万旗奴。也都是负责军工、营造、官营制造、经营皇庄旗田等等肥差的。
不过那些由旗奴负责经营的各种手工工场,且不说效益如何,造出来的东西质量怎么样,单说规模就是丁点儿大小。
而在江都城东,和贫民窟比邻的,却是一个庞大的难以想象的工业区。大大小小的工厂鳞次栉比,烟囱林立,日夜不停的向空中排放黑烟向江河排放污水。几条“黑水河”上,到处树立着水车,不停顿的将水利转化为带动机器的动力。江都城内外还有多达数十条马车铁轨,有些是运人的,有些是运货的,所有的铁路,都终日不停的运行着。
另外,江都的码头也多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长江边上的码头边停靠的都是海船,其中大部分都是载货量惊人的飞剪式商船。运河码头上停泊的都是漕运货船,全都满载货物。
而在运河以西,则又是望不到边的城区。那里是扬州市的地界,也属于江都府管辖。两市几乎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都会。赵敏通过报纸得知,现在整个江都府的居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00万!这真是一个让人乍舌的数字,相当于大元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那么多人就聚集在如此狭小的一块地盘上,靠着繁荣的工商业为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啊!
那么多的工商之民,一年要制造出多少东西啊!赵敏在一间对外开放的藏书馆内翻阅了一些旧报纸,在上面找到了大明铁业商会和大明布业商会公布的统计数据。去年,也就是天道108年,大明帝国一共生产了二十八万吨钢,六百零八万吨铁,还有超过四亿匹各种布料(包括棉布和丝绸)。
光是这些钢铁和布料,就已经让赵敏意识到了大明帝国所拥有的强大国力!她的祖国大元虽然也号称6000万人口,但是大元的钢铁产量却连大明的百分之一都没有,各种布匹的产量也不到大明的十分之一。
此外让赵敏感到震惊的是,大明这里没有什么官营的工商业。江都城内多如牛毛的工厂商行,几乎都是民营的。大明的商人仿佛没有什么生意不能碰的,连枪炮火药,他们都能合法的开厂生产。而且,大明的商人似乎也不大怕官!
他们只要向国家捐上一大笔钱(士绅牌当然越来越贵),就是所谓的士绅,手握选票,可以决定地方官员和议员的人选。地方上的官员、议员,自然不敢把商人当肥猪来宰割。那种破门灭家的知府知县,在大明这边是没有的。
另外一个让赵敏震惊的事情是大明这里的报纸居然敢非议朝政,诽谤官员,真是无法无天到了极点!而大明的官员也实在窝囊,居然对这些不法报纸没有一点办法,也不知道兴个文字狱什么的,真是太愚蠢了……
哦,大明也不是完全没有文字狱。那些在报纸上揭发大明官员各种腐败的文章,攻击大明朝廷乱花钱或者是太抠门不会花钱的文章,都是可以公开刊登出来的。
但是有两类文章却是禁忌,凡是合法发现的报纸都不会刊登。这两类文章就是宣传大同派思想和神圣派思想的文章,前者更是特别的禁忌。不过即便是禁忌,也不等于没有地方刊登!
打扮得漂漂亮亮,坐着一辆豪华马车,正在前往大明宫的赵敏,手中却捏着一张印刷得非常粗劣的《大同报》。这张报纸并不是合法出版的,而是一张非法出版物。也不知道是在江都工业区的那间印刷小厂中私印的……这张报纸是赵敏前日在江都工业区“微服私访”时,一个穿着短衫,头戴毡帽的青年硬塞给她的,并没有要钱,只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世界革命万岁,欧罗巴革命万岁!
革命?什么意思?是要革掉某人的命吗?那世界革命和欧罗巴革命又是什么?
对于这个新名词儿,来自全世界最邪恶的反动堡垒大元国的赵敏有些不太理解……而将大元国称为“全世界最邪恶的反动堡垒”的,当然是大同党。随着大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化,大明国内的小农大量破产,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也随之陡增。于是就让原本奄奄一息的大同党逐渐活跃起来了。
而这个逐渐活跃起来的大同党还不是一个大明国内的政党,而是一个世界性的党!总部也不在大明本土,而是在中明洲的新神州府(后世巴拿马国境内)。那里是大明的海外领地,因为距离本土遥远,所以管制有些松散,周围又是一大堆人人持枪的藩国。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同党的头目就溜去那些藩国,大明神州府的巡捕根本无法捉拿。因为些人人持枪的藩国都乱得很,除了首都附近有点秩序,别的地方都无法无天。就和后世电影里面的美国西部差不多。北明十六国发展到如今,基本就是华夏世界罪犯们的家园了,不是被逮住流放过去,就是自己逃亡过去的……所以那里到处都是匪徒、帮会和印第安生番,武装冲突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大同党的头头躲在明洲,大明朝廷还真是鞭长莫及——帝国太大了就是这个毛病,照看不过来的地方实在太多。而且大明又是一个实行地方自治的帝国。中央的朝廷虽然拥有强大的财力和军力,但是却不可能让各地统一行动,去剿灭大同党这样的政治势力。
更不用说大同党的许多主张,譬如缩小贫富差距,限制使用童工,实行国人议政(就是将民主从贵族和精英扩展到国人),救济失业民众,鼓励失业民众参与海外开拓(就是由大明朝廷出钱帮助失业的大明穷人去新大陆)等等,大都是符合南北明洲那些藩国利益的——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南北明洲几十个国家中的国人总数只有两千多万。平均一个国只有几十万国人,自然盼着大明朝廷能多送点移民过来。别说是穷人,就是罪犯他们都照单全收!
而且明洲藩国都拥有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国人数量又少,这贫富差距自然就不大了,仿佛就是大同党所宣传的理想大同社会的范本……
以明洲为老巢的大同党的视野,自然也国际化了。向西看是日益腐朽的大明帝国,向东看则是更加顽固反动的大元国,另外在天竺还有一个更加反动腐朽的大英国,统统都是革命对象。
而五年前当选大同党党魁的毛太华博士(新神州大学法学系博士,大讼师),更是提出了“革命”(由汤武革命而来)和“世界革命”的概念。认为未来会发生一场席卷世界的大同革命,如陈明王朝、陈英王朝、蒙元王朝这样的腐朽王朝将会被推翻,“大同”将会在全世界得以实现。
而就在毛太华博士提出“世界革命”观点后的第四年,大元国内就发生了轰轰烈烈的耶稣天国大起义!这场起义在大同党人们看来,仿佛已经拉开了世界革命的序幕。
在赵敏乘坐的马车驶入大明宫的时候。“耶稣天国革命”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了。
“耶稣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西口音的欢呼声在曾经的大元东都克拉科夫城中响起。这座拥有数十万居民的大城市,在顽强抵抗了一个多月之后,终于被耶稣天国的圣兵所夺取。现在这里已经是耶稣天国的天京城了!
克拉科夫城内的几万旗人和旗奴,在破城之后就几乎被屠杀一空!只有少数年轻女子暂时幸存,成了耶稣天国圣兵们的军妓。城内的欧人居民,除了少部分读书人殉了大元江山之外,全都当了天国的顺民,现在正拥挤在街头,欢迎他们的“解放者”,降世耶稣索伦全的大军入城。
和大半年前在鹿特丹城时相比,现在的耶稣天国大军已经壮大到了让他们的支持者甚至他们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时候。在鹿特丹会战大胜之后,索伦全和十二使徒还有大清国、神圣天道国、神圣罗马帝国的代表曾经开过大会,讨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在当时,所有人都不曾想过天国大军可以很快拥有席卷整个帝国的实力。所以也就没有人提出西进巴黎,彻底推翻大元国的统治。会议的结果就是将大元西都克拉科夫当成了目标,决定先取克拉科夫为老巢。然后再西取波希米亚,南取匈牙利北部,北取波兰平原。建立一个紧靠神圣天道国和大清国的割据政权。同时,也切断大元国的银、盐二利,打击大元国的财政。
现在,克拉科夫已然在握,而且耶稣天兵一路远征而来,人数也不断扩充。包括家属在内,现在已经有了数十万众,战兵也超过了二十万,当真有了燎原之势!
虽然大元国在东欧还拥有两支主力——用来防御神圣天道国的立陶宛大营和用来防御大清国的保加利亚大营。但是坐在一架由六十四个圣兵抬着的大轿子里的索伦全,却丝毫不担心这两支大元兵。
因为大清国的徐达和神圣天道国的足利义满都向他保证过,清军和天道骑士团很快就会从东南两线发动进攻,配合耶稣天兵歼灭这两支元兵主力。
作为回报,神圣天道国将会吞并立陶宛(可不是后世的小立陶宛,而是一个包括了波罗的海三国、部分波兰领土、部分乌克兰领土的大立陶宛),而大清国则会吞并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南部(大约就是后世的罗马尼亚)。
虽然神圣天道国和大清国的要求不低,但是索伦全和他的十二使徒却毫不在意,反正都是慷他人之慨……大元国在欧罗巴立国不过百年,而且共济会又一直在宣传什么“反元复德”、“反元复法”,因而也没有多少大元国的欧人将立陶宛、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看成自己祖国的一部分。索伦全也不例外,用这些地盘换取神圣天道国和大清国的支持,实在是最划算的买卖。
一旦立陶宛大营和保加利亚大营被灭,大元国在中欧的武力就只剩下了奥地利大营所辖的十万大军……他们可还被神圣罗马帝国牵着呢!
而神圣罗马帝国也是信基督教的,又是欧人自己的国家。他们还能不认自己这个耶稣转世的天王?如果能拉上神圣罗马帝国一起讨伐大元,这耶稣天国的事业又何愁不能成功?
想到这里,索伦全脸上的笑意已经越来越浓,忍不住在轿子里面放声大笑起来……
第882章蛇要吞象
现在已经是天道109年的九月中旬,即便在温暖的盛京府,树叶也开始泛黄,天地间弥漫着秋季的肃杀。
朱重八处理完政务,刚刚准备去后宫找马娘娘,突然就有人来报:徐达求见。
“快快宣他进见!”朱重八顿了一下,又吩咐身边的黑太监,“把王后和左丞相一并宣来。”
王后自然是马娘娘马秀英,大清左丞相则是李善长,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大清旗人,而是大明过来的“客卿”,祖上也是大明太祖龙兴时候的老臣,封了伯爵。不过李善长这一脉不是嫡子,自然没有爵位可以继承,传到李善长这一辈已经没落成平民了。还好李善长是个读书种子,考取了江都天道大学的法学系——这可是被称为政客摇篮的好地方。毕业以后,李善长先是当了十年讼师,结识了不少大明的达官显贵,还和大明淮阴侯朱重楼(朱重八的亲戚,朱四九的后人)成了把兄弟。后来就被这位淮阴侯推荐给了朱重八。因为在大明政坛上有不少熟人,而且也有些机谋手腕,很快得到朱重八的信任。现在已经坐上了左丞相的宝座。
大清内阁府就在王宫边上,李善长很快就到了朱重八的书斋,王后马秀英则早他一步,已经稳稳坐在朱大国王身边。正在听徐达介绍着大元内战的进展情况。
看到李善长进来,朱重八便笑着招呼他坐下,尔后又笑道:“丞相,好消息啊!梁老太师的亡元三策这回成真了……什么百万天兵,全都朽坏无用了。几万个埃森矿工就席卷了大半个国家,现在已经打下了东都克拉科夫,起兵以来几乎所向无敌,这大元国要完了!”
听了朱重八的一番话,李善长的眉头却紧紧拧了起来:“大王,这大元要完了,您为什么恁般高兴?”
“哦,”朱重八微微一笑,“那个耶稣天国的耶稣已经和咱们签了条约,一块儿讨伐大元国,还答应把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南部给咱们了。这两块地盘加起来比咱们大清国现有的地盘都大啊!”
地盘大了,总是好事吧?可李善长还是摇了摇头,容色更是凝重了起来。仿佛听到的不是好消息,而是什么噩耗。
“丞相,”朱重八脸上的笑容也没了踪影,“怎么?这难道不是好事?”
李善长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大王,耶稣天国之乱没有起来之前,咱们自然是日夜期盼大元国内能出乱子。但是现在……大耶稣天国闹成了这般,是不是好事就真的不好讲了!”
朱重八一怔,仿佛想到了什么,可一时又想不透。他身边的马娘娘却开口问道:“这话儿怎么说?难道能拿下保加利亚和半个匈牙利还不好?”
李善长摇摇头,皱眉道:“这倒不是。只是……大元国要真的给耶稣天国灭了就不好了。”
“为什么?”马娘娘问。
李善长指了指自己的脸,这当然是一张纯种的汉人面孔!不仅他是纯种汉人,马娘娘和朱重八同样血统纯正!虽然大清国的大部分汉人都是混血,但是历代大清国王和王后都是纯种汉人。
“因为人种!”朱重八沉声问道,“丞相,是不是因为人种?”
李善长重重点头,沉声道:“臣见过许多大元旗人,他们和我们大清旗人在外表上差别不大。而这次造反的耶稣天国所部,却都是欧罗巴本地的白番……”
马娘娘这下也明白了,拍了拍巴掌道:“哎呦,还是丞相想得周到,这耶稣天国要是灭了大元,那就是白番战胜咱们神洲人了!”
陈德兴管亚洲叫神洲,管东亚人种叫神洲人——当然也把蒙古人包括进去了,他们毕竟也是黄皮肤黑头发,看上去和汉人差别不大。至少在欧洲人看来都差不多……而且,现在欧罗巴人又管在欧洲和西亚的神洲人叫“旗人”。因为大元、大清、两波斯、大石国和大康国都实行了八旗制,将国内的神洲人组织起来压迫白人。
如果大元国内的白人起来造反,推翻了旗人的统治,那么欧罗巴白人的力量就会增强,旗人的力量就会减弱。而且,旗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也会彻底破灭,欧人对旗人的敬畏也会荡然无存。很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李善长捋了捋胡子,又加重了语气:“若是耶稣天国取代了大元国,那么白番可就又有了一个大国了!”
如果以人种论,现在白人拥有的独立国家就是神圣罗马帝国、马木鲁克苏丹国、马林王国(摩洛哥)、英格兰王国(包括爱尔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在这个时刻瘸腿爱德华仗着大明提供的火药武器灭掉了苏格兰)、北欧联合王国(由瑞典、挪威、芬兰)这五个。看看地图就知道,都是欧罗巴的边角料,大块的好地盘都被大元国占了。
李善长眉头越皱越紧:“据臣所知,如今欧罗巴之基督教所据有之地,拥有的人口不过三千余万,而大元一国却有六千万人。如果两者相加,很快就是万万了。我大清国才多少旗人?两波斯才多少旗人?大石国才多少旗人?大王,如今打仗可是排队开枪,比的就是人多枪多!这一亿欧人可以出多少人枪?我们又能出多少人枪?将来若是打起来,靠咱们的几百万旗人,能打得过一亿欧人?”
几百万打一亿?朱重八摇摇头,如果在一百年前,滑膛枪还不普及的时代,人口基数还不是啥问题。那时蒙古才多少人?不是照样征服了大片土地?可是如今却不行了,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王国和马木鲁克苏丹国都模仿大明,建立了“明式陆军”。装备了大量的滑膛枪,打起了排队枪毙的战术。这可就是在拼人命了,几百万人怎么和一亿人拼?
带兵多年的朱重八知道,这明式陆军打明式陆军,胜负双方的伤亡数字是不会特别悬殊的。基本上就是杀敌一万自损五千。若是让大元国的6000万白人翻了身,只有三百多万旗人的大清国迟早要完!
朱重八拍了拍额头,险些铸成大错!这耶稣天国可不能支持啊!
马娘娘一脸纠结,看着李善长,“丞相,难道那么好的机会,就这样放弃了?保加利亚和南匈牙利可是好地方啊!现在国中人口已经有400万,再过个几十年,到1000万都有可能,恐怕就不好安置了……”
大清国的地盘从地图上看是不小的,后世的土耳其加上格鲁吉亚都是朱重八的。可是这块地盘上大片都是高原山地和草原,适合放牧的地方不少,能开垦种地的地方不多。现在安置二百五十万左右(还有五十万人是城市居民)的旗人和一百万基本汉化的白番还不算拥挤。大家的日子过得还算宽松,对朱重八这个大王也算拥戴。
可是辅助朱重八执政的马娘娘却很清楚,大清国的地盘算不上大,可耕可牧的地也不多,安置不了太多的旗人农庄——大清国为了鼓励旗人生育,一直以来都实行旗人授田制。凡是非嫡长的旗人男子,一旦成家就必须独自立户,国家则会无偿授田,一户起码有百亩。这样的制度实行了百年,虽然让大清旗人的人口增加到了300万,但是也基本耗尽了国家控制的官田。
如果旗人人口继续这样增长下去,大清国就必须要对外扩张。而保加利亚和南匈牙利就是很不错的扩张目标。
朱重八点了点头,似乎是认可了马娘娘,然后又看着李善长。
李善长笑了笑道:“大王,您可否想过取蒙元而代之?”
“什么?”朱重八吸了口气,眉头皱得紧紧的。取代蒙元,这可是大清太祖朱四九的遗愿啊,朱重八怎么会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对大清而言,吞并大元无意于蛇吞大象。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朱重八现在的计划就是蚕食,这一次先拿下保加利亚和半个匈牙利。把那里的白人赶走,再用那里的土地安置大清的旗人。他这一辈子的任务就算完成。然后再用百年,把大清旗人的人口增加到1500万以上,再想办法继续扩张。
可是现在听了李善长的分析,朱重八也觉得这个蚕食法不一定能奏效了。拿下保加利亚和南匈牙利后,大清国在巴尔干半岛就会面临神圣罗马帝国和耶稣天国这两个白人大国的夹攻!那可是三四百万人对抗八千多万人。
即便几万里外的大明帝国愿意力挺大清国,恐怕大清也很难长期对抗那么多欧罗巴白人。
所以蚕食法并不可行,可是想要以蛇吞象,仿佛也不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