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鼎革(小黑醉酒)-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下,那名小二就跟丢了目标,抓了抓脑袋后回去向掌柜报告去了。
“谭大人,看来这扬州城已经成为了‘龙潭虎穴’,任何想对您不利的人恐怕都难从这儿全身而退。”谭纵和乔雨、游洪升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目送那名店小二离开,游洪升撇了一下嘴角,由衷地感慨了一句,谭纵只不过在茶楼里只不过随口说了一句,结果就被人给盯上了,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谭纵闻言不由得讪笑了一声,他原本以为这次上岸来会平安无事,谁知道一不小心就被自己的那些虚名所累,差点就惹出一个麻烦来。
有了茶楼里的教训,谭纵在接下来就小心多了,在逛路边的小摊位的时候尽量少说话,避免再遇上什么意外。
正当谭纵和乔雨饶有兴致地猜着街边的灯谜时,街面上忽然一阵喧哗,锣鼓喧天,人们纷纷涌到了街道旁,原来是元宵节的重头戏――花灯巡游开始了。
扬州城的大户人家每年在这个时候都要扎大型花灯参加巡游,一个是增添喜庆的气氛,二来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按照流程,扬州城四城的花灯先汇聚在一起,然后向城中心的广场上聚集,每当花灯队伍来到大户人家门前的时候,大户人家准备的花灯就趁势加入进去,这使得巡游的队伍越来越大。
“看,那是我们谭府的。”谭纵等人挤在人群里看热闹,由于他们所处的这条街道位于谭府所在的城区,所以谭府的花灯也在巡游队伍里,而且还排在了第一位,是一个巨型的龙灯,边上还围绕着一些小鱼灯,气派十足,乔雨指着龙灯向谭纵笑着说道。
龙灯一出现在街道两旁人们的视线里,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让谭纵赶到颇有些意外的是,舞动着龙灯前面龙珠的竟然是郑虎,多日不见,郑虎不仅黑了许多,而且还壮实了不少,将龙珠舞得虎虎生风。
人们尾随着巡游的花灯,叽叽喳喳地向中心广场涌去,谭纵夹杂在人群里跟过去看热闹,按照往年的惯例,扬州城的官员和富商士绅都会聚集在广场上的阁楼上观看花灯和歌舞表演,与扬州城的百姓同乐,十分的热闹和喜庆。
谭纵对那些花灯和歌舞表演并没有什么兴趣,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施诗和曼萝肯定会被鲁卫民邀请登上阁楼,那样的话他就可以与两人见上一面了,了却了一桩心愿。
第五百四十二章 眼神
谭纵等人随着巡游的花灯赶到扬州城中心广场的时候,广场上人山人海,喧闹嘈杂,人们饶有兴致地看花灯、猜灯谜,热闹非凡。
为了安全起见,广场上戒备森严,顶盔掼甲的城防军在人群中巡逻着,广场北方用来观看表演的阁楼更是被大量的城防军围住,禁止任何人靠近。
由于巡游的花灯还没有到齐,因此扬州城的那些权贵们并没有登上阁楼,而是待在广场南面的一家酒楼里,觥筹交错,把酒言欢。
谭纵和乔雨、游洪升挤在人群中看着热闹,游洪升猜对了几个灯谜,得到了几串糖葫芦,拿给了谭纵和乔雨,三人边吃边谈笑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场上的人们忽然沸腾了起来,只见两队城防军士兵从广场的南面入口鱼贯进入,在南面入口和背面的阁楼之间清理出了一条通道来,这预示着扬州城的那些头面人物即将入场。
见此情形,人们纷纷向中间的那个通道涌去,聚集在通道的两旁,兴致勃勃地等在那里,他们不是为了看那些扬州城的大人物,而是等待着施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施诗现在已经代表了谭纵。
在沈三和沈四等人的护持下,谭纵和乔雨、游洪升挤到了通道的边上,三人刚站稳身形,南面入口处就传来一阵欢呼,一群人在军士们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谭纵抬头望去,走在那群人最前面的是扬州知府鲁卫民和扬州将军将军韩天,两人作为扬州的政务和军务大员,理所当然地走在了最前面。
或许是心宽体胖,鲁卫民和韩天看上去好像胖了一些,两人笑着冲道路两边的百姓拱着手,并且时不时扭头与跟在后面的施诗和曼萝说些什么。
放眼扬州,有资格站在鲁卫民和韩天后面的人也只有与谭纵关系亲昵的施诗和曼萝,如果谭纵亲至的话,凭借着他现在的身份,鲁卫民和韩天只有在一旁作陪的份儿了。
施诗和曼萝的出现引爆了现场的氛围,人群刹那间就骚动了起来,四周爆发出了如潮的掌声,人们纷纷冲着两人鼓着掌,并且大声送上了元宵节的祝福。
情绪激动之下,人群不由自主地向前涌去,都想近距离地看施诗和曼萝,这使得通道两旁的军士如临大敌,组成了三道人墙,将那些兴奋着的人们阻拦在了人墙的外面。
施诗一身白裙,清新脱俗,如盛开的白莲花,而曼萝则是一身红裙,妩媚娇艳,就像一朵怒放的红玫瑰,两人一红一白,相互映衬,美丽异常,气质十足,令不少周围不少男人看得目瞪口呆,暗自羡慕谭纵的好运,竟然一下子就能拥有扬州城的两大佳人。
施诗和曼萝微笑着向两旁的百姓们挥手致意,两人原本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可是经不过鲁卫民和韩天的软磨硬泡,万般无奈下只好答应了下来。
鲁卫民和韩天很清楚,经历了去年的那些事情后,扬州的百姓们在元宵节上最希望看见的不是他们这些官员和富商士绅,而是心目中仁义无双的大英雄谭纵,谭纵虽然不在扬州,但施诗和曼萝也足以代表他了,总不能令百姓失望不是。
“谭大人,谭大人……”也不知道是谁开的头,人群忽然有节奏地挥动着手臂,高声向施诗和曼萝喊着,以此来表达对谭纵的敬意,令施诗和曼萝的脸颊不由得红润了起来,流露出了几分羞涩,毕竟两人与谭纵还没有名分,百姓们这么一喊顿时使得两人既开心又尴尬。
谭纵和乔雨、游洪升被周围兴奋的百姓们挤得摇摇晃晃,见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挥动着手臂扯着喉咙冲事实和曼萝喊着“谭大人”,三人只好也随着他们挥动着手臂,跟着他们一起喊着,免得因此惹出什么麻烦。
望着四周状若疯狂的人们,谭纵的心中是百感交集,既有着浓浓的喜悦同时又有着深深的压力,被扬州城的百姓们如此崇拜虽然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好事,可是同时也表明了他将肩负着更大的职责。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施诗和曼萝距离谭纵越来越近,谭纵面带着淡淡的微笑,默默地注视着她们:一别数月,两人已非吴下阿蒙,变得稳重干练,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着现场这种颇为疯狂的场面。
谭纵十分欣慰看到施诗和曼萝的这种转变,假以时日的话,两人必定能独当一面,自己届时就可以轻松许多。
施诗边走边含笑向通道两旁的人们挥着手,听着众人口中山呼海啸般的喊声,她的心中不由得更加想念谭纵了,也不知道谭纵现在在京畿皇庄里过得怎么样,昭凝公主对他好不好?
虽然苏瑾告诉施诗赵玉昭对谭纵非常好,不过在施诗看来,昭凝公主毕竟是官家的女儿,自幼娇生惯养,富贵无比,想必也应该有一些公主脾气,希望谭纵不要受到太多的委屈……
正当施诗胡思乱想着的时候,她的视线忽然停在了通道边上人群中的一个有着络腮胡子的中年人身上,双目随即闪过一丝愕然的神色,虽然她从没有见过那名向自己微笑着中年人,可是对方的眼神给她一种莫名的温馨,使得她的心跳骤然加快。
施诗注意到,这个中年人的眼神与周围那些目光中充满了狂热的人们不同,既深邃又柔情似水,好像充满了无限的缠绵。
谭纵发现施诗在看自己,心中不由得微微一震,随即就移开了视线,望向了别的地方,以免施诗看出什么破绽,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番担心。
施诗见那个络腮胡子中年人移开了目光,于是扫了一眼笑盈盈地看着她的乔雨后,也收回了视线,有些自嘲地笑了笑,她还以为自己刚才由于过度思念谭纵进而看花了眼睛。
等鲁卫民和施诗等人登上了阁楼后,元宵节的欢庆活动正式开始,阁楼前方的空地上开始表演歌舞,广场上的人们有的围聚在阁楼前欣赏歌舞,有的则继续在广场上游走,观赏那些停放在广场上的花灯。
正当谭纵和乔雨、游洪升在一个地方猜灯谜玩的时候,四周忽然有无数烟火腾空而起,在夜幕中绽放开来,绚丽夺目,美丽异常,今天晚上的压轴戏――烟火表演终于开始了
广场上的人们纷纷抬起头来,望着那些在空中如果鲜花一样绽放的烟火,脸上洋溢着开心笑容,小孩子们更是蹦蹦跳跳、欢呼雀跃。
在漫天的烟火中,谭纵望了一眼阁楼,领着乔雨和游洪升挤出人群,离开了广场,烟火表演意味着今年的元宵节已经临近结束,他们也该回去了。
“施诗妹妹,你在看什么?”与此同时,阁楼上的人也纷纷抬头望着天空中的烟火,谈笑风生,曼萝无意中注意到施诗竟然没有欣赏烟火,而是有些紧张地望着下面广场上的人群,好像在人群中搜索着什么。
“曼萝姐姐,我刚才在下面的时候看见了一个奇怪的中年人。”施诗抬起头,压低了音量向曼萝讲了刚才与谭纵对视的事情,然后不无狐疑地说道,“小妹开始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就在刚才烟花燃起的时候,小妹忽然想起了那名站在他身旁的中年妇人,小妹记得很清楚,那个妇人望向小妹的时候,眼神中充满了友善和温情,好像与小妹认识。”
“与你认识?”曼萝闻言,柳眉不由得微微一蹙,按照施诗的说法,那对中年夫妇好像与施诗很熟,可是施诗根本就不认识他们,她并不认为施诗会连着看错两个人,难道……
猛然间,曼萝意识到了什么,不由得惊讶地望向了施诗,难道那对中年男女是谭纵和乔雨乔装的不成?别人不知道,她可是清楚乔雨在年前就接到了密令离开了谭府,去向不明,现在想想看倒是极有可能去见谭纵,毕竟乔雨自从江南的事情后就一直跟在谭纵身边,担任他护卫的角色,不凡的身手再加上女人身份的掩护,可以很好地保护谭纵。
施诗清楚曼萝的意思,微微向曼萝点了点头,双目中流露出担忧和焦虑,她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谭纵要执行什么任务的话,那么乔雨的离开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因此,那对令她感奇怪的中年男女很可能就是乔装打扮的谭纵和乔雨,只不过由于任务的原因不方便相见。
以谭纵现在的身份,所执行的任务一定充满了危险,否则的话清平帝怎么可能派自己未来的驸马连年都不过就来这里?正如谭纵说料想的那样,施诗不可避免地为他担心了起来。
“放心,大哥吉人天相,无论遇到再凶险的事情,终会化险为夷的。”曼萝见施诗担心谭纵,于是微微一笑,伸手拉住了她的手,低声说道,“咱们可千万不能露出破绽,如果让有心之人看出什么端倪的话,那么就会给大哥带来危险了。”
施诗闻言点了点头,深深地吁了一口气后使得心情平静了下来,若无其事地与曼萝看起了烟火,两人的心中都在猜测着,谭纵这个时候出现在扬州,难道是为了湖广的事情?毕竟整个大顺现在也只有湖广的事情能令清平帝派谭纵出马。
谭纵万万没有料到,虽然他乔装打扮了一番,却依然是露出了破绽,被施诗看穿了身份,使得施诗和曼萝在他在湖广执行任务的时候为他担忧不已。
从眼神中就能感应到对方的存在,谭纵和施诗的感情之深,由此也可略见一斑。
第五百四十三章 初临武昌府
谭纵对施诗和曼萝已经察觉自己身份的事情一无所知,返回了船上后就等待着杭州那边的消息,他已经着手让人联系从扬州到长沙的客船,只要杭州那边的事情一完结,他立刻以李青岚的身份去湖广。
自从离开京城,这一路上谭纵、施诗和游洪升等人已经将杭州的李家的情况背了一个滚瓜烂熟,从祖上八代往下细细捋了一边,不仅什么鸡毛蒜皮和偷鸡摸狗的小事,就连通奸扒灰这等恶心人的事情也都牢牢记在了脑子里。
等杭州那边的人回来后,还会将李家一些人物的画像和李府的简易地形图带来,有了这些信息当后盾,谭纵在外人面前就真的成为了李青岚。
正如游洪升说的那样,扬州城还真的成为了“龙潭虎穴”,那家茶楼的掌柜第二天一早就去谭府,将茶楼里发生的事情向施诗汇报。
施诗闻言莞尔一笑,赏了那个掌柜五两银子,让掌柜的离开了,从茶楼掌柜的描述中,她可以肯定那个出言不逊的中年男人与自己在广场上看见的是同一个人,而敢在扬州城说谭纵在夏游大会赢得侥幸并且能这么说的,天下间恐怕也就只有谭纵自己了,即使是那些狂傲的文人,也不得不拜服于谭纵的文采。
正月十九,在谭纵等人焦急的等待中,去杭州办事儿的人终于回来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元宵节一过,李青岚第二天就被顺利地绑走,逼着他写了一份离家经商的信留在了家里,从李府顺出来了好几千两银票,制造了一个他离家出走的假象,气得李老太爷大病一场,直骂他是一个败家子,差点就挂了。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况且李青岚将李府今年用来做生意的钱全都拿走了,李府的人自然将他拿钱离家的消息给封锁了,这要是传出去的话,李家的生意可就毁了,因此对外只是说他出去做生意而已,暗中筹集着做生意的资金。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从湖广荆州府发来的告急文书送到了京城的朝会上,有一支暴民队伍在大年初十攻破了荆州府下辖的洪湖县县城,包括县令在内的县衙人员被凶残的暴民屠戮殆尽,砍下脑袋后悬挂在了城门上方的城墙上。
由于暴民的规模越来越大,荆州府的城防军兵力与暴民的数量相比相形见绌,因此荆州知府请求清平帝抽调周边州府的城防军来荆州府平暴。[umdtxt小说网·umdtxt。]
清平帝闻之后不由得大为震惊,在朝会上怒斥荆州府的官员办事不力,竟然连一座小小的县城都守不住,简直就是丢尽了朝廷的颜面,同时也对荆州府的暴乱甚为担忧。
就在清平帝余怒未消之际,曹乔木上奏,根据湖广监察府奏报,他怀疑湖广官员贪墨赈灾粮款,致使湖广灾民流离失所,进而引发了湖广灾民暴乱,请清平帝明察。
曹乔木的奏言使得清平帝勃然大怒,随即令文渊阁大学士关海山以钦差身份前往湖广,彻查湖广官员是否贪墨,并且节制湖广周边地区州府的城防军,对暴民进行平乱。
清平帝的这道圣旨在波澜不惊的京城官场暗流涌动,各派势力表面上拭目以待,等待着关海山的彻查结果,世界上则纵横联合,以湖广之事为契机,进行着一起新的殊死博弈。
关海山三天后就从京城出发,他与谭纵一样选择了水路,经由扬州到湖广,只不过由于随行人员众多,因此导致行程缓慢,到达湖广边缘的武昌府时,要比谭纵慢了大半个月。
就在关海山离开京城的时候,谭纵所乘坐的客船已经来到了武昌府,正在长江边上的一家酒楼里吃着美味的武昌鱼。
由于武昌府位于湖广的最东部,因此所受的旱情是湖广众多州府中最轻的,再加上它又是长江水道和汉江水道的交汇处,带动了水运的繁荣,因此武昌城的街面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市面依旧繁华。
谭纵不得不在这里等待,因为过了武昌府再往前走的话,水面上就有些不太平,他们必须在这里等待西去的客船或者货船,与它们一同前行。
由于受到旱灾的影响,不少灾民当了水寇,大肆劫掠经过的船只,作为水面上的霸主,漕帮对此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那些灾民实在是太多了,抓不胜抓,抓了一批后很快又会冒出一批来,为此是大伤脑筋。
因此,西去的船只唯有结伴而行,增强船队的护卫力量,那么才能避免被被那些水寇打劫。
谭纵和乔雨、游洪升坐在一个临街的包厢里,一边喝酒谈笑一边望着不远处滔滔的江水。
谭纵此时恢复了原来的样貌,只不过在嘴边黏上了两撇小胡子,看上去老成了许多,乔雨的样貌虽然没有丝毫的改变,但是言谈举止中却流露出风情万种,她的美貌是最好的掩护,谁也猜不到这样一位疯子卓绝的大美女竟然会是一名冷酷的顶级杀手。
游洪升虽然在长法府为官多年,可是由于在京城里蹉跎了这几年,身心疲惫,外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不是那位裁缝的眼神好、对他印象深刻的话,恐怕难以认出他来。
为了保险起见,乔雨给游洪升化了妆,并且在他的脸上黏上了一副假胡子,这样一来的话就没人能够认出他来了。
“公子,正如你所预料的那样,城防军将灾民们都挡在了城门外。”正当三人谈笑风生的时候,房门开了,沈三快步走了进来,沉声向谭纵说道,“我打探了一下,那些灾民分到手里的赈灾物资少的可怜,根本就不够吃,根据官府的解释是赈灾粮款被暴民给抢了。”
“暴民?”谭纵闻言,将手里的酒杯放在了桌面上,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嘲讽的神色,“恐怕是他们将那些食不果腹的灾民逼成了暴民,然后又把责任推在了那些灾民的身上。”
“大人,他们既然这样说,肯定已经有所准备,恐怕那些赈灾物资的账面被他们做得天衣无缝,即使有什么蹊跷的地方也可以将其推到那些暴民身上。”游洪升也放下了手里的酒杯,沉吟了一下后,神情严肃地望向了谭纵,“这起案子不好查呀!”
“官家已经想到了湖广黑幕重重,因此才派本官暗查。”谭纵抬头望向了游洪升,微微一笑,“有一句话说的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既然已经做下了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迟早会被查个水落石出。”
“大人言之有理,这纸里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游洪升点了点头,接着眉头微微一皱,不由担忧地说道,“武昌城外的那些城防军能虽然能阻那些灾民们一时,但随着灾民的不断增加,假以时日的话,恐怕终会酿成大祸,这武昌府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开仓救济那些难民。”
“城外都已经饿死了人了,武昌府竟然还不开仓赈灾,简直可恶之极。”听闻此言,乔雨不由得面色一寒,伸拳砸在了桌上,听沈三说,城外的树皮已经被那些灾民给啃光了,到处可以看见被冻饿而死的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不仅身上的衣服被人扒去御寒,有些尸体还被饥饿难耐的灾民给吃了,露出了累累白骨,看得人触目惊心。
为了防备那些灾民的涌入,武昌府所辖的各县都在县界处集结了大量从乡镇征集而来的乡民,在县界处严阵以待,有的地方已经爆发了守境乡民与灾民们的激烈冲突,导致不少灾民在冲突中死于非命。
各县之所以如此做,也是迫不得已,这些灾民们就像蝗虫一样,所过之处一片狼籍,不仅吃光一切能吃的东西,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烧杀劫掠等暴力事件,使得社会治安状况急转而下,谁也不想自己的家园受到危害,故而才组织乡民保境。
“武昌府现在根本就不敢开仓赈灾,一旦让灾民们知道武昌城赈灾的话,那么大量灾民将会蜂拥而至,先不说武昌府的存粮是否会被那些饥饿的灾民吃完,这么多灾民聚在一起,一旦有那别有用心之人煽动,那么武昌府将面临一场浩劫。”游洪升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开仓赈灾说起来容易,实际上要冒着非常大的风险。
况且这开仓赈灾并不是武昌府能做得了主的,要上报朝廷,得到清平帝的准许后才能执行,而且户部要派人前来全程监督,并非武昌府想开仓赈灾就能开仓赈灾的。
再者说了,武昌府这次旱灾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所辖各县并没有出现灾民,而在清平帝往湖广下拨的赈灾粮款中所占的份额也极少,分到各县的话简直就更少了,故而武昌府的官员应该没有兴趣贪墨那些赈灾粮款,因为贪墨所获得的利益太少而风险太大,不值得他们冒险。
因此,既然那些灾民都是来自外地,并且武昌府的官员们在这次赈灾中“问心无愧”,那么他们当然不会将开仓赈灾的事情放在心上,反正到时候倒霉的又不是他们:
关于赈灾里的那些龌龊,武昌府的官员们对此是一清二楚,如果说湖广那些州府的官员们没在里面捣鬼的话,岂会引发如此大的灾民潮?
说句不好听的话,凭什么那些州府的官员得好处,而将这些灾民们抛给武昌府,消耗武昌府的资源?天下间有这么好的事儿?
况且,谁也不知道这次旱灾的影响会持续多久,万一武昌府的百姓也需要赈济的时候,他们拿什么来赈济武昌府的百姓?到时候只有向朝廷要救济,届时武昌府官员的政绩可是会受到影响。
因此,关于开仓赈灾,里面涉及到的利益纠葛错综复杂,非常人所能理解,因此在朝廷没有下达赈灾的命令下,武昌府的官员们自然对那些灾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省得自寻烦恼。
“公子,我刚才在下面看见有一群灾民被押进了城,正向这边走过来。”正当谭纵和游洪升谈论着灾民的时候,一名侍女打扮的俏丽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娇声向谭纵说道。
说话的人是小莲,手里拎着几袋点心,就像在昆山县一样,她现在的身份依然是乔雨的侍女,刚才去糕点铺买了武昌府的特色糕点来给谭纵和乔雨尝鲜。
谭纵既然被小莲称为公子,那么乔雨自然而然就是夫人了,而游洪升则成为了师爷,自从离开扬州城,无论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大家都以现在的称呼为准。
谭纵闻言,于是走到临街的窗口前向下望去,只见一群蓬头垢面、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男女被一些手里拎着刀的大汉的押送下,缓缓从远处走了过来。
二月的天气依旧寒冷无比,那些被押着的男男女女衣衫单薄,双手抱着膀子,在江风中的吹拂中冻得瑟瑟发抖。
这群男女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沿途的行人,人们围聚在街道两侧,冲着那些男女指指点点地议论着。
“叫花子,叫花子……”一群小孩好奇地跟着那群男女,嘴里冲着他们高声喊着,有些调皮的孩子甚至捡起路边的小石子砸那些男女,使得那些人狼狈地躲避着,惹得那些小孩子哈哈大笑。
押送的大汉见状,立刻走过去揪住了几名扔石子扔得最起劲的小孩耳朵训斥了一通,那些调皮的小孩才老实了下来,不再冲着那些男女扔小石子了。
当那群男女走到酒楼前的街道时,呼啦一下,不知道哪个窗户里忽然扔出了一些馒头和肉食,落在了前面男女的脚下。
前面的那些男女先是怔了一下,随即一拥而上,扭打在一起,你争我夺地抢着落在地上的馒头和肉食。
押送的大汉连忙冲上前,对着那些男女拳打脚踢,想将他们给分开,可就在这个时候,酒楼里又有几个窗口扔出了食物,这次食物扔得比较远,落在了那些男女队伍的中部。
这使得队伍里的那些男女们刹那间就乱了起来,完全无视了押送大汉的拳脚,纷纷涌上前去争抢落在地上的食物,也不顾食物上沾着的泥土,抓起来就往嘴里塞。
“哈哈……”见此情形,酒楼的几个窗口里顿时响起了嘲讽的笑声,那些食客们饶有兴致地望着那些男女在街道上抢夺食物,从那些男女的身上取乐。
“
第五百四十四章 拍卖
望着那些争抢在一起、模样十分狼狈的男男女女,街道两边的人们随即也哄笑起来,或许他们并无恶意,可是听在谭纵的耳中却感到极其的刺耳,不由得暗自摇了摇头,乱世人命贱如狗呀!
谭纵对这种以灾民取乐的行为十分反感,正当他准备离开窗口的时候,无意间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一名衣衫褴褛的女子竟然没有像周围的同伴那样争抢地上的食物,而是抬起头,愤怒地瞅着酒楼上那些立在窗口的大笑着的食客们。
女子头发蓬乱,脸上脏兮兮的,看不清她的长相,不过她的一双眼睛异常清澈,眼神中的怒火清晰可见。
“小娘们找死呀!”不仅谭纵,酒楼上的那些食客也注意到了显得另类的女子,见她竟然敢冲着酒楼怒目而视,一名胖乎乎的公子哥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嘴里骂骂咧咧了一句后,随即将手里的茶杯向那名女子砸去。
女子见状,连忙向一侧一闪,茶杯啪一声落在了她的脚边,摔得粉碎。
“砸她。”酒楼里的食客们见状,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酒楼上顿时雨点般飞下来茶杯和碗碟等物品,噼里啪啦地摔在了地上。
一些盘子里还有没吃完的菜肴,一并扔了下去,汤汁四溅,见此情形,那些正冲着抢夺食物的男女拳打脚踢的大汉们连忙闪到了路边。
那些争抢食物的男女们不仅丝毫不顾及头上飞下来的物品,反而因为盘子里的那些剩菜剩饭变得更加的疯狂,继续在街面上抢夺着地上的食物。
一些人随即被砸得头破血流,但是依旧用手抓着地上的食物往嘴里送,模样甚是恐怖,在他们看来,即使死了也要做个饱死鬼。
就在楼上的食客们开始往街面上扔东西的时候,谭纵注意到那名怒视酒楼的女子也跟在那些大汉躲在了一旁,避免了被那些碗碟砸中。
“你们干什么呢?”正巧,一群府衙的公人在酒楼一楼大厅里吃饭,见街上乱糟糟的,于是涌了出来,指着楼上的人喊道,“知府大人有令,现在乃非常时期,任何人胆敢寻衅滋事,一律抓进大牢。”
听闻此言,那些往下面扔东西的食客们顿时一哄而散,缩进了房间里,谁都知道现在武昌城的局势有些紧张,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往枪口上撞。
押送的大汉连忙走上前向那些公人道谢,然后骂骂咧咧地赶着那群男男女女离开了。
那名女子夹杂在人群中前行,经过谭纵下方时,她感觉楼上有人在看自己,于是抬头向酒楼上望了望,与谭纵的视线在空中相遇。
谭纵见状微微一笑,友好地冲着那名女子点了一下头,那名女子先是一怔,随即移开了目光,低着头向前走着。
“相公,那个女子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落座后,乔雨笑盈盈地望向了谭纵,她注意到了刚才谭纵一直在关注着那名女子,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说法。
“我觉得那个女子并不像普通人家的子女,虽然衣着寒酸,但是身上却有一股大家闺秀的气质,想必身份不会简单。”谭纵闻言,端起酒杯品了一口,笑着向乔雨说道。
“湖广现在兵荒马乱,一些大户人家遭了灾,子女们自然也就流露在外面了。”游洪升闻言点了点头,同意谭纵的说法,语气里颇有些感慨:照先前的情况来看,那些男那女女是被人买来准备贩卖的,大户人家的子女落到这步田地,也真的是令人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