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义气水浒(剑翁)-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头禁军伤亡近百人后。弓箭手便开始东躲西藏了,如果不是秦明在城头督战。恐怕青州禁军就这样溃散了。

填壕车有护壁遮挡箭矢,下面推动的士卒并不用担心城上弓箭手。

只用了一个时辰,梁山便填平了青州护城河。

护城河一平,数千步军便抬着云梯往城下杀去。

“放箭,放箭。”

虽然秦明不断嘶吼,但是城头的禁军还是东躲西藏的,只有少数人敢起身放箭。

秦明正踢打一个躲在城垛下的弓箭手时,楼车上一个弓箭手终于抓住机会,一箭射在秦明肩膀上。

“啊!”

秦明闷哼一声,握住箭柄,一用力便掰折了,同时侧身闪过一支射来的箭矢。

秦明肩膀上血流不止,并没下城,反而大吼道:“都给我起来射他娘的!”

可惜他的武勇并没激发习惯了混吃等死的禁军血性。

那些东躲西藏的禁军看到秦明带伤督战,倒有大半心中诅咒秦明被一箭射死,省的这厮逼他们厮杀。

秦明也知道不能让楼车上的弓箭手都对准他,否则即使只有正面的一个楼车上的二十来个弓箭手可以攻击他,也足以射杀他了。

一狼牙棒把一个缩在城垛下发抖的弓箭手脑袋敲碎,大喝道:“避战者杀无赦。”

看到秦明如此凶残,附近的弓箭手连忙站起来,张弓搭箭,不过射出的箭矢却没几个准的。

一架架云梯搭在城头上,秦明督战的一段城墙上的禁军还拼命扔着礌石,但远些的禁军却只顾着躲避楼车上弓箭手的攻击,并没多少人阻挡梁山兵马。

很快就有梁山士卒攀上城头。

早已等待多时的青州禁军看到梁山士卒,倒好像见到救星一样,第一时间便扔了兵器投降。

秦明见状,顿时气得哇哇直叫,带着亲兵扑向上城的梁山士卒。

“吃爷爷一斧。”

秦明没走几步,就听到身后一声暴吼,回过头来,就看到一个穿着皮甲的黑大汉跳上城来,从腰间拔出两把板斧,瞬间便砍倒他的两个亲兵。

秦明见这黑大汉凶猛,也顾不得前面城头,转头一棒砸向这黑大汉。

李逵也不傻,看秦明狼牙棒呼啸而来,也没用板斧硬接,闪身躲过了,一斧便砍向秦明狼牙棒。

秦明手腕用力,想要变砸为扫,牵动肩膀上的伤势,招式一慢,被李逵一板斧正砍在狼牙棒上。

秦明力气原本不输于李逵,但是他肩膀上有伤势,又是临时变招,兵器相交,狼牙棒便被向外荡去。

李逵却是毫不停留,一斧劈开秦明狼牙棒,便扑向秦明,另一只板斧也砍向秦明。

若是让李逵近身,秦明狼牙棒便使不开了。

秦明慌忙往后退了几步,一舞手中狼牙棒又挡住李逵。

二人斗了几合,解珍、解宝兄弟就提着钢叉从一旁杀来。

狼牙棒原本就不适合步斗,秦明又负了伤,力斗三人几合,就被解珍一叉扎倒,李逵扑上去望着秦明面目就要剁。

解宝连忙拦住李逵道:“哥哥有令,活捉此人。”

李逵这才想起史进将令,转身想要再去厮杀时,城头哪还有官兵反抗。

另一边项充、李衮已经打开城门,接应城外的马军进城。

镇三山黄信带着一支兵马在城内救应四城,防止梁山声东击西,攻打其他方向。

看到秦明镇守的城头失守,刚刚带兵赶来救应,就撞上一马当先杀进来的栾廷玉。

还未交锋,栾廷玉这厮就打出飞锤,把黄信一锤打下马。

若不是后面马军看到梁山兵马进城就都怯战,放缓了马速,黄信恐怕就被自家马军踩死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下山猛虎

打下青州后,史进好言劝降了秦明、黄信。

齐州、淄州也传来消息,齐州官兵据城死守,不过在林冲挥兵猛攻下,也不过一日便陷落。

淄州则因为知州赵明诚弃城而逃,城中军民直接开城降顺,关胜兵马一矢未发便占了淄州。

又花了两日功夫,分兵打下青州所有县治,史进留锦豹子杨林做青州兵马都监,分兵三千,又派孙立、栾廷玉、解珍、解宝、孙新五人领兵五千打潍州、莱州、登州,杨志、鲁达、孔明、孔亮领兵五千打密州、沂州。

史进便带着呼延灼、韩涛、彭玘、花荣、秦明、黄信等人率一千多兵马返回济州。

陈达等几路兵马也先后班师,只留下火眼狻猊邓飞、摩云金翅欧鹏、铁笛仙马麟各带三千兵马做东平府、齐州、淄州兵马都监。

泰安州兵马都监也由石将军石勇代替武松。

武松做了几日兵马都监便被替换,也没不开心。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史进把猛将都留在帐下开疆扩土。

相比镇守一地,武松更愿意开疆扩土,建功立业。

开始,史进是打算派一些猛将镇守各州府的,防止宋朝兵马反扑。

但是后来定下夺取天下的大计后,史进便决定集中全力夺取东京,然后再考虑防卫的问题。

东平府、齐州、淄州、青州先后被梁山兵马攻占的消息传到东京,也让朝野震惊。

朝中众奸臣早知梁山厉害。可也没想到梁山几日间就能攻占四座州府。

济州离东京不过五百多里,中间只隔着兴仁府,梁山造反直把那皇帝老儿吓得魂不附体。想要调童贯回来先扫灭梁山贼寇,免得梁山打到东京来。

不过蔡京、高俅等人却是劝住了皇帝,在他们看来,东京城高河深,说铜墙铁壁都不为过。莫说梁山贼寇了,就是辽国铁骑打到东京来,也休想打下东京。而且梁山兵锋明显是指向山东各州府的。

相比梁山贼寇。用摩尼教蛊惑人心的方腊才是朝廷心腹大患。

童贯已经打到方腊老巢,如果此时撤兵,给方腊喘息的机会。很快方腊就能卷土重来,断了朝廷钱粮。

方腊挖了蔡京祖坟,蔡京对方腊自然是欲除之而后快。

在众奸臣看来,梁山贼寇便是把山东都占了。等童贯领着西军回来。剿灭梁山贼寇必然是如汤泼雪。

天下百姓也才知道梁山好汉不是田虎、王庆之流可比的,一旦发威,数日间便能成为势力最大的反王。

史进带兵返回济州时,孙立领的兵马已经打下潍州和境内二县,小尉迟孙新任潍州兵马都监,带兵一千镇守潍州,孙立、栾廷玉、解珍、解宝继续带兵东进,攻打莱州、登州。

隔了一日。杨志也传回消息,攻克了密州。毛头星孔明任密州兵马都监,密州要比潍州大很多,下辖四县,距离也较远,杨志等人要扫平各县还要费些时日。

东京方面,朱贵亲自带戴宗、乐和率领情报司精细之人开挖地道,时迁、白胜因为手脚不干净、好赌都没有带。

不过挖地道的进展明显比众人预期慢,运火药进城和买城墙附近的宅院都容易,但挖地道的声音不仅要避免被官兵听到,还要避免被左邻右舍听到,所以只能选在嘈杂的白日进行。

到的晚间,夜深人静时便必须停工。

而且东京城墙里面保留的空地更宽,从他们购买的院子挖到城墙下面足有十余丈。

得知朱贵等人的进度后,史进便又派林冲、呼延灼、武松先后领兵打了濮州、单州、徐州,让小霸王周通、打虎将李忠、混世魔王樊瑞做了兵马都监。

到三月底,孙立、栾廷玉顺利打下莱州、登州,杨志、鲁达也打了沂州。

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独火星孔亮分别作了莱州、登州、沂州兵马都监。

孙立、栾廷玉、杨志、鲁达都返回济州听令。

一个来月,梁山便占了济州、泰安州、东平府、齐州、淄州、青州、潍州、莱州、登州、密州、沂州、濮州、单州、徐州十四座州府。

为了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梁山的强盛和宋朝的腐朽,济州也印制邸报公布梁山占领的州府。

山东百姓看到梁山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攻势,更加坚信仁王会一统天下,无数的壮丁涌到各州府设立的招兵处要入伍。

不过梁山招兵的条件却很高,家中要有其他兄弟赡养父母、妻儿,而且年龄要在十八到四十之间,还得身体强壮才能入伍。

情报司也把济州印制的邸报传到其他州府,直让各地百姓都翘首以盼,等着仁王带兵到来,给他们分土地。

山东的糜烂也让那皇帝无心游玩,每日在金銮殿上大骂群臣无能、禁军腐朽,除了童贯便再无可用之人,除了西军便再无可用之兵。

朝中众臣也不敢接口,虽然很多人都看不起童贯这个阉人,觉得童贯在西边和江南可以建功都是靠着西军善战,如果让他们指挥西军,他们可以比童贯做的更好。但是现在西军已经无法抽调,所以朝中众臣都只能做缩头乌龟。

朝中清流趁机上书言军中弊政,皇帝也恼怒国中没有可用之兵,削了高俅官职,不过并没拿高俅问罪。

皇帝也没调童贯北上,因为童贯在江南连战连胜,方腊从杭州、富阳、新城、桐庐一路败退回睦州。

在睦州城下,西军挖地道用火药炸塌城墙,攻占了睦州。

方腊带着残余摩尼教教众退到清溪县。

而童贯分的另一路兵马已经攻克歙州,对方腊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童贯给皇帝的奏折中也十分乐观,保证半月之内就可以剿灭方腊。

其实童贯自己心中也没底,只是他害怕皇帝让他北上打梁山贼寇,到时剿灭方腊功亏一篑,而西军也无力再攻打梁山。

西军虽然连战连捷,但摩尼教教众十分顽抗,打到睦州后,摩尼教教众为了保护圣地,更是死战不退,西军伤亡很大。再跋涉千里北上之后,根本不可能再和梁山作战,所以童贯想一鼓作气先灭了方腊再说。

所有人对东京城防都很有信心,因为东京城池是为了防备辽国而建,即使辽国倾国而来,短时间也无法攻下东京,更不用说梁山了。

第一百六十章东京内外

四月初三,梁山史进突然领兵五万过广济军直趋东京,上百艘战船也沿着五丈河向东京而来。

兴仁府出兵狙击,却被梁山兵马轻松击溃。

梁山并没趁势攻打兴仁府,而是直扑东京。

朝中众臣原本以为梁山会先打了广济军和兴仁府,然后才可能进犯东京,没想到梁山兵马居然直扑东京而来。

皇帝吓得就要召集天下兵马勤王,不过朝中众臣一致认为梁山兵马无法攻克东京,只需召集京城附近兵马来守城便能让梁山兵马无法越雷池一步。

新任太尉何灌出身西军,和高俅去西军镀金不同,何灌是在西军一步步累功升上来的,深悉兵事。

皇帝任用何灌便是希望他整顿禁军,让国中有可用之兵。

何灌领了皇帝圣旨,便先从京城禁军开始整顿。

山东、河东、淮西不时便有城池失守的公文,皇帝也是每日垂询。

在皇帝的催促下,何灌不得不使用雷霆手段,整肃东京禁军。

短时间内虽然无法让东京禁军成为精兵,但各营兵马却都开始按时点卯,认真操练,不再和过去一样,大半禁军都在城中做其他营生。

不过东京所有军民都知道何灌当不了多久太尉了,十万禁军中牵扯的皇亲国戚、朝中文武不知有多少,如果不是现在梁山、田虎、王庆闹得凶,即使有皇帝支持。恐怕何灌也做不了几日太尉。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局势稍稳,就是何灌丢官的时候。

何灌也知道这一点,不过皇帝急的跳脚。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得罪东京权贵,否则眼前这一关就过不了。

何灌在西军用武多年,对攻城战了解更多,觉得梁山贼寇连东京城头也上不来,力谏皇帝等到梁山贼寇攻城几日,师老兵疲时,再召集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的禁军来勤王。里应外合破梁山贼寇。

朝中文武也觉得现在召集来其他三京禁军容易被梁山贼寇各个击破,而且说不得梁山贼寇只是调虎离山,想去攻打南京应天府。全取山东。

在满朝文武的这种自信下,皇帝也放下心来,只是把东京附近禁军都收拢到城中。

史进领兵到的城外,在新曹门外五里扎下营寨。

次日。梁山兵马在城外大造攻城器械。同时分兵两万绕过东京,攻打了东京西北十里外的牟驼岗,获取战马两万多匹,粮草无数。

牟驼岗是宋朝牧马之地,宋朝不多的战马几乎全部牧养在这里。

倒不是东京官员忘了这些战马,而是东京城中容纳了一百多万军民,早已拥挤不堪。加上高俅做太尉的时候,大肆侵占军营。东京附近禁军入城后的宿营都出现了困难,哪有地方安置这些战马。

驱赶战马去其他州府。又怕引起梁山注意,派兵追击,而且两万匹战马浩浩荡荡,损毁了百姓田产的话,即使保住了这些战马,也会被文臣群起攻击。

何灌索性忙得“忘了”牟驼岗,希望梁山贼寇不会去攻打牟驼岗。或者即使丢了牟驼岗,只要他能守住东京,一样功大于过。

他实在不愿意招惹那些文臣。

这也是宋朝武将的无奈,宋朝仰文抑武,文臣的口诛笔伐要比武将的刀枪厉害许多。

牟驼岗的情况也没瞒过梁山情报司,所以史进才在第二日便派兵打了牟驼岗。

夺得了两万多匹战马,即使无法攻下东京,史进这一遭也不算白走了。

皇帝得知丢了牟驼岗的事情,训斥了何灌一番,不过大战在即,他还要靠何灌守城,末了还得再劝勉一番。

这一日,一封公文也辗转从北边传进城中,兴仁府被梁山兵马攻占,除去南京应天府、淮阳军,山东全部沦陷。

原来史进带人直扑东京的时候,山东总兵杨志也随后带兵攻击广济军、兴仁府。

不过一日,便打下了广济军,兴仁府兵马顽抗了两日也被杨志攻下。

史进兵马在城外打造了两日攻城器械,第三日大早,便向着东北水门而来。

何灌看梁山兵马要攻打东北水门,连忙把防守重心从新曹门转移到东北水门,同时请皇帝上城巡视,提振士气。

皇帝有些担心流矢,不愿去城头,但何灌奏说东京城高河深,弓箭很难射到城头,圣上上城巡视一下,士气必然高涨。

王黼、蔡攸等人知道皇帝好大喜功的性子,也撺掇皇帝上城巡视一下,回头史官就可以写天子英明神武,亲自上城击退进犯京师的贼寇。

皇帝赵佶一直想着青史留名,功盖列祖,所以才一直让童贯在西边用武,开疆扩土,现在已经搞得天下大乱,却还觉得这些贼寇只是疥藓之疾,只要扫灭了这些贼寇,仍然可以扫灭西夏,夺回燕云十六州,成为千古一帝。

于是,赵佶带着一众文武在金枪班、银枪班护卫下,浩浩荡荡的从皇宫往城头而来。

两日前,东京便关闭了城门,防止梁山兵马突袭。

城内物价顿时飞涨,不仅是需要城外供给的菜蔬、肉类,就是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粮米都打着滚的涨价。

朝廷不得不开仓放粮,平息物价,但是却基本都被城中权贵接走,米价还是一会一个价的往上涨。

原来城中权贵知道摩尼教起义,江南各州府农事基本都废了,而大宋粮食又有很大部分都靠苏杭地区供给,苏杭熟,天下饱,苏杭近乎绝收,今年的粮价只会涨不会跌。

城中权贵也没人相信梁山贼寇能打下东京,所以他们把这次贼寇袭城看做一次大发横财的机会,联手抬高市面上的粮价,逼迫皇帝开仓放粮,他们大量接下官仓中的粮食,囤积到秋后再出售。

田虎、王庆造反后,粮价就开始涨。

去年方腊在江南揭竿而起后,粮价更是如脱缰野马,大涨起来。

如果不是梁山一直在做起兵的准备,收购了许多粮草,史进也会为粮价头疼。

在粮价早已翻翻的情况下,米价又打着滚的涨,城中自然是民怨沸腾,尤其朝廷放了数十万石粮食,但却很少有百姓买到,谁还不知道是奸臣作祟了。

“杀九贼,降粮价。”

“杀九贼,降粮价。”

“杀九贼,降粮价。”

……

在梁山细作混在人群中喊了一嗓子以后,在道路两旁看皇帝出行的百姓便跟着喊起来。

很快就蔓延到全城。

第一百六十一章轰天巨响

赵佶原本是想显示他的英明神武,哪想到会迎来这样的夹道欢迎,如果不是道路两旁的御林军护卫,赵佶觉得那些愤怒的百姓一定会冲上来,暴打他喜欢的那几个臣子。

梁山拒绝招安,抛出诛杀九贼的条件后,“九贼”的说法就传遍天下。

过去赵佶觉得九贼的说法不靠谱,他的重臣中或许有几个乱国的人,但也不会所有人都是奸臣啊。

可看到道路两旁百姓怨恨的面孔,赵佶有些信了。

如果他宠信的这些人有一个忠臣,也绝不会让贼寇打到东京城下来。

蔡攸领兵剿灭王庆,高俅领兵剿灭梁山,都无果而终,回来却以各种理由搪塞他。

田虎、方腊造反更是都瞒了他,直到闹得大了,才奏上来。

王黼、蔡攸等奸臣都在赵佶坐的马车后面骑马跟着,也不知道赵佶想什么,只是恼怒这些百姓以下犯上。

如果不是皇帝就在前面,他们早下令驱散这些该死的草民了。

宋朝君臣各怀心思在百姓“夹道欢送”下来到外城。

负责守城一应事宜的何灌也带着人在城墙下迎接。

王黼、蔡攸几个奸臣也先行下马,抢上来伺候皇帝。

赵佶下了马车,看了一眼几个谄媚的重臣,沉着脸道:“一日内米价还居高不下的话,你们也不用执政了,全部上城墙杀贼。”

说完,就往城墙上走去。

少宰王黼连忙叫苦道:“城中百姓害怕梁山贼寇一直围着城池不退。朝廷只要放粮就会被他们抢购去。不击退梁山贼寇,臣等也无能为力啊。”

赵佶冷哼一声,道:“只有击退梁山贼寇。粮价才能降,那你们更应该上城杀贼了,左右你们在城中也无用。”

蔡攸看王黼还要说话,连忙拉住王黼,看了眼大步向前的皇帝,低声道:“官家发怒了,朝廷已经低价放了五十万石粮食。那些粮商难道要朝廷把所有官粮都低价卖给他们才罢休吗?”

王黼也害怕失了圣宠。看了看众奸臣,道:“是该敲打敲打那些粮商了。”

蔡京年迈,已经很少上朝。朝中政事已有大半是王黼处理。

众奸臣看王黼发话,也知道侵吞官粮的事情到此为止了。

赵佶在金枪班、银枪班护卫下上了城头,看到外面黑压压的梁山贼寇和五丈河上绵延数里的战船,有点心惊的对何灌道:“守城的事宜准备的如何了?”

何灌十分有信心的道:“臣已部署好。贼寇便是再来十万。他们也无法攻上城墙来。”

赵佶看何灌这样有信心,也放心了许多,勉励了几句,站在城墙上往外看着。

梁山兵马停在两里多之外,从十余丈高的城墙上看去,就好像蚂蚁一样。

正看间,城外梁山兵马突然放起号炮来。

“轰”

“轰”

“轰”

听到炮声,王黼马上道:“贼寇要攻城了。官家身系天下,还请官家摆驾回宫吧。”

赵佶看贼寇还在两里多外。也不想让人说望风而逃,一脸镇定的转过身往前面走去,道:“从前面甬道下城吧。”

众臣也不觉得梁山贼寇一下就能飞过来,何况下面还有十余丈宽的护城河,便也跟着赵佶不紧不慢的往前走去。

走了没多远,便觉地动山摇,在巨响声中,土石飞溅。

“轰”

“轰”

赵佶一行人瞬间便被震翻在地上,近在咫尺的巨响更是让所有人双耳剧痛,眼冒金星。

运气不好的更是被飞溅的土石砸的头破血流。

梁山兵马停在两里多外,都被城墙下的巨响吓了一跳。

十多丈高、五丈九尺宽的城墙在巨响中摇晃、扭曲,水门两边的城墙更是坍塌了数丈,出现一个缺口。

史进看到成功炸开水门,安抚住胯下受惊的战马,大喝道:“攻城,第一个攻进皇宫的,官升三级,赏金万两,封开国候。”

“杀。”

看到东京城墙坍塌,史进又许下重赏,所有将士都是热血沸腾。

建功立业就在今朝了。

五丈河上的水军船只也箭一般射向水门。

金枪班班直徐宁被震的摔在地上,缓了一阵,才清醒过来,挣扎着爬到皇帝跟前,叫道:“圣上!”

赵佶身体比不得徐宁强壮,虽然没有被飞溅的土石砸中,但那巨响也让他受不了,脑中还是嗡嗡直响,痛的厉害,看到徐宁,惊魂失魄的喊道:“快保护朕下城,快保护朕下城。”

“是。”

徐宁双耳轰鸣,根本听不清赵佶说什么,但看到赵佶惊慌失措的样子,也猜到他的意思了,连忙喊了一声,扶赵佶站起来。

后面金枪班、银枪班一些将士也摇摇晃晃的站起来,王黼、蔡攸之流却是摔在地上起不来,一个个惨叫着让护卫扶他们起来。

徐宁看前面尘土飞扬,也不敢带着皇帝走之前说的甬道了,扶着赵佶转身往原路退回去

赵佶哪还记得之前说过什么,即使记得,他也不会在乎了,他现在只想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让太医看看他的脑袋、耳朵。

王黼、蔡攸等人更是屁滚尿流,不知道有多少人的裤子变得**。

何灌爬起来,看到赵佶被金枪班的人扶着下城,也松了口气,好歹皇上没有当场阵亡在城墙上,否则他这个提议皇上上城的人一定会被株连九族。

不过让皇上受了这一场惊吓,即使他能击退梁山贼寇,也少不了罪责。

他只是想让皇上提振一下士气。哪想到贼寇会用火药,而且听动静恐怕最少也用了数千斤火药。

“不好,城墙。”

何灌看到水门处尘土飞扬。大叫一声,就跌跌撞撞的往前跑来。

“城墙塌了。”

“城墙塌了。”

没跑多远,前面的禁军已经喊起来,还有一些禁军连滚带爬的往这边逃来。

何灌隐约听到这些禁军的哭喊,连忙喊道:“所有人不得后退。”

可惜他的声音却淹没在城上哭爹喊娘的声音和城外越来越近的喊杀声中,根本没人能听到。

何灌看这些禁军不听将令,拔出腰间宝剑就把一个跑过来的禁军砍倒。大喊道:“临阵脱逃的杀无赦。”

若是平时,可以杀一儆百,但现在那些禁军却是仿佛没听到何灌的喊声一样。继续往前逃。

其实很多人确实听不到何灌说什么。

越靠近爆炸点的人受伤越重,很多禁军都是口鼻流血,哪能听到人说什么,砍杀一个人哪能比得过那种地动山摇、五雷轰顶可怕。

水门两旁的城墙直接坍塌。堵塞了河道。上面还有数丈高。

阮小二带着水军快船冲到水门处,指挥着战船并排起来,用木板钉牢,没多大功夫,一座浮桥便横在十余丈宽的护城河上。

搭好浮桥,阮小二也没客气,带着水军就往城中爬。

城墙上的官兵早已被震得七晕八素,根本没人阻挡。

阮小二带着水军轻松的就进了城。

水门后面还有一座瓮城。下面也埋了火药,而且考虑到水门可能坍塌。堵住河道,战船进不来,埋得火药更多,炸开的缺口也更大。

在倒塌的城墙中间甚至出现了一个数尺宽的缝隙,正好让人通过。

阮小二看到居然有个正好让人通过的缺口,也是大喜,一马当先就带着水军钻进城中去。

拼命三郎石秀、病关索杨雄带着几十个梁山精锐士卒潜伏在离城数十丈的院子里,为了及时接应攻城的兵马,明知城下埋了上万斤火药,众人还是没有往更远的地方躲。

虽然离着几十丈,耳朵里又塞了布条,石秀等人还是被炸的七晕八素。

不过石秀也知道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巨响过后,就忍着各种不适,来到门口查看。

看到阮小二带人上冲进城来,马上和杨雄等人操着兵器冲过来,喊道:“二哥,甬道在那边。”

阮小二带兵冲进城,看着繁华的东京还有些分不清东西,看到石秀、杨雄来接应,也没多说,就一起杀向前面甬道。

何灌连杀数人,看吓不住那些禁军,后面的亲随也是反应迟钝,知道这些禁军是用不得了,连忙转身跑向后面,准备调其他地方的禁军去堵住水门处的缺口。

一些禁军正从甬道上连滚带爬的往城下跑,看到梁山兵马杀进城来,马上弃械投降。

高俅两次攻打梁山都用过东京禁军,不少人都有过投降的经历了,眼看梁山兵马杀到跟前,果断的弃械投降。

石秀领兵冲到甬道上,突然看到远处街上正有数百盔甲明亮的士卒护着一些穿着紫色官服的人往内城逃,最前面还有一个穿着红袍的人,当即拉住一旁阮小二道:“二哥,狗皇帝还没逃远,我们追过去,即使抓不到他们,也能抢进内城去。”

之前赵佶带人上城墙巡视,石秀等人也知道了,只是要等着接应攻城兵马,没有注意皇帝行踪。

阮小二顺着石秀指的方向,看到皇帝等人不过逃出去一百来丈,当即大喜,转身就往城下冲,同时喊道:“孩儿们,捉狗皇帝。”

“捉狗皇帝。”

“捉狗皇帝。”

梁山上下过去都是被称作贼寇,现在翻身变主人,听到捉狗皇帝,马上狂吼起来。

赵佶等人的马匹都被巨响吓得瘫在地上,根本无法骑乘,徐宁等班直只能搀扶着赵佶等人往内城逃去。

ps:(感谢书友“告解师”200打赏)

第一百六十二章拼命三郎

赵佶一行人摇摇晃晃的走了上百丈,才稍稍恢复了一些听力,不过脑中仍然轰鸣,隐隐约约听到后面的喊声,回头一看,顿时数人被吓得摔在地上。

赵佶看到贼寇追来,再也顾不得什么威仪了,对徐宁道:“快背朕回内城。”

“是。”

徐宁还是有些不适,但是听到皇帝下令,也没犹豫,背起赵佶,拔脚就往前面跑。

“背着我逃。”

“快背我走。”

……

后面众奸臣见状,纷纷有样学样。

徐宁背着赵佶跑了数十丈,就看到内城一队兵马冲了过来。

却是一个将官看外城被炸出一个缺口后,带着兵马来救驾。

赵佶看到有兵马杀出来,马上叫道:“你们拦住梁山贼寇。”

为头的武将连忙勒住马,翻身下马,把战马牵到赵佶跟前来。

为头的将官原本是想着接应皇帝,抢个功劳,没想到赵佶会下令他去和梁山兵马厮杀。

他也不敢当面抗旨,只能苦着脸带兵马往前杀来。

石秀、杨雄、阮小二带着兵马眼看就要捉到狗皇帝了,却被内城杀出来的这一股兵马拦住,手上自然不会留情。

石秀抢先迎住为头的将官,拼着左肩挨了一刀,一刀便把那将官脑袋砍下来。

石秀肩膀上鲜血直冒,却仿佛没事人一般,大喝道:“挡路者死!”

首当其冲的一些禁军看到石秀如此凶猛。顿时胆落,纷纷往两边避去。

石秀也不追赶,只是往前杀来。

后面禁军看前面同袍都闪到两边。谁还愿意送死,一个个都往旁边闪去。

躲得慢些的,都被石秀砍瓜切菜一般砍倒在地。

石秀拼着挨了三刀,以伤换命,砍倒拦路的禁军,几乎没有停顿,便杀透内城禁军。

看到狗皇帝那一行人还没逃远。也不管自己身上不断往外冒的血,大步流星的往前追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