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官人(狗尾)-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人,你怎么把官服撕了当手帕?”

因为李倩蓉看到李权手中的破布是身上官服的一部分,上面还冒着淡淡地热气。

“遭逢大难,城不在城,民不在民,霍乱之中能苟全一命便已难得,哪还管这些细枝末节?”

李权声音有气无力,李倩蓉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对方眼中深深的忧色和倦意让她心头一颤。

“难道李大人这时候还想着县中百姓?对!一定是这样的!”

“郡主,你试着起身,看看能不能走动?我们要赶紧回去。”

李权有些着急的话语让李倩蓉更加确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有时候精明得像狐狸,有时候又蠢得像傻牛。脑子里都是百姓,什么时候能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看到本郡主对你的心意?就算看不到,好歹也让自己休息下吧?”

李倩蓉看着那眼神中的疲惫忽然有些不忍,她缓缓起身,本是能够稍作走动的,却故意拧着眉头又坐在了地上:

“不行,我的脚好酸!”

李权忧色更甚:“要不我背你吧?”

“这头牛怎么这么犟?”李倩蓉心中一阵气恼。

“李大人,你现在的状况也不怎么好。我们不知身在何处,更不知要几时才能回到曲溪县。你背着我如何走得远?我知道你心系灾情,但天灾已过,人力时穷,咱们不能改变什么,早回晚回不过是早知和晚知而已。听小女子一次,先在此山洞中休整一日吧。养足精神说不定回去得还更快。”

这的确是一个山洞,四面山壁被点点火光照得很清楚,前方洞口处能看到夜空星罗满布,近处火堆上还有喷香的烤肉,若忘记今日发生的一切,此处也可算是一清雅风光之地。

李权默默地叹了口气,细细一想,在此处休整一日亦不为一个好办法。

体内灰色珠子的力量不是那么好运用的,冲破泥地的一击如昙花一现,力量涌现之后立刻又被灰色珠子收回,换来的就是更严重的虚弱。李权很清楚自己体内的情况,除了一颗灰色珠子没有半点儿阳气,身体亦是极度虚弱。正好可乘今日的好好吸收天地灵气以作补充,同时身边的烤肉也可补充体力。

李权没有回答,拿起烤肉分一份给的李倩蓉,然后自己坐到一边静静地吃起来。

看到这一幕,李倩蓉淡淡地笑起来。

“李大人为了自己留下来,说不定他……”

李倩蓉心情不错,手中烤肉也飘香四溢,让人食指大动。轻咬一口,滚烫的油渍很香,又烫得李倩蓉直吐气,逼得她干咽口水。

“李大人,大半夜的,这些东西是哪儿来的?”

李权望着外边:“死的不止有人,泥地中野兽尸首随处可见。”

“哦。”

山洞中陷入沉默,在沉默中两人渐渐吃完了烤肉。

李权起身径直走到山洞外。

看着李权的背影,李倩蓉有些着急:“李大人,外面天冷,为何要出去?”

“郡主身份,本官如何能与你同住一室?不用多说,郡主再次睡下便是,本官在外守夜。”

说罢,李权在山洞门口默默坐下,进入入定状态。

李倩蓉呆呆望着那虚弱的背影看了许久,默默地退到了山洞深处。

夜渐深,无人知道此是几时。但夜风呼啸,地震之后,比往日离开猛烈许多。

李倩蓉躲在山洞中,望着被风吹得摇摆不定的篝火,再看向洞口被风吹打着的背影。

“他一定很冷吧?”

李倩蓉看着自己身上的泥衫,这样的东西实在不好搭在人家身上,幽幽地叹了口气选择默默地看着。

……

……

一天的休整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李倩蓉在山洞里看着李权过了一夜,眼睛都没眨一下。到了下午,眼眶中多了许多血丝。而李权确实是打坐了很久,也吸收了不少的天地灵气,奇怪的是他的体力并没有任何好转,恢复的一点儿真气立即就被体内那灰色的珠子给吸收了让人很是苦恼。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昨夜的烤肉让两人惊呼枯竭的体力得到恢复,行动是没有问题的。

体力充足却没有真气,导致的结果就是逼得两人只能用徒步的方式返回曲溪县。

没地方洗澡,泥土早已让两人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样子,老爷不再是老爷,郡主也不再像郡主。但这样也引不起丝毫注意,因为沿途所有人都是这样的装扮,每个人都灰头土脸,满身灰尘,蓬松杂乱的头发随处可见,到处都是茫然不知所措的眼神。若有人穿着一件没有破损的衣裳,那绝对会引来一群诧异的目光。

李权带着李倩蓉穿过密林,回到了官道上。

如今的官道也已面目全非,土地裂纹遍布,凹凸不平,就是马匹也觉寸步难行。

两人看着周围百姓的惨象,表情也不禁变得凝重,相互间的对话少了,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担忧。

这是一片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景象。虽然地震只在曲溪县的一小片地区发生,但它给曲溪县,乃至整个碧州造成的破坏是任何战争都无法比拟的。村子被以为平地,山河地形也发生了扭曲,为到曲溪县便已看到侥幸逃生的难民们饥寒交迫地结伴而行。

途中不乏抢食掠夺的情景发生。

李权和李倩蓉看见一个老人的包袱让几个壮年抢走,从里面掏出一包生米和几锭碎银。银子被丢在了地上,几个壮年汉子像荒野中饥饿的野兽疯抢着将生米塞进口中。

李倩蓉看着倒在地上的老人,气愤得握紧了小拳头。

“李大人,快去教训他们!”

李权摇摇头:“算了,每个人都是为了求生,没有对与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我们不该干预,还是加快脚步返回吧。”

此时,已是两人返回的第二天了。

被泥石流冲了大半天时间,他们徒步却需要两天的时间返回。

到现在,两人终于感觉到已经到了碧州境内。那么,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到曲溪县了。

李倩蓉认为李权急着曲溪县是担心灾情。

但李权不是这么想的。

灾情的确是应该担心,但李权现在没有闲工夫去担心他人。他现在最急迫的就是想知道家里怎么样。

通过碧州逃离的难民口中得知,碧州因为地震引发了洪水,淹了大半个城市。而自家就在江边,这叫人如何不担心?李权甚至都想到自家会不会已经没了?而他能想的,敢想的也仅到此为止。多余他不敢想,他要亲眼见到后的才会去想接下来的事情。

又过了半天,二人终于到了曲溪县城门口。

城墙建在,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城外的难民、尸体随处可见,野狗豺狼徘徊四周。看着城外景象便能想到城内会是如何。

“李大人,你怎么不进城?”李倩蓉看着呆立在城门口的李权疑惑问道。

李权脸上没有表情:“走,咱们继续往碧州去。”

“碧州?”李倩蓉微微一怔,不知道为什么先要去碧州。

但李权没有废话的时间,转眼间已经走到了前方。

李倩蓉蹙眉紧追,在身后喊着:“李大人你慢点儿的,你不用担心我的。虽然我很担心家里,但相比之下,城中的百姓更需要李大人。咱们还是先回曲溪县,要么我自己回碧州也行,李大人就不用护送了。”

李权的脚步没有停:“送你回去只是顺路。这满城的百姓虽然需要我,但多少人也没有我的家人重要,我要回碧州,回去看看我的家人。”

“回碧州?看家人?”李倩蓉意识到有些不对,眼神突然一变,似乎想了起来,“李大人,你不是夷洲人么?为什么家会在碧州?”

听到这句话,李权终于停住了,转过身静静地看着李倩蓉。

游戏已到了该结束的时候,发生了这种事儿谁还有心情玩无聊骗子游戏?细细一想,李权发现自己真的很贱,默默地告诉自己吸引李倩蓉是为了让靖王爷不爽,但内心深处很清楚自己是在自欺欺人,根本就是被人家郡主美色所迷,找一个借口来麻痹自己而已。

还发誓说什么以后再也不见一个爱一个?

李权脸上露出了自嘲式的笑容。

这让李倩蓉很不安,她似乎想到了什么可能,俏脸儿立刻煞白一片,眼看李权就要开口,李倩蓉怕了,害怕自己的梦破碎,她抢先一步叫道:

“算了!当我没问。咱们一起回碧州吧!”

第310章:归家

碧州城门口,碧江之水已没到城外。城外地面已有半厘水深。

别小看这半厘水,现在已过了几日,可现在还有半厘积水,可想之前会是怎样的情况。

江水浸泡土地,使得地面变得极易打滑,就是壮年汉子走着走着栽一跟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可能是一路过来见过的惨象太多,当李权和李倩蓉回到碧州城门口,看到这更多、更密的难民时,表情反而很平静。

积水并非到处都是,地势较高的地方已经恢复了干燥。

两人一路过来,相互间没有说话。因为之前那个说完的话题,两人间似乎出现了一道隔阂。

在城门口沉默相对,简单的一句道别后分道扬镳。

李权没心思去想李倩蓉的感受,走在湿漉漉的街上。

这里曾是繁花似锦的青石大街,一侧是小贩、老农,一侧是民居、商户。但此时,这里一侧是尸体、断木,一侧是废墟、危楼。青石板的地面龟壳一样四分五裂,上面是各种各样的残渣碎石,每走一步都感觉有针在脚底板上扎。连续几天在湿地里行走,虽然李权很注意保持脚底干燥,每夜都会仔细烘烤,但还是磨出了水泡。

脚底有水泡那绝对是天底下最幸运的,看着身边要么断手要么断脚的百姓在街上吃力地行走,还要清理街上的尸体。李权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李权的确是幸运的,因为他走在自家临街的道上,右侧的民居商户虽大部分都坍塌成为废墟,但还是有小部分安然屹立着。

比如怡凤楼……

李权到了怡凤楼,看着门口紧闭店门,还有上面在窗户上惊恐观望的姑娘,心中开始有了希望。

李权转过头,看着留下自己许多记忆的小渡口。

那里已成为碧江的一角,只有昏黄的江水,就是那自己还未完成的草棚架子也不知去了何处。

“不如如花怎样?”

李权幽幽地叹了口气,牵挂的人太多,又能顾得过来谁呢?

荒凉之景总让人心生感叹,李权停下脚,走到江边上。江水就在自己的鞋边,随着江水晃荡,时不时会有江水洒在布鞋上。

此时的碧州就像是一个装满水的水缸,稍有动静便会有水溢出。

江面上,没有船,没有筏,只有泡得发青的浮尸,浮尸表情夸张狰狞,动作张牙舞爪,触目惊心。

初次看到江对面,李权终于明白从难民口中得知的“江水淹没了半个城市”是什么意思。

碧江将碧州分割成了两部分,李权所在的一部分没有遭遇洪水侵袭,只是受到地震影响。而李权对面洪水才刚刚退去,至于其他景象,李权不想再看,也不愿再看。

继续往李府方向奔去。

李权的步子不快,不敢走得太快,尤其是途中又见到一名衙役正焚烧尸体的景象后。

一名衙役要焚烧一百具尸体,虽是狂风依旧,但那名衙役依旧汗流浃背。

过了片刻,李权终于到了李府门口。

但李权第一时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到了自家门口。因为大门没了,厢房没了,柴房没了……

但李权很快又确定已经到了家门口。因为那辕戟石雕还毅然挺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没有人,但家中的正厅还在。

家里所有房子都塌了,只有一间正厅还在。正厅似乎没受到什么影响,依旧完好着。只是表面上有些尘土。

一件房屋完好着并不能说明什么。李权依旧提着心,他已不敢看周围的情景,生怕看到什么不想看到的东西。

几经犹豫,李权终于迈着沉重的步子往正厅走去,然后推了推门。

门是锁着的!

证明里面有人!

李权大喜,激动不已地对着房房门猛砸。

“嘭嘭嘭!”

“谁呀!?”

里面传来一个疲倦而又不耐的声音,李权一下就听出是小翠那妮子的!

“嘎吱。”

房门开了,一张风尘仆仆的小脸出现在李权眼中,虽满是灰尘,但李权不会不认识!

“小翠!”

“老爷!”

见面的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喊出声!

小丫头愣住了,一声大喊后便呆在了原地。

李权没有多说,一个跨步冲入房中!

安静的正厅因为李权的出现变得更加安静,所有人的眼神都聚集在他的身上。李权虽满身是泥,但这并不影响家人认出他来的。

李权亦是如此,家中每一个人都风尘仆仆,没有往日神采,但他只需要闻一闻对方身上的香气便能知道谁是谁。

芳素、安馨荷、夏茹、凌凤、秦绵、小翠,一个不少!

甚至连多出来的几个丫鬟他都知道。

李权心中只有四个字:“上天庇佑!”

这绝对是上天庇佑!

房中陷入长时间的沉默,接着便是喜悦的哭声从房间各个角落传出。

……

……

一段感伤的哭泣后,一家人终于平静地坐到了一起。

房中只有一盆火。

相互间询问前两天的经历,每个人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权张开双臂将自己所有牵挂的女人都抱在了怀里。

不顾娘亲在场,不顾丫鬟在场,也不顾每个娇妻脸上都是尘土。李权一人一口,从夏茹开始,再到凌凤,再到小翠,一人吧唧一口;然后再从小翠开始,又到凌凤,又到夏茹,如此往复,来来回回不知亲了多少遍,感觉李权的口水都要把怀里娇妻的灰脸洗干净了。

大胆的举动让三个女人红霞满布,同时又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些天的担惊受怕因为这些吻变得值得了。

芳素眼中,李权的做法无疑是荒唐的,无疑是不成体统的,但她没有反对,带着几个满脸羡慕的丫鬟去了屋外。

凌凤笑着看着,心里却难免升起一丝酸楚,不过转念一想,只要李老爷平安无事回来,那就很好了。

“我的大代言人,在这儿愣愣地想什么呢?”

在凌凤走神中,李权突然出现在她面前。

“我……”

“你什么你?看你现在这样子。不是说过形象代言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么?瞧你的这灰头土脸的,是不是把我的话都忘了。”

虽是板着脸,但里李权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擦拭秦绵脸上的污渍,动作轻柔,眼神中带有满是宠溺。

秦绵没有动,轻轻地低下头,这一刻她也感觉到了这个男人带给自己的温柔。

大厅中一角,有一个温柔的眼神一直默默地注视着李权,眼角含泪,却始终流出来,嘴角一直保持着淡淡的笑容。躺在床上,像一个渴望温柔的孩子。

她不是孩子,但她怀有孩子。

李权没有忘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女人,从他进屋的那一刻起就注意到那个熟悉的味道。对方的眼神也没有逃过李权的感知。

李权跟家中每个女人温存之后,最后走到了床边。

床是从坍塌的房屋里挖出来的床,还是那张古朴的红木板床,上面精心雕刻的花纹还清晰可见,只是上面满是灰尘,亦伤痕累累,像是不如晚年的老人。床单被子也都很脏,也是从废墟中找出来的。

跟以前的生活比,现在算是艰苦到了极点。但根据如今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绝对算是最顶级、最豪华的待遇了。

李权不敢坐在床边,生怕老旧的木床承受不了自己的重量,微笑着蹲在地上,跟躺着的娇~妻保持同样的高度。

“馨荷,辛苦你了。”

一声温柔的呼唤,一句发自内心的感谢,内容简单,感情却不简单。

算一算时间,从出任县令到现在就没有回过家了,没想到再回家时回事这样一番的景象。

安馨荷含着泪,从被子里伸出一只小手,李权立刻将之攥在手心。

安馨荷轻轻笑了笑,眨眨眼,将眼中囤积的泪花挤干净:“老爷,馨荷哪里辛苦了?这些日子都是妹妹们照顾我。”

“给老爷怀了个小宝宝,难道还不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事儿?肚子怎么样了?让老爷摸摸。”

说着,李权把手伸进被子里,摸着那微微隆起的肚子,似乎能感觉到有两个心跳声,此起彼伏,像一对争相歌唱的小鸟。

说到肚子,众人眼中都露出一丝忧色。

李权心头一凛,该不会是孩子出了问题吧?李权虽然没作好当父亲的准备,但孩子对于他来说并不仅仅意味着香火传承,还证明着李权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

“馨荷!孩子怎么了?”李权表情严肃。

安馨荷轻轻地摇了摇头:“地震当日,妾身肚子忽敢不适。无奈又请不来大夫,只能找隔壁同样侥幸活下来的妇人来看。说肚子没问题,只是温度骤变闹起肚子。说是小问题。不过得不到大夫的话,妾身始终有些不安心。”

“呼!没事儿就好!”李权长舒了口气,“如今时非往昔,不要在自找烦恼。信老爷的,孩子不会有事。”

“嗯。”安馨荷点头,但忧色不减,“就算孩子没事儿,咱们李家遭受如此打击,有多少店面被毁,有多少伙计丧命?连宅子都变成了这样……”

“没事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只要人在,很快老爷就能让李家恢复往日风光,而且更胜往昔!”

第311章:救援工作开始

得知家人平安,李权心中便再无牵挂。{}

相比之下,曲溪县无疑更需要李权去主持大局。虽然家中亲人一致要求李权不要再去做什么县令,安安分分在家里跟亲人在一起。但李权拒绝得很坚定,因为想着那么多人生命受到威胁,那么多人无家可归,李权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这是人的义务,也是作为县令的任务。

家中没有多做停留,李权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曲溪县。

曲溪县,泥石流和洪水已经退去,但城中还是狼藉一片,一部分房屋都出现了坍塌,一部分房屋彻底成为废墟,只有极少一部分房屋还是完好的。

受灾最严重是城南和曲溪附近,县衙奇迹般的保留了下来,周围的房屋也保留了下来。

走到衙门口,没有难民堆积。反而是衙门不远处货仓围了大量灾民。

“开仓放粮!开仓放粮!”

老远,李权就听到灾民尖锐的嘶吼声,像是要强行将衙门的货仓打开,分发里面的粮食。

货仓门口像是有几个衙役装扮的人拦着,与难民形成对峙。

气氛很紧张,为了生存,难民们哪还管什么规矩?李权想着怕再不上去阻止就要闹出事端来了!

“住手!”李权快步跑到人群中,大声喊道。

“你Tm谁呀?”众人看着李权一声破烂打扮,不耐烦地问道。

“我是县令李权李大人!”

“李大人?!”

场面安静了,所有目光都聚集在李权身上。李权没来得及换衣裳,还是那一身沾满泥土的官袍,官袍上的花纹全被黄土遮住,根本不知道是什么。脸上也是乌七八糟,没有往日模样。但是,李权的声音不会变。

百姓们不是很清楚,但里面的衙役很清楚。

“真的是李大人!李大人还活着!”说话的是方不语,说着就挤到人群外跑到了李权面前,“李大人您没事儿真是太好了,大伙儿别急,有李大人在,咱们都要听李大人的。”

难民们正直无助的时候,县太爷就是他们的天,县太爷能站出来主持大局无疑是最好的结局。所有人都热切地看着李权。

李权的出现让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李权表情沉重,没时间抱怨方不语这小子推卸责任,让百姓让出一条道来走到货仓门口。

货仓门口还有方想说、王刚,以及临时招来的两个衙役,王群也在。

这群人为了阻止百姓强行打开货仓,把口水都说干了,跟李权见礼也是有气无力。

“县衙就你们这些人了?”

“嗯。”

众人眼光闪动,李权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没有再问,走到王群身边小声问道:

“现在是什么情况?”

王群精神不振,鼻上脸上都是灰也顾不上擦:“饥民聚集,妄想开县衙货仓。我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之难住。”

李权面带愠色:“此番天灾,全城百姓苦不堪言,此时为何不开仓放粮?”

“大人,这可开不得!”王群表情严肃,“货仓中粮食不多,还不足全城百姓一日之食,若将货仓打开,人人都会来抢。到时候怕是会引起暴乱,场面更加难以控制。”

李权紧皱眉头:“那如何是好?现在这般拖着迟早也会引发暴乱的。”

“货仓可以开,但不能随便打开。”

“此话怎讲?”

“咱们要想一个完全的法子。”王群抹着鼻子的沉吟道,“其实王某已有一计,只是等不到大人回来,王某不敢私自做主,还有一些客观原因限制,让王某一直踌躇不前。”

“说来听听。”

“货仓粮食有限,肯定不可能照顾到全城百姓。王某所想不过是让有劳者得。城中情况远不止有饥民而已,尸体废墟的处理、城镇的重建、城镇的秩序等等都需要立即开始行动。可以分配任务给饥民,完成任务的每日就可来此处领一些粮食。所谓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咱们县衙总不能白养活一些不做事儿的闲人吧?”

李权微微一愣。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这么先进的理念竟然从一个古代人口中说出!

这王群当真有点儿本事呢!

李权大喜:“好!就按你说的办!”

李权也不是什么烂好人,在不能照顾到全局的情况下,自然只能先照顾有劳动力的,所谓物竞天择,弱者被淘汰,怨不得别人。

但是,王群又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大人,灾后重建非一日之功,就算朝廷要派人来救援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王某之计可行一时,却保不了一世。县衙中的粮食始终有限,就分的人再少,坚持不了几日便会耗尽,之后又将如何维持?”

“先不管这么多,就照王师爷说的做。城中尸体再不处理怕是要发生瘟疫。”

王群苦着脸:“只好先这么做了。”

商量好对策,王群走到饥民身前,高声说道:“方才李大人已经说了,县衙决定开仓放粮!”

“好哇!李大人英明!李大人万岁!”饥民们沸腾了!

王群立即一盆冷水泼下:“不要高兴得太早。县衙货仓存粮有限,照顾不了全城百姓。今李大人代表朝廷和各位约法三章,有劳者有粮,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无劳者无得。诸位可有异议?”

人群变得吵杂,叽叽喳喳的议论开。

“师爷,我家中还有七十岁的老母,她年岁已高,无法劳作,能不能?”

“是啊是啊!家兄在灾难中失去双腿亦不能劳作。”

每个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每个人的经历都绝对值得人同情,但这些都不能成为理由。

王群沉声道:“家中有不能劳作者,自己就一人做两份工,三份工!余粮再分于家人便可。”

这样话有些残酷,但只有这样才对每个人都公平,才能让每个人都没有怨言。

每个人脸上都面带难色。王群也不多说,在众人目光注视下打开了货仓大门。

货仓里面漆黑一片,没有想象中粮食满仓的景象,却像是一个空荡荡的库房,眼拙的甚至一袋米也看不到。

“大家都看到了,货仓里只有这些粮食。肯定有人吃得到,有人吃不到。大家对李大人的决定还有意见么?”

货仓很大,里面粮食对于一家人来说确实是很多,但对于一个县城来讲那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少到生怕自己才吃一口,第二口就没了。

年轻力壮的汉子率先站出来:“没意见!”

他们有体力,得到的粮食肯定更多,所以表情欣喜。有人答应,剩下的人唯恐自己没有,的也只有被迫答应。

直到此刻,王群脸上才露出了放松的表情:

“既然没有意见,那我就代替李大人分配任务了。女人负责生火做饭,每日来县衙领取当天的伙食,给完成任务的男人分发食物。此项工作,每人每天能获两碗稀粥。男人有几项任务可供选择。一是负责救援被掩埋的县民,每救出一活人可获一个馒头,捞出一具死尸可获一碗稀粥。二是负责焚烧尸体,每焚烧一百具尸体可获一碗稀粥加一个馒头。三是负责清扫县城街道,整理废墟,每天可获两碗稀粥加两个馒头。四是负责维持县城治安,每天可获两加稀粥加一个馒头。日后若有特别需要,还会多分派特别任务,各自根据各自的自身条件选择吧。”

气氛很紧张,不可能所有人都做一个任务,所有人都希望得到能获得更多报酬的任务,所以没时间抱怨报酬太少。

灾后救援工作紧罗密布地开始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任务,聚在县衙的人群渐渐疏散了。

王群擦了擦头上细汗,心道算是了解了一桩事情。

没想李权突然的上前:“饭食太少。在原有的基础上给大伙儿加一倍。”

“啊?”王群小眼睛一瞪,“李大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李权严肃道:“你看我像是开玩笑的?”

“不是,这个……咱们就算按现有规格给百姓粮食,货仓里的存粮最多也只能坚持半月。而重建县城至少也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就算算上朝廷的救援物资,那也得是一月之后。若再多给粮食,岂不是一周便要将粮食发完?”

李权不想多解释:“就按我说的办。我要离开一日,一日之后,我会带着粮食回来,届时你派人到城门口候着。”

……

……

一日后,王群果真看到李权带着一个车队的粮食来了!

看着那满满几大车的粮食,王群激动地不敢相信。

其实李权也不敢相信,他没想到家里还藏着一个大秘密!

为什么所有房屋都塌了,唯独正厅完好无损?为什么辕戟石雕一直挺立?

因为辕戟石雕就是开启李府正厢下方宝库的钥匙。正厅下方有一巨大的密室,里面是李家几十年的积攒,有金银珠宝,还有各种各样的奇珍,各大钱庄的银票。

管家安福曾估计过李家财产应不少于两千万两。但当李权亲眼看到的时候才知道,安福的估计真的是大错特错。

光是珠宝和银票都不止两千万这个数,更何况还有足够李家人吃几辈子的粮食!

第312章:新生活

李家的宝库只有的三个人只知道。

其实应该只有两个人知道,因为穿越的李权不属于知道的那个人。

李权之外,只有芳素和安馨荷清楚。

正厅连同大院下方都属于密室的空间,其中百分之九十的空间都用来囤放粮食。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来囤放珠宝。

因为密室中有太多值钱的东西,所以密室四周全是用钢铁铸造,所以在这次地震中,李家大院和正厅没有受到影响。

李权回到家,看到自己拥有的宝库,震惊之后没有喜悦,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个世界的确足够强大,同时也拥有一份责任。没有多余的要求,李权再次离家时让夏茹主持,在所有完好的李家布庄门口起灶施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