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官人(狗尾)-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番介绍,李权才搞清楚了来人身份。
难怪这么热情,原来是自家人。
自家人并不等于自家下人,他们的身份类似于现代的加盟店,自己生产自己卖,却打着李家的名号,享受李家布庄的技术,作为回报,他们要抽出一部分红利。
此时的会面就像是总经理遇到董事长,所以该有的热情还是要有的。
“各位掌柜的好,李某不过是来京城闲逛而已,哪儿用得着极为掌柜亲自找过来?应该是李某登门的才是。”
“哪里哪里!李老爷来京这么久,我等竟没得到一点儿消息,要不是群芳宴之后闹得沸沸扬扬,我等至今还蒙在鼓里,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的确是很不应该。
这三人一听李老爷突然出现在京中,着实吓了一跳。
原因很简单,他们虽每月都有给碧州李家上缴红利,但谁不会动点儿手脚?听说李老爷悄悄来了京城,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李老爷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暗地里来调查的?
如果查出问题可不得了,要是李老爷一怒之下剥夺了李家冠名的权利,那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三人一番合计,一定要先找到李权,再探一探口风,之后再从长计议。
三人也是心虚,为了等到李权,不惜在逸居门口守了整整一天。刘文生看他们也真够诚意故而主动带他们来了这里。
李权记得自己好像从未来过京城,不禁疑惑着多问了一句:
“好像我没见过三位,三位又是怎么认出我就是李老爷?”
三人相视一笑:“李老爷有所不知,您的父亲跟咱们父亲可都是李家布庄元勋。李家老老爷咱们可都认识的,老老爷的画像咱们每家人家里都供着呢!您真是跟那画像上的老老爷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能不认识么?”
“啊?”李权瞠目结舌,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副自己的黑白照挂在墙上,下面是轻烟寥寥的画面。
“早知道不问了!真是晦气!”李权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三位不远来此所谓何事?”
一番纠缠,话题终于扯到了正题。
三人继续堆笑:“还能如何?当然是请李老爷去各处巡查巡查,您是李家当家的,京城李家布庄的情况您肯定是要过目的才对。再者,咱们还要做东,请李老爷吃一顿才好!”
李权为难:“可是我这儿还有事情……”
三人盛情难却:“李老爷,您就别推辞了,有什么事情比李家布庄的事情还要重要?我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向您汇报呢!”
相比李家布庄,李权放在逸居的心思始终要多一点,毕竟是自己一手操办起来的家业,对三人的邀请真不是很想去。
不过,正在李权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姑娘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一看!
竟是逸居的姑娘。
“李老爷!”姑娘好像是一路奔来的,到了李权面前不断地喘气。
“怎么?逸居出什么状况了?”
“没……没有。”
“那你怎么累成这样?”
“唉!都是听说李老爷今天准备带秦姑娘来楼里,逸青姐姐特意让我赶回来通知李老爷,这两天不能去。”
李权不解:“为何?”
姑娘一边擦汗一边感叹:“李老爷,您是不知道,最近两天来守着秦姑娘的人是驱之不散,过了这么久,还是堵得楼子水泄不通。您现在要是过去,铁定要被人群给活埋的。逸青姐姐担心秦姑娘安全,决定这两日先不让秦姑娘现身,等风头过一阵再说。”
一边,刘文生也插嘴道:“对对对!老大你现在千万别带秦姑娘过去,我领着他们出风雨街都费了好大的功夫。”
“这样啊?”李权看向秦棉,“看来害得多呆两日了。”
秦棉点头:“一切听老爷安排。”
这时,邀请李权的三人又一脸希冀地看向李权:“李老爷,您看……”
之所以这么着急,主要是因为不知李老爷来京的打算,更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已经查到了什么。想要安心,就必须更深一步地了解才行。
李权根本没想过别的,看三人几番邀请,也只有领情。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
李家布庄在京城早已是自成体系,生产链已经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在一些高档布匹的生产上还要供应给碧州以及其他大城市。所欠缺地只是销售链而已。
销售链成为了约束三人的关键,之所以要依附李家便是如此。
说到底,京城才是李家布庄的发祥地,所以京城才算是李家布庄的第一生产线。
这么一想,各处巡查下倒也可以。
三人带着李权到京城各处的李家布庄的店面看了遍,还有一些账本儿之类的东西。
在账本身上,作为李家布庄京城分号的总掌柜,方文那是煞费苦心。
从听说李老爷来京之后,到昨日去逸居的时候,一直没有合过眼,全部心思都用在账本儿上,力求不要被看出端倪。
谁想,自己煞费苦心作出来的账目,李大老爷好像一点儿都不关心,反倒跟各家店里的伙计聊得火热。
问问他们生活怎样啊?京城有什么好吃食啊?娶没娶媳妇儿啊?
满满的都是领导的温暖。
碧州的伙计习惯了李大老爷这般样子,但在京城干了一辈子的老伙计也没见过这么和善的东家,有些玻璃心已被感动得眼含热泪,再看看方掌柜,差距不是一般地大啊!
看了店面,又看了染坊,最后连京城外的花场也没放过。
这样一番折腾,直接闹到了深夜,中途就只简单地吃了点儿蛋饼。
李权的表现让三人既放心又不放心,搞不清楚李大老爷到底是说什么态度。
现在,明月高悬,三人还不肯放李权离去,非得拉着李权去喝花酒,说要好好款待一番。
李权挡不住热情,只得应允。被三人熟门熟路地带到了一间花楼门口,抬头一看。
翡翠居!
第485章:翡翠居
翡翠居的润儿姑娘在群芳宴上表现出色,为翡翠居夺得了第二的好成绩,从此写入群芳谱第二的位置。
当群芳谱第一的秦大家消失的时候,自然有大量的客人选择了翡翠居。
要知道,润儿姑娘作为今年翡翠居推出的新人,在群芳宴之前并没有跟客人见过面。现在群芳宴结束,自然有大把的人想要一睹润儿姑娘的风采。
现已是三更时分,但游走于翡翠居内外的客人一样络绎不绝,像李权几人寻花求欢之人少有,大都是为了润儿姑娘而来。
但是,从他们的表情来看,想来是吃了闭门羹。
如果是以前,李权见到这种耍大牌的青|楼女子肯定要想个法子羞辱一番。
可现在不同,现在李权自己都开了楼子,自己手里也有大牌,为了赚钱,耍大牌是应该的。
人就是这么怪。
现在看到客人们郁闷的表情,李权觉得是理所当然。
方文三人在前面开路,一脸殷勤的领着李权往里走。
翡翠居迎客的姑娘并不认识李权,但她们认识方文三人。
李家布庄在京城也算是老字号,在京城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翡翠居在京城花场虽然有名,但在整个京城的商业链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自然不能跟近乎垄断京城布匹生意的李家布庄相比。所以,在迎客的姑娘眼中方文三人是京中的大人物。
而似他们这样的大人物竟然恭恭敬敬地领着另外一人,可见身后之人的身份非同一般。
姑娘们心中微惊,赶紧收敛轻浮的表情,也恭恭敬敬地腻声到:“四位老爷里边儿请。”
只是轻瞥一眼,李权心中便有了计较。
难怪是京城有名的大楼子,里面姑娘各个都是国色天香的好胚子呢!
回想当年在曲溪县地玩乐时候,那些个姑娘跟人家这姑娘一比较,差距不晓得有多大。
翡翠居的龟公接到迎客姑娘的眼神,一脸谄媚地迎上来:
“几位爷,是来喝酒吃饭还是来找乐子的?如果是来找润儿姑娘的话,那就真不凑巧了,润儿姑娘身子不适,最近不想见客。几位想见,那得在场中对对子赢过在场所有人,还要让润儿姑娘满意才行。”
几人都是商人,不会那些舞文弄墨地勾当,所以装作不在乎地说道:
“咱们先喝酒,然后再找乐子。至于什么润儿,我们没兴趣。”
“得勒!”龟公满脸堆笑地将众人迎至大厅,抹布擦桌之后又候着三人点了些菜品,这才离开。
翡翠居厅中果如它称号一般,处处都是翡翠,花灯是翡翠灯罩,杯子是翡翠杯子,就连烛台也是用翡翠打造的。
虽说不可能都是上等翡翠,但将这么多翡翠聚在一起也显得十分奢华。
奢华是低调的奢华,没有金光闪闪的招摇,只有烛火映照在翡翠上折射出的幽光,像水波一样轻柔抖动,给人如梦似幻地感觉。尤其是来来往往的姑娘们,在这清幽的光线下平添了几分美感。
可惜的是,如此富有情调的环境中,却因厅中吵闹地众人破坏。
之所以吵闹,还是因为翡翠居举行的对对子游戏。
方才龟公已经说了,想要见润儿姑娘非大才之人不可。群芳宴对各家姑娘进行考验,现在各家姑娘功成名就,就到了她们出些奇奇怪怪的难题来折腾男人的时候。
就拿润儿姑娘来说,想要成为她的第一位客人可不容易,先是要在厅中对对子打擂台,需要得连续三天不输任何一人才算通过。
慕名而来的客人何其多?就算是有经天纬地之才,想要经受这么多人的轮番轰炸也不容易,要保证一直都有灵感,想想都觉得很困难。
群芳艳之后,现在正好是第三天!
半夜三更,翡翠居突然变得热闹,是因为其中真有一人连续三天获胜。润儿姑娘提出的要求已经达到了!
这么困难的要求,没想到真有人能完成。
连李权都被吸引去了注意力。
“快叫润儿姑娘出来!有人已经完成要求了。”
“是啊!快叫润儿姑娘出来。”
这下,翡翠居热闹了,所有人都想借着东风看看今年群芳谱第二的真容。
之前,润儿姑娘不见客还情有可原,现在再推辞就说不过去了。
没多久,润儿姑娘果然出现在楼上,只可惜跟别家楼子一样,润儿姑娘的相貌被垂帘挡着,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
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一声声叫喊口哨此起彼伏。
场面杂乱,润儿姑娘久久没有说话,直到下方众人安静之后,才传来一个低低的声音:
“台上何人坚持了三日?”
“犯贱。”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从人群中传出。
犯贱?
李权都被说得一愣。
楼上的润儿更是怒不可遏:“你!无耻狂徒!我……给我拖出去!”
奇怪地是,人群中一阵哄笑。
这时,方才说话之人才用略显尴尬地口气解释道:“润儿姑娘,您误会了。我是茗香街举人范健。”
“范健?”
这名字也是奇葩。
不过在李权暗暗好笑的时候,身边的方文惊道:“啥?那个‘大庆第一举人’竟能赢得见润儿姑娘的机会?天下之大,当真是无奇不有啊!”
“大庆第一举人?”
“李老爷,您有所不知。咱们李家布庄京城分号的总店就在茗香街。所以,小人对这范健有所了解。”
李权疑惑:“怎么说?”
“说来,这范健也是个奇人。要说学识,倒有那么一点儿,可要将之跟京中名家相比又有些差距。属于不上不下的文生。据说这人早在二十年前就以中了举人,那时候可是享誉京城的名人,他自己也是信心满满地要高中状元。结果事与愿违,来京之后,每一次的春闱都参加了。结果,别说状元,就是贡士也考不上。其实这并不奇怪,像他这样自视甚高的举人太多了,可奇就奇在他这一考就考了二十年。别人以此不中可以等三年等到第二次,第二次不中可以等三年到第三次,但第三次不中呢?多半都会放弃返乡。可这范健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从来京之中,但凡春闱必然参加,怕是没人直到他一共参加了多少次春闱了。像他这么执着的举人也是独此一家,所以在香茗街中,街坊邻居都叫他‘天下第一举人’。”
“还真有这等奇人!?”李权大为惊叹,只觉古代的故事里才有像范健这样的拧巴人,没想到庆朝之内还真的存在。
不管此人到底如何,光是他这份毅力也让李权感觉十分励志,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他这年年考,住在京中哪儿来钱过活?”
“此人别的不行,但写得一手好字,好多解放邻居都要照他,平日里摆摆摊倒也能过活。”
“替人写字就够他来这种风月场所挥霍?”
“才不是呢!”方文瘪嘴道,“还不是因为几年前从远方来了个亲人照顾他,日子才好过了些,以前穿得可穷了。”
话题到此结束,李权把目光投向楼上,继续关注润儿要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
范健十个年近四十的老男人,又是个书呆子,虽然有点儿才学,但怎么也配不上公子的称号,再加上穿得朴素,怎么可能入得润儿的法眼?
“润儿姑娘,范某已经按照约定完成了姑娘的要求,姑娘是不是也该赏脸见某一面?”
楼上,润儿轻哼一声,话语却听不出半点儿不悦,解释道:
“范公……举人虽是完成了三日之约,但这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后面还有别的考验呢!”
“啥?还有别的考验?”
很明显,范健不高兴了,反问道:
“姑娘为何不早说?”
润儿和颜悦色道:“范举人也没有早问呀?”
范健憋屈,一肚子郁闷不知找谁出。心想老子为了这三天,在这翡翠居中把一个月的零用都花了,好不容易完成了规定目标,到头来竟是这样。
范健越想越不爽:“润儿姑娘莫不是看不起范某找借口搪塞吧?”
这话就有些火药味会儿了!
在场的都是润儿姑娘的爱慕者,范健说着话无疑是主动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处。
润儿一听,反倒是微笑起来:“听范举人的意思,是觉得不公平?你倒是问问,其他客人有没有觉得不公平。”
众人立即相应,齐声高呼:“公平!”
润儿接道:“群芳宴上,我等女流都要接受四轮考验。范举人堂堂男儿,难不成只让你多受一轮考验都不成?”
润儿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范健心知自己势单力孤,不得不退让,疑惑道:
“多一轮?润儿姑娘确定只多一轮?莫不是又要范某在此耗上三天吧?”
“就最后一轮,而且也不会让范举人浪费多余的时间。”
范健神色放缓:“这么多人可都看着呢!那……那请姑娘出题吧。”
“众所周知,群芳宴上润儿屈居第二,心中多有不服。只要范举人能作诗一首以超群芳宴上赞秦姑娘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就算过关。”
第486章:从商经验
回眸一笑百媚,六宫粉黛无颜色。
短短三日,这一句诗俨然成为了京城称赞美女的绝配。不管是谁,也不管听多少遍,但凡有男子用这一句诗来称赞姑娘,没有不开心的。
但是,并非所有姑娘都适用。经润儿姑娘提醒,众人才反应过来。
原来润儿姑娘的心结在此!
群芳宴上就是因为这样一句诗让她错失群芳谱榜首的位置,也正因为秦姑娘让本该投在她身上的关注目光到了别处。
难怪不想见客,原来是在生闷气呢!
不管是不是在生闷气,反正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谁能作出一句比“回眸一笑百媚,六宫粉黛无颜色”还好的诗句,便是从侧面帮润儿姑娘出了这口闷气,润儿姑娘焉有不喜的道理?润儿姑娘高兴起来还不心存感激?别说见面了,就是发展出千丝万缕的关系来也说不定!
但是,要作出比“回眸一笑百媚,六宫粉黛无颜色”还好的诗句谈何容易?
如果单在意境上超越还好说,但要讨女子欢心,将女人赞美到极致就难了。
别人以为是润儿姑娘想找秦姑娘报仇,可李权知道这是那妮子借别人家的石头来压人,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来骚扰她了。
诚如李权想的那样,润儿把话说完,懒散地打了个哈欠,然后踏着步子回到了自己房间。
然而,在大家关注下的范健还一脸阴沉地苦思。
他虽然能在对对子中胜出,但要作出更好的诗句,显然是超出了他知识范畴。
见润儿姑娘的道路上忽然又多了一道坎,但众人并不觉得不妥,反而隐隐高兴。至少按老不修的举人也没见到。
“哎唷!别站在这儿拄着了,下去回家想吧!”
“是啊!凭你范健的能力,想个二十年再来也不晚!”
一听这话,场中忽然传来一阵哄笑。
范健最忌讳别人拿自己的科举来说事儿,顿时炸了毛嚷嚷道:“去去去,有什么好笑的?等范某明年高中,届时有你们好看的!”
“好好好,状元大人!回去做你的春秋大梦吧!也不撒泡尿照照,什么德性?想见润儿姑娘!娶了媳妇儿再说!”
“尔等!尔等给我记住!”范健气得直吹胡子,“还有……还有这翡翠居也是,言而无信!什么润儿湿儿的!某不屑见之。”
“唉哟呵!来劲了不是?至少你还跟润儿姑娘说过话了,咱们这么多人想跟润儿姑娘问声好都没机会呢!”
“就是就是!”
一张嘴哪儿斗得过几十张嘴?
没多久,那范健便在众人的哄声中离开了翡翠居。
范健虽然走了,但众人想见润儿姑娘的热情丝毫不减,先是对子,后是作诗,反正润儿姑娘说什么就干什么。
李权对润儿没啥兴趣,但对人家的宣传手段还是要留意下的,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借鉴。
女人就是要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在利用秦棉现在的名声是该好好经营一番。
“李老爷,酒菜已经备齐。先吃点儿东西吧。”
正想着,方文微笑打断了李权的思绪。
好酒好菜已摆了一桌。
“好,吃吃。”
……
……
酒过三巡,夜沉声静。
心头一直没底的三人开始趁李权醉意朦胧的时候旁敲侧击起来。
“李老爷,您这次突然来京所谓何事?几时准备回去?”染坊督工头罗勤小声问道。
话音刚落,桌下便有人踹了罗勤一脚。
罗勤注意到方文似要吃人一样的目光,一脸不解。
方文则恨透这猪一样队友,心想“几时回去”这样的话能说么?
“你别说话!”负责花场向阳低喝道。
几人以为这样的小动作能瞒过已有醉意的李老爷,谁曾想李大老爷本没有多想别的,察觉到三人鬼鬼祟祟让他有了疑心。
李权的确是有点儿醉,但还不至于不能感知他们之间的小动作。
不过,三人在李权面前只是很不起眼的小角色,小角色认为的大问题在大人物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李权并没有多想或是套话的意思,实实在在地回答道:
“此次进京主要是因为碧州生意已经稳当,想把日后的生意中心放在京城。至于什么时候走……估计是不会走了。过段时间,如果一切妥帖,家中女眷也要一并迁来京城。”
三人大惊:“啊?不走了!”
李权的打算着实出人意料,使得三人反映有些过激。
“怎么?有什么不妥?”
“没……当然没不妥。李老爷以后能在京城领导咱们致富是咱们的福气,怎么会不妥?咱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又是罗勤,又是这个猪一样的队友!
罗勤以为自己这话没什么问题,却把方文气得肺都要炸了。
桌下,方文恨不得自己的脚是铁做的,直接把这头猪给踩死,压低声音警告道:“叫你闭嘴没听明白?”
罗勤那叫一个怨,涨红了脸,强忍痛苦:“我……我怎么了?”
罗勤的确是少了些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不是方文这种京城跟顾客见面的老油条能比的。
当然,李权也是老油条,一下就听明白了其中含义。
所谓口是心非便是罗勤现在的样子,只要把他的话反过来一听,真实意思就再明白不过了。
罗勤的话反过来就是:“非常不妥,李老爷以后在京城监督是咱们的晦气,你赶紧回去,真是求求您了。”
“不想我在京城?害怕我在京城呆得太久?之前又主动让我巡视,还给我看账本……”
之前的种种联系在一起,李权恍然大悟。
原来是账目上有问题,这几个家伙心虚呢!
现在,钱对李权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对于京城的账到底出了多大的漏洞并不在意。李权现在的原则是有赚就行,只要不亏,赚多赚少都无所谓。但是又不能毫不关心,人都是贪得无厌的。如果不表现出一点儿态度,指不定他们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可施加压力又不能太过,以免对方心存恨意。
所以说,这其中的“度”是个问题。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上一世的李权不懂如何驭人,但现在守着这么多家业,肩负着千百下人的生计,其中的道理不得不自行摸索。
三年时间,结合现代的思想,足以让李权变成一个有头脑的掌舵者,再不是之前那个只知道加薪的菜鸟了。
心中稍作计较,便有了打算,微笑道:
“三位都是李家布庄的得力骨干。李某活了近三十年,才第一次与三位功臣见面实不应该。”
三人惶恐:“李老爷,您这是说的哪里话?”
“初来乍到,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像跟三位分享下李某这么多年来的经商经验。”
经商经验?
方文反应最快,立刻来了精神。
李老爷的经商经验?这说出去可是要吓傻一群人的!这就相当于武林至尊的独门秘笈,甚至比武林至尊的独门秘笈都要珍贵。李老爷的经商头脑,随便出一个点子都能让人吃不完穿不完,自己要是学到哪怕一星半点儿,子子孙孙都不用愁了!
“李老爷,您……您这不是开玩笑吧?我等何德何能?有资格听李老爷的经商经验?”话虽如此,但方文的脸已经激动得有些泛红了。
李权和气地纠正:“不是听,是探讨,是分享。大家都是从商多年的行家,各人都有各人的独门秘笈。咱们一群商人坐在一起,当然是要讨论讨论经商的问题。”
“李老爷所言极是。”向阳也微笑称赞。
李权正色道:“都知道咱们李家是靠布匹生意发展起来的。可是,我作为当家人根本不懂一匹布要经过什么流程,需要些什么原料来制作。在座三位都要比李某懂得多。”
“哪里哪里?”
“且听我把话说完。李某对布匹工艺一概不知,可又如何成为大庆布行的龙头?就连靖王爷跟李某竞争也是铩羽而归?”
方文一本正经地答道:“是啊!我等倒是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
“咱们都是一个行业的管事,须知凡事不要亲力亲为,我们可以什么都不懂,只要懂得怎么操纵懂的人就够了。”
“李老爷是说咱们不用会别的,只需要下令让工匠做事就行?”
“没错。”李权点头,“如何运用手下之人是一门学问,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诗词歌赋还要深奥。李某掌管李家多年,现有一些心得,在此告诉诸位,以便诸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加轻松。”
“请李老爷赐教。”
“怎么用人,关键在怎么猜透人心。须知人都是为自己而活,不会因为有卖身契就会心甘情愿地为你工作。打骂呵斥是无能者的手段,如此能让人为你工作,但必定心不甘情不愿,如此必定是事倍功半。管制手下要‘因鱼下饵’,钓什么样的鱼下什么样的饵料,只有知道鱼喜欢吃什么才会上钩。人亦如此,要知道手下需要什么,只有利用他们心中所想的,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487章:含沙射影
因鱼下饵,虽是很古老的例子,但在庆朝,在这个时代,显然是很新潮的思想。
三人绝非愚昧之人,但听到“因鱼下饵”这样的道理一时间也是想不太明白。
李权话锋一转:“下人在你手下工作,所为的不就是活着?只要你能给他们吃的,他们便会为你工作。你给他们一个馒头,他们便为你尽一个馒头的力,你给他们一斤肉,他们就给你尽一斤馒头的银子,你给他们十两银子,他们就给你尽十两银子的力。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你给多少,他们便为你工作多少。天底下没有一个傻子,别老想着给一分的钱,他们会为你出两分的力。
不过,每个人心中都有衡量价值的标准。咱们要学会识人,有些人你给了他一袋米,他觉得应该为你干一周的活,有人会认为他应该为你干一月的活,但也有人会认为他只该做一天的活。我们自己心要有一个衡量的度,不管是那种人,一袋米换一周就是换一周,可以一周少一天,可以一周多一天,增增减减也无所谓。但如果有人想只拿一袋米只做一天,那肯定是不行的,对于这样的人,咱们不能有一点儿情面。可世人都喜贪便宜,就算你发现有人拿一袋米只做四五天也没关系,你只要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学会包容就行了。如果对方心中有愧,懂得进退有度,这种人也是好的,就怕有些人心中无愧,取之无度,这种人咱们李家也肯定是留不得的。”
李权这么含沙射影地一番解释,之前的疑惑便迎刃而解。
罗勤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道理,感觉受益匪浅,连声道谢:“李老爷果然高论,某一直以为无商不奸。没想到真正成功的商人真就奸不得,就得像李老爷这样大度宽容,才会有今日之家业!当真是……”
“咳咳……”
罗勤还想说什么,身边却传来了别有深意地轻咳。
“方掌柜,您怎么满头大汗的?”罗勤一脸不解,随后又看了看四周,“也是,这大热天的,是有点儿热。李老爷,要不叫几个姑娘过来扇扇风?”
“这……这不太好,还是不要了。”
难得义正严词地讲一通大道理,李权不想因为几个姑娘把自己伟岸的形象破坏了。
这时候,一直跟罗勤不同拍的方文却帮腔道:“对对对,来了翡翠居怎有不叫姑娘的说法,李老爷切莫推辞,姑娘一定得有。”
听了李权一番话,差点儿把方文吓得窒息。罗勤听不明白,他方文明白得很。心想李老爷肯定已经知道咱们的账目有问题,这么说一是讲道理,二来也是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如果他们做了取之无度的人,李家是不会放过他们的。现在关键是不清楚李老爷知道了多少?也不知道李老爷心里的度是多少?贪了多少算还有机会?
这么多问题纠缠在一起,此时还不叫几个姑娘过来压惊更待何时?
“来人,来人。叫几个姑娘过来,要最好的!”方文心急如焚,一时没考虑李权的意见便率先开口。
话一出口,很快就有姑娘来了。
来都来了,李权自然不会拒绝。
四个姑娘,正好一人一个,长得都挺标志的。
不过,李权看多了美女,对庸脂俗粉没半点儿兴趣,乍眼看到四位姑娘,不受控制地轻轻皱眉。
小小的动作被精神紧绷的方文看到,顿时朝身侧龟公吼道:
“你耳朵聋了是不是?我说是要最好的!最好知不知道?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