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四章 增长点
“他在说什么?”
站在土台上,正在监督战俘分类的“东风氏”五星一村二中队队长东风甲,抬起手中的短剑,指了指不远处跪在地上不断说话的一个土著少年。
“口音很重,看上去像是大猿山的部落,可能是之前‘河上’氏的奴隶。”
“去问一下。”
“是。”
很快,前去打听的小队长就返转了回来,“大人,已经打听到了。的确是大猿山的山民,那个小子想要‘东风氏’收留。”
“勇气可嘉,但是太弱小了。”
“是。”
鲜有少年敢于直面“东风氏”,尤其是“东风氏”连续击败地方豪强之后,甚至有日本小朝廷想要过来“册封”,只是使者直接被剁碎了喂狗,人头被悬挂在了通往此地的“要道”路口。
原本因为地理环境、物资贫瘠,导致体格本来就很小的倭人,在几近波折动荡之后,少年们的体格越发地因为营养不了导致发育缓慢。皮包骨头是常态,饥饿使得他们的眼球就像是要突出来一般,显得很大很怪异。
“东风氏”的成员之所以能够被一眼认出,就是具备结实敦厚的体格,可能还是个头矮小,但是明显的健壮,足够让大多数敌人直接望风而逃。
饶是本地的渔猎部族,因为技术手段的差距,他们获得的肉类蛋白每况愈下。在猎取野味的效率上,连“东风氏”的百分之一都不如。
极端情况下,“东风氏”会受到船团的照顾,直接从武汉进口“绝户网”,大量的鲑鱼成为了“东风氏”的肉干,尽管看上去浪费,但直接让山区的渔猎部落坐地而亡可以说是不费半点刀兵。
而这些渔猎部落,受制于眼界,把这一切的原因,要么扔给了老天,要么扔给了附近的世仇部落。
从来没有一个渔猎部落的部民能够理解,为什么自己的部落“经济危机”,居然是“万里之外”的人导致的。
大约是走投无路,在抢劫“河上”氏失败之后,成为了奴隶,在“河上”城中做牛做马。不过可能是时间并不长,少年还是具备一点点反抗精神,尤其是当“河上”城被攻破之后,这一点点微小的反抗火苗,让他鼓起勇气想要改变一下生活。
不过这种“痴心妄想”实在是有些脱离现实,“东风氏”的壮大扩张,都是在船团的意志下进行的,战斗成员往往都是出身船团,而船团完全受某些大唐势力掌控。纵使有英雄豪杰在其中诞生,想要谋求更多的权力,但只要出现小小的“经济危机”,就根本无法维持这种英雄野心。
实在是某条土狗从一开始就把成本拉的太高,让大多数人并没有察觉到而已。
仅仅是海船制造,就不是一个两个英雄豪杰就能玩得转的,这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光靠几百或者几千战斗人员就妄想维持,还不如指望天上下黄金雨。
至于人员培训、船只保养、医疗卫生、市场开发……这早就超出了一个英雄豪杰可以靠“英雄胆”就能闯过去的难度。
超越时代的英雄,从来都是百万中无一的。
于是哪怕有着野心家,但只要在船团的体系中,只要还运营在某条土狗人为拔高的社会成本之上,野心家只要有一双手,能够算加减法,就只能“望洋兴叹”。
“东风大人!卑下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都可以干的!”
“中队长大人已经说了,你太弱小了……”
“虽然卑下的确是很弱小,但是卑下对大猿山很熟悉,真的很熟悉,卑下知道很多部族的方位!卑下对东风大人还是很有用的——”
“噢?”
小队长微微一愣,能够成为小队长,层次肯定要高上一些。尽管他是扶余种,但船团对于这个几乎是没有顾忌的,扶余种的小队长,手中要是没有十个八个同族同种的血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有可能这样的小队长,曾经过手贩卖的老乡就有万儿八千。
作为船团近期的重要贸易额增长点,“捕奴”是相当的赚钱,没有足够的奴工,就无法开矿。至于适龄女子的价格,也逐渐增长,尤其是在苏杭一带,大量的倭女进入了缫丝厂、纺织厂,五年总输入量,已经超过了三万。
这还不包括在淮扬地区以“螺娘”身份出卖皮肉的数千倭女,以及大量在朝鲜道作为“奖赏”派发的年少倭女。
一个奴工在倭地的价钱,到登莱,就是翻一到三倍。然后从登莱进入河北甚至辽西,就是再涨一倍。仅仅石城钢铁厂的扩张,加上配套的土法炼焦厂,其苦力缺额就在五千以上。
无比丰厚的利润回报,使得倭地的掠夺“战争”,并不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更多的是“战略恫吓”,战术上更是以“击溃”为目的,配合大量的“辅兵”,在击溃战的时候,就是满地抓鸡的感觉。
只是对于船团来说,要进入“腹地”就有点“冒险”。风险在于成本上,倒不是说敌人如何强大。没有向导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山区,可能几个月都未必找得到山民部落的老巢,而物资运输又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对于士气的消耗是可想而知的。
万一出现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阴沟里翻船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如无必要或者绝对把握,船团的目标,从来都是中小型“城市”或者聚落,大部分都是在河口地区或者平原地带。
想要找一个合格的向导,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倭地还高频处于部落兼并和制度建设期,这就导致即便有向导,往往也死在了战斗中。
当大猿山的少年表示自己知道很多部落方位的时候,小队长知道这是个“大买卖”,立刻报告给了二中队队长东风甲。
“此事……我要上报船团。”
“是。”
东风甲作为二中队队长,是可以不和大队长通气,就直接上报船团的。因为大队长是行政上的奶妈,并不能直接插手战斗任务。所有的中队长,依然还是受船团直接管理。
消息传到了河口的水寨,王万岁想起一事,便问道:“早就听说倭地东北有个大湖,莫非就是在这里?”
“探险队并没有深入,此地入冬之后,着实风雪强劲。若是真有个大湖,倒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倭地东北山川密集,汇聚入湖也很正常。”
“若如此,怕不是此地野人数量可观。”
王万岁眼睛微微一眯,便道,“派一支小队过去。”
“是。”
不几日,五星一村就组织了一支小队,前往山区查探。
第十五章 碰瓷
“据探险队汇报,确有一大湖,此湖名称甚多,各部主要以‘镜湖’称之。各部以倭东大国‘毛野’为尊。此地土著言语,有类赤道岛生番。旧年前往东海之东,流鬼国东南一去三千里,曾偶遇东海之东土著,其言语亦是相似。”
听完之后,王万岁有些诧异:“此三地土著,莫非同出一源不成?三者各相去万里,当真是惊异非常。”
当年船团组织过一次冒险“远征”,主要还是为了流鬼国的黄金以及鲸海之东的鲸鱼群。顺着洋流一路追逐,万幸导航技术大大提高,加上对各种船上疫病早有预防,这才能够返转。
这一次返转,算是得出了东海东岸的距离。当时给国内的报告,就是“登莱东去两万里”。张德得知船团居然半有心半无意跑到阿妹你看的地头,同样震惊无比。
有一就有二,稳定的航线是不断试出来的。为了流鬼国的黄金,加上黑水靺鞨的优质巨木,不管船团愿不愿意,都要加强远洋生存能力。
这就需要更强的船,更强的人,更强的装备……
而王万岁麾下顺利往返东海东岸的船老大,张德还特意邀请他们去了一趟武汉,并且一人给了三套宅院。分别在洛阳、武汉以及各自乡籍,除房产之外,每人还有两斤黄金,一两的小黄鱼,官制三十二根金条。
至于其它诸如官身、新罗婢、物业,和这两样比起来,都不算什么。
别处可能看重官身,但在三大船团,根本不用担心官身。混上去的水手,在武汉混个城管编制根本没什么难度。只是属于“流外官”,听着没那么高大上。
大概是因为老张给了典型,这让原本厌倦或者畏惧冒险的水上男儿,重新点燃了热情。横竖都是冒险,不过是上的船有大小,航行距离有远景,那末,既然远一点能够多捞一点还能混三套房子,那凭什么不搏一把呢?
仅仅是把洛阳的房子租出去,三代不愁吃喝还不是美滋滋?
再说了,和别的土鳖不同,那些货色想要维持洛阳的房产,需要勋贵大靠山。但华润系却是不需要,因为华润系自己就是“靠山”。
“忠义社”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关键时候,有困难找组织,很正常嘛。
于是多年的积累下来,使得三大船团内部,对“东海”各处风土人情,不敢说了如指掌,但一个大致的概念还是有的。
曹宪的弟子们,还从“文字学”中摸索出了“语言学”,给不同的语言,进行了很粗糙的分类。但这些分类,却短时间内方便了在船团中厮混的学者精英们,能够迅速地掌握某些地域土著的语言,使得交流成本大大降低。
对于那些弱小的,原始的部落,野性难驯的自然扔到矿场做到死,那些胆怯惶恐的,则是免去了刀兵之灾,将它们吸收为船团的附庸,对在当地站稳脚跟,有着很大的帮助。
远方的武力使用成本是相当高昂的,想要维持在遥远地区的利益,武力是必备的,但不是唯一的。
即便是在倭地诸国,船团也并非是处处用兵,“东风氏”的形成,足以说明问题。
而探险队在土著少年的带路下,查探了“镜湖”,并且探明此地居然到了倭东大国“毛野”,王万岁就有一种感觉,这个地方未必需要大动干戈。
因为“毛野”这个国已经是倭地边陲,受日本小朝廷及“毛野”国统治的底层,毫无疑问和贵种不是同族同种。
加上“毛野”地处倭东中心,离倭人东部核心人口区相当的近,倘若控制“毛野”,对于掠夺倭东人口,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今年劳力缺得厉害,欢州连高达国流民都用上了,可惜水土不服,死了泰半,差点酿成瘟疫。”
交州开发还能对内陆部族进行劫掠,诸如“六诏”之流,原本对李道兴来说,可能就是“鸡肋”。但因为手握资本却缺少劳力,这就使得“六诏”靠近交州的部分部族,就成了相当可口的五花肉。
两个字来形容:真香。
“如今中国用兵东海诸地,怕是越发缺人。”
“看来这价钱,还要再涨上一涨。”
王万岁感慨一声,想起一事,便问:“前头用了杭州、广州货的,可查出来是哪家作梗?”
“说出来怕是不信,几近查验,落在湖州徐氏身上。”
“徐氏?”
听到这个,王万岁都愣住了,论起来,湖州徐氏还是正牌“嫂嫂”娘家。这都是什么鬼?“嫂嫂”让娘家人专门跟“哥哥”对着干?
“此事……回传中国吧。”
“如今徐氏倒是势大,杭州、会稽多有身影。听闻徐氏当家又升了官,兴许越发嚣张了。”
“无妨,任他千般手段,打不过也是枉然。”
“那……前头逮住的几个探子……要不要……”
手掌比划成了刀状,缓缓地向下一切。
“也好。”
王万岁点点头。
扔出来江海沉浮的,似徐氏之流,大概也是死了不心疼。王万岁对湖州徐氏这等人家,那是见得多了。当年在河套漠北,也算是开了眼界。
这光景,只等武汉传来消息,就知道接下来是不是要下死手。
老张人在武汉,却好不容易收到了来自倭地的消息。
只不过看完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感觉怪怪的。
“徐氏这是在搞什么鬼?拆老子的台?”
虽说不杀熟的亲戚不是好亲戚,可徐惠还没有过门呢,徐氏就膨胀到这个地步,心里没点逼数?
“老丈人”徐孝德就在隔壁“湖南”,跑去兴师问罪也没什么卵用。不是老张小瞧了这个便宜“老丈人”,他对徐氏的掌控力度,估计还不如崔珏对崔氏徐州房来得厉害。
原本的长兴徐氏变成湖州徐氏,里面窝藏多少“族老族少”可想而知。徐孝德当年流落长安甚至游荡河套,这些个万里之外的族人,怕不是连半点眼泪都不会滴落。
如今风头一转,攀附过来吸血揩油的多不胜数,但要说谁真的就是为了壮大长兴徐氏,老张作为江南土著,那是半点都不信的。
“宗长,这几年徐氏乱的厉害。孝德公又不是爱拿主意的,如今徐氏各项物业,多不在本家手中。加上孝德公的子女都还年幼,也不能为其分忧,怕是徐氏内里,有人想要借着孝德公的名头,好来从宗长身上割肉。”
“老子又不是光头,做甚‘割肉饲虎’的勾当?他徐老头连自家族人都约束不住,老夫帮忙管教管教,也是应该的。横竖也是‘翁婿’不是?”
老张冷笑一声,徐氏有人想要“碰瓷”,那碰好了。
别说“忠义社”,也不提“华润号”,就是三大船团,那是阿猫阿狗都能“碰瓷”的吗?还是说想拿“翁婿”情谊来堵他张德的嘴?
东海之上,“华润号”的家当都是天王大卡车,你敢玩“碰瓷”,老子就敢碾过去。
“那……宗长可要招呼一声‘忠义社’诸君?”
“也对,老夫亲自下场作甚?找几个兄弟料理一番就是。三郎你亲自安排人手,叫几个临近的过来,到时候,便让他们去寻徐氏晦气。”
“王大郎那里呢?”
“老夫这里有了决断,他只需要杀人就是,若是舍不得杀,拿去挖矿。劳力金贵,这光景死了可惜。”
张利听罢,心里还是有点小震撼的,自家宗长还是一如既往的“冷血”。徐氏啊,那可是徐氏,“姻亲”同样是至亲之一,然而连“小惩大诫”似乎也不会用上。
“怕是王大郎就等着宗长表态呢,他看会稽、杭州人不痛快,也不是三两天。明着对徐氏下手,背地里兴许就‘误伤’了会稽、杭州人。”
“启年正盯着鲸海金矿,哪有那心思?”
老张觉得王万岁跟徐氏较劲就差不多了,入冬之前的物资安排才是最要紧的,怎可能还去和杭州、会稽人斗心眼?
第十六章 猎杀
“把舵——”
“哔!”
命令下达,立刻急促刺耳的哨声就响起。主桅的瞭望台上,信号手挥舞着手中的信号旗,一字排开的船队,立刻发生了变化。
“左满舵——”
“哔!”
新式的大船相当的灵活,帆手、舵手不断地忙碌着。绳网上早就站着等待命令的水手,这些水手的特点很鲜明,都是一个个光头。即便有留头发的,也多是用头巾包扎起来。
“旅座!旗舰发信号了!”
“左满舵——”
“哔!”
整条船都沸腾了一般,海风激烈,却浑身都是燥热。仿佛热血随时都要喷涌而出,沉浮的舰船就像是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同时发生了巨大的转向。船体大角度地倾斜,隐藏的撞角也露了出来,水手们就像是鱼挂在网上一样,牢牢地定在那里。
“对方打旗号了!”
“团座,是越州人的船。”
“等的就是越州人。”
满脸虬髯的壮汉狞笑一声,“得罪了宗长还想跑?打!打他娘的!”
“进攻——”
嘭!
一枚信号弹升空,在天空中炸开了绚烂的花火。只这一刹那,从一字排开阵型开始反切包围的舰队,就像是脱了缰的野狗,再也无法控制。
浙水入海口的港湾海流相当复杂,但是风向在己方,舰船冲锋的速度并不慢。
“糟了!入娘的‘东风贼’!”
“老大还是撤吧!往海盐县撤!现在返回越州来不及了,‘东风贼’的船快!”
“这群王八蛋!”
“转向!转向!转向西北!”
明明船要小一些,吃水还浅,可偏偏航速还不如“东风贼”的大船。
这些从越州出发的船只,此时已经分别散开,十几条船散布在海面上,能跑几条是几条。
甚至有的船只,已经有船长随时准备放下舢板。这些舢板不是靠人力的,而是装有相当巨大的风帆,航速是所有船只中最快的。唯一不足是,只能装载几人,属于逃命保命用的。
“旅座,十一点方向那条离咱们最近!”
“不急,这些家伙一个都跑不了。”
冷笑一声,作为分舰队的一员船长,他是“旅帅”编制,朝廷给封的散官,也差不多就是这个级别。下级军官已经足够接触到战役层面的军情,更何况这根本也不算什么战役,只是拦路抢劫。
为了干这帮越州人,前后筹备了一个多月,海上情报传递的效率极低,所以舰船之类,都是提前在附近的岛屿沙洲隐蔽。其中扬子江口新形成的巨大沙洲,就是舰队隐蔽的地方。
而这个沙洲,江阴、常熟两地在上面种植了大量的豆类,其中蚕豆尤为多。蚕豆又叫胡豆,故而此地又称作“胡豆洲”,官方则是“豆”改“逗”,正式名称是“胡逗洲”。
未曾置县,但已经设有一个鱼市。
海上的战斗准备反而并不算太重要,真正要紧的,还是岸上的情报。杭州、会稽那些个“碰瓷”的什么时候出海,出海多少条船,有多少货有多少人,都需要商业探子在岸上活动。
情报交叉情报汇总,一个月时间已经是相当的高效率。这还是杭州、越州的官商集团中,有“忠义社”扣子隐匿的情况。
“十几条船!都他娘的别下海了!”
按照编制,分舰队的长官起码也是“校尉”,虽然是临时性的,但也说明了重要性。没有带兵经验作战经验的军官,根本无法胜任。更加重要的是,海上的军官,对知识储备要求极高。
哪怕形象再怎么粗暴糟糕,任何一条舰船的船长,都是精通两三门语言,并且具备一定的航海学、天文学、船舶制造、医疗卫生、数学等知识。这些人换上一身行头,在洛阳长安,就是典型的“饱学之士”。
“团座!看样子,是想往海盐县跑?”
“要么海盐县,要么盐官县,都他娘的自寻死路!为了干他们这十几条破船,船团准备了四十八条大船!小船二百多条!”
此时已经到了追逐战,军情说出来不但不会泄密,反而会让旗舰官兵信心大增。
“两百多条船——”
“团座!杀鸡焉用宰牛刀啊。”
“你不懂……”
舰队指挥官笑了笑,如果真是为了抢劫,三五条船就够了,哪需要两百多条船。这一回玩的可不是打上一场,而是要做死敢胡乱伸手的白痴。
偶尔玩一玩“敲山震虎”,也是必要的。
“哔——”
急促的哨声再度响起。
“抓稳喽——”
“撞击准备——”
“准备撞击!”
“跳帮准备——”
“准备跳帮!”
“弓手!”
“有!”
“弩手!”
“有!”
“弩炮!”
“有!”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巨大的牛角号和海螺号同时响起,海面上,满帆冲锋的巨舰就像是一条条黑色巨鲨,朝着仓皇逃窜的海狗海豹开始了最后的一击必杀。
“放!”
嘭!嘭!嘭——
不论弩炮投射的是石弹还是投矛,在海上想要击中目标,都是靠运气。基本上震慑作用远大于实际的效果,往往都是在接舷之前,才能起到点微弱的作用。在水手们心目中,远不如弓弩有用,只是海上弓弩保养不易,但凡要用到弓弩,都是先要从岸上仓库临时申请。
最终比拼的,还是刀枪。
又因为作战环境的特殊性,除非特制的铁甲,能够一键解锁,否则海上作战,轻易不会披挂铁甲。多是用皮甲、藤甲甚至是竹甲,对付砍杀效果还是不错的,于是船上短兵相接,往往短枪、飞梭,更受船团水手欢迎。
“他娘的!还是听个响!”
弩炮三发石弹都是打了水漂,船长叫骂了一声,也立刻抓紧了把手,因为马上撞角就要撞击对方的船体……
嘭!嘎嘎嘎……嘎吱嘎吱嘎吱……
两条船瞬间就歪斜起来,两年阴干的船用巨木,就这样碎成了渣滓。海水迅速灌入船舱,但是现在的船只都有水密隔舱,经验老道的水手船工为了保命,都是忙不迭地将隔舱封闭。
大量的货物从破洞中溢散出来,除了布匹丝绸之外,还有碎裂的瓷器、陶器、漆器甚至玉石,不断地在水花中翻滚,然后飘荡沉底。
“弟兄们!跟老子冲——”
弓手射了两轮之后,钩板牢牢地将对方的船舷钩住,绳网上的跳帮手迅速突击,臂膀上的小圆盾在这时候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那些忙不迭刺过来的枪头刀头,都是在上面划上一道印记。
老辣的刀手落地就是一刺,瞬间就能带走慌乱出手之人的性命。
“降者不杀!反抗死全家——”
一个暴躁的船长居然玩起了身先士卒,一剑刺死一个水手之后,神情极为狰狞地扫视着四周。
第十七章 简单的事情
“江东‘海贼’闹的恁大?”
收到杭州急报的时候,魏王李泰还有些奇怪,“这世上真有如此强悍‘海贼’?”
“殿下,‘贼’不‘贼’,并不重要。”
亲王府的属官小声地提醒了一句,“眼下要紧的,是如何安抚江东世族。须知江东世族于中国甚是亲善,十二年以来寒暑‘孝敬’,从未短缺。旧年彼处前往长安,多有以‘越王旧识’相称……”
抖了抖肥肉,李泰猛地想起来:“是哩,本王差点忘了。”
他是收冯智戴的钱收的怕了,都忘了还有个不算小的钱包。只是迁都之后,这个钱包大部分都归了皇帝爸爸,自己落袋的就少了。
“那……本王是联络辽东,交由陛下定夺?”
“殿下可先同弘文阁诸学士相商,再由诸学士提拟联络辽东。随后殿下当召见江东名士,言语安抚。”
李泰一听,顿时觉得这样做果然有道理。虽然都是一回事,但举手之劳卖弘文阁和江东两家面子,实在是惠而不费。
“有理,本王这就亲自前去弘文阁。”
召弘文阁学士过来,和亲王自己前往过去会见,又是两回事。什么叫给人面子?这就是给人面子。
而此时在弘文阁,孔颖达正和同僚讨论着江东闹“海贼”一事。不少人都是看热闹的心态,但孔颖达还是提醒了一下他们:“迁都以来,除洛阳旧族,如今京城寒暑‘孝敬’,多出淮扬苏杭广交。须知三省颓废之际,此间‘孝敬’,自是交由阁内及内府。诸君若是坐看江东海事败坏,到时候热暑少冰、寒冬缺炭,就不要抱怨朝廷公帑单薄。”
“公言之有理,只是我等非是兵部、警察卫之官长,如之奈何?”
“为民请命理所当然,地方受苦,我等既为中国大臣,自当体恤……”
孔颖达话说一半,拿起茶杯,小小地嘬了一口。一众学士及弘文阁实习生都是愣了一下,旋即细细思量,觉得孔老头说的很对。
眼下的情况,说到底弘文阁诸学士是没办法直接对地方施加力量的,他们本身的官职,并不能够直接干扰地方“治安”。但是,因为弘文阁学士的特殊性,他们又具备对施政方向的影响。
地方上如果仰仗某个弘文阁学士,那末,这个学士的个人倾向,就会导致州县原本模棱两可的政策,立刻变得清晰起来,“逢迎媚上”本来就是惯例。
再者,闹“海贼”可大可小。正如北地“马贼”也是可大可小,往大了说,那就是“化外蛮夷”袭扰边关,往小了说,那就是地方治安有点紊乱。
至于这个“化外蛮夷”是不是真的蛮夷,不重要,大部分时候这个有组织闹事的,都是汉家豪强,保不齐就是边境地区做进出口贸易的“狗大户”。
于是打击还是不打击,要是打击怎么打击,全看上峰需要。比如温彦博要是活着,那北地的“马贼”就往小了说,为何?因为很有可能“马贼”就是温彦博的亲戚也没准,那么能往死里整吗?边地府兵只要不是正兵,那就是找干。至于县内皂隶衙役,更是没那么胆子。
赤胆忠心铁面无私,没背景玩个屁。
孔颖达的意思其实揣摩一二就明白,甭管“海贼”怎么样,先朝堂上吼两嗓子,对地方先表示表示同情,舆论上先搞起来。舆论倒逼政策又不是没有过,是,弘文阁学士是暂时没实权,那又怎样?皇帝有种把他们全开了。
既然皇帝不可能把他们全部开除,那这事儿就要分开来说。
在皇帝有意打压武勋、世家的大背景下,跟着皇帝一起治国的“合伙人”,必然就要重新扶持。皇帝意志逐渐明朗之后,孔颖达之流大多都明白了皇帝的需求。其扶持对象一共两个,各分文武。
科举进士是文,低级军官是武。
大家都是点头相公的当下,如何从这种局面中捞到好处,就看盘算的本事。无非就是科举进士低级军官这两个群体要自己的人多一点,别家的人少一点,那末,即便旧时代的利益被切割,在新时代中同样能够找补回来。
孔颖达说“为民请命”,弘文阁学士又不是跑去杀贼,嘴炮而已,惠而不费不说,还很有影响力。假使真的就要开始杀贼,首倡之功是不能忘了的。就好比安菩的老子安西里,明明是个废柴,但当年西域诸国之中,他头一个跳出来要反突厥,那么不管安西里多么弱鸡,唐朝是要表态的。
至于能不能在后续的具体施政中,塞几个人进入某些杀贼的地区,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到不到位。浑水才能摸鱼,孔颖达并非不想把自己的子弟塞到地方,混个一官半职。
皇帝施恩给低级军官,这使得低级军官的一切荣耀、利益,都和皇帝系在一起。只要皇帝还是强势的,就不会玩脱,倘若哪一天被低级军官集团捆绑了讹诈了,那也只能说明帝国已经膨胀到了不得不进行彻底变革的时候。
能在弘文阁厮混,能在外朝刷名声的人,有哪个不是人精?
孔颖达只是起了个头,所有人都已经琢磨起来,是如何给皇帝写建议。既给皇帝表了忠心,又给江东世族显了好意,堪称一举两得。
至于要不要趁机在这个时机在江东混些桑田、织机、码头、库房,那就看胃口大小。
只是一群学士还没来得及美呢,就见魏王李泰来了。来了之后,就把江东闹“海贼”一事拿出来说。
魏王这么一开口,孔颖达等人脸都绿了。
等李泰走了之后,有人愤愤然地骂了一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