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雄天下-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德兴问道:“观海林和萧家寨能守卫吗?”
杨阿康道:“可以防守,不过两处地盘不大,摆不下大兵。”
陈德兴举起望远镜,朝杨阿康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了山林和村寨的轮廓,的确不是很大,只能作为战场上的支持点,不过还是极有价值的。其中观海林的价值尤高,因为其走势狭长,好像一度院墙,如果占据下来就能掩护后方军队的调度。
就在这时,一名参谋兴冲冲地策马飞驰而来将一份刚刚收到的军报双手递给了张熙载,后者扫了两眼,便冲陈德兴一拱手道:“大王,骑兵师报捷,他们在庄河西岸打败了蒙古霍图王子率领的2个千人队,斩首超过881级!”
“斩首881级?那么多?”陈德兴愣了一下,“骑兵师才1500人啊!”
“还有8个八旗佐队参战。”张熙载笑道,“是役我方阵亡重伤不过328人,其中骑兵师损失163人。”
陈德兴重重点头:“打得好!王陆飞可以记一个大功,参战的佐领也要论功记赏,最大是中功。”
大功可不易得,在北伐军的论功体系中非大捷不受,而且只有指挥作战的将领才能得到。
陆恶虎思索着道:“大哥,现在观海岭、萧家寨和庄水应该都在俺们手中了,如此守着就能大捷了!”
陈德兴摇摇头:“塔察儿还可以调头往西跑,走红水、复州去和南下的乃颜会师,虽然高丽只能放弃,但是辽东却还有的打。我的意思,还是在庄水以东决战!”
陆恶虎点点头:“就怕塔察儿不肯啊。”
陈德兴道:“可以遣使约战,在观海岭以西决一死战!”
“放弃观海岭和庄水之利?”陆虎和刘和尚同时惊道。
“没错!弃了地利才能求战!否则塔察儿如何敢战?”陈德兴信心十足地道,“吾军战力远胜于敌,便是堂堂之阵也可必胜!杨阿康,让你儿子再走一趟敌营,约定在观海岭以西平原决战!”
……
“观海岭以西……”
当杨阿过抵达塔察儿军前时,已经是当日下午,塔察儿的三万大军便在庄水以西20里处下了大营。
“这陈德兴胃口不小啊!”塔察儿这回没有亲自接见杨阿过,而是在木图旁边和几个心腹重将军议。
霍图败退回来以后,塔察儿和他的将军们对北伐军的战力有高看了一眼。他们可不认为可以打败据险固守的陈德兴。因而对于是战是走起了争议。
“汗王,若是在观海岭以西的平原上摆开来打,应该还有胜算的。”
塔察儿汗王麾下一个千户官大声建议道:“平原上开打,我们有骑兵之利!而且郭先生还带来了许多床子弩和大铜铳,陈贼的火器之利也可以抵消了。”
霍图王子闻言只是摇头:“打不过的……陈贼的兵的太凶了,悍不畏死而且搏战之术不在蒙古之下。不用火器咱们都很难抵挡!”
塔察儿眉头深皱,如果现在逃走,那高丽就别想了!而且跟随他行动的洪福源部汉军和大批辎重都要抛弃,轻装而走才有把握摆脱八旗兵的追击。
可是战……霍图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在斡赤斤兀鲁斯的战将里面绝对可以排到前三名!他说陈德兴的兵是硬点子,那他们多半就很不好对付了!
塔察儿把目光投向了刘孝元和郭守敬。刘孝元皱着眉头,似乎一直在苦苦思索:“汗王,也不是没有机会……陈贼有个破绽在咱们手里捏着!”
“破绽?”塔察儿摇摇头,“陈夫人?有什么用?陈德兴根本不在乎这个养母!”
“其实也不是不在乎,”刘孝元笑了笑,“而是分得清轻重罢了……他若真的不在乎,那日在江华岛上便不会放跑林衍了。”
塔察儿皱眉:“招抚的意思是用陈夫人要挟……”
刘孝元笑道:“并非要挟,而是以陈夫人易阿术鲁总管。”
“换阿术鲁?”塔察儿摇摇头,表示不解。
“阵前换人,陈德兴多半会亲临迎接,便是我们将之除去的机会!”
“除去他……用什么?”塔察儿问。
“飞天火箭!”
第368章欢呼
“呵呵,看来杨婆儿当不上斡赤斤兀鲁斯的王妃了……”
萧家寨以东,背靠庄水、观海岭布设的北伐军大营边缘,正在视察进出营寨通道的陈德兴正好遇上返回的杨阿过,听了回报便笑着对刘和尚说。
“大哥,真要用阿术鲁换杨婆儿?”刘和尚低声对陈德兴道,“我总觉得塔察儿老贼在使什么诈术!”
陈德兴举起望远镜,看着旷野和不远处的萧家寨。天色正在变暗,一天又将过去,视野中的大地一片昏黄,一些八旗兵正在四下游走遮护大营。
十里外就是塔察儿的大军,只要打垮了他们,陈德兴便在辽东、高丽确立了稳固的战略优势,一个属于陈德兴的国家可以说就被开创出来了。至于塔察儿的诈术阴谋,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雕虫小技!
“和尚,咱们要给塔察儿老贼一点幻想,要是一点幻想都不给,这老家伙凭什么和咱们决战?”
陈德兴顿了一下,偏头看着刘和尚,突然问:“和尚,你说忽必烈现在还有什么力挽狂澜的高招吗?”
“忽必烈?”刘和尚觉得陈德兴的这个问题十分突兀,忽必烈现在好像是彻底没脾气了,燕京的大门都让陈德兴堵上了。最新的情报,忽必烈还在和阿里不哥议和,似乎还要割让陕西、和西夏故地。说是换取阿里不哥支持,共讨陈德兴、李璮,但是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怎么都是兵戎相见过的,而且还是一山难容二虎,这么可能真的合作?
刘和尚微微摇头:“兄弟觉得,忽必烈难有什么作为了,即便阿里不哥许和,他还是会被大哥和益都相公夹击的。倒是候大哥取开平,益都得燕京……就是有点可惜了!”
和尚的意思是陈德兴不能取燕京——这是和李璮的约定!没有这个约定,便没有陈李同盟的基础。
陈德兴轻轻道:“忽必烈是英雄,当今天下,可称英雄的,除了我就是忽必烈了!阿里不哥不是英雄,李相公也不是,塔察儿更别提了……土鸡瓦狗而已!说不定明日会把性命都丢了!说真的,我是一点不担心塔察儿的诈术,但是忽必烈,终究是个对手!打败了塔察儿,我们很有可能就要和他对上了!
另外……临安那边的麻烦也会接踵而来的!我们现在搞得一套,同临安毕竟是格格不入的。说不定临安会和忽必烈联合起来对付我们!”
“这……”刘和尚想了想,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陈德兴转眼撇了一眼刘和尚后笑了笑道:“我也不过谋一下遥远之事,随口和你聊聊罢了。”
刘和尚这才松口气,陈德兴转身道:“既然塔察儿同意和咱们摆开打一场,明日拂晓就要做好出阵准备,各部随时待命,八旗哨探多撒些出去,留意蒙古大营的一举一动。”
刘和尚拱了拱手:“诺!”
刘和尚离去后,陈德兴又举起望远镜,望远镜中已经是茫茫一片的昏暗,看不到十里外的蒙古军营,而陈德兴却好像恍若无知,他喃喃道:“塔察儿的诈术……会是什么呢?”
……
距离陈德兴十余里开外的蒙古军营中,塔察儿也举着一个蒲寿庚献上的望远镜,望着东面的旷野。天色已经变暗,他也看不清北伐军大营,但是却瞧见了那个位于两军阵中的村落萧家寨。
塔察儿将望远镜递给身边的亲兵,然后转向身边的霍图,“怎么?你还是不同意和陈德兴决战?”
霍图的大饼脸上满是担忧:“决战是不错的,陈德兴越来越强,他的北伐军越来越强了。但是这样的敌人不应该让我们斡赤斤兀鲁斯独立承担。应该集中整个大蒙古的力量,我们何不先退一步,等待忽必烈汗和阿里不哥汗达成联盟?”
“达成联盟……”塔察儿微微摇头后对霍图道,“你父汗我与阿里不哥不熟,可是和忽必烈却共事多年,我们俩一直都在汉地带兵,忽必烈是什么样的人,我再清楚不过,他是不会放弃汗位的,哪怕拆了大蒙古国也不会!”
霍图有些讶异的低声道:“父汗认为忽必烈会和阿里不哥火并?可是汉地已然大坏,连辽东都快不保……若蒙古再不能团结,后果不堪设想啊!”
塔察儿冷哼一声:“忽必烈当不上大汗后果才不堪设想!当不上大汗边没有了蒙古本部,也没有了别失八里(西域),更指挥不动我们东道四王。他的汉地又在陈李夹攻之下,还能支撑几日?”
霍图摇摇头道:“不至于如此,阿里不哥会和他一起作战的,他不会拆掉大蒙古国的。”
塔察儿苦笑着摇头:“霍图,你只是一介武夫,不知道当汗的人是怎么想的,如果阿里不哥不会拆台,那他就不配当大汗,也当不了大汗……而且不论阿里不哥怎么想,忽必烈都会做最坏的打算!所以在辽东这里,只有我们东道四王……”
霍图听了后强作振奋道:“父汗,孩儿明白了,孩儿明日再亲率宫帐勇士冲锋,一定阵斩了陈德兴!”
塔察儿哈哈大笑两声,豪迈地道:“有吾儿之勇,还有郭守敬的飞天火箭,明日之后,吾斡赤斤兀鲁斯就是全辽之主!”
笑声远远传开,随即消逝在空旷的辽东荒野之中,西北风又刮了起来,夜晚辽东的气温几乎降到了冰点,大战前的最后一晚终于降临了。
……
夜幕下的萧家寨周遭一片漆黑,偶尔有兵器相交和人喊马嘶的声音传来,随即又恢复了宁静——那是双方的探马游骑在黑夜中交锋。在拥有了上万八旗兵的效忠之后,北伐军终于有了可以和蒙古人争夺战场的骑兵马队了!
这也意味着,北伐军的最后一个短板被补齐,这支军队已经有了纵横北地的资本!
在萧家寨东西四五里开外,两军的营地此时却是一片的灯火璀璨,双方的营中都点满了灯笼火把,星星点点的布满了旷野,如同两片星海。大战前夜,交战双方不再掩饰自己的实力,而是竭尽所能地虚张声势。明明只有两三万兵力,偏偏要摆出十万大军的架子。
陈德兴在中军和几个重将参谋拟好了明天的作战部署,然后便起身巡视他的大营,出了中军正好看到两个步兵营带着半个炮兵连悄悄的开拔,并没有打起火把,他们的目的地是距离北伐军大营不到四里的萧家寨,是去替换上一直驻守在那里的八旗兵的。
这个颇为坚固的小村子估计会是明日双方争夺的一个重要据点,很有可能,今晚上塔察儿就会派人前来偷袭!
这时远方塔察儿军大营边缘突然腾起了几个小小的火球,陈德兴得意的笑了一下,这是三弓床弩射出的天雷箭打到塔察儿的大营中去了。这种天雷箭虽然没有自己的动力,但是射程也能达到好几百步。虽然在夜间发射的准头欠佳,但却是一种不错的骚扰方法。陈德兴今晚上派出的八旗佐队,全都配属了一架三弓床弩,一有机会就会开火射击。
在靠近北伐军大营右翼边缘不到150步开外的地方,突然亮起了火光,然后便是星星点点好像萤火虫一样的亮点飞射而来,落在了北伐军的营中。原来是蒙古人在射火箭(就是箭头上缠了浸泡过油脂的布条的羽箭),目的同样也是骚扰!
为了方便第二天的排兵布阵,陈德兴和塔察儿不约而同的将自己的营盘扎出了一个宽大的正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部队一开出营地就能迅速展开布成阵列。不会让对手打个措手不及。坏处便是没有足够多的人马遮护了,所以方便了对手的夜袭。
“明王!是明王!明王万岁!”
那队正在开出军营的步兵突然发现了他们的神一样的大王,于是就有人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呐喊起来。接着就是全队欢呼,士气陡然被提高了不知道多少!
他们的欢呼仿佛感染了周遭还没有入睡的北伐军士兵,所有的人都开始跟着一块儿呐喊。很快,这欢呼声从这个营地传到那个营地最后整个营盘之中。
“明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惊天动地,北伐军一字展开的十几个营盘,这个时候儿,军官弁兵,人人都站立起来,举起手中的武器朝天欢呼!
欢呼声一路卷到了对面的塔察儿营中,蒙古人还有洪福源一系的汉军,也浑然没有了半分的睡意。谁还不知道明日将有决战?谁还不知道对面不到十里的营盘中驻扎的就是他们明日将要遭遇的敌人?听着这些士气高昂的敌人的欢呼,这个晚上,谁还能睡得着呢?
刘孝元和郭守敬共用一个帐篷,他们两人都没有就寝,听到这欢呼声便一起出了营帐,只是遥望着灯火灿烂的北伐军大营。眉头却越皱越紧。不知道过了多久,郭守敬突然听到身边的刘孝元在低声自语。
“成吉思汗,这是成吉思汗,汉人的成吉思汗……”
第369章出阵
欢呼持续了不知道多久才渐渐平息下去,发泄了一番的北伐军战士们纷纷入眠,梦中无疑是斩杀鞑虏建立功业或者是极乐天庭的景象。
而他们的对手,这个夜晚却只能在忐忑不安和噩梦连连中度过!对大蒙古国来说,陈德兴就是一个噩梦,而且这个噩梦显然在刚刚开始。
当拂晓的晨光刺破黑暗的时候,两处灯火通明的营地同时喧嚣起来。北伐军和蒙古军将们都开始用早饭——这可能是他们此生最后一顿饮食,因此都比寻常时候要丰盛。在北伐军这边,是有酒有肉,肉是大块的牛肉羊肉,昨天晚上便煮好的,沾上面酱大口咀嚼的感觉非常不错。酒是烧酒——烧热的酒,每人可以得到半葫芦,这是给将士们壮胆的。不过北伐军的汉士或八旗无不是士气高昂,根本用不着壮胆。
他们都是职业化的贵族军人,还有天道教的洗脑。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用封建迷信武装思想的反动军队!思想上固然反动透顶,但是这种军队在初兴的时候战斗力往往会非常强悍!
大战在即,所有的人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一边大嚼大咽,还一边互相说着鼓劲儿的话。有些是宣称要割下几个蒙古人的头,有些则是什么“极乐天庭上见”的鬼话。还有些人则两眼发红,好像头将要咆哮的野兽一样,大概是和蒙古人有血海深仇。
管了几个月集中营的张弘范现在也在这座大营中吃早饭。他现在已经从大义教官转成了指挥官,担任了第七步兵旅的旅帅,将着一千来个军将。差不多相当于蒙古人那边的千户长,他被陈德兴的军队俘虏之前,便是顺天路万户府下面的千户长。如今总算“官复原职”了。
不过他觉得自己在陈德兴这边的前途远远超过在顺天府路。且不说他老爹张柔的管军万户还能当多久。但是他在张家行九这个排行,便决定了万户一职轮不到他做(历史上倒做了万户)。而在陈德兴这边,他的地位却是日益重要起来,在陆军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算是混得最好的几人之一。
据他所知,等明王平了辽东,北伐军陆军就要扩充,到时候他的旅就要扩充到3000多人——这就是个副万户啊!而且他才多大年纪,不过二十三岁,将来熬资历也熬到师帅了,那可相当于万户了!
而且在陈德兴这边,他是开国功臣!等陈德兴平了天下,他张九还能少一个世代公侯?
张九的心思越来越热,三口两口就把一个肉饼吞了下去,又猛灌了两口烧酒。猛地站了起来,红着眼睛四下一扫,周遭的士兵大多已经吃完。张九怒吼了一声:“弟兄们,吃饱了吗?”
“吃饱了!”下面的人齐声喊道。
张九吼道:“披甲!执械!准备杀鞑子!”
“杀鞑子!”军将们吼了一声,纷纷起身取了盔甲器械。以排为单位列阵,列队完毕,士兵们便互相协助着披上了盔甲。
由于是步兵,军将们都披着几十斤重的步人甲,披带起来可有些费劲儿。等到军将们披甲完毕之后,各排的排长根据北伐军的操典条例,还要挨个检查士兵们的盔甲器械和干粮。完事儿后便大声儿报告上去。整个过程看着挺麻烦,但是完成起来却很快,毕竟现在北伐军陆军的官兵,大多都是训练有素还上过战场的老兵。
看到各部队都准备完毕,张九又吼了一嗓子道:“出发!杀鞑子去!”
“诺!”众军将大声回应。
张九也已经披挂整齐,一样的步人甲,只是头盔更加精致,和普通士兵有所区别。在头盔的中央还有一颗金色的星星以表示军阶——北伐军现在也有简单的军衔体系了,分成将、校、尉三个等级,每一级还分上、中、少三等,一共九级。张九的旅帅已经是少将军一级了,师帅是中将军,军将则是上将军。至于陈德兴自己,当然是列于诸将之上的王了,是没有军衔的。
……
“八旗正黄旗佐领杨阿喜记中功一次,可换取百五十亩八旗田庄三所外加旗奴三户,同时升官一级担任参领!”
“八旗正红旗佐领金阿敏记中功一次,可换取百五十亩八旗田庄三所外加旗奴三户,同时升官一级担任参领!”
“八旗正白旗佐领海大崴记中功一次,可换取……”
准备出阵的八旗兵,这个时候都按甲队为单位聚集起来,由各甲队的参领大声宣读着“功赏告示”。功赏告示是北伐军特有的制度,就是将功赏晋升公开化。什么人立了什么功,受了什么赏,都会向全军公布。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服众——谁要不服气可以向大义教官提出,而且可以越级向上反映,直到明王陈德兴处。
而公开功赏的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激励作战!昨日还是除了一身力气什么都没有的穷光蛋,因为立功,转眼间就有了田庄、农奴、官职……如何不叫人羡慕到眼红?
这羡慕和眼红,便是作战立功的源动力!
另外,和这一套军功赏赐体系相对应的,就是武贵文轻了。
和大宋与地主士大夫共天下的祖制相反,陈德兴的这个军政集团的基础就是汉家武士!利益分配自然围绕军功,土地、农奴、官爵,都和军功挂钩!对于被纳入北伐军体系的辽东各种鞑子而言,当兵打仗,更是唯一的上升通道。
如果他们不想世世代代当农奴,那就只有凭着武艺入选八旗兵,然后立功受赏,一刀一枪搏富贵!
各旗的参领念完功赏告示以后,各佐队的八旗兵眼睛都红了,得到奖赏的人更是纷纷站起来声嘶力竭的吼道:“明王万岁!万万岁!”
“明王万岁!”这一轮没有得到赏赐的八旗兵也纷纷站起,跟着大喊。北伐军的营地当中,又一次响起了狂热的欢呼声,整个军营再次沸腾起来。
……
震天的口号响起时,陈德兴在中军大帐中用着早饭,和普通士兵一样,也是肉、面饼和酒。昨天晚上,他只睡了两三个时辰,不过现在的精神却好的出奇,正处于一种莫名的兴奋当中。
因为他知道,最晚到明天,他便是辽东半岛和高丽的主人了!真正的一国之主!
门外响起了近卫师师帅朱四九的声音:“大王,各师先锋已经出发,近卫师已经准备好了,请大王示下。”
陈德兴将最后一小块肉饼塞进嘴里,吞咽下去,然后站起身,取过自己的宝剑挂在腰带上,才走到门口一把掀开门帘,朱四九和张熙载出现在眼前,陈德兴轻轻道:“出阵!”
一声令下,号鼓之声随后便此起彼伏,一队队披坚执锐的甲士从各个营地中列队而出,纷纷往各自的目标地域前进。各师各旅的参谋已经提前到达那里,还带着各部的旗手——现在的北伐军营以上(包括营)作战单位,都有了自己的军旗,都是部队番号加上各种动物或武器图案。各部队官兵只要寻找到旗号,就能到达指定位置。
这次可是三万人的军阵!不仅有步兵参战,还有炮兵、重骑兵、轻骑兵等诸多兵种。按照后世的话说,就是多兵种合成作战!指挥起来当然有些复杂。好在,北伐军的训练严格,还时常演习,事到临头才不显荒乱。
步兵抵达的时候,前方的骑兵已经在交锋了。也不是大战,而是各自的轻骑兵在游斗。北伐军方面出动的是八旗的三个佐队,蒙古人则出动了五个百人队,在两军大阵的中央来回飞射。他们这是要掩护各自本阵的布列。若是没有八旗兵的加入,陈德兴的步兵是很难从容布列的,除非天色未明就早早出动,在黑暗的掩护下完成布置。好在现在,陈德兴已经有了一支堪与蒙古骑兵对阵的轻骑兵。
张九指挥的步兵旅已经完成了展开,两营弩兵在前,一营长枪兵在后。另外,在弩兵之前还部署了一排拒马。而这个步兵旅所在的位置,则是整个大阵的中段。在他们身后则是近卫师的阵列,鲜红的战袄和旗帜组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一面象征着明王的日月大纛高高竖立。在更远一些的后方,一只巨大的热气球正在缓缓升上天空,气球上赫然绣着圆日新月,日月为明,这边是明王陈德兴的象征!
不过气球下面的篮子里,载着的不是白衣仙子墨影娘,而是北伐军陆军军校少年班的士官生蒙起,他的任务是和另外一名参谋一起,居高临下观察战场,然后再记录在纸上,装进竹筒丢到地上。
而女神棍墨影娘也上了前线,只是一席白衣,没有披甲,骑着一匹白马,紧跟在陈德兴的身后。一张俏丽的面孔上全是圣洁庄严的表情,仿佛不是人间女子,而是天上的仙人一般,根本就没有七情六欲。只是一双明眸之中,偶尔会透出一丝的兴奋和热切。
今日之后,明王将是辽东和高丽的主宰,而用不了多久,明王的旗帜将插遍华夏大地!
第370章飞天火箭
就在北伐军对面的原野上,黑压压的蒙古大军正从西方而来,并不都是骑兵,而是不到两万人的蒙古骑兵和万余人的汉人、高丽人和色目人组成的步兵——这是管领归附高丽军民总管,沈阳路军民万户洪福源指挥的军队。
这洪福源是高丽唐人,就是唐朝流亡到高丽的汉人,世居高丽北方的唐城。在蒙古高丽战争初期落水当了高丽汉奸,带着蒙古人攻城略地,立了好大功劳,自然颇得蒙古主人赏识。后来他在高丽无法立足(一开始封在高丽西京也就是平壤),便裹挟了万余户高丽人,跑到了辽东,被安置于沈阳路。这次又跟着塔察儿杀进高丽,狠捞了一把,如今又被塔察儿带来了辽东。
不过现在受他指挥的万余“汉军”,并不都是他的人马,还有郭守敬带来的属于蒙古水师的炮手和30门火铳、100加发石机、100架三弓床子弩。另外,刘孝元和郭守敬二人,也奉了塔察儿的将令担任“同知”。
现在刘孝元和郭守敬两人,都披上了单层头的皮甲随军行动。刘孝元骑着在马上,眉头深皱望着远处正在欢呼的北伐军。他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汉人军队也会有这样高昂的士气?他摇摇头,转身看着他的同伴郭守敬,郭守敬正忙乱的指挥着一千出头的色目人在摆放三弓床弩、发石机和大火铳。提着战袄来回奔跑,累得气喘吁吁……
也不知道塔察儿是怎么想的,三弓床弩、发石机和大火铳这三种射程完全不一样的武器,都叫郭守敬一个人指挥。而这郭守敬明显没有什么指挥才能,也没有什么得力的人帮衬。
刘孝元虽然也是“同知”,但是他哪里懂这些器械之道,对于排兵布阵也只知道皮毛。各种各样的兵法韬略是知道很多的,就是没有任何实际的经验。实际上和南宋那边些科举正途出身的阃帅一样,都是纸上谈兵的专家……后世的近现代国家的军校培养职业军官,都不会省了下部队实行这个过程,毕业以后也是从基层干起,这样的安排绝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宋、明、清三代,督师的文官虽然都是军队的统帅,但绝大多数没有任何基层军队的经验。根本不知道他们指挥的军队是如何行军、如何打仗、如何编制的。这样的“阃臣”,哪怕读上再多的兵书,也就是个纸上谈兵的军事家。上了战场也只能瞎指挥。
不过刘孝元现在效忠的是贵武轻文的蒙古,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书生招抚”真的去指挥军队。他现在只是一个焦急等待交战结果的观众而已。
大约辰时三刻的时候,霍图王子穿戴着一身银白色的铁甲骑马出现在战场上,就在洪福源的汉军左侧——今日塔察儿的布置有些反常,竟然让战斗力最差的沈阳路汉军担当了中央战线,两侧分别是十个蒙古千人队。其中有五个宫帐千人队都在霍图掌握之中。
因为之前在庄水之畔的作战失利,五个宫帐千人队中的两个伤亡过半。因此霍图麾下只剩下不到四千骑,不过这四千人仍然是塔察儿手中最强大的攻击力——四千骑都披上了重甲,配备了长枪!
他们今天扮演的角色是重骑兵,会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不过霍图本人对于这致命一击的信心并不大足,他已经在庄水边上带着骑兵冲过一次了,连刚刚涉渡庄水,立足都未稳的北伐军步卒都冲不动,何况现在摆好了阵型,还有大铳支援的北伐军?
至于蒙古人最拿手的射箭,无论是下马步射,还是骑马飞射,在北伐军的大铳和天雷箭跟前,都不值一提。
万幸的是,大蒙古这一次也有了杀手锏——飞天火箭!郭守敬日前曾经当着塔察儿和霍图的面试射过一枚,可以打到三里开外。就射程而言,的确是件利器。因此也被塔察儿汗王寄予了厚望。
不过眼下两军阵列之间的距离远远超过三里,差不多都有五六里了。如果将三弓床弩安置在蒙古军大阵之中,是根本够不着北伐军,更别说把陈德兴陈大仙炸成碎片了!
好在塔察儿手中还有王牌!
当霍图王子的四千人列队完毕,统统下马休息的时候。塔察儿汗王的中军也摆好了。汗王坐在一匹西域良驹背上,身边则是坐在驴子背上的杨婆儿——其实杨婆儿会骑马的,但是她为了伪装郭芙儿只好不骑,毕竟南朝的官夫人可没有什么人能骑马的。
塔察儿看了看身边的妩媚女子,略略有些可惜。待会儿飞天火箭落下去,可就是玉石俱焚,这女子多半也是粉身碎骨了!
“派个人去,告诉陈德兴,让他把人带到萧家寨边,我们就在那里交换。”塔察儿放沉声音吩咐左右。
在萧家寨边换人是昨晚就琢磨好的。萧家寨位于两军中间,离开蒙古军阵不到3里,已经在飞天火箭射程之内。而且此寨在北伐军牢控之中,陈德兴抵达此寨附近是非常安全的。蒙古骑兵即便要冲击,他也可以在萧家寨的遮护下迅速撤退。因此,塔察儿估计陈德兴一定会亲自到萧家寨附近迎接他的娘亲。而郭守敬指挥的100架三弓床弩就会在陈德兴和“郭芙儿”相见的时候放飞天火箭……
一个蒙古百户拿着早就准备好的,一名书写有“使者”二字的白旗策马出阵,就往日月大纛所在的方向跑去。
“大王,塔察儿的使者提议在萧家寨边上交换,让咱们把阿术鲁带去那里。老夫人从蒙古军阵前往萧家寨方向走,阿术鲁则从萧家寨往蒙古军阵走。”
朱四九见了那使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