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工科生-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她说如此不靠谱的话,李渊当时就愣住了,很快又大笑了一声:“好好好,由得你去。”
  一个任性妄为的公主,倒也没什么。又不是没见过更加任性妄为的,更何况,这是一个任性妄为还有人捧着的公主。
  


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为
  挂羊头卖狗肉这种事情长乐公主没干过,但是在武汉见得太多了。比如把糙米当太湖珍珠米卖的,比如把陵稻当凤凰稻卖的,比如把云梦珠当南珠卖的……肉还是肉,就是利润有点小变化。
  张德说了,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哪怕桃花狗肉好吃的流放亲爸爸都不心疼,但狗肉还是没有羊肉贵。
  江湖狗男女,睡的多了,自然就“志趣相投”……
  “殿下,这样不太好吧?如此行事,若是为人发觉,莫说六部,就是诸学教授都要闹事。而且皇后在洛阳南城早有筹备学社,这几年的小黄门,只论学识,怕也不比平康坊的选人差了多少。”
  侍婢所言,仿佛是在劝说,其实是在提醒。皇后让李婉顺出去办了学堂,去“求学”的都是什么人?要么裤裆里天生就没有二两肉的,要么就是裤裆里的二两肉被人切了的。
  皇室家奴,帝国的皇后用起来才最放心。
  别的且不去说,光“安利号”每个月流水是多少?贞观二十一年最疯狂的那阵子,当月流水飙到八千万贯。这进进出出的“金山银海”,让外朝过手?还是让六部帮忙算个账?便是内府局,长孙皇后都未必彻底放心。
  只有没有跟脚的,死了一条心只能跟着皇室混的,才能用起来踏实。
  比如李董身旁的铁杆心腹康德,他连李皇帝夫妇到底有多少“皇庄”都不清楚。司宝库上面的那点东西,怎可能年年打赏还不见变少的?
  长孙皇后能够镇压后宫二十余年,以前靠的是长孙氏,现在靠的是“钱”。
  后宫一应用度,李皇帝妃嫔娘家一应所需,乃至宗室之间想要维持一下生活,都需要用到钱。
  哪怕维持体面,都需要用到钱。而没有钱怎么办呢?那些个没有正经营生的米虫,自然是选择巧取豪夺。
  而巧取豪夺在这个时期,就要遭受“严打”。
  进退为难之下,要么放下身段放下脸面去养着“商贾”,要么,就是巴结皇后。
  都是“丢面子”,在皇后这里还能搏个忠心,自然是让人趋之若鹜。
  围着皇后拍马屁的人越来越多,为了维持秩序,也就不得不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那么培养“专业人才”的系统,也就应时而生。
  长孙皇后怎可能允许在这个系统之外,再出现“抢生意”的?
  “予又不是让奴婢进学,阿娘不会在意。”
  李丽质听出了宫婢的言外之音,然后道,“收拾些许李氏族人,又有甚么不好的?再者,隆庆宫为予所有,怎么作用,同阿娘也没甚干系。倘使当真要阻扰一番,予也不介意直接办个大学,让弘文阁的学士跳脚去。”
  任性,实在是相当的任性。这要是真搞个“隆庆大学”,孔颖达之流不跳脚有鬼。可孔颖达他们当真敢和长乐公主打嘴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且不说公主连体制中人都不算,她是二代啊,她超然啊,她背后的男人牛逼啊。
  成本收益不成比例,与其跟张德磨工夫,还不如从皇后这里迂回。
  说到底,皇后要名声要脸,那末,只要让皇后松松手,这个事情就能过去。倘若逼迫一番,长乐公主表示老娘就是要盖大学,有种你也来强拆啊。
  一帮老学究老学士,只能干瞪眼坐蜡。
  学士们又不能真的把“大学”这个权力让出去,一旦让出去,后果不堪设想。武汉这样搞尚且乌烟瘴气,整个社会经历了十几年“动荡”,连五姓七望都嗝屁了三个,魏徵这个“人镜”也无奈之下变成了“人精”,这要是再被人得寸进尺,那还了得?
  哪怕是被人扒了衣服,可***还是要死死守住的!
  “那……殿下已有章程?”
  “予要甚么章程?照着武汉来就是了。”
  言罢,李丽质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隔了一扇屏风,提高了音量,“小菊儿,昨日武汉送来的文档呢?拿过来。”
  “是,殿下。”
  不多时,就有个宫婢捧着一份文档进来。文档用了档案袋来装,上面有蜡封,还有张德的私印。
  “打开吧。”
  躺在躺椅上,脸上涂了一层蜂蜜的李丽质慢悠悠地吩咐着。
  几个宫婢对视一眼,总算有个稍微年长一些,把蜡封去了,然后将里面的文件拿了出来。
  “殿下。”
  “念给予听就是。”
  “……”
  几个宫婢又对视了一眼,很绝望的样子。
  因为这不是什么诗词歌赋,而是《江夏工程学院筹建计划书》,字数不多,也就十几万字的样子。
  “念啊。”
  “哦。”
  四个宫婢,三个突然向后退了一步。
  “你们!”
  反应慢了一拍的宫婢差点跳起来,太过分了!
  “念啊!”
  李丽质提高了音量,然后微微睁开眼睛,“小兰儿,你不识字?”
  “不、不……殿下放心,奴婢这就念来。”
  嗯了一声,李丽质又闭上了眼睛。小兰儿咬牙切齿地瞪了一眼旁边三个低着脑袋一脸无辜的好姐妹,但还是无可奈何地念了起来。
  过了几日,神采奕奕的李丽质来了精神:“予以为,这长安城内的落拓子,也能招募过来。家中缺金少银的,倘使真个聪敏好学,给些财帛也没甚么。小兰儿,通知府内拟个条子,便设个库房,专门存放奖励劝学之用的金银财帛。”
  “是……”
  粗犷沙哑的声音从一个年轻女孩的嗓子眼里冒了出来,乍一听,颇有点关西好汉的厚重。
  姑娘,您真是一条汉子!
  隆庆坊内的工程队数量庞大,用工量也是极为惊人。自大明宫这个超级工程之后,可以说是罕见的大工程。长安一带的营造强人,尽数云集,只因长乐公主府已经公开放话:绝不拖欠民工工资!
  参与工程分包的长安本地人,大多都是有些跟脚的。最次也是前隋勋贵,受新朝照顾的那种。宗室中人也不少见,即便出了五服,但还是能在长安城混个脸熟。其余什么老世族支脉,北都豪门,后妃亲族,更是多不胜数。
  甚至有些工地上的工头,可能身上还挂着个“登仕郎”或者“仁勇校尉”的头衔,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想要跑去洛阳混个出人头地,基本没什么戏唱。
  但进入了二月,出了隆庆坊拐个弯就能到的春明楼内,这些个“工头”都坐在了一起,在那里议论着最近的消息。
  “这‘奖学金’到底是个甚么说道?”
  “嗨,还能甚么说道,无非是读书好了给钱。”
  “旧年劝学,朝廷也是给诸学子打发些油钱米粮,只是……绝非公主府这般操持。”
  “任性妄……咳嗯,率性而为,老夫以为不错。”
  “公主府恁多财帛,拿出来一些劝学,这是公主殿下德操高尚,诸君还需牢记在心啊。”
  “是、是……”
  却见春明楼外有宝马驰骋而过,一看是长乐公主府的,顿时话锋一转,话里话外都变了味。
  待长乐公主府的宝马走远了,才有人继续问道:“倘使是给聪敏好学的,岂不是寒门庶民,也能厮混则个?”
  “殿下愿意,你管得着吗?”
  “你!”问话的人顿时怒了,“殿下一视同仁,堪称当世模范,我心中佩服,关你鸟事,问你了?”
  “哼,横竖你家那几个小郎都是个读书笨死的呆虫,还想混奖学金?”
  “老匹夫,你说甚!”
  “莫吵莫吵,都是来商量事体的,怎个先吵上了。依我看,这奖学金,怕是真是一视同仁了。咱们得想想办法,总不能让苍头短衫汉给抢了去。”
  “这有甚办法的?难不成学郧国公,把庶民子弟养成自己儿子?”
  “……”
  “……”
  忽地,春明楼内一阵沉默,好半天才有人一拍桌子:“哎呀,老哥哥,这主意当真是绝妙啊!”
  


第七十三章 歪风邪气
  孩子,我是谁?你问我是谁?我还能是谁?
  我是你爸爸呀。
  我特么又有一个爸爸了?
  大概是二月的天气有点烦人,平康坊买醉的“选人”们突然发现,陪他们喝酒的穷逼死党,忽然就有了一个有钱或者有点小地位的“爹”。
  “爹”还是不错的,也没让说改个姓,但社会关系来说,这个“假子”也是有说道的。伦理上“假子”也是“子”,当然了,没儿没女的摊上一个“假子”还是很爽的,各种意义上。
  比如说李道兴,他有了李景仁这么个儿子,那性质就不一样了。李道兴的爵位,它能传下去啊。
  当然这事儿对李景仁来说,同样是不可名状的,很微妙。
  大贵族尚且如此,何况平头老百姓?
  不看别的,就看那点公主府专库摆放着的“奖学金”,认个“儿子”怎么了?叫声爸爸怎么了?
  认“儿子”,那是考究眼光的,长安洛阳厮混的权贵王八蛋,如果皇帝下了死命令,说是一定要找出能给朝廷分忧的年轻俊杰,不找出来杀全家。这些人家还真能找着,怎么找呢?先把自己平时玩得好的全部剔除,剩下的英杰概率就增加了十好几倍。
  正经的膏粱子弟,就应该是房遗爱那种,吃喝嫖赌各项全能,欺男霸女巧取豪夺门门精通。
  所以说,长安城求生欲望相当强烈的一干“权贵”,为了认个合格的且能拿奖学金的儿子,都使出了相当给力的解数。
  古有伯乐相马,今有长安老爸找儿子。
  “这是个甚么歪风邪气!简直……简直不可理喻!堂皇故都,竟是如此的乌烟瘴气,当真是令人失望!”
  酒肆之中,操着蜀地口音的青年愤愤然地呵斥着。他怀揣着理想,来到了长安城,准备求学游历,将来也好成为国朝栋梁。
  可是来到长安之后,幻想似乎是破灭了,赤裸裸的交易,毫无廉耻的勾当!
  “好!说的好!”
  一个佩服的声音响起,只见一个约莫不惑之年的锦袍汉子轻拍了一下桌子,目光赞叹地看着蜀地来的年轻人,并且举起酒杯,冲那青年道:“老夫最重刚直勇烈之英雄,听得郎君如此直言,老夫当真欣慰。来,敬郎君一杯!老夫先干为敬!”
  “啊,不敢当不敢当……某一介匹夫,岂敢当阿翁如此评价。”
  说罢,青年连忙拿起酒杯,跟锦袍之人对饮一杯。
  “唉……”
  锦袍之人一声感慨,面色似有哀伤。
  “阿翁如何唉声叹气?”
  “实不相瞒,老夫二十年前,有个二郎养着,只可惜,早夭了。若是成年,想来也和郎君一般大,兴许,也是和郎君一般仗义执言……”
  “……”
  “……”
  周遭食客刚焖进嘴里的一口淡酒,差点从鼻孔里喷出来。好些个老江湖也是猛地被这言语闪了腰,实在是万万没想到啊。
  猝不及防,太特么猝不及防。
  长安爸爸都不按套路的啊。
  “这奖学金要是多,当儿子给老子孝敬一点,稀松平常,对不对?”
  “对!”
  “这奖学金要是少呢?也无妨,亲儿子不行,假儿子也可以嘛。公主府办的学,撑不了十年八年,三五年总归行的吧。到时候出去,也是个长乐公主门生,京城厮混,怎么也有三分薄面,到那时,好歹也有个出路不是?”
  “对!”
  “再说了,长乐公主懂个甚么办学?这不还是得皇后主持?皇后不主持,那不是圣上主持?再退一步,二圣都不主持,不是还是有江汉观察使府的人在公主府忙着么?”
  “对!”
  “这假儿子也有假儿子的好啊,将来发达了,是咱们眼光独到,这是佳话。将来要是不成器,那是根脚不济,天生地养的惫怠,自己积蓄的愚钝,同我何干?”
  “对!”
  “将来科举,原本是没人行卷的,现在那能一样吗?有长乐公主帮着递卷子,这不比甚么郡王国公还要硬扎?”
  “太对了!”
  “熬吧,熬个十年八年的,我就不信十年八年之后,咱们还不能再起风云。”
  “实在是太对了!”
  长安爸爸们开了碰头会,表示这阵子自己的搜刮的“假子”质量还是不错的。公主府最近流传出来的内部试卷已经有人做了,目前来说,长安爸爸们认的“假子”考出来的分数,是要比平常寒门庶民之家要高一些。
  当然了,也不是没给自己亲儿子做一做,然后他们就指着“假子”给力点,自己家重新“位列仙班”,很大几率得看“假子”们有没有勤奋读书。
  这几年最出名做爸爸的,其实是洛阳人,主要还是因为科举进士。开科之后,但凡能脱颖而出的,立刻就有了岳父老大人,没办法,进士你不娶个权贵之女,想什么呢。
  当然了,质量上肯定有瑕疵,一般都是勋贵之家的庶出之女。但凡拿嫡女出来的,一般要么权贵的权不够大贵不够重,要么就是这个新科进士老家还是有点底子的,不是“低端人口”出身……
  洛阳老丈人,名声在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只是万万没想到,如今终于有跟洛阳老丈人一较高下的新兴团体——长安干爸爸!
  “查的如何了?”
  闲来无事练字的李丽质一边提笔写字一边问道。
  “这阵‘假子’之风,多是长安本地旧勋,起因是公主府所设‘奖学金库’。”
  “嗯,有点意思。”
  李丽质微微一笑,抬头看着侍婢,“小梅儿,予记得你在阿耶那里,曾在掖庭宫做过事?”
  “是,奴婢是新罗人,因族受罪,在洛阳浣纱五年,所在司局,却由掖庭宫掌管。”
  “这‘奖学金库’司库一职,就由你去做吧。”
  “啊?!”
  “怎么?觉得予授受随性,当再好好斟酌?”
  “不不不,殿下智珠在握掌控全局,奴婢岂敢怀疑,奴婢多谢殿下栽培!”
  “好。”
  李丽质将手中的毛笔放好,然后缓缓地走到了窗格旁,看了看窗外的景致,回眸一笑,“小梅儿,那些个‘假子’倘若真有才华的,隆庆宫收录才子,只录两处祖籍之人。一是巴蜀,二是荆楚。”
  “这……还请殿下解惑。”
  “没甚解惑,予只是觉得好玩,想看看热闹。那些收了别处乡籍‘假子’的人家,想必是鸡飞狗跳吧。”
  想到这里,李丽质掩嘴一笑,整个房间,都仿佛温暖了起来。
  “……”
  刚刚挡了隆庆宫“奖学金库”司库的小梅儿怔怔然说不出话来,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种行为……
  


第七十四章 卖方市场
  “认爹流”宛若一股妖风,瞬间在长安城飞沙走石,消息传到洛阳、武汉、襄阳、咸阳等地之后,广大有志青年纷纷“北漂”,以期寻觅一段人间罕见的“舐犊之情”。
  始作俑者长乐“小公举”却乐的每天都心情愉悦,通过这种简直不可理喻的荒诞行径,她意外地发现,自己的权力竟然是如此的强大。
  一个念头,一个决策,竟然调动关洛大地无数男儿为之起舞。
  “妖姬?呵。”
  拿到国家认证的隆庆宫宫台之上,凭栏远眺,春明大街之上车水马龙,那些忙碌起来宛若工蚁的人儿,兴许就有当初受了挑唆,鼓吹什么“驱逐妖姬”的。
  “殿下。”
  “事情办得如何了?”
  “已经有巴蜀、荆楚的旧勋,返转乡籍寻求在野逸才。”
  “哈哈。”
  李丽质笑的得意,“偏让他们说甚么‘妖姬’……待过阵子,再耍弄一番。”
  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家致富流派,“认爹流”现在正是火热,自然受关注的地方就多。人们打听消息,也就更加勤力一些。“奖学金库”司库刚刚放了点风声出去,都不用到第二天,半个时辰,全长安只要还算有点体面的人家,就都知道了。
  于是乎……“假子”行情为之一变。
  原本“假子”大多数都是出身低,“认爹”怎么说都有点名声上不好听,但为了“上进”,“认爹”的好处足以抵消这种羞臊。毕竟贞观盛世之中,对中低层的人来说,想要爬上去,难度依然大的惊人。
  阶层上的鸿沟,是难以想象的。上层的特权,更是下层羡慕到无以复加的。
  所以,哪怕有的“假子”原本相当的自持,可面对这种情况,也不得不低头。甚至,他原本的家族,会逼着他低头。原本的家族,也希望通过“假子”来达到依附权贵,哪怕不能依附,攀附也是好的。
  纵使因为“假子”不能够让原先家族得到阶层上的飞跃,可在旧有阶层之中,能够减轻压力,就是一种胜利。
  一代两代之后,同一个地区之中的家族竞争,可能就会因为一个“假子”而胜出。
  只是万万没想到,公主府传出来的消息,让原先收“假子”的人家,一时间宛若吃了一只绿头苍蝇,还是只留了个脑袋,半截身子仿佛被咬断了一样的。
  “哥,要个儿么?”
  “甚么地方的?”
  “能是甚么地方的?益州本地人,成都人士。”
  “甚么价?”
  “哥不看看人?”
  “看个屁,拉拉手……”
  西市牙行,客户和掮客散了衣袖,两只手搭在了一起。
  “哥,再饶点。”
  “还饶?这都加了一倍了还绕?!”
  “哥,小弟这回的人可是有些来头的。姓梁,跟勃律梁神箭乃是宗亲,是成都的远支。”
  “汉人?”
  “汉人,真真的汉人,要是蛮子,哥你把我脑袋摘下来,拿去球场给‘柳营’操弄,绝无二话。”
  “梁猛彪的宗亲……嗯,倒也不是不可以。成,要了。”
  “嗳!哥痛快,小弟先预祝哥哥子孙兴旺,将来大富大贵。”
  二月里的西市,牙行兴盛到了极点。甚至连拐外人口的,如今也疯了也似的,以往只听说拐卖妇女儿童,如今连青壮都拐卖,越是精壮的越是不放过。
  “冉氏的有吗?有冉氏的吗?”
  “有有有,要哪一支的?三房五房的远支,老家普州的,读过书,去年还在湖南土木大使那里当差。”
  “年岁呢?过了二十五可不要。”
  “哎,怎会过了二十五?去年才二十三。”
  “长相周正?”
  “仪表堂堂,否则也不能受徐大使赏识不是?”
  “开个价,要是能说合,少不得再包你一封雪花银。”
  “哎哟这话说的见外了,老哥是开国县子之家,能跟老哥相会,这是缘分啊。谈甚么雪花银,里边请,刚好有蜀地来的雀舌,是要煎的还是泡的?”
  “废话,当然是泡的!”
  原本收个干儿子,哪里需要这么麻烦。可现在不是巴蜀、荆楚的行情见涨吗?
  卖方市场就是这么的蛋疼,“待价而沽”的巴蜀小哥也是精明,“认爹”怎么地压岁钱也得再添点儿,哪能随随便便就喊爹。
  “虽楚有才,我实用之!”
  和大多数“认爹流”选择价钱相对便宜的巴蜀老铁不同,有些端着架子的,表示老子有钱任性,楚地人才我就不能收作“干儿子”了?
  愿意掏五百贯收巴蜀乡籍俊才作“假子”的,压根就不在乎再多掏五百贯!
  当然了,嘴上肯定不会这样说,要面子的就表示《左传》早有先见之明,我这是向左丘明老前辈致敬。
  致敬懂吗?
  至于楚地小哥哥是不是跑去武汉混过几年学堂,能写能算还能玩管理,仿佛是不重要的。
  但不管怎么说,原本有些“富余”的武汉“人才”,在这一波牛逼到爆棚的操作之下,年收入当场翻两番。
  没办法,不全是给人当“假子”,人家还要上班的啊。
  长乐“小公举”这一波奇葩操作,搞得武汉方面也是闪了腰,连老张都高呼不可战胜。
  这特么谁能想到啊。
  在老张看来,“认爹”啊那是,怎么可能成为一种风气?
  然而老张也高估了自己教育出来的“学生”,固然他们的眼界、精神、道德,都大大迥异于别处。可说到底,寒门乃至庶民的身份,使得他们内心依然是胆怯的、自卑的。当一个机会摆放在面前,并且还能够更好地释放自己的“才学”,那么,又怎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跟那些出身“不凡”之辈一样,去拒绝呢?
  即便是武汉本身,其上升通道,也只不过是比别处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宽敞那么一点点。
  可这一点点,也不过是从万人争过独木桥,变成八千人或者五千人去争着过。
  讲白了,两辈子折腾,老张的思维惯性,始终难以扭转适应,他终究只是一条工科狗,而不是社科狗。
  “他妈的!社科学不是科学——”
  江汉观察使府中,一条江南土狗,在那里疯狂地咆哮。
  


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飘
  贞观二十二年二月长安城的奇葩风气,让窝在武汉隔壁“监视”张德的郧国公张亮表示太欣慰了,老夫他娘的真是人才!
  论起认“干儿子”的本事,谁比得过张亮?当年跟赵郡李氏分道扬镳,张亮一身绿装天下皆知,不管是出于同情还是出于愤怒,总之,当时张亮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也因为日子不好过,他收一堆“假子”的事情,就算是这么揭过去了。
  十年弹指一挥,到如今又变了模样,张亮存下来的百几十个“假子”,还真是有了点用场。
  当年张亮还真收了一些年纪小才几岁的小屁孩,并非全是那种扔出去就能砍人的亡命之徒。
  而这些小屁孩,还真是有不少荆楚人士,跟武士彟这个老家伙还能沾点干系。当年武老头被李董逼着做打手,干豪强的时候,有不少豪强之后,就彻底树倒猢狲散。其中的猢狲,就落在了张亮手中。
  现如今,长安城内要办学,甭管是什么行市吧,郧国公表示老夫扩充家业就在当时!
  反正老板也不管。
  “大人,如今长安比不得从前,纵使长乐殿下受二圣隆宠,可到底也只是个公主,即便办学,也未必是个长久的事业。此去长安,前程难料啊。”
  张亮的“假子”遣散了不少,但小屁孩就没必要遣散,他虽落拓了,可养活几张嘴有什么难的?养在身边的“假子”还能当帮手用,嫡亲儿子张顗遭受一连串的打击之后,大概是一条路走到黑,尽跟张德厮混,全然不理会张亮的一系列安排。
  如今在张亮身旁尽孝的,多是一些旧年豪强之后。十年一晃,“匪气”尽退不说,因为读书,还多了几分书卷气。
  不过腰间总是有一把短剑或者横刀,想来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
  “嗳,你们莫要以为为父是要祸害你们前程。旁的公主不好说,长乐公主,万万不可以常理而推论。莫要以为这个公主是寻常‘和亲’用的帝姬,否则,岂能这个岁数,还不下嫁王子公孙?”
  作为李董的忠犬,张亮在大部分时候表现的都是没有逼数的,唯有给李皇帝挡枪,那是说一不二。
  怕死鬼虽然怕死,正是明白怎么做才能把这条小命续的更长久一些。
  “大人既然这么说,想来长乐公主必有特别之处。”
  “老夫不会害你们的。京城已经传来了消息,隆庆坊整个一坊之地,都成了长乐公主的私有地产。绝非是传言的‘汤沐邑’,而且隆庆坊改制为隆庆宫,也是由女圣娘娘下旨特许,恁大地界,若是扔到西域,可谓‘小邦’,蓄纳数万丁口又有甚难的?”
  说到这里,张亮目光闪烁,压低了声音,“尔等在武汉也是求学多年,就没听过甚么风声?为父旁的也不算计,只这隆庆宫的学堂,它必然是能成的。二圣不支持,武汉也要支持,懂?”
  一众“假子”顿时反应过来,然后道:“大人教诲,儿子铭记在心。今日,便是楚才入京。”
  “好!”
  张亮听了欢喜,立刻拍手称赞,然后笑道:“只要混入隆庆宫,若是能混个教授自然更好,若是不成,做个学生又有何妨?到时候科举下场,有了长乐公主的名头,这不比为父要强得多么?须知晓,老夫在这‘湖北’地,可没甚跟脚,说不上话的,跟着老夫,是连累了你们。但去了长安,却能脱胎换骨,你们到了隆庆宫读书,就当是预科,只为他年榜上有名是了!”
  “儿子谨记大人教诲!”
  作为一个“失势”且“失宠”的贞观勋贵,张亮这种做法不可谓不对。他老板现在横推北地镇压中原,除了武汉不能直接干预,连江淮、江东,嗓门比武德朝大了何止几百倍。
  这光景,老大勋贵想要扩充家业,还想着隐藏人口吞并田地,那就是自寻死路。而且身在“湖北”,张亮心知肚明,这世道,最恨土地兼并的不是李皇帝,而是武汉那帮牲口!
  会咬人的狗不叫,张亮比长安那帮不服气的鳖孙可是眼睛亮多了,他很清楚武汉这帮牲口一旦发狂,是何等的震怖天下。
  好在他跟张德的“交情”也算不错,而且亲儿子张顗跑张德那里根本就是个根本小弟,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张公子愿意“纡尊降贵”给人做小弟,张德都不会拿张亮当垫脚石。
  没有意义。
  所以,作为一个在王世充严刑拷打之下“苟且”过来,还把赵郡李氏顺利撇掉的老江湖,张亮琢磨着想要壮大自己的家世,以前的路数是行不通了,走武汉那条路,搞不好会被老板直接弄死,转念一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
  横竖国朝用人,现如今都要考试,科举仕途正当其时,连魏徵这山东人养着的门面也不敢吱声,可见这科举之路只要运作的好,几个进士入朝为官,还不能让家族“兴旺”起来?
  和别的老江湖不同,他张亮“儿子”是真的多,机会自然也就更多一些。
  反倒是当年那些“明哲保身”或者“修仙避世”的,这时候收“假子”也有点来不及了。
  郧国公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长乐公主一介女流想要染指“劝学”是要承担风险的,京城固然没人敢扎刺,但落实政策搞不好就是“阳奉阴违”,或者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对张亮来说,这时候谁拖长乐公主殿下的后腿,谁就是他张某人的敌人。
  于是乎,长乐公主还没决定是盖幼儿园还是盖大学呢,张亮就先托了几个老哥们儿,在京城给女圣陛下上了个奏疏。
  不几日,洛阳就开始有人推动一个议题,那就是长乐公主在隆庆宫的办学,它正义啊,它正确啊,它正人心啊,所以,得支持得故意得给政策。因为长乐公主殿下一片公心,这是回报朝廷回馈社会,这简直是贤良淑德天下无双。
  “长乐殿下一片公心,办学招生一视同仁,可谓大公无私!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