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言蔽之,便是陈德兴的优势在海上在守城,塔察儿的优势在野外运动战。若是陈德兴坚守大黑山要塞不出,塔察儿纵有十倍之兵也难发挥威力。而塔察尔只要避免攻坚,同时以优势骑兵遮蔽战场,不让陈德兴探知虚实,一样可以长久和陈德兴周旋。这样,辽东——高丽战场就会出现长期僵持的局面。这对双方都是一种煎熬!

“刘先生的意思是……本汗迎娶陈德兴的养母为正妃,两下联姻?”塔察儿的三角眼眯了起来,“可是本汗毕竟是大蒙古国下的汗王,如何能和陈德兴结盟联姻?而且……娶他的养母,恐怕也不合汉人的礼法吧?”

“哼,陈德兴那贼子欺君罔上,败坏纲常,装神弄鬼,侮辱斯文,所行之事无一合乎圣人教诲!此等贼子还配说什么礼法?”提到礼法,刘孝元便是一脸愤恨加不屑的复杂表情。仿佛陈德兴所作所为,已然坏了华夏纲常,是要便夏为夷似的。

他顿了一下,仿佛是在思索盘算,然后又道:“吾观陈德兴此贼志不在辽东、高丽,而是欲先取燕云,再代残宋,成他的帝王之业。可是他现在却被汗王牢绊,无力大举西进。若是汗王愿与其联姻,其或许会应允。到时候汗王可以约他到沙河之畔会盟……”

“沙河之畔?”塔察儿眉毛一挑,“他肯来么?”

沙河就在辽东半岛南部,不是什么大河,河岸两边都是平原草场。对骑兵占优的塔察儿大军非常有利!

“如何不肯来?”刘孝元嘲讽地一笑,“他若不来,那汗王您照样可以娶陈夫人为妻,还能便请辽东生女真各部的首领。让他们瞧瞧,所谓降世明王陈德兴的娘亲都叫汗王您生擒了……他这个明王的法力在哪儿呢?若他真是什么神仙,又怎么会没有办法救自己的娘亲?到时候辽东生女真各部,还有谁会当他是神仙?

与其让人拆穿,这陈德兴还不如顺水推舟和汗王联姻议和。这样至少面子上能掩饰住了。”

“有理,有理,此言有理!”塔察尔抚掌大笑,“若是陈德兴不来,老夫就把他的娘亲娶了!若是他来了……”老汗王的脸上顿时闪过杀气,“老夫便替大蒙古除了这祸害!”

“汗王欲摆鸿门宴?”刘孝元微微皱眉,突然道,“是该如此!陈德兴若来了,便不能容他生还!只是虎有伤人意,人未必没有害虎心!汗王,防人之心不可无!”

“刘先生的意思是……”

“陈德兴有可能铤而走险,汇集兵力与汗王决战!”

“决战沙河?”塔察儿哈哈大笑起来,“真是求之不得!沙河周遭一马平川,正是我蒙古铁骑纵横之所。陈德兴区区两三万步卒外加数千生女真乌合,又如何是我三万蒙古大军的对手?”

“汗王不可掉以轻心。”刘孝元道,“陈德兴此贼长于战阵且善于蛊惑人心……”

“那老夫再调兵马到辽东!”塔察儿笑道,“吾孙乃颜已经召集了哈撒儿、合赤温、别里古台三部兵马三万,正往辽阳而去,可令他火速南下,抄击复州。”

哈撒儿、合赤温、别里古台三部便是东道四王中的另外三王,初始之祖不是成吉思汗的叔父、兄弟就是侄子,所分户民都是5000户,如今繁衍生息了30余年,又和斡赤斤部一起吞并了不少契丹人和奚人部落,实力不容小觑。

刘孝元还是有些不放心:“还需预立营寨,固成守势。还可以令郭侃由海陆运些发石、床弩和天雷过来备用。”

刘孝元话音方落,前方就有数骑疾驰而来。都是塔察儿部的探马游骑,直冲塔察儿的大纛而来。

“汗王,我等在西面警戒时遇到了自称是明王使者的几人,为首的名叫杨阿过,还带来了阿术鲁总管的亲笔信。”

“明王使者?阿术鲁……”塔察儿扭头看了看刘孝元,后者笑了笑,冲塔察儿抱了个拳:“陈德兴欲与汗王和谈了,属下替汗王贺!”

……

“这位杨阿过兄弟说得有理,唔,甚是有理。本汗王也有意和明王化干戈为玉帛的。高丽一家一半,辽东这里……沙河、复州河为界也可。不过,陈夫人却是不能送还的,因为本汗王对陈夫人非常倾慕,一见那个钟情!呃,本汗王的正妃去世多年,一直没有册立,若是你们明王真有意和我议和结盟,不若就将陈夫人嫁我。”

沙河北岸,塔察儿汗的黄帐之内,胡子已经花白的塔察儿汗,正笑眯眯的对前来和谈的杨阿过说着自己的打算——要娶“陈夫人”,也就是那个杨婆儿为正妃!

这可是蒙古八大封国之一的斡赤斤兀鲁斯汗王的正妃!

杨婆儿也坐在大帐里面,虽然努力装得宝相庄严,但是骨子里透出来的骚劲儿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了的。至于她的心里面,却是哭笑不得——塔察尔汗王是用蒙古话和杨阿过交谈的,正牌的郭芙儿当然不懂,但是杨婆儿却能听懂!

这女人真有些骑虎难下了。早知道这老汗王那么禁不住勾引,这一路就不该总用言语挑逗他。现在好了,人家要娶自己为妃!其实嫁给老汗王也没有什么,毕竟是一国(封国)之正妃,又能给陈德兴带去想要的同盟,还有什么舍不得?可问题是她不是郭芙儿,甚至不是什么正经女人,身份一旦暴露,这个塔察儿没准恼羞成怒,真的一口大锅煮了她……

“汗王,汗王您要娶老,老夫人?”杨阿过偷眼打量了一下杨婆儿,的确美艳,这身段也丰腴,正是草原男子喜欢的类型。“这个,啊,这个老夫人是什么意思?”

塔察儿哈哈一笑,捋着花白的胡子,用汉话将自己要娶陈夫人去当陈德兴“后爹”的意思,全都告诉了杨婆儿。“陈夫人,你觉得老夫还看得过眼么?”

杨婆儿心中一阵叫苦——陈德兴已经有俩爹了,再多一塔察儿,这爹是不是多了些?而且堂堂一个半仙的明王,居然有个鞑子后爹,这可大大有损神威啊……

“这个,啊……”杨婆儿白嫩的面皮已经通红下来,当然是装的了,臻首低垂,口中支支吾吾的不说话,不过看她的样子,却是万般愿意。

“哈哈哈,”塔察儿笑着点点头,又对杨阿过道,“麻烦你去和明王说一声,这事儿就这么着了。这沙河,老夫就不过去了,老夫就等着和他在沙河之畔会盟!”

塔察儿的语气突然放沉:“若是他不愿意嫁母,那么就领兵过来,和老夫在沙河两岸战上一场!若他不来,那吾便是明王的后爹了!”

好一个难题啊!初次为使的杨阿过听到塔察儿的无赖话,心里面都替陈德兴着急了——把老娘嫁给塔察儿是肯定不行的,那样塔察儿不就成了陈德兴的后爹!

不嫁吧……那就只有带兵来战了!便在沙河两岸一马平川的地形上战,岂不是毫无胜算?

这个明王也是的,明明是神仙,怎么就把自己的娘亲给弄丢了呢?

第359章虎有伤人意,人有害虎心

“什么!塔察儿要娶杨婆儿?堂堂大蒙古国的宗王,拿着皇太弟之宝(塔察儿的祖父是成吉思汗的幼弟,理论上也有继承权,所以封了个不伦不类的皇太弟)的塔察儿汗王居然要娶了一个扬州的红行首当正妃……”

复州城内,明王的王帐之中,陈德兴听到杨阿过的回报,却是笑得前俯后仰。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杨婆儿居然会有如此的际遇。

“和尚,江汉先生,你们觉得怎么样?该不该把婆儿嫁给塔察儿?”

陈德兴笑完了,便问帐中的刘和尚和赵复。刘和尚是带着北伐军陆军中军的先遣部队到达辽东的。北伐军中军现在已经扩充整编完毕,也是12500人的军额,军将是刘和尚,参谋是吃了回头草的吕师虎,他带来的300吕家甲士也都编入了中军。这次随着刘和尚一起过来的是中军队炮旅和第四师,拢共四千人,大炮36门。另外,属于下军的第七师、第八师也正从济州岛启运,很快就会抵达辽东。

等这两个师到位后,陈德兴在辽东的兵力就会大大增强,麾下的北伐军本部便有5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5个炮兵营(上军炮旅缺一个营),总兵力近2万。另外,八旗兵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充,人数已经超过1万,编成了8个甲队(每个甲队辖8个佐队,官兵1250人)。合计的陆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3万,倒是不惧塔察儿的几万大军了。

刘和尚摇摇头:“大王,一个杨婆儿倒没有什么,只是放跑了塔察儿的几万大军有些可惜。”

赵复则皱眉道:“就怕塔察儿到处宣扬娶了大王的母亲,这样有损大王在辽东的威名!”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陈德兴现在已经被神化了,虽然不是法力无边,但也不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了。他的神话正在传遍辽东、辽西,如果这个时候,陈德兴的“母亲”被塔察儿强娶了去,让塔察儿当了陈德兴的后爹,这个神仙的成色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虽然真正的郭芙儿还在江华岛上安然无恙,但是辽东、辽西的蛮子们不知道啊!现在塔察儿一定会派人到处宣扬此事,辽东一带还没有归附陈德兴的野生女真鞑子部落的首领说不定都会被塔察儿请去观礼。要是陈德兴缩在金州和复州不敢出来,眼睁睁看着塔察儿把好事儿成了。

以后这陈德兴的神话在辽东这里可就不会如现在这样灵验了!

想到这里,陈德兴突然哼了一声,冷冷看着杨阿过:“去告诉塔察儿,吾答应嫁母了!现在已经是八月,八月十三,便在沙河之畔会盟。平分高丽,再以沙河、复州河为界划分辽东。今后斡赤斤兀鲁斯所不可入燕云之地。若塔察儿夺了蒙古汗位,吾华夏便和蒙古兄弟相称,互不侵犯!”

杨阿过听着陈德兴冰冷的语气,便隐约猜到了些什么,不过也不敢多问,只是行了一礼便告退而出。

“大王,这塔察儿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上当!只怕这老家伙会在沙河之畔严阵以待!”

杨阿过方出,刘和尚便皱着眉头提醒。

陈德兴只是冷笑:“虎有伤人意,人有害虎心……那塔察儿何尝是想娶杨婆儿?分明就是逼我出战,在沙河两岸的平地上与其一战!”

赵复道:“吾兵只3万,塔察儿部说不定有5万,如果摆开来打,未必有胜算啊!”

陈德兴冷哼一声:“如何没有胜算?昔日蒙哥汗的10万大军都败于吾手,塔察儿这老贼只三五万人,竟然也敢求战,不知死活!这辽东之地,就是他的葬身之所!”

他猛地站起身来:“传我将领,让陆虎、高大、王威、王陆飞由水陆来复州!

另外,让八旗各甲各佐的头领都到王帐中来!”

……

八月初三。日头渐渐西移下去,直至落下远方的山巅,将沙河两岸将有可能很快爆发一场会战的平原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沙河平原的所在并不开阔,是在辽东半岛的南部,西面是二龙山、小黑山等连绵的丘陵地带,东面则是滔滔黄海,和高丽半岛隔海而望,南面则是挡住金州半岛入口的大黑山。

由于北伐军已经在大黑山上依托险要构筑了简易的要塞防御体系,挖掘了壕沟,立起了木栅栏。布置了鹿砦拒马,还筑起了炮台。虽然不是固若金汤,但却是塔察尔不愿意用宝贵的蒙古性命去强攻的防线。因此,塔察尔才会选择相对开阔的沙河平原作为决战的战场,又用强娶“郭芙儿”为手段,逼陈德兴出来会战。

而在得到了陈德兴将于八月十三前来沙河“会盟”的消息之后,塔察儿不敢掉以轻心,立即就下令全军在沙河平原上面展开布防!

塔察儿预备用坚固的防御先立守势,待消磨了陈德兴的锐气之后,再以铁骑反攻,一举将之击溃。

如果从高处俯瞰,此时的沙河以北,背靠黄海的大片平原上,正有绵延的寨栅草草竖立起来,都是新砍伐的木料。还有星星点点的人影,正在平原上挖掘壕沟,搬运木料。

在这些草草设立的寨栅之后,就能见到正在构筑胸墙的洪福源部汉军,他们构筑胸墙的办法是从陈德兴的北伐军那里学会的。用装米粮的蒲包塞上泥沙,一个个垒砌起来,大约能挡住士兵的半个身子。

在这道胸墙之后,则是一个个用夯土堆砌起来的高台,也不是太高,就是两尺来高,台上同样用蒲包堆成工事,工事后面架设着一台台的发石机和床子弩。这种工事布置方法,不用说也是从陈德兴那里批发来的——这个时代的蒙古民族是相当善于学习和军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当他们探查到江华岛上北伐军的布防方法之后,便很快学会了用于野战布防了。

一队队的蒙古骑兵,飞也似的离开了这个正在成形的大寨,在周遭的草原、山林间驰聘,向西一直逼近了复州,向南一直迫到大黑山脚下。他们似乎是要将整个战场,都牢牢控制在手中!

与此同时,陈德兴的八旗兵也大举出动了!

……

上百八旗兵在山道中经行而过,一匹匹长在塞外辽东的骏马,这个时候正是膘肥体壮,欢快的撒开四蹄,在它们最熟悉的山野中飞奔。而马上的骑士,一个个也都志气昂扬,他们穿着能将身体各处要害遮护的密不透风的皮甲,皮甲外面还罩着黄色的褂子。正是八旗正黄旗的军将——这个“山寨八旗”的八个旗主都是陈德兴兼任,不过正黄旗却依旧是八旗之首。虽然装备和待遇和另外七旗相同,但是却和镶黄旗一样,名义上是明王亲兵,因而集中了八旗兵中第一流的勇士。

每名骑士,都将头高高昂着,大声应和着伙伴们发出的欢呼之声,手中的马弓都握得紧紧的。在冲出营寨,将去同蒙古人的探马游骑较量搏杀的时候,他们的战意高昂到了极处!

老鞑子杨阿康和儿子杨阿喜策马在这队正黄旗马甲之前,杨阿康微微有凝重之色,而杨阿喜的面容上全是喜色。

此前在复州之役中,杨家父子三人都有功劳,一只手的杨阿过不仅得了墨影娘的信用,还被陈德兴看重(主要名字起的好,还少了一只手),现在是天道教的正黄旗分坛之主。还被陈德兴用做使者,往来于塔察儿军中。

至于老鞑子杨阿康也得到重用——别看他年纪一大把,可是弓马上的功夫,绝不在杨阿喜之下!而且老家伙在辽东的山林里面滚打了三十多年,对地形的熟悉程度谁都比不了,这里就是他家啊!所以,杨阿康被任命为了正黄旗甲队的副参领。

而小鞑子杨阿喜不仅弓马一流,还善用马刀、马枪,拳脚功夫也过硬,据说赤手空拳打死过狗熊!现在是正黄旗右佐队的佐领。这回带着一百余骑和老爹一起出击,就是来割蒙古人的脑袋攒功劳的!

现在是八月十日,距离陈德兴去喝塔察儿“喜酒”的日子还有三天,可辽东半岛南部却没有一丝喜庆的气氛,反倒是刀光剑影打成了一片!

倒不是大兵团的会战,而是几十骑上百骑的小队搏杀!虽然每场战斗参加的人数都有限,但是战斗爆发的频繁程度,却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交战双方,此时都不愿意将战场的控制权让给对方。所以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骑兵,在山丘林地间游走,激烈的交战几乎随时都在上演!

杨家父子率领的百余骑刚一越过二龙山,就迎面遭遇了一队几十骑的蒙古探马,双方顿时就咬在了一起!先是策马飞射,然后又快速退开去。然后又迅速聚拢成群,收起弓箭,拔出弯刀。随后一声呼哨响动,两下的骑士便挥刀策马,向着对方发起了冲击!

双方一撞之下,就是血肉横飞!

第360章都有杀手锏

蒙古健儿,大战八旗勇士,结果自然是势均力敌。被塔察儿派出冲动探马游骑的蒙古健儿,都是斡赤斤兀鲁斯的好汉,不仅马上的技艺一流,还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战阵搏杀。而八旗正黄旗的勇士,也都是杀虎刺熊的壮士。打万马千骑的堂堂之阵他们或许不是蒙古的对手,但是这种山林间的搏杀,却是不惧任何对手的。

双方兵刃翻飞,不住传来甲胄被刀刃撕裂之声,还有骑士落马,战马嘶鸣之声。双方闷着头一阵疯狂砍杀。各自的队形就散的七零八落。杨阿康和杨阿喜两父子,一人在队形的当先,一人却故意落在后面。一前一后,驱策着队伍往一片树林里面撞去。

此时的东北开发相当不足,到处都是连绵的原始森林。那里才是野生女真真正的巢穴。在林子外面,他们最多和蒙古勇士打成平手。但是散开进了树林,那可就是山林猎手吊打草原牧民了!

带队蒙古百户显然没有山林作战的经验,糊里糊涂就被杨家父子引了进去。而在老林子里面搏战,全看双方控马的本事了。只见野生女真勇士胯下的战马在树丛中飞来跃去,仿佛是林中狐兔一样的灵活。一下子就把粘着他们的蒙古人甩了开去。双方才一分开,这些女真人就收了弯刀,取出角弓做起了他们最拿手的事情——在老林子里面打猎!只是猎物不再是虎狼野猪,而是蒙古勇士……

树林里面的战斗很快分了胜负,在丢下了几十具尸体后,随着几声蒙古语的大声嘶吼,没有倒下的蒙古人纷纷调转马头,往树林外面溃败而去。林子里面的女真八旗也没有追赶,只是射出几箭算是礼送。然后便纷纷下马,先是割了中箭落马的蒙古人的脑袋,再扶起自己这边的伤员,简单包扎一下。随后便是拿出干粮饮水,就在林子里面吃用,还取出上好的马料让战马食用。

一场高强度的激战之后,现在便是休息恢复力气的时候了,不仅人要喘气儿,胯下的马匹也要回力。只有一双双狼也似的目光,仍然在往林子外面探望。

林子外面不断有号角和声响起,正是四下游荡的八旗游骑或蒙古勇士在给己方传递信号,或是呼救,或是报平安。最激烈的轻骑兵战斗,正在辽东半岛南部的山野中上演着。到处都有惨烈的死伤,到处都能见到倒伏的尸体、奄奄一息的伤者。

正在交战的这些人大概能算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最优秀的游骑兵。放在除蒙古帝国之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中,都会成为极其珍贵的存在。但是陈德兴现在却能像一个蒙古统帅一样,毫不吝惜地将这些游骑兵派出去和敌人争夺战场。

……

而在处于战场边缘的二龙山的一处山峰之上,几名铁甲骑士正立马其上,并未曾打出什么旗号。为首之人,正是陈德兴。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即便是在望远镜之中,蒙古人的营帐,也就只有棋子大小。一个个密集的猥集在了一处,周遭还有营栅、壕沟保护,隐约还能见到胸墙和炮台。整个儿的布置,一看就知道是向北伐军学习的。炮台之上,还摆放着扭力发石机和三弓床弩,就不知道有没有高质量的天雷和天雷箭了。

而在蒙古大军营地的西北,在山林和平原交界之处。不知道多少队蒙古骑兵和八旗马队正在展开厮杀。同时还有更多的骑兵散成十几骑的小队四下游动,形成了两个互相对撞的广大正面。一旦发生接触,瞬间就会有不少骑兵被号声调动聚合,然后咬着对方搏战!

这便是传说中的“离合不定”,是骑兵相对于步兵最大的优势所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散开和集合,散开便能控制最大范围的战场,集合便能拧成一股与敌决战。

而陈德兴的北伐军仗着新组建的八旗兵对辽东山林的熟悉,至少完全控扼住了周遭山林,将蒙古人的游骑压制在了平原之上。

站在陈德兴身侧的一名军将,正是二十二兄弟之一的王陆飞,这个时候已经是满脸钦佩之色。

“大哥,还是您的办法好使,要是不镇住辽东的生女真组成八旗军,靠我的1500骑,是无论如何不能和蒙古人的探马游骑这样打的。那怕是一比一的换命,俺们也吃不消啊!”

陈德兴淡淡一笑:“骑兵是没有办法速成的,若不是打下就在马背上厮混,没有两三年是练不出的,便是练出来也只能当重甲突骑使用,当不了轻骑游骑的。咱们汉人,自大宋开国来便是吃了没有精骑的苦头。不过现在好了,咱们收服了辽东的生女真,可以组建起足够禁得起消耗的轻骑。这次虽然控不住平原,但是却能遮住山林,这样也足够了。”

说起山林,陈德兴便将望远镜转向了东北方向的连绵山区。辽东半岛的地形不似东北大平原那样平坦,山区的面积不小。在辽东半岛南部,山区虽然集中于西海岸和最南端。但是往东北延伸到了半岛中北部后,半岛东部靠黄海一边的地形也变得渐渐狭窄起来。到了半岛东北靠近鸭绿江的地方,平地已经变成了海边的一个长条儿,不过几公里十来公里宽,根本不是骑兵奔突的战场了。

陈德兴收好望远镜,深吸了口气,扭头看着王陆飞:“十二(二十二兄弟的排序),游骑咱们有八旗,重甲突骑可得靠骑兵师了。能不能行?对手可是蒙古人啊!”

王陆飞重重地点头:“蒙古人又怎么样?若是要俺的骑兵师去独对蒙古铁骑,或许没有什么把握。但是俺们打的是步骑配合,已经练了好几个月了。大哥,到时候您就瞧好吧!”

“好!若是你们骑兵师没有问题,此战便是大胜可期了!”陈德兴信心十足地道,“打完这一战,不仅辽东半岛之地将尽入吾手,便是高丽也是我等囊中之物了!”

同一时刻,塔察儿的心思却不在游骑兵的对抗上面,他的手中正捏着一根如短枪一样大小的巨箭,在巨箭的箭杆上还绑着不少好像竹筒一样的东西。

“大王,这便是下官让高丽工具打造的飞天火箭了。”郭守敬站在塔察儿对面,有些儿得意地说着,“和陈德兴的天雷箭不一样,下官的天雷箭没有用费时费力的铁壳装火药,而是用竹筒装药,再和上铁钉铁块。而且,下官还在让人天雷箭的尾部绑了两个竹筒,也装上了火药,点燃之后可以以火助推,大大提升天雷箭的射程……”

这原来是个助推火箭!类似的设计其实早就出现了,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但是由于火药不过关,因此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而现在,郭守敬在得到了威力较大的火药之后,便拿出了将三弓床弩改造成火箭发射架,用填装了火药的竹筒当助推器,再用装了火药和铁钉的竹筒当战斗部的前卫设计。

“这个东西可以射多远?”塔察儿知道蒙哥是怎么“病死”的,当然对这种改进型的天雷箭很感兴趣。

“可以打三到四里。”郭守敬道,“下官在高丽西京附近试射过几枚,可以打到三四里远。”

塔察儿满意地点点头:“好,有此利器,必能让陈德兴此贼粉身碎骨,也算替蒙哥汗雪恨了!”

老汗王将手中的火箭交给自己的亲卫,注意力又被一门黄铜铸造的火铳给勾过去了。

这门火铳和方才的火箭,都是郭侃的水军从高丽龙州(后来的义州)运来的。虽然陈德兴的北洋舰队掌控着高丽、辽东海上的制海权,但是并没有能全歼蒙古水军。后者先是龟缩大同江,后来又转移到鸭绿江内,还不时利用夜色掩护出海,几天前更是趁着夜色悄悄来了趟辽东。送来了大批原属于蒙古水军的器械,包括发石机、床子弩、火箭和这种铜铳。

“汗王,这是300斤重的铜铳,内装铁砂火药,可击杀百步开外之敌。”

“只有百步?”塔察儿皱了下眉,“比陈德兴的大铳差了不少啊!”

郭守敬摇摇头,道:“汗王,属下惭愧,这些日子试制了四门大铳,皆以炸裂告终。倒是两三百斤的小铳制成了一些。”

一直在旁没有发言的刘孝元此时突然插话:“若思,这次一共送来了多少支飞天火箭和铜铳?床子弩和发石机又有多少?”

郭守敬一脸惭愧地道:“回秉刘招抚,飞天火箭一共造了1500支,铜铳有30门,床子弩、发石机各有100台。时间仓促,工匠材料都不多,下官也只能造出这点东西了。真是愧对大汗信任了。”

塔察儿笑道:“够了,够了。只要用在刀刃上,打陈贼一个措手不及,辽东这一役,我大蒙古必然可以大获全胜!”

第361章开始

夜色当中,几条火龙仍然在辽东的山林小路上面弯弯曲曲,滚动着向东前行。

辽东半岛的地势如同前文述过的,非常复杂,山脉、森林、平地间而有之,最南端是个地峡守护的半岛,往北一些则是西部多山东部平坦,再往北却又是中部东部山峦叠起,西部靠近渤海的地方交往平坦了。不过辽东的山并不是什么崇山峻岭,山峦之中都有崎岖道路可以通行。不过要让大军通过,却有个先决条件——必须切实掌控这片山林!

在陈德兴把辽东的野生女真鞑子忽悠成八旗兵之前,他宁愿去强攻塔察儿的大营,也不会从这片陌生的山林间通过。这可是多达2万人的步骑,是陈德兴在辽东陆上的全部武力!为了抽调出这样的兵力,陈德兴甚至让北洋舰队的水兵上岸,接管了明都府的防务。

这支大军若是在辽东山林中遭了伏击,可就真的要输光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老本了!

不过现在,有上万熟悉地形的八旗兵在四下遮护,这片山林可以说是陈德兴的后院儿了。两万大军可以放心大胆的穿行其间,不但不用担心被蒙古人伏击,甚至可以不被蒙古人察觉!

到了这个时候儿,连陈德兴自己都佩服自己的高瞻远瞩了,怎么就恁般英明的充当起了神棍呢?还别说,这装神弄鬼的把戏在忽悠野蛮人的时候还真是好使!只可惜汉地的百姓多被敬鬼神而远之的儒生士大夫控制,没有那么容易被忽悠……

不过饶是有野生女真带路党的配合,饶是陈德兴的两万大军都是一日两操的魔鬼训练训出来的洗脑武士兵,这一路还是走的有些辛苦。

毕竟这辽东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像样的政府在治理,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在慢慢败坏,也包括不知道是唐朝、契丹还是女真时代所修建的林间小道。这些道路已经快被蔓延的森林所吞没!从七百多年后魂穿而来的陈德兴实在无法想象森林可以密集到这种程度,可以扩张到人类曾经繁衍生息的地盘上来!

一路上到处都能见到可以被称为遗迹的东西,无人的村落,破败的寺庙,坍塌的桥梁,一切都被各种植物或是落叶所覆盖,寂静无声的陈列在这条三十多年前很可能非常繁忙的道路两侧。

好在东北的森林毕竟和南方的雨林不同,还是以高大乔木为主,高大树木之间的间隔也足够大,人员和马匹都能在其间穿行。难以通过的只是青铜大炮和辎重车辆。一路上工兵都忙着在前方开路,但还是有些地方无法通行,只好肩扛人挑。而军官们的马匹,这时也都贡献出来,用来驮运辎重弹药了。

陈德兴这个时候也在步行,他拄着一根长枪,还学着后世电影电视里民国军队的样子打上了绑腿,一步一步行走在山林小路之上。周围全是北伐军的将领,陆虎、刘和尚、王威、王虎、王陆飞、章凯、萧达、张熙载等等,还有那位正黄旗副参领杨阿康。

原来一场军议,就在行军途中召开了。

“塔察儿的大营并没有动静,看来没有察觉咱们在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