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58章门客也不好当

桃花宫。

很好听的名字,就在桃花岛上,是大明福王陈淮清的别院,原来是宋国沿海制置司水军的一处官衙。在陈德兴占据桃花岛后就划拨给了南洋舰队,一开始作为南洋舰队的官兵休息度假的基地建设,建在桃花山上。后来南洋舰队母港迁往淡马锡岛,这里就移交给了军务司,不过扩建工程依旧没有停止,军务司想把这里当成江南攻略大军的高级军官家属的临时住处。而如今,这里又被陈德兴买下(大明讲究的是公私分明,军部的产业,皇帝也不能无偿占有)送给了福王陈淮清,作为他的一处府邸。

桃花岛的名字虽然好听,后世又因为金庸的小说而闻名于世。但是岛上其实没有什么好风景,就是一处荒岛,交通也不大方便,只有涨潮的时候海船才容易进出港湾。

因此这座岛屿最后竟然成了一座天然监狱,用来囚禁从江南各地抓来的义门大族的族人。到大明天道元年正月下旬的时候,“囚犯”的人数已经突破了三万。不仅挤满了岛上原有的营地,而且还临时搭建起了许多茅屋和帐篷,全都住满了对未来充满绝望的人们。

就在这个时候,大明福王陈淮清却带着自己不多的属官门客(宋朝的传统,高官是可以养门客的,不过数量不是很多),住进了桃花宫,而且还挂上了两浙宣抚使的名义。

大明的官制中,宣抚使是个临时任命的差遣,任务就是安抚拉拢被占领地区的土豪劣绅和各种实力人物。现在陈淮清当上了宣抚,还入住桃花宫。这事儿在政治嗅觉灵敏的义门子们看来,显然就是个转机!

这位福王殿下,没准就是来招抚他们这些义门子的……

果然。没过几日,桃花宫中就传出了消息:福王殿下要延揽门客家臣!

门客家臣……在南宋时代,这也是士大夫们的一条出路。贾似道的心腹廖莹中便是贾似道的门客出身。凡是官位较高。实权较大的宋国官员,一般都会有几个门客帮衬。而此时的北方军阀。更是门客众多,一个个都以孟尝君再世自居。

而在新成立的大明朝中,养些门客家臣同样不是什么犯忌的事情。陈德兴的那些把兄弟,现在几乎个个都养了门客。宰相黄智深和舟山行辕军师任宜江也都养客。甚至连陈德兴的管家婆忠义伯杨婆儿(她虽然出身红尘,但是功劳真的不小,伯爵封号可不是靠和陈德兴牵手得来的)和天道教首席天道使忠贞侯墨影娘二人门下,同样是有门客家臣的。

只是大明高官显爵府中门客的数量都不多,一般就是几个。多的就是二三十。门客家臣的薪水当然要雇佣他们的人自己买单。而大明的高官显爵,最多就是几万亩的田庄,而且都是在北地的庄子。经营好了,一年能有万贯收入就很不少了,能雇佣多少门客?那些高官显爵自己还要开销享受呢。

再说了,养几十个门客是小事,养几百个几千个门客,仿佛就是一支军队了!如果是拥兵据地的军阀也就罢了,那些大明嫡系的臣子怎么干,还不得被暗探局盯上?

而且北地的门客大多也不是读书人。而是替主家办事的人。或是管理田庄,或是打理买卖,或是充当保镖。只有少数北地士子会成为幕僚——成为高层人物的幕僚则是取得官职的一个捷径。

不少北地的知县就是由幕僚被举荐而得官的,当然他们能不能坐稳这个官,可就得看他们怎么在地方议会和上级衙门之间平衡了。大明的贵族民主和地方自治下的知府、知州、知县、知市这些地方官并不好当。因为下面的议会可以弹劾,上面朝廷同样可以免他们的职——当然,弹劾和免职都得依据《陈礼》进行,需要拿出适当的理由。

而如今,陈淮清仿佛要打破门客家臣数量有限的潜规则,一次就打算招募上千门客!而且全都招士人!

这下可真是在桃花岛一下子激起千层浪了。

福王门客啊!总归能让自己和家人吃上好饭住上好房子吧?

说起来也真可怜,两三个月的苦日子下来。这些义门子弟,都已经没有了往日的义气和风骨。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前提。是家里有个几百亩良田可以收租子!现在,吃饭都成问题。谁还去管陈淮清是王还是贼啊?

所以大部分义门子听到这个消息,全都是跃跃欲试。可是当他们看到成为门客的条件,却大多有些垂头丧气了。

这陈淮清的门客,原来并不好当!

“什么?当门客还要会击剑,会射击,能开八斗步弓?这是当门客还是当兵啊?”

“会打算盘,会做账也行,那样就不用武艺了……这是招帐房先生吧?”

“这个就是鸡鸣狗盗之徒皆有所用吧?这是学孟尝君吧?”

“可是读书人呢?孔孟大道,文章礼乐,诗词歌赋,怎么问都不问?”

“问什么啊?要是不懂大道,不知文章,不会作诗,怎么能上得了这桃花岛?”

“说的也是啊,咱们这些人就是百无一用的书生,要是咱们人人都能击剑,能拉硬弓,能上阵厮杀,又何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的确如此,桃花岛上的义门子都是士大夫,谁不懂孔孟,谁不会做文章,谁不能吟几句诗词?可是光会这些去了天竺他没有用啊!哦,也不是完全没用,可以用孔孟之道去教化印度阿三。可问题是教化什么的,得在站稳脚跟,经营好地盘的基础上才得开始。而站稳脚跟的前提,就是有足够强大的武力。先把人家打服了,然后才能教化。

被后世儒生视为理想社会典范的西周官学所授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御二艺便和军事有关。射是射箭,御是驾驭兵车。西周流行车战,御车射箭是主要战法。西周的教化,其实就是建立在射和御之上的!

而且西周的礼也不是单纯的礼仪,而是包括社会、法律、军事、道德规范在内的一门综合学科,是相当实用的东西。而六艺之数,当然就是数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且也是非常实用的。

只是到了后来,六艺变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部儒学经典。再后来就演化成了四书五经,到了宋朝干脆就是“别人有弓马,我有笔如刀”了。结果笔如刀教化不了蒙古人,自己还成了四等南……

当然,宋朝总算还有武进士这回事儿。虽然武进士的前途一般不大好,通常也就止步于知州,而且培养武进士的成本又高于文进士,但武进士也是进士。所以各家义门还是会从族中挑选一些四肢发达的子弟去习武功。

有时候,一些文举无望的义门子也会改学武艺。不过宋朝的文风鼎盛,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连武进士都以文章为重,只是写文章的依据从四书五经变成了兵书,也不是实用的兵书,而是去除了排兵布阵和训练士卒这些具体实用内容后的军事辩证法一类的兵书。读那些兵书只能用来写文章或担任阃帅,不能临阵带兵。这也是宋朝的武进士几乎没有人从军的重要原因。不过,凡是准备考武进士的士子,击剑和射箭的本事还是有的。

台州义门杜的十五秀才杜宇,就是那个带着一七八百个团练兵去和两千两百钢甲兵对阵的倒霉蛋。在那场闹剧一样的野战中,他倒是腿脚利索即使逃入了杜桥镇。

但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明军的钢甲兵几乎是追着他的屁股冲进杜桥的。然后就是毫无悬念的巷战,杜宇就是在巷战中被几个“铁人”打晕抓住的——因为他不是鞑子,所以脑袋不值什么钱,才得保一命。被抓进了俘虏营,先当了一阵子苦力,然后被人发现是杜家十五秀才,就被送到桃花岛来了。

不过也没有给他什么额外的严惩,同样是圈禁等待流放。

在桃花岛上,他还见到了自己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和杜十五不是同一个妈生的)——杜十五秀才今年二十八岁,并没有结婚,也是个义门剩男。但是瞻仰母亲,照顾弟妹的重担,还是沉甸甸的。

所以他也就顾不上什么忠臣不二主了,听说大明福王招门客,每个月可以有五贯钱的俸禄,就急急忙忙赶来了。看到福王府开出的条件,杜十五秀才就大松口气。他虽然不会打仗,但是剑法还是练过的,虽然在战场上没有什么用,拉弓的力气也有。

而且他还会打算盘和做账——他的父亲是杜桥杜家的族长(现在跑去临安了),见过太多族中子弟把一身毁在科举上,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步他们的后尘。因此就让他在习武之余,跟着族里面负责经营的长辈学了打算盘和做账的本事。没想到,现在可以凭着这些手艺混个门客了。

第659章淮清入道

船桨重重拍打着水面,驱动着一条桨帆船逶迤向东而行,在桃花岛到舟山岛的海面上划出一道白浪,大明福王的团龙王旗,就在春天的海风里猎猎飘动。

现在是大明天道元年二月,春风已经吹绿了桃花山。作为桃花岛上最早的囚犯,义门杜家的近三千口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三个月。对他们中的有些人来说,这三个月只是残酷命运的开始,而对另一些人而言,则有辉煌的前途在等待着他们!

杜十三姐儿,曾经的白富美,一度沦为囚徒的她,现在又一次变得高不可攀了。女孩子现在穿上了剪裁得体的青色道袍,腰带上面还挂着一柄两尺半长的镶钢横刀。侍立在比她矮了一个头,年纪仿佛也小一些的一个黑衣道姑大谷小爱身后。杜十三姐儿已经通过了明都天道书院的入学考试,而且还是桃花岛预科一百多名学生中的第一名!她身上的青色道袍和腰带上的横刀,就是第一名的奖励——她现在已经不是囚徒了,而是天道教的一名见习道人。

另外,她去明都天道书院读书的所有费用,包括生活费,都由天道教负担。而且她每个月还能领到一份见习道人的薪水,虽然不多,只有区区三贯钱。但这也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赚到的薪水。

有了这笔钱,她的父母和弟弟在桃花岛上的日子就好过多了。顺便提一下,父女之间是没有隔夜仇的。在杜十三姐儿披上青衣之后,杜闻就原谅了女儿……

除了一袭青衣,大谷小爱还给了她一项额外的奖励。作为侍从去出席小爱晋升红衣道姑的仪式——红色道袍当然还是要由陈德兴亲自给小爱披上,以显示大明皇帝对这个道姑的宠爱。

和小爱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杜十三姐儿不仅和对方交上了朋友,还知道了小爱非同一般的背景。

小爱竟然是陈德兴的女人!她的母亲则是陈德兴的弟子,如今的天道使兼日本大教方主持,日本国从一位大教长(日本天皇封的)大谷觉信。而且,小爱还是首席天道使墨影娘的弟子和心腹。还被认为是日本国大教方主持的继任人选——是铁定要进天道使团并且掌握一国教门的大人物!

自幼生长于义门,族中还出过宰相,杜十三自然耳闻了许多官场潜规则——科举只是官场的敲门砖!后台才是平步青云的关键!对她而言,只要巴结上小爱道姑,日后总少不了一身紫衣的,没准还能有穿上白衣成为天道使的机会……

“十三,用膳的时间差不多到了,跟我去福王那里。”

小爱这时突然站了起来,低声打断了十三姐儿的思绪,然后伸出纤白的玉手。杜十三赶紧将一柄两尺横刀递了上去。这把横刀的刀鞘和刀柄都异常精美,仿佛是一件艺术品。这是陈德兴送给小爱的礼物,也是小爱随身的佩刀——根据《陈礼》,天道教道人应该一手经,一手刀,而且还必须练习刀术。小爱的刀术就相当不错,杜十三也能耍一手好刀。

两个带刀的女人出了舱房,外面几个福王门客正巧通过,看到身披黑衣的小爱,纷纷恭敬行礼。杜十三认出其中一个,就是杜家十五秀才。

“没想到他也当了福王门下客。”杜十三娘冲这位堂兄点了点头,然后就跟着小爱往福王殿下所在的餐房走去。

“这不是十三姐儿吗?她竟入了天道教,还当了道姑……”杜十五秀才望着十三姐和小爱的背影,只是轻轻一叹。也不知是惋惜还是羡慕。

他虽然是福王门下客,但是福王门客数以千计,他不过是普通一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拎着把刀到处巡逻,到现在连福王的面都没有见过几次,福王殿下多半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而这个杜十三,却可以跟着那个黑衣小道姑直入福王用餐的舱室!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和福王殿下说过话?

……

福王陈淮清这时就坐在餐房里面,敲着酒盏,静静地瞧着舱房之中的两对僧道。两位僧人分别是鸠摩智波罗和达玛波罗,两个道人自然是小爱和杜十三。

说起信仰,陈淮清既不是佛教徒,更不相信天道教。他始终都是一个儒生,信的是孔孟之道。不过他也烧香拜佛,不是信,而是想和佛做交易,求佛保佑自己高中进士(文进士)。

不过最后保佑他中进士的却是赵琳儿,因此在他的心目中,陈德兴的正室始终是赵琳儿。对于陈德兴立李翠仙为后,他其实是很反对的。但是因为陈德兴奉郭芙儿为太后,他也就说不上话了——老陈是挺看重大义名分,既然他只是陈德兴的伯父,自然管不了“侄子”的婚姻大事。

至于墨影娘和小爱,在陈淮清心中真是没有什么地位……连妾都不是,不过是外室而已。

但是这种心思也只能放在心底里面,表面上他还是要敬这两个女人几分的,她们背后的天道教,隐约也是天下第一教了。而且自己在天竺的行事——天竺本土宗教强大,外来政权想要立足,就不得不和天竺本土的教派合作,到时候就怕和天道教发生冲突。

陈淮清看着小爱,突然一声没奈何的苦笑:“小爱,本王连日读天道三经有感,打算正式入教了。”

入天道教也是有一套仪式和手续的,称为“入道礼”,需要由天道教的蓝衣或以上的道人主持,拜太一,授三经,录教籍。此后每日都要早参晚拜。有条件的话,每旬还有一日要去天道教道观听道。

现在陈淮清和小爱说这话,显然是要请小爱当自己入道礼的主持了。

替陈德兴的生父,一位大明亲王主持入道礼,可是极大的荣誉和政治资本。谁不知道这位陈淮清根本看不上天道教,因此一直都不肯入道?墨影娘为此都亲自去和陈淮清辩过法,最后还不了了之,显然是说不过陈淮清。现在陈淮清却被小爱引入天道,这无异于证明了小爱的道亨高明。

小爱果然露出了一点感激的神色,恭敬地向陈淮清欠身行礼,“待贫道晋升红衣之后,便亲上桃花宫,引大王入道。如何?”

说着话,小爱还偷偷打量着鸠摩智波罗和达玛波罗一眼。见这对僧人父女面色平静,又收回了目光。看来陈淮清入道之事,已经和他们商量过了……

陈淮清笑着点头,“由大谷道人引孤王入道自是再好不过了。”他顿了顿,“孤王听闻大谷道人本是信奉佛祖的?”

小爱一笑,“贫道本是尼姑,和达玛空行母是一样的。”她撇了眼刚刚生完孩子,上围丰满的和杨婆儿有一比的天竺尼姑,“不过在贫道接触天道之后,便知自己原来的信仰错了。”

达玛波罗只是微笑,并没有去和小爱辩论——天竺的佛教和婆罗门之争的主要模式就是诡辩,达玛波罗自小除了练习双修术和舞蹈,就是在辩论上下功夫。

别说不大会辩论的净土真宗出身的小爱(本愿寺嘛,只要会念阿弥陀佛会玩铁炮会砍人就行了),就是墨影娘出马都说不过她。不过天道教和他们的老对头天方教一样不大讲理,玩的是一手经一手刀,说不过就要比武。这个达玛波罗就不行了,她只会跳舞不会比武。

“大谷道人,”达玛波罗用流利的汉语说道,“贫尼有一位堂妹,名叫妮哈波罗,也是一位空行母。她倒是对天道教很有兴趣,想跟随圣人学道。”

又是个波罗家的妖精!大谷小爱心道。

当然知道“空行母”是什么——陈淮清送到陈德兴身边的女人,一定是处女。而一个处女可以得到“空行母”的尊号,可见她的姿色有多艳丽,所受的双修训练有多严格,双修的本事恐怕不在杨婆儿之下……当然,这个尼姑还要精通密宗佛理,还特别能说会道,连影娘姐姐都说不过她们!

“好吧,那就让她先随贫道学道,”小爱明知这个哈妮波罗空行母是做什么的,却不好拒绝,因为这明显是陈淮清的意思,对方已经给了她大脸面,如果这点小忙都不帮,就太不上路了。“待她有所小成,再献给圣人吧。”

她用了“献”字,显然是在指天竺密宗想用女色勾引陈德兴。

不过达玛波罗却面不改色,仿佛没有听见。用美色为天竺佛门服务本来就是波罗王家女人们的责任所在,这种为信仰奉献一切的精神,才是天竺密宗真正的力量源泉。任何一个强大的宗教,都会有许多这样虔诚的教徒。可是达玛波罗却没有在中国见到多少有如此觉悟的天道徒,墨影娘或者可以算一个吧。可是别的天道徒……

达玛波罗心中冷笑,这样的天道教,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教派呢?天道教,大概就是佛祖派来帮助密宗,让密宗重返天竺的桥梁吧?

第660章大便来了

鞭炮齐鸣,鼓乐大作,陈淮清的午饭吃到一半,耳边就隐约传来了这样的声音。他和小道道姑对望一眼,都是一头雾水。陈淮清的座船仿佛是到了舟山沈家门港外了,这鞭炮锣鼓之声应该是沈家门港传来的。可是让陈淮清和小爱都不大明白的是,福王驾到仿佛用不着这样隆重的迎接吧?

陈明是初立之国,又兴起于百废待兴的北地,自然事事简朴,不搞什么繁文缛节。而且陈淮清现在常住桃花宫,是经常往来舟山的。从来没有人敲锣打鼓放鞭炮来迎接啊?

这动静显然不是为了福王殿下。可不是福王,还有谁能让陈德兴这个抠门皇上铺张如此?难道是太后娘娘从燕京赶来了?这个不大可能吧?燕京现在就是郭太后和李皇后留守,郭太后若是南来,岂不是让李翠仙一手遮天了……

“这一餐也差不多了,出去走走吧。”陈淮清摸了摸肚皮,他的吃用比陈德兴还讲究,哪怕在船上,也有手艺高超的临安厨子精心准备酒食。一顿饭能吃上个把时辰,如果不是小爱在场,他还会让舞女歌姬表演助兴。

达玛波罗听到陈淮清的话,连忙起身上前搀扶,她虽然刚生了孩子,身材有些走样,但是行动依旧敏捷——当个天竺密宗空行母也不容易,这身体都是从小打熬苦练出来的,没有怀孕的时候,她能不停舞上几个时辰,舞姿动作都毫不走样。

陈淮清其实用不着她搀扶,老头子这几年虽然有点败德,可是身体锻炼却没有放下。每天都要开一石硬弓二百下,还有举石锁,舞马槊。身体好着呢,怎么会站不稳?可是让一个娇媚艳色扶着,不也是一种享受吗?老头子辛苦了半辈子,一心修身养性考进士,没有怎么享受过。结果中了文进士没几年,自己儿子居然当了皇上,这半辈子的苦真是受得不值,怎么都得趁着身子骨还好的时候,好好享受一下。

老头子其实已经想好了,那个哈妮波罗如果陈德兴不要的话,那就弄到福王府来。这妮子真是天仙一样女子,不仅容貌身段是极品,而且还有那种异国情调。如果能让她和达玛一起服侍,那可真是极乐享受啊!

想着这些事情,陈淮清就走出了舱室,上了甲板。

“臣等参见福王殿下!”

甲板上的家臣门客看到陈淮清出来,纷纷行单膝跪拜之礼。杜十五秀才也在其中,偷偷打量了陈淮清和他身后跟着的几日,很快就发现了杜十三姐儿,正恭恭敬敬跟在矮个儿的小爱道姑身后。

“我什么时候才能有十三姐儿的地位啊?”杜十五秀才心中说不出的羡慕——陈德兴现在搞得一套并不是不给士大夫出仕,而是出仕容易出头难!一个几贯钱月俸的门客或是小吏是容易当上的。可是要在无数的门客和小吏中脱颖而出,可就困难重重了。

而杜十三姐却已经出头了!那个黑衣道姑看着就不凡啊……不行,等到了舟山,一定要找机会让十三姐儿替自己引见。

沈家门港的一处码头上面,这个时候人山人海,不知道是从哪儿汇聚来的看热闹的人,不过看他们的衣着,显然都是很有几个身家的,多半是定居在舟山的豪商巨贾。不过他们不是来迎接陈淮清的,因为这处码头上面赫然已经停靠了三条破破烂烂的木船。

真个是船儿破,帆儿破,船上的水手衣裳也破。很有一点叫花子船的意思。

那么多人聚集在码头上,就是为了迎接这三艘叫花子船?这三艘叫花子船是什么来头?

陈淮清一皱眉,伸手从一个亲信的家臣那里取过望远镜,举起之后一看,发现码头上已经扎起了彩画牌楼,牌楼上面还有红纸黑字,赫然是:探明洲,三百壮士奏凯还朝。

“探明洲?这是……”陈淮清低声嘀咕,一时没有想明白。

“明洲!明洲大陆!他们发现明洲大陆了!”

大谷小爱却突然欢呼起来,她可是参与了第二次明洲探险队的组建训练,还随船去了日本。现在从望远镜里面一看到牌楼上的题词,立即就明白了。

这是明洲探险队回来了!还是奏凯还朝,也就是说他们发现明洲了!

日本国往东万里的海上,真的有明洲大陆存在!

陈德兴能够未卜先知,说明他真的是明王降世,他真的是半神……而太一神也是灵验非常的真神!

想到这里,她转过头,掩饰不住得意地扫了达玛波罗一眼。会诡辩又怎么样?你们的神仙不灵验,道理讲得再好也是斗不过天道教的!

达玛波罗却针锋相对地横了小爱一眼。不就是三艘破船吗?顶天就是发现了几个大一点的海外荒岛,又能说明什么?太一神灵验?海上不知道有多少荒岛,赶明个也组织些密宗的僧尼去探一探。

“无所不能,唯有太一!”

这时,码头那边突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人们喊出的是天道教的口号。

陈淮清和小爱都是一愣,又举起望远镜看去。就见几个穿着破烂的汉服的汉子,正从船上往码头上一处由钢甲武士圈出来的空地上运东西。都是些金光闪闪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

……

“黄金!这些都是黄金!”

“三船黄金!整整三船的黄金!!这得多少钱啊?”

“这这这……这都是从明洲弄来的?”

“肯定的,要不然还能从哪儿来?整个临安城里的黄金加一块儿也没有那么多吧?”

“这明洲居然有恁般多的黄金,难道明洲是个遍地黄金的去处?”

“没错,一定是这样的,遍地黄金啊……”

码头上面的围观群众这个时候已经沸腾了,今天早上消息传到的时候,他们还谁都不相信呢。发现明洲大陆什么的也就罢了……大约就是个海外荒岛,顶多大一点罢了。明洲大陆有金山、银山这个听着就不像真的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什么整整三船黄金?这的多少钱?三条海船啊,往少了算一条海船装个三万几千斤没有什么吧?三条海船起码装回十万斤……

十万斤黄金啊,不是十万斤铜!

一斤十六两,十万斤就是一百六十万两。再照一两金四两银,一两银两贯铜来计算,这十万斤黄金就是六百四十万两银子,就是一千二百八十万贯铜!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大明朝廷一年的收入才多少?比起一千二百八十万贯多的也有限吧?

派了几艘船去一趟明洲就拉回那么多金子,这个明洲真有金山不成?

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在码头上看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可能是黄金的金属,被装在木箱子里面,一箱箱的运下船来,然后好像垃圾一样堆放在一起。很快就形成了三座小小的金山!

这些如果都是黄金的话,明洲真就是金山银山啊!

“圣人驾到,圣人驾到!”

突然有人高喊起来,然后就看见大队的近卫军分开人群,用身体隔出一条通道。

“跪!快跪下!”

近卫军们大喊起来。人们纷纷单膝下跪,然后就看见陈德兴在一群近卫骑兵护送下策马而来,身后还有几辆敞篷四轮马车。马车上坐着的都是舟山岛上最大的几家商行的东家。

陈德兴已经从马背上跃了下来,满脸都是难以抑制地喜色。下马之后,他也没去看那三座金山——美洲有多少金银还有铜他如何不知?只见他大步走到刚刚下船,正看着周遭的人山人海发呆的周小七跟前。

“小七!你可算回来啦!”

周小七已经好几年没有回中土了,现在陡然见到那么多华夏之民,仿佛是在梦中一般。听到陈德兴,才陡然发现自己的君王已经到了跟前。

“臣周小七参见明王殿下!”周小七慌忙下跪,还称呼陈德兴为“明王”。码头上自然有人告诉他陈德兴当皇帝的消息。不过激动之余,他完全忘记这个茬了。

“好好好,起来,都起来。”陈德兴在周小七肩膀上按了下,然后一用力就把他拎了起来。“小七,你可是朕的大功臣。”

他抬头看了看三艘破船,其中两艘是第一次明洲探险队使用的探险船,另外一艘是第二次明洲探险队的船,更加坚固一些,不过也破损的厉害。显然这横渡太平洋的旅行还是很危险的。

陈德兴又看了看跟着周小七回来的人,大多数都是印第安人。而且这些印第安人还都穿着汉人的衣服,梳着汉人的发髻,怎么看怎么变扭。还有一个印第安女孩子穿着件和服跪在地上(印第安人的汉服一开始都是随船的日本慰安妇照着文天祥他们的衣服做的,但是船上没有汉式女装,于是印第安人的女装就都是和式的了),正看着自己在瑟瑟发抖……自己有那么凶吗?

另外,文天祥也没看见。他去哪里了?莫不会把一条性命丢在新大陆了吧?这可真有点对不起他了。

第661章明王降世是真的!

三艘明洲探险船运回来的宝贝真的很多,可不仅仅是十万斤纯度不高的黄金。

当然,黄金永远是最吸引眼球的。陈德兴一听说明洲探险船带回了黄金,就立即叫人把舟山岛上十大商行(不包括天道庄)的东家或是掌柜的都招来,还叫上了沈家门市议会的议员,一块儿浩浩荡荡的来看金子!

天道庄的掌柜屈华杰随后也到了,和他一起的还有一整团近卫军和几十辆四轮马车——他们是来运金子的,所有的黄金包括属于探险队员的黄金,都会运到天道庄的库房中存放,然后再提炼铸造成可以使用的金币。属于探险队员的金币自会开出相应的存单。

陈德兴早就想发行金币、银币来部分替代铜钱了。金银币的样币和模具早就做好了。无论金币、银币都是合金,金银的含量都控制在三分之二。模具则是钢模,采用热轧压制的办法制币,用水车带动轧压的模具。造币的机械都已经由明都大学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